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学者电台 abecedarian Radio (abC艺术书展)
Explorez tous les épisodes de 初学者电台 abecedarian Radio
Date | Titre | Durée | |
---|---|---|---|
21 Mar 2020 | abC Mixtape #03 - 琪琪音像演出Playlist精选 | 小吉选歌 | 00:55:04 | |
【Playlist】 1.I'm A Loner Dottie, A Rebel - The Get Up Kids 3.就这样 - 林强 4.Turnover - Fugazi 5.真っ昼間ガール - Number Girl 6.Ice Cream Truck - Charizma 7.电影人生 - 22 cats 8.夜风 - Lamp9.You and Me Song - The Wannadies 9.Low F - Superchunk 10.Sometimes - Boris 11.一般般的大名星 - 炸脖龙 12.Fantastic Apparatus - Dartz! 选歌by 小吉 | |||
19 Mar 2020 | 初学者电台#04 - 上车走人! 在乐队的冬天聊巡演 | 00:49:21 | |
【本期嘉宾】 文予真 | 音乐人,兵马司唱片的工作人员。 所在乐队:鸟撞 / Run Run Run / 金发爱斯基摩人 小吉 | 音乐人,琪琪音像的成员。 所在乐队:Die!ChiwawaDie! / yourboyfriendsucks! 【本期梗概】 [03:09] 第一次的巡演经历 小吉 - 陌生网友家中的生日派对,弹奏完生日歌之后,突然变成非常吵的硬核朋克。演完就跑 小文 - 满足了内心对巡演的幻想,但没想到会这么累,一个夏天瘦了十斤。After Party 太多了 [07:45] 规划巡演的温馨贴士 小文 - 一般提前6个月预定演出场地,大多数选用坐火车的方式。 小吉 - 除了场地对接和现场演出,更注重唱片和周边产品的售卖,唱片和周边产品是巡演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收入。 [11:02] 巡演路线的选择 小吉 - 首先安排广州的,想给广州多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 小文 - 国内巡演主要分两条线路,东线和西线。 [13:19] 非热门的巡演城市 小文 - 兵马司唱片12周年的巡演去了东北。Run Run Run 2019年巡演去了乌鲁木齐的嬉游°Livehouse,在新疆的文化环境中演出很好玩。太好吃了!流连忘返 [15:41] 特别的演出场地 小吉 - 曾在茶餐厅演出。香港还有一个特色,开在工业大厦里的Livehouse。比如Hidden Agenda°,但因为法律的关系好几次被迫搬家。目前在工业大厦偶尔还会有秘密演出。 小文 - 成都几个硬核乐队在麦当劳办了演出,太帅了。 美国奥斯汀的西南西音乐节South By Southwest°,整个城市所有能演出的场地都会有不同演出。 加拿大的音乐节Calgary – Sled Island Festival°,它鼓励城市里的家庭或个人为乐队提供免费住宿。 [20:47] 武汉的音乐场景 小吉 - 对武汉的印象就是朋克之城,即使有一些乐队从音乐上来说不算朋克,但做的事儿特别朋克,有一股劲。 小文 - 刚玩乐队的时候都流传一句话“武汉是个票仓”(演出票房特别好的城市),但近几年来不太有把握。 [24:08] 巡演的热门季节 小吉 - 3、4月是比较热门的季节,因为大学开学了。 小文 - 北京的DDC(黄昏黎明俱乐部)°曾做过一个2018年的票房统计,12月的票房也比较好。 [24:59] 琪琪音像的反套路演出 小吉 - 之前在广州的“三十人三十曲”,台上放一把吉他,30个人轮流上去弹,通常是弹不好的人受欢迎。欢迎平时和音乐工作没有关系的人来演出! 琪琪音像的前身——富力保在广州一个Livehouse的厕所里演过一场。演出之后,用消毒液擦洗乐器。 [27:52] 让人难过的最低票房纪录 小吉:没有最少只有更少。 小文:上大学的时候演出,只卖出了1张票。最难过的是2017年鸟撞的巡演在家乡贵阳只卖了8张票。 [28:48] 巡演中早起最困难! 小文:巡演经理的象征性惩罚——酒店大堂集合,迟到几分钟,做10倍的俯卧撑。 [29:51] 巡演经历多了之后,心态的变化 小文 - 现在会更职业化地去看待这个事情,需要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第二天的时间安排。 小吉 - 看演出的次数少了很多,没有以前那么激动了。Number Girl复出后,经历了非常曲折和昂贵的“追星”。 [33:45] 演出前与演出后 小吉 - “我不想上台跳起来的时候,是我今天第一次跳起来。” 小文 - 现在鸟撞每次演出前都会放 King Gizzard & The Lizard Wizard “Rattlesnake”,乐队每个人听到这首歌都会情绪高涨。散场会放90年代或者21世纪初的港台流行金曲。 [36:35] 海外巡演的经历 小文 - 最喜欢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小吉 - 去韩国音乐艺术节No Limit Seoul°演出,是松本哉在东京高円寺 なんとか BAR°帮忙筹的钱。其中在釜山大学正门前举办°的演出Zero Festival,有街头抗争的诉求。 [39:25] 独立乐队的世界友谊第一 小文 - 兵马司唱片正计划6月份帮助瑞士乐队 Penkowski 在中国的巡演。兵马司之前在欧洲的巡演他们都帮忙很多,所以也应该互相帮助。 小吉 - 独立音乐的世界就是这样,你来看看我们这里,也请我们过去,是一种交流。 [41:10] 祛魅时间:真实的巡演是什么? 小文 - 巡演是最好的直接的传播自己音乐的机会。作为一种生活经历,更为宝贵,你会收获只属于你自己的故事。 小吉 - 对自己的音乐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能感受到与音乐合为一体的状态是很微妙的。 [43:24] 摇滚乐教给我们的人生指南 小文 - 不要迟到,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小吉 - 认清自己是谁,并尊重别人的工作。 【私人摇滚地图】 嬉游Livehouse | 新疆省乌鲁木齐市南湖东路北6巷 永发茶餐厅 | 香港油麻地广东道847地下 西南西音乐节South By Southwest | 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 https://www.sxsw.com Sled Island Festival | 加拿大,卡里加尔(Calgary) https://www.sledisland.com No Limit Seoul | https://www.facebook.com/NoLimitSeoul/ 高円寺 なんとか BAR | 日本, 東京都杉並区高円寺北3丁目4−12 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当店主,有时候没人。具体查看: https://www.shirouto.org/nantokabar/ DDC黄昏黎明俱乐部 | 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山老胡同14号 VOX LIVEHOUSE |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国光大厦 WuHan Prison |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国光大厦地下室 【推荐书影音】 美剧《乐队管家》 电影《前往希腊剧场》、《几近成名》 书籍《上车走人》、《Hardcore Fanzine》 【选用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中场 SMZB(生命之饼) - 大武汉 片尾 King Gizzard&The Lizard Wizard - Rattlesnake 【主持人】 周玥、小阳蛋子 【后期】 周玥 | |||
11 Apr 2020 | 读书人频道 #05 - 周婉京、刘亦嫄的隔离阅读 | 00:09:59 | |
客座读书人:周婉京 | |||
14 Mar 2020 | 读书人频道 #02 - 东浩纪与御宅族 | 00:16:40 | |
基于原作的“同人作”(即二次创作)已经发展成为了御宅族文化的核心,从中孕育出许多专业的创作者。同时,由于同人志在日本有着十分顺畅的销售渠道,也使得它在某种层面上具有了与原作几乎相等的商品价值,这就更加挑战了“原作”的地位。而在作者看来,御宅系的很多文化商品本身就是建立在这种不断的生产与模仿的连锁反应之中,甚至可以说,很多作品即是由原作者与同人创作者共同完成的。 【本期书目】 《动物化的后现代——御宅族如何影响日本社会》 著 东浩纪 | 译 褚炫初 大鸿艺术股份有限公司 《“御宅族”的精神史——1980年代论》 著 东浩纪 | 译 周以量 北京大学出版社 《象征交换与死亡》 著 让·波德里亚 | 译 车槿山 译林出版社 《游戏性写实主义的诞生——动物化的后现代2》 著 东浩纪 | 译 黄锦容 唐山出版社 【本期读书人 】 赵阿萌 【本期音乐】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 Just Like Honey 【后期】 周玥 | |||
04 Apr 2020 | 读书人频道 #04 - 一本逛书店逛出来的书 | 00:17:13 | |
「一个人悠然自在地在书海里自由漫步,这其中的愉悦,才真正是我想和诸位读者分享的。」
不思议图书馆 [本期读书人] [本期音乐] 寺原孝明 - 空気女の呗 [后期] 小阳蛋子 | |||
07 Mar 2020 | 读书人频道 #01 - 女性与写作 | 客座嘉宾:淡豹、索马里 | 00:13:03 | |
客座读书人:淡豹 的确,萧红没有表现出胡风曾在她作品里发现的那种国家民族主义热情(事实上在抗战后期,她甚至不再卷入全国作家抗战协会的反战宣传活动)。但作为被茅盾贬为“情感富于理智”的女性,萧红所投身的是另一场斗争。那场斗争没有赋予她任何义务去接受茅盾关于个人和集体的观念以及他关于社会、民族、战争的男性中心意识形态。对《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的作者而言,“生”与“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个人的身体,特别是女性的身体上,而不仅仅在民族兴亡。因此毫无理由把她“缺乏”“民族主义”热情看作是一种败笔或缺陷。茅盾所不能理解的是:萧红并非不想抗日或对民族命运不关心——她的困境在于她所面对的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敌人:帝国主义和男性父权专制。 ——刘禾《跨语际实践》 《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 著 刘禾 | 译 宋伟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客座读书人:索马里 我在塑造一个人物时,我会让他有着张三的特点,又说出李四的话。我会重现我经历过的场景,场景里有我以前认识的人。我重新构建一种“真实”的体验,但和现实中的情况却不一样。我重新去营造那些“真实经历”留下的印象,或者是基于多年人生体验产生的幻想。我写的东西,很多都参照了真实发生的事情和场景,这些情景和人物重新组合,产生了小说中的故事。因此我距离我的写作越远,它就会成为自己:一部虚构的小说。我越靠近这个小说,进入这个小说,那些真实的细节就会占上风,这本书就不再是虚构的小说,它就会像一个不怀好意、肆无忌惮的备忘录,首先会伤害到我。因此,虽然小说里有自传的成分,我希望我的小说能够远离我,能讲述出它作为小说的真相,而不是一些偶然发生的琐碎事情。 ——埃莱娜·费兰特《碎片》 《碎片》 著 埃莱娜·费兰特 | 译 陈英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即将出版中文版 【本期后期】 小阳蛋子 【本期音乐】 Joan Baez - Diamonds And Rust | |||
06 Mar 2020 | 初学者电台 #02 - 学习做一个女权主义者 | 00:55:21 | |
【本期嘉宾】 (节目详细笔记,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bCofficial) 【本期梗概】 [07:19] 女性意识与女性特质 - 个人性别意识的形成,成长期对女性特质的误解和抗拒。索马里:“我从小到大的女性楷模都不是现实世界里的,都是书本上找到的楷模,这其实是很可悲的。” [10:57] 文字的力量 - 淡豹近年写作观念上有意识的转变。 [14:33] 淡豹个人遭遇的性暴力事件 - 在经历了完整的起诉流程后,淡豹总结出三点经验。淡豹:“我的案子能走下来是因为‘知识’,这是我想要讲这件事情的原因。知识就是你的力量。” [23:43] “名字的故事” - 谈论生理期时的措辞,以及文学作品中男性视角的问题。 [27:38] 女权真伪之争 - 不同女权主义群体之间要求同存异,不必要求观点、诉求完全一致。 淡豹:“没必要定义谁的权利是更真实、更急需的。每个女性群体都发出声音,才能形成更强有力的合唱。” [30:23] 大众文化中的女性话题 - 非理论化的影视、文学作品对人们理解性别议题的帮助。 [35:49] “大女主戏”与性别视角 - 塑造强大女性角色并不是只有将其武则天化这一种方式。索马里:“《立春》是一部真正的女性主义电影。”淡豹:“在‘大女主戏’中你很少看到人跟生活的关系是理想驱动的,但我们经常能看到有理想的男性人物。” [41:34] “母亲”的意义 - 女性生命中无法摆脱的母亲形象,以及社会对于这一形象的特定要求。索马里:“费兰特认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最应修订的就是:女性的婚姻实质上就是在处理她与母亲的关系。” [45:50] 倡导女性写作 - 呼吁更多女性以各种方式去书写女性日常的体验,现有作品中悬殊的男女作者比例会让女性读者下意识地用男性目光去审视自己。索马里:“即使会被别人视为‘女权分子’,我也觉得应该让中国有更多这样的声音。” [50:19] 给“初学者”的两条建议 - 学习成为女性主义者,最初和最重要的建议是什么?淡豹:第一步要先多看书;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有别人没有的、独特的东西”。索马里:明白“I’m weak, so I’m strong”;保持自我教育的能力。
- 索马里书单 【 后期】 | |||
20 Apr 2020 | 读书人频道 #06 - 客座读书人 cbvivi 的《东京百景》 | 00:10:00 | |
本期读书人频道我们邀请到播客《Nice Try》的主播cbvivi为我们分享又吉直树的随笔集《东京百景》。 | |||
23 Feb 2020 | 初学者电台#00 - 不一定有建设性的兴趣 | 00:07:42 | |
[abC编辑部 on the air] 初学者电台希望帮助你从头开始做一件事,并鼓励大家在任何领域开始自己的实践。 [选用音乐] Sula Bassana - Baby Blue Shuffle In D Major Stereolab - Parsec [聊天] 赵阿萌,赵梦莎,周玥 | |||
21 Mar 2020 | abC Mixtape #04 - 如果我在麦当劳演出的Playlist | 文予真选歌 | 00:35:29 | |
【Playlist】 1.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 - 阿肆 2.麦当劳少年 - 街道杀死奇怪的动物 3.我就喜欢 - 王力宏 4.Uncle Fucker - South Park 5.横卧的麦当劳 - 甜梅号 6.Hamburg Song - Keane 7.R&B All Night - KnowKnow 8.Midsunmmer Madness - 88rising 9.Tastes Good with the Money - the Fat White Family 选歌by 文予真 | |||
26 Mar 2020 | 初学者电台 #05 - 独立书店,Too Small to Fail | 00:44:11 | |
【本期嘉宾】 黄馨之 | boismou负责人 萧勇 | postpost负责人 【本期梗概】 | |||
29 Feb 2020 | 读书人频道 #00 - 重读里尔克 | 00:15:23 | |
我的目光已经在洒满阳光的山岗上, 已经在我刚刚开始的道路的前方。 就这样我们无法抓握的,抓住了我们。 充满幻影,从那远方—— 尽管我们从未企及它,它却将我们 变成几无预感地成为的事物; 一个信号在飘荡,回答着我们的信号…… 我们觉察到的却仅仅是打头风。 里尔克,写于1924年3月初 【本期书目】 《给青年诗人的信》 著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 译 冯至 上海译文出版社 《里尔克诗选》 著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 | 编 臧棣 中国文学出版社 《作家和出版人》 著 西格弗里德·温塞德 | 译 卢盛舟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期读书人】 赵阿萌 【本期音乐】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 - I'll Be Your Mirror 【本期编辑/后期】 周玥 | |||
28 Mar 2020 | 读书人频道 #03 - Riot Grrrl暴女风潮中的她们 | 00:21:52 | |
【本期读书人】周玥
【本期书目】 Angry Women in Rock(《搖滾怒女》) 著 Andrea Juno 译 楊久穎 | 商周出版(台版) 【本期音乐】Bikini Kill - Rabel Girl 【后期】周玥
| |||
14 Mar 2020 | abC Mixtape #02 - 园丁歌单 | 张守望选歌 | 00:51:03 | |
【Playlist】 1. Glenn Gould - Johann Sebastian Bach/ Prelude & Fugue No. No. 1 In C Major, BWV 846 - Prelude 2. White - 春天剧场 3. Spacemen 3 - Feel So Good 4. Les Rallizes Dénudés - 断章2 5. Brian Eno - Discreet Music 6. The Velvet Underground - Ride Into The Sun (New 2014 Mix, Unreleased) 7. 不优雅 - 停在空中 (I Need a Conversation) 8. 田震 - 好大一棵树 9. Francis Bebey - Forest Nativity 10. 朴树 - 那些花儿 11. William S. Burroughs - The Wild Fruits 选歌 by 张守望 | |||
13 Mar 2020 | 初学者电台 #03 - 非常崇拜: 同人圈✖️饭圈 | 00:48:46 | |
【本期嘉宾】
| |||
16 Apr 2020 | 初学者电台 #08 - 一堂关于字体的初学者网课 | 00:54:21 | |
本期嘉宾 本期梗概 [2:27] 普通人为何需要了解字体知识 本期主持人 赵阿萌 选用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中场 euphoria-White Pattern 片尾 細野晴臣-My Bank Account Is Gone 后期 小阳蛋子 | |||
09 Apr 2020 | 初学者电台 #07 - 播客初学者指南 | 00:58:48 | |
本期嘉宾 张一帆/益糠糯米 | 文化土豆 & 忍者ATM 主播 王晓光/cbvivi | Nice Try & 1UP 主播 本期梗概 [4:30] 播客的更新频率 [6:23] 播客的音质及录音设备 王晓光:音质不用追求特别好,但起码要OK。 张一帆:从初学者的角度上讲,设备没有那么重要,有的东西也不一定是设备的昂贵程度带来的。 [12:34] 语言的技巧性 [13:32] 聊天如何聊得有趣 [17:16] 文化土豆和Nice Try的独家剪辑之道 王晓光:现在是一个不专业的人也可以拍视频,也可以做电台的时代。 张一帆:最精彩的问题一定不是提纲提出来的,不要审查自己。 [24:56] 如何看待网友的攻击 [28:25] 播客的“湿货”内容及聆听场景 [30:15] 是否会预设播客的听众 王晓光:有人评价我们内容太空,后来我试着把它理解成content space,内容的太空,我自命为“内容太空人”。 张一帆:提供任何东西都不是我的初衷,初衷就是我和朋友聊天儿,自然有人会喜欢,有人会不喜欢。 [31:12] 如何看待播客成为一个新风口及它的商业价值 [36:07] 日常听的播客及场景 张一帆:我特别害怕播客火,一窝蜂上来以后会很快地摧毁这件事情。 王晓光:我们有一周是挑战模拟广告文案口播,有人提出要买我们的广告。 [40:38] 录播客前为什么要“拍手”? [43:05] 录制时发生的事故 张一帆:我算过平均每录8期就会出现一期没录上的事故。 王晓光:录远程的时候,我会特别介意自己说话的长度。 [50:08] 有趣的读者来信 [54:03] 做播客最好的事儿和最坏的事儿 王晓光:我们做了播客以后,很多人听完觉得,诶好像我也可以做。 张一帆:可以让大家一起学习,它的意义和可坚持性就很强了。 主持人 赵阿萌、赵梦莎 选用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中场 Nujabes - After Hanabi (Listen to my Beats) 片尾 Ramones - Bye Bye Baby 后期 小阳蛋子 | |||
27 Feb 2020 | 初学者电台 #01 - 人造自然 | 00:39:25 | |
【本期嘉宾】 竹顶针 | 前媒体人,互联网用户体验研究从业者 张守望 | CarSick Cars乐队主唱/吉他手,White+ 乐队成员 [03:03] 竹顶针:我不能用“种植”情况来介绍,我是被植物“入侵” [05:46] 张守望:我去年开始每天状态变化了,植物就都养活了 [09:15] 竹顶针:我更像是在某一片丛林里截下一个小片段,搬回了自己房间里 [09:53] 张守望:创造一个本不存在的新事物也是一种创作,我觉得育种师挺像艺术家 [13:44] 竹顶针:种植很“容易”,你只要把植物的原生环境复原出来就好了 [18:21] 竹顶针:南方路上都是花,大学刚来北京时,北京开花的时候也很有冲击 [25:27] 张守望:我第一次对花有兴趣是骨折在家,记录了一束花从盛开到死亡的过程 [28:24] 竹顶针:养植物在“过度关注”与“放任不管”之间的平衡是最难拿捏的 [29:43] 张守望:我爸爸从来不用杀虫剂,他不理解我喷药的行为 [34:09] 竹顶针:最推荐小白种日本大叶伞,家中和办公室都适合 [35:35] 张守望:家里有地的种月季,阳台推荐扶桑 【推荐书目】 《木村卓功的玫瑰月季栽培手册》/《世界园林植物与花卉百科全书》/《家庭花卉种植书籍入门手册》 【选用音乐】 Radiohead-Lotus Flower / 杨乃文 - 花与虫 【主持人】 赵阿萌,赵梦莎 周玥 | |||
03 Apr 2020 | 初学者电台 #06 - 直播能拯救焦虑的艺术界吗 | 01:06:03 | |
初学者电台 #06 - 直播能拯救焦虑的艺术界吗 | |||
24 May 2020 | 读书人频道 #09 重新做一个诗人 | 00:10:31 | |
一个人能够轻手轻脚 | |||
01 May 2020 | 初学者电台 #10 熊小默和方舟的黑胶入门指南 | 01:15:13 | |
本期嘉宾 熊小默 | 视频创作者 方舟 | 电台音乐节目主持人 本期梗概 [01:40] 黑胶收藏的入坑故事 | |||
22 May 2020 | 初学者电台 #12 读一首诗,或被一首诗绊倒 | 00:40:46 | |
本期嘉宾: 本期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片尾 黄秋生 - 偶然 | |||
08 May 2020 | 初学者电台 #11 发酵与酿造,从学习饲养微生物开始 | 01:06:36 | |
本期嘉宾: 老潘 | TASTE ROOM创始人,第一任酿酒师,会酿酒的设计师。 陈皮 | 发酵食物研究者 本期梗概: [3:20] 如何在酿啤酒的路上自学成才 [6:30] 啤酒的制作工艺 [8:40] 从酿酱进入发酵领域 老潘:看完《喝自己酿的啤酒》这本书之后觉得已经会酿啤酒了。 陈皮:每天做饭很难不重样,我开始去思考怎样让餐桌变得更丰富一些。 [12:10] 红茶菌的发酵实验室详细了解 [13:50] 啤酒花和啤酒酵母在酿造过程中的作用 [17:20] 红茶菌的历史追溯 陈皮:希望能通过这次在歌德学院的驻地活动提高大家对发酵食物的认识。 老潘:啤酒花在几千年的啤酒历史里只存在了几百年的时间。 [18:40] 以果汁来发酵的西打酒 [21:00] 以糖为基地的红茶菌对于环保和健康的好处。 老潘:如果以麦芽为主要糖分原料,中间再混以果汁,其实还是属于啤酒风格的。 陈皮:值得培养的一点是,它像一个宠物一样,你要去观察它需要什么,从而建立一个和微生物更密切的关系。 [25:30] 如何评价精酿啤酒的口感和风味 [31:30] 啤酒的分类在世界各地有不同的界定 [36:30] 工业啤酒与精酿啤酒的区分 老潘:每一方水土能酿出来的酒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去各地去喝当地的啤酒,可以喝出地理、人文的感觉。 [41:50] 中餐里的各种酱也属于发酵 [45:10] 如何判断发酵的食物是否可食用 [47:55] 精酿啤酒的品控方式 陈皮:酱油和各种豆类食物是很值得去研究和发展的。 老潘:高酒精度和啤酒花可以起到抑菌效果。 [52:00] 菌种或酵母如何去获取 [54:20] 啤酒中兰比克的野生做法 [55:40] 在自然面包中采集和养殖菌种 老潘:菌种是从大自然收集的,相对来说啤酒的菌种是人为筛选的,而葡萄酒会更野生。 陈皮:红茶菌的原液只需要一次,它会不停地繁殖,一代传一代。 [56:22] 红茶菌的制作方法 [1:01:00] 家酿啤酒的制作方法 本期主持人 赵梦莎 本期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中场 財津和夫-酒の唄 片尾 叶倩文 - 浅醉一生 本期编辑&后期 小阳蛋子 | |||
10 May 2020 | abC Mixtape #05 Not Edited for Radio | Vinyl Mixed by 方舟 | 00:59:53 | |
Not Edited for Radio Vinyl Mixed by 方舟 01. David Bowie - When You Rock 'n' Roll With Me (74' Live) | |||
17 May 2020 | abC Mixtape #06 春情夏日 | Mixed by Zhou Yue + 3 | 00:57:45 | |
abC Season Mix 2020 SS Tracklist 1. DJ Python - Pq Cq 2. Yaeji - Feel It Out 3. Pete Rock - What You Say 4. Massive Attack - Karmacoma 5. Aphex Twin - Alberto Balsalm 6. Japanese Breakfast + Giraffage - Maybes (Radio Edit) 7. Powder - Humid Wind (Original Mix) 8. 曽我部恵一 - ラブ・ストーリィ 9. 一風堂 - Plants' Music 10. Herbie Hancock - I Thought It Was You 11. VIDEOTAPEMUSIC - 棕櫚の庭 12. VIDEOTAPEMUSIC - Summer We Know 13. Brian Eno - On Some Faraway Beach (2004 Digital Remaster) 14. 马宜中 + 王新莲 - 风中的早晨 15. Various Artists - Straight (Tropical Malady) 16. Yaeji - WHAT WE DREW 우리가 그려왔던 17. 林强 - Tea Time 18. 細野晴臣 - LAUGHTER MEDITATION(MASSEY MIX BY GRAHAM MASSEY) 选歌:Zhou Yue + 3 Mixed by Zhou Yue | |||
27 Apr 2020 | 读书人频道 #07 经典字体Frutiger与Futura | 00:19:23 | |
客座读书人
本期音乐 Los Índios Tabajaras - Maria Elena 编辑 & 后期剪辑 | |||
24 Apr 2020 | 初学者电台 #09 直播卖书挣到钱了(吗) | 00:56:17 | |
节目嘉宾 | |||
03 May 2020 | 读书人频道 #08 来自索马里、吴琦的阅读分享 | 00:14:08 | |
客座读书人:索马里 | |||
08 Jun 2020 | 初学者电台 #13 这次我们替李如一和talich更新了播客 | 00:58:35 | |
初学者电台 #13 - 如何开启你的个人研究 本期嘉宾 李如一 《一天世界》、《灭茶苦茶》、《無次元》作者,IPN 创始人。「看理想」签约作者,Blue Note 北京特约专栏作家。 talich 电子工程博士,专业从事癌症研究工作,业余撰写关于美国文化研究等文章,曾出版《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talich 侃美国》,并为《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虹膜》等媒体撰稿。IPN 播客《选·美》、《talich 闲侃》主播。 本期梗概
主持人 & 编辑 赵阿萌 本期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片尾 The Beatles – Fixing a Hole | |||
11 Jul 2020 | 初学者电台 #14 如何从头开始做一本书 | 00:58:09 | |
2020 第五届 abC艺术书展 · 北京 正式定档!7月24日至26日,北京时代美术馆,等你来翻书! 本期嘉宾 烟囱,艺术家、漫画家、独立出版人,创办独立漫画杂志《叙事癖》以及自己的独立漫画出版社“乞丐出版”,也是“绿校”联合展览的组织者之一。 言由,独立出版人、假杂志创始人。假杂志是中国最早关注本土当代摄影的组织,十年间已经出版摄影书三十余本,并发展为包括线上线下内容生产、实体空间以及书展等在内的综合平台。 本期嘉宾主持 胡沁迪,艺术家,梦厂创始人之一。创办于2007年的梦厂专注于艺术书出版,今年五月刚刚出版了第21本书《蜡笔》。 本期梗概 做第一本书的故事与事故。 烟囱:“我才意识到这也可以是一本漫画书,我就满北京去找最便宜的打印店。” 言由:“我当时卡里就只剩这一万块钱,他的报价就是一万块钱。” 胡沁迪:“当时印出来基本就是黑的,都看不见图像。” 持续做书的资金问题。 融资天才与乞丐的诞生。 烟囱:“如果你把钱给乞丐,是不会问他‘有没有好好学习上进’的。” 言由:“书卖得好其实给了更大的自由能去做不好卖的书。” 最新一本书与最满意的一本书。 “创作者”与“编辑”的角色区分。 好内容与好作者的判断标准。 烟囱:“你必须自己享受这件事。” 言由:“为什么选择做编辑,也许就是更喜欢隐在后面的角色。” 实体纸质品的不可替代性。 网络信息的传播效率与易逝特质。 烟囱:“当年绿校网站的帖子都没了,互联网完全没记忆。” 言由:“微信阅读数七八千感觉还挺多的,其实上街一逛街道的人就比这多了。” 来自买家的反馈与“差评”。 参加国际书展与世界各地同行的交流感受。 言由:“为了省邮费就扛了两箱30公斤的书去赶车。” 烟囱:“把书寄到你一辈子不会去的地方感觉很神奇。” 做书的工艺问题与令人头疼的环节。 作品介绍文字及推广方式的重要性。 烟囱:“你得想各种办法让别人知道你在做这件事。” 言由:“工艺每本都不一样,能最好地呈现那个作品就是最理想的。” 胡沁迪:“书还是需要内容与形式一致。” 给初学者的建议。 本期主持人 & 编辑 赵阿萌 本期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片尾 Lou Reed - Walk on the Wild Side | |||
07 Aug 2020 | 初学者电台 #15 跟奇点计划和伍德吃托克聊聊如何在你的城市做个节 | 01:16:59 | |
本期嘉宾 边忭,伍德吃托克联合创始人 ETH,奇点计划创始人 本期嘉宾主持 赵梦莎,abC艺术书展联合发起人 本期梗概 自己和他人眼中的伍德吃托克、奇点艺术节、abC艺术书展 有喜有忧的排队现象 筛选参展方的标准 “城市艺术活动”与一座城市的关系 主持人 赵阿萌 后期 & 编辑 赵阿萌、小阳蛋子、简如茵 本期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片尾 never young beach - 夏がそうさせた | |||
08 Feb 2021 | 初学者电台S2E1 去最野的酷儿派对,做最骄傲的DJ | 00:54:27 | |
本期嘉宾: Slowcook | DJ,平权派对Equaliser、鸡兔同笼的创始人之一 HUIZIT | DJ,多媒体艺术工作者,池糖Chilldo联合创办人 松松 | 池糖chilldo主理人 matlab95 | DJ
-------------------- [05:41] Hu1zit:成都是著名的天腐之国,不缺酷儿主题的派对。但池糖不是以gay为主导的。 | |||
24 Nov 2021 | 初学者电台S02E12 当代都市神秘学指津 | 01:34:02 | |
当我们谈论神秘学回潮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新一届威尼斯双年展公布其主题为“梦想之乳”,题目来自超现实主义艺术家Leonora Carrington的同名绘本,与此同时,以神秘主义为基轴的展览在全球如雨后蘑菇般纷纷冒头;我们深爱的文学似乎也共谋了这一巧合:青春期羞答答地读过的那几个华语女作家近年渐次走上了灵修之路,而主张以神话之力疗愈破碎当代的Olga Tokarczuk则在2019年收获诺奖;就算对这一切浑然不知也无妨,如果你是为着物质资料的积累在大城市早C晚A的年轻人,回忆一下,星座占卜是不是竟成为了你在多数场合下搭讪的不二法门? 神秘学又卷土重来了,没错。正是这种无可辩驳的“体感”,让abC编辑部决定邀请胖丁和王文楷——两位由濒死体验开启了灵性修习之旅的神秘朋友,以他们亲身的实践和知识,用言语捕捉不可言说之物,聊一聊这个从欧洲启蒙运动中诞生的庞大概念。 聊天的过程是攀着神秘学的触角一路畅游的过程,从神经科学到宗教体系和异教的历史,到哲学,到现代物理学,到流行影视文化,到艺术创作。与其说是“新世界的大门”,我们意识到,神秘学更像是蛇行在无数寻常领域的密道,好奇的初学者一旦踏入由这些密道织成的网络,就很难不一路拓展进阶,并且邂逅曾经想象不到的同仁。而新世界实则是在对旧常识的抄底中,在打破疆域界限的灵性联结中,从每个探索者身上显露出端倪。 本期嘉宾 胖丁/Joyce Ding 多媒介创作者,神秘学实践者,本科苦读社会学和艺术史,毕业后主要在算命和“传销”。 王文楷 1996年出生于中国,现居纽约与上海。摄影师,电影工作者。作品长期关注话题包括另类意识,巫术与后人类学。 本期梗概 [08:30] 胖丁分享濒死体验 [16:00] 作为全美回力镖大赛第六届冠军的萨满教人类学家 [17:00] 上世纪60年代嬉皮士们的虚无主义危机,菌类和致幻植物作为治愈灵药 [19:40] 什么是“萨满”和“巫”? [23:10] 塔罗占卜的关键在于?有没有所谓的“准”? [25:15] 水晶、死藤水、萨满鼓等灵修道具与法器的使用方法 [27:25]声音的震动与大脑松果体之间产生的能量关系? “蹦迪本质上是一种宗教体验” [36:00] 强调自我灵性成长本质上是反宗教权威的 [40:58] 转向内在探索是志业追求的必然结果? [42:30] 古希腊灵知主义世界观作为许多神秘学分支的故事内核 [45:06] 当代人可以从灵学世界中得到什么? “灵学这套东西是我给自己世界设定的一种游戏规则” [49:00] 为什么历来以灵性觉醒为目标的社会运动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53:18] 现代西方神秘学常见的三种模型:附魔、隐秘组织(cult)、灵性维度 [1:01:20] 濒死时进入的幻境其实是人脑的量子活动 [1:04:50] 科幻电影《沙丘》中的神秘学符号:梦境、香料、沙漠、姐妹会…… [1:09:30] 大卫·林奇作为一位资深神秘学实践者 [1:15:12] 超现实主义与神秘主义之密不可分 [1:19:05] “电影是关于鬼魂的艺术”——影像媒介本身具备的神秘主义基因 [1:20:28] Leonora Carrington:“不能把视觉的神秘世界矮化为 ‘智性游戏’ !” [1:24:52] Hilma af Klint 联合组织的降神会与胖丁与朋友组织的行为工作坊“沉洞泉” [1:26:00] 胖丁和王文楷各自的灵修实践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音乐 片头 Matmos - Spondee 插曲 The Beach Boys - Stoked (Remastered 2001)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 Blue Danube (《2001太空漫游》OST) Angelo Badalamenti - Twin Peaks Theme(《双峰》OST) 片尾 Cocteau Twins - Sea, swallow me 本期主持 陈家心 王紫薇 后期编辑 陈家心 王紫薇 | |||
29 Sep 2021 | 初学者电台 S02E11 露营体验,一帐入门 | 01:01:04 | |
本期嘉宾: Terry | 一帐市场部 阿丁 | 户外野人 本期梗概: [3:12] 户外野人阿丁最近一次在大南山的“露营体验”。 [3:54] Fuji Rock必备的台风避难所,以流浪汉的状态面对一切未知。 [8:37] 在户外度过漫漫长夜里不可缺少的装备。 [10:42] 如何不掉进“装备”的漩涡,合理消费。 [13:12] 在不同露营环境下,采购温标跨度大的睡袋。 [15:17] 非营地/野外露营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9:10] 暴露在户外,如何与昆虫、动物相处? [21:42] 即便做好了万全准备,需要预演,也需要心理建设。 [24:11] 户外第一要义:与不确定性相处。 [26:00] 一人露营时遇到惊险又温暖的小事。 [28:22] 阿丁的花式露营烹饪大法(内含广东人秘籍)。 [32:58] 一帐露营会里的“厨王争霸赛”。 [35:12] 户外露营时回收垃圾的多种方法,以及对于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教育。 [40:39] 阿丁的露营浪漫游戏:音乐、观星与飞盘。 [44:42] 困在大城市的人如何接近自然?实用app与书籍大分享。 [49:22] 在露营过程中遇到的调酒师与黑胶DJ。 [55:05] 阿丁与Terry对露营初学者的鼓励与劝退理由。 本期主持人/剪辑/编辑: 刘小门 小阳蛋子 本期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插曲 李国祥 - 摘星的晚上 片尾曲 The Del Vikings - Come Go with Me | |||
05 Jun 2021 | 初学者电台S2E8 兴趣小组or野生学院?艺术家的自组织之道 | 01:01:38 | |
本期嘉宾: | |||
12 Mar 2021 | 初学者电台S2E4 艺术驻地是一种文化观光吗? | 00:57:56 | |
本期梗概: [01:55] 驻地创作的发展历史 赵阿萌 赵梦莎
| |||
23 Oct 2020 | 初学者电台 #16 独立书店:城市、艺术和书 | 书展讲座特辑 | 01:07:01 | |
本期嘉宾: 不二飞(“野狗商店”主理人) 常小常(郑州“有个计划LittlePlan 艺术书店”主理人 ,“串门儿TryMore艺术节”发起人) 卷子(武汉“Combo!”书店主理人) 晓南(沈阳“万花筒书店”创始人) 本期梗概: 四家独立书店的基本介绍及书店的三个关键词 究竟什么样的书店称得上是独立书店? 在二线城市运营独立书店的难处和乐趣 自嘲是“文化荒漠”的本地阅读氛围 独立书店与社区邻里、顾客之间的相互影响 策划分享会、工作坊、不插电演出,在独立书店发生的活动 为书店选书,同时也自己做书,万花筒书店的AB面 串联本地文化艺术场景的“串门儿艺术节” 疫情期间对于书店的影响 四位店主的互相访问 主持&后期 小阳蛋子 本期音乐 片头 Matmos - Spondee 片尾 Yo La Tengo - Smile a Little Smile for Me | |||
30 Apr 2021 | 初学者电台S2E6 做杂志的秘诀:把每期都当作最后一期 | 01:10:15 | |
本期嘉宾 爱米 | 「Be Water Journal水象」视觉文化平台创办人及编辑、资深杂志人、小众杂志评荐者。2004年入行杂志业,曾于《城市画报》、《Neway华夏》杂志担任编辑、记者;曾参与创立自出版视觉杂志《TOO》及女性创作杂志《after17》。 邱正 | 设计咨询研究工作室“DEMO”联合创始人。曾任中国创意生活方式杂志《新视线》副主编,创意生活方式平台“良仓”业务拓展总监和媒体内容总监,艺术生活方式品牌“稀奇艺术”市场总监,设计策展人,设计品藏家。 本期梗概 [01:38] 《Be Water Journal水象》和《DEMO》的新刊 [08:05] 独立杂志之“独立”? [11:28] 出刊频率的快与慢 DEMO:“不是我们快,只是时间过得快而已。” 水象:“如果焦虑有用的话,我每天都焦虑。” [15:15] 佛系做杂志是个伪命题 像植物一样不紧不慢地生长?——“可就算是农夫种地,也需要按时间去撒种子啊!” [16:57] 从生活中长出来的选题是更有机、更有生命力的 [21:30] 从固定框架中出走,生活不应该被美食、旅行、车、数码、手表给方式掉 [23:35] 纪录片式的采访,不可控性与可遇不可求的巧合都是珍贵的 [27:58] 与其说是“读者定位”,不如说是个自然聚集的过程:通过杂志传递的价值观、风格,吸引来同质的人 [32:11] 世界上不是只有大众媒体,被大众媒体“淘汰”的方式,仍有它存在的意义 [38:00] 版式设计的尝试:拒接“设计感”/纸张实验 [41:13] 现在的商业可能缺乏一些想象力,但不要粗暴地和商业二元对立 [43:51] 与合作品牌之间的关系:其实品牌的思路也在变化 [47:00] 所谓的“坑”其实是不同环节的角色之间磨合、共同成长的机会 [52:21] 老老实实地做一本朴实杂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多样化的形态从何而来? [58:50] 数字媒体降低了做内容的门槛,用一个技术性的工具降低了这件事本身的技术性,而一本实体杂志的诞生需要整个行业去支撑 [1:01:30] 分享、推荐环节:国内外的独立杂志 [1:08:30] 给个体、小团体们的一些建议 本期主持: 赵阿萌 周玥 陈家心 后期剪辑&编辑: 周玥 陈家心 播客中提到的杂志: 《after17》 《生活手帖》 《The Plant Journal》 《Hole&Corner》 《MacGuffin》 《INTO》 《homeland家园》 《Emergence Magazine》 《FLANEUR》 《Dirty Furniture》 | |||
05 Mar 2021 | 初学者电台S2E3 超平凡的料理指南:cbvivi和提子叫你好好吃饭 | 01:11:00 | |
本期嘉宾 提子tizzy,美食博主,“Fine”品牌主理人 cbvivi,vlogger,播客《Nice Try》主播 本期梗概 [3:04] “报菜名”之提子的丰盛年夜饭 [7:12] 煮泡面吃火锅点外卖…美食博主人设崩塌 提子:“美食是别人硬贴的标签,是一种误解。” cbvivi:“不是美食博主,而是vlogger。” [13:45] 练习做饭,从早餐开始 [20:02] 花一年时间挑战练习一道菜 [25:05] 适合上班族的便当推荐 [29:40] 那些总是做不好的料理宿敌 cbvivi:“收藏一个菜谱然后想象自己以后会做是我最享受的时刻。” 提子:“做炖菜和煲汤时有很长的时间可以发呆,油烟机开着小档,锅子咕嘟咕嘟……” [35:08] 每当四季更替,胃先替你想到要吃什么 [39:00] 美食博主的挑食理由 [41:30] 做饭是否需要天赋? 提子:“做饭最重要的是举一反三。” cbvivi:“自我肯定的能力也是一种天赋。” [47:53] 食材存储技巧:有效利用冰箱区与干货区(但请小心食物中毒) [60:00] 不符合料理准则却意外好吃? [60:03] 超实用!给做饭初学者的锦囊大放送 本期音乐 Matmos - Spondee The Modern Jazz Quartet - Softly, As In A Morning The White Screen - Hayo Haya 本期主持&剪辑&编辑 赵阿萌、小阳蛋子 | |||
14 May 2021 | 初学者电台S2E7 我们抓来了张宇凌和btr带你看展览 | 01:22:15 | |
本期嘉宾: 张宇凌:艺术史学者、作家,艺术史暨考古学博士,著有《竹不如肉——西方古代艺术史上的权力和身体》、《唯美主义》,译有《中世纪社会》、《康德与柏格森解读》等。
btr:作家、译者、评论人,著有艺术书《意思意思》、短篇小说集《迷走·神经》等,译有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等。
本期梗概: [02:47] btr和张宇凌最早的看展览记忆 [04:00] 非艺术类博物馆的视觉经验与当代艺术装置的重合 [05:10] 如果看展览从业余兴趣变成了工作 [06:22] btr的“拉练型”看展 [07:42] 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空间的变化 [14:40] 看视觉艺术展览前应该先阅读文字吗? [16:26] 影像艺术展怎么逛 [18:59] 大型美术馆怎么逛 [20:51] 经典博物馆展厅布局的立场与意识形态 [23:34] 博物馆展品与墓园排序的相似之处 [25:16] 现当代美术馆怎么逛 [26:52] 如何分辨特展的品质 [34:24] 如何为一次旅行制定观展清单 [37:40] 北京和上海观展的不同 [39:50] 普通人观展的随机性和消费性:地铁广告&小/红/书作为展览的入口 [46:23] 观众与作品亲密接触带来的困扰 [50:31] 展览的门票设置:从“观众”到“消费者” [59:13] 和艺术空间里的保安和工作人员聊天 [1:02:55] 一种有意维持的不适感 [1:06:06] 坐在自家客厅里看展览 [1:10:15] 线下感官经验今后会越来越珍贵 [1:13:50] 观看问题很多时候是比例问题 [1:15:10] 艺术空间的厕所问题与实用建议大放送!
本期主持: 赵阿萌 赵梦莎
后期剪辑&编辑: 赵阿萌 陈家心
配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片尾 崔健 - 摇滚游击队之歌 | |||
09 Jul 2021 | 限时放送abC! | 00:24:40 | |
abC艺术书展北京站特别节目,轻松利口,适合任何时间收听。 电台嘉宾: 烟囱, kikizhu, 温凌, LuRan, 猫咪星(木鸟漫画), 吕旻和钟雨(一又二分之一设计工作室), fenta, 起立(奥奇漫画), 宋轶(激发研究所), 黄河山, 子杰(复印info), Mira(The Type) 音乐: 草蜢-限时放送ABC 林强-Keep Walking 王菲-野山坡 范晓萱-极乐界 ゆらゆら帝国 - バンドをやってる友だち 北野武 - 新宿午前3时25分 荒川敏行- ハイグレしんちゃん 惘闻 - 21世纪不适症 腰乐队 - 今夜还吹着风 后期&编辑: 陈家心 周玥 | |||
04 Dec 2021 | 初学者电台 S02E13 被杂志拉下水的艺术家/策展人 | 01:07:44 | |
本期嘉宾: | |||
16 Apr 2021 | 初学者电台S2E5 在古迹被封存之前,她们是最后的入殓师 | 00:52:01 | |
“考古”对于许多人而言是个并不日常的话题,古迹现场也遥远而神秘,因此,这个词汇往往被赋予一些浪漫和奇异的想象。这期节目始于一次机缘巧合,我们请到了两位女性考古研究者和从业者,从一个轻松的角度去展开,听她们聊聊工作中的细节与趣闻,也试着谈论考古带来的更多面向的思考。
对考古的研究始于客观冷静的书本,而真正面对古迹时,她们的心情是五味杂陈的。在陕西,艺璇第一次挖掘到人骨,通常在提取入库之前,先要对人骨进行绘图——“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老祖先,只能一边绘图,一边播放王菲的《心经》,让她听听千年后有宗教意义的音乐”,浪漫之外,还是不可遏制地难过起来;诗雨站在希腊的遗址博物馆与现代建筑的中,一阵头晕目眩的感动,时间在眼下的空间里缓缓流淌,而文化遗产则是时间留下的痕迹,是种永恒的见证。
事实上,考古现场是未知而复杂的,尤其是深入田野乡村时,总是会遇到一地鸡毛的状况,她们通常要面临什么样具体的困难?有哪些“奇怪”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而身为考古人群中占少数比例的女性,她们的工作方式与男性考古人存在怎样的差别?面对大家对于考古或是女性考古的误解,她们如何回应?考古这件事让她们对于死亡与时间有了怎样的思考?……希望通过这次聊天,我们可以剥开想象的迷雾,触摸到关于考古这件事生动而真实的质地。
本期嘉宾: 王诗雨:北大考古/艺术史双学位,目前在UCL就读考古学硕士。曾在故宫、大英博物馆古埃及与苏丹部门实习。 张艺璇:本科厦大考古专业,研究生北大考古专业。目前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任职。
本期梗概: [04:13]古埃及人的幽默:刻在严肃神庙、墓葬建筑上的轻松日常 [05:20]为什么选择考古研究? “虽然是考古专业的人,但好像不太擅长考自己的古” [09:30]雨天可能是考古人的福报 [11:21]田野工作从被“扔”到工地上开始——“你们自己下去挖吧!” [14:34]挖到人骨后,先绘图再打包封存,考古人是最后的入殓师 [18:04]解开千年的疑思:考古vs盗墓 []19:10]女性考古从业者如何工作?是否存在性别优劣势? [25:25]考古人自嘲的有趣段子 “四年的考古学,你学到了什么?”“98%喝白酒+2%专业知识”(考古人内部流传的饼状图) 郑嘉励:“我这工作吧,上班就等于是上坟。” [27:55]遗址博物馆:在原址进行保护的意义在于文物没有和它的位置发生分离,而博物馆藏品往往会去语境化 [32:49] 从电影《发掘》(The Dig)聊到考古的意义 “时间已经失去了意义。从洞壁上的第一个手印开始,我们就已经存在在历史上,所以我们并不会真正地死去。” [34:47]面对古老遗迹时,忍不住思考死亡和时间 “考古可以看清时间序列的问题,补充历史中时间的缺环” “因为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变得很怕死” [38:40]公众考古:让考古“出圈” [45:08]考古学家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概率只有0.7% [48:30]“从事这一行之后,说谎这件事情变得特别危险。”
本期主持: 周玥 小阳蛋子
后期剪辑&编辑: 周玥 小阳蛋子 陈家心
播客中提到的图像/影像/书籍资料: 学者郑嘉励的一席演讲:https://v.qq.com/x/page/y038949qrnn.html 电影《发掘》 《考古完全秘籍》台湾出版的绘本 纪录片《古墓派》 纪录片《相约古罗马》 遗址博物馆 国外:希腊的阿克罗蒂里遗址、雅典的卫城博物馆 国内:良渚、安阳殷墟、三星堆 “公众考古”进行时 公众号@挖啥呢 微博@考古君 @青年考古学生 @河森堡
配乐: 片头:Louis Armstrong - A Kiss to Build a Dream On 插曲:Brian Eno - By This River 片尾:sid - Wild World | |||
17 Sep 2021 | 初学者电台S2E10 与ALFA同行,把自己交给自然 | 01:16:13 | |
本期嘉宾 Ian | The ALFA Adventures 厂长 Eric | The ALFA Adventures 主理人 本期梗概 [1:58] Ian 最近的一次Camper Van经历,欢迎点击下方链接查看1万字旅行游记。(1000公里追日逐浪野攀的公路旅行|See Great China with ALFA) [3:09] See Great China First 企划,Eric 的三江源漂流之行。 [5:35] 开放绿地、国家公园/州立公园、荒野的区别。 [10:30] 接触Vanlife的初体验,打开对户外的认识。 [13:50] 房车(RV)与Camper Van的差别。 [18:15] 驾驶 Camper Van能够将旅程时间延长。 - Ian:“把旅程覆盖到从A到B的过程中。” [22:30] 抛开城市的逻辑,以野外的思维方式去体验Vanlife。 [26:08] 每种交通工具对应着不同的用途,Camper Van是探索自然时所享受的交通工具。 [27:30] Vanlife 不是舍弃,而是关于选择。 - Eric:“选择一辆车,符合生活的Size;第二点,把Life放进去;第三点,让Life跑起来。” [30:50] Camper Van的紧凑型室内设计,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最基本的需要。 [34:33] 是否有绝对正宗的 Camper Van 改造文化。保持自我风格,选择改装的车型背后其实在传递Vanlife精神。 [38:24] 选择车型的误区:不要在instagram照片上寻找Vanlife。 [41:20] 在路上遇到过用金杯车来改造的大哥,只解决住这件事被称为“Car Camping”。 [43:59] 不是独属于家庭的生活方式,更多的个人加入Vanlife会丰富它的可能。 [47:56] 在社交网络的照片、大小屏幕之外,用实际行动去体验Vanlife。 [52:10] 国内志同道合的Vanlife爱好者是否拥有一个共同的社群? [53:10] 媒体对于Vanlife的描述过于标题党,并不是只有“辞职”“卖房”“离婚”“带着孩子环游世界”才能开启Vanlife。 [54:20] 在户外的热闹过去之后,再去讨论“我们去哪儿”。 - Eric:“不羡慕那些能去某些地方的人,但我很羡慕那些玩任何事情都很开心的人。” [56:04] 改造的DIY精神体现在:当车被改造完之后,剩下50%需要车主动用生活智慧去完善它。 [60:04] 将使用场景代入到AN KO RAU的车子改造中,强调服装的功能性。 [65:03] Camper Van的别样形态:在城市中的户外派对Forest party,大叫控的巡演舞台,户外咖啡车…… [70:10] 从《无依之地》开始说起,Ian与Eric 给Vanlife初学者的两条入坑理由。 本期主持 赵梦莎 小阳蛋子 后期编辑 小阳蛋子 本期音乐 开场 Matmos - Spondee 插曲 Ludovico Einaudi - Oltremare 片尾 Nomadland Cast - On The Road Again | |||
24 Feb 2021 | 初学者电台S2E2 牛年初浴,去沈阳洗心革面 | 01:03:54 | |
本期嘉宾 班宇 | 小说作者 宋元元 | 艺术家 潘赫 | 沈阳无条件地陪 本期梗概 [5:52] 班宇:“三四岁时的性别意识很强烈,我会很羞耻进入女浴室。” [7:04] 宋元元:“不用花钱,但非常不舒服。” ——沈阳工厂里公共浴室的集体记忆 [8:43] 洗澡是日常劳作与休息之间的切换仪式 [12:40] 90年代末,公共澡堂从国营单位走向大众消费场所 [15:14] 班宇:“浴池是一套粗暴的语法,进去了都得脱,一切的社交和谈论是在坦诚相见的基础之上。” [15:38] 宋元元:“洗浴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娱乐、社交、甚至快捷酒店的功能。” [22:40] 电影《洗澡》里的自动洗澡机器以及某宝中出售的自动蒸洗机 [26:49] 在赵本山小品《中奖了》里体验东北洗浴过程 [33:12] 古罗马时期将图书馆、散步道、健身房和商店置入进洗浴中心 [36:35] 班宇:“人的社会标签会在浴室里被去除掉。” [40:02] 沐浴过程中“搓澡”的南北派之分 [43:40] 影视中和搓澡相关的描写 [46:15] 潘赫:“我的小学现在变成了一个洗浴中心堆煤的地方” ——城市化进程下旧记忆的消逝 [52:58] 沈阳洗浴景观化的两面性 [54:58] 潘赫:“城市人口老龄化,而洗浴中心则是面向全年龄段的人” [58:30] 向洗浴零经验的人推荐东北洗浴中心的理由 � 本期音乐 摘要 电影《钢的琴》片段 2013辽宁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中奖了》 开场 SHY48《沈阳》 中场 万能青年旅店 -大石碎胸口 片尾 Lube - Skoro Dembel 插曲 电影《白日焰火》片段 2013辽宁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小品《中奖了》 电影《沐浴之王》—大国重器之搓澡巾的前世今生特辑 � 主持人 赵梦莎、周玥 � 后期 周玥、小阳蛋子、赵梦莎 ️ 编辑 赵梦莎、小阳蛋子 | |||
20 Aug 2021 | 初学者电台S02E09 来自涂鸦人的朴素建议:多写多看,多吃蔬菜 | 01:04:25 | |
本期嘉宾: ZEIT(时间):在街头创作的同时,收集与利用城市肌理以及图像碎片带给个人的体验,通过一系列现成品的重新组合,产生出物品相互之间的误读。 东北:考古视觉炼金术士,城市涂鸦字体写手 本期梗概: 1:23 嘉宾躺录播客初尝试,从涂鸦负伤经历说起 4:45 东北和时间的涂鸦tag 6:07 涂鸦的迷人之处在于肾上腺素狂飙的感觉 8:32 纽约的唐人街是涂鸦最多的地方 13:25 Vandal Squad(专门抓涂鸦写手的警察小分队)其实是涂鸦界的”最大粉丝” 15:30 涂鸦界的beef:敬你是个对手才覆盖你的涂鸦 20:20 为什么叫涂鸦writer而不是painter?反商业是涂鸦最初的精神 25:15 涂鸦的几个基本的形式 29:12 中国涂鸦圈的有趣现象:“学院派”涂鸦 33:27 涂鸦往往是阶段性的自娱自乐?有没有可能职业化? 38:40 开始涂鸦单纯是为了出名 40:26 在无人的山顶看到其他写手的贴纸——社群的连接感 42:15 不同的城市建筑、文化环境会产生不同风格的涂鸦 46:37 中国特色tag ,贴办证广告的人可能是真正的涂鸦写手 49:10 合法涂鸦?当涂鸦成为一种商业广告/市政装饰 52:03 涂鸦被放进白盒子空间:晚安编辑部在tabula rasa 56:32 如果扔掉喷漆罐,还可以怎么涂鸦? 59:25 给涂鸦初学者的建议:多写多画多看,多吃蔬菜 1:01:01 荐书环节:《无妥协方式》&《常的写字人》 本期主持: 赵梦莎 陈家心 后期剪辑&编辑: 陈家心 提到的书&纪录片: 《无妥协方式》 《常的写字人》 《Australian Graffiti》 《Style Wars》 《Beyond Brave出格》EP2 燃烧的涂鸦 音乐: 片头 Matmos - Spondee 插曲 Flamingosis/YUNG BAE - Groove 片尾 Gorillaz - To Binge | |||
08 Feb 2021 | 初学者电台S2E0 无中生有的第二季开始更新! | 00:23:09 | |
本期音乐: | |||
26 Mar 2021 | 读书人频道S02E01 一本玩游戏玩出来的书 | 01:00:47 | |
本期嘉宾
| |||
15 Dec 2021 | 学起来!跳起来!做起来!| 初学者电台 × 跳岛FM | 00:55:16 | |
本期初学者电台很高兴和跳岛FM串台,我们都喜欢“书”这样一种具有历史脉络、也具有生长性的媒介,因为生活中的具体实践相遇。在这期节目中,梦莎与跳岛FM主理人猫弟、两人的共同好友btr连线,共同翻阅经历07年、21年的两本《做(do it)》,聊了聊这个有着近30年历史的艺术项目——do it,以及艺术创作这件事与普通人、与日常生活的交缠。 把喜欢的书变成超大号彩绘地毯、把连体袜扎成背包、制作一部低成本电影……这些都出自于《做(do it)》这本书,当代艺术家们跳出展厅,给出了他们基于日常生活的动手方案,告诉我们:人人皆可做艺术。只是这句鸡血一般的话难免让人产生警惕:真的“人人皆可”吗?为什么“你也可以做”后面往往跟着一句“但你没有”?如果是的话,初学者要如何开始ta自己的实践? 书中方案也不乏有机巧又挑衅的几个: “把此书整体临摹十遍”、“无视这个方案”、“此页过后请闭眼”……若是按书中顺序逐一实施,势必是一个曲折反复、自相矛盾 、漫长的过程,大概率是你会中途就听从指令把书烧了,使得读完这本书成为不可能。它当然可以作为一本艺术初学者拿来效仿与体会的方案书,但它还可以是什么?这个聊天时最初抛出的问题也许到最后也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它可能只是一个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容器,一个善意的邀请,书里的言语都汇集并重组成了一句触发行动的简单指令——“Just Do it!”。而你自己使用它的方式也像书中的脑洞本身一样有着无限荒谬古怪的可能。 本期嘉宾 btr:生活在上海的作家、译者和文化评论人。出版有《迷你》《意思意思》等。2014年起创办微信公众账号“意思意思”(petite mort)。 本期主持: 猫弟:跳岛FM主理人,豆瓣小组「手机橱窗计划」发起人。 赵梦莎:编辑,前艺术媒体从业者,abC艺术书展联合发起人。 本期梗概 03:40 假如用一个词来定义“do it”:说明书、食谱、作品方案还是……? 08:51 “do it”在中国的出版物:《做》从2007版到2021版 10:41 一本“摊在手上像一只软软的手风琴”的书 14:08 提名环节:两本《做》里面我们喜欢的方案 21:00 “无视这个方案”、“把这本书烧了”……拒绝“做”可能是艺术家最喜爱的回应 21:55 方案即作品?不如把此书当作一个展览去看 24:57 用读文学书的方式来读方案书,反之亦可 26:40 “人人都可以做艺术”,只是有些“人人”比另一些“人人”厉害一点 31:05 从方案到完成状态的作品,中间有着怎样的距离? 35:15 我们各自的日常创作经历 btr:如果这个冷笑话你没听懂,没关系,明天再来看看哦 猫弟:在手机壳里策展,拼贴个人的生活趣味 梦莎:给正在消失的胡同店面保存一份声音档案 54:05 给听众的“do it”指令几则 欢迎大家去@abC艺术书展 微博参与互动,我们将抽取两位幸运鹅,联合送出橙意大礼包一份!(礼包内含 1本《意思意思》+1个abC橙色托特包+随机放送的Do it卡片+随机出现的橙子) | |||
23 Dec 2021 | 初学者电台 S02E15 Long Time No See,欧洲艺术书展! | 01:12:49 | |
一晃就是两年,屏幕前的你我一定很怀念“速度,将我推向椅背”的感觉。同样让我们怀念的是那些国内外书友相聚的日子——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取代蹩脚的第二语言,在异乡的土壤上,我们能随时随地接收文化碰撞迸发的新鲜能量。2021年末的某个夜晚,身在北京的abC女孩心已飘向远方,一通视频打给了远在欧洲的自出版人一只(Doooogs)和石真(真姨书房)。随心的大笑一扫阴云,两位“留守儿童”向我们介绍了疫情爆发以来,她们的自我调整与工作经验,畅聊后疫情时代欧洲艺术书展的新面貌和重返书展的新体验。如果你没有参观过欧洲的艺术书展,亦或是准备携自己的新作品亮相欧洲,那么这一期节目也将是你必须收听的“欧洲艺术书展安利大会”。
| |||
07 Jan 2022 | 初学者电台S02E16 第二季最终回:毛冬&文森特送你上开放麦 | 01:22:54 | |
本期嘉宾 毛冬:脱口秀演员,《基本无害》主播 文森特:《Nice Try》主播,《外行看热闹》主播 串台嘉宾主持 李秋实 :《偶然误差FM》主播 本期梗概 03:40 交底环节:嘉宾与主播各自的看和创作喜剧的经历 05:35 脱口秀演员和喜剧演员有挺大区别 07:03 文森特09年就开始写段子,12年当了脱口秀编剧 09:56 毛冬:“相比漫才,美式伪纪录片尴尬喜剧更吸引我” 11:02 东北话好笑在于:“这话还能这么说?”、“一种奇怪的普通话” 16:05 文森特写的第一个段子 18:15 职业脱口秀编剧更多像是在写命题作文 “要运用很多技巧,很痛苦” 20:30 “一开始看太多英文脱口秀,满脑子都是不能讲的段子” 27:19 地域段子中的方言是工具还是笑点? 28:32 现在还有观众耻于\犹豫于承认自己是河南人 “希望乡亲们再自信一些。” 32:44 初学者写脱口秀段子,需要手册/教材吗? 33:07 采样:小鹿《福鹿秀》 38:40 在台上是观众先欣赏你这个人,再笑你的段子 40:43 喜欢脱口秀演员和喜欢爱豆的区别 41:40 脱口秀中有没有更占便宜的人设? 46:03 脱口秀舞台对秀优越感的容忍度低:在说什么时,会让人感觉很装? 47:33 毛冬第一次上开放麦是Norah鼓励的 48:44 采样:Norah 线下脱口秀 53:23 漫才的场域是独立于观众席的,而脱口秀现场演员与观众是同一个场域 53:55 脱口秀有没有“pattern/套路”,或是反套路? 59:40 社会共识是脱口秀演出的一个隐性“大前提” 01:01:27 脱口秀演员重复说一个段子,如何保持“兴奋感”? 01:05:58 不可避免的冷场问题 01:07:23 在中国,未来的脱口秀会更偏向“秀”还是“文本”? 01:16:05 脱口秀是一场双向疗愈的过程 01:18:18 给单口喜剧初学者一些建议吧! 提到的影视剧/节目/书 《打鱼晒网》 《老友记》 《宋飞正传》 《百年酒馆》 《今晚80后脱口秀》 《搞笑漫画日和》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单立人原创喜剧大赛》 《三体》 《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 《单口喜剧表演手册》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 《The Comedy Bible》 提到的单口喜剧演员(及演出) 曾志伟 软硬天师 黄子华 Norah 小鹿《福鹿秀Vol.01》 漫才组合Tutorial(德井义实+福田充德) Russell Peters George Carlin Louis C.K. 《Live at the Beacon Theatre》 Anthony Jeselnik 《Thoughts and Prayers》 Jerry Seinfeld《I’m Telling You For The Last Time》 来自嘉宾的喜剧演出推荐 文森特: ①看过次数最多的一个演出(片段):乔治卡林:拯救地球 George Carlin : Saving The Planet ②想给听众推荐的演出:Louis C.K. Live at the Beacon Theatre 毛冬:我想推荐的都在节目里,听节目就行了朋友们。 本期音乐 片头 Matmos-Sondee 片尾 毛阿敏-今宵情 本期主持 赵阿萌、赵梦莎 | |||
18 Feb 2022 | 始料未及的煽情回!第三季开始更新 | 00:47:44 | |
初学者电台第三季迅速回归!第零期节目, 我们集齐编辑部全员,一起闲聊了聊和做播客有关或无关的事情,有的声音你或许已经比较熟悉,有的声音则是你第一次听到,很有可能在未来的节目中继续听到。我们程序性地总结了第二季、预告了第三季,也分享了做播客的新鲜感受。但是正如你知道的,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远不只播客,播客是一个说话的窗口,支撑它的是太多来自不同个体的细碎、复杂和流动的经验,而有时它也与经验无关,仅仅是当下纯粹的感觉。所以难得有一个无主题的第零期,散漫的对话是必须的,没有要输出些什么的压力,我们回到最初的个体经验和感受,在随机碰撞中体会交谈的魔力。 | |||
18 Feb 2022 | 在暗房里重温旧梦|初学者电台S03E01 | 00:54:08 | |
19世纪80年代,乔治·伊士曼身后的柯达公司推出第一台自动照相机“柯达一号”,并向大众喊话:“你只需要按动快门,剩下的交给我们来做。” 彼时摄影只是贵族所属的消遣,此后40余年,柯达陆续推出1美元布朗尼相机,10美元胶卷和冲洗服务,伊士曼柯达几乎成为了罗切斯特城的代名词。这位重新定义“摄影”的男人最终在家举枪了结了自己的性命。一个世纪过去,胶片制作工厂相继关闭,胶卷的价格不断攀升,“胶片”成为手机应用里的滤镜氛围,为社交平台平添几缕复古的气味。 假如重读伊士曼当年的宣传语,没有被看见的后半句是我们今天想要讨论的话题。拍完一卷胶片,写上个人信息送往他人手中之后,摄影师和冲扫师都在互相想象对方。拍照时不经意按下的快门,寄送中无意间接收的X光线,冲洗时不小心留下的水渍……不确定创造新的画面,画面篡改记忆,只有胶片知道这其中的秘密。 本期初学者电台,我们在视频中跟随Lily进入“冲扫招待所”捉影工作室的暗房,在俞独一的描述中体会徒手建起暗房的乐趣。邀请你与我们一起,在对话里想象她们像运用photoshop般在暗房里修改一张图,实验“过期”的胶片或相纸,配比自己的冲洗“食谱”……在暧昧的红光中开启一场浪漫的劳动。 本期嘉宾: 俞独一:头顶有两个旋涡,容易炸毛,记性较差,靠照片留住大部分记忆。 本期梗概: 本期主持&编辑: 小阳蛋子 陈家心 | |||
08 Mar 2022 | 涂鸦从街头到白盒子|初学者电台×Talk 11 | 00:40:22 | |
本期节目是我们与K11官方播客“艺游未尽 TALK 11”合作的系列节目“A DOODLE ODYSSEY”的第一期。 这一合作的产生是因为《恋爱中的涂鸦先生 / MR DOODLE IN LOVE》,展览于 3 月 2 日开始,在上海 K11 B3 层的 chi K11美术馆举办。这是英国艺术家 Mr Doodle的全球首次美术馆个展,也是他全球巡回展览的第一站。 本期嘉宾: Sammi刘亦嫄:Tabula Rasa画廊主,“艺术有读”主播 时间ZEIT:“晚安编辑部”成员, 涂鸦杂志《无妥协方式》主编 本期梗概: 04:10 北京街道上的涂鸦:车窗外的另类城市风景 06:09 涂鸦人相互尊重认可的标准——风格至上? 07:10 “YTLY作为一个tag简直蠢爆了!” 要成为一个街头制霸的人,一个好的名字(tag)是必不可少的 09:50 在GoogleMap上留下自己的大名,涂鸦也可以作为一种地景艺术出现 10:57 始于帮派、占地盘、做记号……涂鸦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13:00 涂鸦圈的隐形规则,一个燕麦奶广告引发的网络风波 16:00 从最开始在废墟中画下侧脸的张大力,到2008年奥运后诞生的中国涂鸦黄金一代 21:40 涂鸦作为一种精神疗愈方式,素人艺术家的原始创作冲动 24:35 香港“九龙皇帝”曾灶财:清风两袖悠然自在到处走,闹市内挥御笔墙壁电箱灯柱 30:25 市场如何发掘涂鸦艺术家? 33:33 城市管控政策下,涂鸦艺术的“迪士尼化” 37:45 白盒子是否可以作为涂鸦艺术接触社会的一种出路? 节目中提到的专业名词 Tag: 意为“标记”“名字”,tagging是指涂鸦写手将 "自己的名字、首字母或标识喷在公共空间表面 “的做法。 diss:英文Disrespect (不尊重)或Disparage (轻视)的简写,用来诋毁或侮辱其他人或团体。在涂鸦文化中指对某个涂鸦写手或团体表示不尊重和鄙视。 beef:嘻哈常见术语。在涂鸦文化中,beef就是有过节,有矛盾的意思。涂鸦写手间的beef通常表现为相互覆盖作品的行为。 Piece:“masterpiece”的简称,用于描述大型、复杂、耗时且劳动密集型的涂鸦,通常由熟练且经验丰富的写手完成。 地景艺术(Land Art):地景艺术或大地艺术是直接在景观中制作的艺术,将大地本身塑造成艺术品,或利用岩石或树枝等自然材料在景观中制作结构。大地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更广泛的观念艺术运动的一部分。(摘译自 Tate | Art Term) 情境主义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情境主义国际是1957年在意大利的一次会议上形成的欧洲前卫艺术家、作家和诗人的革命联盟,在马克思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该运动的领军人物居伊·德波(Guy Debord)在其1967年出版的具有影响力的《景观社会》一书中把消费社会定义为景观社会。在文化领域,情境主义者希望打破艺术家和消费者之间的界限,使文化生产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摘译自Tate | Art Term) “让想象力夺权” (Daydreaming subverts the world.):出自范内格姆 (Raoul Vaneigem)的著作《日常生活的革命》 迪士尼化(Disneyfication):指将(真实或令人不安的)某物或某地改造成精心控制的安全娱乐设施或具有类似品质的环境。 节目中提到的艺术家及作品/展览 杂投:北京常见的涂鸦tag TAKI 183:1960 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活跃于纽约市的希腊裔美国涂鸦艺术家的tag 《Wrapped Reichstag》(包裹柏林国会大厦):20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艺术家克里斯托·弗拉基米洛夫·耶拉瑟夫(Christo Vladimirov Javacheff)与妻子珍妮-克劳德(Jeanne-Claude,1935-2009)开始创作大型装置作品,并因此闻名。在Wrapped Reichstag中,德国国会大厦被10万平方米的银色布料包裹起来,15.6公里长的蓝色绳子在大厦上绑了两个星期。 张大力:身为一位对於在中国北京社会政治艺术运动中有著影响力的重要人物,张大力以涂鸦、雕塑、摄影和绘画的形式来创作社会记录,数十年来不断地挑战社会传统 。他被公认为中国第一位涂鸦与街头艺术家。 曾灶财:真名曾财,以自号“九龙皇帝”闻名,是香港街头涂鸦者,涂鸦创作均为用毛笔书写之汉字。行文讲述自己以及家族的过往事迹,以及“宣示”对九龙的“主权”。 Dismaland:Dismaland是街头艺术家Banksy在英国萨默塞特郡的海滨度假胜地Weston-super-Mare组织的一个临时艺术项目,于2015年8月21日的周末开幕,并在36天后闭幕。Banksy将其描述为一个“不适合儿童的家庭主题公园”。 Banksy:是一位匿名的英国涂鸦艺术家。他的街头作品经常带有讽刺意味,在旁则附有一些颠覆性、玩世不恭的黑色幽默和警世句子。他的作品富有浓厚政治风格,俨如一种以艺术方式表达的社会评论。 Beyond the Street:BEYOND THE STREETS是一个由艺术驱动的文化和教育全球性运动,庆祝标记制造者和规则破坏者、煽动者和发起者。该活动策划展示当代和新兴艺术家,尤其是涂鸦和街头艺术创作者的作品。 节目中提到的书 《涂鸦鬼飞踢》毕恒达 著 2011年出版 《无妥协方式》:“无妥协方式” 是一个关于涂鸦艺术的周期性杂志,于2018年10月14日在北京黎明曙光俱乐部首次推出。该杂志与 Tabula Rasa 画廊合作推出,它是对亚文化和地下运动调查研究的一部分。 本期主持 赵梦莎 赵阿萌 本期编辑 陈家心 刘小门 本期音乐 片头 Matmos - Spondee 中场 林一峰 -《涂城记》 片尾 24 music - Modern Urban Soul | |||
18 Mar 2022 | 和小老虎聊聊不只说唱的街头文化 | 初学者电台 × Talk 11 | 00:45:33 | |
本期节目是我们与K11官方播客“艺游未尽 TALK 11”合作的系列节目“A DOODLE ODYSSEY”的第二期。 说唱、涂鸦、街舞、DJ常常被消费话语打包在一个“hip-hop”文化的范畴里,但许多处在文化内部的人对此并不买账。在这里,我们并不打算正本清源来进行一些分类学的讨论,而是回到最初孕生并持续滋养它们的“街头”,体会在场的狂野的生命力,和个体真实的混沌、叛逆与对自由的追寻。 本期嘉宾: 小老虎 | 一个玩说唱的 本期梗概: 03:28 我们给“街头”赋予了太多牛逼的姿态式的东西,但首先最重要的是:它们是好玩儿的 06:03 街头是个诚实的环境——“你有真本事,你就有朋友” 09:33 hip-hop文化中的后现代性:基于现成品的挖掘、解构和重组 13:07 危险的、瞬时的、完全交付的即兴说唱 16:36 街头生活独特的气味:叛逆伴随着自由,也伴随着危险 21:27 不要让传承变成教条,叛逆演变成规则 24:39 街头与自出版的相似之处:更容易地赋予更多人创造的权利和方法 27:07 街头是只属于年轻人的吗?涂鸦少年们“成长”的抉择 33:18 所谓“逃避”和“躺平”也不是件坏事,至少还有一个选择是先说“不” 34:37 涂鸦就像种花草,无法预料它在城市中会对其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8:05 假设一个城市里只有一件涂鸦作品 39:17 推荐环节:涂鸦纪录片、巴黎地下音乐和独居老人采访录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书/纪录片: 1、李球球:涂鸦艺术家,代号0528,资深街头文化推广人,涂鸦团体(北京喷子)BJPZ成员之一,联合参与创立中国第一个本土滑板品牌:社会滑板。 2、Afrika Bambaataa:嘻哈DJ的三位创始人之一,也是嘻哈文化的“教父”之一。他对电影《Zulu》中祖鲁族勇士在Rorke’s Drift击退了英国军队的场景非常感兴趣。在一次非洲之旅之后,Bambaataa开始发展一个名为The Organization的组织,也就是日后知名的Zulu Nation,该组织由各类有良知的饶舌歌手,B-Boy,涂鸦者和其他一些喜爱Hip-Hop文化的人组成,一直从80年代早期发展到90年代中期。 3、纪录片《流浪北京》:吴文光执导的纪录电影,于1990年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期间五位自由艺术家在北京的生活。 4、美剧《少年嘻哈梦 The Get Down》:讲述一群生活在纽约市南布朗克斯郡青少年,关于街舞和街头文化的故事,小史密斯将饰演马库斯·吉卜林,一名才华横溢的涂鸦画家。这部剧集由巴兹·鲁曼执导,索尼影视和Netflix联合制片。 5、《少年涂鸦梦》:一本以涂鸦写手和说唱歌手为主角的青年成长漫画,发生在印度孟买街头。 作者:[印] 拉姆·V(著) / [印] 阿南德·拉达克里希南(绘) 出版:新星出版社 6、《说唱、唱本与票房——北京民间说唱研究》:本书主要以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唱本为中心,研究北京民间说唱的种类、渊源及其地方文化特点。当一种说唱艺术传唱市井、口传心授之际,坊间刻本、抄本亦会随之盛行。这些泛黄的民间小册子承载了本地民众的人文意涵与生命形式。 作者: 崔蕴华 出版: 商务印书馆 7、《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文卡特斯亲自打入黑帮内部,曾冒着生命危险,周旋在由黑帮老大、打手、毒贩、军火贩子、牧师、警察、社工以及各色人等交织而成的地下社会交际网络之中,取得第一手的资料…… 作者: [美] 素德·文卡特斯(美国社会学家,出生于印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城市犯罪组织、毒品交易,以及卖淫等地下经济现象) 出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8、纪录片《巴黎街头文化二十年》:法国2003年记录片,对巴黎涂鸦文化20年的回顾,尽诉涂鸦文化的兴起、发展到变迁,深入浅出地叙说了巴黎的街头涂鸦文化。 9、《独居老人》:作者采访呈现的16位老前辈,会用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打破世人的这种偏见。他们中有的独身已久,有的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一一送别至亲好友,也有的兄妹子女仍健在于某处。没有压力,没有人际关系的纷扰,也没有对未来的不安,看起来每一天都过得相当愉快。 作者: [日] 都筑响一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本期主持: 赵梦莎 陈家心 本期编辑: 陈家心 声音片段: 小老虎在一席的演讲《我的说唱是篝火》 本期音乐: 片头 Matmos - Spondee 中场 小老虎/精气神制作 -《通宵酒》 片尾 嘿!!!(小老虎&李星宇&雷磊)-《一封信》 | |||
06 Apr 2022 | 初学者电台S03E02 再聊“艺术家书”:是麻烦,也是礼物 | 01:42:48 | |
【️时长提醒】本期节目超过一个半小时,但也非常值得你花些时间来听听看。 对于期待了解“艺术家书”的朋友,或许这又是一期不具建设性的入门指南。——到底“什么是艺术家书?” 是我们工作中的永恒问题,在以这个话题开启的讨论中,我们的对话就像不断跳着脚走路,努力绕开分类学的陷阱。我们试着去为某一事物下定义的同时也失去了更多想象力?那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归类与具体的标准,是不是我们的讨论又会变得鸡同鸭讲呢? 我们曾经通过组织abC艺术书奖的主题圆桌论坛,在abC2021年上海站书展的现场以展示入围作品的方式来回应这个“元命题”,希望建立与创作者交流的场域,而非树立权威。在第二届abC艺术书奖因为疫情延期的这段时间,这次播客的对话也是我们的阶段性思考,相信在未来也会一聊再聊,一直持续下去。也随时欢迎你一同加入我们的对话与讨论。 ○ 本期嘉宾: 常羽辰:常羽辰的工作方式是游离的——如纺织般写作,如翻译般绘画,如梦呓般经商(见:使用价值),也以待客之道去教书。她进出于不同的材料和领域,她在劳动分工的边缘散步。 顾虔凡:写作、艺评、翻译、编辑之余,和St. Jiu一起缓慢地做“弓出版”,和羽辰一起缓慢地做「录音整理」播客。 ○ 本期梗概: 05:05 “艺术家书”在创作过程中常常是一个后置的、被追认的定义 15:00 从William Blake的《纯真与经验之歌》的到Ed Rusha的《26个加油站》:艺术家书的开始 21:51 假如把艺术家书形容成一个光谱——一端是普通、便宜、民主,另一端可能就是可以携带的展览,或是精致的、独一无二的,需要很大的注意力来欣赏的东西。 29:30 每一个创作者都有逃离分类和框架的野心,但后来它会变成一个麻烦 40:00 聊聊《梦十夜》这本书的合作:卷轴一般“麻烦”的实体与电子版pdf的并行 44:28 当人们的信息交互方式从书本的翻阅到了滑动屏幕,艺术家书为什么还可以活下去? “在某个话语系统里,手工书这种沉湎于物质的美是非常反革命的” 55:00 书就像一个驿站,是不断绵延的思考的阶段性集合 1:01:15 在身份、类别中不断地溢出,量变累积成质变后是否可以反过来重新定义这个分界? 1:03:40 abC艺术书奖评奖过程常常遭遇的问题:一本书的创作主体是谁?除了艺术家/作者,设计师和编辑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1:18:00 艺术书奖不是提供一个权威,大家都可以“自以为是”地来交流一下 1:22:52 艺术家很多时候就像信息中间的一个小偷 1:27:45 Printed Matter建立的的替代性出版和分销网络是基于友谊的逻辑 1:31:45 为什么艺术家想要做书——这是一项身心整合的劳动 1:39:06 如果你开始做一本艺术家书,最建议和最不建议做的一件事 ○ 节目中提到的艺术家&作品: 1.《梦十夜》by 常羽辰,弓出版GONGPRESS出版,2018 2.《纽约钓鱼日志》by 童义欣,弓出版GONGPRESS出版,2019 3.《书书》by Myungah Hyon(玄明娥)& 常羽辰,夢廠DREAMER FTY出版,2017 4.杜尚的《手提箱》(Boîte-en-valise)是最著名的多版限量艺术作品之一,1935-1941年制作完成。这可以看作一个便携式虚拟博物馆,杜尚选择了69件能够代表他艺术生涯的重要作品,制作为微型复制品并精心排列. 5.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的《纯真与经验之歌(Songs of Innocence and of Experience)》,1794 6. 美国艺术家爱德华·若夏(Ed Ruscha)《二十六个加油站(Twentysix Gasoline Stations)》,1963 7.小野洋子《葡萄柚》,1964 8.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四种基本直线(Four Basic Kinds of Straight Lines)》,1969 9.陈佩之(Paul Chan,美国艺术家、作家、出版人)《假日(Holiday)》,2012 10.Badlands unlimited 项目:由 Paul Chan 于 2010 年创立,在扩展领域(extended field)制作和出版书籍;电子书、纸质书以及数字和印刷形式的艺术家作品。Badlands 畅销书位于唐人街一元店,与卫生纸、花瓶、五颜六色的塑料花等共享零售空间——所有这些都以无与伦比低的价格出售。 11.舞者Yvonne Rainer的诗集《Poems》,Badlands unlimited 出版。 12.“New Lovers”系列丛书:一系列由女性为新一代的性幻象而写下的情色小说,Badlands unlimited 出版。 13.Printed Matter于2019年策划的展览:Steven Leiber Catalogs (1957–2012) 。1992 年至 2010 年间,Leiber 从他的书店和画廊“Steven Leiber Basement”制作了总共 52 份经销商目录,目录本身是雄心勃勃的实验性艺术项目,每一个都以独特/非传统的形式出版——剪贴簿、卷轴、标签文件夹、投资组合、卡片目录…… 14.《诗三首》by 常羽辰,夢廠DREAMER FTY出版,2021 15.收集了辛普森一家中所有的书的艺术书:《A FINAL COMPANION TO BOOKS FROM THE SIMPSONS》,Yellow-pages & Rollo Press出版 16.《奥威尔的玫瑰(Orwell’s Roses)》:由丽贝卡·索尼特(Rebecca Solnit)撰写的传记和文学批评著作,讲述了乔治·奥威尔对园艺的兴趣。 17.《Gerhard Richter. Books》(2014出版):是2013年德文版的英译本。在与里希特的采访中,他与他合作编写了多本书的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按时间顺序讨论了他的艺术家书,小汉斯对里希特所有出版物的发展和背景提出了详细的问题。 18.小说《每一天都是为了小偷(Every Day Is for the Thief)》by 美籍尼日利亚作家泰茹·科尔(Teju Cole) 19.Wolfgang Tillmans于2014年在大都会博物馆的展览“Book for Architects(建筑师之书)” 20.鞠婷“鳞”个展的画册《鞠婷:洋葱》,设计师:高晗 21.《戊子集》by邵琨,夢廠DREAMER FTY出版,2018 22.“figure/field(形象/场域)”:加拿大写作者Lisa Robertson在她的论文《Disquiet》中用“形象/场域”辩证法论证了城市与国家的关系,或是噪音与富有成效的、象征性整合的声音之间的审美、经济和社会划分。https://journals.openedition.org/caliban/1716 本期主持: 赵阿萌 周玥 赵梦莎 本期编辑: 周玥 陈家心 本期音乐: 片头 Matmos - Spondee 中场 Laurie Anderson - Let X=X 片尾 Laurie Anderson - Speak My Language | |||
21 Apr 2022 | 【上海特别节目】末日初学者们(上) | 01:36:15 | |
本期讲述者:猫弟、Tresbian、Tag、gantea、蝙蝠侠、Ya Qing、phyphy、管啸天、Shuting 也许聊天是现在大家都很需要的事情。 03:47 猫弟 “现在每个人都很脆弱,虽然脆弱性是种爱与美,但在极端情况下,它变得危险。” 30:15 Tresbian “每天在晒太阳的时候给香菜浇水,期待哪一天它们可以点缀我的晚餐,把一顿普通的隔离餐变成豪华大餐。” 41:42 Tag “如果你家缺米在群里喊一声,邻居会把米放在电梯然后按到你的楼层,米坐电梯上去,你拿了米,剩下空的桶再坐电梯回去。” 45:41 gantea “发到的蔬菜里有很多胡萝卜,我第一时间就把根部砍下来水培,让紧张(豚鼠)可以吃到萝卜缨缨。这两天萝卜缨缨好不容易长长了,我却把紧张送走了。现在家里只剩我和萝卜缨缨。” 54:07 蝙蝠侠 “我妈是一个很得体的成年人,昨天她在家庭群里说‘zf都是sb’。” 59:38 Ya Qing “如果突然有天摸到一个零食,你就会觉得:啊,这种狗日子我还可以。还是要有’我要吃蛋糕’的信念,蛋糕现在其实是一个很意象的东西。” 1:08:42 phyphy “我做志愿者送菜,看到邻居家里有一盒鸡蛋,悄悄问邻居是哪里买的,她就直接拿了一盒给我。我真的很不好意思,但又很想要,就半拒绝地说‘那我可以要两颗吗?’” 1:12:31 管啸天 “可以从这段时间里提炼出一些新的东西。” 1:18:29 Shuting “测出来阳性之后,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喝水、尿尿,这是我这三天的routine。” 本期采访者 赵梦莎 刘小门 陈家心 王紫薇 小阳蛋子 本期编辑 陈家心 本期音乐 窦唯/译乐队-《旺天下》 大贯妙子 -《雨の夜明け》 Belle & Sebastian -《Sleep the clock around》 坂本慎太郎 -《思い出が消えてゆく》 Prinzhorn Dance School -《1,2,3,4,5》 ITSOGOD -《嘿远方》 my little airport -《Lunch》 New Order - 《Every Little Counts》 管啸天 -《上海》 Shanghai Qiutian -《张守望不想唱我们的歌》 杨祖珺 -《超级倒霉小市民》 | |||
24 Apr 2022 | 【上海特别节目】末日初学者们(中) | 01:33:30 | |
在剪辑的过程中,我们又陆续联系到了一些朋友,他们有些是志愿者、团长,也有些是民间的自组织,每天花大量甚至全部的时间扑在“封控期限定”的工作上。也许就是他们,让很多人封控期间的日子变得好受了一些。所以在本期节目之后,我们会再继续更新上海特别节目的最后一期,听听实践派们的工作日常,以及他们私人的内心的动荡。 本期梗概: 0:35 小老虎 “此刻我真的丧失了去诉说任何与此无关的东西的念头,内心已经再没有任何余地去躲避这件事情,再去说点别的。” 15:47 喻涵 “我朋友说我可以去还愿了。过年的时候我许愿说今年要瘦十斤,现在超标完成了。方舱减肥法,yes!” 31:27 赖非 “每隔几天我就会和我家小区的志愿者视频,看她帮我喂猫。这种通过一个手机镜头来照看猫的方式,渐渐变得可接受了。” 46:18 杨南舒 “‘应做尽做’那些口号让我觉得还活在老一辈的集体主义的社会里,可能以前的很多东西都是幻觉。” 50:56 陈晓宇 “我们打过街道、居委会、公安、市长热线,都用处不大,最后发现还是媒体曝光来得快一些。” 52:43 小南 “封控期间我和女朋友吵架分手了,但我们还要继续被关在一间屋子里不知道多久。很尴尬,现在我每天睡沙发。” 56:20 负二 “志愿者不管饭啊,工作时不可能允许脱下防护服,在室内吃饭也太危险了。” 1:02:42 邱瑞 “我把家里的书都读了,之前买的网课都看了,一想到童漠男在北京还能天天演出我就焦虑。” 1:18:20 梁爽 “我爸妈(长春)的小区来了一批猪肉没有切,最后是小区里住的一个外科医生去切的。” 本期采访者: 赵梦莎 王紫薇 陈家心 赵阿萌 本期编辑: 陈家心 本期音乐: 明天的盐 - 《老虎机》 小老虎 -《为了你,说一段》 清醒乐队 - 《好极了!?》 Lizzy Mercier Descloux - 《Tumour》 周爷叔克瑞斯 -《金针菇侬屏牢》 王菲 -《末日》 细野晴臣 -《住所不定無職低収入》 顶楼的马戏团 - 《上海童年》 雞蛋蒸肉餅 - 《Why Don't You Kill Us All》 Wu Tang Clan -《Tearz》 The Molds - 《乡愁》 海朋森 -《新都人》 延伸阅读: 国家卫健委防护服穿脱标准流程 https://mp.weixin.qq.com/s/AgcvIfeQQcuT74k94rV-1Q 报道《51户上海独居老人的现状》和《在上海方舱的19个日夜》 https://mp.weixin.qq.com/s/_8EeMYE1eZZKO-qcl97YFg 《邱瑞:我的县城》 https://mp.weixin.qq.com/s/9NbPvBLjWOeIf4ZivHALlg | |||
28 Apr 2022 | 【上海特别节目】末日初学者们(下) | 01:38:28 | |
本期讲述者:余少龑、大木耳、谭阿梨、小A(疫团GO发起人)、胡红梅(上海市奉贤区心理协会会长) 本期梗概: 02:22 余少龑 “现在很卷啊,还有设计师呢,每天给我们做疫情日报。感觉像一个学生会。” 10:56 大木耳 “我们工作室有时还是会在粉丝群里分享一些日常的内容,但每次都会觉得怪怪的,它会给人一种‘这个时候还说这个呢?’的感觉” 23:09 谭阿梨 “感人的故事总是发生在悲惨时刻。我看到很多正能量的故事还是会很难过,因为我觉得这个时代不需要这样的英雄。” 31:40 小A “她们总是觉得我好像在替这些暴力执法的人说话,或者为这些漠不关心的居委说话,但我的视角可能跟其他人不一样。” 1:06:27 胡红梅 “我给你一个上海市纪检委的电话,请你去实名举报他。但是我要问你的是,你有这样的勇气和担当吗?” 本期采访者: 小阳蛋子 周玥 王紫薇 本期编辑: 陈家心 本期音乐: Laurie Anderson -《Born, never asked》 顶楼的马戏团 - 《“你上海了我,还一笑而过”》 Tizzy Bac -《我不小心》 Mazzy Star -《Cry, Cry》 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Sudden Rush of Memories》 Le Tigre -《Slideshow at Free University》 进念二十面体 -《为人民服务》 | |||
31 May 2022 | 跟着隐形涂鸦爱好者btr漫游城市 | 初学者电台 × Talk 11 | 00:46:01 | |
大家好,这是一期姗姗来迟的节目,也是我们与K11官方播客“艺游未尽 TALK11”合作的系列节目“A Doodle Odyssey”的最后一期。节目录制于3月初,原计划是3月底推出,只是从那之后上海发生的事情让我们犹豫,使节目更新一再延宕,为过于轻松愉快的聊天氛围,也为与上海城市漫游相关的内容,而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合时宜的味道。随着时间越来越久,能够更新这期节目也几乎成了我们的一个盼头,因为那一定意味着情况发生了一些好的转变。 就在昨天,上海终于传出了要解封的消息,“非必要”的生活也许就要回来了。希望这期节目,可以让大家可以准备好重新穿梭在城市街道的心情——理直气壮地、好奇地、快乐地,东张西望,用自己的方式,走一走。 本期嘉宾: btr :作家、译者及文化评论人。 本期梗概: 03:50 莫干山路一度野生、活跃的涂鸦生态 07:43 “因为发现同一个涂鸦在网络上认识了公司里的同事”——这件奇怪的事情后来成了《上海胶囊》中一则小说的灵感来源 08:58 小心思比较多的上海街道上的涂鸦 16:47 在城市更新进程中被遗忘的地方,涂鸦和贴纸就像那里长出来的青苔 17:40 写手与“市政清除小组”有趣的合作共生关系 19:40 涂鸦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一部分,与现实的互文 24:50 离题千里环节!联想一些类似于涂鸦的事物——香水、宝丽来相片、很快被删的微博、影子、临时堆在路边的垃圾、当天的健康码、寻人启事…… 33:24 如果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所用,一定暗示着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35:00 “涂鸦就像城市的弹幕,它出现在那里是有一定道理的” 35:15 城市漫游指南第一步是建立一个小小的标准:只右转、找一个红毛衣的阿姨…… 39:52 漫游时突破个人惯性的练习:像上海爷叔一样张望——看看别人在拍什么? 44:00 有一次骑完共享单车,有人说“诶?你屁股上怎么有一个‘公积金提取’” 45:05 猜一个谜语:一堵墙遇到另外一堵墙会说什么? 提到的书: 《上海胶囊》 作者:btr 出版:北京日报出版社&理想国 《Sorry For Damage Done》 作者:Vincent Wittenberg & Wladimir Manshanden 出版:the Eriskay Connection 本期主持: 赵梦莎 陈家心 本期编辑: 陈家心 本期音乐: 片头 Matmos - 《Spondee》 中场 fishmans - 《新しい人》 片尾 Lizzy Mercier Descloux - 《Corpo Molli Pau Duro》 | |||
14 Jun 2022 | 初学者电台Live版:一场听过都说好的对谈(关于艺术、关于书… | 01:15:07 | |
本期播客是线上直播的abC艺术书奖颁奖典礼的主题对谈部分,我们邀请到了书奖的评委们一起来聊聊艺术、书、个人创作……因为在播出完之后,我们收到了不少表扬,说主题对谈聊得太好了!所以我们头脑一热,干脆放播客平台上来让大家可以反复品味(嘻嘻,希望我们没有自作多情)。 本期嘉宾: 罗丹妮(单向空间编辑总监)、马仕睿(设计师、typo_d平面设计工作室创始人)、谭坦(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师)、曾焱(《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张宇凌(艺术史研究者、写作者) 本期梗概: 03:43 书奖评委对于艺术书的困惑和争论 07:25 艺术书的创作方法之一:针对书籍翻阅机制与阅读体验本身展开讨论 “一本书可不可以跑着读?” 19:20 “艺术书”的不同面貌:偏观念的、偏内容或媒介的…… 25:15 标准变得模糊是不是件好事 38:16 创作者应该背负起某种公共责任吗?个人的“小情小趣”是否是有价值的? 44:23 大家一起来拆台:应不应该为自由的艺术书创作设立奖项? “我们不要评奖,直接发钱就行了!” “我现在可以开始看那些被淘汰的作品了吗?” 58:53 艺术残酷的一面:它喜欢强占一切“正在死亡”的媒介 1:06:27 如果一个全新的奖项在探索过程中被评委集体建议取消…… “从来没有过这么不自恋的奖” 1:10:30 给未来创作的建议 提到的艺术家及其作品: 1. Alastair Johnston 的艺术书作品《Cafe, Charivari, Charlatan, Chrom》,1975年 2. 书籍艺术家 William Drendel(中文昵称:比尔·戴仁德) 3. 艺术家 Rafael Domenech 4. 艺术家 Michael Duchamp 的手提箱系列 “La Boîte-en-valise(Box in a Suitcase)”,1935-1941年 5.艺术家 Louise Bourgeois 的手工布艺书《Ode à l'Oubli》,2003-2004年 本期主持: 赵阿萌 本期编辑: 陈家心 赵阿萌 本期音乐: Matmos - Spondee 久石让 - Silent Love (Main Theme) The Cure - Close to 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