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lorez tous les épisodes de 东腔西调
Date | Titre | Durée | |
---|---|---|---|
18 Oct 2021 | Vol.52丨东腔西调×中间地带:当历史哲学遇上历史 | 00:50:31 | |
历史是否有方向,历史是否有规律?《枢纽》的作者施展回答是,否。但是如果你读过《枢纽》,一个很明显的阅读体验是,那种方向感与规律性或明或暗,忽隐忽现。 也许正因为历史总是作为回应现实的材料工具,那些在历史里寻求新的解释框架的尝试,似乎都未能经受太多历史检验。可用施展自己的话说,历史哲学并非历史本身,而是以特定方式编织历史记忆,表达出某种方向感的感受,进而获得某种共同的身份意识。 借由变量中国商学院的采访契机,「东腔西调」和「中间地带」做了一次播客联动。在本期节目中,「东腔西调」常驻嘉宾、外交学院教授施展与「中间地带」主播就商业、秩序、历史等等话题展开了一次对谈,他们从商人秩序聊到商学院教育,讨论了为何「政治学」开始慎谈「power」,也在最后剖析了历史哲学与历史、历史学的重叠与交错。 【本期对谈】 施展:「东腔西调」常驻嘉宾 海博:「中间地带」播客主播 【收听指南】 03:06 一个比方,用「地方债务」理解什么是元问题 09:49 制造业的「中间性」可以持续多久 14:56 「自变量」or「因变量」 19:50 历史学家会和「历史哲学」打架么 23:20 历史哲学并非历史本身 31:11 新的精神聚合体 37:08 民族国家中的良性与恶性 45:55 政治学首先是关注 power 的学科 48:50 power观在19世纪英式自由主义话语中变得政治不正确 【本期音乐】 Overture - Ennio Morricone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04 Oct 2021 | Vol.47丨许小亮:做曾国藩式的父亲,还是梁启超式的父亲? | 00:54:26 | |
“双减”之下,我们还可以如何想象家庭、教育和未来的可能性?以此为原点,我们在这个国庆假期策划推出了教育特辑。在前两期节目中,刘擎老师聊到了不“鸡娃”之后,我们可以如何回归教育的本质,李筠老师则聊到了自己与女儿共读《理想国》的日常。 本期节目是《长大的游戏》第三期,我们请到了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的许小亮老师。许小亮老师虽然主业是研究西方法学,但他同时也是一个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在学术工作之余,他也在中学为学生讲授《论语》、《庄子》等中国经典。 对于家长来说,如何挑选一本可以和孩子共读的书?该如何摆脱传统语文教育的桎梏,让孩子从经典中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在本期播客里,许小亮老师将和大家分享他的观点。 【本期对谈】 主播:大志(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许小亮(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教授) 【收听指南】 04:33 我们这一代人的“反传统”是鲁迅的“反传统”的简单迭代和复制,它并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反传统。 09:45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流行的国学教育,一边倒地说这个东西就是好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一切,这个是不对的。 12:40 就今天而言,记诵本身其实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了,它只会增加我们脑袋当中的那些陈腐的没有意义的知识。 16:49 我在教经典课的时候既不关注它的文学性,也不关注它的思想性,我关注它的生活性。 21:47 能够跟学生关心的东西契合起来,经典的教育才是有意义的。 26:33 在他们想象力发散的时候,打开一个新的视野,给他们这一方空间,其实恰是时候。 33:29 读书与家风的塑造其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9:53 今天我们完全可以以个人作为价值原点去评价孔子。 41:30 曾国藩的家书里,到处都是道理,到处都是劝教;梁启超的家书里,则是充满了对孩子的嘘寒问暖。 46:03 我原则上不太主张在青少年阶段过多接触佛家或道家的思想。 52:12 不要把这个东西作为一个知识或技能去学习,人文教育是长期的,不必急于求成。 【相关书籍】 《论语》 《庄子》 《孟子》 《念楼学短》 《论语集释》 《曾国藩家书》 《梁启超家书》 《诗经》 《论语译注》 【片头音乐】 采薇 - 张渠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1 Jun 2021 | Vol.27丨区块链技术将孕育出一个怎样的世界? | 00:41:33 | |
6月9日,历史性时刻来临。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总统布格磊(Nayid Bukele)宣布以「绝对多数」赞成的投票结果通过《比特币法》,这意味着萨尔瓦多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将比特币定为法定货币的国家。 回顾过往,历史演进的底层驱动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技术的迭代,而目前的区块链技术正在构成有可能带来巨大结构性变迁的关键力量。关注世界市场背后的技术驱动,反过来也是我们关注中国、关注世界的重要前提。 在众多的技术里,区块链技术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什么样的可能性?二十年以后,部落城将怎样革新我们的生活?本期播客中,施展和何必将聊一聊区块链背后的机制设计以及他们对区块链社区未来秩序的设想。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2:06 科幻作家预言人类可以通过脑机接口从碳基生物跃升到硅基生物,但区块链技术更有可能在组织机制的意义上改变人类本身。 06:46 什么是囚徒困境?为什么说区块链为解决囚徒困境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15:45 比特币和美元有什么关系?数字货币在金融领域之外还有什么潜力? 21:30 部落城和传统经济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4:49 尽管区块链技术已经相当去中心化,但是像马斯克这样的KOL却轻易影响着数字货币的起起伏伏。长此以往,区块链社区会不会反而重新回到中心化? 33:31 真正有活力的数字货币是以人们彼此之间的信任认同为担保的。换言之,机制设计得越好,认同者就越多,部落城的规模就越大,链就越有机会活下去。 35:52 为什么现代国家都在尝试控制所谓的数字主权?商业城邦有可能成为区块链世界的梵蒂冈吗?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11 Sep 2021 | Vol.42丨美国失败的根源:历史转折中的9·11 | 00:40:41 | |
8月30日晚,美国最后一架运输机从喀布尔国际机场起飞。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肯尼思·麦肯齐表示,此次撤离既标志着美军在阿富汗人员撤离行动的结束,也标志着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美军在阿富汗开始的近20年军事行动的结束。 在阿富汗政权更迭后,中文自媒体界随之掀起了“民族解放”、“抵抗美帝国主义”的叙事热潮。这种叙事固然是一个笑话,但9·11以来反对恐怖主义的全球化叙事的确越来越难解释中东乃至整个西亚、中亚地区的复杂纠葛与矛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恐怖主义”这一概念实际上是美国社科学界个体行为主义方法论的一个结晶,它只关注恐怖分子的恐怖行为本身,而并没有考虑其背后的机制逻辑,这正是如今需要突破的地方。 新世纪的二十年来,无论是美国的全球军事行动,还是国际政治局势,仿佛又有了一次重新的轮回,我们现在似乎有必要重新讨论9·11事件,重新确立它在旧世纪终结和新世纪开端的重要意义。本期播客,我们有幸邀请到政治学学者和冷战史研究爱好者,共同聊一聊9·11以来世界政治格局与全球反恐叙事的演进。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嘉宾:李日非(冷战史研究爱好者) 【收听指南】 03:07 恐怖主义还是民族解放?网络讨论的想象大于现实 08:25 美国在战争这一最本质的政治行为上越来越天真 11:17 民主国家不打仗? 13:40 美国的天真是在冷战胜利的叙事中不断建立起来的,但后来美国的想象跟现实的世界之间出现了一个严重的不匹配。 16:12 威尔逊世界、霍布斯世界、达尔文世界 18:30 冷战时期对美苏而言各自都是一个最好的状态,因为自己不擅长的世界实际上是由对方来主导的。 25:09 美国所提出的“反恐”本身其实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 28:43 游击战本质上是不可战胜的,从游击战那一方来看,胜利不是我打败你,而是我“熬”死你。 34:36 新的秩序现在看起来是一种混乱状态,但这里面有一些苗头是可以识别出来的。 37:01 冷战的结束打破了此前三个世界之间的平衡状态,而9·11事件是此后矛盾集中突发的体现,20年来,这些矛盾的伤口也并没有很好地愈合。 39:10 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意识形态的冲突,可变但不可交易,一种是地缘政治的冲突,可交易但不可变。 【本期配乐】 Take Off – John Powell Attack – Hans Zimmer Tennessee - Hans Zimmer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30 Aug 2021 | Vol.40丨给全民“发钱”,到底是不是一个好主意? | 00:38:01 | |
从七月中旬开始,东腔西调的主播和大观天下志的学者老师们都在很认真地思考一件事——要不要给全民“发钱”?在涵盖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各个领域的探讨中,有的学者认为这项政策利大于弊,要好好考虑一下怎么实施,而有的学者则认为这项政策就像无稽之谈,基本的前提假设就不靠谱。 随着6位学者文章正式更新完毕,我们对本期「思想季」话题“全民基本收入(UBI)”的讨论也进入了尾声。今天,东腔西调主播何必和大观天下志编辑部&思想季栏目策划大志将最后对UBI的具体价值和可行性展开复盘,聊聊他们对“给全民发钱”这件事儿的真实想法。 【本期主播】 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大志:大观天下志编辑部、思想季策划 【收听指南】 01:01 为什么会想到聊UBI这个话题? 08:14 公共讨论中的实然与应然、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12:40 UBI的量要多少才算合适? 20:27 UBI到底可以怎么发? 28:05 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也是会长大的。 33:19 宗教会预先给人设置一个目的,但我们的生存智慧就是活着。 34:01 UBI会不会腐化人的心智? 【特别播报】 感谢大家对「思想季」栏目的支持,六位学者关于全民基本收入(UBI)的主题文章已更新完毕,欢迎前往「大观天下志」公众号阅读分享。同时欢迎大家在任一相关播客下留言对于UBI的想法,近期我们将择优送上思想季礼包(内含「东腔西调」定制帆布包*1+任意大观学者书籍*1)。 【片头音乐】 Piano Concerto No. 2 in C minor, Op. 18: III. Allegro Scherzando 【关于我们】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03 Dec 2021 | Vol.62丨列国志:新加坡,南洋新世界,鸡饭、咖喱与普通法 | 00:44:31 | |
在《列国志》的前三期节目里,何必和施展已经聊过了日本、韩国和越南。在讲到东南亚制造业的时候,施展老师也提前留下了谈论新加坡的引子——关于生产能力,可以看越南,而关于生产背后的资金调配和金融转换,要看新加坡。 作为战后先发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在国际法意义上是个国家,在物理意义上却只有城市的规模。从社会层面看,华人社区的文化习俗始终与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紧密互动,但从国家秩序来说,近代新加坡却一直在试图与东亚做出某种切割。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因何发展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商港之一?新加坡的独立跟二战后东南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变化有什么关系?本期播客,何必和施展老师将继续同大家分享他们的世界之旅。 注:本栏目音频更新后,公众号「施展世界」将逐期发布摘编后的文字版内容。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大历史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2:45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二个以华人为主体的国家 06:25 平行叙述的社会文化与国家秩序 12:07 逐渐在小共同体内部安身立命 15:16 华人为什么会成为“待宰的羔羊”? 20:42 儒家文化、宗族结构与“下南洋” 24:11 新加坡和香港:金融中心与普通法背景 30:41 李光耀面对的问题:如何生存?如何发展? 36:00 新加坡的威权、法治与国民自我定位 40:56 跨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工具箱】 01 牛车水(Chinatown)是指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车水名字的由来是当时没有自来水,牛车运水情景在唐人街非常普遍,便称唐人街为牛车水。 02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19年1月28日正式启动了新加坡开埠200周年的庆祝活动,他说到:“斯坦福·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并没有‘发现’新加坡,就像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一样。因为在1819年莱佛士到达新加坡之前,这里就早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李显龙的这句话并非在美化英国的殖民统治,而是强调新加坡已经是一个拥有700年历史的港口,并与东南亚紧密相连。这次纪念活动的主题是“从新加坡到新加坡人”,它回顾了新加坡作为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国家的历史并展望了其未来。 03 马来亚联邦(Malayan Union)是二战后英国殖民政府为整合英属马来亚,而在马来西亚半岛所策划的联邦体制。1948年,英国政府把马来联邦、马来属邦与原海峡殖民地中的槟榔屿和马六甲等11邦,合并为马来亚联合邦。1957年,马来半岛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联邦独立。1961年,马来亚、新加坡、沙巴和沙捞越同意了东古提出的四个政治实体一起构建“马来西亚联邦”的构想。1962年,新加坡经过全民投票,同意加入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04 亚洲四小龙,是指自60年代末至90年代期间,亚洲四个发展迅速的经济体: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亚洲四小龙在70年代之前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导,70-90年代期间利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利用本地廉价而良好的劳动力优势,成为亚洲继日本后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01 Jun 2021 | Vol.25丨北中国旅行指南(上) | 00:49:57 | |
提起大同,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山西省的一个地级市?还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抑或是曾经的北魏首都,辽朝和金朝的陪都? 如果你从北京自驾出发一路开车到大同,望着沿线的长城,联想起农耕和游牧民族互动的中国古代史,或许会发现,草原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时候,从大同过来的游牧者既可以向东走,经由张家口、宣化,穿军都陉过居庸关,也可以经由东南方向,穿蒲阴陉过紫荆关,进入华北平原,直取北京。因此,如果定都北京,山西同样是帝国门户,而大同就是必守之重镇。 本期播客中,施展和何必将会结合他们此前从北京自驾到大同的经历,跟我们一起撬动藏在中国历史中的这段密码。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06 Oct 2021 | Vol.48丨翟志勇:每一个被“鸡”的娃都是无辜的 | 00:48:02 | |
“双减”之下,我们还可以如何想象家庭、教育和未来的可能性?以此为原点,我们在这个国庆假期策划推出了教育特辑。在前面的节目中,刘擎老师讨论了不“鸡娃”之后我们要如何回归教育的本质,李筠老师聊到了自己与女儿共读《理想国》的日常,许小亮老师则分享了在家中营造良好读书氛围的自身经验。 本期节目是《长大的游戏》最后一期,我们请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大观学者——翟志勇老师。今年年初,《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审议,今年八月再次提请审议,并且改名《家庭教育促进法》。作为一位法律学者,翟老师一直在关注这项法律的最新动向。同时作为小学二年级女孩的父亲,翟老师也在经受和探索着“双减”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为什么要出台《家庭教育促进法》?家庭和社会在教育的问题上该怎么分工?“鸡娃”有什么时代背景?我们说“做一个普通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双减”或许有可能改变目前的教育不公平吗?在这一期播客里,翟志勇老师将和我们一起聊聊这些话题。 【本期对谈】 主播:大志(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翟志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27 双减政策反而使得孩子的时间节奏特别紧 06:41 家庭教育只是整个的孩子的教育环节中的一环 11:08 习惯和人格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是身体力行的教育 14:56 家庭教育要让孩子感知父母的真实的生活状态 17:03 教育是需要学习的,但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0:05 对于留守儿童,强调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起效的 23:24 通过鼓励教师的流动来实现教育公平是治标不治本的 27:00 普通人这三个字是模糊的 30:35 孩子不是父母用来实现自己未竟理想的工具 33:24 你所谓的孩子不如你,是因为你只在用你的成就衡量孩子 37:40 现在80后的这一批父母,实际上有了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去“鸡娃” 41:52 佛系一点可能本身会跟孩子所处的学校有关系 46:36 家长的自我养成,可能是我们教育孩子的一个更重要的前提 【本期书籍】 帕特南:《我们的孩子》 【片头音乐】 the tumbled sea - we're turning into regular people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7 Aug 2021 | Vol.39丨塔利班治下的阿富汗,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卢旺达? | 00:26:55 | |
8月中旬,塔利班武装以闪电之势占领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虽然塔利班发言人说:“在阿富汗,战争已经结束。”但塔利班治下的阿富汗依然是一片混乱。8月19日,塔利班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25日,塔利班的“音乐禁令”被证实卷土重来。26日,喀布尔机场附近发生两次爆炸,已造成至少72死、155伤。 为什么中国要关注阿富汗?为什么我们对阿富汗的关注还不能仅限于当下美军的狼狈之态或塔利班表面声称的温和与开明?阿富汗今后的走向可能产生哪些影响?在本期播客中,何必、张笑宇将聊聊他们对邻国阿富汗的担忧与考量。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张笑宇(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研究员) 【收听指南】 03:01 美国这次在阿富汗撤退,肯定不是历史上最狼狈的时刻。 05:32 塔利班接手的阿富汗可能重演卢旺达的惨剧 09:37 20世纪的马尔萨斯陷阱:从人口压力到种族仇恨 14:03 印度德奥班德神学院:伊斯兰激进主义的诞生地 16:50 塔利班面临的更大问题,其实是裁军问题。 20:18 在完全理想的情况下,能借鉴的是日本明治维新。 24:07 如果灾难难以避免,那么不要使其转化为地缘政治上的问题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工具箱】 马尔萨斯陷阱,也称“马尔萨斯灾难”。提出者马尔萨斯(Malthus)认为,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源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 普什图人(Pushtuns)是阿富汗斯坦南部和巴基斯坦西部的主要民族,亦称“阿富汗人”(Afghan)、“帕坦族”(Pathans)。 普什图瓦里(Pashtunwali),是普什图族的传统民族价值观,也被称为“普什图价值”或“普什图精神”。普什图瓦里的基础建立在男性的名誉上,以好客、庇护及复仇为原则;财富多寡则以黄金、土地、女人作为衡量标准。男人失去了名誉,就会失去别人的尊重,也失去了财产与尊严。但是女性的好客与复仇则是不被接受,其被期待被动的角色,是可以被交易与争夺的财产。 德奥班德派(Deobandi),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开始的伊斯兰民族复兴运动,属于伊斯兰的激进派别。塔利班宗教思想是德奥班迪派、瓦哈比主义和普什图部落政治文化的混杂。 泛突厥主义(Pan-Turkism),又称大突厥主义,是一种极端的民族沙文主义思潮。它不切实际地主张所有操突厥语族语言的民族联成一体,组成一个由奥斯曼帝国苏丹统治的大突厥帝国。这也是土耳其两百年以来唯一一个成功塑造的共同体认同。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06 Aug 2021 | Vol.34丨思想季:给全体人类发钱,世界会更好还是更坏? | 00:34:29 | |
近期,播客「东腔西调」推出了由「大观天下志」特别策划的新栏目「思想季」。在该栏目中,主播将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围绕同一热点话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本期「思想季」的主题是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 在前两期的讨论中,嘉宾张笑宇老师、翟志勇老师和周林刚老师已经分别从产业经济、法律框架和政治秩序的角度讨论了UBI议题,但有关UBI的资金从哪儿来、UBI政策由谁来实施、UBI是否是一项必要政策等问题的争议似乎依然存在。 当我们在说“全民基本收入”的“全民”时,指的是居民、国民、公民还是无条件的所有人?单纯依靠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推行UBI的话,又该如何脱离福利国家的范畴?如果UBI是应对潜在失业的一种解决方案,那工作或职业又将意味着什么,是自由的实现抑或是自由的牢笼?收入是基本人权吗?UBI也将成为一项基本人权吗?在本期播客中,何必和许小亮将继续聊一聊UBI及其背后的元问题。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许小亮(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教授) 【收听指南】 05:08 当我们把universal basic income翻译成“全民基本收入”的时候,其实是把这个概念本有的东西遮蔽了,universal代表普遍,所谓的普遍基本收入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越了民族国家的范畴。 09:03 我们完全可以针对UBI设计一个联合国框架范围内的全球性税收组织,对于属于人类“公物”的资源和遗产进行征税或其他充分的商业利用,然后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 09:42 如果我们把政府作为UBI的唯一主体或者主要主体的话,我们在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不平等上会更迈进一步,这显然与UBI的初衷截然背离。 11:29 在国际人权法的体系中,如果UBI被落实为一项普遍人权,那么资金来源问题就不是首要的问题,义务履行问题才是。 14:14 没有必要拒绝或忽略通过慈善捐赠的方式募集UBI的基金。它并不鼓励有财富的阶层去自己设立基金会,而是更多地鼓励和引导他们把这个投入UBI的基金会。 17:47 工作伦理的一个基本预设是人们可以通过工作获得收入进而维系自己的自主性。但在现实的世界中,社会底层或边缘群体并不能通过工作获得自主性,工作于他们而言更是一种重负。 19:36 UBI把“闲暇”这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主要的生活不是工作,而是闲暇,闲暇本身可能更是自由的重要场所。 24:05 在新技术时代,尤其是像将来的人工智能、数字网络、全球性的数据流通所带来的东西,某种意义上不是政治的,而是反政治的,抖音的流行就是典型的消弭政治的工具。 28:57 UBI时代,创造获得UBI的这个群体的新需求,恰恰能够让资金不断流动,又重新反哺过来。在这个时候,UBI作为元问题的框架就会逐渐显现出来,它会不断引领创新。 32:46 以罗尔斯为代表的现存正义理论预设了资源是合作的产物,所以它需要被公平地分配。但UBI的正义论预设与此截然不同,在UBI的框架下,资源并非合作的产物,而是预先给定的。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15 Apr 2021 | Vol.18丨中国首都应该设在哪里?(下) | 00:30:19 | |
当下的中国人,已经很习惯北京是首都了。但如果我们细思考一下的话,也不难发现,明清以来选择北京做首都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就安全风险来说,北京在长城边上,明朝的时候,只要长城一破,整个中原王朝都有沦陷的危险,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就是一前车之鉴。 为什么一个大国要把北京放在这么危险的地方?民国以来,钱穆先生等诸多有识之士都对此问题心存疑虑,直到当下,中国到底该定都长安、还是洛阳也一直是个备受讨论的话题。 大家对首都选址的关切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即首都的选址对于一个大国的生死存亡和国泰民安都非常重要。本期播客中,我们邀请到的施展老师会从政治秩序的首要关切的角度出发,聊聊历史上都城变迁背后的深层逻辑。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2:35 钱穆先生说清朝是个“狭隘的部族政权”,这是一个带着非常强烈的价值判断的形容,但我们从现在看清朝整合所有政权是非常高明的,而这种高明恰恰是借用了所谓的“狭隘的部族主义”。 05:20 只有规模大、高度分工分化之后公私之分才有必要,放眼望去只有中原地区才有必要,其他地区并不合适。但是一个大帝国,需要兼顾公与私。 10:55 统一的帝国需要一个精神支柱来覆盖,佛教作为一个新引入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却越来越大。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15 Oct 2021 | Vol.51丨列国志:日本,与中国的命运纠缠 | 00:56:18 | |
来到这个世界,可能每个人都需要花一生来回答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我是谁”。 “我是谁”这个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一个人的阅读经历所决定的,而阅读经历既包括有字书(印刷物、电子书),也包括无字书(一个人的经历、际遇)。无字书构成了一个人的问题与困惑,它会进一步影响着选择有字书的标准,以及理解有字书的切入角度;而对有字书的阅读,又会反过来塑造一个人对于无字书的体验能力。 新栏目《列国志》,取自孔子周游列国之意。在“有字书”之外,我们也想聊聊“无字书”。在这个栏目中,主播何必将邀请外交学院的施展教授作为常驻嘉宾,听施老师讲一讲他在过去十多年来的旅行经历、参会记忆与考察收获。本系列将以亚洲为起点,第一期聊的是我们的近邻——日本。 近代以来,日本的精神气质发生了什么样的转变?为什么它在面对中国的时候,总是处于一种非常纠结的状态?中国与日本的命运是否注定纠缠交错?在本期节目中,施老师将分享他印象中的日本以及日本视角下的中国。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在日本的旅行、学习、生活经历或感受。 注:本栏目音频更新后,公众号「施展世界」将逐期发布摘编后的文字版内容。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大历史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1:17 列国志:游记之外,关于政治、历史和文化 05:50 东京:从《侠探寒羽良》到《名侦探柯南》 08:36 京都:古称平安京,其中右京称作长安城,左京称作洛阳城 12:30 中国菜内容远远大于形式,日本菜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文化方面也大抵如此 19:29 东亚的几个国家在历史上总是互为镜像 25:48 从“禹划九州”到“五岳四镇” 31:01 日本的内在精神焦虑:越俯视中国,就越得仰视西方 38:21 文化是否必须获得它的政治形态,才能将其潜力释放出来? 45:15 古代日本的精神格局是被中国所规定的,而古代中国的精神格局是自我舒展的 51:25 中国跟日本在转型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完全不同 【工具箱】 日本战国三杰:指的是日本战国时代(室町幕府后期到安土桃山时代,1467年—1615年)末期为统一日本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战国大名,他们分别是:织田信长(おだ のぶなが)、丰臣秀吉(とよとみ ひでよし)、德川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论述日本战国史时常有一种说法,信长捣、秀吉捏、家康食。即如果把日本统一看做是一块饼,那么织田信长是种麦子的人;丰臣秀吉是将麦子拿来做成饼的人;德川家康则是享用这块饼的人。 小野妹子(おののいもこ):日本飞鸟时期的政治家。根据《日本书纪》中记载,公元607年与608年以遣隋使的身份到访隋东京洛阳,在隋的汉名为“苏因高”。隋朝廷出于远交近攻的外交需要,大和朝廷出于迫切学习中国的政治体制、文化教育的需要,两国的官方交流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华夷变态》(かいへんたい):日本江户时代前期长崎奉行上报给德川幕府的中国形势报告书(即所谓“唐船风说书”)的文件汇编。反映了当时日本学者对大明人亡国而被强迫剃发易服之后的看法,认为「华夏变于夷之态」,也就是把明清更替看成华夏人民变成蛮夷的过程。 讲谈社:《中国的历史》《日本的历史》《兴亡的世界史》 杉山正明(すぎやままさあき):日本历史学者,专长于蒙古史、中亚游牧民族史。著有《蒙古帝国的兴亡》、《忽必烈的挑战》等多部历史专著。 【相关音频】 施展:《中国史纲50讲:日本秩序构想下的中国角色》(得到app) 【片头音乐】 宗次郎- 天空のオリオン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3 Nov 2021 | Vol.60丨引爆资本的元宇宙:风口还是噱头?丨思想季 | 00:41:27 | |
“元宇宙”最近仿佛成了这个缺乏想象力的年份里最大的一个想象力。币圈人视其为新世界的载体,艺术家尝试探索数字艺术的可能性,历史学家们在猜测这是否是另一次“发现新大陆”。我们正在走入的,到底是另一个“星辰大海”,还是一场自我内卷?本次思想季,我们将邀请翟志勇、李筠、刘梦霏、方钦和施展5位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视角聚焦“元宇宙”背后的底层逻辑。 在前几期的节目中,翟志勇老师、李筠老师和刘梦霏老师已经分别聊过了元宇宙的法律秩序生成、元宇宙的平行历史和平行空间以及元宇宙中的信息霸权与自主创造。 回归现实,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概念的红火在很大程度上仰赖科技圈和资本圈的驱动。那么,元宇宙概念的背后,是互联网巨头纯粹出于对技术创新的极致追求,还是目前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模式遇到了一个瓶颈?炒作元宇宙,只是一次商业模式上的成功探索,还是真的许诺了一种彻底的科技变革?在今天的播客中,何必和方钦老师将聊一聊元宇宙背后的生意经,探索这股元宇宙风潮中究竟隐藏了哪些套路。 公众号「东腔西调」将同步发布本次思想季对谈的完整文稿,公众号「大观天下志」将在本月底连载5位学者关于「元宇宙」的专题文章,欢迎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持续关注,并和我们分享你的观点。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方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收听指南】 03:08 元宇宙:内卷的科技创新+成功的商业营销 05:40 工业革命带来的三大掌控:能源、身体、生活方式 11:42 虚拟世界的经济形态与商业运作 14:45 《攻壳机动队》之于《黑客帝国》,《红辣椒》之于《盗梦空间》 20:48 元宇宙现在这个矿的洞口才刚刚打开 26:40 元宇宙经济:数字时代的信用经济 /信用经济的数字化 30:12 数字货币替代法币或者黄金? 33:42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倒置 37:26 元宇宙走红,是偶然也是必然 【工具箱】 01 今年4月,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神经科学公司Neuralink发布了一只名为pager的猕猴,无需手操作游戏杆,仅凭借意念就能玩乒乓球游戏的视频,这种行为被马斯克命名为“Mindpong"(意念乒乓)。这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脑机接口的最新技术:脑电波运用,实验结果也意味着,Neuralink又让脑机接口技术有了更广泛的应用范围,距离马斯克希望实现的“全脑接口”这一目标更近了一步。 02 《红辣椒》(Paprika)是日本动画大师今敏2006年的动画作品。其中,监测患者梦境并辅助治疗精神疾病的仪器、同步体验他人梦境的特殊能力、集体压抑后的失控,把幻想与现实相融合的表现达到极致。意识世界侵入到现实世界,也许更加接近于扎克伯格所谓元宇宙概念的灵感来源。 03 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在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0 Aug 2021 | Vol.37丨思想季:请给我发钱,人类需要我的基因 | 00:59:44 | |
近期,播客「东腔西调」推出了由「大观天下志」特别策划的新栏目「思想季」。在该栏目中,主播将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围绕同一热点话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本期「思想季」的主题是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 在前面的节目中,我们已经邀请了不同领域的学者老师分别从产业经济、法律框架、社会秩序和政治哲学的角度评估了UBI这一方案的正当性与可行性。在讨论的尾声到来之际,我们不妨再回过头看看,作为一项收入分配制度的UBI,到底能否成为人类作为整体的一种保险安排?如果人类能力的全面开发是影响全人类未来发展的一件大事情,我们是否有责任为每一个人提供一个自我发展的机会,又或者是否有责任为全体人类保存尽可能多样化的基因? 为什么UBI不应该被局限为纯粹的经济学讨论?UBI会带来哪些重要却易被忽视的经济社会后果?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黄少卿老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经济学家会如何看待UBI。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黄少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3:25 UBI不仅涉及到增长,也涉及到全人类的未来演化的方向。 10:25 如果在国别意义上我们不需要UBI,那更谈不上在国际意义上、在世界意义上去追求这么一个项目的实施。 21:15 在无知之幕背后,当我们意识到人生中的各种潜在风险,也许每个人都愿意给自己保留一份保险的功能。 23:25 从这次东京奥运会上我们看到,有的人擅长速度型项目,有的人擅长力量型项目,有的人擅长技巧型项目。 27:44 假如人类将来面临某种不确定性灾难,是我们今天占优势的能力根本无法解决和克服的,那么,我们甚至还没有找出可能的解决方案,人类的灭顶之灾就已经降临。 30:36 今天也出现了比以往更严重的失业问题、收入两极分化问题、新型贫困问题,其中也包括心智上的贫困问题。 38:54 UBI对于劳动力供给的短期影响,我们不必把它看得太重。 42:52 任何创业都可能失败,但是没有关系,失败者不会因此就掉到万劫不复的地步。 43:05 成功当然是可喜的,但也不是说今天成功者的能力,就一定是未来人类社会解决风险问题所需要的能力。 48:14 巨大的国有资本收益蛋糕,使得中国相比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实施UBI方面的财务可行性大大提升了。 51:50 主权国家要想克服相互之间的不信任,以及达成相互的差异化需求,恐怕还是存在巨大的交易成本。 56:55 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 57:55 马克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工具箱】 EITC(Earned Income Tax Credit):收入所得税抵免。EITC属于可退还税金,举例来说:如果一个纳税人应缴纳的税金是1000美金,但是可退还税金是3461美金。国税局会退还2461美金给纳税人。尽管退还的税金超过了应缴纳税金,纳税人一样可以得到这项税金福利。 阿马蒂亚·森: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当代最杰出的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之一,关于社会选择、福利分配和贫困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者;人类发展与可行能力视角的理论奠基人;也是一位始终关注并肯定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学术领袖。 ps: 看到这个标题,请不要紧张,这不是一个ego过分强大的人在发出呼唤。《美食总动员》告诉我们: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但艺术家有可能出现在每个角落。这个“我”可以是每一个抽象的“你”,也可以是每一个具体的“我”。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是一档泛文化播客,每周五晚更新,在喜马拉雅、ApplePodcasts、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平台均可订阅收听。欢迎在微博或微信搜索“大观天下志”关注我们,那里会不定期更新对应单集的图文信息。「思想季」的学者写作也将于下周(8月23日-8月29日)同步上线。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期待大家的反馈。 另外,「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啦!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21 Oct 2020 | Vol.04丨产业政策,美国自由市场的“骗局”? | 00:32:03 | |
布鲁金斯学会认为,美国在21世纪以来的在通信领域上的落后,一个重要的制度因素是因为反垄断法的制度安排,导致像贝尔实验室这样的通讯巨头被解体,造成落后于欧洲的发展,甚至现在也可能还会落后于中国。 该学会在提出建议的时候,同时希望能够用产业政策的方式去重新组建一个新的产业巨头来实现这种国家间的竞争。
何必(北京大学史学博士) 张笑宇(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研究员)) 【精彩内容】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23 Dec 2020 | Vol.12丨怎么保卫北京?守住山西! | 00:34:11 | |
提起山西,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煤老板”,第二反应是“老陈醋”,第三反应是太谷的饼、大同的凉粉、平遥古城和五台山…其实山西有趣的东西远不止这些。 比如山西大同,在辽代是五京之一的西京,1122年,金攻占大同,仍做西京。这里在10世纪到12世纪,北部地区游牧和农耕文明边界线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再比如山西的太行山,从军事地理的角度讲,守不住太行山,北京马上会遇到巨大风险,而要想守住太行山,就得守住整个山西。所以明朝末年,大明在山西一带的防线被李自成击溃后,整个大明就大势已去了。 山西对于古代中国的持久和平来说,为何如此重要?本期播客内容中,我们会从政治秩序的首要关切的角度出发,聊聊山西之于整个中国大历史的意义。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4:00 守不住太行山,北京马上会遇到巨大风险,而要想守住太行山,就得守住整个山西。所以明朝末年,李自成在陕北和河南搞事的时候,都还没有对帝国构成生死攸关的威胁,但是后来李自成突破了大明在山西一带的防线之后,他就可以直扑北京了,这就对北京乃至对整个大明帝国都构成了巨大的危险。 7:25 对于古代中国来说,政治秩序的核心问题是农牧关系问题,就是农耕与游牧这两大对峙区域,如何找到一种秩序安排以实现持久和平的问题。 10:34 明朝是特别硬气,不合亲不纳贡、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但是特别硬气背后的代价巨大、成本巨大,以及明朝为了硬气而硬气的行为是否值得……这些事情都是很值得商榷的。 10:47 明朝中后期时,蒙古长期想跟明朝做贸易,但明朝就是不允许,于是战争扰攘不断,直到后来那应该是公元1571年,明朝在隆庆年间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大明和蒙古的边境战争才宣告结束;促成“隆庆封贡”的主要推动者就是当时的大明王朝的山西总督王崇古。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05 Nov 2021 | Vol.55丨假如穿越回中世纪,你能活几集? | 00:39:49 | |
一提起“中世纪”,很多人下意识地就要在前面加上一个定语——黑暗的。仿佛那一千年都乏善可陈,是我们在回顾历史的时候,需要闭上眼睛快速闯过的一个时代。但随着这些年学界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个“黑暗的中世纪”的神话已然被打破了。重新发现中世纪,已经是一场如火如荼的运动。 你有没有想过,假如我们带着现代人的眼光穿越回中世纪,会发生什么?你会希望穿越成为骑士,成为国王,还是走进中世纪的欧洲大学课堂?在今天的播客中,我们邀请了得到《中世纪史纲30讲》主理人李筠老师加入这场穿越的游戏,跟随他的步伐走进那个充满骑士、女巫、炼金术的时代。 【本期对谈】 主播:大志(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李筠(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西方史纲50讲》《罗马史纲30讲》《中世纪史纲30讲》主理人) 【收听指南】 01:05 李筠老师的《中世纪史纲30讲》已经上线啦 02:25 为什么中世纪被黑得这么惨? 04:40 假如穿越成为了骑士 10:41 中世纪骑士真有所谓的骑士精神吗? 14:19 武功歌(英雄史诗)、宗教文(宗教文学)、行吟诗(口头文学)共同勾画的完美骑士 17:27 假如穿越成为了皇帝或国王 21:16 封建和专制完全就不兼容 25:14 处理完兄弟内斗、父子夺权,还有教权和皇权 31:40 假如穿越成为了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 34:18 象牙塔的努力:融合亚里士多德思想与基督教教义 【小福利】 李筠老师在得到APP的新课《中世纪史纲30讲》已经开始连载了,在这门课中,你将重新理解这个被误解为“黑暗时代”的一千年,看各方势力如何在这个纷乱的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来,和李筠老师一起走进中世纪这个精彩的宝库吧! 打开得到APP搜索“中世纪史纲”,或点击以下链接可购买课程:https://m.igetget.com/share/course/pay/detail?id=mlEA1baQN7WKeRBsGOV8L9OgkryvYw * 添加播客小助手夏夏(微信:eidos001)即可领取论文等拓展学习材料。 【片头音乐】 光田康典 - マブーレ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1 Mar 2021 | Vol.16丨人为什么会产生抑郁情绪? | 00:29:19 | |
据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5亿人患上了抑郁症,而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也高达2.1%,但进行治疗的人员却不到一半,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精神健康。历史上也有很多名人患上抑郁症有些人甚至自杀,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黑塞,曾遇到特殊的心理压力,引发了严重的抑郁,甚至是精神分裂;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亚洲第二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1972年自杀身亡;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因患抑郁症于1961年在家开枪自杀...... 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像他们一样的抑郁症患者,日日夜夜受着煎熬,人为什么会产生抑郁情绪,抑郁真的是生理塑造的吗?抑郁症虽然有着明显的生理病变,但是引起抑郁症生理病变的社会原因却被人讨论的很少。本期让我们与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孟庆延教授一起探寻抑郁症的社会原因。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收听指南】 2:30 人的情绪起伏总会有一个外因,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事件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社会学鼻祖涂尔干的《自杀论》中将自杀归结于社会问题。抑郁症是一种带有社会属性的疾病。 5:30 我对抑郁症是否是个生理疾病持保留的态度,一是因为抑郁症测试表当中有很多基于数字、科学的算法,这是一个机械的东西,与人的灵活性相违,而且填表时会有很多人为因素存在。二是治疗抑郁症药物都是延迟人反应的药品,让人迟钝,这不能真正治愈抑郁症。 10:48 现在社会学家还需要多关注抑郁症。人之所以是社会动物是因为人终究是靠别人活着的,健康的、舒适的生活不可能独立存在还需要与人交流。现代人对于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人的关系越来越薄弱,甚至产生负面影响。当今社会太容易让人成为一个孤岛,生活最完美的状态是生活中有他人。 20:00 真正让大家生活变得丰富起来,变得能够体会人生中真切的情感并在意它,才是一个人成长的要素,把这个找回来才是应对抑郁症一个重要的方式。 21:15 离家生活的年轻人们该怎么判断哪些人是对自己真正有意义的?一个成年人找不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伴侣真的很可悲。人不可能总在自己的舒适圈内活着,必须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年轻人应该多多“试错”,人要勇敢的面对挫折。走出抑郁症需要与他人建立共同生活,需要社会和人共同的力量。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12 Oct 2021 | Vol.50丨《丝绸之路大历史》:读懂古代全球化,读懂今日之中国 | 00:43:16 | |
两千多年来,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中国自成一体的大一统传统和中华文明富有韧性的延续性。但自张骞“凿空”(出使西域)开始,历朝历代都有层出不穷的使者、僧侣、商人怀着不同的使命和目的,从中国出发,或穿越西部高山戈壁,或远渡重洋,一路向西探索中土以外更广阔的世界,他们带回来的物质和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丝绸之路由此诞生。 古代全球化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如何勾连起了全球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为什么“读懂古代全球化”可以帮助我们“读懂今日之中国”?在本期节目中,《汴京之围》与“中央帝国密码三部曲”作者、自由作家郭建龙将同我们分享他探寻丝路历史的故事,带领我们一起还原丝绸之路的兴衰演变。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郭建龙(自由作家) 【收听指南】 03:37 从西汉到盛唐,中国陷入了“资源诅咒”吗? 10:23 陆上丝绸之路:张骞“凿空”之后的第一个阶段反而是征服时期 13:12 张骞“凿空”之后的第二个阶段是信仰时期:背包客的朝圣打卡之路 22:05 文成公主进藏和戒日王遣史,等于是打通了一条高速公路。 24:39 海上丝绸之路:不自觉的全球化 29:12 你看一个经济体发达不发达,你就看它有没有这样一个外国商贸群体存在。 33:44 为什么到元代之后世界甚至中国就走向了歧路? 38:18 后丝绸之路时代:东西方的重新碰撞 【相关阅读】 张笑宇:《技术与文明》 郭建龙:《丝绸之路大历史》 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郭建龙×陈浩武×何必:丝绸之路繁荣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新京报书评周刊) 【片头音乐】 Austin Wintory - Threshold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30 Sep 2021 | Vol.45丨刘擎:陪孩子长大,是找回被遗忘的自己 | 00:54:34 | |
说起成长这个话题,似乎总是既让人期待,同时也让人焦虑。随着“鸡娃”、“内卷”、“躺平”越来越热,世界上仿佛只剩这寥寥几个选择。“双减”政策应时而来。减负当然是好的,但大家也开始担心,“双减”后多出来的时间,孩子们要怎么度过。在本期教育特辑中,我们邀请了四位大观学者一起聊一聊这些话题,他们既是大学教授,同时也是父亲。通过他们,我们或许可以重新想象家庭、教育和未来的全新可能性。 本期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奇葩说》第七季导师、大观学者——刘擎老师。我们从传统教育观念的三大误区聊到现代社会的三项基础能力,又从他跟孩子一起玩坦克大战聊到海德格尔和《哈利·波特》。讨论教育模式的时候,他是一位严肃而诚恳的教育工作者;聊起自己孩子的时候,他则是一位充满温暖与爱意的父亲。 从播下一颗种子开始,欢迎加入这场一起长大的游戏。 【本期对谈】 主播:大志、柳爽(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收听指南】 02:37 理解“双减”政策 05:23 传统教育的三个误区:本末倒置、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12:15 个别人的卓越不代表这个教育模式的成功。 16:20 当一个孩子只知道母语的时候,很容易陷入一种个人所在的地方性本位的误区。 20:41 在过去的题海战术中,我们牺牲掉一个很重要的品格,就是孩子本来是有好奇心的。 25:30 爱好也可以不只是爱好本身,它是可以有通用性的。 31:12 最有吸引力的那些热爱,恰恰都跟挑战有关。 37:01 强化激发和鼓励他在克服挑战以后获得成就感那种高峰体验,那种心流的感觉,这是很难的事情,但是你要有耐心。 42:05 他们会用他们自己不懂的方式来显示自己很像大人,但那是一种对无力的自己的一种包装。 46:36 阅读能建立一种长程的、线性的、推论的结构,这个在互联网时代、在影像时代是特别缺失的。 49:01 我有一个很深的信念,教育好一个孩子,会让父母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52:36 彩蛋:一个关于孩子成长计划的游戏 【片头音乐】 Salut d'amour op. 12 - Edward Elgar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4 Oct 2020 | Vol.02丨如何理解刘慈欣《三体》中的宇宙社会学? | 00:47:27 | |
长达八十余万字的三卷本小说《三体》中有许多政治性想象具有思想实验的性质——刘慈欣不但要想象在来自外星的威胁下人类社会几百年的变迁历程,而且要把人类的视角从太阳系引至整个宇宙,从而想象一种「宇宙政治学」(小说中称为「宇宙社会学」)。 我们应该庆幸,这种实验是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因为许多危机被表现得非比寻常,许多的应对方案和选择也远远超出了现今人类的道德底线。本期播客大观学者张笑宇老师将和你来聊聊科幻小说背后的问题意识,从刘慈欣的《三体》、霍布斯的《权力的游戏》到金庸的《鹿鼎记》背后还有哪些值得思考的事情?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张笑宇(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研究员)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02 Jul 2021 | Vol.29丨当高校青年教师也有了KPI | 00:24:13 | |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一场惨剧,将“终身制轨道(tenure track)”及其背后的高校聘任体制推上了风口浪尖。Tenure track是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常见的一种聘任方式,简单来说即“进来时不给编制,六年后非升即走(up-or-out)”。通常采取的评审方式是同行评议(peer review),邀请若干名跟此人在相同或相近领域的专家对其研究工作加以评判,是否已经达到大学终身教授(tenure)标准。 近几年,类似的长聘制在国内逐渐推广开来。但不同高校的标准各有不同,除了同行评议之外,科研成果和论文发表数量往往是关键的考核指标,人情、利益、行政需要或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名额分配也成了影响最终结果的重要因素。如今的高校青年教师不仅要保证自身的学术产出和教学质量,还要在行政事务方面消耗不少精力。他们常在网络上自嘲为“青椒”,试图消解外界对这一职业的美好想象,但却难以消解现实的群体焦虑。 在这样的状态下,每位青年学者或每个普通人该如何给自己服用一剂合适的药?在本期播客中,何必和孟庆延将聊一聊他们眼中的高校聘任制度、同行评议标准以及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重建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联系。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收听指南】 01:58 中国高校的聘任体制病了吗? 04:10 什么是大学老师的“绩效”? 09:42 对学术研究的热情从何判断? 12:03 比较理想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样的? 15:04 面对科研-教学-行政的多重任务,青年教师可以做什么? 20:52 为什么要警惕“成为你自己”之类的口号? 【延伸阅读】 马克斯·韦伯:《以学术为业》 刘擎:《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13 May 2021 | Vol.23丨学者的私房阅读(下) | 00:45:26 | |
来到这个世界,可能每个人都需要花一生来回答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我是谁”。 “我是谁”这个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一个人的阅读经历所决定的,而阅读经历既包括有字书(印刷物、电子书),也包括无字书(一个人的经历、际遇)。无字书构成了一个人的问题与困惑,它会进一步影响着选择有字书的标准,以及理解有字书的切入角度;而对有字书的阅读,又会反过来塑造一个人对于无字书的体验能力。 学者私下都读什么书?阅读给学者构建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在这期播客中,何必和施展将一起聊一聊对他们影响深远的那些“有字书”。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3:25 历史是在具体的人的博弈中展开的,对历史的研究离不开对人性的理解。 12:15 宪法文本是一个历史的表象,它背后一定要有一个更加复杂的社会性的机制去推动这个历史的展演和变化。 14:47 所谓内卷,就是在有限的经济空间当中过度地投入了各种资源,以至于投入产出比完全不划算。 21:20 在黑格尔式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中国的政治整合要跟整个世界的进展紧密勾连在一起。它只有参与到世界市场之中,在基本的经济基础上,才能打开一个人口天花板。 30:50 实际上我们观察人类社会观察历史的时候,你既要看到什么在变,同时又要看到什么?没变,你只有看到没有在变的东西,你才能真的去理解那些变的东西。 34:54 究竟中国是谁?中国究竟怎么走到今天这个样子,中国究竟未来可能往什么方向演化?我们都在持续回应、关注、思考这些问题。 42:45 中国有一个能力就是,任何东西,哪怕不是我们自己原创的,都是别人创出来的,但只要在中国这把它再做一遍,它都会产生世界级的影响力。 【本期书单】 施展《枢纽》 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翟志勇《从<共同纲领>到“八二宪法”》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赫拉利《人类简史》 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 亚当·斯密《国富论》 张笑宇《技术与文明》 刘擎《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 刘擎《2000年以来的西方》 柏拉图《理想国》 霍布斯《利维坦》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葛兆光《宅兹中国》 阿瑞基《漫长的20世纪》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25 Jun 2021 | Vol.28丨为什么现在的足球赛会被踢成“遛猴赛”? | 00:27:11 | |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2020欧洲杯终于在本月拉开大幕。没有太多跌宕起伏,也没有想象中的惊心动魄,如今的足球赛事似乎总是激烈有余而精彩不足,就连铁杆球迷也忍不住吐槽传控倒脚“令人昏昏欲睡”。 安全主义的足球错了吗?足球场上的个人英雄还能否力挽狂澜?为什么系统化程度越高的社会越容易踢好今天的足球?职业赛事是否背离了体育初衷? 在本期播客中,何必和孟庆延将聊一聊最近的欧洲杯,聊聊足球背后的英雄主义与系统文化。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收听指南】 00:53 欧洲足球病了吗? 02:33 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工作者,我反对世界杯魔咒的玄学说法。但是2018年世界杯开始有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德国从来不是传控的风格,但是德国足球正在西班牙化。 08:12 九十年代,对短传、渗透的强调还被冠以“科学足球”之名,但这种相对科学的战术反而把之前足球的魅力给磨平了。 10:06 如果说美洲足球更强调技术,那么欧洲足球更强调的是战术。战术是个系统,足球职业化发展到今天,数据分析师已经可以用一套系统化的操作方式去构造一场足球比赛。 12:25 系统的力量有时强大到足以碾压个人的英雄主义,特别是当英雄主义的个人越来越少的时候。梅西是系统里最优秀的一颗螺丝钉,但他还是颗螺丝钉,必须有一个系统在背后支撑。 17:34 安全主义的足球有点像人工智能,有时候也像“人工智障”。如果西班牙足球是一种安全主义足球,现在的意大利足球则是一种概率足球,法国球队则是个人能力和系统结合得最好的队伍。 26:13 所有的系统都是要靠人来执行的。如果团队里面有一个个人能力特别强的人,你要考虑如何把个人和系统做好匹配,把“平庸之辈”也打造成一个精彩的系统。团体体育的魅力就在这儿。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20 May 2021 | Vol.24丨人口红利的下半场,你必须直面哪些问题? | 00:30:51 | |
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出炉,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人口平均增长率虽下降,但总量持续增长,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是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为18.7%,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也就是说每5个或6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老年人高龄化的趋势也更加明显。 中国自1990年开始将人口普查定为定期进行,即每10年一次。两次普查之间,进行一次简易人口普查,为什么我们要如此重视人口普查,普查能够给我们什么信息。正值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出结果之日,今天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孟庆延老师,聊聊人口普查透露出了什么信号,我们该如何理解人口普查的数据。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收听指南】 02:20 一个国家为什么要人口普查,因为这关乎国家如何治理,人口数量可以判断人能创造多少产值和价值、人口性别比例可以判断人口的延续、人口的经济活动可以带来多少收税......现代国家的出现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就是把人口纳入到了国家统治和治理的重要的范畴之内。因此人口以及人口而产生的税收问题,成为了国家治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所以人口学应运而生,所以一个国家要研究人口。 10:10 现在人们的生活幸福感在下降,部分人不愿意生孩子,这个时候人口增长就陷入一个悖论。在有较为完善的保障政策下,为什么在城市里面生活的普通人反而会有一种对未来的焦虑感。人们现在每天的996,加上非常不确定的未来,会产生一种还没有到该享受老年夕阳生活的时候,就要经受人口下降带来的经济寒流的心理压力。 16:18 今天我们在技术上在要和中端和高端展开竞争,然而我们自己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很悖论的问题,就是未来的趋势是用人工智能来替代人,那要这么多人干嘛呢?总的说来产业迭代能否跟上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这是我认为的一个核心问题。 21:40 为什么越发达的国家生育率越低,相对落后的地区反而更愿意生,我认为是现代性,产生出的结果,那么何为现代性,主要是工业化,工业化加上人的主体性就产生了人被困在系统的情况。人口问题是每个国家都会产生的必然的矛盾的复杂的问题,几乎无法避免。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22 Oct 2021 | Vol.53丨列国志:韩国,在夹缝中求生存 | 00:47:28 | |
在《列国志》的第一期节目里,我们聊了聊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今天我们想聊一聊同样和我们隔海相望的邻邦——韩国。韩国和中国有哪些相似的气质?为什么总有人说“唐在日本明在韩”?为什么韩国有那么多基督徒?历史上的中华文明对朝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日韩三国在近代历史上如何互为纠葛?在本期播客中,施老师将与大家分享他所认知的韩国。 注:本栏目音频更新后,公众号「施展世界」将逐期发布摘编后的文字版内容。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大历史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4:10 韩国:缩小版的中国、慢动作的中国 08:39 事大主义“事”的不是大,而是文明 13:00 康熙帝之“泰山龙脉自长白山来” 19:30 在双重屈辱中探索自己的主体性 24:05 自我认知对国家发展构成的羁绊 32:34 中国东北:发动东亚历史演化的试验场 37:50 韩国人一生无法避免三件事:死亡、税收和三星 44:23 东亚地区的各个工业体系并不只是内循环的体系 【工具箱】 景福宫(汉字:景福宫;谚文:경복궁;英语:Gyeongbokgung Palace),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王朝——朝鲜王朝(李氏朝鲜)的正宫(法宫)。位于朝鲜王朝国都汉城(今韩国首尔),又因位于城北部,故又称“北阙”,是首尔五大宫之首,朝鲜王朝前期的政治中心。 事大主义(朝鲜语:사대주의)是一种儒家的外交理念,是基于强弱力量对比情况之下小国侍奉大国以保存自身的策略,特指1392年-1895年朝鲜王朝对中国明朝和清朝朝贡的外交政策。 燕行录指的是在高丽时代与朝鲜时代的700多年间,到过中国的使臣和随行人员撰写的官方和非官方记录。他们汉语流利,富有中国文学历史修养,全部使用中文写作。其中所提供的大量生动有趣的珍贵史料,未见于同时代的中国史籍。 《绝命诗》(崔益铉):起瞻北斗拜琼楼,白首蛮衫愤涕流。万死不贪秦富贵,一生长读鲁春秋。 日韩合并(朝语:한일병합,日语:日韩并合),指1910年日本帝国基于《日韩合并条约》,将大韩帝国(更改国号的朝鲜王朝)并合之事。也被称“韩国合并”。韩国方面的说法是“韩日并合”,又因1910年为庚戌年又称”庚戌国耻“。 《田中奏折》是上世纪20年代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写给日本天皇的奏折。这份奏折之所以广为人知,是因为1929年中华民国的《时事月报》刊发新闻对《田中奏折》的报道:“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目前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原文虚构而不存在。 朴正熙(박정희),大韩民国政治家暨军事家,著名独裁者,第3、5至第9任韩国总统。不少人称赞他是韩国汉江奇迹的缔造者,但同时他的铁腕及独裁统治也受到不少反对者的批评及谴责。 萨镇冰,字鼎铭。祖籍山西代县,出身于福建福州,著名的色目人萨氏家族。中国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先后担任过清朝海军统制(总司令)、民国海军总长等重要军职,还曾代理过国务总理。他在担任清朝北洋海军副统领(副司令)时,创建了烟台海军学校。萨镇冰经历了清末、民国与解放初期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中国海军史上一位卓越的人物。 【片头音乐】 River Flows in You -Yiruma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0 Oct 2021 | Vol.49丨“帝国之钥”山西:古代中国政治秩序的发动机 | 01:03:54 | |
翻开中国地形图,山西几乎是一个自然形成的独立地理单元。东界太行,西抵黄河,南达王屋,北屏长城。在这四条边界的两侧,一系列政治和军事重镇迭次展开,一系列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也就在这个空间结构当中发生。 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最主要定都的选择就是长安-洛阳或者北京。而无论定都长安-洛阳,还是定都北京,都必守山西,山西如同是帝国的一把钥匙,谁掌控它,谁就掌控了帝国的大门。在宋朝以前,山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承担了整个中国的政治秩序的发动机角色。五胡乱华时期北朝对政治秩序的探索,隋末李世民的起兵,都发生在山西。 10月下旬,施展老师将带队进行晋北学术考察,在历史现场还原在这个帝国十字路口发生的一系列历史过程。在本期节目中,施展老师将解析山西何以成为帝国之钥,分享他将带着什么样的问题意识开始这次学术考察。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2:03 山西作为帝国之钥,直到宋代以前,是整个中国的政治秩序的一个发动机。 07:40 山西是中国很特殊的一个省份,它的疆界几乎都是自然形成的,它的东界就是太行山,西界是黄河,南界是中条山和黄河,北界是长城。 20:35 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一群姓司马的王彼此打得一塌糊涂,打到最后还剩下的两个,于是他们纷纷动员起了北方的胡人替自己打仗。结果胡人被动员起来,很快就控制不住了,于是就进入了五胡乱华。 23:21 五胡乱华中间起来的一系列的强人,差不多有一半都是在晋北地区起家的。 28:52 整个晋北就是帝国的瓮城,是整个中华帝国的瓮城。 34:41 在五胡乱华的时候,那些胡人君主举朝廷之力把佛教大规模地引入。也正是到了这会儿佛教才开始真正大规模地深入到中国。 43:32 晋东北“平行四边形”对于政治秩序的发动:四个顶角+四条边 55:02 到了明清两代,山西商人以经贸的力量来支撑起了北部边疆的运转。 【片头音乐】 Legendary - Cesc Vilà,Fran Soto 【往期节目】 Vol.12丨怎么保卫北京?守住山西! Vol.19丨带你走进鲜为人知的山西 Vol.25丨北中国旅行指南(上) Vol.26丨北中国旅行指南(下) 【小情报】 “走廊”出行第五站已经开放报名,这次的目的地是晋北走廊,欢迎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或添加学术助手微信(eidos6719)咨询报名。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5 Nov 2021 | Vol.61丨真正的元宇宙,没有上帝丨思想季 | 00:45:53 | |
“元宇宙”最近仿佛成了这个缺乏想象力的年份里最大的一个想象力。币圈人视其为新世界的载体,艺术家尝试探索数字艺术的可能性,历史学家们在猜测这是否是另一次“发现新大陆”。 我们正在走入的,到底是另一个“星辰大海”,还是一场自我内卷?本次思想季,我们将邀请翟志勇、李筠、刘梦霏、方钦和施展5位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视角聚焦“元宇宙”背后的底层逻辑。 在前几期的节目中,翟志勇老师、李筠老师、刘梦霏老师和方钦老师已经分别聊过了元宇宙的法律秩序生成、元宇宙的平行历史和平行空间、元宇宙中的信息霸权与自主创造和元宇宙折射的平台经济困境。 元宇宙,本质上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要理解元宇宙,就要回溯整个互联网技术本身发展的趋势和脉络。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互联网所营造的虚拟空间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哪种“元宇宙”是割韭菜而哪种元宇宙代表了互联网发展的真正方向?在今天的播客中,施展老师将从数字世界秩序逻辑的角度和我们分析元宇宙的未来。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大历史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3:00 现在数字巨头搞元宇宙更多是炒概念,它们不代表元宇宙的未来 08:20 互联网的本质是对人类秩序的一次技术模拟 13:55 依照和传统世界距离的远近,数字世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4:45 第一层次的数字世界,是数字世界和传统世界之间的接口 18:45 第二层次的数字世界,是由数字巨头集中管理的虚拟世界 24:40 第三层次的数字世界,是个真·分布式的数字世界,它的底层技术是区块链 26:20 最有生命力的元宇宙,得是一个没有上帝的元宇宙 41:50 元宇宙的价值观和法理逻辑是什么样的,今天都不知道,但肯定和现在熟悉的不一样 【工具箱】 01 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的历史最高点5048一路跌到2002年的1114,整个股市市值蒸发了三分之二。不少明星公司市值断崖式下跌甚至关门歇业,一大批程序员失业转行,只有不到一半的互联网公司苟延残喘活到了2004年。 02 今年年初,澳大利亚政府预计将通过一项法律,要求Facebook和谷歌等社交媒体公司向新闻出版商支付在其平台上分享或使用内容的费用。为此,Facebook决定限制澳大利亚出版商和用户分享、查看新闻内容。Facebook的限制,让澳大利亚一度成为一个信息孤岛。 03 根据区块链网络中心化程度的不同,分化出3种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区块链。全网公开,无用户授权机制的区块链,称为公有链;允许授权的节点加入网络,可根据权限查看信息,往往被用于机构间的区块链,称为联盟链或行业链;所有网络中的节点都掌握在一家机构手中,称为私有链。公有链是指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读取、发送交易且交易能获得有效确认的、也可以参与其中共识过程的区块链。 04 格劳秀斯,国际法及海洋法鼻祖,其《海洋自由论》主张公海是可以自由航行的,为当时新兴的海权国家如荷兰、英国提供了相关法律原则的基础,以突破当时西班牙和英国对海洋贸易的垄断,并反对炮舰外交。他认为,“海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不可占领的;应向所有国家和所有国家的人民开放,供他们自由使用。”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6 Oct 2020 | Vol.03丨5G、芯片与技术博弈 | 00:38:45 | |
年初2月份美国排名第一的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布了The global China technology报告,该报告里边涉及了十几篇系列报告,涵盖了诸多领域:5G、数字平台、芯片,也包括留学生政策、人工智能、远程的超压电线,以及其他几个相关的技术领域,同时该报告也提出了具体的、直接的建议。本期播客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研究员张笑宇老师将根据该报告的一些内容和你聊聊5G、芯片以及技术博弈。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张笑宇(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研究员) 【关于我们】
另外,「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啦!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27 Apr 2021 | Vol.20丨学术:从精英走向大众(上) | 00:31:57 | |
学术向来被认为是“象牙塔”里的东西,但有一群人致力于将知识带给大众,想与大家一起讨论,进行思想的碰撞,他们就是大观学者。属于大观学者的两位嘉宾:李筠和刘擎老师,今天带着他们新出的作品《罗马史纲》和《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来到本期播客聊聊在现在这个复杂社会下该如何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个人的变化,未来将如何更好地生活。 423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起多读书,读好书,品罗马千年史,做清醒现代人。 【本期嘉宾】 李筠(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政治学系主任)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 【收听指南】 00:55 《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是公共写作的合集,包括书评,导读等等。看起来很杂但是聚焦于一个点——在现在这个复杂社会下一起思考如何更好地理解社会和自己的变化,如何更好地生活。而且是一个邀请,邀请大家一起思考。 03:05 《罗马史纲》看着虽然非常专业但是文字内容对读者很友好,能够深入浅出,能够引用好玩的故事吸引读者,对一般读者有个引人入胜的代入和深入的思考。 05:00 《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序言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大观学者的愿望,学者们愿意走出象牙塔,将知识带给大众,想与大家一起讨论,进行思想碰撞,每个人(包括学者们)都是平等的。每个人的思考、观点都不相同,我们都会认真倾听。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02 Oct 2021 | Vol.46丨李筠:我和女儿一起读《理想国》 | 00:50:59 | |
“双减”之下,我们还可以如何想象家庭、教育和未来的可能性?以此为原点,我们在这个国庆假期策划推出了教育特辑。在第一期的节目中,嘉宾刘擎老师向我们梳理了传统教育观念的三大误区,指出在培养语言、逻辑和美学等基础能力之外,家长最应该做的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热爱,同时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他也在最后分享了自己作为父亲,平时如何与儿子共度亲子时光。 本期节目是《长大的游戏》第二期,我们请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大观学者——李筠老师。李筠老师前不久和女儿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读起了西方哲学最经典的著作之一《理想国》。在本期播客中,李筠老师将和我们分享他和女儿共读过程中的点滴趣事,和女儿的日常对话,以及他给父母和孩子们的阅读建议。 【本期对谈】 主播:大志(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李筠(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收听指南】 01:49 为什么是《理想国》? 05:50 理解规则、适应规则,实际上就是一个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07:08 尽量把你和孩子之间的对话拉长,回合越多越好。 12:37 要主动观测她的学习能力到了什么程度,要适当地给她提高难度。 16:59 背书从来都不是目的,思路的提炼才是重要的。 19:23 如果回答不了一些问题的话,你就给她一个你自己认为靠谱的选择。 21:04 读完《理想国》之后的小节目:每天念一章但丁的《神曲》 24:31 你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找到适合她的台阶。 30:55 等四种都数全的时候,她就会对自己的人生经历产生某种归类,换句话说,她的经历就被逻辑化了。 34:16 《理想国》并不是帮我们把这个世界冲得七零八落,它还很谨慎地教我们在反思过后把不起眼的生活世界也安顿好。 37:19 没有美德的力量很可能是邪恶,没有力量的美德很可能变成虚伪。 45:06 拼刺刀的游戏还在,但是没人给你上刺刀了,这个事儿就比较麻烦。 48:01 其实认识任何一个地方,便利的资讯只是一种手段。电影是最便利的,念书也是必要的。 【相关书籍】 柏拉图:《理想国》 但丁:《神曲》 查士丁尼:《国法大全》 李筠:《罗马史纲》 李筠:《西方史纲》 蒙田:《随笔集》 培根:《培根随笔》 【片头音乐】 Berliner Philharmoniker,Mstislav Rostropovich - The Nutcracker (Suite), Op. 71a, TH. 35:IIe. Chinese Dance (Tea)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2 Apr 2021 | Vol.19丨带你走进鲜为人知的山西 | 00:31:31 | |
又是一年清明到,旅游踏青好时到,这次清明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博老师带着一些小伙伴去介休、洪洞游学。 都说“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一提及山西,大家都会想到云冈石窟、五台山、应县木塔等名胜古迹,一般不会想到介休,但介休却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交界、交汇之处。本期播客,让我们一起与雷博老师聊聊他本次游学的感受,也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一次丰富的多层次解读。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雷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收听指南】 03:50 选择在清明节去介休、洪洞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清明二字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种清正、明亮的气节,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介休是清明寒食节的起源在这里。二是晋中是衔接晋中盆地和临汾盆地的枢纽,临汾盆地可以理解为华夏文明的中心,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中心区域,到了晋中盆地却是游牧农耕混合区,这其中文明的碰撞和差异值得我们去了解。 08:50 张壁古堡其实是本次游学最有特色或有说有最好体验的地方,张壁古堡历史悠久,据推测其历史可能是魏晋时期的坞壁,其设计、格局不会让人产生“大院文化”的压抑,反而是与自然完美衔接的状态。张壁古堡可以说是个袖珍小城,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它最有文物价值的是地下地道。 17:20 在山西有一部分融合了主流信仰和地方信仰的寺庙,比如说绵山云峰寺,这里供奉了只有晋中当地才有的佛——空王佛。在寺庙,大部分神都可以扮演送子娘娘,这是因为传统社会中的民间信仰主要以女性为核心人群。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03 Sep 2021 | Vol.41丨一部湖南史,就是半部中国近代史 | 00:33:39 | |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由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的“戊戌变法”正式开始。而变法刚过百日,便遭到了守旧派的扑灭。康、梁逃亡国外,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慈禧太后再次临朝“训政”,变法宣告失败。梁启超逃亡日本后,有感于彼时中国的积贫积弱,清政府昏庸无能,西方列强的野蛮无耻,于1900年在《清议报》上发表了《少年中国说》。 “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诸君诸君慎如此,莫言事急空流涕。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 这是湖南文人、清末民初第一奇人杨度对梁启超所作的《少年中国说》的呼唤之应答。后来也常有人说,一部湖南史,就是半部中国近代史。 现在的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为什么湖南会对近代中国产生如此深刻的现代性塑造?湖湘知识分子在此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一期,我们请到了施展老师和孟庆延老师来专门聊一聊湖南与近代中国。 【本期嘉宾】 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04 为什么湖南被称作中国普鲁士? 04:51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虽然解决了清王朝的危机,但也给清王朝的瓦解埋下了种子。 15:28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背景是什么?“万类”可能隐喻着什么? 16:20 儒学地域化后,在湖湘叫实学,在岭南叫心学,在江浙叫朴学。 20:20 问题研究会的第一句就是,要研究各种问题,必须先研究各种主义。 24:12 湖湘之地及其孕育出的革命者,其实构筑了整个湖湘的文化传统,也构筑了对“经世致用”的理解。 29:21 青年时代是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正成型的时候,重回现代变局与新旧传统的交际的历史现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31:11 如果说中国现在遇到了一个系统性危机,那这个系统性的解法是如何一步步发生起来的? 【工具箱】 魏源,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原邵阳县金潭)人,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其编写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曾国藩,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人,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力挽狂澜,晚清“中兴”四名臣之一,提倡洋务,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李鸿章、左宗棠皆曾受其提携。 左宗棠,湖南湘阴人,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谈话中提到左宗棠给曾国藩的挽联内容为: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谭嗣同,湖南省长沙府浏阳县(今湖南省浏阳市)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戊戌六君子"之一。 陈宝箴:陈寅恪的祖父。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系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四代出五位杰出人物,后人称之“陈氏五杰”。 黄兴: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孙中山的第一知交。 罗亦农:湖南湘潭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他曾领导过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蔡和森:原籍湖南省湘乡县永丰镇(今属双峰县)。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 团练:中国古代地方民兵制度,地方军事化的先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团练就是挑选各地有名望的士绅,协助地方官组织地方部队,以应对太平军的进攻,也即自卫性质的地方军事力量。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 [美] 裴士鋒:《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小情报】 “星火”学术考察三部曲现已开放报名。欢迎添加考察助理微信(eidos6719),了解更多考察信息。 此外,六位学者关于全民基本收入(UBI)的播客与主题文章均已更新完毕,欢迎前往「大观天下志」公众号阅读分享。同时欢迎大家在任一相关播客下留言对于UBI的想法,评论即有机会获得思想季礼包一份(内含「东腔西调」定制帆布包*1+任意大观学者书籍*1)。
【片头音乐】 坂本龍一(さかもと りゅういち) - Where Is Armo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6 Dec 2020 | Vol.10丨蛋壳暴雷的背后,仅仅是“资本”的罪恶? | 00:36:15 | |
蛋壳暴雷事件发酵已久,年轻的毕业生、在外漂泊的“打工人”、本应坐收其利的房东、白干了大半年的装修工人……诸多无辜受损者都被牵涉其中。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仅仅是因为资本的罪恶吗? 蛋壳公寓暴雷事件,的确涉及到了企业家资本掌控力的缺失问题以及资本相对于社会的风险问题,但类似于此的事件之所以屡屡发生,很大程度上又是因为建立非常完善的权利保护体系需要高昂的成本,这是非发达国家很难做到的。制度设计的层面上,如何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权利不受资本的力量所左右? 本期播客两位嘉宾将从政治学的视角出发,一探这背后的究竟。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张笑宇(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研究员) 【精彩提示】 2:30 权力代表扭曲你意志的能力,而蛋壳这件事情,我们讨厌的其实是资本所代表的权力,换句话说,资本运用其在金钱方面的优势,给我们制造一个权力高度不平等的状态。 10:09 正常情况下,蛋壳的资本权利受损,也不能让普通人住房子的权利受到侵害,但是蛋壳恰恰利用了制度设计的漏洞;蛋壳公寓能利用此漏洞,很大程度上又是因为我们还不是一个发达国家,建立特别完善的权利保护体系的成本是非常之高的。 14:10 说市场带来了进步的力量,那是要看它跟谁比。跟中世纪的贵族用暴力手段抢钱相比,用资本手段赚钱的确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但是用经济力量来赚钱是不是完全没有问题?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27:35 国家本质上也是要赚钱的,不妨把国家看作一个公司,它的产品就是更好的秩序、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公共医疗,更好的城市管理……国家通过公共服务赚我们普通人的钱,但我们普通人交税的前提又是我们普通人有钱。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26 Sep 2020 | Vol.01丨从放眼望去全是生命的河西走廊发现“何谓中国” | 00:34:15 | |
熟悉施展老师的朋友会知道,施展老师去年做了太行山以及河西走廊的考察调研。那么为什么要考察走廊呢?实际上这和思考“何谓中国”的问题有着莫大的关系。 所谓“中国”并不是一个一元实体,而是一个由多个板块构成的体系。这些板块的边缘就是走廊或者说“过渡地带”。通常历史上的统一帝国的统治秩序都会诞生于这些过渡地带。 除了思考宏观问题,走廊考察还可以给人很多不同的生命体验。在极度贫瘠的环境里,生命与自然的对抗会以最激烈的形式展现出来。在西北,生命虽然表现为一种沉静和克制的状态,但反而能最容易被识别到。 在本期播客中,施展老师会从其自身的思考和感受,来谈一谈走廊研究在这个时代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枢纽:3000年的中国》、《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作者,得到APP《中国史纲50讲》、《国际政治学40讲》、《中国制造报告》主理人) 【精彩内容】 1.学者旅行中会看到哪些不一样的信息呢? 2.如何理解这条大走廊的历史重要性? 3.陌生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这也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更别提那些边远地区。 【收听指南】 3:20 中华文化本身是应该很丰富很多彩的,它不能只有中原,不能只有汉族的这一脉。 4:10 因为陌生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这是一个陌生人社会。 7:00 有各种各样的多文化、文明的东西在这,然后生活在清朝的北京城的普通人,并没有感觉这些是很奇怪的事情。 11:50 所以古代的中国,天然的就是一个多元的结构,如果我们在960万平方公里这个背景下来说事的话。 14:14 所谓的中国史就是这个体系的演化史。这些板块彼此之间互动的时候,他们有互动的界面,以那个界面为最重要的粘合剂,把这多元给粘合在一块。 23:10 我初次去河西的时候,放眼望去全是戈壁,没有生命,但是等到我后来对河西找到感觉了,我再次去河西的时候,放眼望去全是生命。 【关于我们】
号外号外:「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17 Sep 2021 | Vol.43丨元宇宙的预言:当虚拟空间成为外太空的演练场 | 00:38:08 |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的不断应用,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人与机器的边界正在日益模糊。从生物识别到无人驾驶,从机器翻译到智能客服,从AlphaGo打败柯洁再到AlphaZero打败AlphaGo,人工智能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在以往的科幻电影中,技术恐惧、机器人造反等故事也屡见不鲜。机器人会发展出自己的意识吗?人们不得不在创造机器的同时,也开始学习适应机器。 无论是最近上映的热门电影《失控玩家》还是突然蹿上风口的“元宇宙”,都再次推动了人们对虚拟空间和人工智能的讨论。但人工智能究竟包含着什么?它和其他技术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它对信息时代和人类社会已经或即将产生哪些重要的影响?本期播客,我们请到了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的张笑宇老师,和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人与机器的关系、AI技术的发展路径及其应用前景。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张笑宇(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研究员) 【收听指南】 02:05 自动驾驶的特斯拉与自动发帖的机器人 04:20 维纳“控制论”:机器怎么控制自己? 06:20 从读心机器人小游戏到机器学习算法 09:43 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 11:39 人工智能学科的底层支撑学科其实是数学 14:05 虚拟场景的自动化生成 16:58 富士康集团与“黑灯工厂” 21:32 中国的工业“智”造与物联网 25:42 “元宇宙”会人类社会带来根本性颠覆吗? 33:11 在虚拟的世界讨论严肃的问题 36:01 单纯的感官享受不足以留住用户,要创造出意义才可以。 【工具箱】 图灵测试(Glossar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源于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先驱艾伦·麦席森·图灵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如果电脑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其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以为是人类所答,则电脑通过测试。在“2014图灵测试大会”上,聊天程序Eugene Goostman首次“通过”了图灵测试。 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人工智能领域的创始人之一,在数学、物理、工程学、哲学等领域均颇有建树,但人们始终将创立控制论视为他对科学发展所作出的最大贡献,称其为“控制论之父”。 蒙特卡洛树搜索(Monte Carlo Tree Search): 是一类树搜索算法的统称, 在2006年的一场围棋人机对战引擎 「Crazy Stone」中首次发明并使用。Alpha Go系统中也应用了蒙特卡洛树搜索。 朱迪亚·珀尔(Judea Pearl):图灵奖得主、贝叶斯网络之父,提出人工智能中的因果(Cause and Effect)推断可能是实现真正智能机器的关键。 黑灯工厂(Dark Factory):即智慧工厂。因为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所有的加工、运输、检测过程均无需人工操作,把工厂交给机器,人走关灯,机器继续运行,故得名。 无用阶层:是指对于经济和政治系统来说无用的人。《未来简史》作者、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其2018年的新作《今日简史》中提出,19世纪工业革命创造了城市工人阶级(无产阶级的主体),21世纪人工智能革命将可能创造“无用阶级”(不用工作或者没法工作的一个阶级)。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直接连接,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这一概念其实早已有之,但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才开始有阶段性成果出现。在该定义中,“脑”一词意指有机生命形式的脑或神经系统,而并非仅仅是“mind”。“机”意指任何处理或计算的设备,其形式可以从简单电路到硅芯片。 【相关书籍&电影】 张笑宇:《技术与文明》 Judea Pearl / Dana Mackenzie:The Book of Why 刘慈欣:《三体》 《头号玩家》(2018) 《黑客帝国》(1999) 【片头配乐】 Cornfield Chase - Hans Zimmer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7 Nov 2020 | Vol.07丨在这个大洗牌时代,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 | 00:14:49 | |
现在【订阅】并将本专辑【加入购物车】,将在12月7日收到【精英都在听的课程大礼包】(短信通知),包含6门喜马精品好课。此外,再抽取10名已订阅的幸运听众送出【2021喜马拉雅愿望日历】哦! 我是施展,一名因为历史写作而出道的政治学者。我写的那本书你可能听说过,叫做《枢纽》,书里试图通过重新讲述中国历史,来探讨我们该如何理解未来。像这种大部头的学术著作,一般来说销量也就几千册,但《枢纽》却卖出了几十万册,为什么会卖出这么多呢?我跟朋友讨论后的结论是,它和这个时代我们某种普遍的感受相关,那就是,困顿。 所谓困顿,不是说你的物质生活有多困窘,而是我们面对大洗牌时代的无所适从和难以抉择。对未来充满各种不确定性,焦虑不已。 大洗牌时代,这是我们对当下时代属性的一个定位,你很可能对当下也有这种感觉了。我们再把时间倒回到2018年底,当时网络上有一句话有很多人转载,“2019年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它很可能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2019年确实让人不乐观,但大概没多少人真的相信2020年会更难过,没想到2020年直接就用疫情来开头,之后我们啥也来不及干,光是见证历史了。我们见证了世界大国之间各种让人大跌眼镜的互怼,见证了世界霸主美国内部的各种大戏,见证了中东局势的突然变幻,见证了中国公司在世界上遇到的各种麻烦。 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黑天鹅事件,让我们以前用以判断现实、做出决策的坐标系,多半都失效了,你可能会陷入以前想都想不到的困顿当中。比如,有些中国公司在世界上遇到麻烦,你可能会觉得,这离我很远,我所在的公司又没遇到这麻烦,我暂时还可以远远地看着热闹;然而如果那些遇到麻烦的公司被迫把精力全都转回国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会变得前所未有的激烈,激烈的竞争会沿着产业链迅速地向上向下蔓延到大量行业中,市场中的蓝海迅速消失,红海都变成紫海,到那时,大量的中国公司可能因为残酷的竞争而破产,你也有可能失业。这回你还觉得这些事情离你很远吗? 在大洗牌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应对、学会抉择,这种时期的判断力,至关重要。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做比喻。2004年圣诞节的第二天,印度洋发生过一场震惊世界的大海啸,造成20多万人死亡。海啸发生前,海浪会急速后退,露出大片平时不见天日的海滩,很多游客都被这个奇异景观吸引,走到海滩深处;但是现场有个英国小女孩蒂利想到刚刚在地理课上学到过的知识,这是海啸前兆,于是告诉了妈妈,招呼着附近的一百多名游客赶快逃离。几分钟后,蓄积了巨大能量的海啸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其他地方的沙滩上的人被一洗而空,唯独小女孩蒂利所在的海滩,奇迹般地无人丧生。海啸是个隐喻,在这种时候的判断力是事关生死的。 那么,在这种时候该如何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呢?蒂利的故事已经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具备一些核心性的知识,知识能带给我们判断力。 然而,这些年来我们却常常发现,既有的各种知识,面对这种大变革、大危机、大动荡多半都失效了。面对大洗牌,本应帮助我们做出抉择的知识,却似乎离现实越来越远。是知识本身出问题了吗?在我看来,不是知识出了问题,而是我们打开知识的方式出了问题。 现在对知识的打开方式,经常是各种精致的论文、漂亮的模型,这些模型越精致,对日常状态的解释力就越强,代价是,它离大洗牌时代的现实也就越远。因为大洗牌时代呼唤着一种知识范式的转换。做个类比就是,2007年6月底发布了第一代iPhone,当时手机界的王者诺基亚可能不会意识到这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诺基亚仍然会仔细琢磨自己最擅长的功能机该如何做得更精致,物理按键的布局该如何设计更舒服等等,诺基亚在这方面积累的知识无人能比,只要仍然处在功能机的时代,诺基亚的地位就无可撼动。然而,用不了太久它就会发现,这些知识都没有意义了,手机被iPhone重新定义了,功能机的时代被洗牌了。从功能机到智能机,这就是一种范式的转换。 诺基亚积累了大量关于功能机的知识,但这类知识积累得越多,它关于手机的理解反倒越会窄化、萎缩,以至于无法适应手机界的大洗牌时代。今天可不仅仅是手机界,而是整个人类社会都陷入了大洗牌时代。 在大洗牌时代,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个世界,该如何把握住未来?看了诺基亚的例子你就知道,我们不能再把精力仅仅放在那些非常精致、但也非常窄化了的知识上,我们需要开始对于范式本身进行反思,就像当时的诺基亚不应该继续琢磨如何让物理按键更好用,而是需要反思究竟什么是手机一样。 如何才能进入对范式的反思呢?这就得进入到一种“元问题”的研究当中,“元”是“元旦”的“元”。在我看来,“元问题”的这种研究方式,也是当下对知识的正确打开方式。 那究竟什么叫“元问题”呢? 还用诺基亚的例子来打比方。如果当时你是诺基亚的战略部大佬,你就要问一下,为什么要研究物理按键呢?因为要做出更好用的手机。手机是做什么用的?是要帮助人们更便捷地彼此联系。人们进行联系的目的是什么?彼此联系起来只有通话这一种途径吗?不联系的时候,单个一个人又会有些什么样的需求?继续追问,人类为什么会产生那些需求?人到底是在追求什么?这些需求是否有跟过去不一样的满足手段?手机是否能够实现?这些满足手段根本上是在满足什么?一步步地,你就会追问到关于人性的底层逻辑上。iPhone对于手机的重新定义,本质上是基于乔布斯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在大洗牌时代能够抓住机会的人,首先是这些对于底层逻辑有深刻理解的人。 在刚刚的例子中你会发现,从一个简简单单的现象,可以向下一直追溯,追溯到最基础的层面,达到了最底层,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追溯到了统摄一切的逻辑,达到了最顶层。这样一种不断向“致广大而尽精微”的逻辑进行追问的研究方法,就是“元问题”的研究方法。 元问题的研究方法之所以能达到这个效果,是因为我们追溯到了知识的原点,追溯到了知识发生的地方。没有哪种知识是凭空出现的,它们都是在人类面对各种生存困境、面对严峻的现实问题的时候产生的。要想真正地把握住知识,就需要有能力把握住人类所面临的最根本的元问题。 在大洗牌的时代,一切都变动不居,如果不能从元问题的高度清理出当下问题的底层逻辑,那么理解现实、安顿心灵、做出判断,都是不可能的。而问题的底层逻辑,不会漂浮在那些变动不居的现象上,而是深埋在一些不变的东西当中。变的是什么?是各种社会和物质环境。不变的又是什么?是永恒的人性。人性面对不同的社会和物质环境,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但是底层的精神逻辑却是稳定的。没有变化的环境,人类就无法进步;没有不变的人性,人类就找不到自我。把握住了变与不变的共生关系,面对今天眼花缭乱的变换,我们就会有了不一样的底气。 所以,我们这门“元问题”课程,不是几门学科通识课的简单拼盘,而是在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之下,对人类知识所做的一种全新呈现与梳理,为正在展开的大洗牌做好准备。 那么,为什么在这门课里会选择这七个学科呢?它们彼此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这就与元问题的成长史脱不了关系了。 人类最初脱离于动物界之后,第一次开始懂得了什么叫死亡,随即陷入不可抑制的恐惧当中,这就是人类最初面对的最大的元问题。人类需要找到办法,获得勇气,以便直面这种恐惧。于是,人类最初的知识形态,宗教,便浮现出来。 但即便人类能够直面死亡了,人们也不愿意随随便便就去死。但人们彼此之间总会发生各种冲突,这就导致人们不得不始终要在存亡的问题上努力挣扎。而人类是一种群居动物,单个人的存亡问题就进一步上升为特定人群的存亡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在权力(power)当中。对这个元问题的回应,就发展为政治学。 权力只能靠压服的办法解决冲突,但没人能确保自己永远是最强者,哪怕是最强者也有打盹的时候,而打盹的那一刻就是最强者变为最弱者的一刻。所以,只要是以力量来决胜,人类就永远无法获得安宁,直到人类能找到以规则来决胜的办法,才会开始获得安宁的秩序。对这个元问题的回应,就发展为法学。 而规则不仅能用来解决冲突,同样能用来解决和平交易的问题,它对生死很有用,对生活同样很有用。交易的过程,就是人们对效用不同的东西进行选择的过程,如何选择呢?这就涉及到对各种效用的均衡。对这个元问题的回应,就发展为经济学。 人们逐渐发现,不和平的冲突与和平的交易,其实在共同推动着人类聚合成为一体,向前共生着演化发展。而这样一种聚合、共生、演化的过程,内在的机理究竟是什么呢?说不清楚这个问题,也就无法摆脱困顿懵圈的状态。对这个元问题的回应,就发展为社会学。 回应了这些问题之后,你可能会开始疑问,就是,“我”学了这些东西,它跟“我”究竟有什么关系?要回答这个问题,靠前面的那些学科是不行的,因为这个问题实际上关乎的是你个人的自我意识,关乎的是你的命运,你会为此不断追问。而你最大的命运是什么?是你与中国这片土地的某种生命性关联。所以,要回答你对命运的不断追问,我们就必须进入到对于中国历史的一种探究与把握。 经历这一番的追问,可能你会静下心来进入反思,为什么我会追问这些问题?这是因为,人类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想要去追根究底,这也是人类与动物最本质的区别之一。人类对世界会开始充满惊奇,想要去弄明白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人类会开始对世界发问,但很快就发现,这种发问会层层追问下去,根本找不到终点,人类能做的就是无穷无尽的追索,也就是穷究。这个过程发展出哲学。 按说哲学是暨宗教之后,人类最初也最重要的知识成果,但为什么我们把它安排在最后一个板块呢?这是因为,哲学既要努力去追问本质问题,又要努力去追问穷究本质问题的方法,它是一个涵括一切的思维方法论,各个学科发展到最后,都会进入到某种哲学层面。所以我们想要在探讨了各种学科视角的元问题之后,再回到元问题的元问题,就是哲学,在这里跟你对咱们这近百讲的思想历程进行一个整体性的复盘。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门课当中为何会有如此的七个学科板块的解释。因为它关切了人类最根本、也最永恒的七个元问题。 宗教关切着恐惧、政治学关切着存亡、法学关切着规则、经济学关切着选择、社会学关切着共生,中国历史关切我们作为中国人最大的命运,哲学关切着惊奇,同时也关切着我们对前述一切的理解与把握方式。这门课程将带着你,从这七个元问题出发,找回知识最充盈的状态,为大洗牌的时代做好知识准备。 当然,我们这门课也不会仅仅止步于这七个学科,现在相当于这门课程的1.0版本,先从我们认为最核心的这七个学科出发,未来很可能会不断地迭代出更加丰富的内容和版本。激发我们不断迭代的动力,是直面现实的各种真问题。而对当下这个时代来说,对于真问题的最敏锐的感觉,很可能就是来自于你,来自于你在大洗牌的时代最直接、最深刻的生活感受。 所以,我郑重地邀请你,加入到我们这项知识工程当中,跟随着“元问题”的展开,激发出你自己心中的真问题,反过来,再用你的真问题来不断刺激我们的知识树的继续生长。我相信,这很可能是这个时代最为激动人心的知识共生联盟!期待着,和你共同地为这个大洗牌的时代,画出新的知识路线图! 欢迎添加课程助理微信:eidos002,入群与知识爱好者们交流讨论,获得更多课程与学者的相关信息。 | |||
23 Oct 2020 | Vol.05丨发明“传统”?一个票友眼中的当代相声 | 00:44:23 | |
相声虽然是一门传统艺术,也一度被人说快要没落了。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德云社等一批相声新生势力的努力下,相声越来越与时俱进,也越来越在年轻人当中圈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重回小剧场,很多人也会重新找回以前的传统相声,重温相声这门艺术的魅力。 大观天下志前一段推送了一篇孟庆延老师的文章:“郭德纲相声为什么受欢迎?”。其实,孟庆延老师在生活中也是一位相声的“票友”,生在天津的孟老师更是从小受相声的耳濡目染。这一期播客,我们来听听孟庆延老师这位资深“票友”来聊聊他心中的相声。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收听指南】
10:45 我看一些关于相声的著作经常会讲,我们总说三分逗七分捧。很多人不理解,说捧哏你有啥了不起,捧哏站台里面也没啥话。但我告诉你,我的体会是为什么捧哏非常重要?因为捧哏决定了相声的走向。 16:50 我有时在天津会泡相声园子,总去离我家最近谦祥益去听,你会发现非常有意思。在天津演相声太难了,每个人都是捧哏,就坐在底下你知道吧? 其实好多天津相声园特别喜欢演传统段子,经常演。其实底下的人都知道下一段下一句是啥,包袱是啥。底下人就是很安静的等着你,他都知道了,我也知道。 27:40 今天的相声我觉得越来越难以看到一个完整的人。上来讲几个梗,说一些特别突出彰显自己特点的东西,唱个歌唱个小曲,然后互相的逗一逗,捧逗之间互相来一些伦理哏,然后基本就快结束了。时代不同了。我总觉得以前的相声或者是那种有人物有故事的相声,听完以后还有回味,这个回味不见得是道理,你就会觉得丁文元这人挺有意思。 42:20我觉得有对这个问题有好奇的人,应该去天津参加一下天津本地人组的饭局,你看天津饭局不管是亲戚的还是朋友的,他们之间的说话,我就经常说我同学聚会就不是同学聚会,是群口相声大会,就是一个梗接着一个,你要不说梗就不好意思坐桌上吃饭,他也不是刻意的,他就很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样的一个表达方式。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24 Aug 2021 | Vol.38丨热河访古:站在草原望“北京” | 00:53:48 | |
在上次聊完在中国地图上消失了的“塞北四省”后,施展沿着“热河·东蒙·辽西”的路线进行了实地的学术考察。他一路从河北承德出发,经内蒙古多伦县、正蓝旗、克什克腾旗、巴林左旗,最终到达赤峰。行程所经区域是河北北部、东蒙和辽西的临界处,是草原、渔猎和农耕的交界地带,同时也是辽、元、清等二元帝国的首都圈。 为什么会选取这条考察路线?行走途中有什么有趣的见闻?重访热河与察哈尔,现在对“二元帝国”有了哪些新的理解或思考?在本期播客中,施展老师将和大家一同分享他的收获与感受。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5:39 作为大清治理草原方向的副都,一直以来我都很关注承德。承德的外八庙,就是大清用来统合满蒙藏这几个方向的一个重要的设置。 09:50 安远庙再往南有一个寺叫做普乐寺,而普乐寺这个寺就特别奇怪,它是为了哈萨克、布鲁特等等,为了一些信伊斯兰教的人群修建的。可是你为信伊斯兰教的人修建一个佛寺,这是什么意思?我猜想,这里的“寺”可能就像“大理寺”之类的,是指某种管理机构。 15:40 这次去承德碰到的导游真是个高手,我们叫她陈嬷嬷,老太太70多岁了,自我介绍说是一个下岗工人。我当时还不以为然,结果等到他给我一讲的时候,大吃一惊。老太太对这些内容极其熟悉,碑文可以背诵,而且老太太还是发论文的。 25:55 这些草原帝都里面,唯有辽上京是朝东的,其他都是坐北朝南的。这是汉地的基本的空间结构,但是对于游牧者来说,他们是以东为上。但只有辽上京是坐西朝东的。 38:00 据说徽钦二帝往北押送的时候,途经辽太祖陵,听到这有叮叮当当的声音,震耳欲聋。就问押送的人这在干嘛?金人回答说我们在这边挖辽的帝陵。宋徽宗听完之后嚎啕大哭,看来我大宋的祖陵也难逃此运。 46:00 对大清而言,得阜新者得天下。因为大清的统治根基是满蒙联盟,满洲当时的首都在沈阳,而阜新就处在从沈阳到科尔沁的必经之路上,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没有阜新,满洲跟科尔沁之间的联盟,它就缺了一环。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0 Dec 2020 | Vol.11丨庄子的很多话,其实也是说给当代人的 | 00:32:42 | |
琐碎和疲惫,似乎早已成了当代人的日常状态,我们很多时候不敢逃避,因为逃避往往意味着我们要面对比琐碎和疲惫更难对付的荒诞和虚无。 而对荒诞、虚无这类问题的追问,中国历史上的庄子无疑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某种意义上,正是庄子的悲凉,构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底色,人们面对宇宙的空寂与生存的荒诞,这种悲感反过来给人们提供了深层的支持动力。 本期内容,我们将通过庄子的思想,来理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底色。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雷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收听指南】 12:35 “庄子的眼泪”是中国精神史上最重要的话头之一,甚至可以说,理解了庄子的悲伤与痛楚,就理解了一半的中国思想史、美学史和政治史。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09 Jul 2021 | Vol.30丨在中国地图上消失了的“塞北四省” | 01:30:08 | |
塞北四省,是民国时期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的总称。 古代以长城为界,“塞北”一般指长城以北的漠南漠北地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政治隔离和文化差异隐约使得“塞北”被长期拒之国门以外,直到清朝入关,长城内外才被统一纳入统治版图。上世纪三十年代,塞北四省是拱卫华北和京畿地区的重要屏障,从“热河战役”到“长城抗战”,它们在抵抗日本侵略中的作用益发明显。 但除了抗日战争,这片土地上还有更为厚重的历史和古老的印迹——辽、元、清几个大帝国都曾把控御草原的副都设在这里。帝国最聪明的大脑,曾在这里谋划定鼎天下,统合中原和草原的壮阔宏图。我们过去认识中国,多是中原的单一视角,而只有再加上草原一脉,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今天的中国到底是怎么来的。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塞北四省有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它们因时而设立,也因势被撤销。在本期播客中,何必和施展将从历史和政治秩序的角度,聊一聊湮没在历史风沙中的“塞北四省”,聊一聊“二元帝国”的政治智慧,以及它们对于现代中国的重要意义。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0:02:30 中国地图上那些消失的省份们 00:05:25 关内人基本上都会有自己的省份认同,但东北人基本上都是笼统的地域认同——我是东北人。 00:08:50 历史上中国长期有着一国多治,边疆地区跟内地的治理形态是很不一样的。 00:11:33 中国的治理结构有一种从高度异质化逐渐往均质化方向发展的努力过程。 00:18:17 国际法的平等原则与传统朝贡体系之间的巨大矛盾,也是引发甲午战争的法律逻辑之一。 00:20:41 海防与边防之争以后,原先的间接管理制度显然无法适应严峻的边疆危机,清政府开始尝试在台湾、新疆等地设省。 00:25:30 古代中原地区就有三省六部制、郡县制之类的现代治理逻辑,实际上不是因为中国比西方先进,而是大规模治理必须得靠一个复杂的官僚系统进行一种基于抽象规则的治理。 00:27:12 在《罗马史纲》中,李筠就是把罗马给当成一个制度实验室来写的,这本书讲罗马史,同时它又是一本政治学通识。 00:28:31 中国的行政区划虽然是一个政治行为,但是它依然要遵循相当程度的地理地貌和客观条件的约束,“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的两个基本原则。 00:31:01 长城仅仅是中原的北部边界;就中国来说,长城根本不是北部边界,而是中心。 00:32:58 农耕帝国在它能推进的最北端设置了长城,因此在古代中国,长城以南以北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治理模式。 00:36:15 塞北和关内、游牧和农耕,这两大板块彼此之间的交界地带,我们称之为过渡地带或走廊地带。走廊地带构成了古代中国政治秩序最重要的一个创生点。 00:38:44 能够同时统治长城内外的古代政权首都往往要设置在走廊地带,热河就有过最多的古代政权首都。 00:41:25 纯粹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政权对峙,只会造成长城南北的对立,唯一能够稳定统治长城内外的民族,往往是来自东北的民族。 00:43:09 热河省正好是东北渔业地区、蒙古游牧地区和华北农耕地区的交汇地,也是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的衔接带。 00:48:19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从东北进关走山海关就可以了,为什么过去的人要那么费劲地去走现在的朝阳(辽宁)-赤峰(内蒙古)那条路? 00:50:52 今天说的辽西走廊通常指傍海道(山海关-葫芦岛-锦州),但实际上这条线直到金朝以后才稳定开通。 00:54:30 尽管辽西走廊构成了古代帝国秩序的创生地,但能够入主中原统治天下的人,出身血统上肯定是胡人。 00:55:45 古代几乎所有王权体系都要有双重合法性的加持,对于胡人而言,在儒教之外还需要另一种文化的背书,最直接的就是宗教——从河西走廊传过来的佛教。 01:00:20 五胡十六国的时候,因为胡人君主需要通过佛教以获得统治的正当性,于是佛教开始被大规模地引入中原,因而也得以深入中国文化内部当中。 01:09:29 在辽以前,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都想要获得中原的认可,但是辽第一次放弃了这种追求,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觉建立起二元统治的帝国。 01:12:04 宋辽之间展开的佛教的崇拜竞争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壮观的古代建筑遗迹,比如应县木塔、开元寺塔和隆兴寺。 01:19:19 中国历史上有四次著名的灭佛运动,其中唐武宗灭佛(会昌法难)的结果是幽州一带反而成了佛教中心。 01:28:48 行走辽西和东蒙的古道,重访辽、元、清三个朝代的古都旧迹。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29 Apr 2021 | Vol.21丨学术:从精英走向大众(下) | 00:28:21 | |
学术向来被认为是“象牙塔”里的东西,但有一群人致力于将知识带给大众,想与大家一起讨论,进行思想的碰撞,他们就是大观学者。属于大观学者的两位嘉宾:李筠和刘擎老师,今天带着他们新出的作品《罗马史纲》和《做一个清醒的现代人》来到本期播客,一起思考当前社会下越来越强调人的自主性后,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并且聊一聊创作背后的故事和两位老师对未来的期望。 423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起多读书,读好书,品罗马千年史,做清醒现代人。 【本期嘉宾】 李筠(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政治学系主任)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17 Nov 2021 | Vol.57丨元宇宙前传:数字世界的法哲学畅想丨思想季 | 00:31:40 | |
从11月17日开始,我们将推出全新一季由「大观天下志」特别策划的「思想季」。在这一栏目中,主播将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围绕同一热点话题展开深入的探讨。本期「思想季」的主题是“元宇宙”(Metaverse)。 “元宇宙”最近仿佛成了这个缺乏想象力的年份里最大的一个想象力。币圈人视其为新世界的载体,艺术家尝试探索数字艺术的可能性,历史学家们在猜测这是否是另一次“发现新大陆”。我们正在走入的,到底是另一个“星辰大海”,还是一场自我内卷?本次思想季,我们将邀请翟志勇、李筠、刘梦霏、方钦和施展5位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视角聚焦“元宇宙”背后的底层逻辑。 最近扎克伯格将Facebook改名Meta引发了热议。扎克伯格关于元宇宙的一系列发言显露出,他想成为一个新世界的创造者。那么,为一个新世界立法将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新世界的秩序将在多大程度上基于传统世界呢?在本期播客中,何必和翟志勇将从法律秩序的生成角度,来推演元宇宙的未来可能性。 公众号「东腔西调」将同步发布本次思想季对谈的完整文稿,公众号「大观天下志」将在本月底连载5位学者关于「元宇宙」的专题文章,欢迎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持续关注,并和我们分享你的观点。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大历史博士) 嘉宾:翟志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45 扎克伯格对元宇宙的构想还没有超过科幻电影 03:50 元宇宙的第一重秩序:个体的人与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关系 08:47 重新平衡个体与互联网公司之间不平衡的法律结构 11:40 元宇宙的第二重秩序:基础秩序与现实法律的关系 16:45 元宇宙中的公共秩序可能会如何实现 22:50 元宇宙的第零重秩序:互联网公司、电信公司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9:00 元宇宙不是世外桃源,数字世界中仍然有数字利维坦等着你 【工具箱】 《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可以看作是一部元宇宙概念电影,其中的“绿洲”就是元宇宙的影视化呈现。电影故事发生在2045年,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詹姆斯·哈利迪一手建造了名为“绿洲”的虚拟现实游戏世界,临终前他宣布自己在游戏中设置了一个彩蛋,找到这枚彩蛋的人即可成为绿洲的继承人。要找到这枚彩蛋,必须先获得三把钥匙,而寻找钥匙的线索就隐藏在詹姆斯的过往之中。 10月29日扎克伯格在VR界「春晚」——Facebook Connect 2021中发布了一个时长77分钟的演讲,演讲中扎克伯格聚焦元宇宙,从生活、学习、娱乐、办公等多角度,阐述元宇宙世界的精彩,并将Facebook旗下FRL实验室(Facebook Reality Labs)研究项目进行部分公开。演讲最后环节,扎克伯格对外宣布,Facebook公司更名Meta。 收看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q4y197tL?p=2 数据信托(Data Trust),指数据主体将他们的数据汇集起来,集中交给一个信托机构管理,通过信托章程规定数据共享的条件,信托机构代表数据主体与数据使用者进行谈判,维护数据主体的隐私、安全和利益。 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 Lessig),哈佛法学院法学教授。学术与政治的行动主义者,以提倡减少版权、商标、射频频谱上,特别是在科技应用方面的法律限制而出名。著有《代码:塑造网络空间的法律》、《思想的未来:网络时代公共知识领域的警世喻言》和《免费文化》等。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30 Jul 2021 | Vol.33丨思想季:有了基本收入,岁月就能静好吗? | 00:31:17 | |
近期,播客「东腔西调」推出了由「大观天下志」特别策划的新栏目「思想季」。在该栏目中,主播将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围绕同一热点话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本期「思想季」的主题是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 在前两期的讨论中,嘉宾张笑宇老师和嘉宾翟志勇老师已经分别从产业和法律的角度谈了UBI议题。而如果有一天机器真的代替了人类的生产与劳动,人们应该如何度过接下来的闲暇时间?UBI可能成为一种维护社会稳定的应对方案,还是更可能制造出新的冲突与分裂?我们该如何设计以保持UBI的纯粹技术性,避免其与政治利益过度纠缠?在本期播客中,何必和周林刚将继续聊一聊UBI背后的政治学。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周林刚(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4:23 说得长远一些,UBI的设计是为了应对机器人取代人类从事生产活动,但这时候对于政治领域来说就面临着某种变革。 07:04 UBI处在一个非常暧昧的位置,它不是解决方案,但它又是一种解决方案。 14:20不同来源的资金,决定了它们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是不一样的。 21:33 这件事情一旦确定,就应当是纯粹技术性的,而不是反复再去争论征税要到什么比例、财富累进要到什么程度。 25:27 最关键的还是源头,谁有什么样的动力去设立什么样的企业,这个设计不能一边倒。 26:25 解决方案跟政治本身保持的距离越远越好,这既是防止政治影响和冲击它,也是防止它本身去影响和冲击政治。 29:21 追求差异的动力依然持续存在,尽管在每个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19 Nov 2021 | Vol.58丨元宇宙的平行历史:重建人类新大陆?丨思想季 | 00:32:43 | |
从11月17日开始,我们将推出全新一季由「大观天下志」特别策划的「思想季」。在这一栏目中,主播将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围绕同一热点话题展开深入的探讨。本期「思想季」的主题是“元宇宙”(Metaverse)。 “元宇宙”最近仿佛成了这个缺乏想象力的年份里最大的一个想象力。币圈人视其为新世界的载体,艺术家尝试探索数字艺术的可能性,历史学家们在猜测这是否是另一次“发现新大陆”。我们正在走入的,到底是另一个“星辰大海”,还是一场自我内卷?本次思想季,我们将邀请翟志勇、李筠、刘梦霏、方钦和施展5位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视角聚焦“元宇宙”背后的底层逻辑。 在上一期的节目中,主播何必和翟志勇老师聊到了《元宇宙前传:数字世界的法哲学畅想》,他们已经从法律秩序的生成角度,推演了元宇宙的未来可能性。如果元宇宙的出现果真堪比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那新大陆就是天堂吗?人的完全数字化是你想要的吗?人类的历史循环还会带到虚拟空间中吗?今天,李筠老师则将更进一步跟我们展开聊聊元宇宙的平行空间和平行历史。 公众号「东腔西调」将同步发布本次思想季对谈的完整文稿,公众号「大观天下志」将在本月底连载5位学者关于「元宇宙」的专题文章,欢迎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持续关注,并和我们分享你的观点。 【本期对谈】 主播:柳爽(大观天下志编辑部、东腔西调主编) 嘉宾:李筠(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2:16 元宇宙接力赛:科技界 →资本界 →思想界 06:42 元宇宙不会长久平行于现实世界,它意味着新世界对旧世界的吸收。 10:23 一切社会、伦理难题都能用设计好的技术来解决吗? 14:13 “为什么外星人没有来攻打地球呢?很简单,因为他们都在打游戏。” 18:01 只要人在流动、在迁徙,就一定会发生碰撞。 21:00 新大陆的探索,演化而非建构。 24:13 码农要有法律的意识。 26:03 不必把元宇宙特别当真,也不必觉得它就是个垃圾。 29:33 人的完全数字化是你想要的吗? 【工具箱】 2021年3月10日,作为“元宇宙”概念股,UGC沙盒游戏平台Roblox以DPO的方式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即破400亿美元。并得到了ARK CEO、“女版巴菲特”Cathie Wood约52万股的加仓。乘着元宇宙的“东风”,Roblox在一年内市值飙升了整整10倍。 《黑客帝国》(The Matrix)是大家在谈起元宇宙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错过的例子。作为赛博朋克的鼻祖,电影早在1999年就展现了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虚拟现实等当下热门的概念,其中的“矩阵”(Matrix)就是一个“元宇宙”。 阿道司·赫胥黎(Aldous Huxley)的《美丽新世界》,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反乌托邦文学之一。书中描绘了虚构的2532年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整个人类社会已经被完全的机械化,人不再是自然繁衍,而是通过科技利用试管进行胚胎培育,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进入了一个机械化的生产链,由于生产力富足和被机械化地安排工作,人们没有了上升的欲望,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并且人们也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失去了主观能动性。 《五月花号公约》(The Mayflower Compact)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政治性契约。1620年11月11日,经过在海上六十六天的漂泊之后,一艘来自英国的名为“五月花”的英国3桅盖伦大帆船向美洲陆地靠近。船上有一百零二名乘客。他们的目的地本是哈德逊河口地区,但由于海上风浪险恶,他们错过了目标,于是就在现在的科德角外普罗温斯顿港抛锚。为了建立一个大家都能受到约束的自治基础,他们在上岸之前签订了这份公约。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Where Do We Come From?What Are We?Where Are We Going?)是法国画家保罗·高更(Paul Gauguin)于1897年创作的布面油画。该画呈现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裸体人物的形象,展现了人类从生到死的三部曲。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3 Jul 2021 | Vol.32丨思想季:国家发钱当然好,但是钱从哪儿来? | 00:53:46 | |
上周,播客「东腔西调」推出了由「大观天下志」特别策划的「思想季」。在本栏目中,主播将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围绕同一热点话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本期「思想季」的主题是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 在第一期的对谈里,张笑宇老师指出,21世纪以来有关UBI的理论或实践与第三次产业革命密切相关。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不断成熟,生产、供给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国家有必要出面以政治或行政的手段重新调节社会供需,使得人类的经济生产活动能够持续运转下去。 如果UBI是一项普惠的福利制度,那它与既往的福利政策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它会鼓励大家都躺平还是可能解放新生的“无用阶级”?在新的技术背景下,通过互联网数据来搭建UBI制度是否可行?在本期播客中,何必和翟志勇将从政治和法律的角度聊一聊他们眼中的UBI。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翟志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4:35 事实上,很多国家目前实行的UBI甚至不能完全保障基本的生存需求,但普通居民只要稍微参加一些工作,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求更多的可能性。 07:32 UBI与既往福利政策的差别在哪里?它可能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政策面向从弱势群体转向了全民。 10:30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未来大部分人会失业,而发展这些技术的公司从中获取了巨额的利润,这些利润理应用于救济或支持失业者的基本生活。 16:12 这也是我一个最核心的疑问,UBI真的能给人带来自由吗? 21:48 某种程度上的UBI恰恰是要避免国家权力的二次分配。这个钱就来自于特定的资源,资源收益为大家所共享,它绕过了国家的转移支付,反而减少了二次分配中可能产生的问题。 28:05 在中国推行UBI的话,一个很重要的锚定点或者一个支点,就是跟我们的全民所有制挂起钩来。 33:43 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代替了一部分简单的体力劳动,将来甚至可能会代替一部分简单的脑力劳动,社会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无用阶级”。 36:34 未来可能会有一类的新的资源,这类资源会产生大量的收益,这部分收益有可能在未来用于建立某种意义的UBI,就是数据。 43:03 当一个新的空间出现的时候,一定要有新的法律来规范新的理念。我们确实是来到了一个法律大变革的年代,这也意味着法律范式的重要转换。 47:19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数据的流通和使用,但数据的流通和使用也会带来隐私和安全的问题。如何平衡数据流通与隐私安全之间的潜在冲突,数据信托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尝试。 50:22 在不同的场景之下,不同的领域里边,可能需要有不同的数据治理机制,实际上是鼓励各种各样新的探索。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20 Jan 2021 | Vol.14丨人们为什么不再觉得996是福气? | 00:24:40 | |
对于许多刚毕业的年轻人而言,996(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至少是未来十年里的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很多人开始反思,把大量的时间投放在工作上是否是值得?996本身到底是福气还是受罪? 围绕996产生的一系列吐槽和抵触,其实也反映了人们如何理解工作和个体命运之间的关系。难以否认的是,在经济内卷的时代,加班、努力工作很难像过去一样,带来人们赚取丰厚回报、改变命运、进而实现阶层跃迁的希望。 本期播客中,我们会从大家最熟悉的网络热词内卷、996聊起,探讨一下个体努力和时代暗流之间的深层关联。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陈骆(历史学者、媒体人) 【收听指南】 12:00 不同于00年前后的那代年轻人,当下的年轻人讨论生活的灰暗或内卷时,不会像00年前后的那代年轻人一样,把996和中国模式能否持续联系到一起讨论…… 16:00 人们接受还是抵触996,很大部分取决于工作能否给他带来阶层跃迁的希望。 23:05 过去的996能让我们未来的路越走越宽,现在的996貌似只能让我们的未来的路越走越窄。 23:20 个体经历和潜在的时代暗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13 Aug 2021 | Vol.35丨思想季:吃饱穿暖,就会人人都读《理想国》吗? | 00:34:00 | |
近期,播客「东腔西调」推出了由「大观天下志」特别策划的新栏目「思想季」。在该栏目中,主播将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围绕同一热点话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本期「思想季」的主题是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 在前几期的讨论中,嘉宾张笑宇老师、翟志勇老师、周林刚老师和许小亮老师或多或少都对UBI展现出了相当的期待或支持。但尚且不论如何付诸实践,推行了UBI政策的世界真的就能像我们想象中那般美好吗?人的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后,就必然会向高层次需要发展吗?当UBI成为理论家的“新大饼”,迎接UBI的会是“小确丧”还是“小确幸”?在原有的生活伦理规则坍塌后,我们要如何理解或重建“劳动”这一概念? 本期播客,「思想季」栏目策划兼代班主播大志邀请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系主任李筠老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UBI的另一面。 【本期对谈】 主播:大志(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李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收听指南】 01:37 UBI会不会演变成像罗马史那样的皇帝对人民的贿赂? 03:20 撒钱的源头是正义的,那么撒下去才可能是正义的。 06:51 谁钱多就一定要收谁的钱吗?好像这并不是一个正当的收税的原则。 07:49 我觉得政治学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为未来的制度建构,不是提供蓝图,而是提供必要的元素。 13:51 我们要思考如何在个人努力和社会团结之间达成一种均衡,因为我们既是个体,也是共同体当中的成员。 16:16 就以前两天郑州的暴雨来讲,我们太习惯生活在一个系统里边了,一旦系统瘫痪,我们会抓瞎的。 18:42 我觉得,从这样一个人性论的、人性善的角度来讲UBI,完全是失败的,这种假设甚至是违反生物学的。 20:54 人的需求是非常多样的,它并不会必然地往上跃升。 22:24 我觉得很重要一个事情是在哲学上和政治经济学上重新界定劳动,或者说干脆就放弃这个词。因为现在产生数据的已经不是劳动了,你就算在家躺平刷抖音,也会产生数据。 27:50 不劳动者不得食,这种调性在物质主义的价值观里边是非常理直气壮的。但迁移到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以后,就不是这样了。 31:12 很多人可能像叶公好龙一样,我说的时候是这样,但是真的要为这个事情下功夫的时候,很容易就被劝退了。这样的事是常事,吃饱了穿暖了,我们就干点好事,其实是少数。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是一档泛文化播客,每周五晚更新,在“喜马拉雅”、“ApplePodcasts”、“小宇宙”、“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均可订阅收听。欢迎在微博或微信搜索“大观天下志”关注我们,那里会不定期更新对应单集的图文信息,「思想季」的正式文章也将于八月下旬同步上线。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期待大家的反馈。 另外,「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啦!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12 Nov 2021 | Vol.56丨列国志:越南,南国山河“中华梦” | 00:59:50 | |
在《列国志》的前两期节目里,我们已经聊完了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韩国,接下来我们将移步东南亚,聊一聊我们另一边的邻居——越南。中越关系可谓是国家关系中“剪不断,理还乱”的经典范例。越南在古代叫安南,历史上曾是中国的一部分;近代与新中国建交后,中越曾共同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建立起革命友谊与合作关系;七十年代后期,中越关系走向破裂,直到九十年代才恢复正常,经贸合作发展迅速。 中美贸易摩擦拉开序幕后,很多人都在说中国的制造业正在向越南转移,焦虑情绪不断蔓延。越南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替代中国,这背后到底是怎样的一个逻辑?如果笼统地说越南是个儒教国家,这样的说法本质上忽略了什么问题?在它的一系列产业政策背后,越南在如何理解历史上的自己,又在如何处理与邻国的关系?本期播客,何必和施展老师将与大家分享他们在2019年学术考察后重新认识到的越南。 注:本栏目音频更新后,公众号「施展世界」将逐期发布摘编后的文字版内容。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大历史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2:03 越南:八九十年代的中国? 08:20 越南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吗? 10:02 三星手机配件之旅:珠三角-广西凭祥(中越口岸)-越南北宁 14:04 所谓的迁移,事实上是供应链的溢出。 18:00 工业园建成后,越南有可能“摆脱”中国吗? 22:15 一个国家的自我定位:国民教育体系、国家历史博物馆 27:55 《南国山河》:越南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宣言 33:04 经济上绑定欧美,越南依然难以克服焦虑感 38:01 越南史=1/4石器时代+1/4古代史+1/2革命史 41:34 越南双子星:河内vs胡志明市 48:00 越南的面子消费与在越“中国干部” 55:12 普通人对于现代产业转移的焦虑和担忧,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庞大产业体系过于生疏和陌生。 【工具箱】 《南国山河》(Nam quốc sơn hà/Sông núi nước Nam),又称《神》,是宋越熙宁战争中,越南李朝与中国宋朝在如月江、富良江一带交战、越军无心恋战之际,李朝大将李常杰为鼓舞士气所做一首诗。被誉为越南历史上“第一个独立宣言”,在越南家喻户晓。原诗为:南国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书。如何逆虏来侵犯,汝等行看取败虚。 占城(Champa;137-1697年),即占婆补罗(“补罗”梵语意为“城”),简译占婆、占波、瞻波。位于中南半岛东南部,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王都为因陀罗补罗(今茶荞)。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从8世纪下半叶至唐末,改称环王国。五代又称占城。据当地发现的国碑铭,始终自号占婆。 三圻:越南地理分为北圻(以红河三角洲为核心)、中圻(以长山山脉区域为主)和南圻(以湄公河三角洲为核心区)三个部分。阮朝独立时期前期,阮朝对越南有着绝对的统治权,1858年爆发法越战争,越南逐渐沦为法国殖民地。殖民时期,阮朝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交趾支那(南圻)、东京(北圻)和安南(中圻)。 台湾宝成公司是全球制鞋代工厂中的佼佼者。按销量计算,该公司代工全球10个最大的鞋类品牌的产品。位于越南胡志明市的宝元鞋厂是台湾宝成集团在海外最大的厂区,员工大约有5.6万人,是耐克、阿迪达斯最大的代工厂。 施展:《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7 Aug 2021 | Vol.36丨“悬浮型政权”:阿富汗陷落的真相 | 00:49:03 | |
最近,阿富汗的形势急转直下,塔利班仅仅在两周时间里,就几乎占领了整个国家。首都喀布尔陷落,原总统辞职离境,民众四处逃亡,美军直升机协助撤离使馆人员的“西贡时刻”在互联网上接力刷屏。战事虽然即将结束,但阿富汗是否会继续作为地缘政治的动荡之源,现在还不得而知。 阿富汗何以成为“帝国坟场”?它内部为何始终无法构建起一个现代的国家体系?在美苏现代方案失败的背景下,未来的塔利班政权可能又将遭遇怎样的一系列问题?在本期播客中,何必和施展将给出他们的回答。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3:44 这一次的政权轮替更像西贡时刻,还是更像一次班加西事件? 06:36 对于一个局势的基本判断,除了账面上的数字以外,还要对国家基本的状况、人的状态、社会结构这些难以直接量化的东西也有一个通盘的考虑。 09:34 实际上所谓的帝国坟场,倒不是说这些大帝国他们打不过,而是打不起。 14:21 所以阿富汗是被英、俄两国这种南北夹击,最后夹出来的这么一个国家,它是被动形成它的领土和疆域的,并不是主动形成的。 19:09 就像拿破仑的“西班牙溃疡”,阿富汗曾经也是苏联的“溃疡”。 21:40 用“悬浮式社会”这种概念用来形容阿富汗就非常恰当。 30:00 只要经历过这种血与火的过程,锻造出的一定是一支强大的军队。当军队的规模远远大于国家的需求,就会构成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状态。 32:07 阿富汗之所以成其为帝国坟场,就在于其特殊的地理结构。不止外部搞不定,它自己也搞不定。它首先是阿富汗人民的坟场,然后才是帝国的坟场。 35:40 我们讨论政体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了这个政体它所需要的社会条件、经济条件等等这一系列的技术前提。 39:26 无论是苏联所扶持的社会主义路线还是英美所扶持的自由主义路线,它们都面临共同的问题,就是你所要整合的是一个悬浮式的社会。 41:20 从来不是野蛮战胜了文明,而是有组织战胜无组织,你有文明不代表你就一定有组织。 46:34从个人普遍尊严这个角度而言,可能我们还是会觉得加尼的统治更好一些,他可能比塔利班的统治,最起码对于女性,更友好一些。 片头音乐:Piano Concerto No.2 In C Minor, Op.18:1. Moderato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01 Dec 2020 | Vol.08丨用看前男友的方式,看中国历朝历代的性格气质 | 00:39:55 | |
我们平时读中国历史的时候,多半会有这种感觉:历朝历代的人和事儿虽然很精彩、宏大,但还是离我们过于久远,以至于我们很难找到与当下的现实和历朝历代的关联。 怎样思考历史,才能更直接地找到历史和当下的内在关联? 如果我们把中华民族理解成是一个在命运的波澜起伏中不断探索和成长的一个大女主,那么中国的历代王朝就像是历任“前男友”;比如西周更像是初中时的学霸前男友,秦王朝更像冷酷帅的霸道总裁,而清朝更像一个小地方出身,本事很大但是心思深沉的男人,自卑又自恋。 古代老百姓和政府的关系,为什么更像女生和历任前男友的关系? 本期播客内容邀请到了中国历史学者雷博,用女生和前男友的关系做隐喻,来聊聊中国历朝历代的性格特征,欢迎大家在播客音频中一探究竟。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雷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收听指南】 05:08 如果我们把中华民族理解成是一个在命运的波澜起伏中不断探索和成长的一个大女主的话,那么中国的历代王朝在我看来就像是历任前男友。
15:26 秦王朝就有点像一个冷酷帅的霸道总裁,但是情商比较低,有暴力倾向,而且还不懂得体恤人,用司马迁的话讲就是“不惜民力”,修秦长城、盖阿房宫,根本不把老百姓的死活当回事。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24 Sep 2021 | Vol.44丨全球化的前身:创造人类幸福,全靠商人自己 | 00:48:19 | |
经常有人说,这是全球化的年代,所以英语很重要。这个现象背后隐含的事实是,今天的全球化进程基本上是由西方国家主导的,而西方国家中,实力最强盛的又是盎格鲁一撒克逊体系,也即英美传统。这个传统基本上定义了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全球化——麦当劳+好莱坞。 刘慈欣早年有一篇小说《西洋》,其中假设了一个平行历史——由郑和下西洋引发了地理大发现,随后引发了中国对世界的殖民扩张。放在今天,这部小说也许会引发广泛批评,认为这是不合时宜的民族主义情绪,是民粹思维的表现。但它背后蕴含着某种本质性的历史追问:全球化是否有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历史学家给出的答案是,这是有可能的,而且历史上就曾经有另外一种全球化的样子。这段特殊的全球化历史发生于13世纪,全球化史学派将其称之为“13世纪世界体系"。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研究员、《技术与文明》的作者张笑宇老师,聊一聊在这场在13世纪达到高峰却没有引发殖民战争的全球化,聊一聊蒙古帝国和明帝国的远东政策如何影响了万里之外的欧洲进程。重新回顾过去历次全球化的兴起与衰落,也对我们如何认识当下的全球化、如何理解世界秩序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张笑宇(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研究员) 【收听指南】 02:50 当时的全球化不是只有一个文明主导,而是多个文明共同参与。 06:11 蒙古帝国不是全球化的终结,而是全球化的巅峰。 09:40 股份制度雏形与全球标准缔造 15:59 人类学研究:分崩离析的教训还是主动放弃的智慧? 18:33 在18世纪以前,全球的统治者都不懂财政、赚钱、经商,只有商人懂。 24:18 中国有很长一段时间,也完全接受一小部分人实施自治。 28:13 印度土邦酋长与阿拉伯商人的互动关系长期存在,商贸要比同期欧洲发达得多。 32:46 在亚当·斯密之前,人们一直都不理解全球贸易路线对于维系帝国统治的重要性,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朝代衰落。 35:12 十三世纪的全球化虽然很辉煌,但也很脆弱。 38:24 十六世纪的全球化造就了两个帝国的悲剧。 40:26 银矿的代际交替给旧世界创造了一种货币化的可能性 43:50 哈布斯堡王朝遭到重大打击的时期是欧洲的30年战争,恰好是明清交替的时代。清朝入关后实施海禁,白银贸易不再,而查理五世对此毫不知情。 45:51 有19世纪工业革命的力量加成,短期内欧洲文明相对于其他文明的落差优势达到了最大值。 【工具箱】 “四等人制”:元朝政府虽没有组织过任何形式的民族成份辨别活动,但却将不同时间所征服的地域人群笼统划分为四个群体: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 世界五大法系:欧洲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中华法系,其中中华法系和印度法系已经解体,现存共三大法系。 蒲寿庚:宋元时期的知名人物,阿拉伯(色目)人。他精通阿拉伯语、占城语(今越南),这对外贸而言就有很大的便利。南宋时期,他既担任过泉州市舶司提举,同时也因为外贸累积大量财富,成为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 万王之王(古希腊语:Βασιλεὺς τῶν βασιλευόντων):历史记载中,最早使用“万王之王”这个尊号的帝国统治者是波斯帝国的居鲁士二世,这本是救世主的称呼,后来变成对波斯帝国君主的尊称。 贵霜帝国(Kushan Empire):曾存在于中亚的古代盛国(约公元1世纪至3世纪),在其鼎盛时期(105年-250年)疆域可从今日的塔吉克斯坦绵延至里海、阿富汗及恒河流域。 萨甫:隋名“萨保”﹐唐名“萨宝”﹐此语原意一说出自叙利亚文﹐意为“长老”;一说来自梵文,是伊兰系“商主”、“富商”的意思。唐代随着西域胡人经商贸贩,寓居中国人数的增加,在长安、洛阳、沙州和碛西诸州都有“火祆祠”的设立,唐朝廷尊重火祆教徒的信仰,设萨宝府,置“萨宝”、“萨宝府祆正”等官。 土邦(Princely state),指的是英属印度时期由土著王公统治的附庸国。土邦体制多承袭占领以前的封建体制,继续由原王公、君主或其家族沿袭继承。英国占领以后,英国殖民当局和原统治者签署条约,直接受控于英国殖民政府,效忠英王。 沙里亚教法(阿拉伯语:شريعة):伊斯兰教规定的法律体系的统称。所谓“沙里亚”,意为“通向泉水之路”,引申为“真主指引的大道”,意即真主诫命的总和。中世纪时期教法体系形成后,亦称“沙里亚法典”或“伊斯兰教法典”。 埃米尔(阿拉伯语:أمير):原意为“受命的人”、“掌权者”,伊斯兰教国家对上层统治者、王公、军事长官的称号。从其军事统帅意译为总督;从其功能意译为国王、酋长、头人、头目、首领、长官等;亦见有人以其作为贵族最高爵位之功能意译为亲王、大公等等。 “宋末三杰”:张世杰、陆秀夫与文天祥。南宋末年,南宋朝廷中带领军民抗击元朝入侵的三位领袖,也称“宋亡三杰”。 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在17世纪中国明朝海禁与世界海权勃兴的时代的背景下,郑芝龙以民间之力建立水师,并于1633年在泉州金门岛的料罗湾海战中成功击败西方海上势力,并为其子郑成功留下强大海上基业,郑成功以此资本抗清,南京兵败后以海上武力成功打败荷兰人,收复台湾。 【相关书籍】 张笑宇:《技术与文明》 [美]里拉·阿布卢格霍德:《欧洲霸权之前:1250-1350年的世界体系》 [美]韩森:《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开端》(刘云军译) 【片头配乐】 Sama - Hamavayan Ensemble / Hossein Alizâdeh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微博:@大观天下志 公众号:大观天下志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6 Jul 2021 | Vol.31丨思想季:如果每个月给你发钱,你会选择躺平吗? | 01:04:08 | |
从本周开始,播客「东腔西调」将推出由「大观天下志」特别策划的「思想季」。在这一栏目中,主播将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围绕同一热点话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本期「思想季」的主题是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UBI)。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过了移动互联网红利期,这一轮技术增长带来的造富效应已经结束,当前面临的更严重的问题是分配与正义问题。在此背景下,UBI概念一经提出便迅速走红,部分国家与地区(如美国阿拉斯加州、芬兰、加拿大)计划甚至已将其付诸实践。简言之,“全民基本收入”意指由政府定额定期发放收入给每位社会成员。其具体原则包括: 1、现金原则:政府定期发放一笔现金给个人,而非实物(如米、油、奶粉、毛毯、住所等)或实物兑换券; 2、个人原则:基本收入的额度不受个人所属的家庭成员或同居人之财富和收入的影响,也不是以家庭为单位; 3、普遍原则:不排富,每位国民(囚犯除外)都具备领取资格; 4、零义务原则:个人可以选择离开职场而不会失去领取基本收入的资格,也无义务去从事增加社会资源或利他的工作。 那么,UBI制度会不会养懒人?是不是新时代的大锅饭?它能不能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又如何具体实行?我们期待不同的学者给出自己的答案。 在本期播客中,何必和张笑宇将聊一聊他们眼中的UBI,聊一聊在产业时代推行UBI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后果,同时也邀请大家一起打开脑洞:如果脱离疫情,我们有没有经济基础或技术基础去实行UBI?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张笑宇(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研究员) 【收听指南】 02:02 什么是全民基本收入(UBI)? 06:43 疫情期间没有实际的战争,但是央行居然像面对着一场战争或者一场大的灾难一样,超发了如此之多的货币。 09:19 随着技术进步,供给和需求正在发生转变,经济学的很多原理可能就需要改写。UBI是全人类面对基本困境的体系化的解决方案之一,或者至少是其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15:06 无论对于哪个国家而言,UBI制度都需要实验的过程。但是就已有的研究状况和数据来看,这个结果是积极的。 20:36 UBI制度的推行会不会成为发达国家对其他国家的变相剥削? 24:21 现在面前有一个灵魂问题:当美国变成中国跟中国竞争的时候,我们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26:33 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极大地冲击普通人的消费水准,但发达国家可以用UBI给自己的国民上一道防火墙。因此,UBI也可能成为当下金融战或者贸易战的必备一环。 29:05 计划经济的问题不在于大锅饭,而是在于它扭曲了价格机制;准确来说,UBI属于一种二次分配手段。 35:43事实上,服务业更是发达的结果,一批在其他产业失业的人被服务业伪装成再就业,服务业其实掩盖了失业人口的状况。 41:01 美国人和欧洲人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地选择了逃避政策。他们不去思考如何来解决经济下降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他们考虑的是怎么持续获得经济增长。 55:08 我们用30年走完了发达国家100年的路,那就意味着我们可能也得用30年的时间来处理发达国家在100年里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这将极大地考验我们是不是能够做出“信仰之跃”的转折。 59:20 不光是中国,很多其他国家包括美国自己的知识分子对都美国历史叙事有一种误解,但其实美国历史叙事是很多面的。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09 Dec 2020 | Vol.09丨你期待的法律公平正义,一定会实现么? | 00:36:16 | |
【重磅上新】人文通识100讲 用跨学科智慧,破解当代人精神困境
近来关注度最高的犯罪悬疑剧,非《沉默的真相》莫属了,这部剧豆瓣评分曾一路飙升至 9.2分。如此高评价的背后,不止有编剧的创造性改编、让大家看后意难平的结局,更有整个剧透过检察官江阳传达的一个直逼灵魂的拷问。 说到法律,很多人自然会想到正义。中文“法”这个字,在《说文解字》里的意思,就是“平之如水”,就是公平!而英文单词justice,既有正义的意思,也有法官的意思,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就是justice,最高法院门楣上写的就是equal justice under law,法律之下的平等正义。因此可以说,正义就是法律的另一面,或者可以说法律就是为了实现正义。但如果你遭遇过法律纠纷,或经常关注一些法律案件,你会发现,你所期待的法律正义,不是缺席,就是迟到。 本期播客中两位嘉宾要和大家探讨和解析的,就是法律中那些“沉默的真相”。 【本期嘉宾】 翟志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 康璐:变量中国运营发起人 【收听指南】 8:05 现实中,大多数法律从业者更接近于《沉默的真相》里的吴检,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追求正义,但在面临灵魂拷问时却没有江阳那份勇气;因此,设计法律的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到这些有内在缺陷的普通人,考虑到种种现实因素,才能让程序正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9:05 法律并不追求一个绝对的正义,它追求的是正义的最大限度的实现。 23:10 我在课堂上跟学生讲法律课的时候,经常会问学生,如果你一辈子追求正义,一辈子受苦,还实现不了正义,那你还要不要追求正义?我想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也许反而会坚定一部分人对善和法律这份事业的信念。 26:54 当然很多人可能经受灵魂拷问之后就放弃了,人有选择是否坚持一个信念的自由,你是没办法对人进行苛责的,但是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一定是有一部分人始终没有放弃对正义这一信念的坚守,整个社会的法律才会进步,正义才有可能实现。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21 Nov 2021 | Vol.59丨拨开元宇宙的浮沫:信息霸权 or 创造工具?丨思想季 | 00:41:28 | |
“元宇宙”最近仿佛成了这个缺乏想象力的年份里最大的一个想象力。币圈人视其为新世界的载体,艺术家尝试探索数字艺术的可能性,历史学家们在猜测这是否是另一次“发现新大陆”。我们正在走入的,到底是另一个“星辰大海”,还是一场自我内卷?本次思想季,我们将邀请翟志勇、李筠、刘梦霏、方钦和施展5位学者,从不同学科的视角聚焦“元宇宙”背后的底层逻辑。 在前两期的节目中,李筠老师和翟志勇老师分别从过往人类迁移和法律秩序生成的角度,回顾了元宇宙的平行历史,推演了元宇宙的可能未来。如果说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为元宇宙铺垫好了想象力,那有着独立世界观设定的游戏则真正给人带来了超越现实的体验。 元宇宙,到底是互联网的下一阶段,还是更高形式的电子游戏?如果游戏是人类进入虚拟世界的必经之路,为什么游戏从业者对元宇宙这样的概念并不感冒,甚至完全不觉得新鲜?在互联网巨头的搅动下,元宇宙会成长为一个“恶托邦”,还是有可能生长出不同于游戏创造的一个新的虚拟空间?在今天的播客中,刘梦霏老师将带我们走进游戏逻辑下的元宇宙。 公众号「东腔西调」将同步发布本次思想季对谈的完整文稿,公众号「大观天下志」将在本月底连载5位学者关于「元宇宙」的专题文章,欢迎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持续关注,并和我们分享你的观点。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刘梦霏(游戏研究学者、游戏化设计师) 【收听指南】 02:38 “说好的星辰大海,你却只给了我Facebook。” 04:29 “超元域”定义的起源 07:55 ChinaJoy期间的真·元宇宙航船 12:06 创造和社交同时在网络世界发生 14:38 《头号玩家》最让人讨厌的地方 16:30 《失控玩家》最让人喜欢的地方 18:48 平台资本的剥削:play + labor =? 22:52 玩家和游戏是共同成就的,创造者无法单独霸权。 26:45 儒家对于游戏的态度:君子不戏 30:11 抽卡游戏和开箱游戏都属于赌博游戏 34:05 元宇宙的硬件清单:手环、手表、眼镜、脑机接口…… 37:31 赛博世界跟元宇宙,谁会是未来的主流? 【工具箱】 01刘慈欣英文演讲:元宇宙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次内卷(观看地址:https://v.qq.com/x/page/q3307ya8i7k.html?start=5) 02 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的小说《雪崩》(Snow Crash)主要讲述的是所谓的“Metaverse”(超元域)——一个全世界用户都可以共享的巨大的、集体的虚拟世界。这也是一张网络,用户可以通过虚拟现实进入互联网。这一概念吸引了世界各地读者的想象力,包括当时正在崛起的一群程序员和技术专家,他们一直致力于构建互联网的第一个迭代版本。 03 今年Chinajoy期间,Rct AI公司包下一艘游船,举办了一场“元宇宙之旅”,邀请游戏、AI及前沿科技领域的探索者共同前往。这艘游船被命名为“五月花号”,原指英国人向北美大陆移民的著名船只,Rct AI借此表达向元宇宙"移民"的雄心。 04 游戏玩工(playbour)由play(游玩)与labor(劳工)构成,最早由库克里奇(Kucklich)提出,用来描述爱好游戏并自愿无酬为游戏公司修补漏洞、提供创意、进行改装的资深玩家,主要指代游戏模组(mod)爱好者,后来也指称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在网络游戏中的普通游戏玩家,他们作为“游戏玩工”为游戏公司与平台公司创造了巨额利润,休闲时间实际为剥削过程。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6 Jan 2021 | Vol.15丨用摇滚精神反抗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 | 01:40:27 | |
前不久,一篇文章《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刷爆了朋友圈,文章指出外卖餐饮平台的系统和算法给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在系统的驱迫下,骑手为了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不得不经常飙车、逆行、闯红灯。因此,每2.5天就有1个外卖骑手伤亡。
【本期对谈】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嘉宾:史秀雄(“Steve说”主播) 【收听指南】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11 Nov 2020 | Vol.06丨买买买,为什么双十一要凑那么多券? | 00:18:13 | |
双十一的滋味,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正可谓“下单一时爽,凑券巨烧脑,还款想撞墙”;对于各大电商平台之间,也可谓“消费券层出不穷,卡位赛激战正酣”。然而,正在各大平台和用户忙着狂欢的日子,网易严选却在前不久明面宣布退出双十一,高举“反对消费主义”大旗,背地里暗自发力,甚至说道:“我们不做复杂优惠玩法,我们为你搞定全年最大力度补贴。” 网易的葫芦里到底卖了什么药?其他电商平台为何要把消费券的规则搞得如此复杂? 在合鲸资本创始人霍中彦看来,网易严选宣称双十一当天最低价保价一年,它这样做背后蕴含的一个道理是“反者道之动”;几乎所有的创新都是反过来想的,当电子购物券这条路已经走到头,券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差、差到复杂的规则已经让大家崩溃的时候,就会有网易严选这种商家用不发券这种方式来反其道而行之。 线上零售业为什么会发展到今天这个状态?它背后依托的底层前提是什么? 本期播客中,我们邀请到了施展和李佳琦背后的资深投资人霍中彦,和大家聊聊网易严选“退群”背后的真相。 【本期嘉宾】 施展:外交学院教授、《枢纽》作者 霍中彦:变量中国产业发起人& 合鲸资本创始合伙人 【精彩内容】 4:10 由于各大电商平台都在使用券的功能,所以随着竞争的激烈化,大家都在做“延续性的迭代创新”,说白了,就是沿着“电子消费券”、“购物券”这条道走到黑,其结果就是购物券的使用规则愈发复杂,这是一个必然出现的现象。 4:38 网易严选宣称双十一当天最低价保价一年,它这样做背后蕴含的一个道理是“反者道之动”;几乎所有的创新都是反过来想的,当电子购物券这条路已经走到头,券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差、差到复杂的规则已经让大家崩溃的时候,就会有网易严选这种商家用不发券这种方式来反其道而行之。 10:55 直播带货的博主可以不让中间商赚差价,直接形成用户和工厂之间的直销,这些事儿建立在一个最底层的前提之上,就是中国有着兼具弹性与效率的供应链的网络,该供应链网络有着超强的综合成本控制能力,可以把生产商的成本压到很低。 13:25 不妨用物理学的一个“最小作用力原理”来解释零售业的规律,所谓最小作用力原理,就是事情的发展总是沿着最小作用力的方向去演讲,把这个原理放在零售业上,就是商品最终会以最小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到达用户手里,这是整个零售业的演进趋势。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29 Oct 2021 | Vol.54丨当我们谈论资本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00:38:49 | |
2021年,被业内人士公认为“中国互联网反垄断实质性启幕之年”。随着互联网反垄断制度的完善与实操环节中反垄断执法的推进,网企合规的大幕已经渐次拉开。上周六(10月23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正草案)》也正式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 而在这一过程中,公众越来越关注的则是互联网企业的双重角色。一方面,它们在产品上承担着一系列社会基础功用,比如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微信、健康宝;另一方面,运行这些服务的企业,本质依然是逐利的。 在这样的张力之下,我们如何能够确保日常生活不被互联网资本逐渐控制甚至侵蚀?当我们在声讨互联网巨头、控诉资本剥削个体的时候,我们是如何理解市场与商业的运行规则的?在漫长的历史中,商业与市场是什么关系?我们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是现代世界的起因还是结果?在本期播客中,方钦老师将和我们共同探讨现代经济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商业、市场、资本与反垄断。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 嘉宾:方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收听指南】 03:49 由资本所驱动的现代经济,其实是现代世界的产物。 09:55 商业和市场是两回事情 11:18 威尼斯商人vs热那亚商人:目的还是手段? 14:10 西班牙远征世界:合约分成模式 16:39 二十种解释路径:为什么工业革命出现在英国? 20:33 产权保护机制:从贵族下降到平民 23:31 现代市场经济三要素:独立自主的行为个体、保障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维护制度实施的组织机构 28:34 如果利益的概念界定足够宽泛,它不仅仅包括对金钱的欲望,也包括精神上的追求。 36:07 资本就是社会基本善(social basic goods) 【片头音乐】 Arrivederci Roma - Jack Jezzro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2 Jan 2021 | Vol.13丨劝酒,是现代人对酒文化的扭曲 | 00:46:06 | |
劝酒在更久远的时候,也曾代表着一种诗意的美好,比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我们感受到了友情和珍重;再比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让我们日回到了温暖和情谊……可如今却变了味道,尤其是烈度较高的白酒,更是沦为酒局上权力压制和道德绑架的工具,前一阵子,一位大学毕业刚入职的银行员工公布了被职场劝酒霸凌的遭遇,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证。 自虐式地喝白酒真的是中国酒文化中的一部分吗?稍微放大一下看待白酒的时空尺度,便不难发现,白酒在19世纪后半叶以后,也曾是革命精神的体现,白酒本为江湖水,它所承载的传统的江湖气和中国革命史乃至20世纪后期的中国改革史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基因和血脉上的联系。茅台就是一个绝佳的例证。 本期播客中,我们会从白酒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出发,聊聊酒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所承载的意义。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雷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 【收听指南】 16:50 19世纪后半叶以前,白酒是非常典型的下里巴人的江湖水。 21:35 刀口上舔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解放千千万万劳苦大众……革命跟传统的江湖气有极为重要的基因和血脉上的联系,也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白酒也成了新时代的革命精神的一种体现。 26:45 红军长征走到贵州,发现了茅台(酱香味,喝了之后不上头,第二天还能接着战斗);解放以后,评定国酒的时候,在周总理的关怀之下,茅台酒就成为了国酒。 30:55 喝白酒喝的不是味道,而是一种气象,是传统江湖气在近现代社会的展开,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到近现代转型的精神脉络。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03 Jun 2021 | Vol.26丨北中国旅行指南(下) | 00:29:48 | |
太行山对于每个人都不陌生,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它是中国地形第二阶梯的东缘,或是抗日战争时的太行山根据地。太行山形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要之地,而且纵观历史和地图,北京、保定、正定、邺城都处于太行山东路,太行山东路离水源不远不近,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古城。 蔚(yù)县,河北省张家口市辖县。早在在殷商时期,就已建立城池,称代国。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打树花就是蔚县暖泉镇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本期出现的景点:灵岩寺、南安寺塔 五台县,山西省忻州市辖县,东临太行山,因其地势较高,气候寒冷,又有“华北小兴安岭”之称。本期出现的景点:佛光寺、南禅寺 本期播客中,施展和何必将会结合他们五一期间从大同返回北京的路上见闻,跟我们一起探究太行山脉的密码。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11 May 2021 | Vol.22丨学者的私房阅读(上) | 00:35:37 | |
来到这个世界,可能每个人都需要花一生来回答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我是谁”。 “我是谁”这个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一个人的阅读经历所决定的,而阅读经历既包括有字书(印刷物、电子书),也包括无字书(一个人的经历、际遇)。无字书构成了一个人的问题与困惑,它会进一步影响着选择有字书的标准,以及理解有字书的切入角度;而对有字书的阅读,又会反过来塑造一个人对于无字书的体验能力。 学者私下都读什么书?阅读给学者构建了一个怎样的世界?在这期播客中,何必和施展将一起聊一聊对他们影响深远的那些“有字书”。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3:35 所谓政治哲学,就是当一群人作为一个共同体要过正义的生活前,要回答“什么是正义”。 06:01 哲学思想其实并没有东方西方之分,这就是属于全人类的,是所有人都需要读的。 08:56 过去我们对于中国历史的写作、叙述、讨论,基本上都是从中原的视角来展开的,边疆是一个相当边缘化的存在。 11:39 它在某种意义上有点类似于我们大观小组一直关心的元问题,追溯问题最初的发生点。 14:54 我开始强迫自己采取一种新的读书方法:假定书中说的每句话都是对的,如果我觉得书中哪个地方说的不对,我就想尽一切办法替他圆谎。 19:01 我一点点从井里爬出来,但爬出来之后才意识到不仅有一个外面的天地,还有多重的平行宇宙,而平行宇宙彼此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我就开始大量的阅读其他的学科。 24:28 共享的历史至少包括两个条件:故事的叙述中包含了所有人,而且所有人都有积极的身份和角色。 29:26 西方在罗马帝国崩溃之后所要回应的第一问题是政教关系问题,而中国在秦汉统一之后所要回应的第一问题是农牧关系问题。 【本期书单】 施展《枢纽》 施展《溢出》 施展《破茧》 施展《迈斯特政治哲学研究——鲜血大地与主权》 柏拉图《理想国》 霍布斯《利维坦》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葛兆光《宅兹中国》 马克斯·韦伯《支配社会学》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亚当·斯密《国富论》 阿瑞基《漫长的20世纪》 李筠《西方史纲》 李筠《罗马史纲》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13 Apr 2021 | Vol.17丨中国首都应该设在哪里?(上) | 00:32:08 | |
钱穆先生认为:新中国的首都问题,“西北重于东北,中心重于偏隅,大陆重于海疆”,所以应当定都西安,以北平为陪都。 我们常说“八大古都”,其中北京号称“七朝古都”、南京号称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洛阳号称“十三朝古都”、西安更是古都之最号称“十六朝古都”。这些古都都代表着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和文化底蕴的深厚,那么首都这样的政治中心选址一定有多方面的考量,本期播客让我们一起与外交学院施展教授谈谈首都定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1:20 北京作为首都已有至少600多年,钱穆先生认为北京不适合做首都,但历史和现实却并非像他所说的那样,北京有什么“魔力”能发展的这么好? 04:38 这句话是钱穆先生在国事衰微的历史背景下说的,他将中国定位为农业性格的国家,要中国应该采取进取的态势让民族精神重新蓬勃起来,首都确实应该定都在长安。钱穆先生的问题意识是肯定的,但结果值得商榷。 08:00 定都不仅仅是个精神问题,最重要的应该是物质问题,物质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地理环境。 12:34 秦在关中地区,又是个四塞之地,且周围无可畏惧的邻国,这种绝对的地理环境优势是其他国家不可得到的,这也奠定了秦统一六国的基础。 17:23 定都背后其实反映的是朝廷与豪族之间的关系。唐宋之变变的是社会结构,唐代之前国家内的豪族是这个国家最不稳定的因素,如果能抗衡豪族便定都长安,如果不能就定都洛阳与豪族共治,唐宋之变后,社会以平民为主,这时朝廷稳定的最大因素是胡人,首都选址也与此有关。其中也有特例,隋唐时期贵族的重心在关中,其定都便与之前相反。 20:20 进取事态与否关键在于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是否重合。如果重合,该国多半是内敛型,如果分开多半是进取型。 26:00 北京成为政治中心的地理优势在于它是前线、经济状况良好、交通较为便利、人口集中且有一定的天然屏障。 【关于我们】
「东腔西调」也有听友群了,微信添加eidos001,并备注「播客」,小助手会拉你入群,一起来交流吧。 | |||
08 Dec 2021 | Vol.63丨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 00:23:20 | |
时代病,并不是这个时代才有的新词。焦虑、抑郁、孤立、不安、麻木、空虚,不属于日常意义上的身体疾病,它们往往指向人们的内心。时代病,作为对社会流行病的统称,其病理顾名思义源自所在的时代、所在的社会。重新审视当下,无论个人、家庭、学校,还是产业、城市、社会,都有一部分被压抑或规制,一部分被抽空或悬浮,一部分被瓦解甚至“肢解”。 一边内卷,一边躺平;一边互称家人,一边拒绝社交;一边痛批消费主义,一边继续豪掷千金……是现代人生病了吗?可能是,但这种病恐怕不是根源于个人,而是根源于时代。但归咎于时代就能解决问题吗?雅斯贝尔斯在《时代的精神状况》里写:“如果今天我们在绝望之中问道:在这个世界里还有什么留给我们?那么,对于每个人,答案都是:那就是你自己,因为你能。” 在「社会病理学」这个新栏目中,主播何必和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的孟庆延老师将剖析这些社会病的病理,看看是哪些东西正在“抽空”并“肢解”现代的我们。 第一期的主题是“精神鸦片”。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标题显示“xxx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空白处的提名包括但不限于电脑游戏、手机游戏、网文小说、各类短视频……为什么这些娱乐消遣总被视为“洪水猛兽”?我们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沉迷于各种外物不可自拔?防游戏沉迷,到底该防“游戏”还是防“沉迷”?在本期播客中我们想聊一聊,如果“易于上瘾”是一种病,那么药方有可能是什么。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1:30 严苛的游戏监管与刷屏的EDG夺冠 03:30 其实沉迷是一个人的普遍状态 04:34 今天的游戏更容易让人沉迷?介质变了,成本低了 09:01 网游正把人们切割得越来越匿名化和原子化 10:58 虚拟空间里有且仅有抽象的自由 12:37 所谓社会化,就是把别人放进自己的世界 13:10 游戏社区的虚空自我其实没有任何成本 14:23 成年人只不过面对了比未成年人更多的现实毒打 17:10 发展多样的兴趣,走出虚空的自我 19:45 比游戏还能够“肢解”人的是短视频 21:50 现代病:被“肢解”而不自知,不自知还特别快乐,并觉得这就是真正的自由和自我 【工具箱】 今年八月底,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进一步加强管理防止未成年沉迷网络游戏。在这个规定下,大陆境内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晚8时至9时期间,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下期预告】 算法世界,逃无可逃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0 Dec 2021 | Vol.64丨土味与国潮之间隔着一千座“他奶奶的庙” | 00:37:05 | |
上个月底,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的第八期节目播出后立刻引发了网络热议。建筑师陶磊在其中为委托人一家设计的宅子,被网友群起而攻之,大家的意见概括起来就是:花了农民爷爷132万,就造了个“红砖毛坯房”? 与民间建筑有关的话题也让很多人也想起了2017年刷屏各路媒体的河北易县“奶奶庙”,简陋、质朴、又极其贴近民情。从手握方向盘的车神,到全靠打印名字区分的学神菩萨、观音菩萨和生意菩萨,再到除了牵红线还兼职让人破镜重圆的“和好”月老,那些粗糙又显眼的神像一经介绍就吸引了大家的眼球。 判断一个建筑好不好、美不美有哪些标准吗?“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在建筑领域内如何调和?土味建筑就是缺乏文化思考的产物吗?我们还能如何看待当下国潮元素的兴起?本期播客是东腔西调和艺术商业的特别合作。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奶奶庙的讲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不正经历史研究所所长徐腾,请他来和我们聊一聊建筑的风格、审美与功用。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徐腾(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研究员) 【收听指南】 01:41 “过气网红”,不正经的历史研究和正儿八经的学术选题 04:55 北京本质上是个大农村,出了五环全像河北 06:00 建筑争议的背后不是审美问题,而是社会学问题 09:12 媒体负责扩大冲突,学界大众负责错位 11:45 建筑判断标准是谁定的?适用范围在哪里? 13:09 为什么欧式小楼成了一种美好生活的代表? 16:26 野生的房子远远多于学院派的房子 21:04 意外重庆,为了寻找一种意外感 24:30 大家都能挣钱的城市就是有人文感的城市 27:28 土味元素的未来:消亡或者国潮化? 31:01 比心神殿:爱心神和死心神,一边管结婚一边管离婚 33:50 土味是有复杂的、有生命力的、有亲和力的 【工具箱】 01 2017年8月,徐腾在一席发布了演讲《现在隆重介绍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一尊神仙》,给观众隆重又严肃地介绍了距离北京120公里外,河北易县人称“华北第一道场”的奶奶庙,在那里,“缺哪个神仙,可以随便建一个”。演讲随即刷屏朋友圈,第二天阅读量直破百万。 02 史里芬Schlieffen,微博知名搞笑博主,大史记节目主创,一度专注拍摄河北土味景点,被称为“土味河北”推手。 03 今年11月20日,《梦想改造家》播出第八季第六期,主题是“改造西北空巢之家”。甘肃农民大爷想要将老房子改成二层小洋房,委托给了节目组,节目组安排了建筑师陶磊接手任务,后者斥资132万改造而成的“红砖毛坯房”引发了强烈争议。 04 《意外重庆》是由徐腾在2014年发起的一项研究计划,意在重点挖掘重庆独有的城市空间和人文故事。五年期间,他们找到了不少令人惊叹又鲜为人知的故事。 05 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也称俗民方法学,是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方法的理论。其创始人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常识世界,研究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3 Dec 2021 | Vol.65丨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 00:26:48 | |
在上一次关于“精神鸦片”的讨论结尾,孟庆延老师提出了对于现代社会疾病的一个基本判断,即在各种技术和资本因素的加持下,每个人都正在被“肢解”而不自知,不自知还特别快乐,并觉得这就是真正的自由和自我。 本期的「社会病理学」的主题是“算法系统”。比起网络游戏,短视频无疑正对我们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其背后的平台与算法“功不可没”。近两年来,大家意识到了算法存在的问题,对“大数据杀熟”、“流量造假”、“过度推荐”及“操纵榜单”等负面效应的声讨此起彼伏,这是公共意义上的讨论。那么对于个人而言,算法意味着什么?它在捕捉哪些东西?它眼中的“你”在多大程度上是“你”?当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困局,应该彻底抛弃算法,还是去寻找一种好的算法?好的算法是可能的吗?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想聊一聊,在逃无可逃的算法世界里,个人自主性还能否发挥作用。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3:25 在现代社会,我们无法逃脱算法 04:48 培养方案的逻辑也是算法推荐的逻辑 05:39 数据算法本质上是在捕捉人最表面的行为习惯,而不关注人的内心 08:40 肯定没有天然好的算法 12:01 问题一:“以多为好”的算法:年度报告=我? 13:41 问题二:算法生产与数据正义:我有分红权吗? 15:37 问题三:算法带来的多元选择意味着自主性吗? 17:05 算法捕捉人类最大公约数,被省略掉的可能正是你本身 20:41 要不要算法,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23:01 重新关心自己的本能、试着逆转自己的习惯,把真正的东西留给自己 25:20 反抗的基点就是你自己 【工具箱】 01 作为一个互联网术语,算法一般指“推荐算法”。推荐算法就是利用用户的一些行为,通过一些数学算法,推测出用户可能喜欢的东西。这些推荐可能基于内容、协同、规则、效用、知识,也可能是多种原则的组合。 02 今年八月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在有针对性地对算法推荐领域的乱象进行监管,并全面规范各类算法推荐活动。《草案》第二条规定,在中国境内应用算法推荐技术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均适用于此规定。 03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他对宗教社会学最初的研究,韦伯在这本书中主张,宗教的影响是造成东西方文化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并且强调新教伦理在资本主义、官僚制度、和法律权威的发展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04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知识理论和权力理论向世人呈现了一张由权力所编织的密网,权力无所不在地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大到国家和法律制度,小到单一个体存在本身,都是权力的产物。针对这种权力密网,福柯认为反抗的基点存在于各个细微的小点上,无所不在的具体单点式的反抗就是针对这种福柯式权力的出路。 【往期回顾】 Vol.63丨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下期预告】 社会病理学03:监控社会,自由、安全与表演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5 Dec 2021 | Vol.66丨不想当文化地标的咖啡馆不是一个好修车铺 | 00:28:29 | |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也许你早先就在课本上读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但你可能不知道,还有人用这本书的名字在北京开了一家咖啡馆。不过这不是一间真正意义上完全独立的咖啡馆,它还是隔壁“B+汽车服务体验中心”的衍生建筑、修车客人的休息空间,很难想象两个完全不同的业态会在这里相遇,独立存在,有机共生。 城市空间发展的逻辑是什么?在复合空间里,文化和商业如何构成良好互动?中国老城旧区改造的有哪些文化发展的方向?本期播客是东腔西调和艺术商业的特别合作。我们邀请到了B+汽车服务体验中心、我与地坛创始人卜天,请他作为一位城市文化地标的创始人或者是重要的参与者,谈谈对于当代城市文化及其未来发展的期待。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卜天(B+修车铺、我与地坛创始人) 【收听指南】 01:30 为什么想到在市中心开修车铺? 04:40 “我与地坛”,品咖啡还是修车? 09:42 越是在互联网时代,社区反而越重要 12:53 你多久没有 two seconds of getting lost 16:40 好的商业空间既关心消费者,也关心员工 20:25 旧城改造要认清一个事实:改造是改造,运营是运营 23:25 服务升级:降价提质、消费内容 26:42 全世界的大建筑全是政治问题 【工具箱】 01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散文中饱含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对亲情的深情讴歌。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02 成立于2016年秋天的“我与地坛THECORNER”,是一个集精品咖啡,手工糕点,小型展览和快闪店为一体的商业空间。改造后的北京“车库”曾获意大利THE PLAN AWARD等多个设计大奖。 03 法国的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Le 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CNAC)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全面介绍20世纪至今所有现代艺术创作的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以现当代艺术的收藏与展示为主,其馆藏作品的创作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1905年。因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外观极像一座工厂,故又有“炼油厂”和“文化工厂”之称。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7 Dec 2021 | Vol.67丨列国志:泰国、柬埔寨,幸运的文化,不幸的政治 | 00:39:54 | |
提起东南亚,或许很多人脑海中浮现最多的就是阳光、海滩、热带雨林,但另一方面,我们对大部分东南亚国家还是有点陌生,好像总觉得它们国内就是贫穷、落后、脏乱差。在前两期的列国志当中,我们已经聊过了越南的南国山河“中华梦”,也聊过了高度发达的“南洋新世界”新加坡,那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又如何呢? 具体而言,同为国教的佛教对泰国和柬埔寨这两个国家的国家能力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处东南亚特殊地理位置的泰国和柬埔寨,与越南、新加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在大国博弈的格局之下,交汇于中南半岛上的这些国家又可能面临怎样的共同命运?在本期播客中,何必和施展老师将继续同大家分享他们的东南亚之旅。 注:本栏目音频更新后,公众号「施展世界」将逐期发布摘编后的文字版内容。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大历史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1:16 在老挝有5%是湖南人 04:30 吴哥窟,印在国旗上的世遗,劳拉的古墓丽影 09:38 不同国家能力的背后,宗教信仰与地缘状况 14:00 宗教如何呈现:教义+信仰教义的人群 16:20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传播成本 19:55 泰国的兴衰:阿瑜陀耶王朝、吞武里王朝、曼谷王朝 22:20 东南亚,华商贸易的分界线 25:18 文明 or 蛮荒,西方人的东方主义视角 29:20 大陆世界与海洋世界的二元对张 33:40 文明过渡带上,最惨的是那些半破碎不破碎的地方 36:31 东南亚夜市带 【工具箱】 01 西哈努克亲王(高棉语:នរោត្ដម សីហនុ),柬埔寨王国前国王、终身国家元首,柬埔寨国父。生于柬埔寨金边,系诺罗敦和西索瓦两大王族的后裔。 02 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西北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 03 毗湿奴(Viṣṇu,也译为威西努、大黑天),印度教三相神之一。毗湿奴是叙事诗中地位最高的神,掌维护宇宙之权,与湿婆神二分神界权力。毗湿奴和神妃吉祥天女住在最高天,乘金翅鸟。通常以‘四臂’握着圆轮、法螺贝、棍棒、弓的形象出现。其性格温和,对信仰虔诚的信徒施予恩惠,而且常化身成各种形象,拯救危难的世界。 04 洞里萨湖,又名金边湖,位于柬埔寨境内西部,呈长形位于柬埔寨的心脏地带,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湖滨平原平坦、广阔,长500千米、宽110多千米,西北到东南,横穿柬埔寨,在金边市与贯穿柬埔寨的湄公河交汇。 05 鲜卑六镇,指的是北魏前期在都城平城以北边境设置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后来六镇在北魏孝明帝时期起事,即“六镇起义”。 06 高欢(496年~547年),小字贺六浑,原籍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出身怀朔镇兵户之家。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 07 吞武里王朝(泰语:ธนบุรี,英语:Thonburi Kingdom,“吞武里”为其首都地名,“吞”为财富之意,“武里”为城堡之意,合起来意为“财富之城”或“黄金之都”,1769年―1782年)是泰国历史上第三个王朝,泰国历史上重要的统一王朝,奠定了现代泰国的基本版图。 08 泰王朝沦亡后,中国广东潮州人郑信在泰国东部招兵买马击退缅军,并平定了各地的割据势力,收复北部的清迈和南部马来半岛一带的领土,并于1767年12月28日被拥立为吞武里大帝,历史上称“郑皇”。这是历史上首位在海外当皇帝的华人。1770年统一了沦亡期间四分五裂的泰国全国,恢复阿瑜陀耶时代的疆域,并在1774年至1775年间再次指挥军民击退了缅军大规模的入侵,又多次对柬埔寨进行军事扩张。 09 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简称东盟(ASEAN)。1967年8月8日成立于泰国首都曼谷,现有10个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总面积约449万平方公里,人口6.54亿(截至2018年)。秘书处设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0 Dec 2021 | Vol.68丨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 | 00:28:38 | |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吃瓜、人设、塌房等等再次成为新闻热搜榜与手机通知栏里的高频词。与之相关的当事人道歉声明一经发布,大家仿佛已经转头开始期待,下一个会是谁呢?我们似乎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 本期的「社会病理学」的主题是“监控社会”。在电影《楚门的世界》里,主人公自出生起,摄像机就开始把他的一举一动向全球转播,几十亿人堂而皇之地分享着他生活中的光明与黑暗。这个一度看起来相当荒诞的场面,转眼成了当下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放大。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进入了一个透明的世界。无论是马路、公园、商场,还是小区、学校、公司,我们几乎被遍布的镜头所包围。没有审视那么夸张,但我们时刻观察别人,也时刻被别人观察。我们在线下被呵护得无微不至,而进入线上时,互联网世界也同时许诺了丰富、便利、安全,现成的岁月静好。 或许可以回想一下,你上一次意识到“隐私”这件事是什么时候,它可以用“好”或“坏”的标准来评价吗?你曾经想做什么“坏事”,做了或没有做的原因是什么?你有参与今年的几大吃瓜时刻吗,“吃瓜”这件事本身对你个人而言可能意味着什么?因为害怕承担犯错的代价而不敢犯错,和发自内心认为一件事本身就是错误的因此不该去做,有什么区别?大规模的道德审判又可能派生出什么样的结果? 马克思韦伯将现代性的困境比喻为“铁笼”,里面有太多值得展开的议题。在本期播客中我们想着重聊一聊,在这个“铁笼”被打破之前,每个人给自己留出人性自留地的可能性。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1:32 自我的暴露=安全的保护? 03:45 全景敞视已经遍布我们的生活 07:26 人性本身就由善和恶两部分组成 13:23 无人监考能够实行的前提是什么? 15:10 在这样的状态下,人人表演,各立人设 16:09 “吃瓜”这件事可能意味着什么? 19:02 惩罚机制越强化,人的表演性越强,人心越不可测 22:26 随着技术进步的加速,技术变成了我们生活本身 24:20 越来越虚空,越来越停在表面 26:15 铁笼总有缝隙,铁笼也总有打破的时刻 【工具箱】 0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此时距离个保法建议稿的起草已经过去18年。而在此之前,我国没有一部专门规范使用个人信息的法律,关于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条款分散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之中。 02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之一。该书陈述了有关对犯人的严刑拷打日渐被控制他们的监狱规章所取代的轨迹,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相关的政治、法律、权力、观念和科学技术问题;表明人类社会是如何从古代通过酷刑对人类肉体和精神的疯狂肆虐,逐步演化为一种通过实施“温柔的”暴力而使被统治者臣服和“自觉”接受规训的生存目的;进而通过对权力功能进行的微观分析,使人们对一系列传统观念都产生耳目一新的认识;认识到人们的身体、行为和主体也都是权力作用与塑造的结果。 03 “圆形监狱”的概念最初由英国哲学家边沁在18世纪提出,只需要一个监视者就可以监视所有的犯人,而监狱中的犯人却无法确定他们是否受到监视。他认为可以通过这种设计使犯人感到道德的约束和秩序的要求,后来这个概念由福柯发展成“全景敞视主义”,波斯特将福柯的全景监狱理论与数据库联系起来,提出“ 超级全景监狱” 理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推进,“全景监狱”成为互联网的一种隐喻,并演变出超级全景监狱乃至共景监狱。 04 《娇惯的心灵》是一部“社会科学的侦探小说”,格雷格·卢金诺夫和乔纳森·海特两位作者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安全文化”观念的抽丝剥茧,解释了社会各种力量如何合力制造出一个玻璃心世代,回答了“钢铁”是怎么没能炼成的美国故事。 【往期回顾】 Vol.63丨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Vol.65丨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下期预告】 社会病理学04:抢人大战与城市竞争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4 Dec 2021 | Vol.69丨把一颗智齿送上太空,一共分几步? | 00:34:03 | |
“牙齿,牙齿,扔屋顶”可能是每个小朋友都经历过或听说过的童年叙事。上牙掉了往下埋,下牙掉了则要往上抛。可往上抛的时候,抛到多高才算高呢?抛过头顶?抛到屋顶?抛出外太空?有人真的把最后一件事情做成了。 | |||
27 Dec 2021 | Vol.70丨城市竞争:抢人大战除了抢人,还在抢什么? | 00:24:24 | |
在往期的「社会病理学」节目里,我们集中关注了现代社会一系列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塑造、对个体的影响。“被技术切割”,其实是这个世界的普遍性,是现代人类的普遍命运,但这并不意味着灰暗的历史就画上句号了,每个人依然有给自己划出自留地的可能——不建立特别工具性的、对象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轻易对某些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和人做情绪性的判断和宣泄,把关注点放在自己以及身边那些重要的人的生命历程上。。 今天,我们想再向前一步,聊一聊比个人更大一点的城市。本期的「社会病理学」的主题是城市竞争。如果你关注过近几年的全国就业状况,一定见过“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人才争夺战进入白热化”之类的字样,各类报告都在强调“随着人口红利消逝、人才价值日益凸显”。 在越来越“卷”的政策下,城市抢人哪家强?人才争夺是不是换了种方式“割韭菜”?“抢人大战”会加剧分化吗?抢到人后,城市如何发展?在本期播客中,主播何必和嘉宾孟庆延会展开聊一聊城市,及其“局内人”。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50 从什么时候开始,“人口”比“人”还重要? 04:25 “抢人大战”本质上还是在抢概率 09:46 所谓城市,其实是有市才有城 10:49 城市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包容异质的精细化治理 11:31 城市面对的第二个问题:不断膨胀vs不断萎缩 13:00 城市面对的第三个问题:个人的安定感与归属感 15:44 人这辈子有多少机会,可能没那么重要 17:12 悬浮型城市就会塑造悬浮型生活和悬浮型人格 18:30 不要在概率论里活着,不要活成纸片人 【工具箱】 今年十月,《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报告出炉,其排名依据是“人才吸引力指数”,通过人才流入占比、人才净流入占比、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硕士及以上人才流入占比、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净流入等数据加权得出分数,衡量一座城市把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的能力。 《报告》显示,北京、杭州、上海、深圳、广州、南京、苏州、成都、宁波、长沙位居前十名,是中国人才吸引力最大的十个城市。 【往期回顾】 Vol.63丨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Vol.65丨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Vol.68丨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 【下期预告】 社会病理学05: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9 Dec 2021 | Vol.71丨加密艺术:一幅JPG为什么能卖4.5亿元? | 00:48:47 | |
据柯林斯统计,NFT一词在今年的使用率增长了110000%,击败了包括“元宇宙”、“混合办公”、“疫苗”等在内的一系列候选者,被当选为《柯林斯词典》2021年度词汇。如果你平时不关注艺术圈,你可能会意外,“xx元年”、“xx之年”的热门候选词那么多,“NFT”是哪来的? 而如果你平时关注艺术圈或币圈,那你一定听说了——今年3月,艺术家Beeple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一个JPG图片文件《日常:第一个5000天》(Everyday:The First 5000 Days),在美国佳士得拍卖行以6934万美元的价格成交,折合人民币4亿多元。 按理说,数字艺术作品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下随处可见,甚至可以批量生产,为什么还能拍出如此天价?当艺术品开始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相结合,新技术会如愿拓宽艺术的边界吗?为何币圈会将目光投向艺术?当NFT将艺术从物质形态转向了数字形态,艺术不再是“品”,是否会导致在市场流通的艺术品被还原为符号占有和消费,它是否有抽空艺术的危险?在本期播客中,主播何必和嘉宾CK、岳岩会展开聊一聊今年艺术圈最火的话题,NFT。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CK(MetaCat创始人) 嘉宾:岳岩(艺术商业·数字以上负责人) 【收听指南】 03:40 虚拟艺术算是艺术品吗? 06:00 物以稀为贵,但稀缺的不再是物,而是注意力 09:30 区块链、数字货币与虚拟艺术品 16:10 嘉宾CK购买NFT作品的心路历程:认同的审美 22:49 币圈玩家不关心传统艺术,传统藏家不关心NFT 28:00 加密艺术、动物森友会与链上元宇宙 33:30 元宇宙逛展体验 38:45 目前NFT没有改变交易市场,改变的是交易模式 40:17 当图纸比实物还值钱的时候,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41:30 艺术发展的趋势:与计算机共舞、与AI共舞 43:30 技术与艺术依然服务于人,人的主体性不会消失 【工具箱】 01 NFT(Non-Fungible Token),译为“非同质化通证”或“不可替换的通证”,是一种独特的数字资产。它是在区块链中注册的唯一数字证书,用于记录艺术品或收藏品等资产的所有权。 02 加密艺术(Crypto Art)是NFT的一个应用场景,是通过购买储存在区块链上的NFT从而达到收藏目的。加密艺术利用区块链技术解决了版权问题,并且通过基于加密货币实现了数字艺术在网络上的自由流通。每一个上传完成的NFT都拥有其独一无二的数字化属性,就算是艺术家创作出了看似相同的作品,一旦上传为NFT后,两件作品的元数据也会有所不同。NFT从根本上保证了加密艺术的安全性,人们可以不再通过机构来验明艺术品的真伪,储存在区块链上的NFT元数据成为了最准确的验真工具。 03 今年3月,佳士得以NFT形式拍卖了加密艺术家Beeple的《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Every days:The First 5000 Days)。这一幅纯数字艺术品以6,025万美元落槌,加上佣金最终以6936.6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成交,创造了NFT艺术的新纪录。 04 以太坊(Ethereum),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简称“ETH”)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虚拟机(Ethereum Virtual Machine)来处理点对点合约。2021年,以太坊市值水涨船高,突破性地进入全球资产前列。今年11月,以太坊市值达到5000亿美元,接连超过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总市值。 05 在《艺术创业论》一书中,村上隆(MURAKAMI TAKASHI)毫不讳言艺术是一种赚钱的手段,为了实现他理想中的“艺术创业”,他认为艺术不但要投入金钱,也要拥有国际视野及宣传战略。如果不能建立以世界主流艺术为目标的战略,不明白艺术行业的运作逻辑,艺术家就无法生存。 06 OpenSea是一家由Devin Finzer(Pinterest 前员工)和Alex Atallah(苹果前员工)于2017 年12月创立的、Y-Combinator支持孵化的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最大的去中心化数字商品交易市场,涵盖最广泛的市场类别,包括艺术类、音乐类、域名、游戏资产以及卡牌等,当前OpenSea上共约有828,100种收藏品类型,NFT数量超过3千万。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31 Dec 2021 | Vol.72丨东腔西调×看理想:2022,理解自己,过得有谱 | 00:48:28 | |
当这期播客播出的时候,已经是2021年的最后一天了,每次走到一个终点或者一个开端的时候,我们都忍不住回望和总结一下得失。 2021年,疫情仍然是我们最大的现实。而从发现第一例新冠病例,到现在也已经两年了,越来越多人都感觉到,这场持久的疫情,可能会永远改变全球秩序。 这两年,东西方处理疫情的态度和结果都完全不一样,我们也逐渐找回文明的自信,并对大洋彼岸提出质疑。这个态度其实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转变,想想刚刚过去的一百年里,我们对于西方也曾经仰望、羡慕,甚至是直接挪用,差不多算是把西方看作现代文明的样本了。所以,在这个转变发生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来理解西方,理解现代,理解我们自己所在的位置,是需要好好梳理一番的。 在今天的这期播客里,我们请到了外交学院的施展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的李筠教授,来和我们聊一聊后疫情时代为什么有必要重新理解“现代性”。 (内含彩蛋:2022新年寄语)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嘉宾:李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收听指南】 02:25 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重谈“现代性”? 04:39 施展:历史学才是真正的未来学 08:35 李筠:理性成为一种思维方式,是很现代的事情 09:42 施展:一种相对简化的秩序观察模型——精神、物质及其相互关系 12:25 现代化悖论:普遍经验or特殊经验? 15:50 李筠:共同的问题、共同的解决方案、共同的生活 17:45 李筠:中世纪西欧的特殊性在于其不可复刻的最优势资源 26:22 施展:现代化不等于西化,西方也从来都不是统一的 28:01 施展:讲西方,首先要搞清楚“得其神忘其形”的“神”,其次要搞清楚提问的起点和终点 30:40 后疫情时代的矛盾:国家蒸蒸日上,个体失意困顿 31:33 李筠:我们的生活不仅需要速度,还需要宽度;增加自己的面向,会更容易安顿自己 33:10 施展:现代社会是一个被焦虑支撑起来的社会,但焦虑有多种多样的化解办法 37:55 李筠:现代化不是终结,转变已经开始发生——“过去”已走,只不过走的速度不太一样,“未来”已来,只不过分布得没那么均匀 40:00 元宇宙里的元问题 40:25 李筠:人心的设定、物质的生产、人与人的相处 42:01 施展:轻社交时代,人际关系可能更容易建立,也可能变得更加脆弱 44:15 李筠:比“肉疼”更可怕的是“社死” 44:18 施展:其实“社死”是另一种“肉疼” 47:03 施展老师新年寄语:期待我们的思考能够有更坚实的基础 47:42 李筠老师新年寄语:做更有谱的选择,做自己喜欢的自己 48:14 感谢陪伴,新年快乐! 【工具箱】 01 阿尔伯特·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在《激情与利益:资本主义大获全胜之前的政治争论》(The Passions and the Interests)一书中,回顾了17-18世纪的欧洲思潮,阐明了这一时期一个复杂的观念转变:长期以来,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被谴责为一种贪婪的罪恶,然而现在却被赋予了新的角色,即可借以控制人类难以驾驭的破坏性的欲望。 02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Die protestantische Ethik und der Geist des Kapitalismus)一书中,借由宗教社会学的视角,勾勒了近代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与发展的历史图景:发端于宗教改革过程中的新教伦理最终发展为一种特有的理性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推进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与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03 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The Great Transformation)一书中分析了工业革命的大转型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化。他批判性地指出市场脱离社会的自由主义经济必然导致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崩溃,因而“脱嵌”是不可能成功的,市场应当“嵌入”于社会之中。 04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在《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One-Dimensional Man)中提出“单向度人”的概念,意指发达工业社会已蜕变成一种“单面的社会”,活动在其中的只是具有“单面思维”的“单面人”。“单向度人”只知道物质享受而丧失了精神追求,只有物欲而没有灵魂,只屈从现实而不能批判现实,即纯然地接受现实,盲目地接受现实,将自身完全融入现实。 【小助手】 《现代世界500年:什么造就了今天的我们》是由大观学术团队研发,在“看理想”APP平台上播出的付费课程,节目共5季,单季定价98元,合辑定价490元,现在购买可享优惠价298元。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在看理想APP搜索“现代世界500年”了解更多课程信息。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05 Jan 2022 | Vol.73丨跟风旅游:一生有多少“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 00:25:31 | |
在上一期「社会病理学」节目里,我们聊到了城市竞争,城市不仅要把人“抢过来”,还要把人“留下来”。只是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之下,人总要给自己按下暂停键。可能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或者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又或者是“身体与心灵,总有一个得在路上”。 在“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热门搜索中,近有西藏、敦煌、稻城亚丁,远有冰岛、罗马、圣托里尼。如果不受疫情影响,大家的旅行足迹已经扩展到哪里了呢?如果说“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看别人呆腻的地方”,为什么又会有那么多“人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当我们在假期一窝蜂出去的时候,我们到底是在寻找什么?除了拍照打卡,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在本期播客中,主播何必和嘉宾孟庆延会展开聊一聊远方何以让人如此向往。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1:50 茶卡盐湖看星星,敦煌沙漠看壁画 04:04 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是一种虚妄的幻象 06:00 资本对“心灵之旅”的嗅觉:制造景观 12:03 “萧峰跳崖处”、“猪八戒故乡”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13:30 就地造景,是对当地的反哺还是侵蚀 16:26 景点趋同背后,是人的普遍欲望形态和资本的商品化逻辑 17:38 想象中的异域解决不了现实中的抑郁 21:13 远方是要去的,但不要寄托于远方 24:40 人生不需要那么多的背景板 【工具箱】 在《景观社会》一书中,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Guy Debord)围绕“景观”这一概念,指出当代社会正处于从马克思所面对的资本主义物化时代向社会景观之王国的过渡之中,在这种新的历史断代里,整个社会生活显示为一种巨大的景观的积累,景观关系中纯客观性的拜物教式表象,掩盖了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往期回顾】 Vol.63丨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Vol.65丨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Vol.68丨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 【下期预告】 社会病理学06:审美是一种能力吗?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07 Jan 2022 | Vol.74丨价值变革:当一串0和1成为收藏品 | 01:02:13 | |
NFT(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s),是从去年开始广受关注的技术和创业项目。有人说它是21世纪的郁金香泡沫,也有人认为它成为了疫情期间一些以线下销售为主的IP的“救星”。 NFT在国内也被称为“数字藏品”。NFT在本质上就是一串0和1组成的数字,而收藏品的本质是它的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为什么NFT可以在数字世界实现这种稀缺性,进而成为收藏品呢?区块链和比特币技术,除了可以用来“炒币”,它对我们这个时代可以带来什么启示?在未来,该如何理解“价值”的本质及其转型?在本期播客中,主播何必和嘉宾王语薇、施展将一起聊聊区块链和NFT所带来的价值变革。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嘉宾:王语薇(社会学学者、艺术商业出版人) 【收听指南】 03:50 比特币:一个信任和价值变革的代表 09:30 NFT是一种可以和内容绑定的资产形式 14:30 比特币不可能成功,它是对现实的批判性回应 18:30 现实都是Non-Fungible的,而数字世界是Fungible的 24:00 NFT转化了稀缺性的概念 27:40 区块链提供了对囚徒困境的第三种解法 36:00 公有链的活力是由群体共识驱动的 40:30 未来各种法理机制、伦理机制、分配机制都会发生变革 44:30 密码学中的“拜占庭将军问题” 49:00 对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悲观和乐观都不该太绝对 53:50 区块链的核心不是技术,它颠覆的是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工具箱】 01《信任革命:比特币及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兴起》是本期嘉宾王语薇的博士论文。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从社会学角度对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及区块链技术的社会信任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的作品。作者基于“制度—运行—文化”的结构性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信任从工业时代科层制模式的“集中式信任”,向信息时代网络化模式的“分布式信任”的革命性转型。 02《Select a Victim》是美国艺术家Mark Flood的画作,这幅作品是美国首笔以比特币为交易货币的现代艺术品交易。交易金额为12.3比特币,价值约为10万美元。 03《监守自盗》(Inside Job)是由查尔斯·弗格森执导的纪录片。该片通过详尽的资料搜集,追访全球金融业界商人、政客、财经记者,披露金融大鳄的崛起之路,公开了业内和学界贪污腐败政策背后的惊人真相。 04 拜占庭将军问题(Byzantine failures)是一个协议问题,拜占庭帝国军队的将军们必须全体一致的决定是否攻击某一支敌军。在中本聪发明比特币以前,世界上并没有一个非常完美的方法来解决“拜占庭将军问题”。 05 以太坊(Ethereum)的概念首次在2013至2014年间由程序员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币启发后提出,大意为“下一代加密货币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在2014年通过ICO众筹开始得以发展。截至2018年2月,以太币是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货币,仅次于比特币。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0 Jan 2022 | Vol.75丨追忆史景迁:带着好奇心考古,带着同理心书写 | 00:34:26 | |
2021年12月26日,与孔飞力、魏斐德并称美国“汉学三杰”的汉学家史景迁去世,享年85岁。史景迁先生虽然在西方书写中国的历史,但在中美两国甚至整个世界的中国研究学界都享有盛誉,被称作“最会讲故事的历史学家”。 作为教授,他在耶鲁大学主讲的中国历史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课程之一;作为研究者,他是美国为数不多的能使专业史学著作成为畅销书的作者之一,同时对中国历史知识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影响深远。 这样一位特殊的学者,他在研究写作中的核心问题意识是什么?他的文笔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在越来越重视理论分析的研究趋势下,讲故事会成为一种过时的写作方式吗?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博,请他聊一聊他与史景迁先生的几次交往学习经历,以及史景迁先生的中国学研究所带给他的启发。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雷博(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收听指南】 02:07 第一次在历史系听讲座,听史景迁讲文本写作 05:31 进一步理解史景迁,给他的讲座当翻译 07:44 史景迁的魅力:以高度共情的方式,带读者回到历史现场 11:05 作为美国学者的敏锐:理解和梳理现代中国 16:21 新世纪国学的回潮,底层是情感的回潮 19:31 故事性的编织,背后是写故事的天赋和共情力的建构 25:12 理解近代中国,理解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分流和变化 31:44 《王氏之死》:借助小人物的命运呈现大问题 【工具箱】 01 余英时(1930-2021),出生于天津,先师从国学大师钱穆,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深入研究中国思想、政治与文化史,贯通古今;专长以现代学术方法诠释中国传统思想,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华裔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所作的研究,皆扮演开创性的角色。 02 李泽厚(1930-2021),中国湖南宁乡人,哲学家,生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03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1936-2021),出生于英国萨里郡,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史,中西关系史,中国法制史等。著有《追寻现代中国》《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曹寅与康熙》《改变中国:在华西方顾问》《王氏之死: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胡若望的疑问》等。 04 罗志田,著名历史学家,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曾师从史学大师余英时先生。现任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外关系史,是当前中国近现代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学家之一。 05 金安平,出生于台湾,美国历史学家,研究专业为中国思想。在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时,曾师从历史学家房兆楹。她与史景迁在房兆楹的葬礼上相识,后来两人结婚。金安平的祖父是史学家金毓黻。 06 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知名法国汉学家、探险家,欧美公认的汉学界领袖。伯希和利用流利的汉语和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1906-1908年活动于中国甘肃、新疆一带,对库车图木舒克以及敦煌石窟,进行了广泛的考察。伯希和于我国目录版本、语言文字、考古艺术、宗教文化、东西交通,以及边疆史地等方面,都有论著。后期致力于蒙元历史研究。著有《郑和下西洋》《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卡尔梅克史评注》《伯希和西域探险记》《伯希和库车地区考古笔记》等。伯希和最知名的是把敦煌藏经洞中所有的遗书通检一遍并盗运其中的精华到欧洲,这也让他在中国学界毁誉均有。 07 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哈佛大学博士,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ather”讲座教授,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学研究领域最主要的学术代表之一,美国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著有《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等。 08 史华慈(Benjamin I. Schwartz,1916-1999),美国当代著名中国学家,人类文明比较研究专家,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East Asian Research)教授。在近五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他从事过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先秦思想史的研究,著有《中国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兴起》《寻求富强∶严复和西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中国和其他事务》《中国文化的价值》等。 09 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1933-2016),出生于英国伦敦,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历史讲座教授、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以研究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史、政治史著称。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孔飞力转向海外华人移民史研究。曾任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化系主任。著有《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等。 10 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1937-2006),美国汉学家、历史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他解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诸多谜团和悬案,为冷战时期研究中国的美国学者打开两国学术交流的大门起到了重要作用,史景迁赞赏他为1980年来最好的中国史学家。著有《讲述中国历史》《洪业:清朝开国史》《上海三部曲》《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等。 11 萧公权(1897-1981),中国现代政治学家,先后毕业于清华学校、密苏里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分别师从乔治·萨拜因和弗兰克·梯利,1926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1949年再度赴美,执教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萧公权一生著述颇丰,有《政治多元论》《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乡村》《翁同龢与戊戌维新》《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等,横跨政治学、思想史、历史学等学科,以及回忆录《问学谏往录》、文集《宪政与民主》《迹园文录》和诗集《小桐阴馆诗词》,身后由其弟子汪荣祖主编《萧公权文集》九卷,收录了他绝大多数作品。 12 何炳棣(1917-2012),1917年生于天津,1934年就读北京清华大学历史系,从蒋廷黻、刘崇铉、雷海宗、陈寅恪及冯友兰等名教授学习,毕业后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助教及教员。1944年考取第六届庚款留美公费,入哥伦比亚大学专攻英国史及及西欧史,1952年他以十九、二十世纪之交英国的土地问题、土地改革运动及土地政策为题,获颁博士学位。后转入国史研究,成绩斐然,著有《明初已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明清社会史论》《东方的摇篮》《读史阅世六十年》等。 13 黄宗智,著名历史社会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华盛顿大学博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历史系教授,1991年晋升"超级教授",2004年荣休。主要学术兴趣为明清以来社会史、经济史和法律史。主要著作有:《法律、习俗、与 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等。 14 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哈佛大学政府系教授,燕京学社社长。1948年生于上海。曾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学术方向包括:中国工人运动、中国社会和政治、美国的中国问题等。主要著作:《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Anyuan : Mining China’s Revolutionary Tradition等。 15 周锡瑞(Joseph W. Esherick),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曾师从于费正清、列文森和魏斐德。他是当今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他的《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一书于1987年出版后,立即博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先后获得美国的中国学研究的两个最高奖——费正清奖和列文森奖——以及加州大学伯克莱奖。 16 乾嘉学派,又称“乾嘉之学”,是清朝前期的一个学术流派,以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考据而著称。由于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鼎盛,故得名。因为此一时期的学术研究采用了汉代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又因此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而有“朴学”、“考据学”之称。该学派主要创始人是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 17 邓小南,现任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参事,国家级教学名师。曾任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1985年留校任教,多年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宋史、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史、唐宋妇女史。主要学术成果包括《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朗润学史丛稿》《宋代历史探求》等。 18 刘浦江(1961-2015),辽金史名家、北京大学历史系暨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著有《辽金史论》《松漠之间:契丹辽金女真史研究》《正统与华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等。 19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创作的历史学著作,首次刊行于1981年。黄仁宇从“大历史观”的研究视角出发,选取了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年)作为考察切入点,运用历史小说的叙事模式和传记体式的章节,通过对关键历史人物悲惨命运的描述,探析了晚明帝国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充分体现了其大历史观,即宏观的、系统的历史,也即“从技术的角度看待历史”。 20 《日知录》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大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品,对后世影响巨大。该书是一经年累月、积金琢玉撰成的大型学术札记,是顾炎武“稽古有得,随时札记,久而类次成书”的著作。该书内容共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等八类,以明道、救世为宗旨,囊括了作者全部学术、政治思想,遍布经世、警世内涵。顾氏把写这部书比作“采铜于山”,自言“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该书影响深远,确如潘耒在《日知录序》中评价,“先生非一世之人,此书非一世之书”。 21 《国史大纲》是中国近代历史学家钱穆所撰写的一本通史性论著,著于抗日战争时期。钱穆当时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战火纷飞中随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辗转大半个中国。在云南昆明岩泉寺,钱穆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国通史的考证与写作之上。当时生活的窘困、物资的紧缺以及内忧外患的状况都使钱穆将对中国命运的思考贯穿于了全书始末。钱穆指出,“治国史之第一任务,在于国家民族之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他希望作为抗战中流的精英分子能够从这样一部张扬士之人力的史纲里汲取力量前行。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2 Jan 2022 | Vol.76丨颜值正义:一场多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 | 00:22:32 | |
在上一期「社会病理学」节目里,我们聊到了跟风旅游,大家原本追求差异化的旅行体验,却发展成自觉或不自觉地被各种平台和各种攻略带着走,最后成了千篇一律的“打卡式旅游”。审美这件事的发展好像也是如此。从整容整形到医美塑形,人们的行动看起来更理智了,但对身体的控制似乎也更精细了。人人都懂得追求美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但容貌焦虑、身材焦虑却始终如影随形。 我们的审美启蒙从何而来?美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美颜滤镜所营造的理想自我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吗?“网红标准”的出现带来了审美多元化还是加剧了审美统一化?在本期播客中,主播何必和嘉宾孟庆延想聊一聊“美”这件事儿及其背后所潜藏的社会价值观。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1:34 短视频里的“网红脸” 03:28 “美”,本质上不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04:45 理想中“美”是多元的,现实中“美”是一元的 05:24 工业品是标准化的结果,很多时候人也是 07:07 社交媒体助力制造了某种群体偏好的认同 10:19 身份政治打破旧有审美,是对统一化趋势的抵抗 11:30 在美与丑的问题上,理论上的平等不好使了 12:57 我们越来越忘记了一个不可标准化的东西——气质(ethos) 17:31 现代社会的三个关键词:平等、工业、资本 20:29 所谓美和丑只是“潮”所定义的一个标签、一个符号 21:23 “社会病”的答案和解药在自己身体里 【工具箱】 01 “镜中我”,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在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库利认为“镜中我”形成有三个阶段:一、我们所感觉到我们在他人面前的形象,这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觉;二、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的行为的判断,这是解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三、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只有通过传播,通过互动,通过社会交往,才能形成“镜中我”,因此“镜中我”也叫“社会我”。 02 本真性(authenticity)是指现代西方伦理学概念。 指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特殊的个性。 本真性的思想可以迫溯到卢梭,与现代以来伦理学的主体性转折有关,后来多为存在主义的哲学家所用,如克尔恺郭尔、尼采、海德格尔、萨特、梅洛·庞蒂等。 对一个人来说是本真的,就意味着是这个人自己独特的、真实的个性。 由于对自我的理解有分歧,所以伦理学家对本真性的理解也充满分歧。 【往期回顾】 Vol.63丨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Vol.65丨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Vol.68丨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 Vol.73丨跟风旅游:一生有多少“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下期预告】 社会病理学07:消费主义?反消费主义?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4 Jan 2022 | Vol.77丨列国志:阿联酋,沙漠中的花朵,边缘人的创世想象 | 00:51:13 | |
在往期的列国志中,主播何必和嘉宾施展由近及远地回顾了中国的周边国家,无论是日本韩国新加坡,还是越南泰国柬埔寨,几乎都有一个核心的主题,那就是和中国的关系。从本期开始,他们将从视角从东亚东南亚转向西亚近东。 西亚地区是联系亚、欧、非三大洲和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与东亚地区一以贯之的中华文明所不同的是,西亚地区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受当地民族迁徙流动频繁的影响,文明的次第更替频繁发生。阿联酋就是其中一个非常特别的国家。 你可能不熟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但你一定知道迪拜。人人都觉得阿拉伯因为石油而富得流油,但事实上迪拜的石油收入还不到迪拜经济总量的6%。阿联酋何以有能力在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中如此突出?酋长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伊斯兰文明又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如果迪拜不依靠石油也能发展出金融中心,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主流,那这一模式能否推广成为阿拉伯世界甚至整个伊斯兰文明和世界相融合的模板?本期播客,何必和施展老师将和大家深入聊一聊这个被称为“沙漠中的花朵”的西亚沙漠国家。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大历史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5:18 亚洲的足球状况与亚洲的文化版图 09:45 对迪拜的直观感受:震撼、豪横、创世感 16:30 整个阿联酋几乎都是逊尼派,但迪拜酋长家族是什叶派 18:45 同生态位竞争:逊尼派最讨厌的可能不是基督教,而是什叶派 20:20 酋长家族是什叶派,但从血统来说又是阿拉伯人 20:35 边缘人的生存困境与身份焦虑:血统相同教派不同,教派相同血统不同 23:06 历史上的边缘人: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卢梭、迈斯特、柏克、大卫·休谟、亚当·斯密、亚历山大大帝、凯撒、拿破仑、希特勒…… 26:41 边缘人的地位会逼问出好问题,好问题才会激发出好答案 32:18 迪拜酋长对牵动经济系统的想象力:交汇石油资本和西方资本 37:50 在普通法世界,直接融资市场(股市、债市)更发达;在成文法世界,间接融资市场(银行)更发达 38:30 迪拜也有建立伊斯兰金融中心的雄心,沙上可以建塔,也可以建“国中国” 44:10 阿拉伯人的身份困境:文明叙事对现代转型的掣肘 【工具箱】 01 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塔高828米,楼层总数162层,造价15亿美元,被称为“世界第一高楼”。建造哈利法塔的决策者为政府,打造如世界第一高楼这样的计划是使迪拜及国家提升国际知名度的重要方式之一 02 阿布扎比酋长国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最大的酋长国,面积67340平方公里,其中包括大约200个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86.68%。阿布扎比(阿拉伯语作أبو ظبي,拉丁字母译法为Abu Dhabi),意为“羚羊之父”。其经济严重依赖原油生产,石油资源与经济力量居联合酋长国首位。 03 伊斯兰教主要分为逊尼和什叶两大派系,也有其他一些分支(如哈瓦利吉派,伊斯玛仪派)。逊尼派被认为是主流派别,分布在大多数伊斯兰国家;什叶派的信徒主要分布于伊朗、伊拉克等国。两派的分别主要在于对于先知继承人的合法性的承认上。 04 奥古斯丁(公元354-430),又名希波的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天主教译为“圣•奥古斯丁”,出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北非努米底亚王国,曾是一名摩尼教徒,皈依基督教后,成为基督教早期神学家,教会博士。其思想影响了西方基督教教会和西方哲学的发展,并间接影响了整个西方基督教会,重要的作品包括:《上帝之城》《基督教要旨》和《忏悔录》。 05 约瑟夫·德·迈斯特(Joseph de Maistre,1753-1821),法国大革命之后法国保守主义最重要的思想家。他出生于法语区萨瓦,但不是法国人;他继承了父亲的贵族身份,但并没有贵族血统。大革命爆发后,法国开始统治萨瓦,迈斯特流亡在外,不再回归。其主要著作有《论法国》、《信仰与传统》、《政治组织和人类其他制度的基本原则论》和《圣彼得堡之夜》(1821)。 06 埃德蒙·柏克(Edmund Burke,1729-1797)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保守主义政治理论家。他于1729年1月出生于爱尔兰的首府都柏林,父亲是新教徒,母亲则是天主教徒,先后就读于教友会的寄宿学校和都柏林的三一学院,他一生明显受古典教育的影响。1759年他开始了解英国政治情况,迈出了走向英国和欧洲的政治生涯第一步。 07 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是迪拜市政府为了促进迪拜的经济和金融发展而专门设立的。在属性上它是政府机关,是政府的一个附属机构;但在运营上它完全独立,有自己的董事会和主席。作为一个新兴的国际金融中心,DIFC的目标是向纽约、伦敦、香港靠齐,服务于东西方之间的广阔地区。 【往期回顾】 Vol.51丨列国志:日本,与中国的命运纠缠 Vol.53丨列国志:韩国,在夹缝中求生存 Vol.56丨列国志:越南,南国山河“中华梦” Vol.62丨列国志:新加坡,南洋新世界,鸡饭、咖喱与普通法 Vol.67丨列国志:泰国、柬埔寨,幸运的文化,不幸的政治 【下期预告】 石油王国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8 Jan 2022 | Vol.78丨城市基因:当便利店荒漠开始逆袭 | 00:44:03 | |
24小时值守的便利店,是现代人生活中的精神之光:它救得了馋鬼、养得了肥宅、更关爱着上班族。你如果经常穿梭于北京地铁,一定会发现这两个月地铁里突然冒出了好多新的便利店:2021年7月,3家便利店在北京地铁试运营,5个月后,包括便利店、药店、书屋在内的便民设施增加至130家,冠有“便利店荒漠”之称的北京终于开始发力。在此之前,我们正好聊了一期播客,讨论了北京的便利店为什么那么少,在北京通勤出行为什么那么不方便。 在「社会病理学」栏目聊城市竞争那一期,老师们也提到过,一个人出生、长大、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在同一个地方已经不是常态了,21世纪几乎每个人都在流动。我们还可以如何看待这些大小城市之间的关系?有的城市是否先天就被规定了特定的功能?城市变得越来越相似了吗?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宜居的城市?城市的超大规模意味着什么?在本期播客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泮伟江老师将与我们分享他眼中的北京、他所理解的超大规模城市。 【本期对谈】 主播:柳爽(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泮伟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2:26 泮老师的个人经历:从浙江到北京 05:18 反思北京也是在反思我们自己 09:30 首都定位首先是皇帝的家,符号性>便利性 13:40 气候影响生活习惯,交通影响消费习惯 18:12 城市也各有自己的光荣与心酸 (大连、长春) 23:30 奋斗在北京,生活在别处 24:15 适合散步的城市就是宜居的城市 28:50 距离新解: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 35:50 从国家到城市,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中观 36:45 宏大的命题也要接受日常这把小尺子的衡量 40:00 关注超大规模性,也是在关注个体生活的参考系 【工具箱】 01 和大卖场高度商业化的面貌不同,小巧、灵活的便利店更多承载着现代城市温情脉脉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里更多的便利店,意味着更舒适、更便捷的生活。根据2021年发布的《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上海便利店数量排名第一,有6750家;遥遥领先北京的2380家。 02 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国魏玛市的“公立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简称,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也是现代主义风格的代名词。“包豪斯”一词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03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自1961年出版以来,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04 《城市:重新发现市中心》是威廉•怀特(William H. Whyte)16年直接、持续观察城市公共空间的结晶。怀特使用录像机,记录下城市中心地区的广场、街道、小公园和市场里人的行为,然后再做具体分析,从整体上评估城市中心的健康,本书可谓美国城市思想核心中的一部分。 05 心理距离主要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和概率大小等四个方面。时间距离是指人们对事件的发生在时间上距离自己远近的知觉;空间距离是指个体对目标物在空间上与自己相隔距离的知觉;社会距离是指社会客体与自我的关系距离远近的知觉;假设性是指事件或客体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或与现实的距离远近。除了社会距离包括多个维度,其他维度都具有单维性。 06 提高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目标,是城市规划和交通服务水平的综合体现。《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42个中国主要城市中,总体60分钟以上的通勤比重为12%,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总体平均水平为76%,距离80%以上的目标尚有差距。北京仍然是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最低的城市,仅有57%。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1 Jan 2022 | Vol.79丨人类的幸福,不会长久停在一处 | 01:11:00 | |
前几年,中美之间的摩擦带火了一个名词“修昔底德陷阱”。在古希腊,还有一位与修昔底德齐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他是真正的“历史学之父”,他的著作《历史》是西方最早的史书,记述了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和波斯帝国的一场大战。 尽管希腊与波斯的冲突是这部书的主题,但希罗多德的视野并不止于此。他花了大量的篇幅探索了一些人性和人类秩序的本原问题: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统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自由对于人和城邦意味着什么?习俗究竟有何约束力量?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新刚老师,结合他的新书《古希腊思想通识课:希罗多德篇》来聊聊古希腊世界的风俗和人性,以及古希腊哲人对于幸福和繁荣的思考。 【本期对谈】 主播:大志(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张新刚(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4:05 历史就像档案,还需要研究吗 08:30 第一部历史(《历史》),到底在探究什么 13:00 希罗多德,最早的“文明冲突论”者 20:55 希罗多德:礼法是万物之“王” 23:35 端午节到底吃甜粽子还是咸粽子 28:01 习俗的相对性会挑战习俗的神圣性 30:11 冈比西斯,一位镜面的哲学家 34:10 梭伦论幸福: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39:33 亚里士多德:赚钱的逻辑和幸福的逻辑是两种逻辑 45:43 人类一直在试图驯服命运,而命运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50:36 为了自由而战,自由是什么? 56:50 雅典:我们人在哪里,我们城邦就在哪里 60:00 写作缘起、经典阅读与人文教育 【工具箱】 01 希罗多德(希腊语:ΗΡΟΔΟΤΟΣ),公元前5世纪(约前480年─前425年)的古希腊作家、历史学家,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记录下来,著成《历史》(Ἱστορία)一书,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希罗多德也因此被尊称为“历史之父”。 02 罗马共和:公元前509年,罗马废除了“王政”,改行共和制度,结束王政时代,开始了近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时期。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的尊号,建立元首制。屋大维大权在握建立了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宣告结束。 03 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前106年1月3日-前43年12月7日),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雄辩家、法学家和哲学家。出身于古罗马Arpinum的奴隶主骑士家庭,以善于雄辩而成为罗马政治舞台的显要人物。从事过律师工作,后进入政界。开始时期倾向平民派,以后成为贵族派。公元前63年当选为执政官,在后三头同盟成立后被三头之一的政敌马克·安东尼(Marcus Antonius,公元前82年—前30年)派人杀害于福尔米亚。 04 《历史》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创作的一部历史著作,成书于公元前443年。《历史》详尽地记录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虽然全书以希波战争为主线,但也是了解早期西亚、北非、希腊历史的重要文献。《历史》除叙述史实外,还夹叙了不少传说和故事,有些部分还具有地方志特色,它是一部历史著作,同时是一部能给读者以美好享受的文学读物。 05 修昔底德(约前471~约前400),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雅典一个富裕而显贵的家庭。公元前424年当选为将军。同年冬,斯巴达将领布拉西达斯进攻雅典在爱琴海北岸的重要据点安菲波利斯,修昔底德指挥色雷斯舰队驰援被围困者不力,城陷后获罪流放,凡20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返回雅典。流传至今的按编年体记事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修昔底德用30余年的时间编写的一部未完成之作,记述的事件止于公元前411年。全书共8卷。 06 斯基泰人(Scythians),是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3世纪位于中亚和南俄草原上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之游牧民族。又译“西古提”人(Skutai)、西徐亚人或赛西亚人;古代波斯人称之为Saka(萨卡人),分为戴尖帽塞人、饮豪麻汁塞人、海那边的塞人;古代亚述人称之为Ashkuzai,古波斯和古印度人称之为Saka;古希腊人称之为Skuthoi或Sacae;中国《史记》、《汉书》中称之为“塞”或“塞种”、尖帽塞人或萨迦人。 07 文明冲突论是指由美国政治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创建的理论。在冷战刚结束、苏联解体不久,塞缪尔·亨廷顿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提出了后来一直在许多国家的政界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文明冲突”理论(Clash of Civilizations)。该理论的观点集中体现于其著作《不是文明,又是什么?》《西方文明:是特有的,不是普遍的》和《文明冲突与重建世界秩序》。 08 梭伦(Solon,约前640年—约前558年),生于雅典,古希腊时期雅典城邦著名的改革家、政治家。出身于没落的贵族。他年轻时一面经商,一面游历,到过许多地方,漫游名胜古迹,考察社会风情。梭伦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诗人,是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在前594年出任雅典城邦的执政官,制定法律,进行改革,史称“梭伦改革”。他在诗歌方面也有成就,诗作主要是赞颂雅典城邦及法律。 09 希腊七贤又称“古希腊七贤”,是指古希腊人所说的七个最有智慧的人。他们是:普林纳(小亚细亚)的拜阿斯,斯巴达的开伦,林都斯(罗得岛)的克利奥布拉斯,科林斯的勃立安得,密提利那(列斯保岛)的庇达卡斯,雅典的梭伦和米利都的泰勒斯。这七个人中,除了泰勒斯和梭伦,其他人的事迹皆不可考,只是流传下来一些出自他们口中的格言警句。 10 《尼各马可伦理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作的伦理学著作,约公元前330年成书。全书共10卷,132章,探讨了道德行为发展的各个环节和道德关系的各种规定等问题。书中系统阐述了德性在于合乎理性的活动,至善就是幸福等观点,认为万物都有一个目的——求善,任何事物都具备适合本性的功能——为善。人生最高目的是求得至善,至善就是幸福。求得个人善是伦理学目的,求得社会的群体善是政治学目的。 11 所谓黄宗羲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而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历史上的税费改革不止一次,但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又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 12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论述了两个重要问题: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本质;社会伦理与经济行为的关系。在韦伯看来,现代资本主义的职业伦理受到了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之后一些新教苦行教派的深刻影响。他着重分析了加尔文宗特有的“神恩蒙选”和“预定论”观念对信徒生活方式的塑造。“职业”(德语Beruf/英语Calling)一词不仅具有世俗的经济意义,也具有超越的宗教意义——即上帝交托给个人的使命。因此有学者将该词翻译为“志业”或者“天职”。依据韦伯的分析,对加尔文派教徒而言,职业的最终目标并非展现个人的成功,而是为了“荣耀上帝”。 13 《思想的魅力》是《在北大听讲座》系列丛书第三辑,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文章深入浅出、简练朴素、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学理、又有催人奋进的人生智慧。文章兼容并蓄,可谓思想的精粹、智慧的集锦。 14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被称为“历史学之父”,他的著作《历史》是西方最早的史书,记述了公元前6—前5世纪希腊城邦和波斯帝国的一场大战,凸显了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古希腊思想通识课:希罗多德篇》是对《历史》一书的解读,借希罗多德之眼回看瑰丽复杂的古代地中海世界,探究人类兴衰背后的道理。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4 Jan 2022 | Vol.80丨制造需要:在消费主义与反消费主义之间 | 00:19:44 | |
在前几期的「社会病理学」节目里,我们聊到了打卡旅游和网红审美,除了与其相对应的旅游消费和外貌消费,人们的生活习惯似乎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一份网上流传的非官方统计现实,某购物平台每个月的消费节活动少则3次,多则12次,最高可达20次。促销庆祝原有的节日本无可厚非,但随着生造出来的节日越来越丰富,过节的方式似乎却在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缺乏想象力。 人为什么会消费,人为什么要生产?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由我们所购买的东西所定义?反消费主义就是完全不消费吗?新消费状态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什么?现在是人在消费物,还是物在主导人?现代社会如何一步步创造了让人消费成瘾的机制?在本期播客中,主播何必和嘉宾孟庆延想聊一聊消费主义和反消费主义的话题。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1:00 当所有的节日都变成了购物节 02:35 现代人,每一天都活在消费里 04:40 制造需要,消费反过来决定生产 05:40 需要=发展,我们更进步了吗 08:39 消费成瘾机制 11:20 外卖员的劳动价值在于抵抗商品的贬值 14:00 在消费主义的状态下,占有>需要 16:54 你消费“物”,“物”定义你 【工具箱】 拜物教一词源于葡萄牙文的feitio,原义为手工制品。古代人们由于生产实践的局限性和科学知识的缺乏,对于自然界的许多事物和现象,如风雨雷电,水火林木,丰歉祸福,无法了解它们的起因、后果和运动规律,往往从宗教世界的幻想中去寻求解释。人们把某些物神化了,把日、月、水、火、雷、电等自然现象,看作是支配人类命运的神,从而加以崇拜,产生了拜物教。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从而使商品具有一种神秘的属性,似乎它具有决定商品生产者命运的神秘力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把商品世界的这种神秘性比喻为拜物教,称之为“商品拜物教”。 【往期回顾】 Vol.63丨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Vol.65丨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Vol.68丨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 Vol.70丨城市竞争:抢人大战除了抢人,还在抢什么? Vol.73丨跟风旅游:一生有多少“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Vol.76丨颜值正义:一场多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 【下期预告】 没有房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吗?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8 Jan 2022 | Vol.81丨东北文艺复兴,失落、潦草、先一步看透生活 | 01:08:40 | |
提起东北,这两年有个很时兴的说法,叫“东北文艺复兴”。从蒸汽波老舅董宝石,到宇宙尽头李雪琴,从文坛三杰班宇、双雪涛、郑执,到视频宇宙里的老四,东北这个沉寂已久的地区尤其频繁地呈现在大众视野面前。 但一方面,这个概念似乎说不通,向前追溯,《呼兰河传》、《乡村爱情》、长春电影制片厂……东北在文艺领域一直是一座“富矿”。另一方面,这个名头又略显尴尬,重工业重镇、国企下岗潮、年轻人流失……东北不知从何时开始以格外悲惨的衰落而非复兴的形象引发观众或读者的围观。而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东北之于全国,还是赵本山春晚小品中的喜气洋洋。 在一次演讲中,东北作家贾行家说,“每到了转折的时代,总会有这样一群失落者。这个时候,人们追求的东西会像雨水一样蒸发到空气里,然后用一种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无法把握的概率落下。” 东北到底怎么了?这种失落还要持续多久呢?东北的种种变化给东北人带去了怎样的转变?这片土地滋养了多少文学创作与历史思考?东北的当下会是中国的未来吗?在今天的播客中,主播何必和嘉宾施展、贾行家将一起来聊聊他们的家乡,聊聊他们记忆里的东北往事。 衰落与复兴,坍塌与重建,浮沉与变迁。原来总是一起发生。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大历史博士,辽宁阜新人)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辽宁阜新人) 嘉宾:贾行家(作家,黑龙江哈尔滨人) 【收听指南】 丨流调风格,会“享受”的东北人 02:30 施展:东北几乎一直就是中国的文艺委员 06:45 贾行家:大金链子小金表,一天三顿小烧烤 丨煤电之城阜新的过去与现在 13:15 施展:阜新海州露天矿,共和国露天煤矿的长子 17:07 贾行家:东北官话,语言的亲缘 丨东北人对体制的“迷信” 18:13 何必:体制内外,我们有得选吗? 20:00 贾行家:考公,最终成了解决无解问题的归宿 26:30 施展:对资源城市来说,大国企的衰败直接导致了整体性的衰败 28:00 贾行家:一半亲属记忆,一半移民意识 19:55 施展:没有以宗族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市场很难发展 丨东北人的“社会感” 35:00 施展:大西北有特殊的温情,东北就是“社会人儿” 38:30 贾行家:重反馈的人情关系与一锤子买卖 丨东北大地的文学与现实 42:30 贾行家:东北经验天然刺激文学创作,南方文化则需要经过翻译 47:50 何必:东北人天然抗拒市场、要砍价 51:40 施展:工人手艺和国企身份似乎缺一不可 54:50 何必:东北保家仙,信仰体系与现实世界的交集 丨东北复兴,需要焕发人的精气神 01:02:00 施展:东北是整个大远东的枢纽 01:04:20 贾行家:东北需要摆脱那种孤独的命运 01:05:10 何必:东北人的精神结构反而最具有现代性 【工具箱】 01 蒸汽波(Vaporwave)是由一种艺术运动延伸出的音乐流派,多从20世纪80—90年代的歌曲中采样,复古动感,舒缓流畅,有水汽弥蒙之感。兴起于2010年初期,如今关于vaporwave的音乐创制和艺术作品开始崭露头角,已经衍生出一系列的子文化和周边产品,具有大量多样性和模糊性的亚风格类别和信息传达。 02 “东北文艺复兴三杰”,指郑执、双雪涛、班宇三位80后沈阳作家,因籍贯相同,又称“铁西区三杰”。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三位再加上哈尔滨作家贾行家合称“东北F4”。四位作家同为东北人,写作主题也大多围绕着白山黑水展开,风格干净、爽脆、诙谐,像从陌生的北地吹来的风,透着新鲜的气息。(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03 二十世纪初,随着民族工商业的繁荣与外来文化的渗透,出现了一批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新建筑——“中华巴洛克”。这种“前店后宅”的四合院式的民居商市建筑,平面布局和功能是民族传统的,立面造型则是“巴洛克”式的,而立面上的装饰又以蝙蝠、石榴、盘长、金蟾、牡丹等具有吉祥意义图案为特色。中华巴洛克建筑在哈尔滨、武汉、北京等许多城市有遗存,最大、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在哈尔滨道外区。 04 萨满教产生于人类早期社会,是特定群体的精神核心,也是一种社会化、全民化的意识形态。清末民初学者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记载了清至民初有关萨满教性质的三种认识:一为佛教之分支,一为满洲旧教,一为巫术。 05 龙兴之地,一般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指的是朝代的龙兴之地,中国历史上各王朝及地方政权的起源地;第二种指的是开国皇帝的龙兴之地,即政权创始人出生之地;第三种指的是开国皇帝的发迹之地,也就是政权创始人最初控制的地区,每个国家的开国都城,为龙兴之地。每个朝代对于龙兴之地的态度有所不同,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06 “黄俄罗斯计划”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提出的一项鲸吞中国北方领土的方案,意图把长城以北变成所谓“黄俄罗斯”,后由于日俄战争未能得逞。为了实施这个的计划,沙皇从1891年起修建了一条贯通整个西伯利亚的大铁路:中东铁路——西起莫斯科,跨越八个时区和16条欧亚河流,横穿中国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向东一直通到海参崴。 07 《张医生与王医生》由伊险峰和杨樱所著。作为纪实文学,它没有平铺直叙张、王两医生的故事,也没有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来构建整个故事。两位作者采访数十人,在旧报纸、老照片、建筑废墟与口述回忆中打捞过往生活图景,描摹了张医生与王医生半生的个人成长与阶层跃升之路,并审视二人知识、尊严与自我的建构过程。与此同时,本书还以工业城市、单位社会、稀缺经济、工人阶级文化、男性气概、重大历史事件和时代变迁等为经纬,呈现出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当代东北。 08 先锋派文学是指反对传统文化,刻意违反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的文学。先锋文学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独创性、反叛性与不可重复性。其技巧上广泛采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通感和知觉化,以挖掘人物内心奥秘,意识的流动。先锋派小说在中国主要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一批具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青年作家所创作的新潮小说,代表作家有马原、洪峰、余华、苏童、格非、残雪、吕新、孙甘露、阿来、叶兆言。 09 《平原上的摩西》是当代作家双雪涛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杂志《收获》2015年第2期,后有同名小说集。该小说讲述了由一起出租车司机被杀案揭开的陈年往事——刑警庄树负责侦查12年前的旧案,嫌犯渐渐指向儿时邻居家的父女。多年前,曾是邻居的庄树和李斐是亲密玩伴,国企改制后,随着父辈变故,两家人渐行渐远。庄树深陷其中,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自己很可能就是案件的参与者。作者在小说中加入下岗潮、严打等时代性事件,同时采用复杂的拼贴式叙述方法,力图在片片拼图中不只讲个人和家庭的爱恨情仇,而折射出更广视角的东北甚至中国景象。 10 《科尔沁旗草原》作者是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小说中的主人公——丁宁,用时新的语言说就是一位“知识青年”,又是与传统富人不同的“富二代”。他就读于南方的一所大学,休假回到了东北的农村——科尔沁旗草原,小说由此以激越雄浑和华美冷艳的两种笔调讲述了一个沉郁凄美的故事。三年的大学生活,授予他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再加上城市强势的环境:社会、思想、文化、经济……把这些农人子弟来了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他认为自己成为了时代的“新人”。“新人”回到了原始蛮力的农村,他是雄心勃勃的,充满改造者的壮志。然而很快他便陷入了不能自拔的矛盾中。新的认识高度,让他看到草原上的家乡还蕴藏深厚的生命力,但是解开这个结的阻力,恰恰是来自于自己的家族。 11 《繁花》是金宇澄创作的长篇小说。《繁花》故事起于20世纪60年代,终于20世纪90年代。重点描写了两个时间段的上海,一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是八九十年代,尤其是这两个特殊历史时期上海人的生存状况。除此之外,金宇澄还将笔调触及太平天国时期,甚至远古的传说时代,展现的并非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但又与上海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体裁上,《繁花》充分借鉴和吸收了话本小说的优势,呈现出一种新的韵致。 12 《仙症》是郑执创作的短篇小说,其中的故事包括幻想自己曾在潜艇服役的精神病人,沈阳机场里寂寞的驱鸟员,穷鬼乐园,酗酒,黑夜,旅行者的浪迹,男孩与父亲的长久的告别……世纪之交的北方城市里,人物始终处于失落之中。 13 保家仙是封建民间神位名,一般人家供奉保家仙如同供奉城隍神、土地神,逢节上供。它的信仰者或者倾向于佛教,或者倾向于道教,东北的一些佛道庙宇的前身即供奉保家仙的庙宇。在信仰的世界里,保家仙和道教佛教又均有抵触。在东北农村,很多人家都供奉着保家仙。保家仙分为胡、黄、白、柳、灰五种,胡为狐狸,黄为黄鼬,白为刺猬,柳为长虫,灰为老鼠。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09 Feb 2022 | Vol.82丨山河纪:空间的历史与历史的空间 | 00:37:20 | |
说到山,你会想到什么?是名山古刹之中的隐逸高士,还是边关重镇的刀光剑影?说到水,你会想到什么?是浪迹江湖的扁舟,抑或是逝者如斯夫的长叹?山与水,性之所适。经典诗文从不缺乏对山川名胜的吟咏,亘古有之的山川河流也承载了彼时彼地的历史与变迁。 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高大的山脉极难翻越,这就造成山脉两面的人形成完全不同的文明族群。反过来,那些上升期的民族,当山下的平原已不足以装下他们的雄心,他们就会跨过山脉,占领山脉另一面的土地,这座山也就成为了纪念这个民族丰功伟业的纪念碑,成为上苍所赋予的天命的象征。 河流可以沟通上下游,让上下游的居民虽远隔万里,仍然可以方便地交流人员货物。那些重要的渡口,也就顺理成章地形成了发达的城市。水患频发的河流,需要大规模的人协同起来兴修水利,统一国家的基因也从中奠定。 中华文明,正是这样在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交织下展演而生。 在「山河纪」这个栏目中,主播何必将邀请外交学院的施展教授和中国政法大学的孟庆延副教授作为常驻嘉宾,聊一聊中国大地上的历史和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地理空间,探讨不同的山脉与河流如何塑造了不同性格的人们,如何孕育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如何影响了中国的古与今。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丨为什么要关注历史地理学? 02:04 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03:18 施:历史的展开无法脱离具体的地理 丨中国地理空间的区域划分 05:58 孟:自然地理、文化地理与行政区划 09:15 施:政治源自历史堆积,历史源自社会活动 丨自然地理、民风民情与历史发展 13:35 孟:近代中国地理空间与革命的思想和组织 17:33 施:古代的中国山水与历史人文 丨在中国大地上行走 25:10 孟:南方宗族与客家人 30:50 施:雄浑大气的辽太祖陵 34:30 多元一体:差异性蕴含着共同性 【工具箱】 01 苏锡常都市圈位于长江三角洲,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国家规划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要求苏锡常都市圈全面强化与上海的功能对接与互动,加快推进沪苏通、锡常泰跨江融合发展。 02 谭其骧(1911-1992),出生于浙江嘉兴。历史地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谭其骧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中过举人,清朝末年曾任嘉兴府学堂监督。父亲谭新润考取秀才后,因科举废除,去日本学习铁道专业,回国后在京奉铁路任站长,不久即因病去职南归,以后曾任《嘉兴日报》主编,是著名的南社成员。 03 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1925-2008),人类学教授。1950年至1951年到中国四川考察,1977年考察中国城市市场。作品中译本有《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泰国华人社会》并发表了大量研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社会科学研究、农村和农民、人口、民族、海外华人的论文。学术界所谓的施坚雅模式就是指由施坚雅发明的,用以解剖中国区域社会结构与变迁的分析模式。一般认为,该模式包括了农村市场结构与宏观区域理论两部分,前者用以分析中国乡村社会,后者用以分析中国城市化问题。 04 周振鹤,1941年生于厦门。1959-1963就读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矿治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师从谭其骧院士,198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为我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之一。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有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行政区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 05 托洛茨基主义是指20世纪初在俄国工人运动中出现的,以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俄语: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Троцкий)的不断革命论为基础的思潮。托洛茨基提出和完善“不断革命论”以与斯大林主义的“阶段革命论”对立,并且提出发展不平衡原理与斯大林主义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对立。 06 秦晋崤之战是春秋时期发生晋秦争霸战争中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趁晋丧而派兵偷袭郑国,后因郑有备而退回。晋襄公率军在晋国崤山(今河南省洛宁县东宋乡王岭村交战沟)隘道设伏全歼回师的秦军,俘虏秦军三帅。 07 《无人区》是宁浩执导的国内首部大西北公路片电影,主要拍摄场地集中在中国的甘肃的敦煌和新疆的哈密、吐鲁番、克拉玛依等地的戈壁沙漠。 08 《“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出版于2006年,作者黄志繁试图通过重构12-18世纪长达六百年间赣南山区的地方动乱与社会变迁历史,展现中国历史上地方动乱及其引起社会变迁之图景,以加深对中国历史上“动乱”的理解,重新思考中国传统社会变迁的历史与逻辑。 09 辽太祖陵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是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的陵墓。辽太祖陵由陵区和奉陵邑祖州两部分组成,陵区的山门巧妙地借用了天然的山谷,构思奇巧,十分独特。原先的地面建筑宏伟壮观,后被毁,现仅存一些砖瓦碑石等。从其残存的石雕上,可以看出辽国契丹文化的特点,古朴拙致,秀丽自然,是研究契丹历史的重要资料。 10 在风水术中,选择山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风水理论认为“吉地不可无山水”,早就在《周礼》中就有记载:“前有照,后有靠”,就是说明了好的风水要前面有水流,后面有靠山的规则,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是“宅前有水后有丘,十人遇此九不忧”,其实和中国古代背山面水的意思是一样的。 11 龙虎山号称道教的发源地,在龙虎山的上清镇有座天师府,这是道教历代天师的生活起居和祀神之所,也被称为道教祖庭。道教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直到东汉末年张道陵集各种道家学说于一体创立了正一道,这时才被认为是道教正式的开始,道教一经创立便具有了浓厚的封建色彩,道教的掌门人天师就象封建帝王一样实行直系传承制度,道士可以娶妻生子世代相传,直到宋代王重阳创立了道教全真派,道教也就分裂为两大派别:全真派和正一派。 12 三僚,又称“寮溪”,位于江西省兴国县梅窖镇,这里地灵人杰,巍巍群山环抱,源源四水归聚,风景独特迷人,是中国风水文化发祥地。这是一座以杨公风水而著称的古村落,享有“中国风水学术第一村”的美誉,唐宋以来历代都出国师,又被称为“皇家风水师的摇篮”,是海内外地理术学者所崇拜敬仰的堪舆学术圣地而闻名中外。 【相关往期】 Vol.01丨从放眼望去全是生命的河西走廊发现“何谓中国” Vol.12丨怎么保卫北京?守住山西! Vol.17丨中国首都应该设在哪里?(上) Vol.18丨中国首都应该设在哪里?(下) Vol.19丨带你走进鲜为人知的山西 Vol.25丨北中国旅行指南(上) Vol.26丨北中国旅行指南(下) Vol.30丨在中国地图上消失了的“塞北四省” Vol.38丨热河访古:站在草原望“北京” Vol.41丨一部湖南史,就是半部中国近代史 Vol.49丨“帝国之钥”山西:古代中国政治秩序的发动机 【小助手】 “星火”学术考察三部曲-江西篇现已开放报名。添加考察助理微信【eidos6719】,注明“学术考察”,即可获得具体价格和更多考察内容等信息。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1 Feb 2022 | Vol.83丨“中国足球啥风格?没风格!” | 00:46:46 | |
无论你平日是否关心足球,这个春节你大概还是能在社交媒体或新闻推送中体验一把跌宕起伏。初一,中国男足1比3不敌越南;初六,中国女足让2追3战胜韩国。夸张一点儿的说法是:男足溃败,女足夺冠,无疑再次点燃了大家对中国足球的讨论。冷嘲热讽,愤懑不平,一时间铺天盖地。 但女足成员王霜说:“什么时候你们支持女足的角度,不再是为了讽刺男足;什么时候你们的支持,是能看到不仅仅在国家队中的我们,还有俱乐部其他踢球的女足球员们,给她们带来踢下去的意义;那么,我们中国女足在未来才会真正强大。”高薪低能与低薪高能,为什么中国男足和女足的反差会这么大?女足以弱胜强固然可喜,但之后呢?男足和女足分别面临着怎样的第一问题? 常关注足球界动态的朋友会了解,民间球迷和国家行政单位都曾为中国足球操碎了心,也尝试过各种诸如换球员、换教练、甚至换足协主席等办法,却几乎还是没能改善中国足球的整体竞技水平。足球是一项“需要管理”的运动吗?中国足球为什么没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中国足球不行,就人人有责吗? 在去年的欧洲杯期间,主播何必和资深球迷孟庆延老师已经聊过了一期足球背后的英雄主义与系统文化。那么中国足球呢?在本期播客中,他们将回溯中国足球的过去,分析中国足球的现状,对中国足球的发展来一次灵魂拷问。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1:25 “范志毅预言”的实现 05:09 较真说,男女足是两种不同的运动 08:20 职业化程度差异意味着比赛强度差异 11:25 但中国男足在踢安全的足球 15:05 产业造星,不能用经济学逻辑看球员收入 17:12 足球职业化改革,从体工队到足校、俱乐部 22:58 足球行业要发展,首先要破除足球政绩观 26:40 足球是一项需要风格的运动:德、法、英、日、韩 30:20 职业化前的中国足球:南派“小快灵”、海派“接转传”、北派“颗粒感” 35:00 两位战术大师:米卢和里皮 38:10 训练有训练的作用,但无法取代比赛 41:09 中国足球不行,每个人都有责任吗? 44:44 恢复良好业态,造血而非输血 【工具箱】 01 足球人口(The Population Of Soccer)指的是每周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足球活动的人数。国际足联官方网站2011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的足球人口有2600余万人,排名世界第一;注册球员的数量有71万多人,排名世界第12位。俱乐部有2221家。但从中国足协得到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的注册球员只有8000人左右。 02 1992年6月23日至27日,中国足协在北京西郊红山口(原八一体工大队所在地)召开工作会议,会议以改革为主题,决定把足球作为体育改革的突破口,确立了中国足球要走职业化道路的改革方向。这就是中国足球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红山口会议”。 03 “日耳曼战车”,是中国球迷给德国足球国家队起的一个霸气外号。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队之一,德国队历史上共8次杀入世界杯决赛,4次夺得冠军,13次晋级四强,战绩积分仅微弱次于巴西,排名世界第二。 04 博拉·米卢蒂诺维奇(Bora Milutinovic),前南斯拉夫籍,人称"米卢"。1983年开始执教生涯,是世界足球史上唯一一位连续四届率领不同的国家队进入世界杯16强的“神奇教练”。 2000年接手中国国家队,之后在亚洲杯赛上获第四名。在2001年世界杯预选赛十强赛上率中国队出线,实现了几代中国球迷的梦想。 05 马尔切洛·里皮(Marcello Lippi),前意大利男子职业足球运动员、教练员,曾经带领意大利国家队获得过世界杯冠军,也率领意甲尤文图斯登顶过欧冠冠军,执教中国国家队的成绩只能归结为:正式比赛战绩不错,但未有突破。 【相关往期】 Vol.28丨为什么现在的足球赛会被踢成“遛猴赛”?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8 Feb 2022 | Vol.84丨列国志:沙特,中东三国演义之圣地守护者 | 00:42:42 | |
当列国志的视角从东亚东南亚转向西亚近东,中东三大国及其相互之间的复杂纠葛必然是绕不开的话题。 基于不同的地缘、历史与宗教背景,沙特、伊朗、土耳其,对于国际秩序一直都有着不同的想象。从建国以来革命冲突不断,到冷战时期美苏两大外部势力在此角力,再到如今的伊斯兰世界,三个国家、三大族群依然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故事。接下来的“中东版三国演义”就要从沙特阿拉伯开始讲起。 提起沙特阿拉伯,最常见的几个关键词就是:石油、宗教、冲突。几大王朝数起数落,沙特阿拉伯究竟是如何成长为今天这个样子的?它所信奉的宗教教义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外人看起来既神秘又难以理解的王权斗争和“宗教警察”何以生生不息?沙特“石油王国”的神话还能延续多久? 本期播客,何必和施展老师将和大家深入聊一聊这个似乎和现代国家挂不上边,但又真实存在于现代世界并且还发挥着重要影响力的国家——沙特阿拉伯王国。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大历史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1:45 沙特之旅,最想去麦加 05:00 沙特,有钱而不外露 08:20 以严苛教义立国,内敛与狂放的张力 12:20 沙特家族和瓦哈比教派的旷世合作 16:08 逊尼派四大教法学派:罕百里学派、马立克学派、哈乃斐学派和沙斐仪学派 25:20 原教旨主义社会的“社会病” 29:35 罕百里派,弱者的强大精神武器 32:10 波诡云谲的王权斗争 35:40 石油,沙特经济的血液 38:20 新能源不是资源属性,而是制造业属性 【工具箱】 01 麦加(Mecca)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地,位于沙特阿拉伯王国西部的红海之滨。是世界穆斯林每天朝拜的方向,也是公元570年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生地。麦加存有伊斯兰早期先知创建的石头方屋克尔白(中文通常译为天房),相传该方屋为易卜拉欣(亚伯拉罕)建造,故又称易卜拉欣神殿。麦加也被称为“宗教之都”,是穆斯林一生必须朝觐的地方。 02 沙特老皇宫曾是前沙特王国古都,是沙特家族的发祥地,古都内曾经建有许多清真寺,当时是默罕默德·本·阿卜杜勒·瓦哈卜传播哈比派教义的根据地。老皇宫由泥土树木堆建而成,1818年,奥斯曼帝国驻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率军镇压瓦哈比教派运动,该地被摧毁。 03 哈里发(Khalifah)是伊斯兰政治、宗教领袖的称谓,意为继承者,指先知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在穆罕默德死后,其弟子以Khalifat Rasul Allah(安拉使者的继承者)为名号,继续领导伊斯兰教,随后被简化为哈里发。在阿拉伯帝国鼎盛时期,哈里发拥有最高权威,管理着庞大的伊斯兰帝国。阿拉伯帝国灭亡之后,“哈里发”的头衔作为伊斯兰教宗教领袖的名称一直保存了下来。 04 瓦哈比教派奉行伊斯兰四大教法学派当中最为严格的罕百里学派。罕百里(780-855)是在公元9世纪前期反抗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过程当中而闻名的一个宗教领袖。罕百里提出神意超越一切,而神意就体现在古兰经和圣训当中,人只要依照着去做就是。这是一种基要主义的立场,人们往往又称其为原教旨主义。 05 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神学家。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授”说,是自然神学最早的提倡者之一。他所撰写的最知名著作是《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ae)。天主教教会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基督教会奉他为圣人,有“神学界之王”之称。 06 宗教警察在阿拉伯文中叫“穆塔维因”,本意是“志愿者”、“献身者”或“执法者”。他们志愿献身的,既不是一般社会治安,也不是交通安全,而是伊斯兰教瓦哈比教派根据《古兰经》所确定的一些宗教风纪的维护。因此,除“宗教警察”之称外,也有人称其为“道德警察”、“古兰经警察”。 【往期回顾】 Vol.51丨列国志:日本,与中国的命运纠缠 Vol.53丨列国志:韩国,在夹缝中求生存 Vol.56丨列国志:越南,南国山河“中华梦” Vol.62丨列国志:新加坡,南洋新世界,鸡饭、咖喱与普通法 Vol.67丨列国志:泰国、柬埔寨,幸运的文化,不幸的政治 Vol.77丨列国志:阿联酋,沙漠中的花朵,边缘人的创世想象 【下期预告】 中东三国演义之悠远的波斯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5 Feb 2022 | Vol.86丨有家无房:房子和人生,是什么关系? | 00:21:15 | |
上周日,东腔西调特别邀请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欧亚区域国别研究专家杨成教授聊了一期俄乌局势。但因为一些客观原因,目前只能在微信公众号和网易云音乐等两个平台发布,欢迎感兴趣的听众朋友前往搜索“东腔西调”进行收听。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腔西调”可以查看收听指南和工具箱,也可以联系小助手(eidos001)进入我们的听友群。 今天的正片依然是我们的「社会病理学」系列,本期主题是房与家。 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房子一直是图腾般的存在,它意味着有序和安定,意味着独立和自由,甚至意味着拥有爱情、组建家庭的资格凭证。而当房价居高不下并有了持续走高的趋势,背着巨额房贷的生活开始更多地意味着一种负担、奴役、甚至绝望。 我们对房子的认识是如何被塑造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房子跟人生的关系?没房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吗?在房子之外,家对于我们又意味着什么?本期播客,主播何必和嘉宾孟庆延想跟大家聊一聊现代人的房与家。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0:00 加更通知:悲情乌克兰与愤怒俄罗斯 02:45 没有房的人生当然是失败的人生? 04:30 现代人普遍是一个漂浮的状态 07:10 现代人的自由与孤独 10:15 社会默认的逻辑:有房才有家 12:50 现代社会生活在切割我们的日常 15:20 有房以后反而容易没家 17:40 家本来是讲情的地方 19:15 解药:在一个地方住出感情来 【工具箱】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自1961年出版以来,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讲述了在现代人在现代资本主义工商业逻辑之下的一种流动和漂浮状态。 【往期回顾】 Vol.63丨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Vol.65丨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Vol.68丨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 Vol.70丨城市竞争:抢人大战除了抢人,还在抢什么? Vol.73丨跟风旅游:一生有多少“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Vol.76丨颜值正义:一场多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 Vol.80丨制造需要:在消费主义与反消费主义之间 【下期预告】 养猫养狗,还是交朋友?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04 Mar 2022 | Vol.87丨山河纪:大运河,黄泛区,帝国最后的斜阳 | 00:37:23 | |
“运河通,则国运兴;运河塞,则国运衰。”在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一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对运河地位的凝练概括。隋唐之前,历代王朝大都交替定都西安和洛阳,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不太分离;自宋之后,“苏湖熟,天下足”的俗谚昭示了江淮一带的丰饶富庶,经济中心已然南移,但军事政治的中心由于地理国防的关系依然留在北方;尤其到了明清,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的分离则更为明显。 要使庞大的帝国正常运转,必然需要联系起经济中心和军事政治中心,如果无法通过东西向的天然河道,就只能依靠人为建造大运河以沟通南北。在此意义上,大运河之于古代帝国乃至近代中国(尤指京杭大运河)的历史走向,犹如动脉之于身体,其畅通与滞塞足以影响国运的兴隆和衰替。 提起它的两端,大运河对于北京和江南分别意味着什么?在其中间地段的黄泛区,又曾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当我们今天再回顾大运河的时候,为什么将它称作“最后的动脉”?在山河纪栏目的第一期,主播何必和学者孟庆延将以大运河作为近代中国的开端,展开讲述近代中国革命历史的变化。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00 大运河,人为建造的地理形态 07:30 明清,漕运不仅是经济纽带,还是文化纽带 13:11 北洋政府,北京与江南政治集团共同体的延续 16:15 大运河两端是极端发达,中间地段却是塌陷的 17:32 常年的流动状态,不容易形成代际间的亲缘 20:48 黄淮海平原,区域性暴力传统的生长空间 23:84 革命的对象,也是革命的源泉 27:09 南方的边缘:湖南湘军、广东岭南学派、江浙朴学 31:10 大运河的对立面,恰恰才是交通最为便利的地区 33:20 山河纪,分享那些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山山水水 【工具箱】 01 《国史大纲》著于抗日战争时期,钱穆先生当时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战火纷飞中随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辗转大半个中国。在云南昆明,钱穆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国通史的考证与写作之上。当时生活的窘困、物资的紧缺以及内忧外患的状况都使钱穆将对中国命运的思考贯穿于了全书始末。钱穆指出,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要务,在于能在国家民族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他希望作为抗战中流的精英分子能够从这样一部张扬士之人力的史纲里汲取力量前行。 02 自上世纪50年代始,“冲击-反应”作为费正清哈佛学派学术研究的主要史观,长期占据着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这一理论认为,传统中国社会长期被一种巨大的惰性所牵扯,处于凝滞不前、不断重复的过程中,缺乏内部的动力带来改变和突破。只有经历了自19世纪中叶开始西方诸国的一次次入侵后,古老的中国才开始发生颤动,缓步向近代社会演进。因而,发生于中国近代的诸多事件均可套用“西方冲击,中国反应”的公式加以解释,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则完全被西方入侵所推动和左右,是一部回应冲击的历史。 03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的代表作之一。19世纪中国发生了巨大变革,这本书从分析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及其制度入手,强调了中国地方名流的作用,论述了在其影响下的地方组建武装活动的形成和发展,并就此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04 封疆大吏,指古代管辖一省或数省的长官,如总督,负责大区域军政事务,职权最重;巡抚,掌一省财政、民政、司法,乡试,地位略次于总督;或执掌关防大印的统帅、八旗驻防将军以及品级相当高的官员。封疆大吏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委书记加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的职位。 05 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他最知名的著作是《论美国的民主》(De la démocratie en Amérique, 1835)以及《旧制度与大革命》(L'Ancien Régime et la Révolution,1856),在这两本书里他探讨了西方社会中民主、平等、与自由之间的关系,并检视平等观念的崛起在个人与社会之间产生的摩擦。在托克维尔看来,民情(moeurs)一词,其含意与其拉丁文原字mores一样,“它不仅指通常所说的心理习惯方面的东西,而且包括人们拥有的各种见解和社会上流行的不同观点,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所遵循的全部思想”。所以托克维尔的民情实际上就是“一个民族的整个道德和精神面貌”。 06 关陇集团是一个政治统治集团,亦称关陇六镇集团、六镇胡汉关陇集团或武川镇军阀。武川镇军阀之名来自清代考据学史家赵翼所著的廿二史箚记卷十五,其中提到“北周隋唐皆出自武川”。陈寅恪再提出新学说,用以阐释西魏、北周、隋、唐三代政权的特点。关陇集团一词为陈寅恪命名,关陇集团是一个政治统治集团,最早源自宇文泰的八柱国,由北魏六镇武将、代北武川镇的鲜卑贵族和关陇地区的汉人豪右如京兆韦缜、河东柳泽、太原郭彦、武功苏椿、河内司马裔、敦煌令狐整等所组成。这个神秘而庞大的组织虽以“集团”二字来形容但却丝毫不影响他成为掌握西北周、隋唐、武周四朝命脉的实际统治者。 07 山东集团包括房玄龄、李积、魏征等人,他们追随唐太宗李世民为唐朝开疆拓土,是朝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武则天也属于山东集团,她虽是寒族出身,但是从地域来讲也是山东集团,所以受到了山东集团的支持。 08 勋贵集团即指有北镇背景、先后追随高欢而显贵的一群人所形成的集团。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以太祖皇帝朱元璋灭元开始,至崇祯帝自缢煤山为终,共传一十六帝,国祚二百七十六年。跟许多朝代政治权的斗争一样,在明朝建国初期,也存在两大政治集团,即:浙东集团与淮西勋贵。淮西勋贵里的大多数人是跟着朱元璋一起建立明朝的开国大将,多为朱元璋老乡,在长达十余年的创业过程中,淮西将臣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功绩卓著,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 09 陈寅恪先生在1933年时曾说:“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这是他写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下册的审查报告里面的。 历来对这个话的解释不一。冯友兰认为这是陈先生实述自己具体的学术、工作和思想情况,学生邓广铭则根本否定这种说法。 10 小站练兵是指甲午战争之后袁世凯在天津小站以德国军制为蓝本,制订了一套近代陆军的组织编制、军官任用和培养制度、训练和教育制度、招募制度、粮饷制度等为内容的建军方案。小站练兵基本上摒弃了八旗、绿营和湘淮军的旧制,注重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和标准化,强调实施新法训练的严格性,成为中国近代陆军的草创先河。因其队伍训练营地在天津东南70里的一个铁路站,位于天津至大沽站中间,故被称小站练兵。 11 微山湖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南部,它由四个较大的湖泊构成,从北往南依次为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及微山湖,因此也称为南四湖。清朝时,微山湖是归山东省的兖州府、济宁州以及江苏省的徐州府共同管辖。1855年,黄河改道北流后,淮河流域徐州一带逐渐摆脱黄河的影响,但是鲁西南一带仍受水害,大批的灾民拥至微山湖西岸,垦荒种田。因为界线不清,此后微山湖沿岸的苏鲁两地人们为争地常起纠纷,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12 费孝通就在讨论中国传统伦常之理的同时,亦曾尝试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过程提供一种特别的解释,即以“双轨政治”为视角,来探讨传统社会的治理结构及其具体机制问题。 虽这几个文献篇幅不算长,却勾勒出了中国传统政治社会构成的几个双向对张的重要范畴:封建与郡县、道统与政统、礼与法、事与理、官僚与士绅、集权与分权乃至霸道与王道,如此等等,呈现出一种多重复杂并交互变异的治理结构和机制。 13 捻军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捻军起义从1853年至1868年,长达十五年,其历史分为两个阶段。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为前期捻军,此后为后期捻军。 捻军兴起后,首领为沃王张洛行(张乐行)、奏王苗沛霖、孙葵心等。至捻军时代首领为梁王张宗禹、幼沃王张禹爵、勇王龚得树、遵王赖文光、鲁王任柱、卫王李蕴泰等人,与太平军互有联络,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14 《万国天津:全球化历史的另类视角》是法国学者辛加拉维鲁依据大量档案文献,撰写的一部研究八国联军临时政府对天津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专著。自列强在北京与清政府开始谈判以来,联军便在天津组织了临时政府,统治这座城市长达两年零一个月之久,直到1902年 8 月 15 日才将之移交给新任直隶总督袁世凯(1859-1916)。 15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城西人。晚清官员,湘军创建者之一,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是近代洋务思想家,精通传统文化,又了解洋务,对西方文明做过实地考察,这为他对中西文化的整体进行评价和对比研究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16 “天台宗”,又称“天台法华宗”,简称“台宗”。开宗祖师智者大师于南陈太建七年入天台山修行八年,确立法华教义与止观行门之基础。其后,又以“教”与“观门”为中心建立本宗,以天台山国清寺为根本道场开宗布教,故世人称为“天台宗”。天台宗思想起源要上溯至龙树菩萨,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论》等著述中体现出的“一心三智”、“一心三观”等思想,构成天台宗的起源,龙树菩萨可视为天台宗之高祖。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1 Mar 2022 | Vol.88丨列国志:伊朗,中东三国演义之悠远的波斯 | 01:05:48 | |
无论是战后伊拉克的地方武装民兵,还是叙利亚内战中的政府军支持者,背后似乎都有着一个地方性大国的影子,那就是伊朗。伊朗古称波斯。在亚洲腹地,波斯是一个少见的可以和古代中国中国或古希腊罗马相提并论的一个历史民族。地处连接东西南北诸方的关键通道,神秘古老的波斯曾是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雄伟帝国,而从当今国际秩序来看,伊朗却一直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角色。 东引、西连、北上、南下,作为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的古老波斯曾如何深度地影响着大半个欧亚大陆?如今的伊朗如何历史性地演化而成?伊朗、土耳其和沙特未来将如何上演中东版的三国演义? 本期播客,何必和施展老师将和大家聊一聊伊朗作为波斯的过去与现在,谈谈波斯意识对伊朗的影响与塑造。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大历史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3:00 大博弈与重重波折的近代化 08:00 波斯与伊朗,不同称谓下的国家认同 15:20 波斯帝国、帕提亚帝国、萨珊王朝、阿拉伯帝国、塞尔柱帝国、扎卡维王朝 20:45 中国之钥——山西,欧亚之钥——伊朗 26:30 造山带与欧亚大陆的农牧对抗关系 32:00 波斯帝国与伊斯兰,超越各大族群的意象 39:11 广义波斯人、北欧维京人、中亚粟特人 44:40 漠北回鹘帝国,摩尼教帝国 49:47 波斯人对阿拉伯帝国的重构与再造 54:20 英俄大博弈,古代史的重演 59:23 工业革命,历史的意外 【工具箱】 01 大博弈 (The Great Game)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政治术语,特指大英帝国与沙皇俄国争夺中亚控制之战略冲突。“大博弈”一语之提出者,一般认为是亚瑟·康诺利,后因英国小说家鲁迪亚德·吉普林之小说“Kim”而流传开来。传统上之大博弈时期约为1813年至1907年英俄协约时止。1917年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后,大博弈展开了较为缓和之第二阶段。 02 伊朗伊斯兰革命,又称1979年革命,是伊朗什叶派穆斯林推翻巴列维王朝统治及在国内实行“全盘伊斯兰化”的革命,发生于1978年,至1979年2月革命胜利。它是什叶派领袖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领导的、以欧莱玛为核心,是反对国王推行西方化和世俗化的伊斯兰复兴运动。1979年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领导的伊朗君主立宪政体被推翻,阿亚图拉霍梅尼成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 03 希波战争(Greco-Persian Wars),又称波斯战争(Persian Wars),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间波斯帝国与希腊城邦之间爆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前后持续了半个世纪。战争以希腊联军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而波斯帝国却从此一蹶不振。这次战争对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 04 居鲁士大帝(前600年-前530年)本是伊朗西南部一个小首领,经过一系列的征战而胜利,打败了3个帝国,即米底、吕底亚、新巴比伦,统一了古中东部分地区,建立了从印度到地中海的特大帝国,当代伊朗人将居鲁士尊称为“伊朗国父”。 05 喜马拉雅运动在亚洲大陆广泛发育,因首先在喜马拉雅地区确定而得名(在欧洲称阿尔卑斯运动)。这一运动使中生代东西横瓦的古地中海(特提斯海)褶皱隆起,形成地球上横贯东西的高峻的年轻褶皱山脉,如北非的阿特拉斯、欧洲的比利牛斯、阿尔卑斯、喀尔巴阡,以及向东延伸的高加索、喜马拉雅等山脉。 图: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 06 河中(Transoxiana)指中亚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包括今乌兹别克斯坦全境和哈萨克斯坦西南部。中国古代称之“河中”,近代称之为“河中地区”,现代称之为“中亚河中地区”。河中为古代欧亚陆路主商道丝绸之路重要信道;自波斯帝国(前559—前336年)时期开始,该地区先后被希腊、突厥、阿拉伯帝国、萨曼王朝、喀喇汗王朝、西辽、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帝国等统治。 07 “四等人制”:元朝政府虽没有组织过任何形式的民族成份辨别活动,但却在政治实践中将人群所在地的征服时间、族裔、职业等多重要素总结为“根脚”,以此来决定个人在选官、社会等级方面的地位。20世纪初在特定的环境氛围下,中外学者据此提出“四等人制”: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 08 回鹘汗国(744年-840年),又名回纥汗国,由回纥部落药罗葛部建立。回纥人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5-6世纪回纥人(又称韦纥)主要居于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到7世纪初时他们又活动在色楞格河流域。7世纪末至8世纪初,东突厥的默啜可汗强盛,夺取了原来铁勒的故地。在其压力之下,一部分回纥人越过沙漠进入河西走廊。后值东突厥衰弱,酋长药罗葛骨力裴罗于744年大败突厥,遂据有漠北,建立汗国,曾助大唐平“安史之乱”,收复两京。版图最大时疆域东接室韦,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跨大漠,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840年大败于黠戛斯。 09 伊本·西拿(Ibn Sina,980年-1037年),阿拉伯语全名为阿布·阿里·侯赛因·本·阿卜杜拉·本·哈桑·本·阿里·本·西那,拉丁语名叫阿维森纳(Avicenna),是十一世纪的大医学家、诗人、哲学家、自然科学家,被称为世界医学之父。 【伊朗年表】 古代文明 前2700 -前600年:埃兰文明 前678 -前549年:米底帝国 前550 -前330年:居鲁士大帝创建阿契美尼德帝国,即波斯帝国 前358 -前280年:塞琉古王国 前238 - 226年:安息帝国,亦称帕提亚帝国 226年- 651年:萨珊帝国 中世纪 661 - 750年: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定都于叙利亚大马士革 750 - 1258年: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定都于伊拉克巴格达 1256 - 1353年:伊尔汗国,蒙古征服 1370 - 1507年:帖木儿帝国。 1378 - 1468年:黑羊王朝 1378 - 1508年:白羊王朝 近代 1502 - 1722年:萨法维王朝 1722 - 1729年:号塔基王朝 1736 - 1796年:阿芙沙尔王朝,定都马什哈德 1750 - 1794年:赞德王朝,定都设拉子 1789 - 1925年:恺加王朝,定都德黑兰 1925 - 1979年:巴列维王朝,定都德黑兰 【往期回顾】 Vol.51丨列国志:日本,与中国的命运纠缠 Vol.53丨列国志:韩国,在夹缝中求生存 Vol.56丨列国志:越南,南国山河“中华梦” Vol.62丨列国志:新加坡,南洋新世界,鸡饭、咖喱与普通法 Vol.67丨列国志:泰国、柬埔寨,幸运的文化,不幸的政治 Vol.77丨列国志:阿联酋,沙漠中的花朵,边缘人的创世想象 Vol.84丨列国志:沙特,中东三国演义之圣地守护者 【下期预告】 中东三国演义之土耳其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5 Mar 2022 | Vol.89丨社会病理学:社会有病,我们有药吗? | 00:36:10 | |
去年年底,「东腔西调」开了一个新栏目,叫「时代病:社会病理学」。三个月以来,主播何必和社会学研究者孟庆延老师集中讨论了有关游戏沉迷、算法系统、监控社会、城市竞争、消费主义等等一系列广泛的社会话题。在此过程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有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得多的人,同样在对这些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理性地分析、严肃地思考;与之相应地,对于孟老师的很多观点,大家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 什么叫“社会病”?为什么会设计“社会病理学”这个系列?为什么要对社会现象做这样的归类,依据出自客观还是主观?知道没有“药”还去聊这些“病”,本身是不是一种病呢?面对听众的质疑与批评,我们抱有一种怎样的心态?今天这期番外节目,主播何必再次邀请到孟庆延老师,以回应大家对「时代病:社会病理学」这一栏目的反馈。 欢迎继续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想法,「东腔西调」将持续搭建起有效沟通的桥梁,使得明亮的公共对话成为可能。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06 问题一:为什么想聊“社会病理学”? 05:30 病理不唯一,药方就更不唯一 07:50 问题二: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10:10 面对问题,我们都带着自己独有的生命经历 13:35 问题三:谁在制造社会焦虑? 15:00 差异之外,我们还共享着某些共同的意义 15:46 批评一:概念的滥用 17:00 面对现实,认真对待那些极为灵敏的要素 20:00 批评二:站着说话不腰疼 21:25 不同的选择,意味着不同的生活方式 23:36 批评三:知识的盲区 24:48 分析普遍规律,欢迎有效沟通 29:50 能够看到跟自己不一样的意见,特别宝贵 31:00 没聊过的话题和将要聊的话题 【工具箱】 01 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提出“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个概念。所谓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社会科学的洞察力模型,将个人问题与社会公共问题联系起来;是一种视角转换的宝贵心理品质,将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也是一种整体与局部来回切换的思维模式,将个人轨迹与社会历史联系起来。 02 在前人观点基础之上,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慕尼黑大学所作的演讲《以学术为业》当中提出,在确立了研究对象之后,必须放弃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中立的态度进行观察和分析,区分事实领域与价值领域、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从而避免简单地从“是”与“不是”推论出“应该”与“不应该”。 03 所谓非意图后果,就是指在为了实现某一个结果的努力过程中,最终得到了意图之外的结果。比如你想要A,为了A就不得不先实现B,没想到由此连带出了C,回应C的过程又发生了D,最后这一切累积出来的是E,而你已经忘了最初你想要的是A。 04 路径依赖是指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个体制,由于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学习效应(Learning Effect)、协调效应(Coordination Effect)以及适应性预期(Adaptive Effect)以及既得利益约束等因素的存在,会导致该体制沿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得以自我强化。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 05 《江村经济》是社会学家费孝通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撰写的博士论文,论文的依据是作者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今属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的调查资料,最初以英文发表。文章强调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离土不离乡的“内发型发展”模式。在他看来,小城镇起到蓄水池的作用,推进乡村工业化,发展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地区内发型发展的一条重要思路,同时也是将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根本途径。 【往期回顾】 Vol.63丨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Vol.65丨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Vol.68丨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 Vol.70丨城市竞争:抢人大战除了抢人,还在抢什么? Vol.73丨跟风旅游:一生有多少“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Vol.76丨颜值正义:一场多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 Vol.80丨制造需要:在消费主义与反消费主义之间 Vol.86丨有家无房:房子和人生,是什么关系?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8 Mar 2022 | Vol.90丨山河纪:珠江,风气之先与革命前奏 | 00:41:27 | |
在第一期的「山河纪」栏目里,我们聊到了大运河。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大运河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变迁,也成了一个传统帝国即将走向生命尽头的缩影。而无论是外部视角下1840年所遭受的鸦片战争,还是内部视角下1865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它们所象征的近代中国的开端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地区——广东,确切来说是岭南或南岭地区。 在广东,有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的洪秀全,领导戊戌变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还有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珠江流域的思想何以如此丰富与重要?除去先进/落后、开放/保守、温和/激进这样的二元标签,我们应当如何评价近代历史上的这些变革者或革命者,如何理解近代地处传统帝国边陲的广阔土地? 在这一期播客里,主播何必和学者孟庆延将一起讨论近代中国的开端,开风气之先的珠江流域、珠江三角洲。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30 珠江流域,确切来说是岭南或南岭地区 06:55 商贸的集聚,也会带来思想的丰富 08:55 康有为、梁启超,从维新派到保皇党 12:50 太平天国运动,一场带有宗教意味的革命 14:50 戊戌变法,把儒家变成某种意义上的国教 16:45 心学,特别强调某种冥想意义上的开悟 19:30 广东,复杂的民系与特殊的地理 25:06 典型的神秘主义: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30:40 帝国边陲,也意味着足够的活动空间 33:03 先有风土才有人情,人情被风土所形塑 36:10 连片的发达城市群,牢固的传统家庭观 39:45 复杂性是理解中国何以现代的核心 【工具箱】 01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在“一口通商”时期,“十三行”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天子南库”,这里拥有通往欧洲、拉美、南亚、东洋和大洋洲的环球贸易航线,是清政府闭关政策下唯一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 02 出超:对外贸易中出口货物的价值,高于进口货物的价值。相对于入超而言,也称为“顺差”。 03 “拜上帝教”,又称“拜上帝会”,是中国清代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秘密结社,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创始人和领袖,广东花县人。1836年,洪秀全在广州应考时,得到了一个叫梁发的布道人所写的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劝世良言》。1843年,他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失败,在极度悲伤之中有了反清思想。他重新细读了《劝世良言》,把自己在6年前一场大病中奇怪的梦境相附会,接受其中的独一真神上帝,并声称自己是上帝的第二子,曾上天堂接受天命,下凡救世,这实际上在为他发动太平天国运动做铺垫。 04 康有为,广东广州人,人称康南海,他曾设立“万木草堂”讲学传播自己的思想。康有为的核心思想是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公元1895年,满清光绪二十一年的科举考试时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入京城,士林震动,学子哗然。康有为和他的弟子梁启超等人开始到处串联兜售他们的思想,然后联络了数百名生员集体向清朝最高层上书请愿,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公车上书以后,康有为等人的思想主张获得了光绪皇帝的关注,光绪皇帝本身也有意进行变革,于是他重用康有为一系的改革派进行维新变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05 《太平天国与启示录》,作者周伟驰,全书从近代西方基督教全球传教史的视野重新探讨了太平天国意识形态的基督教来源,揭示了太平天国跟千禧年主义和末世论的密切关系,尤其洪秀全跟启示录神学、洪仁玕跟新教传教士“基督教文明观”的关系。全书共分五章:由宗教革命引起的宗教战争、别样的基督教、太平天国与启示录、千禧年主义及其中传、一个基督教国家的现代化方案。 06 《新学伪经考》说的是儒学正统在汉代被篡改,后世人学习的不少是“伪经”,康有为通过论证“伪经”进而证明自己读懂的真经;《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认为孔子的思想革命是“托古改制”,所谓“六经”并非源自古典,而是孔子自己的再创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康有为的这两部作品隐约的将自己与圣人孔子相提并论,这在当时绝大多数儒生眼中毫无疑问是叛经离道,甚至是欺师灭祖,思想界一片哗然,亦在同年遭禁。然而清廷的禁令止得住书籍的流行,却止不住思想的传播。 07 杨念群所著《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尝试着提出一个“儒学地域化”的解释体系,通过研究儒学从官方的意识形态转化为民间的思想资源这一复杂的过程,展示了不同的儒学形态对近代知识分子言行的影响,这项研究不是对个别思想家脉络的追踪,也不是一般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史著作,而是突破了以往近代史解释的旧有框架,试图借用新的方法把思想史与社会史加以沟通,从而对一些旧有命题提出新解。 08 “大同三世说”的基本内容为“三世六别”:“据乱世”以“力”,多君制,又可分“酋长之世”和“封建及世卿之世”;“升平世”以“智”,一君制,又可分“君主之世”和“君民共主之世”;“太平世”以“仁”,民主制,又可分“有总统之世”和“无总统之世”(世界大同)。根据这一学说,清朝正处于“升平世”的“君主之世”向“君民共主之世”的过渡阶段;根据这一学说,“君主之世”的清朝必将灭亡,而成为民主国(“有总统之世”);中国也必将消亡,而实现世界大同(“无总统之世”)。 09 宗亲会是建立在相同各姓氏基础上的学院组织,是源自相同世系的同姓人聚在一起组成的姓氏团体。萌芽期的宗亲会,是从19世纪初东南亚华人社会中的“馆、堂、会、祠”发展起来的,以血缘和地缘相结合为特征,范围小,人员少;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多,才逐渐有了固定的场所、财产、收入、组织、事务,社会地位也相应地提高,带有更强的独立性。与同乡会相比,宗亲会带有更多的独立、封闭和等级性,并且划清各族的分支。 10 彭湃(1896-1929),广东海丰人,192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初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广东海陆丰地区(今汕尾市)领导武装起义后,建立了海丰、陆丰县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国第一个农村苏维埃政权),1929年8月30日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民主革命时期,彭湃开展农民运动,撰写的《海陆丰农民运动》一书,成为从事农民运动者的必读书,被毛称为“农民运动大王”、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 11 刘思复(1884-1915),又名刘师复,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4年赴日本留学,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回国后至香港创办《东方报》。1907年6月,在广州策划暗杀满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1909赴香港致力研究《新世纪》,宣扬无政府主义。 12 陈炯明(1878-1933),广东海丰人。粤系军事将领,中华民国时期军政代表人物之一。 13 陈翰笙(1897-2004),原名陈枢,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农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创始人。 【往期回顾】 Vol.82丨山河纪:空间的历史与历史的空间 Vol.87丨山河纪:大运河,黄泛区,帝国最后的斜阳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9 Mar 2022 | Vol.92丨象牙之塔:现代大学正在缓慢死亡吗? | 00:26:13 | |
上周五,东腔西调特别更新了一期俄乌战争观察(第91期),但因为一些客观原因,目前只能在小宇宙、网易云音乐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欢迎感兴趣的听众朋友前往搜索“东腔西调”进行收听。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腔西调”可以查看收听指南和工具箱,也可以联系小助手(eidos001)进入我们的听友群。今天的正片依然是我们的「社会病理学」系列,本期主题是大学教育。 提起高校,大家很容易就联想到象牙塔。一方面,象牙塔一词似乎总是承载着人们最美好的想象,它是孤独但舒适的个人小天地,是尚未沾染社会气质的一方净土,甚至是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但另一方面,近年来关于高校的负面新闻可谓层出不穷,提起大学生就是内卷刷绩点,提起青年教师就是填表评职称,提起学校甚至也有学科排名、世界排名的焦虑。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行业开始按照一种来料加工的方式进行运转?我们又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摆脱在有用与无用、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纠结?年轻人病了,高校病了,还是现代社会病了?本期播客,主播何必和嘉宾孟庆延想用一种还原论的逻辑,跟大家聊一聊他们眼中的大学教育。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31 今天的教育行业,在培养合格的产品 04:55 城市抢人才,招生抢状元,高校抢老师 07:30 “人才”关乎有用性,而“人”关乎整全性 10:00 大学本应帮助年轻人发现真正的热爱 11:00 容纳多元、理解他人,接受失败才是常态 14:50 声誉和风气并无法还原成数据指标 17:10 低容错率的人很难有真正的自在 18:30 现代化的危险在于工业化逻辑的全面统领 21:06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规律和生命 【工具箱】 还原论或还原主义(Reductionism),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复杂的系统、事物、现象可以将其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来加以理解和描述。还原论的思想久远,但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可追溯至1951年美国逻辑哲学家蒯因《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还原论方法是经典科学方法的内核,将高层的、复杂的对象分解为较低层的、简单的对象来处理;世界的本质在于简单性。 【往期回顾】 Vol.63丨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Vol.65丨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Vol.68丨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 Vol.70丨城市竞争:抢人大战除了抢人,还在抢什么? Vol.73丨跟风旅游:一生有多少“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Vol.76丨颜值正义:一场多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 Vol.80丨制造需要:在消费主义与反消费主义之间 Vol.89丨社会病理学:社会有病,我们有药吗?(番外) 【小助手】 《现代世界500年:什么造就了今天的我们》是由大观学术团队研发,在“看理想”APP平台上播出的付费课程。节目共5季,合辑定价490元。第一季节目已完结,现购买可享特价298元。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在看理想APP搜索“现代世界500年”了解更多课程信息。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01 Apr 2022 | Vol.93丨列国志:土耳其,中东三国演义之“火鸡”梦回奥斯曼 | 01:19:34 | |
当中东“三国演义”的故事讲到土耳其,我们也随之开启了一个独特的伊斯兰国家。小亚细亚半岛加上巴尔干半岛,从东西向来说,构成了亚洲和欧洲的陆上要道,从南北向来说,又是从黑海到地中海的海上咽喉。 奥斯曼人原为一个突厥小部族,初居中亚,迁至小亚细亚,后来日渐兴盛,自1453年消灭拜占廷帝国后,定都君士坦丁堡且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6个世纪之久,极盛时期疆域达亚欧非三大洲。 如果说老皇宫托普卡帕宫遗存了古典游牧帝国的“内草外儒”,那么从清真寺到博物馆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则见证了从奥斯曼帝国到现代土耳其的一路流转。 内耗or外伤,拜占庭帝国到底因何而亡?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对帝国和欧洲而言分别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君士坦丁堡守护了欧洲1000年,也压制了欧洲1000年?游牧的突厥人靠什么统治奥斯曼帝国?凯末尔作为政治家的高超之处何在?本期播客,何必和施展老师将和大家聊一聊这个曾让大半个欧洲为之战栗的帝国之兴衰。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大历史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2:45 第一罗马、第二罗马、第三罗马 08:05 朝圣君士坦丁堡,只见伊斯坦布尔 10:00 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地上的天堂 14:10 帝国夹缝中的亚美尼亚,与世无争 20:10 罗马的扩张,从单头鹰到双头鹰 24:30 君士坦丁堡陷落,帝国的宿命 28:33 十字军东征,奥斯曼征服 39:10 大巴扎,东西贸易分销的中转站 40:33 大航海背后,威尼斯与热那亚的商业竞争 46:40 君士坦丁堡的精神格局 50:20 简陋的老皇宫,托普卡帕宫的隐喻 56:27 新皇宫,有气派但没气魄 01:00:02 兄弟相残,古典游牧帝国的生命力 01:03:54 凯末尔,奥斯曼帝国的拿破仑 01:06:41 现代土耳其的全新身份塑造 01:12:37 马基雅维利式理解凯末尔与埃尔多安 【工具箱】 01 第一罗马,指屋大维创立的以罗马城为首都的罗马帝国;第二罗马,指以君士坦丁堡(现在的伊斯坦布尔)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第三罗马,指以莫斯科为首都的俄罗斯帝国。还有一种说法是第四罗马,指神圣罗马帝国。 02 《罗马史纲》一书是李筠老师与施展老师去罗马实地考察后所作的学术成果。施展给该书的推荐语是:罗马史是人类智慧的宝库,横向有伟大的政治智慧,在给定的处境之下,罗马人总能找到恰当的结构关系,安顿极为多元复杂的要素,形成均衡的秩序;纵向有成功的制度演化,在特定的制度走向衰败之后,罗马人想办法为其打补丁,再建均衡。今天的各种制度安排,罗马人全都开发出来了,也都让我们看到了其适用的边界。李筠的《罗马史纲》从超大规模共同体治理的角度,剖析罗马史,把横纵两种智慧和历史都呈现出来。 03 维也纳学派(德语:Wiener Kreis)亦称“奥国学派”,是一个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学派,主张研究异动和形质。其成员关注当时自然科学发展成果(如数学基础论、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并尝试在此基础上去探讨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等问题。 04 土耳其在1919-1922年发生的革命,史称“凯末尔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着民族独立主权和建立民族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主要领导人为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故名。 05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的传记名作之一,书中第二个历史故事,讲述的就是奥斯曼帝国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 06 君士坦丁堡战役是发生在公元1453年,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攻城战,此战是典型的要塞攻防战,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令人震撼的战役。 君士坦丁堡战役导致连接欧亚两洲的主要陆上贸易路线中断,令很多欧洲人开始认真考虑经海路到达亚洲的可行性,最终促成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君士坦丁堡在星期二失陷,所以很多希腊人认为星期二是一周中最不祥的日子。 07 “地中海史诗三部曲”是英国历史学家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创作的关于地中海历史的三部著作的集合,它们分别是《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海洋帝国:地中海大决战》和《财富之城:威尼斯海洋霸权》。 这三本书涵盖的时间达四个世纪之久,从1200到1600年,这是不同文明和互相竞争的各大帝国为了领土、宗教信仰和贸易控制而激烈地冲突的年代。 08 《民法大全》(Corpus Juris Civilis),又称《查士丁尼法典》或《国法大全》,是《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的统称,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09 襄阳之战是蒙古帝国统治者消灭南宋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宋元封建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这次战役从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蒙将阿术进攻襄阳的安阳滩之战开始,中经宋吕文焕反包围战,张贵、张顺援襄之战,龙尾洲之战和樊城之战,终因孤城无援,咸淳九年(1273年)吕文焕力竭降元,历时近6年,以南宋襄阳失陷而告结束。 10 勒班托海战是指在1571年,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强大海军向欧洲发起进攻时,由西班牙殖民帝国、罗马教廷和威尼斯组成的联合舰队与奥斯曼舰队在勒班陀海角发生的一场大战。最终联军大获全胜,极大地增加了天主教国家的士气。这场战役与732年查理·马特击败阿拉伯人的图尔战役并称为保卫天主教的两大战役。 11 托普卡帕宫(طوپقپو سرايى)是位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座皇宫,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官邸及主要居所。把托普卡帕宫翻译过来就是“大炮之门”,昔日碉堡内曾放置大炮,故以此命名。 12 “苏丹”(Sultan,又译作“素丹”)即奥斯曼帝国最高的世俗统治者,也是最高的宗教领袖,拥有“哈里发”(Khalifa)的称号,集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大权于一身,自称“真主在大地上的影子”,对臣民拥有无限的权力。作为帝国元首、护教者和神话的执行者,帝国所有军事力量都归其指挥,都要无条件服从其命令。苏丹对所有臣民掌有生杀大权。 13 加里波利之战(Battle of Gallipoli),又称达达尼尔战役、恰纳卡莱之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加里波利半岛进行的一场战役。它始于一个英国法国联盟的海军行动,目的是强行闯入达达尼尔海峡,打通博斯普鲁斯海峡,然后占领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 14 色佛尔条约(Traité de Sèvres)是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在1920年8月10日签订的一项条约,属于1919年巴黎和会系列条约的一部分。内容主要为削弱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及国力,防止它再发动对外扩张的战争。由凯末尔率领的土耳其民族主义者对条约作出了否定,并与依据条约占领小亚细亚的亚美尼亚、希腊和法国军队战斗,是为土耳其独立战争。 15 尼可洛·马基亚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1469-1527),是名副其实的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在中世纪后期政治思想家中,他第一个明显地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缚,为政治学和法学开辟了走向独立学科的道路。他主张国家至上,将国家权力作为法的基础。代表作《君主论》主要论述为君之道、君主应具备哪些条件和本领、应该如何夺取和巩固政权等。 【往期回顾】 Vol.51丨列国志:日本,与中国的命运纠缠 Vol.53丨列国志:韩国,在夹缝中求生存 Vol.56丨列国志:越南,南国山河“中华梦” Vol.62丨列国志:新加坡,南洋新世界,鸡饭、咖喱与普通法 Vol.67丨列国志:泰国、柬埔寨,幸运的文化,不幸的政治 Vol.77丨列国志:阿联酋,沙漠中的花朵,边缘人的创世想象 Vol.84丨列国志:沙特,中东三国演义之圣地守护者 Vol.88丨列国志:伊朗,中东三国演义之悠远的波斯 【下期预告】 以色列,耶路撒冷,谁的应许之地?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08 Apr 2022 | Vol.94丨列国志:以色列,千年耶路撒冷,谁的应许之地? | 01:00:33 | |
亚洲篇的最后的一站,落脚在以色列——伊斯兰世界的重要一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支脉,因迁徙而得名“希伯来人”(意为“渡来之人”)。公元前1000年左右以色列国建立,但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帝国、马其顿王国和罗马帝国征服,开启了长达近两千年的“大流散”。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犹太人开始大批移居巴勒斯坦地区,一战后由英国委任统治。1917年英国发布《贝尔福宣言》,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和一个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根据该决议正式成立。 犹太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之间是什么关系?宗教文明中并不多见的一神教为什么会诞生在这里?从上古时期到中世纪再到近现代,犹太人都经历了什么?中东战争、阿以矛盾、美以关系…作为一个小体量国家,以色列何以撬动着世界政治的天平?如今我们为什么还要关注以色列?在本期播客中,李筠老师将带领我们全面复盘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西亚国家。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大历史学博士) 嘉宾:李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收听指南】 03:38《圣经·旧约》其实可以当故事书看 06:00 多神教的世界里怎么长出了一神教? 10:00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根本上是一个神 15:30 犹太人的智慧: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 17:55 耶路撒冷见闻:犹太之王、圣地哭墙、大卫城遗迹 26:40 罗马万神殿的收编,犹太人的起义与流散 32:25 金融与钻石,中世纪的天才“威尼斯商人” 37:10 近代欧洲的反犹主义与犹太复国运动 41:56 复国前奏:英国人的宽纵,回归故土 47:13 达豪集中营与纽约大屠杀博物馆 48:40 建国之战,全民皆兵,军备先进,体制高阶 54:46 现代中东政治,不是简单的二元格局 57:00 中国关注以色列的理由实在是太多了 【工具箱】 01 《天国王朝》是一部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奥兰多·布鲁姆、伊娃·格林、爱德华·诺顿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影,于2005年5月6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了12世纪耶路撒冷王国陷入危机,一个铁匠伊贝林的贝里昂保卫耶路撒冷城并对抗想从基督徒手上重新夺回耶路撒冷的伊斯兰领袖萨拉丁的故事。 02 《赫西俄德•神谱》描写的是宇宙和神的诞生,讲述从地神盖亚诞生一直到奥林匹亚诸神统治世界这段时间的历史,内容大部分是神之间的争斗和权力的更替。 03 《圣经·旧约》(《塔纳赫》或者《希伯来圣经》),是古代以色列民族创作的一部诗文总集,不但是犹太教的宗教圣典,也是一部全面展示古代希伯来文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04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德国犹太人,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取代。 05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Moravia,现属捷克)的弗莱堡(Frieberg)市的一个犹太家庭。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它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打破了几千年来人类对梦的无知、迷信和秘感。弗洛伊德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人文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06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现代物理学家,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家庭。他曾提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能量守恒定律等,因光电效应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该研究也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爱因斯坦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也是批判学派科学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和发扬光大者。 07 扫罗(Shāūl,Saoul,tālūt,意为借用)是便雅悯支派后裔,父亲叫基士,是个颇有能力的勇者,在以色列很有声望。扫罗是以色列人进入王国时期的首任君主,他在位期间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与腓力斯丁人作战并取得了胜利,但在位后期听信谗言,不理朝政,多次追杀得力助手大卫,导致国力日渐衰弱,死后便由大卫登基作王。 08 “哭墙”又称西墙,是以色列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犹太教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必须哀哭,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 09 《罗马史纲》是李筠继《西方史纲》之后第二部通俗易懂的西方历史通识作品。该书以时间为序,通过讲述罗马“王制时代”“共和时代”“帝国时代”三个时间阶段、25个主题单元的历史事件,深入分析罗马的千年兴衰,为大众透视西方历史和文明提供了一个全新角度。 10 德雷福斯事件,是19世纪90年代法国军事当局对犹太籍军官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的诬告案。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领土予普鲁士。战败的结局导致民众对第二帝国政府的愤怒,他们彻底推翻了拿破仑三世的帝制政权,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方面,对外战争的失败让法国社会的保守势力充满了恢复君主制的情绪。此外,由于被迫割让领土,法国社会上下对普鲁士及德国充满仇恨,社会上弥漫着反犹主义的思潮。 11 《犹太国》是犹太裔记者西奥多·赫茨尔(Theodor Herzl)代表作之一。《犹太国》宣称,欧洲的“犹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或宗教问题,而是民族问题。其解决方法是建立犹太人的自治国家。该书在犹太群众中产生巨大影响。很多人认为赫茨尔写这本书是源自德雷福斯事件的刺激。《犹太国》这本书被称作为以色列国奠基的书籍,赫茨尔也因此被称为犹太复国运动的奠基人。 12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A.J.贝尔福致函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L.W.罗思柴尔德。信中说:“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愿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应明确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损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者损害其他国家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这封信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宣言中的“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实即犹太国。 【往期回顾】 Vol.51丨列国志:日本,与中国的命运纠缠 Vol.53丨列国志:韩国,在夹缝中求生存 Vol.56丨列国志:越南,南国山河“中华梦” Vol.62丨列国志:新加坡,南洋新世界,鸡饭、咖喱与普通法 Vol.67丨列国志:泰国、柬埔寨,幸运的文化,不幸的政治 Vol.77丨列国志:阿联酋,沙漠中的花朵,边缘人的创世想象 Vol.84丨列国志:沙特,中东三国演义之圣地守护者 Vol.88丨列国志:伊朗,中东三国演义之悠远的波斯 Vol.93丨列国志:土耳其,中东三国演义之“火鸡”梦回奥斯曼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2 Apr 2022 | Vol.95丨老龄社会:你真的了解过你的父母吗? | 00:21:10 | |
人口老龄化早已不是一个新话题。去年的七普数据公布时,人口专家给出的判断是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三大趋势加速到来。昨天,一篇名为《31万上海独居老人,和帮助他们的年轻人》的文章,一经发布便迅速涨到了10w+,其中有人看到了临时状态下的互帮互助的温情,也有人表达了对当下及未来老年处境的隐忧。 当统计意义上的老龄社会不可避免地到来之后,我们要如何看待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关系?如果具体到每一个个体的生命经验,父母对于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无论年轻还是年长,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关怀是什么?在本期播客中,主播何必和社会学学者孟庆延想和我们聊一聊一代人与上一代人之间的关系。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10 七普数据:从人口红利到养老压力 04:00 应对关键:维持代际人口/占据上游产业 05:50 “养儿防老”的反馈模式:甲⇄乙⇄丙 07:05 你上一次给爸妈打电话是什么时候? 09:50 “我们年轻过,但你们没老过” 12:20 父母可能是更需要我们理解的“别人” 16:40 一个好的社会一定不是一个纯工业品的社会 17:55 搭建有效沟通的世界,从自己身边开始 【工具箱】 01 《乡土中国》是当代社会学家费孝通创作的研究中国农村的社会学著作,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话题,是学界共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02《生育制度》论述的主题是“家三角”,指的是通过婚姻建立的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的结合。费孝通特别重视研究家三角中围绕亲子轴和夫妻轴的情感和权力关系,但他同时强调,人格养成是一个伴随生理成长的过程,父母与孩子之间最初是一种生理联系,然后才是社会性的。 03 《江村经济》则是费孝通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撰写的博士论文,他特别强调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离土不离乡的“内发型发展”模式。在他看来,小城镇起到蓄水池的作用,推进乡村工业化,发展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地区内发型发展的一条重要思路,同时也是将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根本途径。 【往期回顾】 Vol.63丨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Vol.65丨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Vol.68丨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 Vol.70丨城市竞争:抢人大战除了抢人,还在抢什么? Vol.73丨跟风旅游:一生有多少“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Vol.76丨颜值正义:一场多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 Vol.80丨制造需要:在消费主义与反消费主义之间 Vol.89丨社会病理学:社会有病,我们有药吗?(番外) Vol.92丨象牙之塔:现代大学正在缓慢死亡吗? 【小助手】 《现代世界500年:什么造就了今天的我们》是由大观学术团队研发,在“看理想”APP平台上播出的付费课程,节目共5季。由孟庆延老师主讲的第一季《现代的来临:国家和个人的发明》现已完结,单季定价98元(含番外共32集),购买合辑可享特价328元(原490元,共计120集以上)。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在看理想APP搜索“现代世界500年”了解更多课程信息。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5 Apr 2022 | Vol.96丨“平庸之恶”,离我们有多远? | 01:04:00 | |
过去的两个月,世界并不安宁,俄乌之间的战火尚未平息,“布查屠杀”又引起了新一轮的热议。录制本期节目的这一天(4月7日),正好是“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成长于和平年代,我们常常觉得不可思议,离我们最近的一次人类大屠杀事件,竟然就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更难以想象的是,在那场农业式的大屠杀中,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有血。 杀人者和被杀者,有陌生人、仇人,也有邻居、朋友甚至家人、爱人……可即便是后者,他们之间也砍刀相向,最终尸横遍野。何以至此?我们想借此展开聊一聊这场28年前的悲剧。 胡图人与图西人之间到底是什么恩怨?大屠杀前究竟发生了什么?幸存者和屠杀者都如何回忆那段一再被回避的历史?卢旺达今天的繁荣表象是否能够掩盖那段惨痛的记忆?为了避免大屠杀的重演,我们需要警惕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邀请到了上海政法学院研究族群政治的郑非老师,邀请他从卢旺达的地理环境、种族变迁和殖民历史,带我们再次反思“恶之平庸性”。 【本期对谈】 主播:大志 (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郑非 (上海政法学院讲师,著有《帝国的技艺》《帝国的失败》等作品) 【收听指南】 02:18 卢旺达大屠杀的特殊之处 04:34 反差:卢旺达的落后与先进 07:16 胡图人与图西人的恩恩怨怨 10:02 胡图人身上的两座大山:双重殖民主义 20:50 权力颠倒,一种压迫的转向另一种压迫 25:25 互为镜像的卢旺达与布隆迪 31:18 强大且腐败的哈比亚利马纳政府 39:46 大屠杀前的舆论战 45:28 卢旺达事件的导火索 49:19 亲历者:我杀了我的邻居 57:07 “平庸的恶”比“不平庸的恶”可怕得多 【小助手】 今天我们聊到的书是《与屠刀为邻:幸存者、刽子手与卢旺达大屠杀的记忆》,这次理想国译丛的再版合并了《赤裸生命》《屠刀一季》《羚羊战略》等三部作品,是一本卢旺达大屠杀之后的幸存者回忆录,但这里的幸存者还包括屠杀者。法国记者哈茨菲尔德经过长达十四年的走访调查,力图从多个角度还原大屠杀的真相,理解这场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类浩劫。也欢迎听众朋友们留言说说你对“大屠杀”或“平庸之恶”的思考或感受,我们会在4月23日前选出2位朋友,各送上《与屠刀为邻》纸质书一本。 ![]() 【工具箱】 01 《帝国的技艺》,作者郑非。本书讲了帝国作为一种主要的人类政治构造,航行在民族主义时代的风暴中。帝国的掌舵者们,并没有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有些船搁浅了,有些船则被时代大潮打成了碎片。他们所遭遇的困难,现在仍然困扰着一些多民族国家,对我们而言,观察这些水手的举动仍然是有益的。《帝国的技艺》想要探讨的,正是这样一些问题:近代帝国是如何统治其多民族属民的?在统治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内在的困难?它们的应对之道是什么? 02 卢旺达的种族变迁:1700年时,卢旺达境内一共有8个王国。其中由图西族“Nyiginya”(尼基亚)氏族统治的卢旺达王国从18世纪中期开始逐渐壮大,到19世纪时已在国王基加利四世的统治下达到巅峰。卢旺达是非洲大湖区较早形成的国家。特瓦人是当地原始居民。胡图人大约于2 世纪从乍得湖、尼日尔河一带迁移来。约在14~15世纪,图西人游牧部落相继迁入,对当地的胡图人农民和特瓦人建立了封建保护制度,鲁甘祖•布温巴在基加利附近布瓦纳坎布韦地区建立了王国。16世纪,王国向外扩张,逐步兼并中部地区。19世纪后半叶,国王(姆瓦米)基格里•鲁瓦布吉里基本上统一了卢旺达全境,实现了高度的中央集权。 03 格雷戈瓦·卡伊班达(Grégoire Kayibanda),卢旺达首任总统,帕梅胡图民主共和运动党主席。1957年,卡伊班达与胡图族上层人士共同发表《胡图族宣言》,反对图西族人垄断政权,并成立胡图社会运动。1959年9月,该运动改称胡图解放运动党,1960年6月又改称为帕梅胡图民主共和运动党,他于同年10月任该党主席,并出任临时政府总理。1961年1月28日卢旺达召开地方代表会议,决定废除国王基格里五世。1962年7月1日卢旺达共和国宣布成立后,卡伊班达出任政府总理,统治胡图族共和国十余年。 04 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Juvenal Habyarimana)。1973年7月5日率国民警卫军发动政变,推翻卡伊班达政权,任最高权力机构——和平和全国统一委员会主席,并宣布成立第二共和国。同年8月1日组成新政府,任总统、政府首脑兼国防部长。1978年、1983年、1988年连任总统。1975年5月创建全国发展革命运动(1991年4月改称全国民主和发展共和运动),任该运动主席,1993年3月辞职。1994年1月就任卢旺达过渡期总统。同年4月6日,他与布隆迪总统恩塔里亚米拉在坦桑尼亚参加有关解决部族冲突的地区性会议后,在返国途中因飞机于基加利机场坠落同时遇难。他的遇害加剧了卢旺达国内的种族矛盾,也标志着卢旺达大屠杀的开端。 05 “平庸之恶”是20世纪德国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在纳粹大屠杀的十年后(1961),纳粹军官艾希曼受审的时候提出的,原文是banality of evil(恶的平庸性)。在阿伦特的分析中,有一种新型的罪恶,它不是从自身的邪恶动机出发的,而是因为放弃了思考、丧失了思考能力而作恶,是一种没有残暴动机的残暴罪行。其实,阿伦特并不是说大屠杀是一种平庸的罪恶,她很明白地说过,纳粹的暴行是一种“极端之恶”。而阿伦特在纳粹军官艾希曼身上看到的,是一种“恶的平庸性”。关于这点,此处无法详细说明,具体可阅读阿伦特的著作《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极权主义的起源》以及其他作品。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3 Apr 2022 | Vol.98丨施展×河森堡:一年会比一年好,只是历史的偶然 | 01:10:53 | |
本期播客是东腔西调和《404情绪博物馆》的一次特别合作,对话人是东腔西调的常驻嘉宾、外交学院的施展教授和《404情绪博物馆》的主理人、科普作家河森堡,原节目分上下两集,可前往喜马拉雅搜索《404情绪博物馆》进行收听。今天的主题是悲观。 【本期对谈】 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河森堡:博物馆讲解员,科普作家 【收听指南】 02:23 “讲故事”对人类有多重要? 04:20 光讲故事还不够,正义和利益必须同构 09:20 你是一个悲观还是乐观的人? 16:10 两种尺度的时间观:循环论&线性论 21:00 悲观/乐观,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形成的? 26:55 一年会比一年好,只是历史的偶然 31:00 一个洞悉了真相的人,很难不悲观 39:00 为什么伟大人物往往带有悲观的底色? 41:00 是不是年龄越大越容易悲观? 44:00 越来越认识到自我的局限,是悲观的来源之一 50:00 如何应对这个时代的不确定性? 01:04:00 悲观并不等于消极 01:06:50 《404情绪博物馆》固定环节 【书籍推荐】 施展《枢纽》 史蒂芬·平克《语言本能》 彼得·戴曼迪斯《未来呼啸而来》 柏拉图《理想国》 【背景音乐】 国际歌 -唐朝乐队 Everything Will Flow -Suede 在希望的田野上 -朴树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22 Apr 2022 | Vol.97丨孟庆延×曹柠:真正的社交死于社交媒体 | 01:23:38 | |
疫情封控期间,城市居民足不出户,社交媒体成了信息的唯一来源,社交媒体对生活的影响无以复加,我们对其情绪放大器的感受也更加真切。的确,社交媒体在特殊时期让很多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我们靠团购群解决吃穿用度,我们在微博上接力传递人命关天的信息,我们共享小道消息、彼此声援,维护着常识和理性。得益于社交媒体,陌生人可以帮助陌生人,松散的个体可以重新凝结,再微弱的声音也有机会被听到。 但今天我们想讨论社交媒体的不太光明的那一面:极化、网暴、自恋、轻信、拉黑、树洞、社恐、抑郁等,他们是隐蔽的迷障,是越来越不能忽视的代价,是损害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如韩炳哲所言,“人们踏遍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人们渴望冒险、渴望兴奋,而在这冒险与兴奋之中,人们自己却一成不变。人们积累着朋友和粉丝,却连一个他者都未曾遭遇。” 本期播客是东腔西调和咸柠七的一次特别合作,对话人是东腔西调的常驻嘉宾、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的孟庆延老师和咸柠七的主播曹柠。 【本期对谈】 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曹柠:记者,专栏作家,修和书院主理人 【收听指南】 00:02:49 什么是现代社会的默认值 00:07:06 现代来临时的偶然与必然 00:11:50 个人与国家的双向成长 00:19:22 理解历史的正确姿势 00:21:40 社会病理分析,多问为什么,少问怎么办 00:24:35 社交媒体的基石是“我”很重要 00:29:42 时代难题是如何与陌生人结成群体 00:32:11 真正的社交死于社交媒体? 00:36:41 守卫自己的时间,别让工作和生活割裂 00:41:01 韦伯命题:焦虑驱动的社会秩序 00:42:44 病态的交流:只有表达,没有倾听 00:46:32 理解是稀缺品,而社交媒体放大了误差 00:55:21 世界范围内的极化:“不接受反驳” 00:56:48 普通人能做什么?把希望放在自己身上 00:59:54 认识自己的方式:我看人看我 01:01:00 他者的消失与激情的变异 01:06:22 自谋出路,做大写的人 01:15:23 道理不是用来讲的,是活出来的 01:21:13 媒介是梯子,落点是自己 【小助手】 《现代世界500年:什么造就了今天的我们》是由大观学术团队研发,在“看理想”APP平台上播出的付费课程,节目共5季。由孟庆延老师主讲的第一季《现代的来临:国家和个人的发明》现已完结,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在看理想APP搜索“现代世界500年”了解更多课程信息。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31 May 2022 | 【正片】08吴晓波x施展:关于疫情,两年前的预测成真了吗? | 00:50:31 | |
节目介绍 课代表划重点 施展老师在节目中提到的著作《破茧》有声版,已经于喜马拉雅独家上线,戳此直达 施展带你读《破茧》 | 看清社会 商业 国际秩序的真相 订阅即可解锁更多洞见! 更多吴晓波老师关于职场、商业、思维等方面的见解,戳此直达 每天听见吴晓波·第六季;423活动期间,还能享受5折优惠,只要90元就能收听一整年音频。 【知识分享】 1. 疫情之后,哪些行业会迎来新的机会和风口?疫情会成就哪些商业机会? 2. 后疫情时代,大国格局将如何洗牌?我们究竟朝向全球化,还是逆全球化? 3. 疫情之下面对真真假假的消息和舆论,我们如何甄别?如何自处? 4. 面对当前种种不确定性,我们普通人应该应对?又该如何应对未来一切突发的黑天鹅事件? 5. 年轻人要如何面对被疫情“耽误”的青春、学业?又如何面对新的就业市场和机会? | |||
29 Apr 2022 | Vol.99|山河纪:忆江南,何处是“江南”? | 00:33:11 | |
复杂多面的地理区划和文化构成,蕴含着现代中国走向的源头。在「山河纪」的前两期,我们聊到作为帝国动脉的大运河和争风气之先的珠江,由此引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行政地理往往不是重合的,它们往往是在互动中塑造了特殊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脉络。聊完珠三角的珠江,我们也想聊聊大运河的南端、长三角的江南。 “江南”是一个古老而常青的词语,今天我们提到“江南”,它的意涵似乎尤其丰富。气象学者说,江南是梅雨;地理学者说,江南是丘陵;历史学者说,江南是沿革;经济学者说,江南是财赋;语言学者说,江南是方言;诗人则会说,江南是“江南”。 究竟何处是“江南”?“江南”又何以成为近现代的一种象征和标志?在今天的播客中,主播何必和作为社会学研究者的孟庆延老师将带我们走进“江南”在富庶之外的另一面。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1:33 “江南”的地理区划 07:16 两宋之于江南乃至中国历史 16:57 占城稻的引入与“内卷” 19:31 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再思考 24:55有腔调的江南人 28:22江南富集文人才子与技术人才 【南宋-两浙西路图】 【工具箱】 01 钱穆(1895-1990年),字宾四,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国史大纲》著于抗日战争时期,钱穆先生当时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战火纷飞中随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辗转大半个中国。在云南昆明,钱穆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国通史的考证与写作之上。当时生活的窘困、物资的紧缺以及内忧外患的状况都使钱穆将对中国命运的思考贯穿于了全书始末。 02 “江南”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隐喻。历史学家杨念群的《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一书包含了两个主题,一是探研清朝“正统观”建立的复杂背景及其内容;二是考察江南士人在与清朝君主争夺“道统”拥有权的博弈过程中,如何逐渐丧失自身的操守,最终成为建构“大一统”意识形态协从者的悲剧性命运。 03 汉语被分为七大方言,分别是官话、湘语、赣语、吴语、闽语、粤语、客语。吴语作为其中之一,又称江东话,吴越语。吴语内部差异较大,分为北部吴语,南部吴语,西部吴语。吴语以上海话为共通语,以苏州音为标准音。吴语的使用区域遍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部、福建北一角,也就是我们传统印象中的江南地区,使用人口九千多万。从语言特性,文风等因素考虑,吴语的整齐八声调是古汉语正统嫡传,拥有比官话更多古音因素。吴语也是江南人思维方式,生活情调,文化涵养的体现,通行于江南文化圈,是吴歌吴歈、越吟越剧、苏白评弹等传统江南文化的载体,特别是自唐宋以来,吴语区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经济文化核心地区。 04 程朱理学,亦称为“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 ,其由北宋时期河南人程颢与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 05 广东人,一般指“广府人”、“客家人”和“潮汕人”三大组成部分。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也就是广府人与客家人之间的大械斗。清代广州土著,一般就是被称为广府人,其由来与客家也相似,也是由中原南迁,只是南迁较早。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广东民风的“强悍”,历史上客家人的“尚气争胜”的性格,决定了他们作为一个群体存在时,不可能长期向土著低头。所以道光、咸丰时期南迁至广东中西部一带的客家,已经不像之前他们清初初来时候那样忍气吞声,仅仅安于穷山僻壤之地,而是一旦有机会就会“反客为主”,出现了强买强占土著田地等现象,这就最终爆发了广东的土客大械斗。 06 占城稻亦称“早占”、“早米”、“早占城”是占城人培养出一种良种稻,北宋初年传入中国福建地区。1011年,宋真宗因江淮、两浙地区遇旱少水,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多达三万斛,分别在长江、淮河以及两浙地区推广,并命转运使张贴榜文“……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对长江流域稻作系统影响深远。 07 “大分流”出自汉学家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的著作《大分流》,探讨的问题是:为何19世纪的工业革命发生于英格兰,而非江南(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彭慕兰认为,英格兰和江南的发展在18世纪中叶以前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从生活水准(卡路里的消费、日用家居和纺织品、储藏和分发粮食以备饥荒的能力)到商业化的程度,以及农业与手工业劳力的分工和人的寿命等方面都大致相当。东西方的发展拉开差距是因为两个偶然因素:一是英格兰的煤矿,二是美洲新大陆(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开发。 08 《大江歌罢掉头东》是周恩来于1917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往期回顾】 Vol.82丨山河纪:空间的历史与历史的空间 Vol.87丨山河纪:大运河,黄泛区,帝国最后的斜阳 Vol.90丨山河纪:珠江,风气之先与革命前奏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06 May 2022 | Vol.100|彭勇×杨海英:南明到底亡在哪里? | 00:55:34 | |
对于喜欢明清史的朋友来说,有一本书是无法绕开的,那就是顾诚先生的《南明史》。南明,是明朝的延续,是清初历史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差的开局,却也是一段痛史。 历史学家顾诚的治史精神可以概括为“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1984年,《明末农民战争史》出版,为农民战争史的研究别开实证蹊径;1997年,被顾先生视为姊妹篇的《南明史》问世,一度被誉为南明史研究领域的至高经典。 古语道,读史可以明智,知史方能鉴今。今年是《南明史》首次出版25周年,在读客文化的邀请之下,主播何必与顾先生的关门弟子彭勇教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的研究员杨海英展开了一场特别的交流。南明是如何把一手牌打得稀烂的?南明是亡于内斗吗?在这次对话中,他们各自分享了对于这本书、这段历史的感悟和思考。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彭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 杨海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收听指南】 02:40 《南明史》背后的故事 04:00 抄史料,跑田野,竭泽而渔 08:08 《南明史》的“三个超越” 15:50 明清易代的秩序中断与恢复 20:20 南明的“内斗”与“鲜廉寡耻” 27:00 明末的农民军和民族问题 32:40 历史叙事,不以成败论英雄 39:40 个案:柳同春、郑芝龙与吴兴祚 49:30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52:49 读史是在确立一个新的坐标系 【工具箱】 01 彭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顾诚先生的学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明清史和民族关系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明代班军制度研究:以京操班军为中心》、《明代北边防御体制研究:以边操班军的演变为线索》、《明代宫廷女性史》、《明史》等著作。 02 杨海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末清初史,涉及清代政治军事、学术文化、宗教社会等方面。著有《洪承畴与明清易代》、《域外长城——万历援朝抗倭义乌兵考实》等著作。 03 顾诚(1934-2003),江西南昌人,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明清史专家。生前仅有两部专著面世:《明末农民战争史》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明史》获国家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南明史》全书记载自崇祯十七年(1644年)大顺军攻陷北京至康熙三年(1664年)夔东十三家进攻重庆之役最后败亡为止的南明史迹。全书大约77万字,建立在扎实史料之上,引用方志达237部,引用书目达579种。 04 卫所制度,明朝的最主要军事制度,为明太祖所创立,其构想来自于隋唐时代的府兵制。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又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划片管辖(云南都指挥使司隶属于中央右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下辖若干个卫,卫下辖一定数量的千户所和百户所。 05历史学者秦晖曾为《南明史》写过一篇书评,名为《南明史研究与顾诚的〈南明史〉》,其中提到了《南明史》的“三个超越”:一个是对传统史学的超越,一个是对改革前史学的超越,还有一个是对当时流行史学的超越。 06 王锺翰(1913-2007),当代著名清史和民族史专家。湖南东安县人。1934年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师从著名史学家邓之诚、洪业(畏莲)。1952年调入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与历史系,历任研究员、教授、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代表作有《清史杂考》、《清史新考》、《清史续考》、《清史余考》(合称王氏《清史四考》)。 07 姚念慈,清史专家。1949年生于湖北武汉,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获硕士学位。1989年随王锺翰攻读清史博士,1992年任职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清史方向博士生导师(长期与王锺翰先生合作招生)。2012年底退休。 08 何龄修,1933年出生于湖南湘乡县,1953-1958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师从商鸿逵、许大龄、袁良义等先生。后研究清史,较钟情于南明史、清文艺史、清史学史。代表作有《<柳如是别传>读后》、《李之椿案与复明运动》、《明清的隔壁戏》、《史可法扬州督师期间的幕府人物》、《读顾诚<南明史>》、《关于抗清复明斗争和郑成功研究问题的几点看法》等。 09 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明末清初将领,曾任兵部尚书、太傅、少师等职位。洪承畴曾经围剿明末农民起义军有功、建议清朝采取明朝典章制度、迅速稳定南方;降清后顺治帝对洪承畴十分器重,清军占领江南后,洪承畴采取以抚为主、以剿为辅的策略;建议统治集团也须“习汉文,晓汉语”,倡导儒家学说,举荐明朝官吏。1665年,洪承畴卒于都门私邸,享年七十三岁,谥号文襄。 10 隆武政权是弘光元年闰六月初七,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及南安伯郑芝龙、靖虏伯郑鸿逵等,奉唐王朱聿键称监国于福州。闰六月二十七日称帝,改福州为天兴府,以是年为隆武元年。朱聿键,朱元璋九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孙。 11 方志远,祖籍安徽休宁,1950年出生于江西吉安。江西师范学院历史学硕士、扬州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研究方向为明代政治及制度史、明清社会经济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明代卷》(合著)、《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华夏英才基金资助项目)等。 12 司徒琳(Lynn A. Struve),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已退休)。主要研究领域为17世纪的政治与思想史、东亚与世界史研究、中国研究文献学与史料学。主要著作有《南明史:1644-1662》《明清之争(1619-1683):史学史与资料指南》《来自明清巨变的声音:虎口下的中国》《世界时间与东亚时间重点的明清变迁(上下卷)》等,《剑桥中国史》作者之一。在《南明史:1644-1662》一书中,司徒琳也讨论了明朝世袭君主统治失陷后18年的历史进程中所映射出来的溃败根源。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主要把明朝由强变弱的原因归结为“文武之间无法取得统一和协调”以及“大臣们在如何作为皇帝的辅弼问题上陷入了困境”。 13 史可法(1602-1645),字宪之,号道邻,明河南祥符(今开封)人,祖籍大兴,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顾诚在《南明史》中评价道:对于史可法的誓死不降,应当充分肯定他的民族气节。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和文人墨客受明清门户之见的影响,对史可法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偏爱,不顾史实作了过分渲染。 14 柳同春,生卒年不详,并没有被列在《清史列传》的“贰臣传”和“逆臣传”里,但他其实代表了明清易代时一些武臣的命运。柳同春是河南太康(属开封府)人,任繁塔千总。到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时候,被派至北京参加防御,先降了大顺(《明末农民战争史》里边附了很多页的大顺派往各地的官员表,柳同春就是其中之一),任地方官;后又降清,到江西任都司。在整个南昌城重新反清复明之后,坚决不投降、不反清,事后以此争功。 15 三藩之乱(1673-1681),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1673年(康熙十二年),吴三桂为首的平西、靖南、平南三藩,以朝廷撤藩之议为由,结合海内外反清势力起兵反叛。康熙先是通过分化三藩,招抚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孤立吴三桂致其积郁而死。后清军进入云贵省城,吴三桂孙子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清廷在平叛战争结束后,没收藩产入官充当军饷。同时,受“三藩”割据之害的人民得到解放,给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6 吴兴祚(1632-1697),字伯成,号留邨,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州山人,后入汉军正红旗。清初名臣。其父为吴执忠,早年作为礼亲王代善的幕僚,被授为头等护卫。顺治七年(1650年)以贡生的身份授为江西萍乡知县,后被授为山西大宁知县。康熙十四年(1675年)四月,进为福建按察使。招抚耿精忠部将陈龙等人,生擒朱统锠。康熙十七年(1678年),被提升为福建巡抚,率部屡败郑经的军队。因功进秩正一品,后又进为两广总督。 17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创作的历史学著作,首次刊行于1981年。它从“大历史观”的研究视角出发,选取了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年)作为考察切入点,运用历史小说的叙事模式和传记体式的章节,通过对关键历史人物悲惨命运的描述,探析了晚明帝国走向衰落的深刻原因。 18 《洪业:清朝开国史》是美国“汉学三杰”之一魏斐德的代表作之一,此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族、国防诸方面的宏大背景之中,对一个帝国如何最终陷入不可自拔的困境、另一个帝国又如何重建秩序走向强盛的过程,作了总体的解剖和透视。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
13 May 2022 | Vol.101|列国志:互为镜像的亚洲国家 | 01:05:42 | |
从日本、韩国等东亚邻国与中华文明的交往,到越南、新加坡、越南与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与政治,再到西亚的阿联酋,沙特、伊朗和土耳其的中东三国演义,列国志的亚洲篇就此结束。在一种东方主义的视野之下被构造出来的亚洲,开始不那么笼统,而渐渐展现出了其内部的高度复杂性。 于内部而言,如何理解我们正身处其中的亚洲,我们正面对着怎样的命题?于世界而言,亚洲到底意味着什么,有哪些重要视角是人们在回顾欧亚大陆历史的时候往往容易忽略的?在今天的播客中,主播何必和嘉宾施展老师将对列国志系列做一次整体回顾,聊聊那些他们已经去过的和未来将要去的亚洲国家。 * 列国志的亚洲篇,你对哪个国家的讲述印象最深刻,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给我们。我们会在喜马拉雅、小宇宙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各送出一本施展老师的签名书。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大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外交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2:07 亚洲国家的历史主题与文明主体 06:44 中亚与东南亚:绿洲,世界的十字路口 16:27 西亚,三大族群对伊斯兰教的历史贡献 25:26 国家定位与经济运作:土耳其vs日本 37:50 地缘政治的冲突,可交易但不可变 39:11 族群的互动也是政治职业的分工 42:00 南亚与中亚命运其实息息相关 47:06 印度的种姓制度与职业分工 53:10 焦虑,现代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56:00 南亚文明的另一面:佛教和伊斯兰教 59:20 搅动欧亚大陆的粟特人 01:04:00 预告:列国志的下一站 【工具箱】 01 在《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一书中,詹姆士·斯科特通过东南亚山地的历史指出,国家总是试图将山地的居民集中到平地,从事水稻种植,而山民则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国家的控制。传统的观点将山地的居民看做是落后和野蛮的,国家政权延伸到这些地区被看做是推动了这些地方的进步。但是斯科特通过对这个地区历史的研究发现,看起来似乎是落后的山地少数民族可能并不落后,他们居住在山上,选择了不同于谷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是因为他们希望借此逃避国家的统治。 02 阿拉伯帝国征服西班牙后,开始对法兰克王国的征服。公元732年,阿拉伯军队与法兰克军队在普瓦提埃交战,法兰克军队获胜。此次战役被称作“普瓦提埃战役”,又称图尔之战。阿拉伯军队退回到比利牛斯山以南,此时的阿拉伯帝国已经达到了其地理扩张的极限。 03 神道教,神道教简称神道(Shinto),是日本大和民族和琉球族的本土宗教,分为大和神道和琉球神道。神道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等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精灵崇拜),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也赋予各代日本天皇神性。神道教特别崇拜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称日本民族是“天孙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后裔并且是其在人间的代表,皇统就是神统。 04 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普遍存在的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其中以印度最为严重。又称贱籍制度、印度卡斯特体系。种姓制度以统治阶层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制、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05 粟特人原是古代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操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古老民族,从我国的东汉时期直至宋代,往来活跃在丝绸之路上,以长于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粟特地处东西、南北交通的十字路口,粟特人充当了欧亚大陆文化交流的中介。汉唐时期大量粟特商人移居中国内地,文献中留下了他们活动的诸多踪迹,也有不少考古遗存遗留至今,如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史君墓、康业墓等,墓主人都是入仕北周政权的粟特后裔,曾担任“萨保”要职。 06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后晋天福元年(936年),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后晋,辽太宗与石敬瑭约为父子(辽太宗为父,石敬瑭为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辽国的疆域扩展到长城沿线,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有能够完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使得中原的北宋政权感受威胁持续长达160多年。 * 本期音频要点在「列国志」往期工具箱多有提及,此处不再一一列出。 【往期回顾】 Vol.51丨列国志:日本,与中国的命运纠缠 Vol.53丨列国志:韩国,在夹缝中求生存 Vol.56丨列国志:越南,南国山河“中华梦” Vol.62丨列国志:新加坡,南洋新世界,鸡饭、咖喱与普通法 Vol.67丨列国志:泰国、柬埔寨,幸运的文化,不幸的政治 Vol.77丨列国志:阿联酋,沙漠中的花朵,边缘人的创世想象 Vol.84丨列国志:沙特,中东三国演义之圣地守护者 Vol.88丨列国志:伊朗,中东三国演义之悠远的波斯 Vol.93丨列国志:土耳其,中东三国演义之“火鸡”梦回奥斯曼 Vol.94丨列国志:以色列,千年耶路撒冷,谁的应许之地?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