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
Logo of the podcast 催稿拉黑 Philosophically Procrastinating

催稿拉黑 Philosophically Procrastinating (Yao Lin)

Explorez tous les épisodes de 催稿拉黑 Philosophically Procrastinating

Plongez dans la liste complète des épisodes de 催稿拉黑 Philosophically Procrastinating. Chaque épisode est catalogué accompagné de descriptions détaillées, ce qui facilite la recherche et l'exploration de sujets spécifiques. Suivez tous les épisodes de votre podcast préféré et ne manquez aucun contenu pertinent.

Rows per page:

1–37 of 37

DateTitreDurée
09 Nov 2024E.27 特朗普与民主 Trump and Democracy (2024.11.7)01:48:34

2024年11月7日,许子东×周轶君×林垚,“今夜三人行”对谈美国大选(原标题:《78岁,富可敌国,特朗普卷土重来到底图什么?》;视频回放:《特朗普为何胜选?将对中国有何影响?》)

【时间轴】

00:08 许子东

00:53 林垚

01:13 许子东

02:24 周轶君

03:18 林垚

05:16 许子东

07:00 林垚

08:27 周轶君

12:08 许子东

12:43 林垚

17:40 许子东

20:42 周轶君

22:43 林垚

29:37 许子东

34:55 林垚

36:47 许子东

39:30 周轶君

41:05 林垚

48:10 周轶君

49:22 林垚

53:52 许子东

61:06 林垚

67:20 周轶君

69:24 许子东

70:32 林垚

72:57 周轶君

76:13 林垚

79:25 许子东

84:32 周轶君

85:08 许子东

86:24 周轶君

86:33 林垚

90:25 许子东

91:47 周轶君

93:32 许子东

94:30 周轶君

95:57 林垚

96:26 许子东

97:58 林垚

102:40 周轶君

103:18 林垚

104:10 许子东

105:55 林垚

106:26 许子东

107:16 周轶君

107:30 许子东

108:17 周轶君

03 Nov 2021E.12 捐肾与文学创作 Kidney Donation and Literary Creation (2021.10.23)01:21:35

2021年10月23日《界面文化》记者陈佳靖对我的电话采访;部分内容以我与钟娜老师圆桌讨论的形式整理成文。附赠活体器官捐赠倡导社工陈颀发表于《澎湃新闻》的自述

04 Apr 2025E.35 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左翼篇 Trump's America, Part 1: The Left (2025.1.24)01:40:39

最近我在《以读攻读》先后做客了两期节目,分别从左翼右翼的视角分析了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其中左翼视角的一期录制于1月24日,右翼视角的一期录制于3月22日。两期节目均已在《以读攻读》上线,我在《催稿拉黑》分别做个备份。这期是左翼篇,下期右翼篇

【时间轴】

00:05:38 政治立场中左与右的的标签的起源

00:14:18 历史中左与右的相对性

00:16:43 国内语境之中左右之分的混乱现象

00:23:18 美国左翼运动中的身份政治与历史周期

00:29:50 身份,种族为何与阶级议题存在不同

00:35:29 民主党内的代际分歧与政治议题不同侧重

00:44:20 左翼运动的全球化与面临的在地性问题

00:51:08 Me Too运动在中国所面对的不同困境

00:54:08 右翼为什么会反对左翼运动中的种种议题

00:59:54  情绪驱动下的政治投票行为

01:05:19 美国女性选民在堕胎权议题上的矛盾立场与政治实操

01:12:39 为什么硅谷会在特朗普2.0时代快速转向

01:18:12 美国高校中装点门面的左翼运动

01:25:18 社交网络时代的议题讨论模式会不可避免地走向人身攻击

01:32:49 科技巨头的政治倾向对社会运动的影响力

01:35:19 单纯的议题讨论对现实生活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

【涉及作品】

林垚《空谈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BuckyHalker / Cathy Richardson —— The Rebel Girl

中插:Will the Circle Be Unbroken (BioShock Infinite Digital Soundtrack)

结尾:Elton John —— 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04 Apr 2025E.36 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右翼篇 Trump's America, Part 2: The Right (2025.3.22)01:31:24

最近我在《⁠以读攻读⁠》先后做客了两期节目,分别从⁠左翼⁠⁠右翼⁠的视角分析了特朗普时代的美国,其中左翼视角的一期录制于1月24日,右翼视角的一期录制于3月22日。两期节目均已在《以读攻读》上线,我在《催稿拉黑》分别做个备份。上期左翼篇,这期是右翼篇。

【时间轴】

00:05:28 美国底层白人和中下层白人生活境况的区别

00:12:35 美国的空间地理政治格局的变化对中下层白人生活的影响

00:18:51 美国中下层白人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00:22:15 民主党为什么没有能够改变中下层白人的困境

00:25:46 工会的衰落对中下层白人的影响

00:31:27 民主党人自己脱离中下层白人的原因

00:34:58 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中下层白人的处境

00:39:02 移民与环保议题在政治话语中被情绪化利用

00:44:50 万斯立场转变和共和党的整体转变的原因

00:48:30 美国副总统角色的真正作用

00:51:17 美国特殊的选举制度对立场极端候选人的影响

00:59:39 特朗普政府改革的影响

01:08:22 万斯和马斯克右翼理念的不同之处

01:13:37 关税政策能不能帮助到中下层白人

01:24:14  美国中下层白人的出路在哪里

【涉及作品】

J·D·万斯《乡下人的悲歌》

南希·伊森伯格《白垃圾:美国四百年来被隐藏的阶级真相》(Nancy Isenberg, White Trash: The 400-Year Untold History of Class in America

莱妮·纽曼、瑟达·斯考切波《锈带工会蓝调》(Lainey Newman and Theda Skocpol, Rust Belt Union Blues

林垚《⁠空谈⁠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ringston trio —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中插:Peter, Paul &Mary —Puff the Magic Dragon

结尾:John Denver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16 Aug 2024E.24 《美轮美换》“看理想”专题系列推荐语 The American Roulette, Vistopia Series: A Recommendation (2024.8.13)00:14:55

2024年8月13日为《美轮美换》(The American Roulette主页小宇宙镜像)在“看理想”app上开设的专题系列《美国大选与世界转向》录制的推荐语。录音文字整理、以及节目兑换码抽奖,见我的公众号文章:《身处当地,会有更细微的、难以言表的切身感受》。

P.S.:别忘了买我的新书《空谈》(目录及自序豆瓣页面)。

08 Apr 2022E.16 我们对“何为贫穷”的偏见 Misconceptions About Poverty (2022.3.25)01:47:39

2022年3月25日,我和界面文化记者林子人进行了一场题为“我们对‘何为贫穷’的偏见”的在线对谈,在【世纪文景】出版的新书《看不见的孩子:美国儿童贫困的代价》的基础上,讨论了美国的贫困问题与福利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这场对谈本拟在【陆家嘴读书会】线下进行,由于上海的疫情封控而临时改到线上;小区封控期间网络信号不佳,对录音质量有较大影响,还请听众朋友们包涵。对谈的速记稿见《区分“谁值得救助”的危险是什么?》;B站上有视频回放。再次鸣谢Emma(播客:“好运签”)帮助修缮和剪辑录音。

对谈中提到的一些书和文章:

Daniel Stedman Jones (2012), Masters of the Universe: Hayek, Friedman, and the Birth of Neoliberal Politics

Matthew Desmond (2016), Evicted: Poverty and Profit in the American City

林子人,《从渴望闲暇到鄙视懒惰,倡导加班的工作伦理是怎样形成的?

林垚,《种族隔离阴霾下的罗斯福新政

林垚,《司法种族主义、警察暴力与抗议中的暴力

林垚,《多重身份与歧视的交叉性

27 Oct 2024E.25 超级英雄政治学 Superhero Politics (2018.8.4)00:41:01

这是我做客《小声喧哗》(已停办)的一期节目,录制于2018年8月4日,聊的是2018年上映的皮克斯动画电影《超人总动员2》(Incredibles 2)及其贴片动画《包宝宝》(Bao)。我参加《小声喧哗》的节目共有七次,其中《马男波杰克》(BoJack Horseman)与《千钧一发》(Gattaca)两期均已有文字整理稿(未收入《空谈》);剩下几期录音,等将来有空时再发。


【以下是原节目的文字介绍】

  《超人总动员2》在相隔十四年以后回归。在第一部“合家欢”的结尾之后,第二部的剧情几乎无缝衔接了第一部,重燃了观众的怀旧之情,有观众说,“就好像中间十四年的时光,只不过是插播了一个广告”。

  这部皮克斯动画在2018年面对的,已经是女性主义普及、与相对自觉的现代媒体熏陶下的观众,因而,它的剧情和结构也随之进化。在第二部,妈妈“弹力女侠”成了正面抗击坏人的英雄,而爸爸鲍勃则承担起了照顾孩子们情绪、辅导作业、给婴儿喂奶换尿布的居家工作。这样的性别角色调换是如何在电影中被呈现出来的呢?这部儿童电影,在家庭对社会角色和责任的教育中,传递了怎样的信息?本期嘉宾是政治学与哲学学者林三土。他在身为学者之外,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聊了:

  1. 这两部相隔十四年的电影对于“男子气概”的定义有怎样的进化?
  2. 爸爸鲍勃在应对家庭责任时候笨拙吃力、屡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 在电影的世界观下,超人们的超能力对现代政治体制有怎样的挑战?【补注:我后来借着另一部动画连续剧《降世神通》(Avatar: The Last Airbender)的由头,将这一主题⁠⁠拓展成文⁠⁠,收录于Wiley-Blackwell出版社的“哲学与流行文化”系列文集之中,可在⁠⁠SSRN⁠⁠⁠⁠PhilPapers⁠⁠免费下载阅读。】
  4. 《超人总动员2》的贴片《包宝宝》是一部不超过八分钟的短篇动画,讲了一个另外一个家庭(移民华裔家庭)的形态。为什么这个短片这么催泪?为什么有一些非华裔观众无法体会到这部短片中的微妙情绪?
  5. 回到电影正片:反派Screenslaver如何批判现代人“被屏幕所控制”的现象?当代青年真的被屏幕控制了吗?
  6. 主播与嘉宾荐书环节:
  • 维多利亚·格拉齐亚(Victoria de Grazia),《不可抗拒的帝国:美国在20世纪欧洲的扩展》(Irresistible Empire: America's Advance through Twentieth-Century Europe
  • 厄苏拉·提德(Ursula Tidd),《导读波伏瓦》,马景超译
  • 布莱恩·斯蒂芬森(Bryan Stevenson),《正义的慈悲》(Just Mercy
  • 柳原汉雅(Hanya Yanagihara),《渺小一生》(A Little Life
19 Mar 2025E.34 安乐死与残障权利 Euthanasia and Disability Rights (2025.1.22)01:21:05

《催稿拉黑》的听众朋友们好,今年1月22日,我和播客《残言片语》(typlog小宇宙)的主持人、残障议题研究者谢仁慈连线,聊了聊安乐死与残障权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期节目已经在《残言片语》上线(typlog小宇宙),我在这里做个备份。《残言片语》是一档从残障视角观察和探讨社会话题的播客,在当代中文公共讨论中极为稀缺,强烈推荐大家关注收听。

以下是《残言片语》为本期节目制作的中文文案:

【聊了什么】

当我们热烈讨论“有尊严地死去”的权利时,是否曾停下来思考,有多少人尚未获得“有尊严地活着”的条件?在当代政治与伦理的激辩场上,安乐死权利被包装为自由与选择的象征,但在一个对残障理解不足的社会里,这种自由选择是否真的如表面般简单? 仁慈与林三土展开了一场关于安乐死的深度对话,试图穿透这个议题表面的浪漫色彩,直面其背后的复杂张力。从纳粹德国的T4计划到现代医疗系统的结构性缺陷,从残障者的日常挣扎到生命尊严的多元解读,这场对话展现了安乐死辩论中常被忽视的残障视角。

【时间轴】

00:39 什么是高质量的生活?从残障视角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

  • 06:17 安乐死的不同形式:主动与被动安乐死的区分

  • 07:37 痛苦与自主选择:安乐死权益的基本诉求

    26:10 早期安乐死运动中的偏见:对残障生活的误解

    32:41 医患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等:如何做出真正知情的选择?

    38:27 现有安乐死法案中缺失的残障视角

    48:32 家庭压力下的“自主”选择

    53:01 照护责任应由社会承担而非个人

    79:03 追求“尊严死”与确保“尊严活”

【我们是谁】

残言片语是一档用残障视角看主流问题的中文播客。残障是人类无法逃避的脆弱性问题,我们致力于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中搜寻被忽视的残障视角,期待和观众一起挑战刻板印象,打击健全中心主义(ableism),从而真诚地感知、理解、创造自己与世界。

【支持我们】

如果喜欢这期节目并愿意支持我们:

  • 海外用户:patreon.com/disabledtalks
  • 海内用户:afdian.com/a/disabledtalks
  • 商务合作邮箱:disabled.talks.pod@gmail.com
16 Apr 2025E.37 一个是陀粉依旧,一个是脱粉已久 Loving and Hating Dostoevsky (2021.11.22)01:14:56

最近半年讨论美国政治的节目做得有点多(E.26E.27E.28E.29E.30E.31E.32E.35E.36蜜獾吃书),偶尔也该换换话题,聊聊电商时差)、安乐死种族话语文科存亡之类。今天兴之所至,上传一份与美国政治全然无关的旧录音。

2021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二百周年。2021年11月22日,我和复旦大学的姜林静老师一起做客“跳岛FM”(已于2024年底停办),在作家钟娜主持下进行了一场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对谈。用钟娜的话说,姜老师是陀氏的“铁粉”,我则是陀氏的“黑粉”,我们在对谈中时而赞同,时而争论,共同摸索着陀氏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

(PS:我在对谈中提到了陀氏的大斯拉夫主义与大俄罗斯主义,但并未展开分析,而是把讨论重点放在了他的宗教复古主义上;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陀氏及同时代俄国作家在前一方面的意识形态倾向遭到了更严苛的审视,并引发了“我们今天应该如何阅读帝俄作家”的一系列争论,感兴趣者的听众朋友可以自行搜索。)

05 Jul 2020E.2 政治正确、身份政治与交叉性 Political Correctness, Identity Politics and Intersectionality (2020.7.4)01:55:11

对2020年6月22日许纪霖、刘擎、白彤东、吴冠军四位老师“美国反种族主义抗议运动的观察与思考”线上对话的回应,7月4日录音。内容分三节:

一、跳出“(反)政治正确”论述框架的思维陷阱(文字整理稿:墙内:https://mp.weixin.qq.com/s/lrObtyDbv0k3I870J0oxDQ;墙外:http://dikaioslin.blogspot.com/2020/07/trope-political-correctness.html;本节内容已由David Ownby教授翻译为英文:https://www.readingthechinadream.com/lin-yao-i-beg-to-differ.html);

二、当我们谈论“身份政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文字整理稿:墙内:https://mp.weixin.qq.com/s/SxD93XO3aSeONuu1b2w4jA;墙外:http://dikaioslin.blogspot.com/2020/07/identity-politics.html);

三、多重身份与歧视的交叉性(文字整理稿:墙内:https://mp.weixin.qq.com/s/5rEfUNyIko-yGHjYo2Ww0w;墙外:http://dikaioslin.blogspot.com/2020/07/identity-intersectionality.html)。

14 Jan 2025E.31 进步主义破产了吗 Is Progressivism Falling Apart? (2025.1.3)02:11:37

2025年1月3日,我和云南大学的游天龙老师在昆明璞玉书店进行了一场题为“进步主义破产了吗?”的对谈,暨拙著《空谈》的线下分享会。这里是对谈的现场录音,文字整理稿见《林垚×游天龙:进步主义破产了吗?》。

附:

2024年8月7日北京《空谈》分享会录音:《林垚×淡豹:人工智能时代,读文科还有什么用?

2024年12月7日上海《空谈》分享会录音:《林垚×贾敏:信息茧房时代的公共说理

2025年1月21日《端传媒》对谈文字稿:《林垚×赵蒙旸:特朗普重掌白宫,属于进步派的时代是否已经过去?

30 Apr 2021E.9 政治哲学的意义与限度(上) The Meaning and Limits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Part I (2020.7.9)01:20:10

2020年7月9日在“格致学院”的在线公开课,文字誊录稿见个人博客微信公众号;《政治哲学的意义与限度(下)》的录音见下期播客、文字誊录稿见个人博客。关于后续《政治哲学导论》系列课程的信息,请关注“格致学院”的微信公众号“孤独的阅读者”获取。

26 May 2023E.18 萨拉马戈《复明症漫记》三人谈 A Trialogue on Saramago's Seeing (2023.5.6)01:31:55

2023年5月6日,受出版方【读客文化】邀请,我和梁文道、詹青云一起聊了聊葡萄牙作家、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 (José Saramago) 的《复明症漫记》(Ensaio sobre a Lucidez)。这次对谈的“看理想”视频版B站视频回放)、《八分》音频版以及此处备份的版本,三者之间均略有不同。

[时间轴]

00:50 道长:情节梗概

10:28 阿詹:道长您窜台了

11:06 三土:比较政治学小课堂

20:48 道长:从三土的学究视角切换到阿詹的文青视角

23:57 阿詹:作为隐喻的失明与复明

28:50 道长:葡萄牙政府觉得这届葡萄牙人民不行

32:38 三土:我也觉得这届葡萄牙人民不行但理由不同

38:10 道长:人民的洞察力与新话的发明

43:14 阿詹:这届葡萄牙政府更不行

46:14 道长:国家机器与无政府主义

51:18 三土:某些政府也会觉得这届葡萄牙政府不行但理由不同

55:03 道长:证明西方民主制度整个儿不行

55:20 三土:里斯本是一座孤岛

59:50 道长:萨拉马戈随着年纪增长变得更加绝望了吗

61:00 阿詹:丛林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64:14 道长:不仅看不见而且不想听

67:27 阿詹:咱们这节目真的能播吗

68:51 道长:还是来聊文学吧

71:54 三土:主角之死的正面意义

75:23 阿詹:一下子开心多了

75:32 三土:从荷马到乔伊斯到萨拉马戈

77:44 道长:热爱民间说书传统的左翼作家

81:00 阿詹:金句大师萨拉马戈

84:19 道长:时事评论员萨拉马戈

86:15 三土:小说形式与内容及立场的完美统一

89:14 阿詹:阿庞有个葡萄牙同事

90:02 道长:请大家把批判的火力对准葡萄牙

07 Jan 2022E.14 对话刘擎:站在时间边上 Alongside Time: A Conversation with Liu Qing (2021.12.28)01:40:25

2021年12月28日,我和刘擎老师进行了一场题为【站在时间边上】的对谈。这场对谈是【抖音读书年终直播】系列之一,由【抖音】、【一頁folio】、【陆家嘴读书会】共同举办(【一頁folio】是刘擎老师《二〇〇〇年以来的西方》一书的出品方)。由于当天咽炎未愈,我在对谈过程中咳嗽不断,影响到了录音质量,还请听众朋友们海涵。现场视频见: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T4y117E8。几份文字稿及采写: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新京报(各有侧重与省略)。

06 Nov 2024E.26 民主党又输给特朗普了 Democrats Lost to Trump, Again (2024.7.3)01:42:46

  2024年美国大选,特朗普击败贺锦丽,二度入主白宫;不仅如此,共和党目测将在国会两院均获得多数席位。接下来对这次选举结果肯定会有铺天盖地的分析,我自己也会在今后两天参加相关的直播讨论。

  不过在此之前,我想先发一份今年7月3日我在“忽左忽右”为宣传《空谈》而录制的一期访谈,当时首场总统辩论刚刚结束不久,我在访谈中针对拜登在辩论中的老态尽显,提到了民主党这些年在年轻化方面的失败、拜登违背此前承诺坚持竞选连任所造成的党内困局、贺锦丽并非能够服众的候选人等等;但是节目还在排期时,连续发生了特朗普遇刺、拜登退选、贺锦丽接班等大事,“忽左忽右”方面认为围绕拜登年龄所展开的讨论已经错过了新闻周期,所以最终没有将节目发出。回头看来,我当时对民主党整体状况的担忧还是站得住脚的;当然,这并非要往自己脸上贴金,毕竟人不在美国,再怎么分析都是基于二手信息,无论猜对还是猜错选举结果,本质上都是在瞎猜。

  除了这些内容之外,我还谈到了美国在制度设计上的种种问题、日益恶化的信息生态、如何理解普通选民在经济上对民主党的不信任感、特朗普的支持率为何依旧坚挺、共和党内的反特朗普派为何日益边缘化、美国极右的内部派别及其与欧洲极右的异同、当代美国为何无法出现成功的第三党、美国与英国在大众民主发展上的阶段差异、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神话构建及其破灭、特朗普再次上任将会造成的影响等等。我自己觉得这些内容其实比分析选情更有意思。

17 May 2021E.10 政治哲学的意义与限度(下) The Meaning and Limits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Part II (2020.7.29)01:22:06

2020年7月29日在“格致学院”的在线公开课,文字誊录稿见个人博客;《政治哲学的意义与限度(上)》的录音见上期播客、文字誊录稿见个人博客微信公众号。关于后续《政治哲学导论》系列课程的信息,请关注“格致学院”的微信公众号“孤独的阅读者”获取。

22 Jun 2020E.1 平等与贤能 Equality and Meritocracy (2018.7.23)01:52:31

2018年7月23日晚在北京“706青年空间”,由“同道学园”主办的讲座。

23 Jan 2021E.8 代孕问题的哲学思考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Surrogacy (2021.1.23)02:11:35

2021年1月23日在“哲学不插电”节目的在线访谈。

时间轴:

0:28 开场介绍

4:55 我在商业代孕合法性问题上的观点转变;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形式自由与实质自由两个概念各自面临的难题

20:35 中文互联网上对代孕问题焦虑的现实背景;与几年前拐卖儿童焦虑(“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风潮)的对比

28:00 合法化之争只是起点不是终点;无论合法化还是非法化都有一系列连带后果需要考虑和处理;印度的例子

32:50 与性工作合法化之争的对比

37:20 商业代孕与卖肾的异同;与性工作、家政工作的异同;父权社会对情感劳动的价值低估;桑德尔关于“情感不能商品化”的论述为什么有缺陷(忽略了“情感劳动”与“情感依恋”的区别)

54:30 代孕是否强行切断了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从“传统代孕”到“妊娠代孕”;代孕买方为何往往倾向于选择已经生过孩子的女性作为代孕者

01:06:20 回应“为什么是两个男性在讨论代孕”的疑问;什么情况下应当更加警惕“全男性论坛(manel)”;强弱两种立场理论;如何面对由身份与经验局限性造成的认识论负担

01:26:14 中文网络讨论氛围的变化;推荐李思磐的文章

01:29:20 合法化是不是一种鼓励;经验研究的重要性;推荐李在洲的访谈

01:41:30 代孕作为一种工作;代孕在工作之外的额外情感后果;重新想象家庭模式与亲子关系

01:45:30 生育监管与女性身体自主权的关系;与堕胎的对比;“魔鬼在细节中”;“police”的词义变化

01:58:30绝对不能商品化的几类事物

02:08:15 我设计的政治哲学课纲

08 Mar 2025E.32 回顾金斯伯格大法官 Revisiting Justice Ginsburg (2020.9.19)01:04:55

《催稿拉黑》的听众朋友们对美国最高法院前大法官露丝·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想必都不陌生。2020年9月18日金斯伯格去世,第二天我参与录制了《小声喧哗》(Loud Murmurs)纪念她的播客节目。《小声喧哗》如今已经停播,网上也找不到原先的节目录音,所以我想借今天三八国际妇女节的机会,重发一下这期节目。播客中谈论的许多内容,尤其是金斯伯格的功绩成就,大家在其它许多地方也都能读到听到;但除此之外,我还讨论了一些别人在聊金斯伯格时不太涉及的话题,比如我对比了金斯伯格与另一位女性自由派大法官索托马约尔之间微妙的观念差异,并讨论了当代泛自由派文化圈为何只把金斯伯格作为偶像符号,却对其实观念更加进步的索托马约尔没有那么热衷;由此衍生出我对当代泛自由派文化圈的一些观察与批评。虽然这些观察与批评作于2020年,但和我最近在特朗普赢得第二任期之后的一系列讲座与对谈中,对泛自由派阵营或者说泛进步主义阵营的反思,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我相信,即便金斯伯格已经被很多人聊过写过了,这期播客还是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信息、思考和启发。

附:

空谈》(豆瓣页面

《林垚×游天龙:进步主义破产了吗?》(录音文字整理

《林垚×赵蒙旸:特朗普重掌白宫,属于进步派的时代是否已经过去?》(文字整理

《林垚×贾敏:信息茧房时代的公共说理》(录音

《林垚×以读攻读:特朗普卷土重来,左翼运动走到终点了吗?》(⁠《以读攻读》⁠

《刘擎×林垚×晴总:“枪杀医保巨头”案背后的思考》(《蜜獾吃书》·上《蜜獾吃书》·下《东腔西调》

《林垚×谢仁慈:死的自主与活的尊严:残障视角下的安乐死》(《残言片语》

《不合时宜×詹青云×林垚:堕胎权失守之后,美国走向何方》(《不合时宜》

27 Dec 2021E.13 灯塔主义 Beaconism (2021.12.21)00:48:56

2021年12月21日,应云南大学游天龙副教授邀请,在其开设的论文阅读课上与同学们讨论我去年发表的论文《灯塔主义与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川化”》("Beaconism and the Trumpian Metamorphosis of Chinese Liberal Intellectual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30(127): 85-101;论文的官方版本见: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0670564.2020.1766911;无法从学校订阅渠道获取期刊内容的朋友,可以到SSRN免费下载发表前的版本,文字稍有差异但不影响大意)。特别鸣谢网友Emma(播客:“好运签”)帮忙对录音文件进行后期处理。另,去年这个时候我在SupChina上也聊过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听。

09 Mar 2022E.15 如何以地理学的方式理解美国性格 Americanness Through the Lens of Geography (2022.2.19)01:40:16

2022年2月19日,在【三辉图书】邹怡编辑的邀请下,我和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的环境史专家侯深、《成败落基山》译者贾丁,一起进行了一场题为【朝俄勒冈走去——如何以地理学的方式理解美国性格?】的新书分享会,从人文地理学与其它社会科学领域的多重视角出发,探讨美国的社会政治变迁、以及全球化时代整个世界所面临的种种挑战。特别鸣谢网友Emma(播客:“好运签”)帮忙对录音文件进行后期处理。文字整理稿见:《打破对美国模式的迷思,有助于构想一种更好的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路径》。

【主持】

贾丁:《成败落基山》译者,亚太研究青年学者,现供职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嘉宾】

侯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美国史、环境史专家,新著《无墙之城:美国历史上的城市与自然》(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

林垚:我,侯深老师的粉丝,公众号【林三土】,播客【催稿拉黑】、【时差】

【时间轴】

01:38 邹怡:介绍嘉宾与主持人

【03:23 – 06:40 贾丁】

03:23 罗伯特·卡普兰及其作品简介

05:44 提问:如何看待卡普兰的作品,以及他作品中所描述的美国?

【06:40 – 13:30 侯深】

07:15 卡普兰心目中的读者并非美国东海岸精英,而是美国中西部偏保守的普通民众

09:18 卡普兰本人的美国认同与新保守主义倾向

11:30 卡普兰为弥合当代美国社会撕裂开出的药方:要找到新的美国感,必须重新回到地方、回到对美国这片土地的感同身受之上

【13:30 – 25:00 林垚】

14:08 相比于卡普兰《荒野帝国》、《世界尽头》等其它著作,《成败落基山》在写作上因为现实政治的紧迫感而显得较为仓促,未能展现其作为记者的特长

17:49 卡普兰敏锐地指出了问题,但其解答则囿于新保守主义立场而有所偏颇:西进运动与教材之争

20:58 卡普兰敏锐地指出了问题,但其解答则囿于新保守主义立场而有所偏颇:民生凋敝与种族矛盾

【25:00 – 28:26 贾丁】

28:00 提问:从环境史的角度看,为什么是五月花号的后裔建立了美国,而更早移民到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却没有建立起一个影响全世界的现代国家?

【28:26 – 36:45 侯深】

29:25 卡普兰关注环境议题,但他热衷援引的德沃托、斯泰格纳等环境史学家年代都偏早;当代的环境史学研究有很多新发展,尤其是摒弃了地理决定论

31:50 新大陆生态的特殊性: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斯科特《反谷》

35:40 美国西部和东部的环境有着巨大不同,尤其是前者的干旱;卡普兰认为这种环境让美国人在开拓西部的过程中习得了一种较为审慎的保守主义,与特朗普式的美国优先主义大相径庭

【36:45 – 38:38 贾丁】

37:25 提问:卡普兰这样一个老派的地缘政治家,在美国当代决策界有多大影响力?他的信众是哪些人?

【38:38 – 56:10 林垚】

39:55 地理、技术与政治三方面因素的互动,以美国中西部的兴衰为例:铁路到航空的交通技术变迁;僵化的宪政框架导致中西部衰败地区的政治影响力不成比例地放大

50:46 卡普兰式地缘政治思路在当前美国政界遭到的内外夹攻:内政上,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的迫切性;外交上,过往二十年的军事挫败,表明再高瞻远瞩的地缘政治思路也依赖于充分的在地知识作为支撑,否则寸步难行

【56:10 – 58:45 贾丁】

57:20 提问:卡普兰认为,全球化在为美国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也使得美国的城市与村镇出现了发展上的趋同,根植于土地的稳定与保守的传统逐渐消失;二位老师对此如何看待?

【58:45 – 67:33 侯深】

59:06 美国对全球事务的介入:摇摆在道德主义与实用主义之间

61:26 美国中产生活方式以普世主义的想象自诩,但从环保角度看却是不可持续的、无法全球共享的

64:09 城市趋同化与保育地方风味之争:反对连锁店、抵制资本统御、推动慢食运动;问题在于,面对能源与环境危机,这些生活方式是否足以满足城市大多数人口的日常需求

【67:33 – 68:40 贾丁】

67:33 美国对内对外都有非常糟糕的人权纪录,因此在批评别国时难免显得虚伪

【68:40 – 81:30 林垚】

68:40 美国的环保困境,部分源于其根深蒂固的种族矛盾:窗式空调、烘干机、房屋设计、市政土地规划

72:35 与卡普兰所认为的相反,美国城市的地方独特性消失,主要不是城市化的后果,而是城郊化的后果;后者同样与种族主义息息相关

74:57 在美国的城市化地区,八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保守主义与去监管化,令大型连锁企业得以不断排挤本地小商铺

77:00 全球化未必总是导致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也有可能通过巨型城市内部的规模经济效益,为本地文化创造生机

78:30 美国文化霸权过于强大,后发国家纷纷模仿美国模式;认识到美国模式背后长久以来扭曲的激励机制,打破对其迷思,有助于重新想象和构造一种更好的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路径

【81:30 – 99:38 听众问答互动环节】

【81:45 – 87:10 侯深】

81:45 美国作为实验性质的国家,很多改革都仍然在进行时

82:35 地理环境对美国实验的重要影响:美国与欧洲的城市规划对比;十九世纪乌托邦主义者对美国的向往;二十世纪中期反主流文化者的社区主义实践

85:42 美国文化影响力的根源:消费文化的强大诱惑力

【87:10 – 97:50 林垚】

87:10 听众提问:是否存在弥合美国社会撕裂的可行路径

87:49 当代美国政治在制度架构上留给地方改革实验的空间越来越小

93:18 当代美国对多元文化议题的过分聚焦,是政治经济改革之路不断被堵死之后的无奈转向

【97:50 – 99:38 贾丁】

97:50 韩国流行文化兴起的启发

99:38 邹怡:总结与致谢

26 Jul 2020E.4 《正义论》导读 A Theory of Justice: An Introduction (2017.12.19)01:04:55

2017年12月19日录制,对罗尔斯 (John Rawls)《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 一书的导读。

15 Nov 2024E.28 特朗普何以再次当选 Why Was Trump Reelected? (2024.11.8)02:26:45

2024年11月8日,林垚×王浩岚×赵修业×宋珂嘉,清华大学“青年学衡沙龙”对谈美国大选(原标题:《乡下人的悲歌:美国大选与美国社会》)。

【时间轴】

00:08 主持人

02:24 林垚

14:22 主持人

14:52 林垚

18:06 主持人

19:04 王浩岚

31:26 主持人

31:48 王浩岚

41:02 主持人

41:18 王浩岚

45:00 林垚

52:04 主持人

52:33 赵修业

76:03 主持人

76:58 宋珂嘉

84:36 主持人

85:00 林垚

93:00 赵修业

97:07 宋珂嘉

98:55 赵修业

100:42 听众提问

101:10 王浩岚

107:10 林垚

109:42 王浩岚

113:06 听众提问

113:25 赵修业

115:58 听众提问

116:19 林垚

118:30 王浩岚

120:25 听众提问

120:42 林垚

126:16 听众提问

126:46 王浩岚

131:00 林垚

132:40 听众提问

133:17 赵修业

137:18 宋珂嘉

141:08 王浩岚

145:24 林垚

146:22 主持人

23 Mar 2023E.17 当文学与生命体验交织 Interweaving Literature with Lived Experience (2023.3.10)02:15:13

2023年3月10日,我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肖一之老师在陆家嘴读书会进行了一场题为“当文学与生命体验交织”的对谈,聊的是【世纪文景】出版的新书《与父亲的奥德赛》。部分对谈内容已由“澎湃新闻”记者龚思量整理成文刊出

15 Dec 2024E.30 信息茧房时代的公共说理 Public Reasoning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Cocoon (2024.12.7)01:42:17

2024年12月7日《空谈》上海分享会『林垚×贾敏:信息茧房时代,跨越立场的真正交流能否实现?』现场录音(8月7日北京分享会『⁠林垚×淡豹:人工智能时代,读文科还有什么用?⁠』有⁠录音⁠⁠文字稿⁠;8月12-14日⁠成都分享会⁠未录音)。

【主办】中信书店·上海江湾里店

【主持】贾敏,历史学博士,密涅瓦人文思想系列主理人,华东师范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主讲】林垚,上海纽约大学政治学实践助理教授,《空谈》作者

18 Oct 2021E.11 当我们谈论人生意义时我们谈些什么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the Meaning of Life (2021.10.17)02:12:47

2021年10月17日,上海译文出版社彼得·沃森《虚无时代》新书分享会,我与维舟、林子人两位的对谈。

文字稿:上半部分(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xFmi-SaludfMtYYUKiNwHQ;下半部分(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BhyiULf5qji4ERZh2Y_cCg;全文(博客):http://dikaioslin.blogspot.com/2021/11/age-of-nothing-meaning-of-life.html

时间轴:

02:15 林子人

04:48 维舟

10:39 林垚

16:23 林子人

16:50 林垚

19:37 维舟

20:43 林垚

22:50 林子人

23:20 维舟

32:10 林垚

48:24 林子人

50:58 维舟

59:02 林垚

69:16 林子人

69:54 维舟

76:25 林垚

83:25 林子人

84:48 维舟

94:35 林垚

108:48 观众提问

110:40 林垚

112:53 维舟

116:20 观众提问

118:04 维舟

126:42 林垚

16 Jul 2020E.3 《自由主义与荣誉》导读 Liberalism with Honor: An Introduction (2017.12.19)00:48:57

2017年12月19日录制,对美国当代政治理论家Sharon Krause《自由主义与荣誉》(Liberalism with Honor) 一书的导读。

11 Jul 2023E.19 人工智能与哲学 AI and Philosophy (2023.6.6)01:50:21

2023年6月6日,我与播客《不合时宜》的主播王磬、孟常,以及我们的共同好友、理论物理学家暨软件工程师赵智沉,一起聊了聊人工智能及若干相关哲学问题。本次聊天的删节版发表于“小红书”,这里备份的是完整版。

15 Mar 2025E.33 中国语境下的种族话语和种族主义 Race and Racism in the Chinese Context (2020.6.18)01:59:53

今天上传一份来自2020年6月的“怀旧”音频:《时差 in-betweenness》(Buzzsprout主站小宇宙镜像)播客的第一次录音(原本分为两期节目发出);当时我的设备出了点问题,所以每当轮到我说话时音质就比较炸裂,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时差》成立于2020年,是我和张晨晨、郭婷、李瀚伦共同主持的一档播客,旨在向中文听众介绍海外人文社科领域的最新发展,以及这些领域中的年轻华人学者的研究。《时差》的主站在Buzzsprout,国内朋友可以在“小宇宙”上收听;但从去年开始,在小宇宙上无法直接搜索《时差》(搜到的都是别的同名播客),只能通过点击播客的链接地址间接进入节目(其中有几期节目只能在外服上收听;我在下面的文案中会分别列出迄今各期节目的国内外收听链接以及文字整理稿——如果有的话)。

需要在“小宇宙”上收听《时差》的国内朋友,在通过小宇宙链接地址进入播客后,请一定记得点击“订阅”按钮,这样后续才能收到节目更新的通知。


【本期时间轴】

音乐:Smash the statue by SMZB

5:41 欧洲人种论的发明

8:31 人种论对中国革命和国族建构的影响

13:06 功能性的基于表征的歧视 vs. 与西方现代性结合在一起的种族主义

17:21 清末革命的语境与“中华民族”的建构

21:21 种族主义世界秩序基于“文明 vs. 野蛮”、“human vs. less-than-human”的二元论

23:51 法农对黑格尔主奴辩证法的批判

27:51 二元对立对后进国家追求现代性的影响

30:51 “素质”是一个种族化的概念吗?

32:01 种族与优生学

38:51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对“黄种人”身份的认同与再制造

42:51 美国主流社会关于黑人的“身体素质”的叙事的历史变迁

45:51 当代中国公共空间中缺乏对人种理论和生物决定论的批判和反思

48:51 科学与政治:生物学和考古学讨论如何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

56:51 东亚社会的白人特权

59:51 香港的种族问题

1:15:11 西方主流文化对东亚社会的影响:加强种族差序的内化

1:16:21 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先进”毁灭“落后”是正当的

1:16:59 种族与性别,对跨种族/跨国婚姻的态度和叙述

1:27:09 从“愿嫁汉家郎”(台湾电影〈水摆夷之恋〉插曲)到流行音乐中的华夷秩序想象

1:28:29 “灯塔主义”自由派;及其与右翼民族主义者在种族文明秩序观上的相似与不同

1:40:09 汉族中心主义的叙事中对“少数民族”的他者化和非人化

1:42:29 福建如何在华夷秩序中从“蛮夷”成为“华夏”的一部分

1:46:29 美国“泛亚裔(pan-Asian)”身份的形成;“亚裔”群体内部的差序与歧视

1:55:59 总结

 

【《时差》节目列表(截至2025年3月15日;倒序)】

 

#17 新书访谈 | 作为政治话语的「爱」与情感政治

主播:张晨晨、林垚、郭婷

郭婷的新书:Religion, Secularism, and Love as a Political Discourse in Modern China

收听: Buzzsprout⁠小宇宙

 

#16 离散华人社群,性/别,中国与卢旺达

主播:张晨晨

嘉宾:夏楠、流嘉

收听:Buzzsprout小宇宙

 

#15 边境与后疫情时代的全球流动

主播:张晨晨、林垚

嘉宾:张娟、游天龙

收听:Buzzsprout

 

#14 育儿劳动,性别,社会政策

主播:张晨晨

嘉宾:Kailing Xie、焦霖、Ting Guo

收听:Buzzsprout小宇宙

 

#13 谁的城?城市化,城市空间,人与城

主播:张晨晨、林垚

嘉宾:赵益民、战洋

收听:Buzzsprout小宇宙

 

#12 宗教学:信仰,魔法,身份,权力

主播:郭婷

嘉宾:程晓文、李纪、倪湛舸、郑利昕

收听:Buzzsprout小宇宙文字整理

 

#11 民族建构,文化身份,他者想象

主播:张晨晨、林垚

嘉宾:王菁、罗钰

收听:Buzzsprout

 

#10 疫情之下的科技与社会研究

主播:郭婷、林垚

嘉宾:洪广冀、吴易叡

收听:Buzzsprout小宇宙

 

#09 「华语语系」:华语世界的权力、多元和流变

主播:郭婷

嘉宾:姜学豪、谢琼、岑学敏

收听:Buzzsprout小宇宙

 

#08 日常中非关系

主播:张晨晨、李瀚伦

嘉宾:林丹、李杭蔚

收听:Buzzsprout小宇宙

 

#07 酷儿,跨性别,情感理论

主播:郭婷、林垚

嘉宾:刘文、马景超

收听:Buzzsprout小宇宙文字整理

 

#06 数字中国:从网络舆论空间到平台经济

主播:张晨晨、李瀚伦

嘉宾:吴晓、张琳

收听:Buzzsprout

 

#05 两极化时代的异乡人

主播:张晨晨、郭婷、林垚、李瀚伦

收听:Buzzsprout小宇宙

 

#04 知识的公共生态

主播:郭婷、林垚

嘉宾:涂丰恩、淡豹

收听:Buzzsprout小宇宙文字整理


#03 女权主义,性别,与城乡迁移

主播:张晨晨、郭婷

嘉宾:董一格、沈洋

收听:Buzzsprout小宇宙

 

#02 中国语境下的种族话语和种族主义(下)

主播:张晨晨、郭婷、林垚、李瀚伦

收听:Buzzsprout小宇宙

 

#01 中国语境下的种族话语和种族主义(上)

主播:张晨晨、郭婷、林垚、李瀚伦

收听:Buzzsprout小宇宙

23 Dec 2023E.20 对话斋藤幸平 A Conversation with Saito Kohei (2023.11.17)01:10:17

2023年11月17日,受上海译文出版社邀请,我和上海财经大学的梁捷老师,在澎湃新闻“翻书党”栏目的杨小舟编辑主持下,与《人类世的“资本论”》一书作者、目前任教于东京大学的斋藤幸平老师进行了一场在线对谈,由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凌蓉老师现场翻译。对谈的删节版文字稿及删节版视频将由澎湃新闻发表。


【时间轴】

01:03 开场+各人自我介绍

04:15 梁捷

06:19 林垚

08:07 斋藤幸平/凌蓉

09:25 杨小舟

09:56 林垚

15:04 斋藤幸平/凌蓉

18:35 梁捷

22:08 斋藤幸平/凌蓉

25:57 杨小舟

26:51 斋藤幸平/凌蓉

30:38 杨小舟

31:07 林垚

36:29 斋藤幸平/凌蓉

40:20 梁捷

42:39 斋藤幸平/凌蓉

45:50 杨小舟

46:34 林垚

52:06 斋藤幸平/凌蓉

56:43 梁捷

59:03 斋藤幸平/凌蓉

62:13 林垚

67:26 斋藤幸平/凌蓉

69:40 杨小舟

14 Aug 2024E.23 人工智能时代,读文科还有什么用?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the Era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24.8.7)01:33:28

2024年8月7日,我(林垚、三土)和淡豹在北京“方所”书店进行了一场题为“AI时代,读文科还有什么用?”的对谈,暨拙著《空谈》的新书分享会。这里是对谈的录音,文字整理稿刊于上海译文出版社公众号“非虚构时间”。

【时间轴】

02:15 薛编介绍三土、淡豹、《空谈》(《空谈》目录及自序⁠⁠《空谈》豆瓣页面

04:52 为什么会选择读“文科”?

06:08 中国特色的高中“文理分科”制度

09:22 北大生物系“猪象杂交”的黑历史

14:40 在三土眼中,世界是一幅巨大的拼图

16:35 淡豹的求学与自我表达之路

20:57 淡豹点评《空谈》

25:51 淡豹和三土的友谊

27:36 文科和理科,哪个更容易被AI替代?

31:49 “文科/理科”是极度简化的区分

34:23 自主求知的过程本身不可替代

38:07 三土作为高校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用AI写作业

43:43 淡豹作为文学创作者,如何看待AI的创作能力

44:14 AI无法提出全新的概念和全新的比喻

45:43 淡豹的比喻:AI就像一位能且只能把家里变得整齐而又拥挤的整理师,有三件事做不了

48:17 薛编现场催稿《霍金悖论》的下半篇

50:12 三土谈哲学的独特性(参阅《霍金悖论》、《上帝与罪恶问题》)

56:31 当代科学知识生产机制的潜在问题

1:00:20 心理学的重复实验危机:以“刻板印象威胁”效应为例

1:04:00 一分为二地看待大众对科学的疑惑

1:05:59 淡豹谈如何阅读《空谈》里的长文

1:11:56 听众提问:如何更好地运用AI这个工具?

1:19:56 听众提问:如何平衡求学的广度与深度?

1:22:47 听众提问:佛学与哲学的关系?读文科就业难怎么办?

13 Jan 2021E.7 拜登登场,特朗普离场 Biden Coming, Trump Leaving (2021.1.12)01:46:32

2021年1月12日在Chinese Students & Activists (CSA) Network的讲座,分析了拜登团队在内政外交方面的挑战,以及2021年1月6日国会之乱及其余波。

04:05 拜登团队的内政展望

15:25 拜登团队的外交展望

(插曲:16:55 - 18:55 袁宝暴动、林宝救驾)

28:19 极右翼势力、地方媒体生态、种族主义遗产、社会经济焦虑、政经结构固化

39:05 华人川粉、一代移民、灯塔主义、华语假新闻

53:45 推特封号特朗普:言论自由、网络治理外包、如何问责互联网巨头、两党修法分歧、兼谈网络中立性等其它争议

74:40 美国的盟国

80:26 留美华人如何参与美国政治、进步派如何对拜登团队进行监督问责

85:21 美国近年社会思潮的变迁、民主党内温和派与进步派的实力消长

93:35 国会之乱后如何处理特朗普:交接典礼的暴动预警、第二十五修正案动议、总统弹劾动议、第十四修正案第三款动议

15 Mar 2024E.21 文化战争与加沙危机中的美国高校 American Universities Amid the Culture War and the Gaza Crisis (2024.1.17)01:34:09

2024年1月17日接受记者Jing采访的电话录音。

09 Oct 2020E.6 美国选举人团制度述评 On the U.S. Electoral College System (2020.10.9)01:28:36

为“美轮美换”播客(https://lunhuan.fm/)录的一期节目。

我在2012年写过关于选举人团制度的专栏,见:http://dikaioslin.blogspot.com/2012/12/blog-post.html

上个月在“小声喧哗”聊金斯伯格大法官生平的一期播客,见https://loudmurmursfm.com/episodes/RBG

本期播客结尾提到的《灯塔主义与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的“川化”》一文,见: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10670564.2020.1766911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3538736

25 Nov 2024E.29 当代美国的移民政治 Immigration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U.S. (2020.12.2)01:41:00

在对2024年美国大选的诸多复盘分析中,通胀与移民是最常被提起的两个议题,我在此前参与的两场对谈(许子东×周轶君×林垚特朗普与民主》、林垚×王浩岚×赵修业×宋珂嘉特朗普何以再次当选》)中也有所涉及,但受时间及形式所限均未能充分展开(另参:林垚×忽左忽右民主党又输给特朗普了》)。不过其实早在四年前,2020年美国大选结束后不久,我和夕岸、钟思骋就已经在播客《唯理对谈》中专门聊了一期当代美国的移民政治,基本上把今年大选中的相关议题(比如拉美裔选民的政治转向、华裔川粉的意识形态构成、极右翼信息生态圈的打造、“非法移民”问题的来龙去脉等等)全都涵盖到了,直接套用到当下也绝不过时。那期播客的收听量较低,所以我在此重发,供感兴趣的听众朋友们参考。

【以下为《⁠唯理对谈⁠》原节目的文案及时间轴】

  • 2020年12月14日,美国各州的选举人团将正式选出第59届美国总统,标志着本次美国大选正式落下帷幕。新一季的首期唯理对谈,我们将与林垚(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耶鲁法学院在读)及夕岸(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两位广泛关注公共议题并且在华语世界积极发声的嘉宾,探讨大选中的种族和移民问题。
  • 选前预测中,人们普遍认为拉丁裔人口和投票率的上升有助于拜登拿下关键摇摆州。选后数据表明,尽管佛罗里达州内的多个拉丁裔聚集区的选民对民主党候选人的支持率不及上届大选,但却成功帮助拜登赢得多年来支持共和党的亚利桑那州。
  • 另一方面,华裔选民中的分歧丝毫不亚于拉丁裔。华语世界自特朗普2015年宣布竞选以来便有强烈的“挺川”群体,而民主党在年轻华裔群体中亦不乏激进支持者,他们往往走在BLM(Black Lives Matter)等种族平权运动的前线。
  • 在美国政治中有重要影响的“拉丁裔”身份是如何被建构的?拉丁裔内部有怎样的分歧?这种分歧又如何影响到拉丁裔以外更广泛的政治讨论?为何部分华裔移民选择力挺特朗普?为何年轻华裔比他们的父辈更为激进?跨代际的沟通何以可能?关于移民的讨论是否可以取得跨国界和跨文化的共情?
  • 移民问题与种族问题紧密相关,亦是两党关注的焦点。林垚老师通过自己参与的一场移民官司解释“合法移民”这一身份是如何被构建的,夕岸老师则分析了移民问题中跨族裔沟通的困难和出路。
  • 本期您将听到:
  • 4:20 奥巴马对本次大选中拉丁裔“跑票”现象的解读正确吗?
  • 10:00 肤色对于拉丁裔的身份认同的影响
  • 13:45 拉丁裔内部的肤色问题如何影响到非拉丁裔的政治立场
  • 16:40 地方媒体的衰落如何给了假新闻空间
  • 20:40 目前社交媒体应对假新闻方法的局限
  • 21:55 前共产主义国家移民的心理分析
  • 27:34 进步派在人权问题上的窘迫
  • 36:20 移民和BLM运动之间的关系
  • 43:45 亚裔二代移民的左转以及跨代际沟通
  • 50:10 拉丁裔和黑裔之间有相似的经历,但是否存在政治上的团结?
  • 57:40 共和党的种族政策变迁
  • 1:04:00 如何评价民主党移民政策
  • 1:11:50 “合法移民”身份是如何被建构的
  • 1:21:50 面向反移民群体的说服策略
  • 1:25:50 媒体的移民想象的局限
  • 编辑:赵胤光,钟思骋
  • 主持:钟思骋
  • 嘉宾:林垚,夕岸
  • 剪辑:陈诞喆
11 Apr 2024E.22 一对伴侣的《坠落的审判》映后谈 A Couple's Anatomy of Anatomy of a Fall (2024.4.8)01:35:24

2024年4月8日,我和我的爱人袁源,在上海前滩太古里MOViE MOViE影城观看了茹斯汀·特里耶(Justine Triet)导演的《坠落的审判》(Anatomy of a Fall),并在秦以平主持下进行了一场映后对谈。这是对谈的录音。

我和袁源一起参加的其它对谈:

05 Aug 2020E.5 民粹主义和民主政治的衰败:以美国为例 Populism and Democratic Decay: The American Example (2018.7.8)01:34:33

这是我2018年7月8日在北京做的一场“选·美”线下讲座,之前在“选·美”播客上传过音频(https://xuanmei.us/episodes/65)。“选·美”是我和几位朋友在2015-2019年间合办的一个旨在向汉语界深度介绍美国社会政治的项目,旗下有播客、专栏文章、公众号、会员邮件通讯、线下沙龙和讲座等;如今虽已停办,但绝大多数内容仍可在网上查到。

Améliorez votre compréhension de 催稿拉黑 Philosophically Procrastinating avec My Podcast Data

Chez My Podcast Data, nous nous efforçons de fournir des analyses approfondies et basées sur des données tangibles. Que vous soyez auditeur passionné, créateur de podcast ou un annonceur, les statistiques et analyses détaillées que nous proposons peuvent vous aider à mieux comprendre les performances et les tendances de 催稿拉黑 Philosophically Procrastinating. De la fréquence des épisodes aux liens partagés en passant par la santé des flux RSS, notre objectif est de vous fournir les connaissances dont vous avez besoin pour vous tenir à jour. Explorez plus d'émissions et découvrez les données qui font avancer l'industrie du podcast.
© My Podcast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