Beta

Explorez tous les épisodes de 贝望录

Plongez dans la liste complète des épisodes de 贝望录. Chaque épisode est catalogué accompagné de descriptions détaillées, ce qui facilite la recherche et l'exploration de sujets spécifiques. Suivez tous les épisodes de votre podcast préféré et ne manquez aucun contenu pertinent.

Rows per page:

1–50 of 196

DateTitreDurée
19 Feb 2021把握私域直播机会,知识型创作者机会来了 | 新春盲盒最终弹00:38:10

打开新春盲盒系列,发现几位不同行业的践行者在经历了不平凡的2020年之后的所思、所感、所想,当各行各业无一幸免受疫情波及,他们各自的应对方案或者转机有哪些?在“牛气冲天”的新的一年有哪些计划?你是倾听者,也可以一同成为行动者。

 

【嘉宾】

艾勇,映天下CEO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04:09] 疫情加速营销向线上转移,已经成为新常态

[05:05] 传统营销模式:线下铺店+大媒体投放

[06:02] 与品牌合作,网红充当“橱窗”

[07:10] 品牌在抖音等大流量平台开店,缩短到达路径

[07:48] 与网红博主合作,品牌构建分布式营销体系

[09:11] 平台根据算法推送,增加交易可能性

[10:11] 企业经历过数字化转型,就很难往回走了

[11:40] 营销转到线上,从事件驱动到关注运营

[13:26] 技术驱动,更多品牌选择通过系统链接合作伙伴

[13:47] 运营术语SAAS/PAAS你了解吗?

[15:15] 抖音快手等专注算法分发,不仅是简单的媒体

[16:29] 创作者需要明确各个平台的氛围、流量逻辑和商业模式

[18:00] 品牌不应把创作者只当作发布渠道

[18:25] 与网红合作的TOPY方法论

[19:35] 品牌与头部网红合作,更多为影响力而非直接销量

[22:08] 虽然有诸多连接点,但短视频和直播是两件事情

[22:22] 技术变化会带来商业模式的深远影响

[24:14] 直播创造“强场域”,更适合知识型创作者

[25:04] 把握直播机会,关注以微信为代表的私域机会

[27:09] 学习查理·芒格,理解基础学科的底层逻辑

[28:15] 借助媒体平台,近距离关注优秀创业家

[33:02] 播客推荐”Intelligence Squared”

[33:23] 嘉宾荐书《引爆点》”The Tipping Point”

[35:18] 嘉宾荐书《点球成金》” Money Ball”

[36:10] 建议品牌和李佳琦合作,不能称为策略

[37:27] 知识型音频产品今年或有机会

 

【后期制作】栋哥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荔枝播客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9 Oct 202024. 从巴黎世家的七夕广告聊聊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本土化之路00:59:57

24.  从巴黎世家的七夕广告聊聊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本土化之路


对于奢侈品品牌来说,中国是个复杂又充满潜力的市场。品牌拥趸者们一边抱怨这些国际大牌不懂中国市场,一边为销量做贡献;奢侈品品牌如今也在试图理解中国的市场规则。但也常有产生矛盾的时候——无论是去年Dolce & Gabbana(杜嘉班纳)遇到的公关危机,还是今年陷入争议的巴黎世家七夕广告——背后的原因却很难一概而论。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深耕奢侈品行业多年的内容营销专家,聊聊奢侈品是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为什么会出现奢侈品公关危机,以及在中国做奢侈品营销的行业潜规则。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阚昕 Charley Kan,内容营销专家,从事广告行业近三十年、为众多奢侈品牌拓展中国市场提供咨询服务。

[09:10]没有互联网的传统媒体时代,广告媒介公司是怎么帮品牌投广告的?
[16:00]奢侈品品牌在不同市场的创意几乎都由总部把控
[20:10]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季节和市场限定产品,是如何开发出来的?
[22:40]奢侈品品牌的基本产品线分类和团队分工
[27:30]巴黎世家的视觉语言风格就是“不按常理出牌”
[29:09]奢侈品品牌进入中国有必要本土化吗?
[34:00]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目标客群,以及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和其他市场的区别
[39:45]奢侈品投放广告的“潜规则”
[44:13]传统杂志的广告版面是怎么卖的?
[47:17]奢侈品品牌找李佳琦和KOL带货背后的考量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31 Mar 202145.人口高龄化所带来的银发经济崛起00:40:33

我国从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今随着生育率下滑,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在加快。这一趋势同样带来了银发经济的崛起——针对高龄人群的消费业态出现,各路资本纷纷入局。不过如果对比上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日本,目前中国的银发经济业态还处于起步阶段,依然有不少消费需求有待挖掘和满足。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研究日本银发经济的学者,聊聊银发经济、少子高龄化带来的影响和未来中国消费市场的银发经济走向。


【嘉宾】

徐迪旻,日本庆应大学博士,日本亚洲好友协会理事长,日本《爱华》杂志社长、总编。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4:44]银发经济的常见业态

[06:30]日本的老年大学开始开设“玩手机”课程了

[13:37]日本政府为什么格外重视银发经济?

[16:39]以上海为例,中国市场如今在银发经济的什么阶段?

[21:30]从营销角度聊聊银发群体和背后的洞察

[26:02]商业品牌如何在银发群体里破圈?

[30:50]品牌要如何挖掘银发群体的真正需求?

[34:11]从内衣、浴缸等消费品,聊聊针对高龄群体的商品是如何设计的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1 Jul 202158. 从买手店到上海时装周合作方,LABELHOOD蕾虎的这些年01:16:12

前身是设计师品牌集合店长作栋梁LABELHOOD蕾虎,如今是中国本土时尚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独立设计平台之一。它与上海时装周、上海时尚产业以及中国数百个独立时装设计品牌一同成长,其每年在上海时装周期间的LABELHOOD先锋艺术节也是最早让普通观众有机会到场看秀的平台。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LABELHOOD蕾虎的创始人Tasha Liu,从中国时尚买手店的经营模式开始,聊聊中国独立时尚设计在过去十余年中的历程与发展。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刘馨遐Tasha Liu

蕾虎LABELHOOD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5:17] 什么是时装买手店

[09:31] 时装周的本质是商贸和流通

[12:13] 买手店的魅力在于它的买手团队

[14:12] 线上再发达,买手店的线下性也无法被取代

[19:15] 买手店和代购,在本质上并不冲突

[22:20] 为什么买手团队都是年轻人?

[25:29] 时尚买手是一个相当理性的生意

[26:45] 时尚行业的即看即买模式是淘宝真正实现的

[32:30] LABELHOOD是如何孵化中国本土时装设计师的?

[37:01] 洪晃投资的买手店BNC(薄荷糯米葱)与LABELHOOD的模式差异

[48:01] 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买手店与新设计师如何扩大声量

[53:44] 中国的下沉市场是买手店的新机会

[59:29] LABELHOOD挖掘中国潜力设计师的方式

[61:05] 品味是平等的,但它也需要被干预

[72:20] 从淘宝上孵化的淘品牌,他们的优势和挑战


【蕾虎客厅近期活动】



蕾虎客厅3F 《薄雾中的回溯——YIRANTIAN 2021秋冬系列》,照片来自YIRANTIAN官方微博




蕾虎客厅1-2F《浪漫中国第一篇章:YIRANTIAN》,照片来自蕾虎LABELHOOD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 汽水儿APP、荔枝播客、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2. 不煽情还能叫春节广告吗00:52:57

2. 不煽情还能叫春节广告吗?


尽管年味越来越淡,但春节依然是所有外资品牌打入中国市场的敲门砖,也是从食品饮料到互联网公司都格外重视的营销时间点。春晚广告更甚——在大多中国家庭,与家人一起在电视机前那段封闭的空间与时间,是品牌为数不多的可以攫取你全部注意力的地方,因此品牌们愿意投资上亿元人民币,只为买下春晚广告间隙的短短十五秒。本期《贝望录》,我们聊聊各大品牌的春节广告——催泪走心大片或是贺岁片式的幽默是如何打动我们、以及如何制作的。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29年没跳过槽的职业经理人转战营销科技投资领域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朱凯麟 Roland Zhu,在《好奇心日报》工作过几年,乙方日报栏目编辑

[05:25]苹果今年的春节广告《女儿》找来奥斯卡导演还用裸机拍摄,能否讲好中国故事?
[12:45]春节广告不过是伪装成走心大片的促销广告?
[15:20]春节广告的取材中,幽默感成为主流
[19:17]外资品牌的春节广告水土不服,这事儿在十年前后都一样
[28:11]如今花大价钱买春晚广告位的大多是互联网公司,淘宝花三个亿在中央电视台投春节广告
[32:15]第一季度是阿里收益最低的季度,因为春节快递停运了
[34:25]快手如何通过更换slogan解决别人说它low的问题?
[35:44]为什么广告公司愿意免费给央视春晚拍公益广告?
[38:11]《我和我的祖国》,导演团队最开始没收钱
[50:04] 1995年香港贺岁片《红番区》引进,内地才开始有春节贺岁片传统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25 May 202150. 大家在聊的原液护肤是什么?00:48:50

【特别感谢原液护肤品牌Tunemakers渡美对本集节目的支持】


如同前些年开始人们在就餐时愈发关注的“从田园到餐桌”概念,如今在护肤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热衷于追溯自己使用的化妆品成分,对于个性化精准护肤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在“成分护肤”的大趋势下,不少新品牌和新产品进入大众视野——原液就是其中之一。

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联合利华中国区中高端美妆和洗护业务负责人以及联合利华中高端护肤及渡美品牌市场营销负责人,就去年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原液品牌渡美,聊聊原液护肤的概念、功效精华细分市场,以及新品牌是如何在中国市场扩大品类和品牌声量的。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赵晶晶 Anson Zhao

联合利华中国区中高端美妆和洗护业务负责人


王茜 Stella Wang

联合利华中高端护肤及渡美品牌市场营销负责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3:10] 什么是原液?

[05:01] 消费趋势逐渐细分,用一个品牌去打中国市场很难

[08:30] 小镇青年的新定义

[10:54] 如今是更个性化的小众品牌的天下吗?

[18:35] 原液渗透率低,要做品类教育而不是品牌教育

[23:39] “成分党”是如何流行起来的?

[25:08] 品牌如何布局KOL矩阵?

[30:15] 渡美的线上线下渠道布局规划

[35:05] 渡美的品牌发家历史,以及“四十八瓶原液”的由来

[41:01] 渡美当年在日本市场遇到的困境,而他们是如何解决的

[47:18] 原液、安瓶和精华的区别


---- 本期贝望录听众福利双重大礼 ----

大礼1. 由渡美提供的镇店之宝——神经酰胺200原液精华正装一只

赢取方式:在本集的小宇宙App评论区留言,分享给大家你在护肤方面的小心得,64日,我们将会从留言中抽取十名小伙伴送出。


大礼2. 贝望录听众专属优惠

淘口令:¥fkNxXfMUYCg¥

复制淘口令,打开橙色软件,领券后即刻享受618最低力度!(建议凑单满减,价格更优)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汽水儿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3. 玩乐队的广告人00:58:56

3. 玩乐队的广告人


陈民辕不是三好学生——玩音乐、和五月天冠佑一起组乐队、只身跑到纽约学Web Design,2002年又带着一床棉被和一台苹果电脑来内地发展。他见证了电通以32亿英镑收购安吉斯这一广告史上规模最大的合并项目,也见证了技术在改变广告行业的同时,创意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期《贝望录》,我们与安索帕中国集团首席创意官陈民辕聊了聊,他在广告行业近30年中的见闻与经历。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29年没跳过槽的职业经理人转战营销科技投资领域

程衍樑Roland Cheng,数字音频公司JustPod联合创始人,播客《忽左忽右》主理人


【嘉宾】

陈民辕 Chris Chen,安索帕中国集团首席创意官


[03:05]从入围金曲奖的R&B乐队成员到广告公司创意人

[09:15]2002年,他用棉被包着一台苹果电脑来内地发展

[12:22]卖给安吉斯而不是WPP,从头到尾都不是钱的问题

[15:45]收购一度暂停,因为同一时间安吉斯被电通收购了 

[18:28]日本电通投资跨度很长,包括AKB48和漫画IP阿丽塔

[21:15]电通收购安吉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8:30]广告行业并购是常态,为了钱并购最容易,难的是并购后的整合

[34:14]“那么多人说要做中国的WPP,难度在哪里?”

[40:11]技术在改变广告行业,但不能替代创意和广告艺术

[44:36] B站、知乎、抖音……媒介都在去中心化,广告要怎么做?


【后期制作】Jesse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20 Oct 202166. 从薯片、泡面到健康食物,食品工业是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01:00:08

--感谢Athletic Greens对本集节目的支持--

食品加工业的诞生与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也在过去百年造就了当今世界一大批食品饮料巨头。但如今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崛起和食品工业技术的更迭,“加工食品”似乎离“天然健康”这个概念越来越远了?事实并非简单的一分为二。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牌Athletic Greens的中国区品牌市场经理和一位营养师,一起聊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盐糖脂是如何逐步渗入我们日常的、膳食补充剂的概念和发展,以及回到最基本的问题——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生活的现代人,要如何吃得更健康一点?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贾亚琦 Jess

Athletic Greens中国区品牌市场经理

RYT500 瑜伽老师

徐敏洁 Maggie

注册营养师

SUNY at Buffalo 营养学硕士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2:38] 加工食品、精加工食品和超加工食品

[09:01] Athletic Greens是如何靠一款核心产品打开市场的

[14:22] 对糖和脂肪的渴望刻在人类的DNA

[16:06] 为什么喜欢吃甜的人越来越爱吃甜?

[18:27] 聊聊精制糖和代糖,以及当下食品饮料行业的代糖趋势

[26:31] 人造的、加工过的食品就不健康吗?

[29:08] 超级食物(Super food)是什么?

[35:50] 粉状、液体、胶囊,不同形态食品的商业逻辑

[43:21] 维生素补充剂并不是越多越好

[54:39] Athletic Greens的媒介投放策略和主流客群

--本期贝望录听众福利双重礼--

薄礼1

Athletic Greens提供的5天旅行装,每份价值158元,一共3份。

赢取方式:在本集的小宇宙App评论区留言,分享给大家你的健康饮食小心得,1029日,我们将会从留言中抽取3名小伙伴送出。

薄礼2

即日起至20211111日推广期间,贝望录的听众在Athletic Greens微信小程序“AG服务订购12个月的产品时使用节目专属折扣码:【BWL】(即「贝望录」拼音首字母缩写),将免费获得AG1小绿粉5天旅行装2盒(价值316元)。

广告时间:

Athletic Greens双十一优惠——微信小程序搜索“AG服务,即日起至20211111日推广期间,购买12个月的订购计划,可享受全网最低价528/月(原价698/月),再免费赠送一个月(相当于买121)。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30 Dec 202036. 广告创意圈里,生男生女都一样吗?00:59:49

从冠姓权、教育平等权,到引起争议的脱口秀中两性相关的段子,性别议题是今年大众最为关注的社会议题之一。在2020年的尾声,我们请来两位在各自领域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男女创意人,从广告创意圈的角度聊聊“性别”这件事——男性和女性创意人的思维和工作模式差异、广告圈的性别比例分配、各色品牌做的性别平权广告,以及近年来的性别意识崛起是如何折射在广告创意中的?


【嘉宾】
斯纯,Nudge设计助推创始人
Juan,独立设计策略咨询品牌大叔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内容提要】
[02:52] 品牌咨询顾问是一份怎样的工作
[05:47] 90后创意人和之前世代有什么不同?
[07:06] 男性和女性创意人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吗?
[10:02] 广告行业中的性别比重
[15:10] 性别会影响广告人和创意人接的客户和工作内容吗?
[17:20] 面对男性客群和女性客群,是否需要不同的设计语言和创意呈现方式?
[23:19] 千禧一代消费者和Z世代越来越难被讨好了吗?
[28:57] 老字号品牌要如何和年轻人打交道?
[33:20] 聊聊2020年看到的好的营销和创意案例
[38:13] 什么是声音logo和声音营销?
[44:20] 越来越多性别平权、拒绝身体羞辱的广告,以及它们诞生的背景和原因
[55:23] 近几年女性生理卫生品牌营销的转变
[56:50] 为什么卫生巾广告中的液体是蓝色?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3 Oct 202165. 安心变美真的能让你安心吗?00:50:35

--感谢OBAGI欧邦琪对本集节目的支持--

关于如何让自己变得更美这件事,不少现代人都能就此谈论一二,从涂抹的产品到专业医美项目,大众对其关注度之高不难看出颜值经济的蓬勃和崛起。近几年越来越多海外专业功效护肤品品牌布局中国市场, 这类专业功效类产品与各色医美机构、诊所和专业美容渠道打配合,试图满足消费者“安心变美”的诉求。本期贝望录,我们从医美机构的商业逻辑和潜规则开始聊起,探讨医美机构获客、运营成本等基本面问题,同时拓展到医美机构所选择和使用的产品标准等方面,举例聊聊在海外受到各大专业机构青睐的品牌OBAGI欧邦琪,是如何针对中国本土情况开拓潜力市场的。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赵卿

OBAGI中国区资深市场&销售总监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4:57] 整形、美容等不同性质的医美机构,需要的资质不同

[08:10] 医美机构是如何获客的

[09:01] 医美机构的毛利率和运营成本

[10:37] 为什么皮肤类产品是医美机构的重要获客来源?

[13:14] 医美产品层出不穷,是谁在开发?

[20:30] 皮肤的光老化是什么?

[25:57] 医美机构选择护肤产品的偏好趋势

[33:32] CA的护肤概念适用于所有人吗?

[41:12] Obagi作为功效型护肤品品牌的媒介投放策略

[45:23] 男性消费者的护肤焦虑

[47:06] 海外品牌要开拓中国市场,如何突破专业医美机构渠道?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4 Jul 202157. 北欧家居,不只有宜家01:01:14

北欧风格在中国家居市场一直热度不减,不少人对北欧设计的刻板印象大概是性冷淡极简。事实上,北欧家居风格源于北欧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而北欧家居在全球的风靡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的代表性品牌并不是只有大家熟悉的宜家。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有十五年家具行业从业经验的Paris,聊聊北欧风格到底是什么、它的诞生和成长以及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现状。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史颖 Paris

上海川至悦来家具有限公司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5:40] 外部环境造就了北欧家居的初期风格

[08:47] 为什么北欧家具喜欢用木头

[13:38] 二战后北欧家居在全球的流行

[19:18] 北欧家居的价值演变史

[21:10] 经典的北欧家具卖得不多,但依然供不应求

[27:38] 高端北欧家具更接近情感类消费

[29:19] 中国家居消费市场的断层

[34:03] 家具的决策过程很长,因此不需要常规营销手段

[40:04] 家居行业模式很重,资金回笼很慢

[46:18] 成立家居品牌,生产管理比设计经验更重要

[53:25] 北欧风格和中国的设计美学有共同之处

[55:43] 一张木制椅子为什么能卖10万人民币?


A picture containing indoor, floor, table, wooden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Eames Lounge chair & Ottoman是由世界顶级设计师CHARLES EAMES (1907-1978)和他的妻子RAY EAMES(1912-1988)1956年设计。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 汽水儿APP、荔枝播客、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7 Mar 202143. 十块钱文具背后的大生意00:57:06

我们对文具最早的认知或许始于幼时校外小卖部里琳琅满目的纸笔本子,当我们年龄渐长走入社会,智能手机和电脑承担起日常的记录,文具似乎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然而,随着文具产业高端化转型以及日本的文具和手帐文化的影响,不少人又开始用回纸笔,成为文具消费的中坚力量。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了一位文具行业从业者,聊聊文具这个小物件和它背后规模庞大的生意。


本期贝望录听众福利:国誉人气文具大礼包


欢迎在本集的小宇宙App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对文具这门生意的看法。3月24日,我们将会从留言中抽取十名小伙伴送出福利。


【嘉宾】

柚子,国誉商业(上海)有限公司文具事业部市场部部长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02:06]文具行业的分类、主要客群和消费旺季

[06:28]在孩子的不同年龄段,谁在决定他买什么样的文具?

[09:50]文具行业很少有热钱进来,和人口红利及行业毛利率都有关

[13:48]为什么日本多年存在少子高龄化问题,但文具产业依然蓬勃?

[19:44]日本的“文具女子”概念是如何诞生的

[22:26]长大后依然喜欢使用文具的习惯是东亚特色吗?

[28:00]聊聊日本和中国的手帐文化,以及为何在碎片化媒体时代,依然有年轻人选择写手帐?

[38:13]文具行业争夺的是“wallet share”,奶茶、小零食也是文具产业的竞争者

[42:36]文具公司没有那么多营销预算做广告,要如何获得新客?

[46:51]海外文具厂商如何在中国市场的低价文具竞争中存活下来

[50:49]文具行业的促销无法通过“试用装”,只能靠逐步渗透

[51:11]日本文具品牌Hobonichi的成功和它的中国市场布局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9 Oct 202023. 明星“翻车”,广告人准备入局,直播2.0到底什么样?00:53:23

23. 明星“翻车”,广告人准备入局,直播2.0到底什么样?


上个月,“郑爽直播翻车”上了微博热搜。郑爽在直播时情绪失控,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翻车”事件虽然是个例,但也让不少业内人士开始反思:直播带货是否也已经到了必须升级的时候了?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Bessie的多年好友、广告创意行业资深人士Sheena Jeng郑以萍,和我们一起分享与明星艺人合作的那些事儿。随着直播带货遍地开花,消费者的热情还能持续吗?对于品牌商和广告人来说,能在直播中玩出什么新花样?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嘉宾】
郑以萍 Sheena Jeng,麦肯世界集团中国区首席创意官。

[02:00] 郑爽直播“翻车”,艺人情绪如何管理?
[03:40] 广告创意行业做什么?与艺人情绪管理有何关系?
[09:07] 有些艺人只能拍左脸?拍摄禁忌大揭秘
[10:04] 遇到大牌明星,有时不得不牺牲部分广告剧情
[12:51] 艺人直播带货的三个类型(综艺型、知识储备型、业务型)
[14:11] 明星带货前要清楚自己在其中的角色
[15:35] 明星直播带货就是“仙女下凡”
[16:46] 最难搞艺人大揭秘
[17:27] 应对大牌艺人,就找ta最尊敬的导演
[19:25] 与金马奖最佳导演钟孟宏的合作经历
[19:53] 自我坚持的姜文如何拍广告
[20:40] 喜力广告挖掘出张震的幽默一面
[21:44] 品牌直播可以讲故事,也可以介绍产品特点
[21:55] 销售转化只是直播1.0时代
[22:30] 艺人直播带货是双刃剑
[23:50] 如何说服胡歌在广告中“跳舞”?
[25:17] 现场面对艺人崩溃,应该如何处理?
[27:12] 设置“引言人”,让明星带货发挥更大作用
[28:45] 团队对艺人接受程度不了解,导致“翻车”
[33:00] 选对分类,直播可以作为艺人事业的延伸
[33:40] 明星纷纷投身直播,是因为广告拍得少?
[36:20] 直播2.0时代,广告人、电视人纷纷入局?
[37:00] 直播间为品牌找到另一种可能
[39:42] 直播间的冲动型消费能否持久?
[41:00] 通过直播,不仅能带动销售,也能讲好品牌故事
[42:35] 头部主播充当了媒体的作用
[46:24] 直播带货的高转化率只适用于部分品牌
[47:35] 成功直播带货的“3C”准则
[50:06] 广告创意人坚持专业性,不和明星合影

【后期制作】栋哥、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8. 我给网红做经纪人00:56:22

8. 我给网红做经纪人


KOL——或俗称网红,是当下最炙手可热也是让不少年轻人心动的职业之一。头部网红日入斗金,中腰部网红也有各大品牌送来的昂贵公关礼物——这多少是人们对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红印象。但表象之下,一个活跃网红背后,是涵盖了从发掘、运营、人设策划到商务合作的完整MCN产业链。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网红背后的男人”Freddie,他在秀场直播网红、电商网红等不少MCN机构担任网红经纪人的角色,我们和他聊了聊网红是如何发掘的、人设怎么造、以及网红经济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张运气 Freddie Zhang,资深网红经纪人;配音演员

[05:31]直播网红(秀场网红)和电商网红的区别
[06:24]直播网红最好“永远单身”,电商网红却有专门的“秀恩爱”人设
[11:04]开淘宝店的网红如何赚钱?
[13:20]网红经纪人是如何发掘素人网红的
[14:35]MCN合同五年起签,很多素人怕了
[15:50]网红签约“低龄化”,初高中生网红越来越多
[18:25]网红的广告植入怎么接?
[19:39]“恰烂饭”,品牌广告植入和粉丝观感的两难选择
[26:09]一个新网红,要如何从0开始被捧红?
[29:00]财经、纪录片、科普等严肃内容为什么会在B站流行起来
[34:20]商业广告植入之外的网红流量变现形式
[37:23]网红MCN能不能赚钱,有时也要看运气
[39:50]段子手网红/营销号如今活得怎么样?
[45:34]B站春晚为何能出圈?

【后期制作】Jesse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16. 那些“逃离”广告行业的人们00:55:05

16.  那些“逃离”广告行业的人们


广告行业是个以人为核心的行业。但近几年,广告公司的人才不断流失,咨询公司、科技公司、甲方品牌……等等不同的角色都在与传统广告代理商争夺人才。另一方面,从去年起,全球各大代理商纷纷传出裁员、减薪、裁撤办公室的消息,在疫情发生之前这一苗头就出现了。围绕“人”和“技术”,广告行业一直在探讨——这个行业如今需要怎样的人才?
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有超过20年外企和广告公司HR经验的嘉宾,聊聊过去的20年中,广告行业的薪资架构和组成、中国广告行业人才结构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李文海 Roger Li,碚曦投资协作体合伙人;超过20年跨国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04:20]想进入广告行业,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09:23]这么多代理商都叫“广告公司”,他们的角色和职能有何不同?
[11:15]上世纪90年代起,广告公司们的分工专业化之路
[13:16]广告公司为什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16:30]咨询公司和科技公司正在抢夺广告公司的人才吗?
[23:40]为什么近20年中,广告行业的起薪几乎没什么变化?
[28:10]对于广告公司而言,为什么技术投资是重要的?
[30:34]广告公司正愈发同质化,但这并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
[36:03]人力成本过高,想节约成本时广告公司的第一选择往往是裁员
[43:20]广告公司对技术的“又爱又恨”
[47:22]外籍广告人比重下降,中国广告行业开始培养大批本土人才

【后期制作】庆斌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28 May 202151. 护肤专家跟你一起聊聊功效护肤背后的硬核知识01:11:19

--感谢天猫国际美妆对本集节目的支持--


医研院线级的功效型护肤品早已不是新鲜事,近期功效型护肤品迎来爆发式增长——过去一年,有超过70个海外医研院线类新品牌通过天猫国际进入中国市场,在平台上此类进口品牌销售额也达到三位数增长。不过关于功效型护肤的产品和市场定位,以及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功效护肤,消费者们依然存在不少迷思。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天猫国际美妆市场营销负责人和一位行业内深耕16年的护肤科普专家,从功效和成分的角度聊聊当下流行的医研院线品牌是什么,以及科学护肤的概念。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秋浅(孙盈)

天猫国际美妆市场营销负责人


三亩大叔(黄焱)

清华大学化工博士、前强生资深研发经理

护肤科普账号@基础颜究 创始人及主笔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3:33] 医研院线功效型护肤的定义是什么

[06:17] 对护肤品的想象,和它的功能本身同等重要

[12:20] 白种人的皮肤问题在皱纹,亚洲的皮肤问题在斑点 

[17:04] 在美容护肤上,年轻消费者的wallet share开始变了

[20:21] 选择护肤品时,法规是最好的说明书

[27:02] 为什么护肤产品会出现“搓泥”状况

[32:33] 气候、环境、生活习惯都会影响化妆品的使用场景

[37:25] 越来越多的功效性护肤品进入中国市场,如何解决彼此的重合和定位?

[41:20] 天猫国际是如何选择引入的海外新品牌的?

[46:56] 几合一不再好卖了,年轻消费者讲究“对症下药”

[48:37] Clean Beauty的概念是什么?

[56:58] 敏感皮消费者能用“猛料”型功效护肤品吗?

[61:40] 分泌黑色素是皮肤的自我保障机制

[67:31] 大容量的商品在中国市场都不好卖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汽水儿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9 Apr 202146. 那些“逃离”大商场的沿街店铺们的生存之道00:51:24

安福路是位于上海徐汇区的一条小马路 ,东起常熟路西至武康路,话剧中心坐落于此,早些年跟周边的武康路或者是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一样,都是受文青青睐的小众街区;近两年,安福路逐渐发展成为一条任何时间到访都比肩接踵的小街道,街边店鳞次栉比,平均店面面积都不大却承载了极高的客流量,其店面租金或已比肩甚至超过一线商场;同时,多抓鱼、Brandy Melville、话梅Harmay等品牌没有选择一线商场,而是把安福路作为上海的首店选址,更进一步带动越来越多的优质品牌聚集。同样,北京的大小咖啡因开在胡同的“夹缝型微型咖啡店”而走红,几家店的选址避开大商业人流的区域,选择人文和街坊气息浓郁的胡同当中。 本期贝望录,我们邀请大小咖啡的创始人张一芃,一起跟Bessie和Sammy聊聊街边小店背后的商业价值、运营方法论,以及以安福路为例的高租金街区体现出来市场对商业空间的需求产生了哪些变化。


【嘉宾】

塞米 Sammy,公众号“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主理人

张一芃,大小咖啡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本期内容提要】

[03:24] 安福路沿街商铺租金超过一线商场?

[05:45] 话剧中心带来的文化业态、高品质住宅区聚集以及政府规划的加持是安福路发展得天独厚的原因

[08:30] 为何消费者会喜欢去安福路这样的小马路? 

[15:23] 大小咖啡选址在胡同的原因?

[16:40] 咖啡是某种程度上的社交货币

[17:20] 商业地产房东vs.个人房东 

[22:00] 从咖啡店到酒馆的无缝衔接,聊聊商业空间可探索的潜力 

[30:30] 相比于上海,北京的消费者更容易进行线下聚集

[32:15] 街边店的营销模式有哪些?

[38:50] 阿那亚文化项目聚集,南京、厦门、泉州 、成都都有文艺感小店汇聚的小街道

[43:00] 开店如果不盈利那么省下来的钱则毫无意义 

[47:50] 小品牌选址要避开的坑有哪些? 


======================================================================

4月23日,我们邀请北京的小伙伴来参加一场独一无二的声音营销沉浸式体验!通过mini声音秀,我们一起解读有趣的声音;广告营销大佬跟你一起聊聊如何用声音助力营销,探讨有关声音和营销的未来;《大内密谈》主播相征也将在现场与你分享有关声音营销的故事。期待与你相见!

 

时间:2021年4月23日(星期五),下午3点-5点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人体育场北路甲2号盈科中心5层

参与方式:(请移步微信公众号:贝望录+)本期更新扫描海报中的二维码报名参加

======================================================================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10. 主机游戏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动物之森出圈了?00:46:20

10. 主机游戏那么多,为什么只有动物之森出圈了?


任天堂的《集合啦!动物森友会》(以下简称“动森”)已经全球卖出了500多万套。在一些国家,这款游戏还是让Switch主机直接卖到脱销的功臣。除了游戏本身,它背后的商业和营销价值同样值得探讨——连过去并不热衷追热点的时尚奢侈品牌们都开始在这款画风可爱的游戏里做文章。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游戏营销专家,她曾于戛纳国际广告节与团队一起分享游戏营销的经验和方法论——与她聊聊动森的营销可能、商业价值与背后的虚拟经济,以及动森的“开源”逻辑与当下消费文化的层层关联。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Rachel Zhang,资深营销人,年轻内容文化观察爱好者


[06:55] 什么是泛娱乐玩家?

[11:03] 开放世界观游戏那么多,动森为什么能够红起来?

[13:01] 强社交对于游戏而言,意味着什么

[15:55] 主机游戏营销与PC游戏、手机游戏,营销方法论的不同

[19:18] 大多品牌的动森营销只是为了“刷存在感”

[20:32] 开源、共享、Maker文化是如何影响当代消费文化的

[26:10] 抖音和快手,正在让普通人的创作门槛变低

[27:50] 代理商在游戏营销中扮演哪些角色?

[30:10] 动森对品牌带来的营销效果能持续吗?

[32:56] 动森和它背后的虚拟经济


【后期制作】朱闻远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9. 关于广告法,这些是你需要了解的00:40:30

9. 关于广告法,这些是你需要了解的


2015年新修订的广告法比旧法新增了33条,对虚假广告、儿童广告、医药广告和互联网广告都有了进一步规范,也约束了品牌、广告公司、以及各个线上商家的宣传行为。对于消费者来说,熟悉新广告法也同样重要:它能让你在日常繁杂的淘宝广告、朋友圈广告、电梯广告中,分辨哪些商家是合规合法的。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中国广告协会会长张国华——他历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直销监督管理局局长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广告司司长——聊了聊对于新广告法的解读、疫情之下的广告行业、以及中国广告协会是如何带动行业恢复的。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张国华,中国广告协会会长;国际广告协会副主席。

[04:29]什么是广告发布者和广告经营者?
[06:11]为什么现在广告里很少出现“最”、“第一”等绝对化用语?
[09:30]茅台为什么不能注册“国酒茅台”的商标?
[11:10]药品和保健品可以有代言人,但代言人不能说疗效
[12:35]儿童作为广告代言人和广告对象的限制
[15:20]广告法如何管控直播和新媒体广告?
[19:10]商业广告的监测和举报机制
[20:35]那些吹上天的微商广告,能否被广告法约束?
[23:13]疫情之下,广告行业的自救之道
[27:50]疫情影响下,人们的线上行为或许会成为习惯

【后期制作】Jesse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2 May 202148. 谁说葡萄酒不能兑汽水00:49:06

中国是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虽然相较于白酒,中国的葡萄酒行业规模远不能与之相比,但是葡萄酒行业依然具有相当大的潜力——葡萄酒定价体系逐渐完善,越来越多人投身于本土葡萄酒酿造,消费者对葡萄酒的兴趣和知识也与日俱增。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全球首位常驻中国大陆的葡萄酒大师、从事葡萄酒培训的赵凤仪,聊聊中国和全球的葡萄酒产业、葡萄酒消费市场变化,以及,如何为你自己找到一款好喝的葡萄酒。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监制、出品】


【嘉宾】

赵凤仪Fongyee Walker MW,龙凤美酒顾问创始人,全球首位常驻中国大陆的葡萄酒大师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内容提要】

[06:35] 过去十年中国葡萄酒爱好者群体和消费行为的变化

[08:20] 早前在中国市场,葡萄酒的价格和质量无关

[10:55] 西方的葡萄酒历史与东方的泡茶历史

[15:04] 葡萄酒与汽水勾兑是错的饮酒方式吗?

[18:16] 在全球,为何新世界葡萄酒的认知度低于旧世界葡萄酒?

[23:10] 高质量的葡萄酒就是好喝的葡萄酒吗?

[29:40] 为什么葡萄酒行业比啤酒洋酒行业更碎片化?

[33:24] 中国本土的中小葡萄酒品牌要如何打入市场

[36:50] 葡萄酒的销售强调产区而不是品牌

[39:20] 葡萄酒旅游(Wine tour)在中国市场有发展前景吗?

[41:47] 消费者如何避免买到假葡萄酒?

[43:07] 拉菲是如何在中国市场建立知名度的?


注:本期节目特别感谢Lionel Le Gal先生的帮助。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汽水儿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5 Aug 202162. 虚拟偶像是“明星塌房”后的万全之计吗?01:03:50

频频曝出的各明星丑闻,几乎包揽了今年迄今为止半数的微博热搜。不少人玩笑称,明星会翻车,但纸片人“永不塌房”——尽管虚拟偶像并不能完全替代真人偶像,但的确,虚拟偶像的品牌合作与商业化价值不容小觑,而“不会塌房”只是虚拟偶像如今受品牌青睐的因素之一吗?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万像文化创始人夏冰,聊聊虚拟偶像产业链、虚拟偶像的商业价值,以及未来应该如何将虚拟偶像与品牌营销更好地结合起来。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夏冰 Summer Xia

万像文化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3:49] 2018年是虚拟偶像产业的发展节点

[08:39] 目前的虚拟偶像很难满足消费者的娱乐化需求

[13:34] 虚拟偶像可能实现工业化产出吗?

[15:32] 超写实虚拟偶像和二次元虚拟偶像的区别

[16:56] 哪一类虚拟偶像目前最受消费者欢迎?

[23:53] 虚拟形象是品牌资产的价值沉淀

[29:56] 虚拟偶像接品牌代言需要平衡调性和频率吗?

[34:36] 品牌找虚拟偶像代言,品牌需求重要还是转化重要?

[36:43] 虚拟偶像与粉丝在线下互动的可能性

[43:28] 哪些品牌适合找虚拟偶像合作?

[48:10] 虚拟偶像的运营节制

[49:18] 今年越来越多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寻找虚拟偶像合作

[57:10] 虚拟偶像公司和MCN公司的区别

[60:48] 虚拟偶像是如何影响电商直播的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02 Dec 2020串台|贝望录 x 迟早更新:耳朵经济大起底00:38:11

随着即刻旗下的小宇宙App奔着解决中文播客痛点的目标应运而生,QQ音乐、网易云音乐这几家音频巨头也纷纷在版本更新中优先播客入口,快手旗下播客App皮艇也正式登陆… ...更多平台开始入局播客在今年掀起热潮。除了播客,还有知识付费、有声书、广播剧乃至声优剧等等产品,这些耳朵经济的发展增长机遇在哪里?我们距离有温度的智能语音还有多远?本期贝望录,我们邀请了一位“神秘”的配音演员和《迟早更新》的主播任宁来串台,一起来聊聊耳朵经济,进一步解读声音的魅力。

【嘉宾】
陈奕雯,配音演员,代表作《小猪佩奇》、《花千骨》。


【联合主持】
任宁,风险基金 ONES Ventures 合伙人,《迟早更新》主播。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3:05]听觉是一个被低估的感官,耳朵经济尚处于蓝海
[6:10]配音是一个怎样的职业?
[7:40]“一人千面”是配音演员的基本素养
[12:00]受众与各类声音产品的互动有何不同?
[12:40]播客是陪伴型的产品,是音乐的某种替代品
[13:40]国内中文播客正起步vs.国外播客内容呈现已日趋成熟
[14:20]声音是传达想象空间的介质
[15:22]从日本兴起的声优偶像化
[16:30]庞大的在线音频用户以及PodFest China成功举办是否意味播客已火?
[18:20]信息密度是播客的局限性之一
[19:28]智能硬件的普及开拓了听觉场景 
[22:30]什么是声优剧?跟话剧有何不同?
[26:26]智能语音助手的“生产过程”
[30:30]小朋友们很融入跟语音助理的沟通
[33:07]语音搜索或成未来趋势
[34:04]播客的广告逻辑不同于视觉基于屏幕曝光时间的逻辑
[35:43]与声音有关的营销方式还处于“待开垦”的阶段

【音乐】
中村暢之 (なかむら のぶゆき)《まるちゃん絶好調!》
Peppa Pig -《小猪佩奇》动画片片头曲
原声对话节选自动画片《樱桃小丸子》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9 Oct 202021. 我们和Twitter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聊了聊中国品牌出海那些事00:49:17

21. 我们和Twitter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聊了聊中国品牌出海那些事


中国制造曾贴着“低廉”的标签,而如今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品牌正通过互联网出海。出海的起点常常是几个主流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和新闻平台——Twitter也是渠道之一。他们在海外做营销的方式不仅限于建立自己的官方账号,也有各种形式的广告投放、品牌认知度建立与海外业务转化。但在把中国品牌带到海外去这件事上,品牌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Twitter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和他聊了聊中国品牌通过推特出海的趋势、机遇、挑战与困难。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蓝伟纶 Alan Lan,Twitter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

[04:39]疫情之下中国品牌出海的趋势
[06:01]中国手游要如何通过Twitter打开日本市场
[08:03]Twitter不是社交媒体,是新闻平台?
[13:00]疫情时每0.04秒就有一条相关推文发出
[14:50]为什么手游品牌常在Twitter上做营销
[16:13]中国品牌出海青睐哪些地区市场
[20:10]不同性质中国品牌的Twitter出海方法论
[23:08]中国品牌出海遇到的问题不是曝光,而是认知度与口碑
[34:50]诸如Twitter这类平台,主流广告形式有哪些
[44:21]除了广告收入,Twitter公司的收入结构

*节目中有几处内容待修正,特此注明:
1. 节目提及Twitter2019年9月的月活,该数字实际为2019年第一季度的月活数量。
2. 节目提及OPPO直播观看数量900万,实际数字为1250万。
3. 节目提及73%戛纳获奖作品使用了Twitter平台,实际数字为75%。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03 Feb 2021我厌烦了,你快来逗我呀 | 新春盲盒第二弹00:34:05

打开新春盲盒系列,发现不同行业的践行者在经历了不平凡的2020年之后的所思、所感、所想,当各行各业无一幸免受疫情波及,他们各自的应对方案或者转机有哪些?在“牛气冲天”的新的一年有哪些计划?你是倾听者,也可以一同成为行动者。


本期为喜马拉雅春节主题活动「播客花样过大年」特别节目,不一样的春节,给你相同温度的陪伴。
关注贝望录并在本期节目下评论,即有机会赢得喜马春节大礼包,内含【精神食粮礼盒*1+小雅手办*1+喜猫钥匙扣*1】。主播将于2月20日19:00前在评论区抽取一位幸运听众,奖品由@喜马播客圈统一发放,获奖后会私信告知奖品领取方式~
*** 2.5-2.20期间在喜马拉雅APP内搜索「播客过年」,更有机会获得超级锦鲤大礼包一份,内含喜马2021新年礼盒+播客周边礼包,惊喜多多!***

 

现在开箱本期节目。。。


【嘉宾】

徐涛, 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04:01] 2020年之前播客发展处在缓慢爬升期

[04:47] 2020年开始互联网大厂目光纷纷投向播客

[04:56] 从小心试探到大胆尝试,广告商越来越关注播客?

[06:35] 播客行业火爆是否会引发同质化?

[07:32] 视频行业的发展路径可供播客参考

[08:25] 追求内容质量没有上限

[10:07] 中国播客人才储备较为不足

[11:33] 新媒体来去匆匆,播客会否成为“昙花一现”?

[12:45] 短视频或已进入饱和阶段,未来何去何从?

[16:29] 日常视觉消耗太多,播客独辟蹊径成功突围

[17:10] 音频是目前唯一让用户释放双手的载体

[20:26] 播客平台竞争方兴未艾

[23:23] 耳机语音成为交互入口,一定是未来发展趋势

[24:25] 播客被导航语言打断,体验欠佳

[26:45] 播客节目除了传递价值也要追求美感

[28:43] 推荐“那不勒斯四部曲”

[30:44] 对己真诚,对人真诚

[32:01] 播客推荐《财新调查报道故事集》

[33:02] 抓住自己的热情,尝试起来

 

【后期制作】栋哥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荔枝播客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21 Oct 202027. 关于游戏和电竞营销的那些行业密辛00:47:00

27 关于游戏和电竞营销的那些行业密辛


如今就算你不是游戏爱好者,也一定听说过王者荣耀(农药)、英雄联盟(LOL)或是绝地求生(吃鸡)等游戏的名字,以及与之相关的电竞比赛。如今电子竞技已成为被广泛承认的体育竞技的一种,并拥有规模化的观众群;其商业价值也不可小觑——从奢侈品品牌Louis Vuitton到大众品牌肯德基都不止一次跨界电竞做营销,看中的就是电竞背后的圈层生意。本期贝望录,我们跟传立媒体的游戏营销专家,一起来聊聊关于电竞营销、游戏市场和电竞圈的那些事。

注:
1. 本期节目录制于2019年,聊天当中提及的去年、今年、明年分别指代 2018、2019和2020年。 在上海即将进行的S10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之前,我们借这一集节目一起回顾2019的电竞营销生态。
2. 节目当中提及的S9指代2019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程衍樑 Roland Cheng,《忽左忽右》主播,(微博@GrenadierGuard2)


【嘉宾】

王柏麟 Bolin Wang,传立媒体Content+ 董事总经理 


[04:35]中国电竞的里程碑式变化

[06:05]与体育不同,中国电竞市场的纯商业化生态和快速迭代特征

[08:34]电竞选手退役后的职业发展道路

[16:35]如何在游戏和电竞比赛中找到品牌营销的结合点?

[18:31]游戏和电竞的区别及电竞生态的特征

[27:50]电竞产业的偶像化,以及电竞圈的“菜是原罪”

[33:20]竞技体育有自己的全明星选手,为什么电竞圈还没有出现类似的明星?

[42:32]腾讯游戏业务的盈利模式,以及一些游戏难盈利的原因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27 Oct 202028. 算法、人工智能和社交媒体如何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00:54:33

28. 算法、人工智能和社交媒体如何悄悄改变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算法。推荐算法决定了你在淘宝、朋友圈、微博和视频网站看到的内容,一些机器学习算法则让外卖平台和打车平台用最划算的方式派单给你附近的外卖员和司机。算法毫无疑问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但同样也带来了不少问题:隐私边界模糊、算法歧视问题,甚至算法还能被用来操控选举结果。本期贝望录,我们试图从商业和社会道德的不同角度聊聊算法,如果你对此有不同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郭为,复歌科技创始人兼CEO 

[03:11]算法是什么,以及我们日常会接触哪些算法
[07:41]剑桥分析公司如何利用算法操纵选举结果
[12:30]算法道德和算法收益之间的平衡
[22:20]聊聊纪录片《The Social Dilemma》
[25:29]科技公司本质上是广告公司
[29:40]欧盟的GDPR对广告主和代理商的影响
[31:59]社交媒体时代的残酷现实
[40:23]Martech公司如何利用算法帮品牌做营销
[48:25]社交媒体(抖音、微博、朋友圈等等)的成瘾性和两面性

注:节目中提及的纪录片有《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The Social Dilemma)》;《隐私大盗(The Great Hack)》

【后期制作】天牛,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9 Oct 202026. 奢侈品的危机公关、代言人策略和它们在电商时代的纠结与前进00:53:37

26.  奢侈品的危机公关、代言人策略和它们在电商时代的纠结与前进


我们曾在之前的节目中聊过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本土化道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奢侈品公关。如何传播品牌精神、如何做好危机预案、如何应对中国市场可能存在的危机和机遇——是奢侈品的中国团队、公关代理商乃至品牌总部都需要考虑的。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奢侈品公关资深专家,从奢侈品公关的整体思路开始,聊聊奢侈品的中国团队与总部的关系、社交电商时代的奢侈品品牌,以及奢侈品的危机公关怎么做。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高明,罗德传播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奢侈品业务董事总经理。

[02:58]为什么奢侈品更倚重于公关这种传播手段?
[06:30]危机公关的几大原则和奢侈品品牌的危机公关
[08:12]为什么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遇到的消费者投诉事件更多?
[14:10]如何看待奢侈品品牌的“辱华事件”
[18:27]奢饰品品牌的中国团队是如何与总部合作的
[25:03]疫情后的奢侈品报复性消费,以及对奢侈品涨价与否的预测
[31:40]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策略
[34:28]奢侈品找国外大牌明星代言,在中国市场有效吗?
[39:56]奢侈品在社交电商和直播时代的“水土不服”
[43:24]奢侈品的酒品牌在中国是如何做公关的
[48:17] 如何说服奢侈品品牌总部在中国建立社交媒体和电商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30 Jun 202155.网红身后的MCN机构们00:54:27

MCN机构——即网红经纪机构,是在各个内容平台和社交媒体崛起后诞生的新经纪模式。如今不少活跃的网红达人,他们大红大紫现象的幕后推手就是其背后的MCN机构。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MCN机构创始人,从商业变现、达人运营、品牌合作、行业趋势分析等角度,聊聊MCN机构的现在与未来、网红经济的本质,以及内容生产者在品牌营销中发挥的作用。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艾勇

映天下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4:13] 社交媒体在中国诞生初期,美国、日本等市场的MCN模式是怎样的?

[07:10] 中国的MCN发展历程与海外市场的区别

[09:56] MCN机构与艺人经纪机构的区别

[11:42] 社交媒体时代如何改变了艺人的商业变现模式? 

[15:20] 数据、工具与评估网红之间的关联

[16:40] 网红为什么和MCN机构解约?

[18:53] 品牌如何看待内容生产者的商业价值

[24:23] 成立MCN的门槛持续降低,但获得商业回报很难

[26:11] MCN行业比营销公司的分散度更高

[29:52] 网红经济的本质是什么?

[32:36] “内容抽屉”的概念

[37:26] 品牌们更愿意投“微型网红”了

[43:06] 平台服务和签约孵化网红在MCN机构业务中的比重分配

[46:40] 未来2-3年中国MCN行业的发展趋势

[49:50] 网红是选择自己单干还是签约MCN公司?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 汽水儿APP、荔枝播客、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0 Nov 202030. “随心飞”们扎堆,航空业自救指南如何正确打开?00:36:10

从“6.18”到“11.11”,“随心飞”系列产品从一个购物节“活”到了另一个购物节。花一笔固定的费用,就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限次数搭乘该航空公司的航线,看上去非常划算,“羊毛党”纷纷出手。航空公司的羊毛会被“薅”秃吗?“随心飞”系列的产品是否会成为疫情下的特殊产物?它的成功会给各大航司带来哪些启示呢?

 

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有丰富航空业服务经验的资深媒体人,和我们一起聊聊,各大航司热衷推广的“随心飞”背后究竟有什么门道?受到疫情影响的航空业,将会面临怎样的洗牌?同时,作为身处500人“随心飞”大群的旅游达人,他也会跟我们分享这段时间以来的使用感受。

 

【嘉宾】

李洪刚 Robert Li,资深媒体人,同时具有丰富的航空业服务经验,对接过多个航空业商务案例。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栋哥,媒体人;长期专注财经报道的记者,热衷探究热闹背后的门道。

 

[02:06] 疫情下航空业受冲击 “随心飞”横空出世引关注

[02:42] 中国人口基数大,支撑航司疫后复苏

[04:53] 抢购“随心飞”,从APP崩溃开始

[05:36] “随心飞”+机场建设费=飞遍全国

[06:07] 打包去库存,通过营销手段增加粘性

[07:48] 保持与消费者的互动,顺便推广自家APP

[09:01] 飞机停飞成本巨大,每架约3万美金

[10:24] 通过“随心飞”覆盖航司成本是杯水车薪

[11:44] “随心飞”客群大揭秘,其中还有异地恋的?

[13:25]  500人大群,拼车拼游,分享出行心得

[13:38] 初用“随心飞”犹如体育学院男生吃自助餐?

[14:49] 摸透规则,不让权益打折

[15:28] 产品诚意足够,让航司与旅客双赢

[16:40] 航司市场部或成最大赢家?

[18:09] 东航“随心飞”受关注,首发优势不可忽视

[19:53] 中小航司找到自身定位,才能错位竞争

[22:26] 生活恢复正常后,还会有“随心飞”吗?

[23:50] 未来航线舱位分级: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随心飞?

[24:27] “随心飞”大受欢迎,为东航口碑扳回一局?

[25:09] 通过数据沉淀分析,更好回应乘客诉求

[25:51] “随心住”、“随心吃”能否接踵而来?

[29:12]  OTA平台推出“随心”系列为何都不成功?

[30:00] 后疫情时代,航空业会如何洗牌?

[31:35] 国际航司或将迎来重组收购潮

[34:13] 新格局下,“空奶空爷”是否就此告别?

 

【后期制作】栋哥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08 Feb 2021小确幸就是大幸福 | 新春盲盒第三弹00:33:35

这是贝望录送给你的第三只“新春盲盒”!打开后你将分别发现几位不同行业的践行者在经历了不平凡的2020年之后的所思、所感、所想,当各行各业无一幸免受疫情波及,他们各自的应对方案或者转机有哪些?在“牛气冲天”的新的一年有哪些计划?你是倾听者,也可以一同成为行动者。


现在来开箱本期节目

 

【嘉宾】

王淑仪Sue Ann,丹麦环保家居清洁洗护品牌洣洣(myk+)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

 

【主持】

李倩玲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02:54] 日常生活的小发现是创立品牌的灵感

[05:20] 我不确定新常态是否已经到来

[08:10] 思考哪些事情是短暂性的改变而不是永久改变?

[08:40] 做品牌是有关消费者“心智”的工作

[09:35] 创造可以掌控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10:20] 品牌需要发掘产品创造喜悦感的机会

[10:35] 直播带货很难帮助品牌实现资产沉淀

[15:50] 家清产业2021年的趋势

[16:40] 细分场景的产品与多功能的清洁产品共存

[18:05] 产品的使用场景细分是一把双刃剑

[21:40] 当市场都关注规模化时另辟蹊径深耕细分市场

[24:00] 当下最受启发的人和事

[26:30] 家人互相包容和体谅值得感谢

[27:20] 荐书“Carry Me Home” -- Diane McWhorter

[28:05] 在人类最需要团结的时候需要互相包容和理解

[28:43] 播客创造了精神上的第三空间

[29:18] 推荐播客“Cooking in Mexican From A to Z”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荔枝播客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3 Dec 202035. 从营销角度谈谈我们为什么不看好丁真00:36:00

来自四川甘孜理塘县的藏族男孩丁真因为一条抖音视频意外走红,此后围绕他的关注、讨论和争议便一直没断过。涉及“丁真”的商标注册申请超过百件,他的微博超话阅读量超过了11亿。热度之外,他的发展路线却与传统网红或选秀明星有本质区别——他签约了一家国资企业,拒绝了选秀节目和网红MCN的邀请,目前也并不打算卖货。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资深营销人,从营销和商业角度聊聊丁真是如何走红的,以及他的商业价值和未来潜在的机会。


【嘉宾】

臧海雯 Heaven Zang,品牌策略营销专家。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内容提要】

[06:10]  为什么说丁真被“过度营销”了

[11:10] 丁真与工业化造星时代偶像的区别

[13:10] 2021年是中国选秀大年,丁真能火到明年吗

[15:10] 为什么丁真触动了年轻女性的审美点?

[17:21] 丁真的商业价值和营销借势的可能

[21:03]丁真红了,但他的带货能力和“保值能力”有多少

[23:35] 丁真本人的IP化,以及丁真和李子柒的本质区别

[27:09]为什么丁真选择快手作为直播首秀平台

[29:40] 快手和抖音在内容分发逻辑和商业策略上的不同

[33:09] 为何快手直播带货比抖音做得好?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13. 品效协同、直播电商、私域流量-如何理解这些“营销黑话”00:51:07

13.  品效协同、直播电商、私域流量...我们如何理解这些“营销黑话”


营销科技(MarTech)是当下行业中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广告主和代理商们都投入大笔预算加码AR、VR和直播电商等领域,各种科技平台和湾区的初创公司则早已成为广告行业最有竞争力的外来者。不过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些正在改变我们消费日常的技术,远不及一条电视广告直观易懂。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两位营销科技公司的创始人,聊聊营销科技是什么,而行业里都在说的私域流量、品效协同、直播电商、社群营销——等等“营销黑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李蓓贝 Blair Lee,它说Touch Virtual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陈万锋 Winder Chen,筷子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05:32]疫情如何加速了国内商业中的营销科技发展?
[09:12] 上海时装周的“云走秀”等形式,会成为品牌利用AR做营销的未来吗?
[18:44] 家居、房地产、汽车销售行业,要如何走向线上
[21:30] 微信社群营销的弊端,能通过营销科技解决吗?
[22:30] 肖战事件后,品牌对代言人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转变?
[24:20] 虚拟偶像作为品牌代言人的优势与机会
[29:33] 小程序和直播电商时代的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
[34:18] 私域流量为什么ROI(投资回报率)更高?
[39:20] CRM(客户关系管理)和私域流量的概念之前就存在,但当下更注重背后的转化
[40:32]直播电商时代,品牌为何也要打造“人设”?
[47:10]比起产品本身,直播是围绕人展开的流量游戏

【后期制作】Jesse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9 Oct 202025. 没预算”的海外小众品牌在中国的营销方法论01:04:18

25.  没预算”的海外小众品牌在中国的营销方法论


大型快消品牌向来有庞大的市场预算和数量繁多的代理商,但对于新成立或刚进入中国的小而美品牌们来说,预算、品牌调性和目标客群,都不允许他们用传统的那一套做营销。而如今越来越多这类小而美海外品牌进入中国——海外明星网红成立的小众化妆品、有机成分的家清洗护、营养补充与保健品……他们的营销逻辑、KOL合作思路、直播带货的方式都有不少创新之处。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从业20多年、如今担任一家海外小众品牌市场总监的营销人,聊聊小而美品牌们的入海方法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陈雅萍,俊造-myk+市场总监

[06:54]在电商平台,家清洗护被放在美妆品类里
[10:11]最早的海外小而美品牌入海做电商,有点类似“微商”
[12:15]为什么对母婴品牌来说,朋友圈等渠道的社群营销很重要?
[15:28]对于母婴新品牌来说,头部KOL真的非他不可吗?
[18:00]投放头部KOL能帮新品牌做信用背书,但实际转化率并不高
[21:03] 如何选择合作的KOL和KOC、以及如何衡量投放效果?
[27:00]不同内容呈现方式的KOL,粉丝买单的点并不相同
[31:02]为什么吴晓波直播卖奶粉翻车了?
[33:10]薇娅、李佳琦的选品逻辑,以及找头部主播合作的后续效应
[42:57]从媒介代理商到小而美品牌的市场总监,思维方式和做法有什么变化?
[52:41]为什么代理商和整个广告行业都在整合?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6 Dec 202034. 聊聊一年800亿件的大生意,你一定也参与了00:50:06

截至1116日,我国快递已突破700亿件。据国家邮政局预测,今年全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有望超过800亿件。你和快递有哪些不得不说的故事呢?为了一件快(慢)递,最长等过多久呢?从快递柜取了十斤大米,扛上五楼,又是怎样的心情?大家不妨先听再吐槽。

 

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资深专家,从专业研究者的角度和我们一起聊聊,快递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究竟藏着哪些秘密。快递就是小哥们卖卖苦力吗?快递驿站和自提柜是快递“最后一公里”的终极解决方案吗?我们一起来思考。

 

【嘉宾】

劳帼龄,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上财MBA首届“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得者,电商及快递物流行业专家。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栋哥,媒体人;长期专注财经报道的记者,热衷探究热闹背后的门道。

 

[02:01] 论剁手之后,快递的N种到家方式

[03:40] 国外的快递柜如何设置

[04:51] 疫情期间,快递小哥也是“最美逆行者”

[06:20] 截至1116日,我国快递总数破700亿件

[07:18] 从接收方式看出快递行业的不同模式

[08:14] 电商自建物流 vs 快递开放加盟,不同模式各有所长

[10:04] 发展多年,快递行业变快了

[12:13] “四通一达”还是“三通一达”?

[13:09] 如今的快递行业,赛道拥挤吗?

[14:06] 快递企业随电商逐渐下沉,仍有广阔空间

[15:16] 快递与电商相互协同,缓解爆仓尴尬

[16:41] 大佬已经占领山头,快递行业还会有新玩家吗?

[18:13] 后来者打价格战,消费者最终成受害者

[18:45] 快递与电商相伴相生,后来者恐难分一杯羹

[22:00] 有人爱服务,有人爱低价,谁都没有错

[23:07] 滴滴入局快递业,汽车送快递有机会吗?

[25:50] 快递不是小哥卖苦力,黑科技一个都不少

[27:23] 外卖从快递行业“挖人”已成为常态

[30:35] 买支牙膏也包邮,想想都不好意思

[31:52] 有些快递,其实并不用那么快

[33:41] 快递“最后一公里”,让消费者自己走完?

[37:03] 快递柜是消费者和快递博弈的结果

[38:37] 代收点或成便民服务平台

[41:09] 属于快递公司还是消费者?数据确权刻不容缓

[42:28] 国内快递实时追踪,值得国外同行学习

[43:56] 快递数据或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45:19] 开放选择,你会选择环保快递吗?

[45:59] 没有一家公司想要恶意泄露隐私

[46:48] 防范快递隐私泄露,从自身做起

[48:34] 企业保护用户隐私,要从基层员工做起

 

【后期制作】栋哥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09 Dec 202033. 社群这个时髦,你打算怎么赶?00:56:02

 “社群”这股时髦大风已经刮了好久,时不时听到各种传奇故事:有品牌不投广告仅仅用社群就席卷全球,有品牌在社群里就达成惊人销售额。能让客户自动聚集在品牌周围,达成品牌的建立、扩大和销售转化,对任何企业都是充满吸引力的事。但当很多企业摩拳擦掌去尝试社群的时候,往往会落入一场场无意义的小活动、一次次尴尬冷场的微信群聊、既无成本也无产出的境地。
 
 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转向小品牌,就会发现往往他们在运营的社群人气十足,并且也带来了转化。对于小品牌来说,社群不仅是一种营销手段,更是识别、连接同类的基础。小品牌天然就是社群化的。而他们对于社群的共生和运作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群本来的面貌和潜在的能量。
 
 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专门研究小品牌和小趋势的公众号主理人,以及一个户外运动社群的创始人,一起来聊一下社群到底是什么,怎么做感觉才会好,以及到底怎么用社群赚钱。
 
 【嘉宾】
 Joan,城市户外运动社群“体育课”发起人,单板/城市骑行爱好者。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塞米,公众号“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主理人。
 
 [12:00]社群运营形式的演变
 [14:20]社群运营及目标的四种类型:售前型、售后型、兴趣型、模式型
 [16:20]如何维护社群群员的用户黏性
 [21:30]怎样判断一个社群是好社群
 [23:00]品牌做社群运营时的“社群魂”
 [26:20]建一个好社群的建议有哪些?
 [27:20]社群的KPI如何设定?
 [33:00]个性是否鲜明是决定品牌官方社群是否成功的因素之一
 [36:09]做社群的原因是因为其他品牌都在做社群?
 [42:00]怎样应对合作中出现品牌干预的状况?
 [44:45]社群如何盈利?
 [50:30]社群中群友的年龄有门槛吗?
 [53:00]小众品牌开始大众主流以后很容易失去个性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8 Aug 202161. 把茶叶卖给年轻人有多难?01:06:59

中国是全球最早发现、栽培、饮用茶叶的国家。时至今日,年轻人消费茶叶的方式不少仅限于新式茶饮店和便利店中售卖的茶饮料,如今的中国消费品市场也尚未诞生一个如同雀巢之于咖啡的茶叶品牌巨头。这背后的原因仅仅是年轻人转投咖啡怀抱了吗?茶叶的工业化形态、销售渠道、消费门槛、行业标准化等等,都对中国茶的发展带来了不同影响。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深耕茶叶市场的专家,聊聊中国五千年的茶叶发展史、中式茶饮店的商业历程、咖啡和茶的工业化之路,以及,要如何把茶叶卖给更多消费者?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崔洪波

上海正见品牌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4:19] 最近30年,中国市场很少有共识性消费

[07:30] 咖啡进入中国是从饮料切入的

[08:20] 咖啡和茶的工业化发展史

[14:25] 中国的茶叶多年来并未形成完整成熟的销售渠道

[17:17] 为什么茶叶品牌在商超零售渠道更难卖?

[21:15] 中国的茶叶近些年在形式上有哪些创新?

[26:33] Nespresso胶囊咖啡机的成功能套用在茶叶品类吗?

[32:20] 在中国向年轻人卖茶,需要口味驱动

[38:00] 中式茶饮店的发展历程

[44:51] 星巴克的“第三空间”概念有可能应用到茶行业吗?

[47:50] 小罐茶商业模式的成功之处

[51:28] 茶叶没有标准定价体系

[62:34] 茶叶要在年轻一代普及,要把复杂的事简单化

【延伸阅读】

·       《走!喝茶》 中国茶文化纪录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oJ411D7iW?from=search&seid=10664620919399856227

·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央视纪录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W411u74B/?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0 Nov 202168. 独立咖啡馆“你都独立了还不精品”?00:59:33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是全球拥有咖啡馆最多的城市,共有6913家;截止至去年年底全国的咖啡馆数量已经超10万家,这个数字还在逐日增加中。不同于传统的咖啡连锁店的独立咖啡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并受到大家的喜爱,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咖啡豆品种筛选、烘焙、冲泡方面有细分需求的消费者而言,独立咖啡馆似乎可以作为“一起变老”的有温度的伙伴,而这与日俱增的细分需求对独立咖啡馆的未来意味着什么?本期贝望录,我们跟独立咖啡馆的老板们一起展开聊聊有什么新玩法。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张一芃

大小咖啡创始人

Leo

CafeONAIR, slowww melt原豆巧克力主理人

Sammy

公众号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主理人

【主持】

李倩玲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本期内容提要】

[02:45]创办独立咖啡馆的原因和动机

[06:17]独立咖啡馆和星巴克的客群有什么区别?

[08:05]什么是独立咖啡馆?

[17:25]独立咖啡馆的菜单命名逻辑

[20:43]独立咖啡馆可以跟精品咖啡划等号吗?

[22:00]精品咖啡的评价标准

[26:30]独立咖啡馆需要文化元素的加持以区别于传统的咖啡连锁

[34:00]独立咖啡馆的成本和收入结构与传统咖啡连锁有何不同?

[41:30]对投资人的看法如何?

[46:50]超过一定门店数量的独立咖啡不再独立?

[49:15]独立咖啡馆未来的新玩法

[52:10]下沉市场的独立咖啡馆现状

[55:15]独立咖啡馆的未来在哪里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8 Jul 202159. 塑料背了黑锅?一次性使用才是“过”01:19:27

近两年在史上最严限塑令的加持下,各大茶饮和咖啡品牌纷纷把塑料吸管换成了PLA(聚乳酸)吸管和咖啡渣吸管,餐饮行业内不断在寻找塑料制品的更多解决方案的同时,我们不禁开始思考环保餐具来袭的背后是否意味着我们离环保更近?带着有关回收处理和可持续材料的疑问,本期贝望录我们邀请了两位专家,一起跟大家聊聊日常生活中对回收和塑料使用的误解,谈及一次性纸杯和可降解塑料时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在哪里?地球资源殆尽的那天离我们并不遥远,如何通过材料改善空间及产品的可持续性?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消费和接触的各种材料、各种塑料制品所产生的污染很大程度上归咎于人们的使用方式和习惯,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们身体力行能够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钱雁峰 Yvonne Qian

科思创工程塑料事业部可持续发展方案市场经理

雷雨霫

NANOxARCH(材料乘以设计)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本期内容提要】

[06:50] 标有可回收标志的材料和塑料是否意味着会被回收?

[09:46] 回收、焚烧、填埋是国内垃圾的几种主要处理方式,约10%的垃圾被遗弃无法追溯

[13:30] 塑料通过填埋掩埋的方式分解需要上百年的时间并且容易导致水源和土地的污染

[18:10] 塑料被发明出来原意是为了保护环境?塑料带来的环境污染归咎于人类的使用方式!

[20:40] 纸杯大部分情况并不可被回收而是被焚烧或填埋的形式处理

[24:05] 纸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通常也会产生很多污染

[28:35] 可降解不等于无负罪感的随意丢弃,PLA吸管并不是想象中的可降解材料

[32:00] 无纺布不是布,一次性使用无纺布袋对环境的伤害

[39:40] 提升品牌形象、节约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是企业选择可持续材料综合考虑的因素

[46:20] 1900-2020年所有的人造物之和已经超过了地球上所有生命体的总重量

[49:40] 掺了咖啡渣的咖啡杯是否是真环保?

[53:50] 全球第一款废弃渔网再造的尼龙诞生在中国

[58:20] 保护人类能在地球上活下去才是环保的本意

[63:00] 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带来的问题

[74:10] 如何从材料的角度叙事

[76:10] 对人类、环境和经济都健康的材料才是可持续材料

【延伸阅读】

·       [11:20] 目前垃圾回收政策塑料没有要求清洗,是因为没法保证所有人都清洗。因此在回收过程中一定会有清洗步骤,所以不要求前期洁净,统一都在处理厂进行清洗。

·       [25:37] 关于消费者如何获取更多相关信息:在各类消费品的包装上已经可以看到可持续相关的各类标准,鱼类(MSC),纸类(FSC),纺织类(BCI /不过近来可能有点敏感),可持续品牌(B corp),还有一些是中国标准(绿色产品),另外很多食品有安全追溯二维码(可持续农场)。大多数时候消费者因为没在意,就认为没有这类标准。

·       AEPW(The Alliance to End Plastic Waste)终止塑料废弃物联盟

https://www.covestro.com/zh-cn/sustainability/what-drives-us/alliance-to-end-plastic-waste

·       2019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1890万吨 回收率30%

http://www.sh-recycle.org/articledetail.asp?id=4074

·       2018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达1830万吨,同比增长8.09%



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91213-ac3a485d.html


·       科思创与 REnato Lab 共同编写了《循环设计指南》,以帮助设计和开发人员将报废处置和循环性整合到新产品的设计中。获取方式:戳链接点击“联系我们”,科思创收到邮件咨询后会发送指南的中英文版本给到相应的邮箱。

https://solutions.covestro.com/zh/highlights/articles/cases/2021/circular-design-guidebook-electronics


·       2010年欧洲的一家循环经济组织基于当时的全球数据做的一张示意图,标示出地球还剩下多少自然资源


·       假设⼀个孩⼦出⽣在2010年,按照当时我们对⾃然资源的使⽤速率,这个地球上的资源还够他⽤多久,⽤到他多少岁。我们来看石油,那假设往后推11年,到今年,也就意味着,一个孩子如果出生在2021年,在他24岁的时候,这个地球上所有的石油就会被用光。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4 Mar 202144. 如何经营平均客单价1万元的美妆集合店?01:06:19

美妆集合店是如今线下零售行业的一个热门新趋势。这种集合了新品发布、彩妆体验、商品购买等一站式服务的业态,正在逐步成为屈臣氏、莎莎等老牌零售店的竞争对手。美妆集合店的入局者也逐步开始形成不同的业态风格:有的以国货彩妆为主,有的走平价路线,有的则专注引入海外小众品牌……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国际新奢美妆品牌集团USHOPAL的创始人兼CEO,从旗下的美妆集合店Bonnie&Clyde(BC极选)展开聊聊新消费时代的美妆集合店引进海外小众品牌、与消费者沟通、拓张业务的方法论。


本期贝望录听众福利

--听众专属优惠券及线下门店惊喜礼物--

请移步“贝望录+”公众号,发送“BC”两个英文字母,即可收到企业微信专属客服二维码,加好友即可获取。


【嘉宾】

郭璐,USHOPAL创始人兼CEO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5:01]当下热门的美妆集合店与屈臣氏、丝芙兰等老牌零售店的区别

[08:50]从渠道为王到内容为王,改变了各个品牌触及年轻人的方式

[11:38]客单价很高的品牌,要如何做好媒介投放?

[14:02]彩妆行业正在重走当年服饰行业的消费趋势

[16:15]当美妆集合店以“展示”作为出发点,要如何保证销售额?

[20:21]不做动物测试的海外美妆品牌要如何进入中国市场?*

[24:42]彩妆是美妆日化里的好机会,特别是粉底液和香水品类

[27:08]集合店引进海外小众品牌时,要如何搭建产品矩阵?

[33:18]香水品牌佩枪朱丽叶是如何在中国市场打出知名度的?

[42:13]美妆集合店的门店设计、选址和选品方法论

[45:34]北京市场和上海市场消费偏好的区别

[48:02]碎片化渠道和数字化革新下,中国零售行业的未来趋势

[55:18]如何让消费者二次走进线下零售店?

*据悉,根据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发布的文件显示,从2021年5月1日起,进口普通化妆品免除动物测试。“特殊用途化妆品”包括防晒产品、染发剂、防脱产品、儿童用品等仍然需要接受动物测试。


本集中几处嘉宾提及的英文翻译如下:

[1:19] Go back to the roots of what the brand is really about. 引领国际顶级品牌的创始人重新审视品牌保持初心。


[37:44] Be a brand person, earn respect. Be a sales person, earn respect. Be a professional logistics person, earn respect. 无论你是做品牌、做销售或是做专业物流,都需要基于自己的专业赢得对方的尊重。


[39:30] You’re not staying true to who you are. 你没有坚持做真实的自己。


本集提到的部分品牌:

-美妆护肤品牌-

Chantecaille 香缇卡 

NaturaBissé 悦碧诗 

SUQQU 

Juliette has a Gun 佩枪朱丽叶

Algologie 欧华妍  

Aveeno 艾惟诺 

Nina Ricci 莲娜丽姿 


-高端百货-

美国:Bloomingdale’s, Neiman Marcus

法国:Le Bon Marché

英国:Harrods, Harvey Nichols


-美妆集合店-

Harmay 话梅

Haydon 黑洞

SpaceNK(已经退出中国市场)


-名词解释-

BA=Beauty Advisor 美容顾问

UV=unique visitor 独立访客

BD=business development 业务拓展

Sustainability 可持续性

Equity 股权投资

TP=Taobao partner 淘拍档,淘宝合作伙伴

Clean beauty 纯净美妆

Break even 收支平衡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06 Jan 202137. 一家卖维生素的公司告诉你,你可能不需要吃维生素00:34:18

新年好!感谢LemonBox对本期节目的支持,贝望录听众专属优惠有效期至2021年2月4日


“朋克养生”曾是不少年轻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戏谑——在忙碌生活中追求身心健康的当下,一边熬夜、一边养生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日常。在这一风潮之下,加之去年开始的疫情使得大家对日常健康管理的关注度急速升温,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消费蔚然成风,仅2020年就有有多家营养补充类及养生类的新品牌获得融资,而定制维生素则是在“养生”热潮中诞生的新兴细分品类。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定制维生素品牌LemonBox的创始人,一起探讨当下中国市场的膳食补充剂消费和由此诞生的商业新机遇。

【嘉宾】
翁斌斌 Derek Weng,LemonBox创始人兼CEO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内容提要】
[03:08] 中国消费者的维生素的消费痛点是什么?
[07:10] 中国市场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的消费者画像,及其和欧美市场的区别
[08:56] 什么是定制维生素,以及要如何根据个人定制维生素?
[10:50] 帮消费者定制维生素背后的分析逻辑是什么?
[13:30] 定制维生素的成本会更高吗?
[15:47] D2C(Direct to Consumer)模式的特征
[19:30] 为什么说“创业要做止痛药,不要做维生素”?
[23:50] 一家做定制维生素的新公司要如何做营销?
[26:05] 如何看待维生素和膳食补充剂在下沉市场的消费机遇?
[29:14] 全球市场定制维生素的商业模式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7. 东京奥运会的户外广告位是怎么卖的00:46:52

7. 东京奥运会的户外广告位是怎么卖的?


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老朋友Jim。广告从业27年的他与我们聊了聊:特殊时期下户外广告行业的现状,户外广告与政策、广告伦理的碰撞,以及——备受关注的东京奥运会延期对户外广告行业带来的种种影响。四年一度的奥运会不但能拉动当地经济,也是全球各大品牌都会投入大手笔预算的绝佳广告机会;因此,想在东京奥运会投放一条户外广告,除了预算,你还得搞明白“禁空区”、“弹性区”和一张被大小圆圈标注过的东京地图。


*如果你对户外广告感兴趣,欢迎点击《贝望录》专辑,收听Jim来做客的上期节目:《1 想登上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广告屏,一周只需要10万人民币》。
*东京奥运会已确认延期至2021年7月23日,仍沿用“TOKYO 2020”。本期节目录制时信息还未更新,特此注明。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刘志彦 Jim Liu,户外广告第一人,从业27年的资深广告人。

[03:46]你走出家门外看到的都是户外广告,不只有路边大牌
[06:04]隔离带来的群体焦虑,对户外广告有什么影响?
[07:06]户外媒体拿出近20亿人民币的免费广告位,来播放抗疫公益广告
[08:57]特殊时期,户外广告没法下画,产生的延期费用怎么算(*下画:指将原有的户外广告牌撤下)
[14:15]东京奥运会对户外广告的“禁空区”和“弹性区”,意味着什么
[17:32]非赞助商想买东京奥运会的好广告位,需要一张特殊的城市区域图
[21:05]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给不少行业带来下行,但户外广告招标价未必能降下来
[25:55]户外广告与电视广告不同,更换广告必须人工操作而非线上
[35:20]大数据时代,户外广告的智能化会触碰人们的隐私吗?
[40:35]危机时的户外广告创意,如何让消费者不反感?

【后期制作】Jesse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番外:“逗鹅冤”到底冤不冤?00:21:27

番外:“逗鹅冤”到底冤不冤?


一边是“从不打广告,坚决不上市”的“国民女神”老干妈,一边是充钱才能变强的“鹅厂”腾讯,两个大佬“破圈”掐起来了。
6/29腾讯以拖欠广告费为由,将老干妈告上法庭;
6/30老干妈发表声明,表示从未与腾讯合作,并报案;
7/1贵阳公安发布通告,三名犯罪嫌疑人冒充老干妈公司名义,与腾讯合作签约,已被刑事拘留。
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资深律师,和我们一起剖析,这个一天一反转的广告乌龙背后,究竟有哪些隐秘的角落?事件最终会走向何方?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栋哥,媒体人;长期专注财经报道的记者,热衷探究热闹背后的门道。

【嘉宾】
方正宇,上海纽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市法治研究会理事;东方卫视、新闻综合、第一财经等电视广播长期特约评论嘉宾。

[02:04] 老干妈味的大瓜,反转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
[02:49] 律师建议:此“瓜”可分阶段吃
[04:10] 与李鬼签约,为李逵代言,这可能吗?
[04:40] 自动广告申请系统背锅?
[05:28] 户外广告造假黑历史:不存在的广告牌
[06:52] 互联网,让广告发布造假更容易?
[07:20] 真实的广告推广 虚假的金主爸爸?
[08:37] 诈骗嫌疑犯涉案1000多万,只为游戏兑换码?
[09:15] 与其诈骗游戏码,不如4A搞策划
[09:55] 腾讯出品,必属精品,不仅广告质量保证,还不用预付款
[11:10] 代理商垫款成为广告行业常态
[12:11] 腾讯“输”一次,为何网友幸灾乐祸?
[13:23] 互联网特色:嘲笑强者 同情弱者
[14:10] 腾讯自认憨憨 让网友无处可嘲
[15:10] 幽默化处理公关危机 成为新趋势
[17:50] 大瓜来袭 几大巨头纷纷来蹭热度
[19:46] 强者放低身段 才不会让人觉得傲慢

【制作总监】王若弛

【后期】栋哥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18. 明星和大佬都在入局的直播卖货,未来将何去何从00:43:45

18.  明星和大佬都在入局的直播卖货,未来将何去何从


年初,我们在节目中曾聊过直播电商的前世今生——李佳琦、薇娅是如何红起来的,资本如何看待直播电商……短短半年过去,疫情催生了直播电商的进一步成熟,如今无论是大的购物节还是日常促销,品牌和平台都离不开直播了。


但新的问题也在涌现:直播是卖货的万能解药吗?哪些品牌适合直播、哪些在直播间水土不服?为什么董明珠、罗永浩等大佬都在试水直播?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熟悉直播电商的老朋友赵圆圆,聊聊这半年间直播发生的变化,以及未来的走向。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赵圆圆,圆气文化创始人

[05:02]疫情期间上网时长暴增、内容端供给量不够,人们开始看直播
[07:13]带着光环空降直播的大佬,没有一个是认真的
[09:15]直播开始被写进代言合同,是明星商业资源的新模式
[11:40]为什么直播主播对消费者的主动补贴越来越少了
[13:02]直播数据造假不是由行业造成的,而是人造成的
[15:45]是谁在直播刷单?
[17:25]并不是所有品牌都适合直播间,直播的规则瓶颈主要限制了谁?
[24:10]AR、VR和直播电商的结合
[29:30]直播的产学研由谁来牵头?
[31:10]2020年,倒闭的MCN们
[35:40]传统广告人和传统电视人看不起直播电商,但未来他们势必会入局
[39:21]快手入局直播电商
[42:30]未来内容电商和直播电商的新机遇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07 Jul 202156. 你真的会喝牛奶吗?01:09:48

我们从小就开始喝的牛奶你真的了解吗?为什么同样是冷藏奶,保质期有的是7天有的是15天?巴氏奶和常温奶又有什么区别?乳糖不耐、乳蛋白不耐体质如何辨别?有关复原乳和乳饮料的误解、A2蛋白和A1蛋白的区别、有些三四线城市不容易买到巴氏杀菌冷藏奶的原因等等,各种乳制品行业的门道和知识都可以从本期贝望录中获得。这次我们邀请到一位乳品行业专家,跟Bessie一起聊聊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史、乳业巨头的帝国是如何建立的,破解关于乳制品的种种迷思。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宋亮

高级乳业分析师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5:30] 牛奶的营养价值和常见产品形态

[08:55] 没有任何一种酸奶产品能做到真正无添加

[09:54] 牛奶的生产工艺:巴氏杀菌奶、超巴奶和常温奶的区别

[14:18] 中国乳业的发展历程是从地域性大公司开始的 

[17:12] 养牛散户的退出和规模化奶站的出现

[21:25] 牛奶包装工艺背后的门道

[23:29] 中国目前的牛奶产量都用来满足中高端产品了

[26:28] 物流的最后一公里是巴氏奶进入三四线城市的门槛

[28:36] 乳糖不耐、乳蛋白不耐和解决方法

[32:20] A2蛋白和A1蛋白的区别

[36:15] 00后的年轻人中乳糖不耐的人越来越少了

[43:27] 所有奶厂都能生产A2牛奶吗?

[51:20] 乳品行业的新技术

[59:40] 乳业也应该重视基础研究

[62:40] 乳业公司的营销费用为什么那么高?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 汽水儿APP、荔枝播客、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5. 李佳琦是如何红起来的?00:59:56

5.李佳琦是如何红起来的?


对于直播电商这件事——它的信奉者会在几秒钟内迅速点击下单,也对不同直播间的折扣津津乐道;但也有人说直播是新时代的电视购物,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智商税而已。不能否认的是,直播是2019年最热门的互联网关键词,各个平台蜂拥而至,每方都希望再造一个李佳琦。以及当下,疫情让线下商业停摆,从原产地果农、花店老板到商场导购,都将卖货阵地转移到了线上直播。本期《贝望录》,我们和淘宝直播资深专家赵圆圆聊了聊关于直播电商的一切:李佳琦是如何红起来的、明星走进直播间的原因,以及未来的直播卖货会变成什么样?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29年没跳过槽的职业经理人转战营销科技投资领域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赵圆圆,淘宝直播资深专家


[08:53]做电商直播的人未必能驾驭内容平台

[13:51]抖音的本质是一个网红复制同一个模式

[15:11]剧荒之下,明星开始走进直播间

[15:40]资本市场如何看待李佳琦

[21:18]为什么月入百万,直播网红却每天都在恐慌

[24:55]推出个人品牌,是直播网红的知识盲区

[31:06]薇娅和李佳琦的发展方向有什么不同?

[38:43]不同平台做直播电商为什么都在模仿彼此?

[43:10] 电视购物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操作手册

[52:00] 李湘用八个月时间,从明星转型成头部直播网红


【后期制作】Jesse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9 May 202149. 是谁在买卖二手奢侈品?01:04:16

早前人们对于二手交易的印象,大多来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改造时旧货市场的旧家电,而当下,蓬勃的消费市场和电商平台的崛起也带动了各色商品的二手交易流通——二手奢侈品就是其中增速较快的品类。有观察认为,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正在从过剩消费向市场流通阶段过渡,有望复制90年代日本二手奢侈品繁荣之路。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只二的创始人及合伙人,聊聊在传统中古店之外、数字化时代影响下的中国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和它的前景。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祝泰倪奇 Austin Zhu

只二创始人兼CEO


杨梦琦Norah Yang 

只二合伙人/脱口秀演员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

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7:36] 中国二手奢侈品时长的消费者画像

[11:31] 国内二手商品的三种主流售卖模式

[15:12] 二手奢侈品平台是如何鉴定货品真伪的?

[19:00] 谁在平台上卖二手奢侈品?

[25:14] 二手奢侈品市场是“围绕卖家”的市场

[30:28] 二手平台的终局不应该是促销和打折

[32:30] 为什么二手奢侈品的买家和卖家都以女性为主?

[33:13] 二手珠宝包袋最好卖,二手服装折旧率最高

[38:23] 中国消费者购买二手商品的心态

[51:10] 二手奢侈品做直播,其区别于一手商品的带货模式和话术逻辑

[57:23] 二手奢侈品平台是如何找到货源的?

[62:08] 二手奢侈品是个“和时间做朋友”的赛道


【延伸阅读】

The Rise of Second-hand: Exploring the Opportunities of Re-commerce

https://bmilab.com/blog/2021/2/2/the-rise-of-second-hand-fashion-exploring-the-opportunities-of-re-commerce


The Consumers Behind Fashion’s Growing Secondhand Market

https://www.bcg.com/publications/2020/consumer-segments-behind-growing-secondhand-fashion-market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汽水儿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6 Jun 202153. “W野狗们”: 想成为第一批登陆火星的广告公司(下集)00:52:26

上集我们跟独立营销机构W聊了聊在知识体系无人可继、经验壁垒画地为牢的行业困境中,如何另辟蹊径拒绝跟风重新定义行业新规则。在这一集当中,Bessie继续跟W创始人李三水以及W.AI创始人Andrew一起天马行空,从本土广告公司的发展机遇展开聊聊从焦虑中萌生的新点子们,解密舞台艺术与大数据分析结合的创意产物长什么样?探讨本土品牌在进行海外传播的误区、国际品牌在中国本土化发展的迷思,以及在国潮崛起、世界人才集约化和新分解的当下,什么样的企业才是世界级的企业?

注:

1. 推荐上下集连着听,效果更佳。

2. 碚曦投资协作体正在协助几家有点意思的公司招募客户管理、美术、文案、设计、策略等营销人才,包括国际4A集团、数字营销机构、本土顶尖的创意热店等等,地点涵盖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如果你有兴趣加入有这些有点意思的公司,请投送简历至「贝望录」人才招募邮箱:withinlinkhr@withinlink.com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李三水

W创始人


汤伟杰 Andrew Tong

 W.AI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本期内容提要】

[01:40] 什么样的人不听贝望录?

[03:05] IP如何变现?

[08:28] 不同寻常的创意热店如何变着花样让客户买单?

[12:15] 独树一帜的W野狗也会拒绝客户、会焦虑吗?

[13:40] 30年内希望成为第一批登陆火星的广告公司

[15:30] 广告行业升级转型的实质是在呼唤一家什么样的新公司?

[17:10] 在创新性产业中做第二名是没有意义的

[21:22] 大家在进行海外传播时的误区

[24:20] 中国就是一个世界级市场的打样地

[32:20] 海外品牌在中国市场本地化发展的迷思

[43:20] 赛博朋克、 星际移民、智能电动车、碳中和等等问题都在指向什么样的企业是世界级的企业

[47:10] 对国际品牌客户、国际4A代理商和本土代理商的中肯之言


【W公司大揭秘】



传说中的大圣(第二弹)


--本期贝望录听众福利--

W野狗为「贝望录」的听众们准备了代表野狗精神W火星野狗帆布包W野狗身份牌(总价值177元),在本集的小宇宙App评论区留言,分享给大家让你印象最深的广告、最喜欢的广告创意是什么?

625日,我们将会从留言中抽取十名小伙伴送出野狗精神大礼包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 汽水儿APP、荔枝播客、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03 Mar 202141. 从无钢圈内衣到生理裤,内外的女性生理解放之路00:41:58

以性感为卖点的某内衣品牌在2020年宣告其英国公司破产关店,享誉全球的“性感神话”风雨飘摇,在此背后可以观察到除疫情以外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女性主义风潮的崛起、早些年Athleisure(运动休闲)对时尚圈的颠覆、一些地方开始出现的“无内衣日(No Bra Day)”,还有越来越多脱掉高跟鞋和钢圈内衣、不为讨好别人而更希望取悦自己的女性消费者……女性内衣解放俨然已经成为全球不少市场出现的趋势,当然中国也不例外。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中国本土专注于贴身衣物的生活方式品牌内外NEIWAI的创始人刘小璐,从中国的贴身衣物市场、舒适自在的内衣穿着及消费习惯、女性消费者自我意识的觉醒等角度,聊聊她创立NEIWAI内外品牌数年以来的思考和观察。


--贝望录的女神节双重大礼--


大礼1. 由NEIWAI内外提供的云朵无尺码文胸

(欢迎收听本期节目解锁赢取礼物的方式)



大礼2. 贝望录听众专属优惠券

(识别二维码添加企业微信专属客服即可获得



【嘉宾】

刘小璐,NEIWAI内外品牌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内容提要】

[05:20]从性感内衣到舒适内衣的演变是如何发生的?

[08:15]与成衣、内裤相比,文胸的生产门槛和制造难度在哪里?

[10:13]2015年前后,无钢圈内衣在中国市场开始流行

[15:18]时尚圈的Athleisure(运动休闲)风潮对内衣流行趋势的影响

[21:02]内外“NO BODY IS NOBODY”营销背后的逻辑

[24:10]从杜鹃到王菲,聊聊内外的代言人策略

[29:40]可循环使用的生理期内裤,以及背后的消费者洞察

[35:08]“少SKU、深库存”的商业模式对于线上新品牌的优与劣

[38:10]尽管电商发展迅速,线下门店依然是贴身衣物品牌的重要销售阵地

[39:15]内外的线下门店选址策略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4. 疫情下的广告业:危机,转型与自救00:56:11

4. 疫情下的广告业:危机,转型与自救


在这场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对于广告营销行业而言,它的兴衰一方面依赖广告主、也就是各个品牌——大多行业停摆时,品牌的营销预算缩减和支付周期变长,导致广告公司现金流吃紧。此外,广告归根结底是个围绕人展开的行业,当企业无力负担人力成本,裁员也许是最直接的解决方案。疫情之下,有些广告公司撑不过半年,但这或许也是行业再次洗牌的契机。本期《贝望录》,我们来聊聊疫情之下,广告业的危机和自救。

*节目中提及的代理商/广告代理商,即广告公司(Advertising Agency)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29年没跳过槽的职业经理人转战营销科技投资领域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贺欣浩,金投赏创始人

[06:03]大多广告主的业绩会下滑,游戏和在线教育公司除外
[07:46]传统品牌代理商,今年一季度收入可能只有平时三成
[09:50]媒介代理商现金流只能撑7个月,但其中6个月是“借来的钱”
[11:17]没人出门,户外广告和影院广告收入几何?
[13:07]65%的企业,对于四月底前结束疫情并不乐观
[14:44]什么是传统品牌广告代理商和效果广告代理商
[18:05]广告主付款的平均周期6个月,导致疫情之下很多代理商现金流吃紧
[21:50]过去靠返点和低价拿业务的广告代理商,今年生存会更难
[31:45]2003年非典,对GDP的最大影响只持续了一个季度
[39:20] 疫情之下,给员工放无薪假期比裁员更理性
[47:25] 疫情是否会成为传统广告公司出身的广告人转型的契机?

【后期制作】Jesse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29 Sep 202164. 我为品牌员工做戏剧专业培训00:43:19

表演和戏剧或许与大部分人的日常工作并无关系。但如今,除了有志从事演员行业的人,不少人也开始学习表演和戏剧——这一方面是他们所在的企业本身驱动,同时也与当下短视频与直播带货的大环境风潮有关。一些品牌开始孵化自己的员工KOLKOC,一些品牌需要更多懂得如何在镜头前表现自如的员工,也有一些品牌想在企业内部找到更多擅长直播带货的人,这些需求让表演训练出现在这些品牌的培训中。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戏剧学院教授,聊聊表演是如何与品牌内部培训、短视频拍摄、发布会和演讲相结合的。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李旻原 Eric 

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

上海有原文化创意工作室艺术总监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5:53] 为什么品牌开始给员工做戏剧专业培训、表演培训?

[07:06] 不同领域的品牌,在表演培训里有不同的目标

[10:41] 电商直播带货也有“剧本”

[12:52] 品牌短视频和发布会的内在表演逻辑

[17:22] 为什么登上舞台后不少人会觉得双手“无处安放”?

[20:03] 表演是从走路开始的

[24:57] 疫情开始后的线上会议百态

[28:44] 眼神接触对于沟通与表演的重要性

[31:37] 品牌希望通过戏剧、表演培训提高直播带货流量,但并非一蹴而就

[34:45] 品牌孵化员工成为个人IP,未来能作为其品牌资产吗?

[39:56] 企业对于员工戏剧和表演培训的投资是值得的吗?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14. 我们和星座博主聊了聊:星座是伪科学吗?00:49:48

14.  我们和星座博主聊了聊:星座是伪科学吗?


现代人的寒暄常常离不开星座——不管你相信与否,它已经成为一种用来破冰的社交语言,生活不顺时,怪水逆就对了。星座KOL也由此在大众中流行起来,将占星变得更大众化和娱乐化;而这些“星座网红”也逐渐摸索出自己的商业变现方式。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心理咨询师兼占星师戴月,她同时也是在社交媒体拥有不少粉丝的星座KOL,聊聊占星、星座、以及星座博主的商业化变现方式。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戴月,占星KOL;自媒体“无限月”创始人

[08:52]占星和心理学是一门“理科”
[12:23]现代占星不是宿命主义,是修正主义
[13:56]占星不是特别准,也没关系?
[16:43]当代占星人群画像:亲子关系、原生家庭占星咨询增加,男性爱看职业和求爱
[19:55]越来越多海外留学生爱找占星咨询,平均年龄也越来越小
[23:08]占星的商业化手段有哪些?
[25:33]星座博主和美妆、生活方式等内容的博主,有哪些不同?
[32:15]占星和星座的娱乐性,是商业化转型的先天优势
[33:23]对于星座博主而言,什么样的内容更适合直播?
[39:26]顾问经济时代,星座KOL是怎么赚钱的?
[41:25]资本运作下的星座博主们:带有星座属性的偶像经济
[43:35]AI(人工智能)会改变占星这个职业吗?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15. 暂停全球社交媒体广告投放,可口可乐们怎么想的?00:47:33

15. 暂停全球社交媒体广告投放,可口可乐们怎么想的?


6月下旬,可口可乐公司突然宣布,从7月1日开始,将在全球范围内暂停包括Facebook在内,所有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数字广告,为期至少30天。这一行为被认为是出于对Facebook放任用户发布种族歧视等仇恨性言论的不满。此后,联合利华、星巴克等公司纷纷加入。
时间来到七月下旬,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加入抵制,据不完全统计,数量已经超过1000家。而据《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报道,作为Facebook今年上半年最大的广告主,迪士尼也“入场”了,其已暂停Disney+和Hulu流媒体服务在Facebook及Instagram上的广告。
面对愈演愈烈的抵制浪潮,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资深律师,和我们一起剖析,这些品牌抵制Facebook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样的抵制会持续多久?对于国内的社交媒体又是否有所警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栋哥,媒体人;长期专注财经报道的记者,热衷探究热闹背后的门道。

【嘉宾】
方正宇,上海纽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市法治研究会理事;东方卫视、新闻综合、第一财经等电视广播长期特约评论嘉宾。

[02:35] 零售巨头“硬杠”Facebook,是为选边站队?
[03:03] 弗洛伊德死亡并未品牌抵制根本原因
[04:10] 推特Twitter已经行动了,脸书Facebook看你的了
[05:08] 众多品牌因为害怕而跟进抵制
[05:45] 禁止套娃!抵制投放广告本身就是一种广告?
[06:40] 暂停一个月,暗藏玄机
[07:45] 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广告产生不信任感
[08:30] “金主爸爸”的广告费是有效武器
[09:15] 社交媒体纵容假消息并非一日之寒,为何此时品牌纷纷亮剑?
[11:20] 巴菲特喝的可乐并不一定比我的好喝
[12:10] 品牌“硬杠”平台,谁更受伤?
[14:00] 抵制社交媒体,能给传统媒体带来机会吗?
[14:25] 三年前的抵制YouTube事件
[17:35] 抵制事件未来走向如何
[19:10] 广告主和用户利益冲突,平台如何抉择?
[20:50] 用户核心诉求是平台最应关注的
[21:50] 享受流量红利的同时,也要提防流量反噬
[24:25] 抵制事件真的是全球事件吗
[25:50] 脸书Facebook遇抵制,应该像国内社交媒体学习?
[27:09] 北美没有网信办
[28:30] 社交媒体“理中客”,有可能吗?
[31:30] 报团站队或将成为大趋势 “理中客”很难
[33:51] 社交媒体发声容易了,受到语言暴力也容易了
[37:48] 可口可乐已经这么有名了,为什么还要做广告?
[38:33] 年轻一代不断涌现 大品牌也要与时俱进
[42:14] 百年老店打广告 开始更注重社会责任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23 Jun 202154. 打造一家晚上十点还在排队的小餐厅是种怎样的体验?01:04:27

都说开小店获客难、运营成本高、虽然门槛低但成功率也低,开餐厅更是如此。但在上海有不少小餐厅在这片餐饮红海中如鱼得水,举个例子,一家120平米的店铺,12张桌子,只经营下午六点到凌晨一点的晚餐时段,食客络绎不绝一个晚上翻台三到四轮,晚上十点门口还在排队。这是一家位于上海大沽路的某家日式烧鸟店(烤串店)的现状,如此红火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本期贝望录,我们邀请到这家店的店主来聊聊小餐厅背后的经营之道,如何激励服务员提供主动真诚的服务?如何为一家餐厅注入灵魂?近两年餐厅以及饮食习惯的变化等等问题的探讨都可以在本集节目中找到。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Michael

酒一烧鸟·酒场店主

塞米 Sammy

公众号“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主理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本期内容提要】

[06:50] 各类日式烧鸟店在上海蔚然成风

[14:20] 成功的原因:在味道和服务上的用心经营

[16:00] 客人是上帝,但是跟上帝也可以聊天

[23:10] 原始且有温度的“CRM(客户关系管理)

[29:30] 如何为一家餐厅注入灵魂?

[36:00] 为何不少小店都不希望资本的介入?

[37:15] 餐饮集团纷纷开小店背后的多品牌化效应

[42:22] 餐厅应该如何选择某道菜成为主打的招牌菜

[48:05] 小店的多品牌化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51:30] 近年市面上西餐越来越少、中餐越来越被重视的原因?

[55:00] 京沪小餐厅的现状对比

[58:00] 相比于成功与失败,有趣更重要

[61:50] 通过一小串鸡肝就可以考验一家串烤店的实力

1030pm,5.21,录完节目撸个串...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 汽水儿APP、荔枝播客、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7 Jan 2021最受欢迎的嘉宾之一返场了 | 新春盲盒第一弹00:37:53

给大家拜个早年!从本期开始,贝望录将连续上新四只“新春盲盒”。打开贝望录的盲盒,你将分别发现几位不同行业的践行者在经历了不平凡的2020年之后的所思、所感、所想,当各行各业无一幸免受疫情波及,他们各自的应对方案或者转机有哪些?在“牛气冲天”的新的一年有哪些计划?你是倾听者,也可以一同成为行动者。


当然,新年必须有礼物来开个场!

2021你最期待在贝望录听到哪位嘉宾的声音”---欢迎在小宇宙App本期节目的评论区留下你的心愿吧!


本期节目的小宇宙评论区收到点赞最多的五位听众,将会收到贝望录的新年福利——“永璞x小宇宙app 限量联名「播客星球」冻干咖啡 (统计截止到2021218日晚12点)。期待你的参与!同时也感谢 “永璞x小宇宙App” 给我们听众带来有趣的新年开门礼!



现在来开箱本期节目。。。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嘉宾】

蒋美兰,安索帕中国集团费芮互动创始人兼CEO,安索帕中国集团首席商务官

 

[03:28] 疫情重创零售业,去年2月一度怀疑入错行

[04:02] 数字化从新潮流到must-have

[04:56] 没法开门做生意?那就直播带货吧!

[05:41] 转型带来新机遇,营收利润均逆势暴涨

[06:03] 数字化转型是生财之道还是生存之道?

[06:22] 零售业的“店海战术”时代或已终结

[07:55] 直播带货向全行业蔓延

[09:00] 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私域流量2021年仍将蓬勃发展?

[10:00] 直播即时show me the money,让人意乱情迷

[11:55] 更多零售商把天猫当作街边旗舰店,求名不求利

[14:00] 两大主播新的一年降温是必然?

[14:57] 没有复杂系统也能管理好私域流量吗?

[18:22] 短视频平台都希望完成“观看-购买”闭环

[19:27] 短视频时间有限,带货难度大

[20:58] 众人抢货使人快乐,一人自嗨很难维系

[21:20] 短视频公司同质化严重,观众审美疲劳

[22:36] 极致的私域流量可以摆脱广告,成功一对一营销

[25:06] 私域导购的专属赠品,想不想要?

[28:08] 苹果的出现让用户第一次能自己定义手机

[28:46] 特斯拉打造第四空间,汽车不只是代步工具

[31:20] 感谢不断吵架的合伙人

[35:04] 嘉宾荐书:《高效人士需要养成的七个习惯》

[35:44] 《创新者的窘境》Bessie再次推荐

[36:13] “黄海谈新消费”、“梁宁谈产品思维”值得推荐

[37:22] 新的一年,顺利就好

 

【后期制作】栋哥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荔枝播客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3 Jan 202138. 粉丝经济时代,经纪公司如何运营艺人?00:42:11

常有人说——流量明星“成也粉丝,败也粉丝”。从超女、快男选秀时代到如今的流量明星时代,粉丝经济早已是当下娱乐产业的核心商业模式,粉丝数据也成为衡量一个明星商业价值的重要指标;同时,粉丝与各方产生的矛盾却也可能是让明星从神坛“跌落”的导火索。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艺人经纪,聊聊他们是如何培养艺人、管理粉丝运营的,还有关于娱乐圈粉丝经济的那些迷思。

【嘉宾】
小雪,艺人经纪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内容提要】
[02:55] 明星经纪人就像产品经理
[04:11] 将新人打造成一个优秀的演员需要3-5年
[07:01] 人人都能做网红的时代,经纪公司和MCN的区别
[08:56] 经纪公司是如何筛选意向签约的艺人的?
[10:35] 粉丝与艺人的关系,以及经纪公司的粉丝运营是个怎样的岗位?
[11:55] 有的粉丝比经纪公司还专业,反而导致粉丝运营出现风险
[13:24] 从超女、快男时代到如今,粉丝为偶像“氪金”方式的变迁
[17:05] 如今明星的大粉更像KOL,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19:15] 网红经济对艺人商业资源、以及品牌代言人选择的影响
[25:12] 品牌决定代言人时并不会只锁定一个艺人
[26:41] 粉丝对明星的“爱之深,毁之切”
[33:20] 由粉丝经济衍生的代拍生意是如何出现的
[37:00] 国民度高的明星一定有带货能力吗?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0 Mar 202142. 谁在决定综艺和电视剧中的广告?00:54:14

对于广告行业以外的人来说,内容营销听起来是个笼统模糊的概念,但事实上它与我们都息息相关。我们所看到的综艺中插广告、电视剧的前贴片、品牌的综艺节目冠名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品牌内容营销的一部分。碎片化的媒介和分散的注意力,对品牌内容营销的创意表现和分发形式带来越来越高的要求,无论是平台、内容制作团队还是品牌和代理商,无一例外都在思考——要如何做一条让观众不反感或感觉舒适的节目中插广告?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内容营销专家,聊聊常见的品牌赞助模式、内容营销的发展,揭秘品牌如何做好内容营销。


【嘉宾】

Nadia Hwang,内容营销专家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内容提要】

[04:02]内容营销的概念以及内容是如何被用到营销上的?

[08:05]在中国市场,内容营销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10:17]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团队出来创业带来内容营销碎片化趋势

[13:55]电影、影视剧和综艺节目,分别有哪些招商和广告植入形式?

[16:33]品牌主如何衡量并决定是否赞助某个综艺节目、影视剧?

[23:40]当品牌赞助的综艺内出现“互撕”,对品牌本身影响几何?

[26:55]赞助综艺节目与电商直播相比,哪个更能迅速带货?

[29:40]如何系统性、长期性地做内容营销?

[31:20]电影、影视剧和综艺节目对于品牌内容营销的不同作用

[36:52]Netflix的商业模式:内容足够好,不需要广告?

[43:20]上亿元的天价冠名,对于品牌而言意味着什么?

[45:40]疫情影响了美国超级碗这类大型赛事,但电视剧赞助却因而有所增长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03 Nov 202029. 植物人造肉是个时髦概念,但这门生意好做吗?00:52:06

植物人造肉(plant-based meat)是今年餐饮行业最热门的概念之一。星巴克、肯德基、喜茶、德克士……如今你已经能在各种连锁餐饮店里吃到植物肉了,越来越多的超市也开始卖起植物肉。但围绕植物肉却一直有诸多迷思:它的定价、它和中式素斋的区别、它的营养价值,以及它吃起来到底有多像“真肉”?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家植物肉公司的负责人,聊聊国内植物肉赛道、植物肉的创业、营销等商业逻辑。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Cynthia Zhang,株肉Z-Rou Head of market expansion

芊芊,出生于Z世代的植物肉消费者


[06:58]植物人造肉为什么会开始流行

[11:00]不同文化背景对“素食”的不同理解

[12:37]如何让中国消费者对植物肉的概念买单?

[16:57]植物人造肉的潜在消费客群是谁?

[20:24]关于植物人造肉的质疑、迷思和未来的改善方法

[26:02]植物人造肉与畜牧业、环保的关系

[29:40]和Z世代植物人造肉消费者聊聊她的考量

[38:25]植物人造肉的定价结构和成本构成

[40:38]植物人造肉在超市销售时,货架摆放也有讲究

[44:10]植物肉行业的新玩家们,以及他们的转型和创业挑战

[46:26]素鸡和植物人造肉是同一种东西吗?

[48:11]在B端和C端售卖植物肉的不同逻辑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11. 明星人设崩塌后,代言品牌怎么办?00:47:36

11.  明星人设崩塌后,代言品牌怎么办?


罗志祥和周扬青的分手事件可以说是疫情之后的首个互联网“大瓜”,一度刷爆微博和朋友圈。事实上,对于“时间管理”的关注很快就过去了,这一事件在商业方面的连锁反应则更加持久。像罗志祥这样咖位的明星,人设崩塌后,与他深度合作的代言品牌如同遭遇“晴天霹雳”。人们口中的“金主爸爸”该怎么办?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简昉这位广告营销专家,她曾主导创办了十多份商业刊物,如今专注数字广告营销——深入探讨一下,明星出事之后,他们代言的品牌会如何应对?品牌在挑选代言人过程中如何考量?未来可能出现的虚拟偶像,能否让品牌与代言“黑天鹅”说再见?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钧栋,媒体人;长期专注财经报道的记者,热衷探究热闹背后的门道。


【嘉宾】

简昉,知名媒体人、广告营销专家,用户运营智能平台天乐邦Joypass创始人。


[05:09] 罗志祥“大瓜”爆出,代言品牌应该快速撇清关系吗?

[10:53] 品牌与明星深度捆绑,成也“明星”败也“明星”

[13:00] 品牌找代言人犹如做尽职调查?

[16:37] 侃爷艳照门后,代言依然不断,西方受众更健忘更宽容?

[19:11] 明星遭遇“黑天鹅”之后,还能重返公众视野吗?

[21:20] “限娱令”下,对明星私生活提出更高要求,是否过严了?

[24:20] 娱乐的初级阶段

[27:17] 明星人设崩塌,代言品牌可以索赔吗?

[28:44] 明知私生活混乱还敢大胆代言,蜜汁自信从何来?

[31:05] 中外品牌在寻找代言人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同?

[35:32] 国外品牌涉华宣传频频踩雷,究竟为何?

[37:23] 明星“黑天鹅”频出,虚拟偶像问世,能否解忧?

[40:48] Bessie荐书《生命 3.0》

[43:00] 侦探介入,让品牌对明星代言更安心?


【后期制作】钧栋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17. 从瑞幸财务造假聊聊美股的做空机制00:55:19

17.  从瑞幸财务造假聊聊美股的做空机制


从“民族之光”到黯然退市,瑞幸这半年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今年1月,知名做空机构“浑水”披露瑞幸财务造假,宣布做空瑞幸;此后经过一番自证与调查,瑞幸财务造假被证实为真,今年6月,瑞幸正式从纽交所摘牌退市。7月31日,财政部披露瑞幸财务造假事件调查结果,宣布对瑞幸境内主体行政处罚。但中概股被做空这件事——瑞幸并不是第一个,也可能不会是最后一个。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有多年中美IPO经验的律师,聊聊做空机制、瑞幸是如何被做空的、以及中概股频频被做空背后意味着什么。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赵律师,有多年中美IPO、投融资及企业并购从业经验的资深律师

[04:41]做空机制、做空报告和做空手段分别是什么?
[06:20]做空机构如何选择自己的标的公司
[08:15]做空机构的盈利方式,以及他们到底是如何操纵股票价格的?
[13:20]做空机构“浑水”从成立伊始,就是为中国市场存在的
[16:01]上市公司被做空的几个常见结局
[22:24]证监会能否监管中国出海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问题?
[24:04]A股是审批制,美股是注册制
[26:30]港股还是美股上市,不同行业公司分别如何选择
[36:30]瑞幸当时的品牌故事包装得太好,现在要怎么办?
[41:54]浑水收到的瑞幸的匿名做空报告,到底是谁发来的?
[43:24]上市公司被做空之后面临的集体诉讼,是怎么回事?
[45:50]处于边缘地带的做空机构也加强了美股的规范性
[47:22]国内市场为什么没有做空机构?
[52:15]做空成功的标准之一:股价下跌60%以上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7 Nov 202031. 从私域流量聊聊眼视光行业的数字化变革00:48:50

中国有超过6亿近视人群,眼镜是不少人的硬性需求。但眼视光行业目前仍然是个相对碎片化的产业——你一定见过诸如宝岛眼镜等连锁眼镜品牌,但也能在街角或社区内见到各色小型眼镜店以各种低价策略互相竞争。而如今传统眼镜零售行业也受到线上冲击,如何平衡社交电商、线上零售与线下验光等需求,是不少企业正在考虑的。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星创视界董事长王智民,聊了聊中国眼视光行业的现状、其旗下宝岛眼镜的数字化转型尝试,以及他们转型中遇到的机遇与问题。

【嘉宾】
王智民,星创视界董事长。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05:29]宝岛眼镜的电商转型之路
[08:34]在社交电商时代,为什么“人设”很重要?
[12:12]大众点评的运营方法论,以及宝岛眼镜是如何运营员工MCN的?
[20:45]眼视光行业仍有不少发展空间,目前中国眼镜店平均验光时间5分钟
[25:30]让员工自己玩社交媒体,需要担心出现公关危机吗?
[27:20]首席创新官/首席数字官的职位存在的利与弊
[30:40]宝岛眼镜在数字化转型时,遇到哪些“坑”?
[33:02]碎片化的中国眼镜行业和它的机会、挑战与转型
[36:10]从开1万家眼镜店,到2000家眼镜店做1万家的业绩
[45:04]数字化变革的转化没那么快,企业要如何选择?

注:
1. MOC指的是Member’s Operation Center 会员运营中心。
2. 本集中提及蒋美兰女士,她也曾多次做客《贝望录》,可搜索本季19集《聊聊正当红的新国货们:喜茶、元气森林、花西子》、第一季第7集《让蔡康永变身女鞋设计师》了解更多。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25 Nov 202032. 中国的宠物市场和它背后的千亿级生意00:52:01

关于养宠物这件事,当代人总有数不清的话题可聊;但如果说起中国本土的宠物商品公司,人们第一时间能想到的却还寥寥无几。中国有约3000亿规模的宠物经济市场,平台、资本和初创公司都正试图从不同的细分需求或商业模式着手,在这块庞大蛋糕里分一杯羹。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家宠物订阅制电商公司创始人,聊聊中国市场的宠物消费心理学、中国的宠物生意,以及未来宠物电商将走向何处。

【嘉宾】
居一,MollyBox魔力猫盒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03:44]宠物行业的几个主流发展方向
[07:02]在中国市场,做“狗的生意”和做“猫的生意”有何不同
[09:40]宠物用品的订阅经济是如何兴起的?
[12:30]在养宠物这件事上,养猫人群比养狗人群更容易冲动消费
[18:00]家养猫是否需要经常换粮,以及如何科学换粮?
[20:51]在当下的中国宠物市场,还没形成品牌认知,只有品类认知
[24:57]养宠依然是小众爱好,宠物品牌要如何破圈?
[31:08]宠物行业的那些产品是商家创造出的需求,还是宠物真正需要的
[36:54]宠物行业做内容电商的机会有多少?
[43:46]宠物经济、私域流量与获客成本

*节目中所提及的宠物行业相关品牌包括:

1. Lily’s Kitchen
今年4月,雀巢普瑞纳宠物食品宣布收购英国天然宠物食品品牌Lily’s Kitchen,该品牌是来自英国的优质天然猫犬粮生产商。其天然猫犬干湿粮及零食产品系列有效补充了普瑞纳现有的品牌产品矩阵。

2. PetSmart vs.Petco
美国两大宠物连锁零售商,互为竞争对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1525547/


3. Zoetis 硕腾
是全球动物保健药和疫苗行业最大的公司之一;原为辉瑞旗下动物保健部门,2012年辉瑞将动物保健业务分拆独立成一家公司;市场遍布全球45个国家,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

4. Chewy
宠物电商平台,提供宠物食品和宠物相关产品,2017年宠物连锁企业PetSmart对Chewy进行并购,并购价高达33.5亿美元,成为当时史上最大的电商公司并购案。

5. BarkBox
采用订阅电商模式,用户每月需要交付一定的订购费用,BarkBox会根据用户狗狗的种类和大小等信息按月提供个性化的狗狗装备盒子,盒子内包括狗粮、玩具、磨牙棒或是一些养护册子,同一只狗狗每个月收到的东西不同;每月近60万订阅用户。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1. 想登上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广告屏,一周只需要人民币10万00:54:10

时代广场在纽约曼哈顿区的心脏地带,登上那儿的纳斯达克广告屏一度是中国品牌出海成功的标志。看起来遥不可及,但其实在纳斯达克投放一支广告只需要不到10万元人民币,以至于那块屏已经中国面孔泛滥。纳斯达克大屏只是无数个户外广告媒介中最出名的那个——当你走出家门的一瞬间,看到的电梯、大楼外墙、出租车后窗的广告,都是户外广告。这些广告位价格不一,有的甚至有钱也买不到。本期《贝望录》,和你聊聊我们生活中的户外广告。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29年没跳过槽的职业经理人转战营销科技投资领域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刘志彦 Jim Liu,户外广告第一人,从业27年的资深广告人


[10:36]家户以外(out of home)的媒介,都是户外广告

[13:50]户外广告的“设置证”是什么?

[15:49]户外广告设置证的“诸侯割据”——每个省市政策不同,有的两三年都不批新的设置证

[21:50]北京奥运前机场外的户外广告:一根广告牌卖800万,成本只要约30万

[24:30] 保时捷为什么在浦东机场买户外广告

[28:11]为什么国内的户外广告牌无法像大阪的格力高广告牌或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一样成为地标?

[36:28]中国网红登陆纳斯达克省钱指南

[41:23]户外广告屏不像智能手机能监测数据,效果如何衡量?


【后期制作】Jesse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  小宇宙APP,  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方式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19. 聊聊正当红的新国货们:喜茶、元气森林、花西子00:53:50

19.  聊聊正当红的新国货们:喜茶、元气森林、花西子


国货新消费品牌正当红——从李佳琦直播间迅速卖空的产品、便利店最显眼的货架和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讨论,你就会发现——完美日记、喜茶、元气森林、花西子、钟薛高等人气品牌都是年轻的新国货。与传统快消不同,这些新消费品牌有自己的产品开发逻辑和营销逻辑,资本市场也相当青睐它们。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Bessie的好朋友、新零售女王蒋美兰女士,聊聊她对于这些年崛起的新消费品牌的看法、以及这些品牌到底是如何红起来的。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蒋美兰,安索帕中国集团费芮互动创始人兼CEO ,安索帕中国集团首席商务官


[06:02]元气森林、完美日记等新消费时代的国产品牌,是如何红起来的

[12:10]为什么C2M(Customer to Manufacturer)的模式在中国行之有效

[14:00]中国新消费品牌“轻资产模式”的利与弊

[18:44]后起之秀Lululemon是如何吸引消费者的/超过了Nike和Adidas

[23:45]信息茧房对品牌和营销人的好处

[28:00]喜茶的小程序,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30:29]美国一家叫“胡闹”的公司是怎么胡闹的

[33:35]资本市场如何看待这些新消费品牌

[38:00]为何ApplePay无法打开中国市场

[42:42]D2C(Direct to Consumer)模式为何能在国内崛起但在国外的发展却大相径庭

[47:20]银发族成为国内电商环境的最大增量?

[48:00]被我们“跳过”的邮件行销依然在海外很受欢迎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24 Nov 202170. 从嗅觉哲学到调香师,气味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00:51:32

香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而在中国,与香品的渊源更是从商周时期就开始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香味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食物的美味离不开嗅觉,成功的商业空间和品牌门店往往有其精心设计的好气味,而香水已经愈发成了个人外在形象的代表因素之一。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法国格拉斯香水学院首位中国调香师傅杰妮,聊聊嗅觉哲学、香水的历史、常见的香水知识,以及她是如何走上调香师这条道路的。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傅杰妮

法国格拉斯香水学院十九年来首位中国大陆调香师

法国格拉斯香水学院学院中国区官方代表和指定讲师

O D' HORA时光馥 品牌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5:29]从全球香水业中心格拉斯聊起

[10:11]人类的嗅觉敏锐度是否可以被后天训练?

[12:35]用哲学思想实验“玛丽的房间”聊聊物质与感知的关系

[14:50]气味无法通过媒介二次传达,要如何让受众感知到它?

[17:19]属于中国自己的气味是什么?

[21:00]调香师的职业范畴和工作内容

[22:36]商业空间想提高品牌识别度,空间内的气味也是关键

[28:22]并非所有品牌定制香味的诉求都是“好闻”

[33:10]调香师的写实派和写意派

[35:20]并非所有品牌定制香味的诉求都是“好闻”

[36:16]留香时间与香水中的什么成分有关?

[39:10]品牌描述的香气金字塔不等于真实添加的成分

[40:20]消费者试香时间有限,香水前调显得更重要了

[42:06]中西方对于香水气味的偏好

[44:10]聊聊商业香、沙龙香,和知名品牌香水的历史

【延伸阅读】

有关perfume这个词,其实也是来自拉丁词根,per通过的意思,fume 来自fumum,了解法语的朋友应该也能联系到fumée,烟雾的意思,连起来是「通过烟雾」。做什么呢?古文明时候人们便通过燃烧带着香气的植物,通过有香气的烟雾来和神灵进行沟通。可见,用香进行宗教祭祀融贯东西。而从这个词的拆解来看,很清晰地看到perfume并非一样东西,而是一种行为方式。只是说香的使用形式不同、载体不同便导致人们的关注度不同。世界范围内,香水这个载体的商品化程度比较高,因而获得的关注度也比较高。但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包括至今,用香的载体很形式是非常丰富的,甚至渗透性的,所以我们可能未必高注意力地「意识」到。《香乘》与《香谱》的合集《香典》里就可看出,我国历史上用香的形式相当丰富,比如香粉、香膏、焚香、香珠、香囊等等,包括香水。而在西方范围内,将香水工业化发展,那其工业化的源头就是我的母校所在地法国格拉斯,工业化与商业化的发展使它在某种程度与人们的日常建立更深入频繁的关系,获取相对集中的关注度。比方我带来的这本香水年从中世纪开始到当代,整本书都是不同香型香水的罗列呈现,相当垂直和细分化。” ———傅杰妮

《香典》

作者周嘉胄 / 洪刍 / 陈敬

译者陈云轶

ISBN: 9787229123987


“Classification des Parfums et Terminologie”

作者: Société Française des Parfumeurs

出版社: Comité Français du Parfum

ISBN: 9782905348111



【后期制作】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9 Oct 202022. 为什么有人买盲盒就是停不下来?00:51:52

22. 为什么有人买盲盒就是停不下来?


潮玩公司泡泡玛特即将赴港上市,这个三年净利暴涨近300倍的公司曾表示要打造“中国的迪士尼”——先不说他们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潮流玩具与盲盒的确深受当下消费者和资本市场的青睐。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潮玩爱好者,聊了聊盲盒圈里的概念,盲盒、收藏癖与年轻人风险管理心态的关系,以及泡泡玛特的模式要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小玉,广告行业里的一枚潮玩爱好者

[05:54]盲盒圈与盲盒的二级市场
[07:19]盲盒的定价策略
[08:30]盲盒、潮玩、手办与扭蛋,以及这些概念是如何红起来的
[15:32]盲盒与背后的消费者行为学
[17:20]收藏癖、年轻人风险承担能力与社交需求之间的关联
[28:13]泡泡玛特的营销策略与盲盒的成本组成
[32:30]2019年是如何成为“盲盒元年”的
[40:22]泡泡玛特的企业护城河未来会在哪里
[47:01]除了联名,盲盒的商业价值还有哪些

【后期制作】CC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1 Aug 202160. 那些风头正劲的品牌背后的资本推手们01:14:21

一级市场近些年一直相当热闹,全球风险投资规模连续几度创新高;中国市场也是一样,以大家日常接触的消费品为例,从连锁餐饮到包装食品、饮料,几乎每天都有新消费品牌的融资新闻发生。对于金融行业以外的人来说,风投或许只是个模糊概念,但了解它对于我们反观自己的消费行为也颇有意思,更不用说各行各业的创投动向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参考价值了。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凡创资本创始合伙人刘琼岭,聊聊风险投资的基本概念、基金的投资方法论,以及当下资本市场对消费品市场的影响。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刘琼岭 Cherry Liu

凡创资本创始合伙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5:16] 天使阶段、 VC(风险投资)阶段和PE(私募股权投资)阶段的区别

[08:47] 不同阶段的投资能收到多大的回报?

[10:48] 基础设施的改变让初创公司的成长和基金退出的节奏变得更快

[12:13] 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相对较年轻,因此基金的存续期限更短

[15:53] 风投机构寻找优质投资标的的方法论

[20:05] 风险投资是个交叉学科

[24:22] 为什么消费品品牌最近成了资本的香饽饽

[27:07] 如何让品牌长久经营下去,也是资本在考虑的问题

[32:31] 品牌力要时间考验,但目前新消费品牌大多有的是产品力

[40:15] 创始人的经历和团队背景也是资本的重要考虑因素

[49:58] 公司估值意味着什么?

[55:24] 创业公司要在什么阶段引入战略投资?

[57:25] 喜茶欲收购乐乐茶背后的故事

[64:08] 为什么今年资本热捧兰州拉面?

[69:33] 瑞幸教育了中国咖啡市场,也带火了一批本土咖啡连锁

【名词解释】

·       FA: Financial Advisor 财务顾问

·       LP: Limited Partner 有限合伙人

·       GP: General Partner 普通合伙人

·       VC: Venture Capital 风险投资   

·       PE: Private Equity 私募股权投资 

·       Venture Partners: 投资合伙人

·       Joe Tsai: 蔡崇信

·       GMV: 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商品交易总额,多用于电商。

·       SaaS: 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即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7 Oct 202167. 对话吴晓波:为什么2021年我们还在聊小企业数字化?00:53:32

--感谢戴尔小企业官网对本集节目的支持--


中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有6000多万家,这相当于英国人口的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而社科院的调查显示,每1万个新创企业当中约有97%的企业会在18个月内“关门大吉“。如此大体量的小企业们和创业者们在失败率极高的路上如何实现企业的存续经营?本期贝望录,我们邀请到财经作家、商业观察者吴晓波,跟主播Bessie一起探讨实现小企业商业创新的秘诀——数字化。数字化这个词对大家而言并不陌生,然而在中国这个最适合创业的土壤上,小企业应该如何正确解读并因地制宜地运用数字化思维实现适应性创新,是每一位创业者的必修课。与大企业相比,在经济遇冷的后疫情时代,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弱,无论是刚刚起步的小企业,成长中的已经度过最初生存期的小企业还是设计密集型或计算密集型小企业,都有风险之下各自适应的商业创新策略和方向可寻,本集对谈可以找到答案。


【嘉宾】

吴晓波

财经作家、商业观察者

【主持】

李倩玲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本期内容提要】

[02:09]解决了就业人数达到4.2亿人的我国小企业其社会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03:17]如何来定义我国的大企业、中企业、小微企业?

[06:30]人口基数对于盈亏平衡点的决定性等等原因使得中国成为全世界最适合创业的国家

[12:45]数字化工具的迭代对于小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16:10]小企业需要同时具备传播的能力和工匠的生产能力

[19:30]没有规模化效应的小企业在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前后是否有明显的差别?

[23:40]年轻人偏好兴趣创业而忽略商业模型的结果是容易失败

[29:43]在经济趋冷的当下,哪两方面对于小企业而言是发展的关注点?

[33:11]数字化思维下的商业创新如何帮助小企业做好生意?

[36:30]产业互联网甚至扩展到了挖掘机行业,未来纺织机、集装箱等等各行各业都将形成自己的“网络”

[39:15]小企业着手数字化可以从如何省钱开始思考,轻量起步,从核心环节开始IT投入

[41:10]科技大品牌在全国各地创办小企业服务中心背后的逻辑是?

[44:15]数字化转型是所有企业的必修课

[48:30]市场理性,创业还有出路吗


【延伸阅读】

戴尔作为专注服务小企业的国际品牌,凭借“定制一台起”、“全线工厂价”、“服务秒响应”及“工程师级客服专人对接”四大核心服务,实现“为小企业,拼大事业”的使命。更有超600位专业顾问,提供7×24小时在线一对一服务,一解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后顾之忧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09 Jun 202152. 不做创意人的 “W野狗们”(上集)00:46:14

New Balance《每一步都算数》、豆瓣《我们的精神角落》… … 频频创作出现象级广告作品的幕后操盘手”W(又称W野狗)从2015年成立至今已经获得600余项国内外各大广告奖项,叫好又叫座的独立营销机构W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创造者?在知识体系无人可继、经验壁垒画地为牢的行业困境中,另辟蹊径拒绝跟风重新定义行业新规则W野狗们,正为中国广告公司走向世界舞台而狂奔。我们拦下狂奔中的W创始人李三水以及W.AI创始人Andrew,跟Bessie一起从全新的视角聊聊广告营销行业一直被热议但从未被定义的 “创新是什么,时至今日本土广告公司的发展机遇与痛点,以及AI究竟应该如何被有效应用于广告?

注:

1. 此次谈话信息量过大,分上下集播出,敬请关注!

2. 碚曦投资协作体正在协助几家有点意思的公司招募客户管理、美术、文案、设计、策略等营销人才,包括国际4A集团、数字营销机构、本土顶尖的创意热店等等,地点涵盖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如果你有兴趣加入有这些有点意思的公司,请投送简历至「贝望录」人才招募邮箱:withinlinkhr@withinlink.com

【嘉宾】

李三水

W创始人

汤伟杰 Andrew Tong

W.AI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本期内容提要】

[04:20] W野狗的由来

[07:30] 不做创意人的创造者对定位的解读

[10:40] 营销产业以及代理商的挑战在哪里

[12:18] 营销行业的年轻人享受当下而对行业的过去和未来无感

[15:43] 服务是纽带,偶有的创意只是服务的花样

[17:30] 创意和内容的差别是什么

[19:50] 本土代理商与国际客户的合作模式和痛点

[25:28] 中国品牌已经实现业务向或资源向的出口

[28:20] “报复性消费暂时填补了虚空的欲望之后,新的财富符号会摧毁式地出现

[33:00] 如何用AI做广告

[38:20] 习惯于被数据喂养后残存的自我意志在哪

[43:20] 横跨广告与内容文娱多媒介模式的超媒体发展背后的思考

【音乐】

《唱给马云听》作词/作曲:W野狗音乐舱


W公司大揭秘


“传说中的大圣”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汽水儿APP、荔枝播客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4 Feb 202140. 速溶是精品咖啡的反义词吗?00:54:35

如果说很多年前手握一杯星巴克还是精英人士的象征,如今瑞幸、便利店、快餐连锁、精品咖啡创业者等角色的入局,让咖啡变得更触手可得。在这波咖啡浪潮中,包装咖啡产品也不再只有“三合一”速溶咖啡粉:当今你有冻干咖啡粉、浓缩咖啡液、挂耳咖啡包等选择,尽管它们依旧被冠以速溶和便利的标签,但你不得不承认——当今的速溶咖啡产品们越来越接近现磨咖啡了。本次贝望录,我们请来新锐咖啡品牌永璞的创始人铁皮,聊聊永璞的创业故事、精品速溶咖啡市场,以及中国咖啡消费市场多年来的变革。


贝望录的新年开工礼——特别感谢永璞咖啡提供的牛年限定石来运转礼盒
(欢迎收听节目解锁赢取新年开工礼的方式)



【嘉宾】

铁皮,永璞咖啡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内容提要】

[03:40]过去十年中国咖啡市场的发展和变化

[05:50]挂耳咖啡、袋泡咖啡、冻干咖啡粉、浓缩咖啡液等产品,在工艺、成本、定位、市场前景上有何不同?

[11:03]国内市场对咖啡的四个核心需求

[13:10]价位更低的便利店咖啡会成为包装咖啡产品的竞品吗?

[17:35]为什么在中国市场美式咖啡卖不过拿铁?

[19:10]星巴克和瑞幸对中国咖啡市场的不同教育

[20:50]品牌们纷纷入局RTD咖啡(Ready-to-drink,即饮咖啡),这是门好生意吗?

[26:53]从与小宇宙的联名款聊聊永璞的设计理念

[27:50]预算紧的初创品牌,在成立初期要如何做品牌营销?

[32:15]包装咖啡入局者众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35:14]联名营销对新消费品牌带来的利与弊

[39:20]播客与咖啡的属性天然契合

[43:20]咖啡新消费品牌从轻资产到重资产的选择

[47:15]咖啡生豆贸易里的fair trade(公平贸易),以及它对咖啡品牌的影响

[49:12]中国新一代咖啡从业者的云南咖啡豆情怀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8 Apr 202147. 除了设计,时尚产业还有哪些商业密辛?01:01:15

提及时尚行业,人们不免想起繁华的秀场和售价不菲的高定,或是那些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中国设计师,但时尚行业创业是否真如它的表面那样光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曾在国际顶尖奢侈品集团工作、如今是独立设计师品牌合作人的嘉宾,聊聊奢侈品、服装行业的商业逻辑,以及中国的独立设计师品牌是如何在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活下来的。


【嘉宾】

孔婕,ZYNNI品牌合伙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8:05]价位较高的高端纯羊绒定制要如何在中国开拓市场?

[11:30]LV等奢侈品集团的产品开发流程

[14:20]从打样到大货——一件时装是如何从图纸走向市场的?

[20:38]同一个工厂、同一款面料生产出的时装,为什么会不一样?

[21:38]服饰行业创业里不同的商业模式

[23:26]服饰行业的借鉴与抄袭很难界定,导致设计师维权困难

[31:11]中国未来有可能诞生自己的奢侈品品牌吗?

[32:20]ICICLE之禾是如何提高消费者黏性的?

[36:09]大品牌具有的供应链优势,及设计师品牌量少工艺高带来的挑战

[40:25]时尚、广告、影视……与创意有关的行业的“炒冷饭”趋势为何发生?

[46:39]时尚行业的毛利率和投入产出比

[48:38]电商起家的时尚品牌与线下开始的时尚品牌的模式不同点

[52:45]从0到1成立一个时尚品牌,可能会踩哪些坑?

[57:20]买手店和代销平台的佣金比例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20. 特斯拉开杠拼多多,是谁坏了“规矩”?00:41:33

20.  特斯拉开杠拼多多,是谁坏了“规矩”?


近期商业新闻中,画风混搭的事件越来越多。如今,特斯拉和拼多多又杠上了,起因是拼多多在平台上销售了5辆特斯拉的特价车,而团购成功的消费者提车时却遭遇特斯拉的拒绝。一个是酷炫的未来科技、自动驾驶,一个是4.9元封顶、9.9元包邮,首次同框的两大巨头,本身就充满了话题性。


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了老朋友赵律师,和我们一起剖析,为什么拼多多平台帮特斯拉卖了车,特斯拉反倒不愿意了?特斯拉开杠拼多多,是谁坏了“规矩”?为什么特斯拉如此介意旗下产品在其他平台销售?平台补贴对品牌、消费者和平台来说,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栋哥,媒体人;长期专注财经报道的记者,热衷探究热闹背后的门道。


【嘉宾】

赵律师,多年中美IPO、投融资及企业并购从业经验的资深律师。


[01:07] 为什么拼多多帮卖车,特斯拉还不高兴?

[04:00] 品牌对平台认识的“真香”定理

[07:10] 拼多多“碰瓷”特斯拉,意在打破低价形象

[08:14] 特斯拉以格式合同条款拒绝消费者提车合理吗?

[10:53] 非善意购买行为如何认定?

[14:32] 品牌与平台合作时对价格管理相当重视

[18:54] 拼多多价格优势不再显著

[20:20] 平台补贴是双刃剑

[26:10] 画风虽不搭,“特”“拼”理念却殊途同归

[27:10] 特斯拉降价+量产,为何还要拒绝拼多多?

[28:50] 特斯拉被迫“入局”,免费帮拼多多宣传

[31:04] 特斯拉的品牌“洁癖”

[34:05] 期待变革者黄峥的新玩法

[36:15] 坐拥庞大用户,拼多多可以先小范围测试转型

[37:00] “特”“拼”结局大猜想:消费者或成最大赢家


【后期制作】CC,栋哥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7 Nov 202169. 走撒,去成都看一哈!00:45:05

俗话说少不入川、乐不思蜀,“天府之国“四川似乎自古以来已经成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地方,以至于近年成都在海外也有“中国的南美洲“之称。2019年至今,越来越多国际品牌首店在成都开业,这里随之成为新一线城市国际品牌最集中的城市;成都也是除了北上广以外同样拥有太古里的城市。孕育着独特文化的土壤在这些年对本地商业、大小品牌、创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成都大大小小的本土设计师品牌的集合店比中国其他任何城市都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本集贝望录,我们邀请到两位成都本地人,一起来聊聊这座快乐之城和它活跃的商业实力。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Zoff

商业地产研策人,公众号“感性城市SenseCity“作者

Jony 

CLAP Chengdu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本期内容提要】

[02:10]成都适合创业和独立品牌发展的原因?

[13:40]多年前没有明确的重要产业发展方向而孕育了与京沪不同的商业状态

[15:00]每千人平均的咖啡馆数量成都竟然高于上海(计算不包括星巴克)

[20:05]成都传统的“龙门阵“茶摊文化vs.咖啡文化

[22:10]众多国际品牌把进入中国市场的首店开在成都

[25:00]为什么成都年轻人的消费力很活跃?

[28:30]多业态集合店形成的商业空间的创造性应用

[33:00]如何让客流愿意从线上空间来到线下实体空间?

[38:30]尊重但不拘泥于在地文化的商业地产

【后期制作】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0 Jan 202139. 朋友,游泳健身瑜伽了解一下?00:37:35

全民健身的风潮和互联网的崛起带动了中国健身行业在过去几年的迅捷发展——新业态的健身房、线上健身App、细分化健身项目和私教等等,健身行业经历了一轮高速增长;而在这一风潮的背后,大家对健身趋之若鹜的原因有哪些?线上健身与线下实体健身房的发展是求同存异吗?在疫情的短期阵痛后,健身行业如何复苏?对于消费者而言又该如何判断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模式?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多年从事健身研究和私人教练工作的专家,聊聊科学健身和健身行业的二三事。

【嘉宾】
卢永利 Victor Rowse,专业健身研究、私人教练、Lululemon大使、《尚流TATLER》杂志专栏作家。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内容提要】
[02:37] 中国健身行业的主流生意模式
[04:27] 健身房越来越注重功能性训练,健身需求也变了
[05:42] 私教健身的主要客群和他们的诉求
[08:17] 线上健身平台的崛起对实体健身房的影响
[11:48] 线上健身衍生的新模式以及科技对线上健身的改变
[13:32] 时下流行的自重训练和 “动物流 (Animal Flow )” 健身
[16:28] Crossfit、Lesmills、动感单车以及健身行业的细分化趋势
[19:35] 运动的全民化和背后的原因
[22:30] 中国基础体育教育的特色,以及它对健身行业的间接影响
[25:04] 如何选择合适的私教?
[29:02] 健身房销售月卡、次卡、年卡的模式和健身房的多元经营模式
[32:00] 最近流行的原始人饮食法(Paleo Diet)是什么?
[35:02] 健身代餐粉是“智商税”吗?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皮艇APP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6. 东京奥运会能否如期举办还未知,赞助商慌了00:47:53

6. 东京奥运会是否如期举办还未知,赞助商慌了


作为广告巨头阳狮的北亚区CEO,林真对于亚太地区广告行业,以及广告、科技及代理商都有不少深刻见解。本期《贝望录》,我们与林真做了场行业漫谈:聊了聊当下亚太区广告业关心的话题们——东京奥运会能否在疫情下如期举办,对广告赞助商和转播方的不同影响;阳狮退出戛纳及广告集团的科技转型;广告行业面临的人工成本过高,代理商是如何寻求改变的……

注明:据悉,受疫情影响,原定今年6月11-13日举办的Vivatech已延期。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29年没跳过槽的职业经理人转战营销科技投资领域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林真 Jane Lin-Baden,阳狮集团亚太区董事合伙人及北亚区首席执行官 

[05:29]疫情对新加坡和日本分别有什么影响
[11:20]东京奥运会能不能如期举办,对于赞助商和赛事转播的影响几何
[15:14]恐慌过后,品牌如何代谢疫情
[17:38]在不能出门的日子里,CRM(客户关系管理)如何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关系
[21:03]《囧妈》选择在春节档互联网免费独播,会打破院线规则吗
[22:26]院线广告处于低谷,但长期影响未必只有负面
[25:40]阳狮集团的数字化转型和他们创办的VivaTech平台
[34:21]阳狮集团2017年为什么不参加戛纳国际创意节了?
[39:43]广告行业的人力成本很高,拿到大客户投入人力太多就会亏本?

【后期制作】Ian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08 Sep 202163. 体育营销启示录:办个奥运,钱给谁赚走了?01:07:22

东京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这届命途多舛的奥运会诞生了不少热门社交话题、也捧红了不少新晋体育明星,却也让各方重新开始思考奥运会对于主办国和举办城市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本期贝望录,我们从奥运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出发,聊聊奥运会背后的那些生意——奥运会的收入分配、转播权的出售方式、品牌对于奥运官方赞助的态度演变,延伸探讨更多有关类似NBA等体育赛事IP的建设和运营的问题,以及在未来,奥运会的长尾效应会形成怎样的规模?体育营销的下一步在哪里?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陈点点

氪体创始合伙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4:40] 奥运会、奥申委、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

[07:50] 举办奥运会的收入是如何分配的?

[11:53] 奥运转播最大比例的收入来自美国NBC电视台

[16:02] “巨亏的东京奥运会,最终亏的是谁?

[19:43] 央视买下奥运转播权后,是如何分摊版权成本的

[25:13] Nike不再官方赞助奥运会背后的深层原因

[32:20] 品牌是如何做伏击营销(Ambush Marketing)的?

[41:01] 中国品牌对于赞助大型体育赛事的态度

[47:14] 冲浪、滑板、街舞被纳入奥运会,评分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53:14] 年轻人对奥运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吗?

[58:29] 聊聊体育赛事的IP化:NBA这样的知名IP是如何建立知名度的?

[61:08] 在未来,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带来多少经济带动效应?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Oct 202012. 茑屋、诚品和书店背后的经济学00:47:48

12. 茑屋、诚品和书店背后的经济学


开业31年的台湾敦南诚品书店在今年5月31日正式画下营业句点。这个24小时都亮着灯的书店是不少人心中的文艺指明灯,但最终还是成了时代的眼泪。随着电子书的诞生、零售模式和消费模式的改变,实体书店看起来是个“只亏不赚”的情怀生意。但现实或许不能一概而论。


当下,实体书店业正积极向复合商业体转型,越来越多购物中心纳入书店业态,日本茑屋书店计划进中国并开出超过1000家……本期「贝望录」,我们聊了聊那些“网红”书店、实体书店生意,以及商业地产在近几年的演变。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刘雨静 Jennie Liu,南加州大学Annenberg传播学院毕业;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嘉宾】

许卉 Rachel Xu,  商业自媒体《锐裘零售观察》创始人


[08:40]书店和购物中心业态的转变:从纯卖货到公共空间

[11:24] 什么是商业空间的公共性,以及什么是公共空间

[16:00] 为什么上海的购物中心在做亲子化转型?

[16:55] 营销方法论的简析

[17:30] 商业地产的最终定位往往不是开业时决定的

[19:23] 近20年中国书店业的发展时间轴

[23:50] 传统书店转型成复合式书店空间,能赚钱吗?

[24:20] 为什么明明不赚钱,购物中心还是喜欢引进书店业态?

[27:30]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台湾诚品书店的发展模式是什么?

[29:00] 茑屋书店的商品陈列逻辑

[32:20]茑屋、诚品等书店,要如何在中国内地市场打开局面?

[35:27]苏州诚品书店的“水土不服”

[41:02]实体书店品牌进入新市场,选书逻辑不能简单复制

注:42分处提及茑屋书店进中国为加盟模式有一定偏差,茑屋书店盈利主要来自特许经营业务,可理解为轻资产形式的策划和技术输出。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联系我们:beiwanglu@withinlink.com

08 Dec 202171. 被“消失”的女性私处护理00:40:10

多年来,“月经羞耻”始终是在全球困扰不少女性的问题。女性私处护理更是一些人避而不谈的话题——在过去多年的传统意识中,它意味着细菌、疾病与不卫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跨境电商平台、跨国公司、社会公共教育等力量的推动下,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开始了解并购买私处护理产品,也不再羞于谈论自己的身体部位。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代表跨境电商平台和品牌两方的专家,聊聊女性私处护理的赛道趋势与消费者画像,以及多年来关于女性卫生产品的营销历史。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王琴 Ann Wang

上海家化CHD品牌市场总监

罗雯(阿里花名溪萝)  Sylvia Luo

阿里巴巴天猫国际个护家清行业总监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4:52]全球女性私处护理的趋势及其发展

[10:24]在中国市场,女性私处护理的三大主流赛道

[14:40]女性私处护理产品的消费者画像

[19:11]中国市场消费者对私处护理产品的核心诉求

[19:57]如何在有所限制的前提下,做好私处护理相关的品类教育?

[22:40]私处护理产品的广告怎么做?

[26:44]从大品牌动作聊聊过去十年中女性用品创意形式的变化

[29:10]Feminine Hygiene(女性卫生)定义的诞生,和之后的“反女性卫生”现象

[32:45]品牌营销与女性的“月经羞耻”心态

[35:58]男性私处护理意识的崛起

【知识点】

问:外阴和阴道护理产品究竟是什么样的产品?它的使用场景分别是什么样的?

答:外阴产品仅针对外阴肌肤,可以应用于日常的清洁和护理中;而阴道产品属于内阴产品,由于内阴环境相较于外阴环境更加脆弱和特殊,所以在产品选择和使用上更需要谨慎。

问:女性私处护理产品是属于药字号、消字号还是妆字号?

答:女性私处护理类似于像女性清洗液这类产品是不属于以上三种品类的,这类产品是属于日常清洁洗护产品,就像日常用的沐浴露等洗护产品。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5 Dec 202172. 居家照护将会成为你养老计划的Plan B吗?00:49:00

20215月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4亿,占18.70%,全国有6省老年人口超1000万。在这一数字公布之前的今年年初,《贝望录》浅聊了一集典型老龄化社会日本的银发经济发展;在我国,目前除了近期《上海市养老服务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政策鼓励以外,我们的养老产业发展进展如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发现已经有一大群人已经开始身体力行为老人提供养老院以外的另一类专业养老服务——居家照护,并且已经有众多年轻人源源不断成为行业的生力军,也有越来越多提供养老服务的公司入局。

居家照护是希望让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有尊严、有品质地度过晚年时光,在这个目标背后需要哪些专业技能的支持?对机构而言如何建立入户服务的信任感并确保服务质量?本集《贝望录》,我们邀请到一位居家医疗照护机构的创始人,来一起聊聊行业的发展走向,以及日复一日的居家照护背后那些我们都并不知晓的挑战。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虞娟 Amy Yu

抚理健康创始人及CEO

(欢迎关注公众号@抚理照护 了解更多)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本期内容提要】

[03:40]居家照护服务是什么?

[07:05]居家照护与养老院有何不同?

[08:00]国家提倡”9073””9046”模式

[10:45]居家护理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

[14:55]客诉背后反映出当下老人在精神层面和文化社交等方面需要陪伴和交流的诉求

[18:10]全科医生、护士和护理员是居家养老的主要从业者

[19:00]如何处理并建立入户服务时的信任感?

[22:00]从机构层面如何系统性的管理入户服务时的服务质量?

[28:28]越来越多提供养老服务的公司入局

[33:00]居家护理从业人员的心理疏导也很重要

[36:05]鼓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居家养老护理行业

[40:10]智能药盒等仪器其实是给照顾老人的人来使用的

[41:50]监测仪器和设备需要有一套系统的干预措施来配合

[45:45]聊聊安宁照护、安宁疗护的发展

【后期制作】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2 Dec 202173. 当艺术展变成社交媒体网红,策展人怎么看?00:48:52

看展已经成为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标配,也让艺术展览不再拘泥于美术馆这一空间,走进了更多地方——购物中心、社区公共空间,甚至是我们日日行走的街头,都能看到不同策展风格、来自不同艺术家的展览。艺术展繁荣景象的背后,是谁在策划这些大小艺术展,他们的策展逻辑、试图表达的核心又是什么?本集贝望录,我们请来两位独立策展人,聊聊策展的学术逻辑线、策展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艺术展衍生品的策划逻辑,以及作为策展人,他们是如何看待拍照大过欣赏的网红展的?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Anouchka van Driel (妞妞)

独立策展人

刘钢

独立策展人

创意品项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3:25]艺术展是如何在中国市场流行起来的

[05:50]策展的艺术性与商业性要如何平衡?

[08:44]用策展语言体系来解读解读网红展览

[10:29]艺术展览的网红化和学术化是冲突吗?

[13:17]策展的学术逻辑线是什么?

[20:21]聊聊乌镇当代艺术展的策展故事

[26:47]策展流程中如何保护艺术家作品

[29:37]策展人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是双向选择

[34:01]“借作品委托作品的区别

[35:40]展览周边销售获得的利润是如何分配的

[39:48]怎么让艺术展的周边更好卖?

[43:02]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是如何把艺术衍生品做成品牌的?

[45:07]想成为一名策展人,要从哪里开始起步?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2 Jan 202274. 这家公司把科学追星变成了门好生意00:48:11

“饭圈”这个词如今在种种新闻的包裹下变成一个颇有神秘色彩的群体;实际上,这一群体对于品牌而言也是最具有商业价值的群体之一——流量经济下,良好的饭圈经营和粉丝营销,有可能为品牌带来卖货与品牌形象提升双丰收的局面。但粉丝营销并没那么容易——即使是同一个明星的粉丝也有不同的诉求,因而在庞大的饭圈体系下,诞生了一类以粉丝营销为细分专长的广告公司。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粉丝营销公司饭爱豆的合伙人,聊聊饭圈生态及粉丝营销。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James Zhou

饭爱豆合伙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4:30]“饭圈”的进化史和组织架构

[09:10]饭圈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及经费来源

[11:42]粉丝的话语权是如何决定的?

[15:42]流量明星和演员明星的品牌营销思路差异

[21:36]为什么有时粉丝营销公司会与明星经纪公司产生矛盾?

[25:43]品牌与流量明星合作要如何最大化实际效果?

[31:35]粉丝营销公司通常在什么阶段介入品牌与明星的合作?

[35:07]品牌与艺人合作时,有可能实现带货与品牌形象兼得吗?

[38:29]品牌选择合作明星时,如何规避可能的“翻车”风险?

如果你兴趣寻求和饭爱豆的合作,敬请联系:

微信:15618542798

Emailcontactfid@masshorn.com

【后期制作】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9 Jan 202275. 这些年,我给小品牌们做幕僚00:50:11

资本追捧和大趋势所向之外的小品牌主们到底活的好吗?没有大品牌优渥的资源和市场环境加持的小品牌们有自己成长特性和道路,规模化也未必是所有小品牌们能想做大做强的唯一出路。小品牌们在保持个性和追求规模的平衡道路上,挖掘和实践了很多大品牌们可能忽略或不可能作为的策略和玩法。这期我们请来节目的老朋友,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的塞米,来聊聊她和小品牌主们的那些有意思的经历和思考,也听听她这些年的观察和小小方法论。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颜婷 Sammy Yan

公众号“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主理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本期内容提要】

[02:43]娱记出身的我做了商业地产,也尝试了创业公司,经历了两轮城市更新

[07:13]有在大集团尝试引入小品牌和创意点子,但很艰难

[10:53]做这个公众号的初衷和现有的模式

[14:36]想做一个能用调性去连接和打通不同品牌的平台

[17:08]做小品牌的一些方法论,做大还是做纵深

[20:27]品牌们的“起心”和“立意“

[24:40]大品牌vs.小品牌会继续往两头发展

[27:20]让品牌成为一个渠道,用品牌力做第二盈利曲线

[30:02]疫情以来的新入局的小品牌创业者

[32:37]小品牌的社交和社群,玩到一起再来合作

[38:11]大小品牌合谋的案例目前很难实现

[40:41]小品牌们自己的道路,规模和个性间找到平衡

[45:27]比工具更有价值的是你对产品的热爱和客人对品牌的热爱

[47:28]小品牌更有弹性和保持生命力的可能性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8 Jan 2022特别篇:年终“清醒”大哉问-我和听众的初次对谈00:33:33

主播喜欢的某期节目可能听众并不热衷…”

节目数据像是主播的命门,那表现不理想呢…”

我的笑声遭到了批评…

“忠言逆耳的听众评论

这期节目做砸了…”

选题到底是要迎合听众还是我自己喜欢…”

  ……

「哈啰,我是主播Bessie李倩玲,本来只想在团队内部来个节目的年终小结,后来想了想,不如邀请我们的听众代表来进行一次对谈,接受一下灵魂拷问,坦诚面对一些单刀直入的辛辣问题我也想趁这个机会来问问这位播客听众和同好小伙伴们一起做的“播客小镇”项目,聊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希望这个小镇能不断扩建完善,长出更多的播客小树来。」

最后祝大家虎年顺心顺意,我们来年见!

Bessie李倩玲

牛年岁末

【听众嘉宾】

我不跑调

公众号“播客荚”主理人

网站「播客小镇」发言人

https://podtown.xyz

【后期制作】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6 Feb 202276. NFT大热背后的迷思与真实01:06:12

2021年起,全球艺术领域就掀起一股NFT热。如今NFT的全球市场规模已超过260亿美元,NFT艺术家Beeple的作品则在当年拍出6930万美元的高价。而在国内,它正处于高速上升期:已经有不少角色试水入局,比如周杰伦在2112月底合作发行的Phanta Bear(幻象熊)系列,连近日大热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也出现在了NFT世界。但尽管我们或许都听过NFT,对它却还是一知半解——本期贝望录,我们就来聊聊NFTNFT市场,破除对NFT的误解与迷思,并试着探讨NFT市场泡沫消除后的更多可能。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石岚

咖菲科技cocafe 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3:58]什么是NFT,以及它与加密货币的区别

[09:05]要如何把播客节目转化成NFT

[12:30]NFT的价值是如何决定的?

[16:09]NFT并非与高价值和稀缺性完全绑定

[18:02]无法实体展示是NFT市场的最大痛点

[21:20]NFT交易为何能够消除中介?

[28:02]那些在NFT浪潮里入局的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32:45]奢侈品品牌入局NFT的动机

[38:04]国内品牌要如何与NFT更好地结合?

[44:14]小品牌发行NFT的优势与挑战

[48:50]NFT对音乐发行行业的影响

[49:54]NFT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以及NFT艺术品的定义

[54:57]泡沫消退后,NFT市场将走向何方?

【后期制作】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3 Feb 202277. 如今租个商铺,房东还想做你的投资人?00:57:11

随着商业地产重运营时代的来临,不少商业空间/地产商开始探索租赁+投资/孵化的模式,试图在租赁模式之外还能参与到消费品的投资热潮里。地产的招商运营逻辑和品牌的投资逻辑是否可以并行?短期的租金收益和长期的投资回报这笔账要怎么算?品牌如何看待资源和平台给到的孵化和投资?他们之间有哪些冲突和矛盾?目前有没有可以借鉴和探索的模式?本期节目我们试图从品牌方和地产商的双视角来探讨这个话题。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陈杰克

MEET&EAT品牌创始人

吴蜀黍

广告人;商业作者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颜婷 Sammy Yan

公众号“塞米小趋势研究室”主理人

【本期内容提要】

[06:26]商业地产也想尝试房东之外的投资人角色

[08:38]到底是要孵化品牌还是要的单店收益?

[11:27]品牌方和地产商的互相审视

[16.40]品牌发展阶段和商场投资逻辑的适配

[20:55]品牌各有自己的“天花板”

[22:25]街边店和商场店各自的风险和优势

[31:18]商场投资背后的“真实”往往就是招商困难

[33:43]大业主,二房东到底适合以什么角色来做投资和孵化

[38:55]品牌和平台成长步调的不对称

[40:30]政府城市规划部门可以对商业地产规划产生影响吗?

[43:50]体系化,标准化和品牌个性化是需要并存的

[46:35]对华住体系的借鉴

[51:03]认真孵化不是去简单填铺

【后期制作】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09 Mar 202278. 宠物善后,建立在“爱”之上的难言之隐00:42:30

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在短短5年内翻了近2倍,这一数字的背后是越来越多将宠物当成陪伴的个体与家庭。与此同时,每个养宠人士都必将面对、或已经面临的问题是:当它离去,我们该怎么办?由此,宠物殡葬服务应运而生——从遗体火化、超度念经,到将宠物骨灰制成纪念品永久留存,目前宠物殡葬行业更接近基于情感层面消费的服务行业,也存在不少不透明与灰色地带。本期贝望录,我们从宠物殡葬这件事出发,聊聊当下中国市场如何定义并规范宠物殡葬和宠物医疗行业,以及作为养宠人士,我们该如何妥当且不留遗憾地送宠物体面离开?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唐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 副理事长

高亮

宠物行业从业者,宠物诊疗和服务和产品前期研发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4:11]行业内如何定义“小动物”?

[06:47]现有的宠物殡葬有哪些方式?

[08:25]宠物殡葬与宠物遗体火化的区别

[12:20]处理宠物遗体,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17:55]宠物遗体如何处理最妥当?

[20:30]当前中国并不存在“宠物殡葬资格”

[25:14]宠物服务没有明确定价体系,要求以“告知”为准

[29:32]宠物医院的收费标准是什么?

[33:55]宠物医院和宠物诊疗机构的成本和盈利方式

[36:54]人与宠物相伴的最重要的时间是它在时,而非它离开后

[40:19]小动物的过度救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后期制作】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6 Mar 202279. 闪闪钻石,不再只有“一颗永流传”00:57:43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等经典广告词,塑造了我们对钻石最初的想象——昂贵、高附加值、与坚固和忠贞紧密挂钩,但同时,也让钻石这一商品天然离我们很遥远——当你走进珠宝店,面对纷繁复杂的钻石、切割方式和评级证书,大多时候会感到有些困惑。而如今钻石行业,除了天然钻石还有价位相对亲民的培育钻石,后者又是完全不同的行业生态。本期贝望录,我们从天然钻和培育钻出发,聊聊钻石行业那些外界很难接触的底层逻辑——钻石的价格组成、品牌毛利、产业布局、未来前景,以及选择钻石时,消费者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朱光宇

自媒体《钻石观察》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长期观察消费与营销行业的记者

【本期内容提要】

[03:16]天然钻石和培育钻石的区别是什么?

[06:15]并非所有天然钻石都有稀缺性

[07:59]什么是“宝石级”的天然钻?

[09:37]为什么2018年是培育钻元年?

[13:54]GIAIGI和其他钻石评级机构

[17:20]钻石复杂的价值判断体系,决定了它无法成为大宗商品

[19:50]疫情后,促成钻石销售复苏的因素

[21:50]过去10年钻石行业的走势分析

[32:18]钻石与区块链结合的前景如何?

[34:40]天然钻和培育钻的入局门槛与产业布局

[38:40]高温高压(HPHT)培育钻在中国是如何形成产业的?

[46:02]中国消费者更看重钻石的保值属性

[52:02]钻石行业毛利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后期制作】

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3 Mar 202280. 公益的底色,不只有“向善”01:01:19

我们每个人都多少有过“向善时刻”——不管是大型灾难后参与款项、物资的捐赠与募集,还是对贫困学生的长期资助,或者只是偶然在微信或支付宝看到公益项目动动手指;其实都能对别人的人生带来巨大改变。但在此之外,公益的底色并不只有人性善良,还有公平和透明。一些公益机构账目的不透明和相继曝出的新闻,也在影响大众对于公益机构的信任。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两位公益机构的好朋友,聊聊公益事业的行业概况、如何提高公益机构透明度,以及对中国公益事业的展望与思考。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陶泽

北京易善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

唐韵鹏

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秘书长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前资深商业记者,长期关注消费与营销行业

【本期内容提要】

[07:21]在国内,什么样的机构有资质成立公益机构?

[09:50]中国的公益机构分类及各自规模

[11:09]NGO(非政府组织)与NPO(非营利组织)的区别

[17:00]如何保证公益机构的资金使用透明度?

[19:18]为什么说水滴筹不是公益机构?

[20:30]公益机构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是什么?

[28:30]在公益机构工作是怎样的体验?

[43:28]在中国,哪类公益项目更受偏好?

[45:42]公益透明度不只有数据公示,还有捐方的实地探访

[48:12]为什么说信息公开是“反人性”的?

[51:02]如何看待公益机构的区块链应用

[53:20]大公司正在“垄断”公益平台吗?

[56:50]哪些工具可以提高公益机构的透明度?

【后期制作】

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06 Apr 202281. 这个春天,我们还能赶上露营吗?01:03:26

我们身边从不缺新鲜的生活潮流和玩乐项目,然而,在这个被封控的春天,我们格外想念能在户外的随心所欲,因而有了这期谈露营的节目;先还是来正经聊聊这个年轻的行业,探究一下各种有意思的露营消费者, 问问我们的营地运营者们是怎么来看待和经营这门生意的, 比较一下社交媒体上看似美美哒的打卡照片和现实体验究竟有何差距,还有露营房车的兴起,以及装备党们的各种配备…无论你是否已踏足过营地,还是露营的小白,或是精致的玩家,我们都想在这期节目里和你一起向往一下这个春天的美好。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张加祖秀

体坛传媒户外露营负责人

童叔

露营策划,荒野咖啡主理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

颜婷 Sammy Yan

公众号“塞米小趋势研究室”主理人

【本期内容提要】

[10:11]哪些人最早开始在国内玩精致露营

[12:28]大部分的露营用户都是跟风和打卡,很少能发展成高阶玩家

[14:51]露营相对其他户外运动的门槛

[17:58]大人们“过家家”式的露营,可能是艺术+生活方式的精神体验

[21:56]国内营地的现状

[25:52]营地的运营和体验可能都有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28:48]不同的露营内容运营及其收费和分账模式

[31:58]营地的安全不但需要法规,还有对消费者的认知教育

[38:15]精致玩家vs.大众消费

[41:34]匪夷所思的露营装备们

[47:01]国内玩房车的是哪些人以及市场现状

[53:42]关于这个“万亿级的产业“,我们正在经历的过程和预判的趋势

【后期制作】

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0 Apr 2022特别篇:最近我们每天都在为了成团而努力!01:02:01

这些天,因为疫情被彻底“慢”下来的上海,却有一群人每天快节奏的忙碌着,他们曾经只是社区从未谋面的邻居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如今却成了社区居民赖以生存的“团长”,就连主播Bessie也承担起了牛奶团团长的角色。这期节目,我们请来老龄化社区陕南邨的大团长,对接团长们并直接和工厂联络协调自主品牌产品及其他生鲜的供应商,还有普通的团友们一起聊聊特殊时期的社区团购到底有何不同,在解决基本生存需求保障的同时,还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动和思考。

*敬请谅解由于线上录制经验不足造成的音质瑕疵,让我们聚焦内容,感受特殊时期的温情。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Juan

上海陕南邨小区“团长”

笑果文化副总裁

Zoe

自创法式嬉皮面包抹酱品牌Da Pâté Lady主理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颜婷 Sammy Yan

公众号“塞米小趋势研究室”主理人

【本期内容提要】

[08:13]一个老龄化严重的散装小区是怎么开始组团的

[14:39]团长怎么找靠谱的货源

[17:09]用做线下演出的SOP来做社区团购

[22:36]来自团长和快递小哥的温暖互动

[25:57]团购的模式在不断迭代和优化

[29:37]不同品类要有不同开团周期

[32:33]团购选品,品控和信任问题

[39:03]特殊时期的团购可能更需要精细关怀

[45:14]疫情之后社区团购还会持续热火吗

[48:30]团长还会继续坚持为小区做团购吗

[53:29]做团购的初心可能都是从关心开始

[58:46]团购让我们找回了远亲不如近邻的曾经

---陕南邨时刻---

小区志愿者们挑灯分菜

帅气的电瓶车配送车队


老年KOC作品



【后期制作】

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7 Apr 202282. 临期折扣店,为什么这么便宜?01:01:33

临期折扣是过去两年零售业最热门的业态之一——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线下折扣连锁好特卖、嗨特购等在各大商圈迅速开店,连淘宝都将“临期食品”放在了2021年度十大商品榜单中。如果我们回到零售的本质,临期折扣并非是刚刚诞生的全新业态,但它也的确抓住了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供应链特征和消费者偏好。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好特卖的创始团队成员、如今从事零售供应链生意的行业内人士,聊聊临期食品大热的背后,它的供应链逻辑、成本与营收结构,以及这个赛道的未来去向。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范智峯

折扣零售BBM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前资深商业记者,长期关注消费与营销行业

【本期内容提要】

[07:20]从京东便利店到临期折扣店,嘉宾的创业历程

[14:27]临期折扣的终极形态是什么?

[17:27]“保质期”和“赏味期限”的定义是什么?

[18:02]什么是消费品流通的允收期?

[19:08]临期折扣店的货源来自哪里?

[21:11]临期折扣店的线上和线下业态选择

[24:52]社区临期折扣店与连锁临期折扣的区别

[27:29]线上和线下折扣各自的成本结构如何?

[30:12]聊聊日本折扣零售连锁堂吉诃德的生意经

[34:40]临期商品赛道的热度与后疫情时代的国情有关吗?

[39:19]临期折扣的品类结构和背后的商业洞察

[42:09]采购食品和非食品类产品,逻辑有何不同?

[46:32]临期折扣店要如何针对消费者做营销?

[51:22]便利店、普通商超和临期折扣商店的动线设计

[55:29]上海封控之后供应链面对的困境

【后期制作】

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1 May 202283. 内容快餐化时代,中国动漫产业将何去何从?01:02:53

一代人有陪伴一代人长大的动漫作品,但在很多年里,陪伴一代中国人成长的往往不是我们自己的本土动画。中国市场在早年不乏颇有特色的动漫IP,但本土动漫产业真正初具规模也是近十多年的事。关于“中国为何没有自己的皮克斯”、“中国动漫为何很难走向世界”这类问题,背后的种种因素很难简单概括——而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射至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动漫产业链,会发现各个地区的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环境、人才雇佣体系、以及一些关键历史时间深度绑定。

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资深动漫行业从业者,梳理ACG(动画、漫画、游戏)产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脉络,并聊聊日本、美国等动漫大国的行业概况。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葛仰骞

天地无用主播3000

资深漫画编辑,动画制片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前资深商业记者,长期关注消费与营销行业

【本期内容提要】

[04:56]电视动画和电影动画各自的生产周期和流程

[07:03]电视动画和电影动画的营收结构区别

[09:10]为什么动画电影的生产周期比真人电影长那么多?

[14:43]日本动画电影独特的产出模式

[18:34]欧洲的动画产出模式,是其财务体系决定的

[21:29]为什么中国动画电影无法达到美国规模?

[26:04]当下中国动画产业形成规模化的困境

[28:10]泡泡玛特时代,IP背后的故事依然重要吗?

[34:32]在中国,动画生产者和动画经营者的生存空间如何

[42:30]为什么漫画行业在中国一直不温不火?

[50:34]国内的漫画平台更像“书店”

[55:28]在中国,漫画和动画依然有很大市场空间

[61:02]皮克斯最早是靠做动画广告发家的

*注释:

ACGAnimation, Comics, Games)动画,漫画,游戏

PixarPixar Animation Studio)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Pitch 比稿

PV (Promotional Video) 推广宣传片

Pilot 试播

Teaser 先导片

In-house studio 专业工作室

Freelancer 自由职业者

Animator 动画制作人

Producer 制片人

京阿尼 (日本京都动画工作室)

Character Goods 角色商品

C2M (Customer-to-Manufacturer) 用户驱动生产模式

【后期制作】

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5 May 202284. 当温带居民开始在家里养热带观叶植物00:54:01

如果你在小红书这类社交媒体中搜“绿植”或“热植”,会搜到不少关于网红植物和家具绿植搭配的笔记;而在海外的社交媒体平台,早就刮起了一股热植风,几乎每个家居博主的屋子里都摆着各色热带观叶植物。近两年,由于疫情带来的人们居家时间增加,更多人开始在室内养起了热植,也开始重新思考人、家居和植物的关系。关于热植这股风潮到底是如何流行起来的、高价热植背后的定价体系是什么、新手要如何入门热植——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热植达人、同时也是一位社交媒体的热植博主,聊聊在家里种植物背后的门道和趣事。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Aaron

热植发烧友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前资深商业记者,长期关注消费与营销行业

【本期内容提要】

[04:51]热带观叶植物是如何走红全球的?

[09:10]为什么锦化植物的价格通常更高

[14:20]中国本土没有的热植品种是如何进口的?

[18:21]热植品种进口的成本和周期

[22:50]什么决定了热植的价格体系?

[27:01]谁在购买热带观叶植物?

[32:40]热植行业的利润率和盈利模式

[39:02]新手适合养哪些热植

[42:50]中国的热植风潮是如何刮起来的?

[48:14]块根类植物热潮的萌芽

[51:20]疫情如何改变了人们与植物的关系

“Aaron呵护下的快乐热植们


锦化龟背竹(左)锦化蔓绿绒(右)


各式各样的花烛


一米长的火鹤王

【后期制作】

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01 Jun 202285. 出版业,我们一直在路上00:52:53

在我们被各种新的资讯获取方式包围的每一天,有一种内容载体一直不疾不徐的陪伴在我们身边;无论是几百万册的畅销书,还是几千册不到的冷门书,出版业以它自己独有的节奏和秩序在自己的轨道上发展和成长;出版人究竟是怎样一个角色?怎么来定义出一本好书?销量,内容,读者反馈是能兼顾的吗?这个年头要怎么做书的营销?这个看似传统的行业有在做商业创新吗?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独立出版人,聊聊他的梦想和坚持,如何在这个慢活的行业里做出他想做的好书。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涂涂

乐府文化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

颜婷 Sammy Yan

公众号“塞米小趋势研究室”主理人

【本期内容提要】

[04:40]为什么想做独立出版

[08:19]出版业的简史和各个年代的畅销书

[15:31]关于“书号”的游戏规则

[18:48]出版公司和出版社的不同合作商业模式

[22:26]出一本书的流程

[28:03]书的营销要怎么做,有时是个玄学?

[30:53]畅销书《秋园》的诞生故事

[33:26]有时找到了传播的抓手,但不一定能完成对书的销售转化

[38:08]资本之于出版业的意义

[40:19]国内的出版业有商业创新吗?

[44:19]我是个“广种薄收”的出版人

[47:59]作为出版人,我希望能在中国遇见一位像普鲁斯特一样的作者,做出和似水年华一样的书

---领书的童鞋(前20名)请移步公众号塞米的小趋势研究室敲门---

【后期制作】

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08 Jun 202286. 当对“广告狂人”的想象幻灭在抄袭中01:02:14

奥迪一条关于“小满”的广告,从惊艳全网到陷入抄袭风波,只过了不到24小时;此后品牌方迅速在全网公开致歉,而该广告的代理方也在几小时后发布道歉声明,称团队“版权意识淡薄”。这个原本打动不少人的广告以道歉潦草收尾,而关于创意抄袭的讨论还在继续。本期「贝望录」,我们不聊风波本身,而是回到广告创意的底层逻辑——一条广告创意究竟是如何诞生的?抄袭、借鉴、致敬之间是否存在明确界限?在这个以销量为主导的快钱时代,品牌与代理商之间的关系将何去何从、而那些感动人心的好创意,是否还能承担起最初的角色?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郑以萍 Sheena

独立创意人/广告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前资深商业记者,长期关注消费与营销行业

【本期内容提要】

[07:54]一条广告创意是如何诞生的?

[11:46]什么是广告行业的改编和借鉴?

[14:07]陷入抄袭风波的广告公司,会面临哪些后果?

[17:01]如何衡量广告行业中的改编、借鉴、致敬和抄袭?

[23:15]代理商的比稿困境

[27:11]“创意外包”的两面性

[35:30]人人皆创作的时代,广告公司要如何生存?

[44:20]广告主不是变穷了,而是不愿把钱花在品牌广告上了?

[54:13]代理商要学会“有条件的拒绝客户”

[58:52]与耐克一同成长的代理商W+K

【后期制作】

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2 Jun 202287. 大火的刘畊宏和他身后的中国90万健身教练00:50:06

刘畊宏的《本草纲目》毽子操在今年四月一度引爆社交媒体,一时间似乎全民都在宅家健身。“你今天刘畊宏了吗?”甚至成了一种人们日常寒暄的社交货币。事实上,在刘畊宏走红之前,视频健身或线上健身这一形态早在2018年就开始萌芽并发展,由此也陆续诞生了一批明星健身IP,而疫情后线上健身再次被推上风口。但除了那些大热的线上健身IP,中国还有超过90万名健身教练和无数健身房——在我们无法随时走进健身房的当下,体育健身行业要如何找寻新的增长点?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拥有18年体育产业从业经验的专业健身教练,聊聊线上健身的过去与未来、健身行业的收入结构,以及未来体育健身行业的风口在哪里。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祝贺

壹季体能 & 斑码交互创始人

18年资深体育产业从业者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前资深商业记者,长期关注消费与营销行业

【本期内容提要】

[05:54]刘畊宏是如何走红的?

[08:14]直播健身发展史

[09:49]疫情之后,健身教练的事业何去何从?

[12:14]线上健身课程的优与劣

[17:11]帕梅拉等线上当红健身IP的走红路径

[19:15]线上健身教练的收入结构是怎样的?

[25:41]Keep的商业模式探索及未来前景

[29:30]马拉松、越野跑等体育赛事在中国的大热与降温

[39:11]儿童体适能行业未来会越来越火吗?

[44:12]后疫情时代,健身行业从业者的转型与模式创新

[47:10]家用智能健身产品是伪风口吗?

【后期制作】

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06 Jul 202288. 谁在制作我们在追的大热综艺?01:13:46

“制播分离”是电视行业如今在全球广泛采用的模式——电视台、网络平台等内容分发渠道,将部分综艺节目委托给外部独立制作公司制作,以拓宽节目生产的内容。在中国大陆乃至其他地区,我们看到的不少热门综艺都采用制播分离的模式,而这些制作公司的创始人有不少都来自传统电视台,比如湖南卫视、东方卫视等等,他们在接受过正统的电视媒介培训后创业,推出越来越多符合当下受众口味的节目,极大丰富了我们如今能在各种渠道看到的内容。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两位资深“综艺人”,聊聊制播分离模式在华语地区的产生与演变、成本结构与分成模式,以及制播分离对行业带来的影响。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马力

超急马力工作室创始人

曾珮玟

灰鱼影像制作有限公司合伙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前资深商业记者,长期关注消费与营销行业

【本期内容提要】

[06:58]2010年前后,大陆的早期制播分离尝试

[08:14]什么是制播分离?

[14:50]制播分离的常规工作流程和逻辑

[18:54]制播分离对内容行业的影响

[23:40]制播分离下,制作公司、平台等角色的分成模式

[31:01]都想把内容卖给平台,制作公司要如何脱颖而出?

[39:40]中国综艺节目内容及广告商调性的转变

[47:50]湖南台的“成功秘密”

[49:55]综艺节目的成本结构如何?

[52:32]经费不足的情况下,综艺要如何做出差异化?

[60:25]短视频正在杀死长综艺吗?

[65:12]华语内容的出海现状和面临的困难

【后期制作】

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0 Jul 202289. 网购背后的供应链物流密码00:49:50

中国如今是全球当之无愧的“网购大国”和“快递大国”——2021年全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了1083亿件,数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在愈发便捷的快递运输背后,物流和供应链扮演的角色则是很难被消费者感知到的隐形推手;而除了消费者端,企业也依赖供应链去保证其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到供应的各个环节。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供应链专家,聊聊供应链的基本逻辑、企业端和消费者端的物流供应链应用,以及离我们最近的那个话题——下单网购一个包裹,供应链成本到底需要多少层?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卢洁

上海虹迪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裁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前资深商业记者,长期关注消费与营销行业

【本期内容提要】

[03:34]供应链的生态体系和重要环节

[11:27]不同行业是如何理解供应链的?

[15:21]宜家和小米是如何优化供应链成本的?

[20:02]我们收到的网购产品,要经过多少个仓库才能到达我们手中?

[25:30]当下中国市场的供应链自动化程度

[30:37]即时零售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如何?

[33:39]“包邮”背后的商业逻辑

[35:07]什么是反向物流/逆向物流?

[41:32]海外品牌进中国,存在成本理解的困难

[44:48]贸易型、金融型城市的“进出”物流成本不同

[47:24]物流快递存在信息泄露的问题吗?

【后期制作】

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27 Jul 202290. 下一站,你想睡哪家酒店?01:11:26

酒店——无论是全球闻名的高端连锁,还是商业区背后的快捷酒店,在我们的每个旅途目的地它都是相当重要甚至能左右旅途体验的存在。疫情之后,出行人数断崖式下跌,酒店旅游业遭受重创,不少人将最近几年称为“行业凛冬”。在这场席卷全球的行业凛冬之中,酒店行业存在哪些新机会、酒店从业者又是如何自救的?回归本质,酒店的核心商业逻辑又是什么?

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一位疫情后在上海开出一家精品酒店的创业者,聊聊酒店业在疫情之后的生存现状,以及它的行业前景。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ASHLEY

NEOBRIDGE创始人

前亚朵酒店集团市场总监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前资深商业记者,长期关注消费与营销行业

【本期内容提要】

[10:38]酒店的成本结构和投资回报周期

[13:12]高端酒店和经济型酒店的投资回报年限如何?

[15:01]不同类型酒店品牌的发展周期

[18:34]如何定位精品酒店?

[20:04]酒店业是个非常传统的行业

[26:15]为什么酒店行业缺乏用户体验的设计?

[31:20]民宿行业有标准吗?

[33:01]酒店通常在哪些渠道做营销,以及营销预算如何分配

[39:48]酒店行业的入局门槛和未来发展空间

[50:35]剧本杀酒店、电竞酒店这类创新形式,是个好生意吗?

[53:14]酒店行业的人才难题

[60:02]“惊喜服务”对酒店管理者是个挑战

[64:08]酒店的居住者能成为内容生产者吗?

【后期制作】

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beiwanglu@withinlink.com


10 Aug 202291. 精酿啤酒:50年前没人认识的东西是如何变成新潮流的?01:03:27

自美国上世纪60年代出现“家酿啤酒”的零星火种,此后逐步演变为精酿啤酒革命——到如今,精酿啤酒已经成为全球不少市场啤酒消费的个性化与独立化代表,在中国也是一样。中国本土的精酿爱好者们往往从城市里一家可以酿酒的小酒吧做起,逐步拓展自己的客群、生产线与渠道,成为独立于工业啤酒之外的“啤酒新势力”。本期「贝望录」,我们请来拾捌精酿创始人光头,聊聊中国本土精酿啤酒市场与美国市场的区别,以及从经营角度,一个精酿啤酒品牌的前期投入、各项成本、口味开发方式、选址方式等逻辑都是怎样的?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王帆(光头)

18号酒馆 & 拾捌精酿创始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刘雨静 Jennie Liu

前资深商业记者,长期关注消费与营销行业

【本期内容提要】

[04:32]美国市场精酿啤酒的标准

[07:50]工业啤酒与精酿啤酒的区别

[11:42]日本与美国的精酿啤酒市场

[14:21]IPA是如何流行起来的?

[16:33]啤酒厂商的设备要求及整体成本

[18:55]精酿啤酒合约代工的优劣

[23:18]精酿啤酒厂商如何开发新口味?

[27:33]不同城市、不同场景,精酿啤酒的消费特性有何区别?

[31:55]精酿品牌有可能与啤酒巨头抗衡吗?

[36:28]精酿品牌实体门店的选址逻辑

[38:08]精酿啤酒品牌如何看待资本进入?

[45:20]中国本土的啤酒展、啤酒节与啤酒协会

[51:02]精酿啤酒消费者不只有年轻人

[56:39]为什么上海没有那么浓厚的精酿啤酒文化?

【后期制作】

天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

beiwanglu@withinlink.com


17 Aug 202292. 梁文道,我沉迷于对声音的探索01:02:39

本期节目是英国殿堂级⾳响品牌KEF与贝望录一起推出的特别企划,是“敢⾔真Dare to be True”系列文化播客之⼀。让我们⼀起聆听真实,述说真实。


从电台到播客,从主持到主播,从传统媒体年代到如今的流媒体时代,道长的个人经历中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和声音打交道,并用这种形式陪伴着我们;如果经常听道长的节目,不难发现他是位重度音乐发烧友,从歌剧到德国电子音乐,从小众先锋音乐到大众流行音乐,他都能娓娓道来;那作为轻度音响发烧友的他,又会分享给我们什么样的有趣经历和故事呢?本期「贝望录」我们和梁文道一起聊聊他和声音不解之缘的另一面。

【本节目由Withinlink碚曦投资协作体出品】

【嘉宾】

梁文道

文化评论人,资深媒体人

《八分》音频节目主讲人

【主持】

李倩玲 Bessie Lee

中国广告界和营销科技界领军人

碚曦投资协作体创始人

【本期内容提要】

[04:00]道长做播客的原因

[05:15]同样以声音为媒介的广播和播客有什么不同

[08:10]播客作为伴随性媒体的发展和崛起

[13:18]声音媒体独特的与听众的亲密“互动

[14:10]播客主播如何录音

[15:20]蓝牙设备与有线设备

[18:25]音响的三大基本元素是什么?

[21:15]黑胶唱片的体验

[24:00]听音乐的人vs.听音响的人

[26:50]音响发烧友轶事

[31:40]HIFI(high fidelity)是什么?我们的耳朵可以听懂“高度保真”的声音吗?

[36:52]短视频等时下流行的媒体形式和消费习惯对HIFI音响市场的影响

[40:30]怎样保持我们耳朵的灵敏度

[41:22]高端音响市场如何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用户

[46:20]HIFI音响产品的迭代

[51:10]高端音响的线下体验感受

[58:03]高端音响新手入门建议

【后期制作】

蘑菇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 Podcast、小宇宙APP、喜马拉雅、汽水儿APP、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Spotify或任意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贝望录》。

【互动方式】

微博:@贝望录

微信公众号:贝望录+

商务合作:

beiwanglu@withinlink.com



Améliorez votre compréhension de 贝望录 avec My Podcast Data

Chez My Podcast Data, nous nous efforçons de fournir des analyses approfondies et basées sur des données tangibles. Que vous soyez auditeur passionné, créateur de podcast ou un annonceur, les statistiques et analyses détaillées que nous proposons peuvent vous aider à mieux comprendre les performances et les tendances de 贝望录. De la fréquence des épisodes aux liens partagés en passant par la santé des flux RSS, notre objectif est de vous fournir les connaissances dont vous avez besoin pour vous tenir à jour. Explorez plus d'émissions et découvrez les données qui font avancer l'industrie du podcast.
© My Podcast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