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

Explorez tous les épisodes de 超跑极客 Ultra Geeks

Plongez dans la liste complète des épisodes de 超跑极客 Ultra Geeks. Chaque épisode est catalogué accompagné de descriptions détaillées, ce qui facilite la recherche et l'exploration de sujets spécifiques. Suivez tous les épisodes de votre podcast préféré et ne manquez aucun contenu pertinent.

Rows per page:

1–3 of 3

DateTitreDurée
16 Jan 2024EP. 00 – Born2Run,超跑极客与耐力学社01:12:11

导言

很开心和辟砾以及「耐力学社」开启这档关于跑步的新播客,辟砾在疫情后开始跑步,从 90KG 开始通过跑步减重 20KG,从跑 3K 膝盖痛,到无伤完成百公里越野跑。同时早起、戒酒、戒咖啡,根除了一些慢性痛症。
提到跑步,大家都会想到马拉松,42.195公里。2010年以后,国内各个城市的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般落地开花,完成一场全马或者半马,成了很多朋友的人生目标。但长跑作为人类这个物种最重要的竞争优势之一,42.195公里也许并不是终点,在超级马拉松(ultramarathonultra running)的领域,要挑战100公里、100英里,甚至24小时、48小时耐力跑,辟砾和「耐力学社」的目标就是通过「数据」和「科技」赋能,帮助更多人挑战自己的极限。
在辟砾的鼓舞下,我自己也在制作这档播客的过程中,重启了自己的跑步计划。如果你对跑步有兴趣,欢迎收听「超跑极客UltraGeeks」,我们将从普通人视角揭秘超跑这项极限运动,用科技帮助普通人无伤完成百公里。

时间轴

  • 00:00:00 节目介绍
  • 00:02:13 令人陌生的长跑本能,辟砾和大耳的中考跑步记忆
  • 00:06:38 Born to Run 天生跑者,何为「超跑」
  • 00:16:36 量力而行,在跑步中避免受伤
  • 00:23:48 跑鞋与跑姿
  • 00:31:01 裸足跑
  • 00:33:37 初学者的跑步节奏:加频次、加时间、加速度,有错落感地提升
  • 00:44:58 跑姿与低心率改善,跑步时的呼吸
  • 00:54:52 辟砾的目标,从 100 公里到 100 英里,以及耐力学社社区
  • 01:02:30 A DECADE ON,Brian Morrison 令人揪心但感动的超跑故事

主播:胡辟砾

谷歌香港 客户解决方案工程师,耐力学社社长,社区策展人和连续创业者。疫情后开始跑步,减重 20KG,从跑 3K 膝盖痛,到无伤完成百公里越野跑。同时早起、戒酒、戒咖啡,根除了一些慢性痛症。目前完成 香港毅行者、香港 100、飞跃大屿山、宁海越野挑战赛等。目前成绩为百公里越野 17 小时,马拉松 3:19,环成都 100 FKT,以及 GGHK 2023 5K 组别冠军。公众号 pwords 主理人,著有《超跑笔记》系列十万余字,记录了从零到一探索耐力跑的过程。播客《超跑极客 Ultra Geeks》,通过对谈的方式,从普通人视角揭秘超跑这项极限运动,用科技帮助普通人无伤完成百公里。喜欢以阅读和思考,以创业者的视角思考健康问题,做自己身体素质的第一责任人,对新知保持开放的心态,坚持计划 – 实施 – 覆盘。

关于耐力学社

耐力学社( iest.run )是一个以数据和科技赋能的耐力运动社群。
愿景:通过科学的耐力训练,让每个人在事业和运动上都充满生命力。
目前学社成员 800 余人,核心跑者 30人左右,均有完成百公里级别越野赛的经验,并获得运动品牌赞助。学社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协助跑者分析自身数据,制定合理的比赛目标和训练计划,也组织读书会深度学习耐力跑理论并获得证书。学社同时支持经典赛事,如香港 100、飞跃大屿山、Team FEAR 等,包括检查站站长、卫兵协调人、官方摄影师等职务,共出动志愿者 80 余人次。

参考阅读

制作:呆房子 Numb House

  • 策划:胡辟砾、大耳
  • 录音:大耳
  • 剪辑:大耳
  • 文案:大耳

关于「超跑极客UltraGeeks」

「超跑极客UltraGeeks」是由健康跑步社区「耐力学社」和独立播客机构「呆房子 Numb House」联合策划制作的跑步主题播客,节目从普通人视角揭秘超跑这项极限运动,用科技帮助普通人无伤完成百公里。你可以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等播客和音频平台听到本节目,感谢收听和关注~

联系方式

  • 节目微信联系人:Pavluv
  • 邮箱: numbhouse@163.com

 

「超跑极客 Ultra Geeks」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18 Feb 2024EP. 01 – 极限,超跑是一场关于21点的赌局00:51:35

导言

什么是极限呢?耐力类运动有一个金句:start slow、finish strong。Finish strong,会带来体力和心理的优势,让人能在赛后更快恢复。为了 finish strong,你可以选择 start slow。所以,不少人跑马,会建议用倒三角配速,就是先慢后快。
不过,真正参加过这类比赛的人,一定知道,有一种残念叫做 “start too slow”。当你 finish strong 后,一看成绩,发现原来再快 10min,就可以提高几个名次,这时候就会不断去想,如果那一段下坡快一点,如果少背 500 ml 的水,如果……
总之,人类会因为自己不够接近极限而懊恼。

时间轴

  • 00:00:00 辟砾完成了「港百大满贯」,总距离33+56+103+42.195
  • 00:02:15 十年之后,Brian Morrison「与神和解」
  • 00:06:37 爬过终点线的Julie Moss
  • 00:10:32 64岁的港百跑者,每两天一个半马
  • 00:11:41 Jim Walmsley距离世界纪录的一步之遥
  • 00:15:35 村上春树和Runner’s Blue
  • 00:16:57 跑之神 Yiannis
  • 00:19:38 Tarahumara的跑步本能和神奇饮料
  • 00:25:34 跑步中的撞墙现象
  • 00:28:59 辟砾在港百中的撞墙
  • 00:34:24 超跑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 00:36:12 人生是一场超级马拉松,挑战自己,还是追求别人的目标?
  • 00:44:40 格格霖摄影师事故背后的启发

主播:胡辟砾

谷歌香港 客户解决方案工程师,耐力学社社长,社区策展人和连续创业者。疫情后开始跑步,减重 20KG,从跑 3K 膝盖痛,到无伤完成百公里越野跑。同时早起、戒酒、戒咖啡,根除了一些慢性痛症。目前完成 香港毅行者、香港 100、飞跃大屿山、宁海越野挑战赛等。目前成绩为百公里越野 17 小时,马拉松 3:19,环成都 100 FKT,以及 GGHK 2023 5K 组别冠军。公众号 pwords 主理人,著有《超跑笔记》系列十万余字,记录了从零到一探索耐力跑的过程。播客《超跑极客 Ultra Geeks》,通过对谈的方式,从普通人视角揭秘超跑这项极限运动,用科技帮助普通人无伤完成百公里。喜欢以阅读和思考,以创业者的视角思考健康问题,做自己身体素质的第一责任人,对新知保持开放的心态,坚持计划 – 实施 – 覆盘。

关于耐力学社

耐力学社( iest.run )是一个以数据和科技赋能的耐力运动社群。
愿景:通过科学的耐力训练,让每个人在事业和运动上都充满生命力。
目前学社成员 800 余人,核心跑者 30人左右,均有完成百公里级别越野赛的经验,并获得运动品牌赞助。学社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协助跑者分析自身数据,制定合理的比赛目标和训练计划,也组织读书会深度学习耐力跑理论并获得证书。学社同时支持经典赛事,如香港 100、飞跃大屿山、Team FEAR 等,包括检查站站长、卫兵协调人、官方摄影师等职务,共出动志愿者 80 余人次。

参考阅读

制作:呆房子 Numb House

  • 策划:胡辟砾、大耳
  • 录音:大耳
  • 剪辑:大耳
  • 文案:大耳

关于「超跑极客UltraGeeks」

「超跑极客UltraGeeks」是由健康跑步社区「耐力学社」和独立播客机构「呆房子 Numb House」联合策划制作的跑步主题播客,节目从普通人视角揭秘超跑这项极限运动,用科技帮助普通人无伤完成百公里。你可以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等播客和音频平台听到本节目,感谢收听和关注~

联系方式

  • 节目微信联系人:Pavluv
  • 邮箱: numbhouse@163.com

 

「超跑极客 Ultra Geeks」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18 Mar 2024EP. 02 – 即兴而起,随兴所至,超跑人的即兴故事00:59:22

导言

从跑到超跑,几乎都是一个即兴的过程。超跑运动员的这种即兴,看似没有目标,但通常又会演化成一个接一个的目标。比如,村上村树,在他关于的跑步的纪实中,提到他第一次去雅典跑马的经历。当时他是为了一个杂志写稿,顺便拍下照片。摄影师认为,一般人过来摆拍一下就完了,没想到老村是要真跑。他说最初也没有计划,毕竟时值夏日,没有组织封路,自己尚欠经验,这样开跑还是比较危险。但当他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就有了一种朝圣的感觉,当下决定,要亲自体验一下雅典到马拉松的全程。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地跑马了。本期节目,耐力学社的几位朋友也一起分享了各自即兴而起,随兴所至的运动故事。

时间轴

  • 00:00:00 关于「即兴」的第一感觉
  • 00:02:54 大家的「即兴」经历:半马,潜水和播客
  • 00:10:09 Ann Tarson,从上班通勤跑开始
  • 00:16:52 小柠檬的潜水生涯中的惊险故事
  • 00:23:39 Dean Karnazes,30 岁第一次 30 miles,危险的第一次
  • 00:25:47 社群的鼓励
  • 00:31:46 耐力学社·青山站,10小时爬升挑战
  • 00:40:34 「毅行先生」KK Sir 的故事
  • 00:48:28 心态上的保持和对身体的控制感
  • 00:53:55 why not?

主播:胡辟砾

谷歌香港 客户解决方案工程师,耐力学社社长,社区策展人和连续创业者。疫情后开始跑步,减重 20KG,从跑 3K 膝盖痛,到无伤完成百公里越野跑。同时早起、戒酒、戒咖啡,根除了一些慢性痛症。目前完成 香港毅行者、香港 100、飞跃大屿山、宁海越野挑战赛等。目前成绩为百公里越野 17 小时,马拉松 3:19,环成都 100 FKT,以及 GGHK 2023 5K 组别冠军。公众号 pwords 主理人,著有《超跑笔记》系列十万余字,记录了从零到一探索耐力跑的过程。播客《超跑极客 Ultra Geeks》,通过对谈的方式,从普通人视角揭秘超跑这项极限运动,用科技帮助普通人无伤完成百公里。喜欢以阅读和思考,以创业者的视角思考健康问题,做自己身体素质的第一责任人,对新知保持开放的心态,坚持计划 – 实施 – 复盘。

关于耐力学社


耐力学社( iest.run )是一个以数据和科技赋能的耐力运动社群。
愿景:通过科学的耐力训练,让每个人在事业和运动上都充满生命力。
目前学社成员 800 余人,核心跑者 30人左右,均有完成百公里级别越野赛的经验,并获得运动品牌赞助。学社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协助跑者分析自身数据,制定合理的比赛目标和训练计划,也组织读书会深度学习耐力跑理论并获得证书。学社同时支持经典赛事,如香港 100、飞跃大屿山、Team FEAR 等,包括检查站站长、卫兵协调人、官方摄影师等职务,共出动志愿者 80 余人次。

参考阅读

制作:呆房子 Numb House

  • 策划:胡辟砾、大耳
  • 录音:大耳
  • 剪辑:大耳
  • 文案:大耳

关于「超跑极客UltraGeeks」

「超跑极客UltraGeeks」是由健康跑步社区「耐力学社」和独立播客机构「呆房子 Numb House」联合策划制作的跑步主题播客,节目从普通人视角揭秘超跑这项极限运动,用科技帮助普通人无伤完成百公里。你可以在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Spotify等播客和音频平台听到本节目,感谢收听和关注~

联系方式

  • 节目微信联系人:Pavluv
  • 邮箱: numbhouse@163.com

 

「超跑极客 Ultra Geeks」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

Améliorez votre compréhension de 超跑极客 Ultra Geeks avec My Podcast Data

Chez My Podcast Data, nous nous efforçons de fournir des analyses approfondies et basées sur des données tangibles. Que vous soyez auditeur passionné, créateur de podcast ou un annonceur, les statistiques et analyses détaillées que nous proposons peuvent vous aider à mieux comprendre les performances et les tendances de 超跑极客 Ultra Geeks. De la fréquence des épisodes aux liens partagés en passant par la santé des flux RSS, notre objectif est de vous fournir les connaissances dont vous avez besoin pour vous tenir à jour. Explorez plus d'émissions et découvrez les données qui font avancer l'industrie du podcast.
© My Podcast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