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

Explorez tous les épisodes de 媽很想聊

Plongez dans la liste complète des épisodes de 媽很想聊. Chaque épisode est catalogué accompagné de descriptions détaillées, ce qui facilite la recherche et l'exploration de sujets spécifiques. Suivez tous les épisodes de votre podcast préféré et ne manquez aucun contenu pertinent.

Rows per page:

1–50 of 325

DateTitreDurée
06 Apr 2021【想聊 EP.18-2】蒙特梭利小短篇:「服從」與意志力、自我控制力、自律的培養(中)00:10:26
有時候,你會不會覺得孩子怎麼那麼難管?說不聽、總是跟你討價還價、心不甘情不願,甚至逃避去做那些你要求他做的事… 蒙特梭利教育中,很常提到自由與限制,但其實,如果要談自由與限制,有個息息相關的議題,就是「服從」。蒙特梭利教育裡的「服從」,並不是傳統威權式的下指令,而是從服從這一個簡單的動作開始,逐漸完善孩子的自我,建立起意志力、自我控制力、與自律的能力。 這次,Cynthia 將用三個小短篇,來聊聊蒙特梭利教育裡的「服從」! ============= ✍️ 想聊重點 (中集)「服從」培養的三個階段。 00:44 第一階段:出生到 2.5 歲至 3 歲,無意識的服從 06:12 第二階段:2.5 歲到 4.5 歲 08:02 第三階段:4.5 歲到 5 歲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 上線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聽眾的迴響與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問卷,讓我們更加了解你們,未來製作更符合大家期待的內容! 填寫問卷➡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7 Dec 2021【想聊極短篇】生命中曾經的困難與挑戰,都是成就現在的我們的養分00:02:55
#預告 👉 完整內容,12/29 週三,準時上線 【想聊 EP.38】除了展望也要回顧~年終大盤點! ★ 追蹤〈媽很想聊〉IG,獲得更多婚姻、育兒、自我成長、蒙特梭利相關資訊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7 Oct 2021【想聊極短篇】孩子第一次對我說謊…00:02:54
#預告 👉 完整內容,10/20 週三,準時上線 【想聊 EP.33】為什麼我們都害怕犯錯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3 May 2023【想聊 EP.84】無法克制「複製」,怎麼辦?! feat. 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曾心怡00:36:14
爸爸媽媽也知道我們要給孩子空間,長出自我認同。雖然在理智面我們都想支持孩子能成為內外合一,能夠接納與認同自己的人,可是,在執行面我們又無法克制把自己「複製」在孩子上。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到什麼程度對孩子的 identity 發展是健康的,到什麼程度可能是有點過度了呢? ============= 🧘‍♀️想聊來賓 曾心怡 女人,母親,心理師 台大心理系及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畢業,曾在台大醫院的臨床心理中心/精神醫學部擔任臨床心理師,現為伴旅心理治療所所長。從醫學中心到社區,看過上千個用人心寫出的不易與韌性。期待透過心理學讓人們活得精彩,讓女性能夠在各種角色中美麗且無懼。 ● FB《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https://reurl.cc/KQmnam ● Podcast《心怡心適宜》:https://reurl.cc/qNxjE0 ● 個人網頁:www.hsinyipsychologist.com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8 May 2021【蒙特梭利小短篇 EP.1】在家蒙特梭利10100:09:29
有許多家長,不管是因為孩子讀了蒙特梭利學校,或是了解蒙式理論後,就會跟我一樣問一個問題:我很喜歡蒙特梭利的理念,所以孩子下課後,我也想在家中延續這樣的理念,那需要把家也變成像教室那樣嗎? 當時我女兒老師的回答,也是後來很多老師給我的回答,就是:真的不用!因為家跟學校就是不一樣的地方。 所以今天首集的「蒙特梭利小短篇」,就決定來跟大家聊聊,在蒙特梭利理念中,家跟學校所肩負的不同任務與功能! ============= 🔎 關於【蒙特梭利小短篇】 由「媽很想聊」Cynthia 與 Y2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共同企劃,透過短篇 podcast 內容,帶您由淺入深,就像與朋友喝杯咖啡般輕鬆,漸進地認識蒙特梭利理論與應用!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蒙特梭利議題,也歡迎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未來能規劃進節目中! 可以透過 email: podcast@y2edu.org,或是在我們的 IG @y2podcast 或臉書 @y2edu,私訊或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也請到 Apple Podcasts 給我們五星評價!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0 Jan 2022【想聊極短篇】克服心中的不安全依附,讓伴侶關係更進一步00:02:57
#預告 👉 完整內容,1/12週三,準時上線 【想聊 EP.39】為孩子建立好的依附關係,也與過去的自己重修舊好 ★ 追蹤〈媽很想聊〉IG,獲得更多育兒、自我成長、蒙特梭利相關資訊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7 Mar 2023【蒙特梭利小短篇 EP.30】你在真誠的做自己嗎?00:06:43
最近小短篇談很多有關成人的心靈預備。今天我們來聊「真誠」 authenticity。 教學不只是一種行為,更是人跟人之間的關係。師生間的關係會對教學品質有直接的影響,其實親子關係對育兒的品質也一樣。有互動的關係,就會有感受與情緒。情緒可能會顛覆我們的善意,有時候讓我們所做的事,為個人利益多過我們服務的對象。在一篇叫做 Authenticity and Imagination 的文章中,作者 John Dirkx 提出,成人在孩子的關係中是否能「真實」或「真誠」是關係的重點。 ※ 參考資料: Dirkx, J. M. (2006). Authenticity and imagination.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111(Fall).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現在,讓你不只用聽的,還能用看的!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 → 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 ★ 追蹤〈媽很想聊〉IG,獲得更多育兒、自我成長、蒙特梭利相關資訊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蒙特梭利議題,也歡迎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未來能規劃進節目中! 可以透過 email: podcast@y2edu.org,或是在我們的 IG @y2podcast 或臉書 @y2edu,私訊或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也請到 Apple Podcasts 給我們五星評價!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2 Feb 2021【想聊 EP.10】超前部署~假期中的收心預備|FT.滿兒圓蒙特梭利幼兒園暨小學共學團創辦人吳爸爸00:27:40
寒假放到一半,孩子是否已經吃好睡飽玩好玩滿?這樣下去,再放完農曆年,孩子(和爸媽)開學恐怕又要經歷一番苦戰,才能順利銜接新學期的衝擊! 不如趁著假期放到一半,來檢視一下孩子的生活,爸媽超前佈署,慢慢調整適合孩子的作息,幫助孩子後續無縫接軌開學。 ============= 想聊來賓~吳爸爸(吳振群) 「陪伴許多人走完最後一段路,這是用生命啟發人生的一堂課。」 十年前某日午後,我趁空想接 1 歲半的兒子放學,他搖搖晃晃走出來卻在我面前重摔一跤,我張開雙手,卻看著他哭著轉頭往老師的懷抱走去。那稚嫩幼小的身軀與背影讓我心頭一震,我意識到“在陪伴臨終者的同時,我卻從家庭的人生功課中缺席了。” 靠近生命終點讓我更加珍惜人生。我想要成為孩子生命中真正的父親,為此,我離開了熟悉的領域,毅然地走入蒙特梭利教育,接受了 AMI 國際蒙特梭利學會 6-12 歲、12-18 歲的教師訓練,創立了滿兒圓蒙特梭利團體實驗教育。與同是蒙特梭利教育工作者的妻子一起,陪伴著 10 歲與 8 歲的兒女在體制外就學與生活。 滿兒圓蒙特梭利團體實驗教育 ➡https://rb.gy/pw4n8v ============= 想聊重點 02:31 吳爸爸怎麼從殯葬業跨入教育領域的呢 07:20 從事蒙特梭利教育的吳爸爸,寒假都跟孩子做什麼 08:13 家中的活動規劃,就是蒙特梭利教室的延伸 14:12 在開學前,父母需要特別注意孩子哪些狀況 19:31 開學第一週,孩子有沒有什麼特別難解的狀況呢? 22:06 假期結束前,如何超前部屬,幫助孩子從”玩”的狀態回到”學習”的狀態 25:26 家庭與學校緊密配合,為孩子建立「尊重」等常規概念 ============= 《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 上線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聽眾的迴響與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問卷,讓我們更加了解你們,未來製作更符合大家期待的內容! 填寫問卷➡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 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0 May 2021【想聊極短篇】學霸爸爸的教育反思00:01:01
#預告 👉👉 完整內容,5/12 週三,準時上線 👈👈 ▌EP.24 現在的教育,應預備孩子 20 年後該有的樣貌 ft.大數據專家/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楊立偉 ▌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想聊極短篇 #趨勢 #大數據 #台大 #實驗學校 #大學面試 #教育選擇 #混齡 #蒙特梭利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y2podcast #y2edu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 Dec 2021【想聊極短篇】善用網路上的工具,幫助爸媽了解兒少網安議題00:01:29
#預告 👉 完整內容,12/22 週三,準時上線 【想聊 EP.37】不要等到問題發生,才開始關心孩子的網路安全 ft. LINE台灣公關部資深總監廖婉寧,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執行長黃益豐 ★ 追蹤〈媽很想聊〉IG,獲得更多婚姻、育兒、自我成長、蒙特梭利相關資訊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2 Oct 2024【想聊 EP.138】想離開卻離不開?00:39:56
你遇過「恐怖情人」嗎?你遭遇過「有毒的親子關係」嗎?你在電影裡看過「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嗎?遇到這些情形時,當事人常會覺得「我明明好痛苦,但卻離不開他/她!」或是真的離開時,心裡卻感到極度的焦慮,為什麼會這樣呢?今天,要跟大家聊聊 Trauma Bonding「創傷羈絆」。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8 Feb 2021【想聊極短篇】蒙特梭利教育雖然是開放的、是自由的,但她有一個底線...00:01:27
#蒙特梭利 教育雖然是開放的、是自由的,但她有最低的底線,就是你必須尊重別人... 🎧 聆聽完整內容 → ▌EP.10 超前部署~假期中的收心預備|FT.滿兒圓蒙特梭利創辦人吳爸爸 ▌ https://www.y2edu.org/zh/y2podcast-/y2podcast-/y2podcast-/2021/02/03 ◆ 其他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媽很想聊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 媽很想聊 聽眾大調查 → 希望透過這個問卷,讓我們更加了解你想聽什麼,未來製作更符合你期待的內容! 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9 Nov 2022【想聊 EP.68】喚醒孩子內在的心理力量 ft. 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創辦人李苑芳老師00:53:56
自信、勇氣與對自己的自我效能感,我覺得都屬於人的內在心理力量。近期我關注到一本書,是一位說故事老師透過朗讀故事,陪伴一個個孩子的生命,進而喚醒孩子的內在力量。很開心我們這次,邀請到這位故事老師——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創辦人 李苑芳老師,來跟我們分享她的旅程,以及她如何透過閱讀,陪伴與豐富孩子們的內心。 ———————— 🧘‍♀️想聊來賓 李苑芳,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創辦人 從小天天聽媽媽說故事。長大後,唸故事給自己的孩子、別人的孩子、高關懷的孩子、少年矯正機構的孩子聽。2000 年成立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鼓吹所有的大人唸故事給孩子聽,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故事中,平安的長大。 ● FB《貓頭鷹親子教育協會》:https://www.facebook.com/owltale ● 支持貓頭鷹:https://reurl.cc/KX4x3R ● Podcast《台語繪本唸讀 ~ 阿嬤講古予你聽》:https://reurl.cc/qZrmkR ● 出版《不只是說故事:喚醒孩子的內在力量》:https://reurl.cc/28gqVE ———————— 🎁媽要送書囉! 我們準備了 2 本苑芳老師的新書《不只是說故事:喚醒孩子的內在力量》要送給媽很想聊的聽眾們! 如何獲得?快前往節目官網查看→ https://www.y2edu.org/zh/y2podcast-3/2022/11/30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5 Aug 2023【想聊EP.93】你的另一半,是你最好的朋友嗎?00:20:49
大家有聽過「超級友誼」嗎?有研究顯示,人在結婚後對友誼的需求會下降,不像單身時那麼需要朋友,也因此有些人會稱伴侶關係,是一種「超級友誼」。但與伴侶是最好的朋友,是理想婚姻的必備條件嗎?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立即訂閱,每月獲得最新的親職、育兒、夫妻關係、蒙特梭利資訊 → 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2 Dec 2020【想聊 EP.2】學齡孩子的第一件人生大事~找.學.校00:32:13
孩子要上學了!人生的第一次,爸媽們該怎麼選擇適合他們的學校? 明明 9 月才開學,為什麼已經好多人在討論學校?我該怎麼準備? 家有學齡兒的媽媽別著急,來聽有一對小學兒女的 Cynthia,與有一個學齡前與一個幼兒園孩子的 Diane,跟你聊聊她們的經驗~什麼是招生說明會,說明會要看什麼、問什麼,怎麼作親師溝通,爸爸媽媽如何事前準備! ============= 《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 上線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聽眾的迴響與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問卷, 讓我們更加了解你們,未來製作更符合大家期待的內容! 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本集想聊重點 00:18 實驗教育/私校/機構小學,都什麼時候舉辦招生說明會呢 01:05 為什麼說明會要這麼早舉辦、又為什麼聽說明會很.重.要 06:18 如何為孩子選擇適合的幼兒園或小學 21:25 好不容易找到適合的幼兒園老師,但隨著孩子長大換班,老師也換了,怎麼辦? 26:00 如何與孩子的幼兒園老師做好「親師溝通」 更多【想聊~小撇步】→ https://www.y2edu.org/zh/y2podcast-/2020/12/02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 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點個讚!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8 Feb 2022【想聊極短篇】孩子真的可以一直「蒙」上去嗎?00:02:27
#媽很想聊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公益家長講座 #打造一所夢想的蒙特梭利中學 開放報名中! � 您是否希望您的孩子具有獨立好奇、樂觀勇敢的特質? � 您是否知道,蒙特梭利教育不只是幼兒園的代名詞,也可應用在國中? � 您是否家有邁入青春期的孩子,正準備面對一場家庭風暴? � 後疫情時代,您是否曾思考,該如何預備孩子,以面對截然不同的未來? 【打造一所夢想的蒙特梭利中學】公益家長講座,為一場互動性質的分享會,將同時開放現場與線上參加。其中線上參加,以雙北以外參與者為主,現場實體參加,則遵照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範安排,因席次有限,優先開放予小六生的家長。 ◎ 講座時間:2022 年 3 月 5 日 (六),14:00 - 16:00 ◎ 講座形式:英文講座,現場並有逐句中文口譯。採線上與現場參加併行,現場參加地點為國立政治大學井塘樓 403 教室 ◎ 參加方式:講座免費,需預先上網報名 → https://forms.gle/L9vurXvAw6HZX8EQA ◎ 更多講座資訊:https://www.y2edu.org/zh/event/2022/3/5/free-parents-talk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 Jul 2021【想聊 EP.26】Matrescence,從女性轉換成母親的過程00:37:23
Cynthia 最近在蒙特梭利小短篇中聊到有意識的育兒 mindful parenting,這是近年國外很受矚目的育兒理論,指出育兒除了照表操課,更重要的是要真正用心去感受這個過程。 這個理論把育兒的專注點,從怎麼養大小孩,轉回到父母能如何透過更有意識的去體驗育兒與為人父母的過程,來幫助我們自己成長與茁壯。歐美也開始從這樣的角度,重新思考與研究教育學、心理學、人類發展學等,比如 matrescence 就是其中一個代表。Cynthia 也因為接觸了 matrescence,而決定回到研究所去當學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什麼是 matrescence。 ============= ✍️ 想聊重點 02:09 什麼是 matrescence? 07:46 matrescence 與 adolescence(青春期)都是人身心轉變的重要階段 09:32 懷孕生子,期待與現實的落差 20:36 Cynthia 接觸到 matrescence 的契機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 上線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聽眾的迴響與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問卷,讓我們更加了解你們,未來製作更符合大家期待的內容! 填寫問卷➡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1 Nov 2022【蒙特梭利小短篇 EP.28】完美的傳說00:11:50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篇由 AMI 培訓師 Sarah Werner Andrews 所寫的文章,我認為這篇文章,會正中任何一位追求「完美」、有「完美傾向」、或認為「完美」是最好的人,而我也是其中一個。 Sarah 提到英文字典對 「perfect」的幾個解釋:例如絕對符合對理想的敘述或定義,已經完整而無法再進步,或完全符合特定的情況或用途。但追求「完美」的黑暗面,往往發生在我們期待孩子都要符合這些對「完美」的詮釋時… ※ 參考資料: Andrews, S. W. (2017). The Myth of the “Perfect” Child. NAMTA Journal, 42(2), 3–21.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現在,讓你不只用聽的,還能用看的!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 → 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 ★ 追蹤〈媽很想聊〉IG,獲得更多育兒、自我成長、蒙特梭利相關資訊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蒙特梭利議題,也歡迎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未來能規劃進節目中! 可以透過 email: podcast@y2edu.org,或是在我們的 IG @y2podcast 或臉書 @y2edu,私訊或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也請到 Apple Podcasts 給我們五星評價!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7 Sep 2024【想聊 EP.134】如果可以,誰都想在好好被愛著的環境裡成長 feat.文國士.國國老師00:39:16
最近在國國老師的臉書上,我看到他分享了一個故事,寫道「是訃聞也是一份盼望」,我帶著有點沉重的心情進入了他的文章,故事是從他曾陪伴過的一個家園少年,因為和陌生人起爭執,被對方當場刺死開始,貸出不管是思覺失調患者或安置機構的少年的不合時宜、不被理解、不被接納的困境。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震撼,也因此,今天特別想邀請他來與我們聊聊,這些生命的故事,希望能帶給我們一些啟發與反思。 ============= 🎤 想聊來賓 文國士.國國老師 「蜕變方成事—支持孩子的照顧者」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過去曾任偏鄉教師、「陳綢兒少家園」生活輔導老師,用愛陪伴弱勢家庭的孩童,給予他們一股溫暖的力量。 爸媽都是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他,卻彷彿有著源源不絕的愛,並把這份愛傳遞給其他弱勢家庭的孩子。 身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家屬,他希望這個社會可以少點歧視、多點同理,少點惡意、多點溫暖,讓所有因為精神疾病而受苦的病患、家屬,都能自在地生活,不再飽受異樣的眼光。 FB【蜕變方成事】:https://www.facebook.com/changeformula?locale=zh_TW 延伸聆聽【想聊 EP.47 為什麼他們看起來「不正常」? 愛的失落與期盼 feat. 文國士.國國老師】:https://www.y2edu.org/zh/y2podcast-2/2022/04/13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2 Jun 2021【蒙特梭利小短篇 EP.5】Mindful Parenting 與蒙特梭利00:11:17
我們在上一集小短篇中,聊到了有意識的,或是也有人稱「正念育兒」— mindful parenting,其實這是我自己成為媽媽後,讓我得到很多收穫與滿足的一個點。而為什麼我會喜歡蒙特梭利理論,就是因為她的理念,直接呼應了有意識生活的方式:正念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執行蒙特梭利理念,執行蒙特梭利理念的同時,也能幫助我們強化正念的能力。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mindful parenting 跟蒙特梭利吧! ============= ✍️ 想聊重點 02:27 mindful parenting 育兒的 9 個核心重點 05:38 執行 mindful parenting 的好處 06:49 mindful parenting 有什麼缺點嗎? 07:26 正念育兒與蒙特梭利的連結 ============= 🔎 關於【蒙特梭利小短篇】 由「媽很想聊」Cynthia 與 Y2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共同企劃,透過短篇 podcast 內容,帶您由淺入深,就像與朋友喝杯咖啡般輕鬆,漸進地認識蒙特梭利理論與應用!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蒙特梭利議題,也歡迎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未來能規劃進節目中! 可以透過 email: podcast@y2edu.org,或是在我們的 IG @y2podcast 或臉書 @y2edu,私訊或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也請到 Apple Podcasts 給我們五星評價!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5 Apr 2022【想聊 EP.46】當生命影響生命 ft. 徐凡甘老師00:47:19
4 月是「媽很想聊」的教育月。我們每週會邀請一位擁有豐富經歷的教育工作者訪談,從不同面向來聊聊教育這件事。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徐凡甘老師。建中台大畢業的他,才 30 歲就擁有許多身份:他是總統教育獎得主、TFT 偏鄉教師、「城市浪人」流浪挑戰賽的共同發起人,並即將投入青少年教育領域,看似順遂的人生,卻是源自於 15 歲時一個差點讓他放棄自己生命的經歷…… ============= 🧘‍♀️ 想聊來賓 徐凡甘 15 歲的我,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楣的人; 21 歲的我,在柬埔寨農村高腳屋下簡陋的教室看到生命的希望; 24歲的我,在「為台灣而教」中確立教育是我的人生志向;現在的我,每一步都在為圓夢努力。 →我的選擇,是把生命活得更好:從換腎少年、創業青年到偏鄉教師,總統教育獎得主徐凡甘的甘苦人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32496?sloc=main) ============= Y2MAC【開創精神獎學金】 專屬小六女生,即日起開放申請! 您期望您的女兒,能在青春期得到充分支持, 茁壯為堅定、自信、共好的人, 相信只要有心,便能為世界帶來改變嗎? 即將於 111 學年度啟動的毅宇蒙特梭利青少年群學 (Y2MAC), 正式推出小六女生限定的「開創精神獎學金」 即日起開放申請! 申請截止日:2022 年 6 月 30 日 了解更多申請細節 → https://www.y2edu.org/zh/latest-news/2022/5/25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5 Nov 2024【想聊 EP.139】分享愛與感受愛00:26:44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裡頭有許多小小孩回答「什麼是愛」。童顏童語的真摯回答,讓人心都溫暖了起來! 小時候,我們最先接觸到的「愛」,通常來自親近的照顧者,包括父母、祖父母等;隨著年齡增長,我們對愛的理解,擴展到了對班級、同儕社群的向心力與喜愛、對偶像的熱愛、對男女朋友青澀的愛;再長大些,對社區鄰里、國家的愛……隨著年齡與身分的不同、生活經驗與所處環境的不同,「愛」也有了各種不同的形式與行為展現。生命裡,我們會遇到許多不同的愛,你曾想過,愛是什麼嗎? 「什麼是愛?」16個孩子的回答,讓大人千瘡百孔的心找到溫暖:https://reurl.cc/4dMEDL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2 Sep 2021【想聊極短篇】蒙特梭利老人失智照護,帶我們重新思考"孝順"的意義00:03:43
#預告 👉 完整內容,9/15 週三,準時上線 【想聊 EP.30】蒙特梭利與長者失智照護|ft. 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鄭同僚教授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走過一生,當我們,或者我們的父母邁入老年,如何有尊嚴、有意義地活著,相信是每個人,最大的願望與幸福。多應用於幼兒教育的蒙特梭利,為達成這樣的目標,提供了一個經過實證的方法—「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這是一種關於改變態度和改變照護者為老年人提供護理和支持的方式。 今年 11 月,將有一場難得的「蒙特梭利老人失智照護工作坊」,由 AMI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老年與失智科學教育委員會 (Association of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e Scientific Pedagogical committee ) 主席安.凱莉(Anne Kelly)主講。她將分享一般人如何為功能退化的長者或失智症患者,以蒙特梭利方法,提供符合需求與兼顧尊嚴照護;如何透過照護過程中的互動,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能獲得身心的最大幫助。 這一集中,我們特別邀請到主辦工作坊的 TMEC 政大台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計畫主持人鄭同僚教授,來與我們聊聊,他接觸蒙特梭利失智照護的契機,以及為何想在臺灣推動的初衷。 ──────────────────── ▌蒙特梭利老人失智照護工作坊 ▌ https://reurl.cc/ARqgd8 ────────────────────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1 May 2021【想聊 EP.24】現在的教育,應預備孩子 20 年後該有的樣貌|ft.大數據專家/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楊立偉00:29:36
這次我們邀請到台灣知名的大數據專家,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楊立偉博士,來與我們聊聊,從他身兼家長、成功創業家、以及大學任教多年的經驗,他在思考孩子教育時,最主要的考量點是什麼?以及大家可能很好奇的,大學面試時,教授到底都在看什麼呢? ============= 🎊 想聊來賓 楊立偉 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國內規模最大網路情報與社群口碑自動分析平台意藍資訊創辦人 楊立偉博士任教於國立台灣大學,研究領域為資料庫及資料分析、知識工程、搜尋引擎等,擁有超過二十項專利技術。他所帶領的意藍資訊及龍捲風科技為國內最大之搜尋引擎及語意分析廠商,擁有上千家企業客戶,並赴日本參加國際檢索比賽獲第一名。 他創立國內規模最大的網路情報與社群輿情自動分析平台,運用雲端技術,涵蓋台灣地區九成以上的社群流量,每日新增近百萬則情報,運算及分析資料達數億筆規模,具有高準確率、高覆蓋率、高時效性等優勢。楊博士於 2009 年獲經理人雜誌評選為年度「100 MVP 最有價值經理人」,2014年獲數位時代雜誌選為代表台灣軟體的封面人物之一。代表著作為《社群大數據 : 輿情觀測及分析應用》(Social Big Data : Listening & Analytics)。 延伸閱讀~打 Game 打到創立大數據公司 楊立偉的遊戲人生 ============= ✍️ 想聊重點 00:59 思考孩子教育時,楊博士最主要的考量點是什麼 06:14 我們現在投注的教育,應是預備孩子 20 年後該有的樣貌 10:41 楊博士在大學端,觀察到現在孩子跟從前有什麼相同與不同之處 14:59 為孩子選擇實驗教育的父母,都有某種程度的焦慮,那你是怎麼想的呢? 22:05 還在擔心孩子能否「考」上好大學嗎?大學面試教授到底都在看什麼! 24:54 在台大任教的 15 年,你覺得什麼特質的學生畢業後的人生會比較快樂 27:13 給父母的建議:成為陪伴孩子長大的人生教練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 上線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聽眾的迴響與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問卷,讓我們更加了解你們,未來製作更符合大家期待的內容! 填寫問卷➡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6 Oct 2021【蒙特梭利小短篇 EP.11】蒙特梭利理論下的假設00:14:45
在上一集的蒙特梭利小短篇中,我們聊到了「人本學習理論」,1950 年代開始風行的「人本心理學」跟這個學習理論有直接關連,其兩個代表人物就是亞伯拉罕.馬斯洛 (Abraham Maslow) 與卡爾.羅傑斯 (Carl Rogers)。 我第一次聽到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是在大學的組織行為課裡,而第二次接觸,則是我參與 AMI 0-3 歲的蒙特梭利培訓時。我的培訓師在還沒有開始介紹任何蒙特梭利理論前,首先提到的就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這也是為什麼我想在小短篇中,跟大家深入地聊聊蒙特梭利與人本心理學的連結。 ============= ✍️ 想聊重點 01:56 每個理論的背後,一定有它的理論基礎與假設 02:44 蒙特梭利梭利理論下的假設 05:03 關於人本心理學 07:08 蒙特梭利與人本心理學共享的 4 個對人類的假設 07:54 馬斯洛論「人類天生會積極想滿足的需求」 08:49 達到自我實現的人會呈現 9 個特質 ============= 🔎 關於【蒙特梭利小短篇】 由「媽很想聊」Cynthia 與 Y2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共同企劃,透過短篇 podcast 內容,帶您由淺入深,就像與朋友喝杯咖啡般輕鬆,漸進地認識蒙特梭利理論與應用!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蒙特梭利議題,也歡迎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未來能規劃進節目中! 可以透過 email: podcast@y2edu.org,或是在我們的 IG @y2podcast 或臉書 @y2edu,私訊或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也請到 Apple Podcasts 給我們五星評價!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1 May 2021【想聊極短篇】父母要成為陪伴孩子長大的「人生教練」00:01:44
#預告 👉👉 完整內容,5/12 週三,準時上線 👈👈 ▌EP.24 現在的教育,應預備孩子 20 年後該有的樣貌 ft.大數據專家/台大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楊立偉 ▌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想聊極短篇 #趨勢 #大數據 #台大 #實驗學校 #大學面試 #教育選擇 #混齡 #蒙特梭利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y2podcast #y2edu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4 Jun 2024【想聊 EP.121】當OOO達成時,人生就會幸福美滿了嗎?00:35:28
當我們埋首於工作或生活時,你是否曾有過一個想法:當我完成這項專案、當我年薪突破 OO 萬時,我一定會過得比現在更幸福快樂。然後你繼續專注於工作,期待著達成目標的那天——儘管巨大的壓力時常讓你胃食道逆流。最近看到一篇網路文章,叫「Why Repeatedly Saying "I'll Be Happy When" Could Be Holding You Back in Life and Your Career」,提到一個叫「"I'll be happy when" syndrome」,可以翻譯為「當我達成OOO的時候,我就會獲得幸福」症候群,就是在探討這個現象。 人生或生活裡有目標,是一件很好的事,但如果這個目標,讓我們一直處在自己壓力的臨界點,甚至忽視了生命中其他重要的事物,比如家人、孩子、健康,那是否有點本末倒置?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這個「I'll be happy when—當,我將會幸福」症候群。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2 Sep 2023【想聊 EP.95】潛伏在開學季背後的隱隱不安––校園霸凌 FEAT. 親子天下資深記者潘乃欣00:52:55
新聞與社群軟體上,不時會看到「霸凌」的新聞,甚至發生時的影像,讓家長們聞「霸凌」色變!害怕孩子在學校,成為受害者,也害怕孩子成為加害者。台灣近年校園霸凌通報數字屢創新高,除影響兒少身心健康,也導致拒學、閱讀成績變差等負面現象。親子天下雜誌在開學季的九月,特別推出「同理.包容 終結霸凌」特刊,從法律、心理等面向,談生活中的「微歧視」如何演變成霸凌,以及網路成為兒少生活必備後,為何加劇霸凌嚴重性。 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這期特刊的主編,親子天下資深記者潘乃欣,來與我們談談這個話題。 ============= 🧘‍♀️ 想聊來賓 潘乃欣 現為親子天下資深記者,也曾是報社教育線記者。和108課綱一起上線跑教育,尤其關注教育政策、中小學生學習與生涯探索議題。 ● 更多潘乃欣報導文章https://reurl.cc/eLRMNK 親子天下「同理.包容 終結霸凌」特刊https://www.parenting.com.tw/magazine/1503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立即訂閱,每月獲得最新的親職、育兒、夫妻關係、蒙特梭利資訊 → 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6 Jan 2021【想聊 EP.9】跨國企業人資媽媽的「育兒神隊友」養成心法|ft. Petite Blumen 蒙特梭利育兒平台創辦人 Monica00:27:54
為跨國公司在全球發現和培養人才十多年經驗的 Monica,與德國籍夫婿因為工作來到台灣。帶著兩個不到三歲的孩子,在沒有任何家人或全天保母的奧援下,她不但發展起自己的協槓副業、維持著三鐵的興趣,同時兩個孩子也順利地成長著… 聽到這,許多媽是不是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到底,Monica 是怎麼做到的?讓我們接著聽下去… ============= 想聊來賓~MONICA LIU-UHLMANN 「當探索和啟發孩子成長成為我的使命時,在這段美好旅程中支持父母便成為至關重要的一環。」 過去的十多年,作為一名擁有倫敦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職業女性,我大部分時間都在為跨國公司在全球發現和培養人才。現在,我是兩個小男孩的媽媽(年齡分別為 2.5 歲和 6 個月)。看著孩子每天的成長和發展,激發了我發起 Petite Blumen* *這個平台的靈感。目前我也正在修讀由美國蒙特梭利協會(American Montessori Society, AMS)主辦的「蒙特梭利嬰幼兒 0-3 歲教師課程」。曾居住上海、倫敦、新加坡和德國,目前居住在台北。 Petite Blumen 官網➡https://www.petiteblumen.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titeblumen IG➡https://www.instagram.com/petiteblumen/ ============= 想聊重點 02:08 Monica 如何從企業人資,成為推廣「在家蒙特梭利」的斜槓媽媽 04:37 開始了斜槓副業後,生活有什麼不一樣呢 08:28 沒有家人支持下,她如何安排時間育兒工作創業,還同時保有自己的時間 11:01 夫妻如何磨合、溝通工作與家務分配?先確認雙方對同一件事的「底線」! 15:19 我們無法改變任何人,甚至是自己的孩子,但父母可以怎麼做… 16:41 育兒的觀念,有時跟管理公司也是相通的—先設定目標 19:06 當對方不小心越過你設定的底線時,她怎麼處理? 21:11 伴侶關係中,你希望對方參與更多育兒的活動,可以如何做 ============= 《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 上線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聽眾的迴響與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問卷,讓我們更加了解你們,未來製作更符合大家期待的內容! 填寫問卷➡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 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3 Apr 2021【想聊 EP.19】你曾自問,要選擇工作,還是孩子嗎?00:24:51
媽真的非常需要看劇! 國內外有很多好的電影、影集還有連續劇,不用離開家,隨時都能看。除了紓壓、放空,我喜歡看一些也會讓我反思人生的影集。前陣子我看了楊丞琳的「荼蘼」,裡頭主角面臨重大的人生抉擇:追自己的夢想抑或事業,是愛還是責任。這個劇會那麼好看,我覺得是因為許多女性都有共鳴,因為都曾遭遇過這個困難的抉擇。今天,我們來跟 Diane 聊聊她的經驗與抉擇。 ============= ✍️ 想聊重點 05:39 有了孩子後,你曾自問要選擇工作,還是選擇小孩嗎? 11:09 要兼顧工作與家庭,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13:54 工作與家庭雙重壓力的女性,身旁的人如何支持或協助她們: 17:38 (1) 你是在做別人眼中的自己,還是真實的自己? 19:52 (2) 你看到的,真的是生活的全部嗎?+【小測驗】 21:09 (3) 跳出自己的本位,去看到對方的付出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 上線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聽眾的迴響與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問卷,讓我們更加了解你們,未來製作更符合大家期待的內容! 填寫問卷➡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2 Nov 2021【想聊 EP.34】我不配被稱作「好媽媽」– 這麼想的你,可能患了「冒名頂替症候群」00:39:31
當被人稱讚是「好媽媽」時,你是否開心之餘,也忍不住心虛,覺得「其實我沒那麼好」,並找一大堆理由告訴自己,做對事情只是「運氣好」、都是因為別人的幫助才成功、這次只是僥倖…如果你有上述症狀,你很可能也患了「冒名頂替症候群」。 ============= ✍️ 想聊重點 03:53 什麼是「冒名頂替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 06:05 你也有這些「冒名頂替症候群」的症狀嗎? 11:24 「冒名頂替症候群」可以被克服嗎?3 步驟,培養「成長型思維」 24:28 如何幫助孩子,培養成長型思維 33:12 成長與生活體驗,如何影響我們成為現在的自己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8 Jan 2022【蒙特梭利小短篇 EP.16】吸收…什麼?00:15:18
如果談到 0-6 歲階段的蒙特梭利理論,一定會出現「吸收性心智」,還有「敏感期」這兩個關鍵字。蒙特梭利醫師的研究發現,6 歲前是養成人類基礎的關鍵期,類似蓋房子要先打好根基,上面的建築物才會穩固。 0-6 歲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時間,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0-6 歲的「吸收性心智」,以及身為成人的我們,可以做什麼來好好重視 6 歲前,孩子的寶貴時光。 ★ 追蹤〈媽很想聊〉IG,獲得更多育兒、自我成長、蒙特梭利相關資訊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 ✍️ 想聊重點 01:20 什麼是「吸收性心智」 05:35 吸收性心智的功能 07:54 第 2 個胚胎期—出生之後的前 3 年 09:59 身為成人的我們,如何支持 6 歲前孩子的發展 參考資料:AMI 0-3 歲培訓課程內容 ============= 🔎 關於【蒙特梭利小短篇】 由「媽很想聊」Cynthia 與 Y2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共同企劃,透過短篇 podcast 內容,帶您由淺入深,就像與朋友喝杯咖啡般輕鬆,漸進地認識蒙特梭利理論與應用!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蒙特梭利議題,也歡迎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未來能規劃進節目中! 可以透過 email: podcast@y2edu.org,或是在我們的 IG @y2podcast 或臉書 @y2edu,私訊或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也請到 Apple Podcasts 給我們五星評價!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0 Jul 2024【想聊 EP.128】讓人幸福的 SEL 社會情緒學習 FEAT.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召集人潘乃欣00:41:40
明顯感到我的小孩這一代的環境跟我自己成長的環境有很大的不同。這一代的孩子,從出生就有強大功能的手機、平板相伴。隨時隨地都能打電話、發訊息、聽音樂、找資料、與社群連結。到底在暴露在網路世代長大對孩子們有什麼影響呢? 「親子天下」在今年 6 月發佈一份他們針對台灣 22 個縣市,近萬名 2008 到 2013 間出生,也就是目前在就讀小學 5 年級到國中 9 年級孩子,「過曝世代中小學生心理韌性」的調查報告。「過曝世代」,指的是「過度暴露於網路下成長的年輕世代」。今天很榮幸與親子天下的乃欣一起聊聊他們的發現。 ============= 🎤 想聊來賓 潘乃欣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召集人,資深記者,也曾是報社教育線記者。和 108 課綱一起上線跑教育,尤其關注教育政策、中小學生學習與生涯探索議題。 更多潘乃欣報導文章:https://reurl.cc/4rgAkY 親子天下「過曝世代」專題:https://site.parenting.com.tw/topic/oversharing-1412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0 Sep 2024【想聊 EP.133】告別心累的 2-6 歲教養攻略 feat. 資深幼兒教育專家何翩翩老師00:38:33
剛出生的孩子,一開始是抱在懷中的小天使,但到 2 歲漸漸掌握語言與動作後,開始有了「自我主張」,會提出各種「不要」與「要」時,即進入許多新手爸媽們都曾聽聞過的「Terrible Two」麻煩的兩歲,這可能算是父母育兒生涯第一個大魔王階段。 在 2-6 歲孩子即將從家人的環境,進入幼兒園的時期,家庭會開始面對各種教養與教育的難題,比如如何建立家庭的教養原則、如何與小小孩溝通可以與不可以……。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這個領域的專家,曾幫助過上千個家庭的資深幼兒教育專家何翩翩老師,來與大家傳授這個時期的教養心法。 ============= 🎊 媽很想聊,粉絲獨家優惠! 建立教養原則、掌握精髓、告別心累~何翩翩老師【幼教專家的2-6歲實戰攻略】,現已上線! 媽很想聊粉絲獨家優惠:早鳥優惠 49 折,2024/9/30 23:59 前,輸入「MT300」再折 300 元! 課程連結:https://cplink.co/Imp6Tky3 ============= 🎤 想聊來賓 何翩翩老師 紐約大學幼教碩士畢業,現任牧村文教創辦人,為 AMS 蒙氏 3-6 歲教師,有幼兒園園長 13 年資歷。 每年輔導超過 500 對親子、主講過 150 場以上的教養演講,長期投身於幼兒教養領域,在幼教工作領域幫助過上千個家庭。 牧村親子共學教室:https://www.montville.com.tw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 Jun 2023【想聊 EP.87】親子關係 2.0:成年的我 VS. 年邁的父母00:37:08
當我們講到「親子關係」,很少提與年邁父母之間的相處,許多人儘管用心育兒,努力去做好父母的角色,但當回到原生家庭,卻仍忍不住用孩子的心態去理解與自己父母的關係,造成與父母的衝突。這是隨著我們與父母年齡增長,每個人都需要去思考的課題。 最近有一本新書,叫做《我們是血脈相連的陌生人》,談的是比我們早一步邁入老年的父母,他們在慢慢老去時,經歷的心理改變與心聲,理解後,才能夠化解親子間長年累積的衝突,讓雙方在過程裡能試圖找到健康相處的平衡點。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節目 IG (@y2podcast) 或 FB (@y2edu) 留言。 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4 Dec 2024【想聊 EP.144】用儀式感,創造關於「家」的溫馨記憶00:40:34
還有一個月就是農曆新年了!記得小時候,每到過年無論是街頭巷尾或電視節目,都有滿滿的年節氛圍。隨著小家庭越來越多與現代生活型態的改變,以往過年的習俗或規矩漸漸沒有那麼必須,許多家庭甚至在過年長假時安排出國或去外縣市度假,也省了張羅年夜飯的辛勞。你是否也會懷念小時候的過年氛圍呢?這是為什麼呢?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1 Dec 2020【想聊 EP.1】孩子心,海底針~原來孩子想的不是我以為的!00:24:45
幼稚園大班的哥哥,為什麼一直拿筆尖戳躺在嬰兒車中的弟弟呢? 孩子晚飯吃一半,居然跑去客廳、還爬上了茶几!? 小小孩們時常做出許多大人無法理解的舉動,挑戰大人的底線、造成媽媽的驚嚇,甚至不禁懷疑自己—難道,我生了個壞孩子? 對成為母親的我們來說,孩子心,彷彿海底針。是否是做大人的我們,早已遺忘了孩子內心那份單純美好而產生誤會?或孩子想的,還沒有能力說出口?今天,就來聽 Cynthia 與 Diane 聊聊,如何超越語言溝通,發掘孩子心中的所想~ ============= 《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 上線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聽眾的迴響與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問卷,讓我們更加了解你們,未來製作更符合大家期待的內容! 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本集想聊重點 02:50 小孩的想法,跟我們真的很不一樣… 04:27 當孩子做出你不理解的行為,媽可以怎麼做 07:15 媽心中又急又氣,如何冷靜與與孩子做「溝通」 15:18 親子相處時,觀察孩子,為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16:48 父母如何好好「觀察」孩子 18:45 面對還不會說話的孩子,為何爸爸媽媽更需用心同理他們的想法 更多【想聊~小撇步】→ https://www.y2edu.org/zh/y2podcast-/2020/12/01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 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點個讚!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6 Aug 2022【想聊 EP.58】閱讀是責任、才能、興趣還是習慣?ft. 小壁虎老師 蔡孟耘00:41:39
最近,Bill Gates 在他的 LinkedIn 放了一張他 1973 年,高中穿著畢業服的照片。他說:「最近有人問我,我會給想為世界創造正向影響的年輕人什麼建議。這個問題讓我思考了很多,我會對年輕版的自己說什麼?我會給他的建議很簡單——大量閱讀,然後找到自己享受的一個能力。」 確實,幫助孩子「培養閱讀的習慣」,應該是各個育兒領域裡最沒有爭議的目標。因為這是一個能幫孩子變聰明、有想像力、自學,能伴隨孩子一輩子的好習慣。但對於從小就不太愛看書的爸媽來說,面對這任務就感到特別的無助! 還好今天,有閱讀專家「小壁虎老師」要來跟我一起聊!一起來聽聽老師怎麼說~ ============= 🧘‍♀️ 想聊來賓 小壁虎老師 蔡孟耘 現任國小教師、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語文領域(國語文)教科書編寫委員,曾任宜蘭縣語文領域(國語文)兼任輔導員,榮獲教育部閱讀推手獎、宜蘭縣閱讀推手教師、親子天下閱讀推手教師、親子天下教育創新領袖。小壁虎老師’S Blog 榮獲 2011 年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教育應用部落格前四強。 從事教職 20 年,教學充滿創意風格,是個行動派的實踐家。有一個經營了 16 年的小壁虎老師部落格,累積近 800 篇教學紀錄,其中以語文教學、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文章占多數。十幾年來致力推動閱讀,研發許多有趣的活動引導孩子學習閱讀方法、策略,這些教孩子學會閱讀的活動深受家長與其他教師喜愛。 ● 部落格:https://2blog.ilc.edu.tw/1003/ ● 出版:https://reurl.cc/60ZllV ============= 🎁媽要送書囉! 這次我們準備了 2 本小壁虎老師的新書《閱讀起步走!超前培養孩子的資優閱讀力》,要送給媽很想聊的忠實聽眾們! 如何獲得?快前往節目官網查看→ https://www.y2edu.org/zh/y2podcast-2/2022/08/17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9 Jul 2022【想聊 EP.56】愛地球從布尿布開始 ft. 臺灣布尿布育兒推廣協會理事長王筱昀00:46:11
有非常多想多愛地球的朋友希望能用更環保的方式過生活,這幾年在歐美,也有吹起一個環保育兒的趨勢,那就是選擇可以重複使用的布尿布,而不是一次性的丟棄式紙尿布。 今天,我們就要來跟在 2019 年創辦的「臺灣布尿布育兒推廣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二寶媽媽與職業婦女的王筱昀一起來聊。 ============= 🧘‍♀️ 想聊來賓 職業+雙寶媽咪 筱昀 懷孕時就下定決心使用布尿布,以為布尿布會麻煩到沒辦法上班而離職全心帶小孩,沒想到輕鬆到可以邊唸碩士還邊開媽媽教室與做代購(笑)。回到職場之後還是繼續全布尿布育兒,同時擔任非營利組織-臺灣布尿布育兒推廣協會理事長,想要告訴全天下媽媽,我行、妳絕對也可以! 臺灣布尿布育兒推廣協會FB: https://www.facebook.com/TWClothDiaper/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3 Mar 2022【Just Pause EP.3】How Do You Unwind From Your Day?00:16:09
In the first few episodes of Y2 Podcast's [Just Pause] series, we invite Jessica, a Columbia University Spiritual Psychology MA and Maternal Wellbeing Educator, Certified Meditation Coach, Intuitive Guide, and Mindful Mama to two boys! Through guided meditations, she shares easy and practical methods of bringing more ease and calm in the everyday life of women, mothers, parents, and educators. Jessica specializes in uplifting women and mothers in living their most aligned and authentic life through private and group mind-body and spiritual support. Visit her at www.thelotuspond.org. ============= 【Just Pause EP.3】How Do You Unwind From Your Day? After a long day or week, do you notice how you close out your evenings? For many of us these days, highly likely do we find ourselves sitting in bed mindlessly watching Netflix dramas or scrolling through social media until our eyelids are heavy. It is not surprising then that studies have shown screen time before bedtime can drastically increase the amount of time it takes to fall asleep, while more importantly, reduce our sleep quality and affect our focus the following day. So, what if we intentionally took the time to wind down mindfully? In this episode, cozy up and unwind from your day, even if it’s a much needed nap, by following Jessica’s meditation to relax the mind, body, and soul for a truly “restful” sleep. 00:01 intro 03:06 begin the guided meditation ★ There is also a "no background music" version of this episode, you can choose the best way for you to begin a journey of meditation. 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visit our website → https://www.y2edu.org/en/y2podcast/2022/03/14 ============= Jessica Kay Lee Certified Meditation Coach Jessica is a Columbia University-trained spiritual psychology and maternal wellbeing educator, certified meditation coach, an intuitive guide, and mindful mama to two spirited boys! As a global citizen and Asian American, Jessica combines her Eastern roots and Western academic training, founded The Lotus Pond, to offer culturally-sensitive meditation programs for individuals and groups. As a modern woman and a mother, she implements a feminine and intuitive approach in her healing and teachings. As a fellow human being, she shares practical yet powerful science-based tools that cultivate an aligned, connected and enriching experience in the here and now! She looks forward in working with those whom feel called to her energy! → The Lotus Pond (https://www.thelotuspond.org/) ============= Find Y2 podcast at following platforms: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Y2 Foundation for Future Education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8 Jan 2021【想聊極短篇】我們無法改變任何人甚至是自己的孩子,但身為父母可以…00:00:55
🎧聆聽完整內容~ 【EP.9 跨國企業人資媽媽的「育兒神隊友」養成心法|FT. PETITE BLUMEN蒙特梭利育兒平台創辦人MONICA】 →https://www.y2edu.org/zh/y2podcast-/2021/01/27 其他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媽很想聊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 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 上線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聽眾的迴響與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問卷,讓我們更加了解你們,未來製作更符合大家期待的內容! → 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3 Aug 2022【蒙特梭利小短篇 EP.25】初次上學的焦慮 (上)00:10:26
9 月是學校新學期的開始。家有小小孩的爸爸媽媽,你們正在經歷孩子開始上托嬰中心或幼兒園嗎?這或許是孩子第一次那麼長時間離開家庭環境,與你們分離。 對每個家庭、每對父母、每位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重要、值得慶祝的里程碑。然而,孩子初次自己去上學的這個分離,也為「爸爸媽媽與孩子」帶來許多焦慮、不安、與擔憂。所以趁著新學期的開始,我們就分兩集來聊「發展」、「蒙特梭利」還有「初次上學的焦慮」。 ※ 參考資料: ● Understanding Separation Anxiety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A Montessori Approach to Letting Go and Separation AnxietyWhat Is Stranger Anxiety?Separation Anxiety認知發展論 ============= ★ 追蹤〈媽很想聊〉IG,獲得更多育兒、自我成長、蒙特梭利相關資訊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蒙特梭利議題,也歡迎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未來能規劃進節目中! 可以透過 email: podcast@y2edu.org,或是在我們的 IG @y2podcast 或臉書 @y2edu,私訊或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也請到 Apple Podcasts 給我們五星評價!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4 Feb 2023【想聊 EP.75】痛苦的好事 feat. 哇賽心理學創辦人蔡宇哲00:54:31
今天要跟我來聊的是心理學 podcast 界的大咖,《哇賽!心理學》的創辦人與總編輯蔡宇哲博士。宇哲是中正大學的心理學博士與作者,喜歡從科學研究與生活運用來分享心理學,希望人人都可以由心理學當中認識真實的自己,也因此能夠更溫柔的對待他人。聽起來是落入人間,有溫度心理學啊! ============= 🎁媽要送書囉! 我們準備了 2 本宇哲老師的新書《轉個念,解鎖學習密碼》要送給媽很想聊的聽眾們! 如何獲得?快前往節目官網查看→ https://www.y2edu.org/zh/y2podcast-3/2023/02/15 ============= 🧘‍♀️想聊來賓 蔡宇哲 中正大學心理學博士,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哇賽!心理學」創辦者兼總編輯。泛科學、幼獅少年、國語日報科學版……等專欄作者,著有《神奇的心理學》、《用心理學發現微幸福》、《哇賽!心理學》。喜歡分享心理學,希望人人都可以由心理學當中認識真實的自己,也因此能夠更溫柔的對待他人。 ● 《哇賽心理學》:https://portaly.cc/onyourpsy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https://www.facebook.com/y2edu">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3 Feb 2023【靜下心 EP.12】靜心圓圓:愛與慈悲的練習00:12:56
過去幾年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課程與工作都可經由網路進行,而當下大約五歲的孩子,也已開始接觸各種科技與網路用品。科技可以為生活帶來便利,但也讓我們與大自然似乎漸漸疏遠。我們迫切地需要思考,如何讓孩子與真實的世界,建立更緊密的關係與連結。這一集中,舒雯老師將邀請您與孩子,一起進行兩個練習:大自然的聆聽,與地球媽媽的感恩。透過這個練習,讓我們重新打開感官,用心感受周遭世界的美與善。 這一集也是此次系列練習的最後一集,希望透過這五集練習,幫助孩子學會傾聽自己、感受自己,進而能更了解自己。當孩子能接受自己與愛自己時,他們也將有能力去同理別人,並且去愛這個世界。 ※ 練習參考音樂來源:Sound Effect from Pixabay 延伸練習視頻:地球媽媽的靜心 https://youtu.be/ZUmc-R5JQQw ============= 🧘‍♀️ 關於 楊舒雯老師 舒雯老師目前是美國加州「靜心圓圓」生命教育機構 Mindful Circles 的創始人,其工作室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為地方兒童、家長及學校推廣輔導靜心察覺生命教學課程。老師在美取得兒童幼教碩士學位,也在加州擔任蒙特梭利老師二十餘年,之後並於加州馬林正念教學機構取得合格正念教師執照並擔任該中心的客座老師。 在靜心圓圓生命教育課程裡,巧妙的把蒙特梭利和平教育,西方的正念教育及東方哲思做創意的融合,並用孩子能接受的好玩遊戲方式,讓小朋友及大人們在有趣的靜心練習裡經歷彼此,建立獨特的語言溝通模式,善巧的讓表達情緒成為親子關係裡學習的養分。老師並把自己多年的一線生命教育心得集結成冊,其著作在美國、中國、台灣都有發行,書中的許多練習都深受小朋友及家長喜愛,也是孩子一生可以帶著走的受用啟蒙! ● 靜心圓圓官方網站 (中英文):https://www.mindfulcircles.me ● 著作《靜心圓圓 - 停想行,學會對自己負責》:https://reurl.cc/QbNbA9 ● FB《和舒雯一起靜心》:https://reurl.cc/nOxZ5l ============= 🔎 關於【靜下心】 期待在忙碌的日常中,為你帶來一段喘息與照看自己的時間。結合正念與心理學,我們會一同探索具科學研究基礎,讓人生最值得度過的不同練習。 將不定期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或老師,合作規劃內容,希望幫助每一個努力過生活的你,能隨時隨地以簡易的方式,為生活舒壓,並從練習中找到更深的意涵。這些練習不但適合個人,也適合與孩子一起。讓我們一同發現,邁向幸福與美好的生活哲學!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7 Jan 2023【靜下心 EP.8】靜心圓圓:與孩子一起靜下心00:08:12
生命教育,是每個孩子在生命初期,應被賦予最美的禮物之一。當大人與孩子都能把注意力放在當下正發生的事,感受平和,就能看見彼此之間的共振成長。 這次,我們邀請到美國加州生命教育機構 Mindful Circles「靜心圓圓」的創始人楊舒雯老師,企劃四集可以與孩子一起進行的靜心練習,希望透過靜心,幫助我們以更多的覺知和愛來生活。 舒雯老師把蒙特梭利和平教育、西方正念教育及東方哲思做創意的融合,並用孩子能接受的遊戲方式,與大人們在有趣的練習裡經歷彼此,讓表達情緒成為親子關係的養分。接下來的 4 集,將分別從聽覺與身體、聽覺與想法、聽覺與情緒、聽覺與愛與慈悲等四個面向,由淺至深地引導您與孩子,一同覺察內心,藉由瞭解自己和愛自己,進而更有能力瞭解與愛別人。 *延伸練習視頻:三分鐘來了解靜心圓圓 *https://youtu.be/CL0jbYC6vvo ============= 🧘‍♀️ 關於 楊舒雯老師 舒雯老師目前是美國加州「靜心圓圓」生命教育機構 Mindful Circles 的創始人,其工作室在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為地方兒童、家長及學校推廣輔導靜心察覺生命教學課程。老師在美取得兒童幼教碩士學位,也在加州擔任蒙特梭利老師二十餘年,之後並於加州馬林正念教學機構取得合格正念教師執照並擔任該中心的客座老師。 在靜心圓圓生命教育課程裡,巧妙的把蒙特梭利和平教育,西方的正念教育及東方哲思做創意的融合,並用孩子能接受的好玩遊戲方式,讓小朋友及大人們在有趣的靜心練習裡經歷彼此,建立獨特的語言溝通模式,善巧的讓表達情緒成為親子關係裡學習的養分。老師並把自己多年的一線生命教育心得集結成冊,其著作在美國、中國、台灣都有發行,書中的許多練習都深受小朋友及家長喜愛,也是孩子一生可以帶著走的受用啟蒙! ● 靜心圓圓官方網站 (中英文):https://www.mindfulcircles.me ● 著作《靜心圓圓 - 停想行,學會對自己負責》:https://reurl.cc/QbNbA9 ● FB《和舒雯一起靜心》:https://reurl.cc/nOxZ5l ============= 🔎 關於【靜下心】 期待在忙碌的日常中,為你帶來一段喘息與照看自己的時間。結合正念與心理學,我們會一同探索具科學研究基礎,讓人生最值得度過的不同練習。 將不定期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或老師,合作規劃內容,希望幫助每一個努力過生活的你,能隨時隨地以簡易的方式,為生活舒壓,並從練習中找到更深的意涵。這些練習不但適合個人,也適合與孩子一起。讓我們一同發現,邁向幸福與美好的生活哲學!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3 Dec 2022【想聊 EP.70】我是怎麼成為現在的自己?00:47:48
現代大眾對教養的關注,除了對待孩子的方式,也漸漸更多地討論「父母」本身。儘管讀再多教養的各種方法論,如果父母沒準備好自己的內心,在教養上仍可能充滿挫折與懷疑。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時常在節目聊女性的議題,無論是母女關係、女性成為母親的轉變、女性的人生選擇等等,希望透過聊,一步步幫助我們,更了解自己,找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為人父母之路。 成為大人的你,是否曾被沒由來的情緒襲擊?有時父母或孩子的一句話,好像就讓我感到傷心?我是怎麼成為今天的我?這些無以名狀的情緒到底從何而來?今天想跟大家聊一本書叫《因為我是女性》,作者侯玉珍從母親影響子女的角度,以「代際創傷」來向我們說明,有些觀念及傷痕可能在我們從小被教養的過程當中,不自覺的就承受並內化了…… ———————— 🎁媽要送書囉! 我們準備了 2 本侯玉珍老師的新書《因為我是女性》要送給媽很想聊的聽眾們! 如何獲得?快前往節目官網查看→ https://www.y2edu.org/zh/y2podcast-3/2022/12/14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現在,讓你不只用聽的,還能用看的!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 → 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6 Apr 2021【想聊極短篇】小學時,為孩子建立 一生受用的習慣與能力00:01:26
#預告 👉👉 完整內容,4/28 週三,準時上線 👈👈 EP.21 我的孩子適合蒙特梭利小學嗎【ft.啟心蒙特梭利創辦人錢思敏】(下)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想聊極短篇 #實驗小學 #實驗教育 #啟心蒙特梭利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y2podcast #y2edu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9 Aug 2023【想聊 EP.94】關於「教育」,爸媽也需要合夥人?feat. 滿兒圓蒙特梭利教育實驗團體創辦人馬毓鴻00:39:40
一間企業裡,如果生產部門和研發部門,在執行目標上不同調,甚至想法南轅北轍,這間企業恐怕難以創造出好的商品,長久經營都可能有問題。場景拉回到家中,孩子一天除了睡覺外,醒著的時間幾乎一半是在學校度過,如果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教養不同調,肯定也會讓孩子有許多困惑,甚至造成發展上的問題。 身兼父母、老師、辦學者三重身分的滿兒圓蒙特梭利教育實驗團體創辦人馬毓鴻老師,對這個議題特別有感,呼籲家長應該要與老師共同組成孩子的「教育合夥人」,為孩子創造能支持他們發展的環境,幫助孩子最好的成長! ============= 🧘‍♀️ 想聊來賓 馬毓鴻老師 滿兒圓蒙特梭利 0-12 歲學校創辦人 馬毓鴻老師為國際蒙特梭利協會(AMI) 0-3 歲認證合格教師、6-12 歲課程在訓中、12-18 歲青少年教師,於 2003 年創立滿兒圓幼兒園,而後成立托嬰中心及小學部,除了推廣蒙特梭利理念及教學之外,亦致力於特殊兒童融合服務、親子與家庭教育、蒙特梭利教師培力工作坊。 ● 滿兒圓蒙特梭利團體實驗教育:https://reurl.cc/XjG0zM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立即訂閱,每月獲得最新的親職、育兒、夫妻關係、蒙特梭利資訊 → 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7 May 2022【蒙特梭利小短篇 EP.21】重新認識自由與紀律 – (2) 自由篇00:06:21
我們一般對「自由」的理解,是從壓抑中被釋放,或是結束任何責任與限制。換句話說,「自由」是從「紀律」中被釋放。在傳統的定義下,「自由」是「紀律」是相反的。 但蒙特梭利醫師的觀察是:當我們把「自由」與「紀律」當成兩個分開,而且是相反的概念在看,我們得到的結果就是失控、混亂、衝動、放任與放縱。就算我們想改變,成人們也感到很不知所措。到底該怎麼辦呢? ※ 參考資料:Freedom and Discipline by Sarah Werner Andrews (Montessori Institute of Northwest) ============= ★ 追蹤〈媽很想聊〉IG,獲得更多育兒、自我成長、蒙特梭利相關資訊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蒙特梭利議題,也歡迎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未來能規劃進節目中! 可以透過 email: podcast@y2edu.org,或是在我們的 IG @y2podcast 或臉書 @y2edu,私訊或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也請到 Apple Podcasts 給我們五星評價!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3 Jul 2022【想聊極短篇】我畫的好醜,一點也不像……你也曾這樣想嗎00:01:35
#預告 👉 完整內容,7/6 週三,準時上線! 【想聊 EP.55】透過孩子的畫,看見他們的內心世界|ft.親子繪畫覺察師 皮皮老師 賴育立 ★ 追蹤〈媽很想聊〉IG,獲得更多育兒、自我成長、蒙特梭利相關資訊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5 Feb 2025【想聊 EP.149】天才背後的科學:蒙特梭利 feat. 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執行長徐永康00:51:42
蒙特梭利教育是一個發展於 19 世紀末的教育理念,至今她沒有被時代淘汰,甚至更受矚目。像 Google 的兩位創辦人、NBA 球星 Stephen Curry、大提琴家馬友友、Amazon 執行長 Jeff Bezos 等,小時候都曾接受蒙特梭利教育的啟發,Bezos 更在 2020 年更宣布投入 20 億美元捐作公益,要成立免費的蒙特梭利幼兒園,可見蒙特梭利幼兒園的教育精神對他的影響很大。那究竟是什麼,讓蒙特梭利的思想歷久不衰? 我們今天特別邀請到「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的徐永康執行長,他同時也是「政大臺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的協同主持人。永康之前在一場演講中從科學的角度,來談蒙特梭利教育,所以今天特別邀請他來聊聊這個議題! ============= 🎤 想聊來賓 徐永康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執行長,臺北市立大學幼教系兼任助理教授,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理事長 我的興趣是理解成為一個人的意義,特別專注在教育的基礎理論對於學習的詮釋,例如說,如何說明學習分辨行為的對和錯、詮釋這是世界的存在到底有怎樣的意義、找出我們學習到的知識的實用性問題,轉而落實在真實人間裡,我特別在意兒童對語言、自我心靈與宇宙存有的理解方式。 經由歷年經驗我擔任過文化部金鐘獎兒童節目、少年節目、動畫獎評審;文化部金鼎獎評審;國教署生命教育諮詢委員;在大學開的課程有「兒童文學與精神分析」、「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兒童哲學」等,目前在政治大學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服務,協助各地方政府與實驗學校運作。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3 Aug 2024【想聊 EP.130】從國際的慈悲翻轉到台灣的慈悲運動(下)feat. 利仁教育基金會 SEE Learning 中心課程組組長王麗雅 & 副主任林家薇00:49:07
在上一集,我們跟利仁教育基金會的綠枝執行長以及 SEE Learning 初階促進者燕錚老師,一起從國際的慈悲翻轉趨勢聊起,延續到利仁教育基金會在台灣推動 K-12 年級的 SEE Learning 以及對成人的「認知基礎慈悲訓練 (CBCT)」。 在這一集中,我們將與利仁教育基金會 SEE Learning 中心課程組組長王麗雅,與副主任林家薇,來跟我一起聊他們如何在台灣推動 SEE Learning,以及這對台灣的影響。 ============= 🎤 想聊來賓 王麗雅 利仁教育基金會 SEE Learning 中心課程組組長 台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畢。曾任輔導老師。導師,英文老師。 因為發現 SEE Learning 全面性與系統性的教案內容而啟動第二個學習曲線,且樂此不疲。 剛開始只想搞清楚如何做情緒導航, 栽進去才發現,學會用系統思考看事情還能幫自己調節身心,這個副產品挺好的。所以就繼續戴上鋼盔接受 SEE Learning L1 促進者培訓 以及 加碼 SEE Learning L2 促進者培訓 。在沒有人比我更閒的狀況下,收到生涯第一張名片「利仁教育基金會 SEE Learning 中心課程組組長」,開始 SEE Learning 推廣工作,樂此小疲、但不停。 林家薇 利仁教育基金會 SEE Learning 中心副主任、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兼任講師 畢業於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應用英文系、中央佛州大學美語教學碩士。在北科大當過專案講師,現在轉為兼任講師。在大學任教十多年中,常用生活化活動帶領學生學習英文,如地球日計畫為 30 天減塑膠挑戰等,但逐漸這幾年發現,學生對英文恐懼感很強,頭一次使用 SEE Learning 在暑假繁星技優英文課程,而且全程全英文,最後學生既然全體立正對老師敬禮,同學間學會一起面對共同的困境。從讓身心安穩的上課,課程多元化主題與深入探討題目,學生發現人生可以過得不一樣。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身心健康環境下成長! 利仁教育基金會FB: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55164115910 *認識 SEE Learning: *https://www.lizenfdt.org/page.php?cid=4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5 May 2021【蒙特梭利小短篇 EP.2】從居家 7 項活動,解析蒙特梭利環境預備00:16:09
上一集的小短篇中,我們聊到了在家蒙特梭利,並不是要在家複製一個教室的環境。因此這一集,我想來分享我自己怎麼在日常生活中「蒙特梭利」。 我將孩子會在家中進行的各種生活活動,分成7大活動,來一一解說。孩子在不同階段需要的環境與協助不同,我家是以 10 歲跟 8 歲小朋友的需求來做預備。我的分享只是其中一種樣貌參考,它不一定是最好的,或是適合每一個家庭,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助你找到適合你自己與孩子的環境與安排,才是最重要的! ============= ✍️ 想聊重點 00:32 Cynthia 在家預備環境的 3,3 法則:3 大目標與 3 大重點 02:35 生活中有哪些活動,需要進行環境預備 03:09 這些活動所需的傢俱與用品準備 03:32 (1) 外出與回家 06:04 (2) 吃的預備 07:29 (3) 盥洗 09:26 (4) 整理環境 10:10 (5) 工作/閱讀 12:26 (6) 安靜/休息 12:54 (7) 活動/運動 14:57 重點回顧 ============= 🔎 關於【蒙特梭利小短篇】 由「媽很想聊」Cynthia 與 Y2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共同企劃,透過短篇 podcast 內容,帶您由淺入深,就像與朋友喝杯咖啡般輕鬆,漸進地認識蒙特梭利理論與應用!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蒙特梭利議題,也歡迎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未來能規劃進節目中! 可以透過 email: podcast@y2edu.org,或是在我們的 IG @y2podcast 或臉書 @y2edu,私訊或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也請到 Apple Podcasts 給我們五星評價!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0 Apr 2021【想聊極短篇】無論是上班媽媽或全職媽媽,都是認識自己後的選擇00:01:34
#預告 👉👉 完整內容,4/14 週三,準時上線 👈👈 ▌EP.19 你曾自問,要選擇工作,還是孩子嗎?▌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想聊極短篇 #女人話題 #媽愛看劇 #荼蘼 #台劇 #婚姻 #懷孕 #生育 #育兒 #幸福 #自我成長 #人生選擇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y2podcast #y2edu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2 Apr 2021【想聊極短篇】小測驗:你看到的,真的是生活的全部嗎00:01:08
#預告 👉👉 完整內容,4/14 週三,準時上線 👈👈 ▌EP.19 你曾自問,要選擇工作,還是孩子嗎?▌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想聊極短篇 #女人話題 #媽愛看劇 #荼蘼 #台劇 #婚姻 #懷孕 #生育 #育兒 #幸福 #自我成長 #人生選擇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y2podcast #y2edu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7 Jan 2025【想聊 EP.145】幼兒上學後必知:小兒科醫生教你安心應對幼兒常見疾病 feat. 兒科醫師祁孝鈞00:50:29
小小孩第一次離開家,進入托嬰中心或幼兒園時,新手爸媽們常會遇到一個新挑戰,就是當孩子接觸到新環境和更多小朋友,可能會生病的情況。今天我們邀請到一位經驗豐富的小兒科醫生祁孝鈞醫師,來分享幼兒開始上學後可能會遇到的疾病、家長可以如何應對,以及可以採取哪些日常預防措施。 祁醫師是小森林兒科診所的院長,曾擔任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總醫師、兒童感染科臨床研究員、新竹縣市防疫顧問醫師,並曾被「嬰兒與母親」雜誌評選為全國小兒科好醫師,目前同時為兒科醫學會基層醫療事務委員會副執行長。 ============= 🎤 想聊來賓 祁孝鈞院長 畢業於長庚大學醫學系,現任為小森林兒科診所院長,同時為兒科醫學會基層醫療事務委員會副執行長,曾榮獲林口長庚醫院年度服務優良醫師、嬰兒與母親全國小兒科好醫師、也被評選為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獲獎院所。 專長為兒童一般疾病或相關感染症、腸胃疾病、過敏性疾病,在兒童疫苗、嬰幼兒與兒童發展評估及健康篩檢也都有多年豐富經驗,成為新竹地區家長們的強力後盾,照顧整個大新竹地區的每一位孩童。 為傳遞正確醫療相關專業知識,減少資訊不平等與錯誤觀念,於是開設臉書粉絲專頁「兒科醫師 祁孝鈞醫師|Hsiao-Chun Chi MD.」,以詳細完整又容易理解的的圖文說明複雜的兒科疾病或疫苗相關知識。讓更多父母能夠在對的時間、提供孩子即時且適當的保護照顧。協助家長解決理解決孩子的各種疑難雜症,廣受父母好評。 小森林兒科診所:https://www.komoriclinic.tw/ 祈醫師相關連結:https://linktr.ee/dexterchi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4 Aug 2021【蒙特梭利小短篇 EP.8】預備中的成人(下)00:12:10
蒙特梭利將成人的預備,由外而內分成四個層次:生理的、專業的、智慧的、以及精神或心靈的預備,並提供給成人,預備自己的武功秘笈。上一集小短篇中,我們聊了「生理」的預備,這一集,我們就繼續來聊秘笈的第二到第四個層次。 ============= ✍️ 想聊重點 00:16 第二層:專業的預備 02:44 專業預備中的「蒙特梭利培訓」是什麼 08:35 第三層:智慧上的預備 10:26 第四層:精神或心靈上的預備 ============= 🔎 關於【蒙特梭利小短篇】 由「媽很想聊」Cynthia 與 Y2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共同企劃,透過短篇 podcast 內容,帶您由淺入深,就像與朋友喝杯咖啡般輕鬆,漸進地認識蒙特梭利理論與應用!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蒙特梭利議題,也歡迎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未來能規劃進節目中! 可以透過 email: podcast@y2edu.org,或是在我們的 IG @y2podcast 或臉書 @y2edu,私訊或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也請到 Apple Podcasts 給我們五星評價!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apple.co/3kmKy07 Google Podcasts:https://bit.ly/3kjuegM SoundOn:https://bit.ly/3Dglssn Spotify:https://spoti.fi/3DhHPOg KKBOX:https://kkbox.fm/0t0H19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9 Sep 2023【想聊EP.96】女人難為–來聊「芭比」00:46:04
幾乎每個女生小時候都玩過芭比娃娃。我們世代的芭比,大多是金髮藍眼,白皙纖細,穿著美麗的洋裝,住在夢幻粉紅的芭比娃娃屋中,還有一個開敞篷跑車的男友肯尼——形塑了我們最早對男女交往與生活的想像。隨著兩性平權、身體意識的推行,芭比因為身材比例不切實際而有爭議,是否會使小朋友從小就對什麼是「美」、性別、身材,產生不太健康的期待?2016 年 Mattel 推出了三種新體態的芭比:凹凸有致芭比,嬌小玲瓏芭比,還有高個子芭比。 儘管芭比樣貌漸漸多元,但大眾觀念中對女性的期待,仍充滿著刻板的思維: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上班女性要做到家庭與事業平衡,甚至目前仍進行中的台灣 me too 運動,也有一些聲音討論著「你要美麗,但不能太美麗讓人有遐思」……女人,到底該怎麼做?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立即訂閱,每月獲得最新的親職、育兒、夫妻關係、蒙特梭利資訊 → 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8 Mar 2021【想聊小撇步】情緒來的時候練習暫停,有助親子關係的修復00:02:11
#新集數預告 👉👉 完整內容,2021/3/10 準時上線 👈👈 ▌EP.14 #給大人的蒙特梭利:放過自己!聊聊當媽後的情緒管理 ▌ 《媽很想聊》上線三個月了,從育兒議題、孩子教養,聊到夫妻關係,其中許多分享,都是由我們的蒙特梭利經驗延伸而來,也讓許多收聽的朋友驚訝發現,蒙特梭利不是只是教具和幼兒教育嗎!?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 上線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聽眾的迴響與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問卷,讓我們更加了解你們,未來製作更符合大家期待的內容! 填寫問卷➡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3 Mar 2021【想聊 EP.16】我們都有改變世界的力量!|ft. 5 歲都要懂的國際觀的 Lara00:37:45
之前 Cynthia 曾在「意在育兒」分享過跟小朋友一起看一個 youtube 頻道—『5 歲都要懂的國際觀』,每集短短 5-7 分鐘的影片,主持人 Lara 會帶孩子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來看看世界時事,除了讓孩子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認識世界發生的事外,也創造了一個絕佳機會,讓親子間擁有高品質的電視共看時間與對話題目。但 Lara 其實不是一開始,就從事教育工作的! 她從一位職場女強人,在成為媽媽後決定透過自己的力量、為孩子打造這些的優質平台—也讓我們忍不住去思考,儘管只是一個人的力量,但也可以在世界與社會上有所貢獻與創造改變!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 Lara 是如何走上這條不在人生規劃內的「教育」 之路! ============= 🎊 想聊來賓~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LARA 聯考後的落點不偏不倚落到政治大學俄文系,在對俄羅斯只有芭蕾跟貝加爾湖工業區的認識下,迷迷糊糊開始了俄文這條路… 大二夏天當了兩週瓊斯盃的隨隊翻譯後發現,自己在學校所學其實是不足的,於是決定申請到莫斯科大學,當起交換學生。政大畢業後不到一年,因為工作外派又再次回到了莫斯科並在當地攻讀 MBA,就這樣在冰天雪地過了 6 年,雖然期間有過短暫旅居日本的時光,但還是回到俄國,成了俄媳婦也跟著俄老公到北京上海駐點。在海外的日子長達數年,最後毅然決然為了孩子的教育,返回台灣成了海歸一派的專職媽媽。就在 2015 年,忽然驚覺那個認真當了 4 年媽媽的我,內心其實有著失去自我的空虛感,渴望在享受跟孩子的甜蜜親子時光與自我實現之間找到平衡,於是決定付諸行動,從我自身興趣與專長出發,創立『Lara 的多語繪本世界』與『5 歲都要懂的國際觀』youtube/podcast 頻道,用教育為孩子開啟世界之窗! **● 在台灣跟世界接軌的兒童國際觀課程 → **Lara 的多語繪本世界 **● 5 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youtube* / podcast** ============= ✍️ 想聊重點 02:15 從職場女強人變成OOO的馬麻,Lara 驚覺自己不見了! 03:50 當了媽之後,我們的人生就只能為了小孩而活嗎? 06:44 在 Lara 的頻道中,最想要帶給孩子的是什麼 14:42 Lara 帶課程的過程中,孩子的什麼改變讓你印象最深刻 22:31 不只孩子,我們都需要「國際觀」來更好的跟世界溝通 25:36 課堂外,Lara 是個什麼樣的媽媽,來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30:39 爸媽不放手,如何孕育一個你期待他跟你不一樣的孩子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 上線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聽眾的迴響與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問卷,讓我們更加了解你們,未來製作更符合大家期待的內容! 填寫問卷➡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3 Oct 2021【想聊極短篇】當孩子生病時,我擔心我是否是個不合格的媽媽00:01:10
#預告 👉 完整內容,10/6 週三,準時上線 【想聊 EP.32】我不愛我的小孩!? 最近我跟 Diane 在看一本新書《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作者朴又蘭是一位韓國的精神分析諮商專家,她以多年的諮商經驗,將母親與女兒的關係,做了真實的闡述與剖析。 書中提到:「『母親必須無條件的愛孩子』的想法,是這個社會與世界建構的幻想,也是一種母性神話。其實親子之間的愛是有條件的,在父母的犧牲中,隱藏著獲得同等報酬的期待。」所以母愛不是人人自然都有?母愛不是無條件的嗎?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5 Feb 2022【蒙特梭利小短篇 EP.17】來聊敏感期00:15:52
今天要來聊上一集「吸收性心智」的得力好幫手:「敏感期」 sensitive period。「吸收性心智」跟「敏感期」是兩個關係緊密,不但無法被分開,還需要彼此才能存在的夥伴。「吸收性心智」只有在 0-6 歲這個階段存在,所以可想而知,他的好朋友「敏感期」也是一樣,到 6 歲後就永遠回不去了… ★ 追蹤〈媽很想聊〉IG,獲得更多育兒、自我成長、蒙特梭利相關資訊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 ✍️ 想聊重點 03:31 來複習一下「吸收性心智」對一個人為什麼很重要 04:30 孩子在 6 歲前有哪些「敏感期」呢 06:01 如何觀察孩子是否到了「敏感期」 07:07 5 個「敏感期」的好發期 12:46 成人的我們可以怎麼做,輔助孩子敏感期的發展 參考資料:AMI 0-3 歲培訓課程內容 ============= 🔎 關於【蒙特梭利小短篇】 由「媽很想聊」Cynthia 與 Y2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共同企劃,透過短篇 podcast 內容,帶您由淺入深,就像與朋友喝杯咖啡般輕鬆,漸進地認識蒙特梭利理論與應用!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蒙特梭利議題,也歡迎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未來能規劃進節目中! 可以透過 email: podcast@y2edu.org,或是在我們的 IG @y2podcast 或臉書 @y2edu,私訊或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也請到 Apple Podcasts 給我們五星評價!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6 Nov 2021【蒙特梭利小短篇 EP.13】我的蒙特梭利故事00:21:12
很多爸爸媽媽可能都和我一樣,在成為父母後,開始了各種為孩子的想像與擔憂,比如在教育上,總在思考著如何能給他們最好最適合的教育,幫助他們為未來做好準備。隨著孩子的出生、進入幼兒園、再進入小學,在與孩子經歷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的內心也經歷了各種轉換。跟大家聊了那麼久,我其實不記得我有沒有跟大家分享過,我是怎麼變成一個蒙特梭利媽媽跟教育工作者,所以這一集,想跟大家聊聊我的蒙特梭利故事… ============= ✍️ 活動推薦~蒙特梭利青少年 – 家長系列講座 您是否希望您的孩子具有獨立好奇、樂觀勇敢的特質? 後疫情時代,您是否曾思考,該如何預備孩子,以面對截然不同的未來? 您是否知道,蒙特梭利教育不只是幼兒園的代名詞,也可以應用在國中? 您是否家有邁入青春期的孩子,正準備面對一場家庭風暴? 我們將於 12 月 4 日 (六) 與 12 月 18 日 (六),舉辦兩場「家長系列線上講座」,講座為免費參加,需預先上網報名。 更多講座與報名細節:https://www.y2edu.org/zh/event/2021-y2-online-parent-series ============= 🔎 關於【蒙特梭利小短篇】 由「媽很想聊」Cynthia 與 Y2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共同企劃,透過短篇 podcast 內容,帶您由淺入深,就像與朋友喝杯咖啡般輕鬆,漸進地認識蒙特梭利理論與應用!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蒙特梭利議題,也歡迎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未來能規劃進節目中! 可以透過 email: podcast@y2edu.org,或是在我們的 IG @y2podcast 或臉書 @y2edu,私訊或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也請到 Apple Podcasts 給我們五星評價!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1 Sep 2021【蒙特梭利小短篇 EP.10】從學習理論,思考蒙特梭利00:10:34
在學習這件事上,很多人想知道,人到底是怎麼學習的? 於是出現了學習理論 learning theory。學習理論在西方國家主要從 1900 年左右開始,也隨著科學的發展,開始了探究:人在學習的過程中,是怎麼吸收、處理與記憶知識?到底是怎麼習得、加深或修改知識,能力、態度、行為與世界觀點? 在一些學習理論裡,都能看到蒙特梭利的影子。因為蒙特梭利,包括所有有理論基礎的教育方式,都不是憑空而降的。它們都延續之前的理論,也與不同的學習理論結合。但學習理論不只是用在教育或育兒上,其實在組織與生活中,都有學習理論的應用。 這一集小短篇,想透過 7 個重要的學習理論的分享,傳遞學習理論沒有絕對,就像教育與學習的方式也沒有絕對。或許在聽 podcast 的過程中,大家也可以一起來想想,你對學習與教育的想法! ============= ✍️ 想聊重點 01:55 行為論 Behaviorism 03:18 認知學習論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04:25 建構主義 Constructivism 05:40 人本學習論 Humanist Learning Theory 07:17 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 07:59 多元智能理論 Multiple Intelligences 08:40 21 世紀的學習或能力 ============= 🔎 關於【蒙特梭利小短篇】 由「媽很想聊」Cynthia 與 Y2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共同企劃,透過短篇 podcast 內容,帶您由淺入深,就像與朋友喝杯咖啡般輕鬆,漸進地認識蒙特梭利理論與應用!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蒙特梭利議題,也歡迎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未來能規劃進節目中! 可以透過 email: podcast@y2edu.org,或是在我們的 IG @y2podcast 或臉書 @y2edu,私訊或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也請到 Apple Podcasts 給我們五星評價!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4 Sep 2024【蒙特梭利小短篇 EP.42】教室裡的科學家00:09:41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篇來自 AMI 培訓師及顧問, Ginni Sackett 在 2016 年的演講。這個演講名為 「在教室裡的科學家:身為科學家的蒙特梭利老師(The Scientist in the Classroom: The Montessori Teacher As Scientist)」。 蒙特梭利現在被視為一種教育方法,但 Ginni Sackett 提出,要運用蒙特梭利這套融合的方式,並不是要先成為一位教育者,而是必須先做一位科學家,必須用創意與實際能力去建構知識以及發覺有關人類孩子在受到文化、社會影響前,普及、最自然的天性。 ※ 參考資料:Sackett, G. (2016). The scientist in the classroom: The Montessori teacher as scientist. NAMTA Journal, 41(2).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3 May 2021【想聊極短篇】當時爸媽的每個決定,都是當下最好的選擇—當了媽後,我慢慢能夠體會00:01:16
#預告 👉👉 完整內容,5/5 週三,準時上線 👈👈 ▌EP.23 當媽後,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母親~聊原生家庭與教養傳承 ▌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想聊極短篇 #女人話題 #自愛 #自信 #自我成長 #愛自己 #原生家庭 #教養 #母親節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y2podcast #y2edu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6 Jan 2024【想聊 EP.107】我們需要更多「友善家庭職場」feat. 親子天下資深主編張益勤00:45:15
我們曾在 2021 年的想聊 ep.27 聊過職場與家庭可否共存的議題(【想聊 EP.27】職場與家庭,可以共存嗎?)女性在步入婚姻,或是成為母親後,如何兼顧工作與家庭?社會對女性在家庭肩負角色的期待,是否會影響女性的職涯選擇?近年台灣面臨低出生率、人口高齡化與人才短缺的困境,如何讓社會裡的每個人,都能持續在工作上有所發揮,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並支持家庭與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而「企業」更是可以在其中,帶來重大的幫助! 台灣的親子天下雜誌,也在今年首度舉辦了「友善家庭職場獎」,鼓勵更多企業加入這個行列,並在 12 月的雜誌中做了特別報導,今天很榮幸邀請到此次專題的張益勤主編,來與大家聊聊這個議題! ============= 🎤 想聊來賓 張益勤 主編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資深主編,台大新聞所碩士。是一名記者也是一個四歲男孩的媽。 對世界充滿好奇心,跑過教育線、健康線,在結婚生子後投入家庭路線的經營,對幼兒發展、親職、網路素養、工作家庭平衡等議題懷抱興趣。 曾獲第 47 屆曾虛白新聞獎媒體素養獎。 相關報導 → https://www.parenting.com.tw/columnist/756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立即訂閱,每月獲得最新的親職、育兒、夫妻關係、蒙特梭利資訊 → 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7 Jun 2022【想聊 EP.52】比理財更重要的財務觀 ft. 精算媽咪幸福商學院共同創辦人珊迪兔00:45:47
在家庭教育的領域,有一門課為家庭資源管理,是運用各種社會、經濟、人力、物力等資源,以及有效的管理方法,達到家庭目標,解決各種生活問題。運營一個快樂幸福的家,經濟可能並非最主要的核心關鍵,但沒有好的家庭理財,絕對會影響家庭的功能或者家人間的氣氛。 今天很開心邀請到 MomPower 精算媽咪幸福商學院的共同創辦人,以及 podcast 頻道《精算媽咪家計簿》的主持人珊迪兔來與我們分享,希望幫助大家都能擁有家庭財務安全的觀念。 ============= 🧘‍♀️ 想聊來賓 珊迪兔 MomPower 精算媽咪幸福商學院 共同創辦人 Podcast頻道《精算媽咪的家計簿》主持人 HerAttitude女性創業支持暨發展協會 發起人 啟動幸福文化有限公司 創辦人 鉅亨號 官方認證 家庭理財作家 精算生活,創造理想人生的珊迪兔,靠自己的力量度過財務低谷、成為媽咪之後在職業生涯上的轉折,樂於面對挑戰、喜歡與問題正面對決。堅持相信:「即便生命給我們很多挑戰,睡一覺起床依然陽光燦爛。」曾開過連鎖餐廳、兒童教育公司共同創辦人、參與過台北市、新北市的品牌改造專案、中國生產力中心合作講師、woomanpower女力學院導師、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合作講師、曾於永慶基金會、新光人壽等機構演講,致力讓女人實踐理想生活。 Podcast : 精算媽咪的家計簿 臉書:精算媽咪的家計簿 臉書社團:精算媽咪存錢社 ============= 🎁媽要送書囉! 這次我們準備了 4 本珊迪兔的新書《家計力:小資家庭必讀的財務整頓寶典》,要送給媽很想聊的忠實聽眾們! 如何獲得?快前往節目官網查看→ https://www.y2edu.org/zh/y2podcast-2/2022/06/08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6 Aug 2022【想聊極短篇】培養閱讀習慣的第一步,陪孩子選一本好書00:01:06
#預告 👉 完整內容,8/17準時上線! 【想聊 EP.58】閱讀是責任、才能、興趣還是習慣?|ft.小壁虎老師 蔡孟耘 ------------------------------------------------------------------------- ★ 追蹤〈媽很想聊〉IG,獲得更多育兒、自我成長、蒙特梭利相關資訊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4 May 2021【想聊 EP.23】當媽後,我重新認識了我的母親~聊原生家庭與教養傳承00:29:59
下週就是母親節了!先祝福現在正在聽 podcast 的你「母親節快樂」! 相信很多第一次當媽的朋友,都會發現,當了媽,才知當媽的喜怒哀樂。我媽以前常跟我說「等你當媽就知道了!」真的,我真的是媽了,才會發現在某種情境,我可能慣性地像自己的母親,也可能在某些環節就是和她背道而馳。 每個當媽的人,都彷彿在孩子身上,重新經歷了一次自己的童年,但如何避免許多我們與父母曾經歷過的不愉快,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重演?Cynthia 最近發現了一本很棒的書—「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 她告訴我這本書幫助她重新反思了自己與母親的關係,所以今天,我們就從這本書以及 Cynthia 的經驗,來聊聊「原生家庭」這個議題! ============= ✍️ 想聊重點 02:10 關於這本書,Cynthia 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08:10 心理師總要我們回憶童年的片段,其實目的是… 10:32 教養態度也會傳承嗎? 13:02 成為媽媽後,我更理解了自己的父母 19:42 在探索過後,如何與原生家庭,進行關係整理、修復、和好 延伸閱讀 不想教出倔強頑固的孩子,就不要做那種榜樣:菲莉帕.派瑞談《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 上線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聽眾的迴響與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問卷,讓我們更加了解你們,未來製作更符合大家期待的內容! 填寫問卷➡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5 Jun 2021【蒙特梭利小短篇 EP.4】蒙特梭利的理論過時了嗎?00:08:25
上一集的小短篇中,我們聊到了蒙特梭利醫生不斷地工作跟修正她的理論,一直到她 1952 年過世前。假設我們以她過世那一年推算到今天 2021 年,那已經是 69 年前的事了! 就算她用了當時最新的科技,引用了科學對人類發展跟教育的最新發現來建構她的理論。可是科技發展的那麼快,我們的世界與生活模式快速轉變著,蒙特梭利的人生遭遇可能跟現代的我們很貼近,可是,她的理論會不會其實已經過時很久了呢… ============= 🔎 關於【蒙特梭利小短篇】 由「媽很想聊」Cynthia 與 Y2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共同企劃,透過短篇 podcast 內容,帶您由淺入深,就像與朋友喝杯咖啡般輕鬆,漸進地認識蒙特梭利理論與應用!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蒙特梭利議題,也歡迎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未來能規劃進節目中! 可以透過 email: podcast@y2edu.org,或是在我們的 IG @y2podcast 或臉書 @y2edu,私訊或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也請到 Apple Podcasts 給我們五星評價!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31 Dec 2021【想聊極短篇】一年接近尾聲,除了展望新年,也別忘了回顧值得感恩的事00:01:15
聆聽完整內容 👉【想聊 EP.38】除了展望也要回顧~年終大盤點! ★ 追蹤〈媽很想聊〉IG,獲得更多婚姻、育兒、自我成長、蒙特梭利相關資訊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1 Mar 2021【想聊極短篇】蒙特梭利教育中很重要的,是陪伴小孩的成人00:01:14
#新集數預告 👉👉 完整內容,2021/3/3 準時上線 👈👈 ▌EP.13 蒙特梭利與素養學習~為孩子培養 21 世紀技能(下)▌ 成人以身作則在蒙特梭利教育是很核心的,也是蒙特梭利很特殊的一點。最重要的是,成人帶著什麼樣的心在做:尊重他人與謙卑為出發點。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 上線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聽眾的迴響與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問卷,讓我們更加了解你們,未來製作更符合大家期待的內容! 填寫問卷➡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3 Sep 2024【聊關係 EP.21】三角關係能穩定家庭系統?!00:11:02
家庭系統理論學者 Murray Bowen,曾提出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三角關係(Emotional Triangles)。而三角關係無所不在,只要有群體,三角關係就存在。 例如情侶吵架後,女生去找自己的好朋友訴苦;婆媳的教養態度不一致時,媳婦和先生抱怨。三角關係就是當二個人關係有張力時,會緩解焦慮與緊張,雙方很容易會尋找第三者,試圖把他拉進來,進而緩解二人關係中的緊張感,待雙方情緒調節後,便可以就問題進行修復,被拉進來的第三者也回歸原本的位置。所以 Bowen 說三角關係是最小的穩定關係系統。 偏偏,有些三角關係,可能不斷的「重複發生」,或開始「僵化」,我們該如何審視自己是否也陷入了三角關係呢?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 → 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 → 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5 Jun 2024【想聊 EP.124】你認識神經多樣性嗎?feat. Kaitlyn Kuo 臨床心理師00:48:09
在想聊第 119 集「從社會學角度理解 ADHD」,與中央研究院的副研究員凡慈聊 ADHD 時聊到一個在美國越來越普遍,但在台灣好像比較少聽到的詞 “neurodiversity”。 Neurodiversity 翻譯為「神經多樣性」。這好像又是個單字都看的懂,但不知道確切到底是什麼意思的詞。為什麼提倡大腦神經多樣性很重要?今天,我們特別邀請美國加州臨床心理師的郭詔今 Kaitlyn,來跟我聊聊這個議題。 ============= 🎤 想聊來賓 臨床心理師 Kaitlyn Kaitlyn Kuo PsyD 是一位在加州執業的臨床心理師,同時也是 Soulidarity Therapy 的創辦人。她專門為亞裔美國人和其他移民家庭提供多元文化的心理治療,特別是處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親密關係問題和情緒困擾。郭博士持有加州執照,擁有超過 15 年的臨床經驗,並且是經認證的眼動脫敏再處理(EMDR)治療師與督導。 她最終目標是幫助邊緣化社群克服文化、系統和歷史創傷,突破世代傳承的創傷,幫助他們實現財務自由和心理健康。她精通英語、中文和台語,能夠為多語言背景的客戶提供心理治療服務。此外,郭心理師還經營著一個 YouTube 頻道,目的在回饋社會,推廣心理健康。她希望透過這個頻道,向廣大的華語社群傳遞最新的心理健康資訊,讓更多人能夠輕鬆獲得這些寶貴的資源。 Youtube: www.youtube.com/@KaitlynKuoPsyD Website: soulidaritytherapy.com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9 Jul 2024【聊關係 EP.20】扭轉僵化的家庭與親密關係00:13:35
上一次我們以家庭系統理論的觀點,提到家庭是一個情緒單位,家庭中的每個人的情緒都相互連結,這代表了在我身上發生的事情,影響我的情緒開心或不開心,都可能影響我的其他家人,而我也會因為其他家人的情緒而被牽引。在這一集【聊關係】中,我想讓大家思考或檢視,你的親密關係模式,是哪一種呢?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 → 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 → 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1 Feb 2022【聊關係 EP.6】我們在意的是家務分工的「平等」還是「公平」00:10:23
農曆年是華人很重要的年節,也會有許多的儀式,記得小時候,農曆年前我們會整理房子,全家會留在家裡大掃除,除舊佈新…漸漸長大,才知道年節張羅家人們並不容易。 家庭生活的分工不比工作場域中的分工,有的時候被分工做完了份內事還有可能引發對方的不開心,但這麼多家事要做,到底由誰來做?怎麼分工? ============= 🔎 關於【聊關係】 爸爸媽媽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也是最親密的關係者,一言一行,都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用心於孩子教育與教養之餘,爸爸媽媽已必須對自己有所關照—在愛孩子前,請爸爸媽媽,也別忘記「愛自己」。 由「媽很想聊」Diane 與 Y2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共同企劃,希望幫助爸爸媽媽更認識自己,找到與自己、與家人、與朋友、於職場…更好與更自在的相處;讓人生中的各種關係,如紅酒般,越陳越香! ============= 如果您有想了解的議題,也歡迎與我們分享,讓我們未來能規劃進節目中! 可以透過 email: podcast@y2edu.org,或是在我們的 IG @y2podcast 或臉書 @y2edu,私訊或留言! 如果你喜歡這集節目,也請到 Apple Podcasts 給我們五星評價! ============= 🎧 其他收聽平台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4 Mar 2023【想聊 EP.77】人生好好玩 feat. 玩轉學校創辦人黎孔平 (阿Ken)00:45:02
今天來聊的是兩個孩子的爸,也是「玩轉學校 Play School」的共同創辦人黎孔平(阿Ken)。「玩轉學校」是知名的社會企業,曾獲得《遠見雜誌》社企之星獎、入選親子天下教育新創20+、Buying Power社創良品、獲得北市認證SDGs4、未來family未來教育臺灣100得獎者、親子天下創新教育100等等。 小時後想當漫畫主角的 Ken,畢業於台大電機系,在知名電子企業擁有百萬收入,是人生一帆風順的勝利組,但在經歷一場生死交關的意外後,決定將終身志業設立為「好好當爸爸」與「教育傳承」。今天我們就要跟 Ken 來聊聊,到底是什麼讓他選擇離開舒適圈,並在 35 歲創業,挑戰「做好事不該賺錢」的社會現象。 ============= 🧘‍♀️想聊來賓 黎孔平(阿KEN) 玩轉學校共同創辦人,台灣大學電子所碩士。曾經是一帆風順的人生勝利組,在一次的意外中,生死交關後反思,決定終身志業於教育傳承。 從電子業逃兵後,開始一點都不帥的創業生涯,企圖挑戰「做好事不該賺錢」的社會現象,另一個終身志業是兩個孩子的「爸爸」。 《玩轉學校》:https://pleyschool.org/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7 Apr 2021【想聊 EP.21】我的孩子適合實驗教育或蒙特梭利小學嗎|ft.啟心蒙特梭利創辦人錢思敏(下)00:35:32
我家孩子適合選擇實驗教育嗎?適合選擇蒙特梭利實驗小學嗎? 在上一集 EP.20 的節目中,台北啟心蒙特梭利的創辦人錢思敏老師,為我們介紹了蒙特梭利小學與一般小學的不同,這一集,則將從小學後的銜接談起!提供正在思考實驗教育的家長一些參考。 ============= 🎊 想聊來賓 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創辦人 錢思敏 從孩子出生前,就開始認識蒙特梭利教育,看著孩子逐漸成長有著許多感動,感謝孩子出生豐富我的生命之餘,也激發我對教育的興趣,開始瘋狂地閱讀各類教育書籍,參加父母成長團體和教育相關課程,比起唸博士班還要認真的學習關於教育的種種。在追尋教育目的過程中,發現蒙特梭利教育就是我要的答案,因而成為啟心的創辦人。 人生的斜槓,除了持續研究工作外,也曾以助理教授的身份在多所公私立大學兼課,也常在大學、各種論壇進行專題演講,有時候也會上電視和廣播媒體分享工作研究的專業議題,閒暇之餘,若有靈感也會在工商時報和數位時代等平面或網路媒體發表專欄文章,或接受邀稿針對特殊議題撰文,近年也協助政府提供創新企業發展的諮詢或建議,也對開放資料治理提供建言。 從斜槓人生中,發現過去自己沒有被注意到的長處,原來在不同的地方適時發揮,這些亮點就能夠發光;原來在學霸環伺的地方,腳踏實地,也會被看見;原來考試、成績、學校,跟人生發展不是百分百的關係…,這些都影響我對未來教育的觀點。 ============= ✍️ 想聊重點 03:06 蒙特梭利教育並非特殊兒童教育 05:28 關於蒙特梭利小學的後續銜接 08:37 銜接至與小學採用不同理念的中學,會否會是問題呢? 15:46 為什麼小學階段是孩子最重要的六年 19:35 蒙特梭利小學畢業後,孩子最需要調適的是什麼 21:17 給正在思考是否讓孩子接受實驗教育的家長 25:53 讓孩子做家務也是建立親子關係的方式 延伸閱讀~ 從一般小學轉到體制外教育的思考:我們九年前選擇體制外教育的理由 啟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打造以孩子為中心的教室【專訪啟心王宗輝老師】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 上線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聽眾的迴響與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問卷,讓我們更加了解你們,未來製作更符合大家期待的內容! 填寫問卷➡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4 Mar 2021【想聊極短篇】其實,真的沒有所謂的「好媽媽」00:00:40
#精華內容節錄 聆聽完整內容 → ▌EP.14 #給大人的蒙特梭利:放過自己!聊聊當媽後的情緒管理 ▌ 《媽很想聊》上線三個月了,從育兒議題、孩子教養,聊到夫妻關係,其中許多分享,都是由我們的蒙特梭利經驗延伸而來,也讓許多收聽的朋友驚訝發現,蒙特梭利不是只是教具和幼兒教育嗎!?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 上線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聽眾的迴響與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問卷,讓我們更加了解你們,未來製作更符合大家期待的內容! 填寫問卷➡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6 Sep 2023【想聊 EP.97】不只學,也要遊!Feat. Journey Africa 揪你去南非創辦人 Jo00:39:48
大家聽到「遊學」會想到什麼?是去另外一個國家上學、遊玩,還是學語文?今天我們邀請到一位資深遊學生來跟我們聊!Jo 是專營南非旅遊的品牌「Journey Africa 揪你去南非」的創辦人,今天她要從資深遊學者還有遊學規劃來與大家分享她所知道的遊學,以及台灣人不太熟悉的南非! ============= 🧘‍♀️ 想聊來賓 Journey Africa 創辦人 Jo 非觀光科出身的 Jo 過去也完全沒有旅遊業的經驗,但是在 2023 年毅然決然辭掉了外商公司的工作,創立了「Journey Africa 揪你去南非」的旅遊品牌。雖然對台灣的旅遊生態非常不熟悉,但是對於南非在地旅遊完全有信心!每一個點都是 Jo 去過的,每次去也都在開發新的點,希望可以把南非的每個美麗樣貌呈現給大家。 *● *網站:https://www.journeyafrica.tw/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journey_2_sa/ *● *FB: https://www.facebook.com/journey2africa/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r7YWb-08WxxTXU7snBVUA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立即訂閱,每月獲得最新的親職、育兒、夫妻關係、蒙特梭利資訊 → 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4 Feb 2022【想聊極短篇】4 個觀察法寶,讓你察覺孩子是否到了敏感期!00:01:08
#預告 👉 完整內容,2/16 週三,準時上線! 【蒙特梭利小短篇 EP.17】來聊敏感期 ★ 追蹤〈媽很想聊〉IG,獲得更多育兒、自我成長、蒙特梭利相關資訊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1 Apr 2023【想聊 EP.80】每個寶寶都能好睡?feat. 好眠線上學苑創辦人姜珮00:46:22
大家是否正在或曾經遇過下面幾個問題:有小孩後,就要跟「好好睡」說 bye-bye 嗎?要哄睡,還是讓孩子自己入睡?跟父母同睡還是自己睡?睡覺醒來哭到底要不要抱?…..到底是我的方法有問題還是我的小孩很難帶! 我們家孩子小的時候,我問過上面所有的問題。你是不是也曾跟我一樣,經歷小孩哭你也一起哭的崩潰狀態?到底為什麼孩子睡好這麼難?今天,我們邀請到好眠師姜珮 Peggy,來幫我們解答! ============= 🎁媽要送書囉! 我們準備了 2 本姜珮老師的新書《每個爸媽都能養出好眠寶寶》要送給媽很想聊的聽眾! 如何獲得?快前往節目官網查看→ https://www.y2edu.org/zh/y2podcast-3/2023/04/12 ============= 🧘‍♀️**想聊來賓 姜珮 PEGGY (好眠師) ** 好眠寶寶 寶貝睡眠顧問、好眠線上學苑創辦人,現旅居英國倫敦。是台灣第一位由「美國家庭睡眠協會(Family Sleep Institute)」認證嬰幼兒睡眠顧問、「國際睡眠顧問學會(IACSC)」成員、英國 University of Bristol 教育學院碩士。 致力推動華人對於嬰幼兒睡眠、爸媽睡眠的重視,透過線上課程、諮詢、文章、Podcast 推廣嬰幼兒健康睡眠背後的科學及作法。截至 2022 年,已協助一千多組家庭,希望能幫助更多新手爸媽,擁有健康睡眠以及育兒教養的自信。近期出版《每個爸媽都能養出好眠寶寶》。 ● 好眠寶寶網站:www.mybabyzzz.com ● 好眠線上學苑:https://mybabyzzz.teachable.com/ ● 四堂免費睡眠課:https://www.subscribepage.com/secretgoodsleep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3 Sep 2021【想聊極短篇】如何好好地陪伴一個生命,與你愛的人互動00:01:11
#預告 👉 完整內容,9/15 週三,準時上線 【想聊 EP.30】蒙特梭利與長者失智照護|ft. 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計畫主持人鄭同僚教授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走過一生,當我們,或者我們的父母邁入老年,如何有尊嚴、有意義地活著,相信是每個人,最大的願望與幸福。多應用於幼兒教育的蒙特梭利,為達成這樣的目標,提供了一個經過實證的方法—「蒙特梭利失智症照護」。這是一種關於改變態度和改變照護者為老年人提供護理和支持的方式。 今年 11 月,將有一場難得的「蒙特梭利老人失智照護工作坊」,由 AMI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老年與失智科學教育委員會 (Association of Montessori Internationale Scientific Pedagogical committee ) 主席安.凱莉(Anne Kelly)主講。她將分享一般人如何為功能退化的長者或失智症患者,以蒙特梭利方法,提供符合需求與兼顧尊嚴照護;如何透過照護過程中的互動,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都能獲得身心的最大幫助。 這一集中,我們特別邀請到主辦工作坊的 TMEC 政大台灣蒙特梭利教育基地計畫主持人鄭同僚教授,來與我們聊聊,他接觸蒙特梭利失智照護的契機,以及為何想在臺灣推動的初衷。 ──────────────────── ▌蒙特梭利老人失智照護工作坊 ▌ https://reurl.cc/ARqgd8 ────────────────────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6 Mar 2022【Just Pause EP.2】How do you start off your day?00:07:13
In the first few episodes of Y2 Podcast's [Just Pause] series, we invite Jessica, a Columbia University Spiritual Psychology MA and Maternal Wellbeing Educator, Certified Meditation Coach, Intuitive Guide, and Mindful Mama to two boys! Through guided meditations, she shares easy and practical methods of bringing more ease and calm in the everyday life of women, mothers, parents, and educators. Jessica specializes in uplifting women and mothers in living their most aligned and authentic life through private and group mind-body and spiritual support. Visit her at www.thelotuspond.org. ============= 【Just Pause EP.2】How Do You Start off Your Day? How do you usually start off your mornings? Do you naturally turn to your phone first thing to check emails and messages? Or, perhaps you jump right out of bed, rushing through the morning errands all the way till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else is settled, except for yourself? Our days can be so rushed and busy that we often feel all over the place. How we start our every da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how we live our lives. In this episode, Jessica invites you to start your mornings in a gentle and mindful manner, by checking in with yourself, first. 00:01 intro 02:43 begin the guided meditation ★ There is also a "no background music" version of this episode, you can choose the best way for you to begin a journey of meditation. 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visit our website → https://www.y2edu.org/en/y2podcast/2022/03/07 ============= Jessica Kay Lee Certified Meditation Coach Jessica is a Columbia University-trained spiritual psychology and maternal wellbeing educator, certified meditation coach, an intuitive guide, and mindful mama to two spirited boys! As a global citizen and Asian American, Jessica combines her Eastern roots and Western academic training, founded The Lotus Pond, to offer culturally-sensitive meditation programs for individuals and groups. As a modern woman and a mother, she implements a feminine and intuitive approach in her healing and teachings. As a fellow human being, she shares practical yet powerful science-based tools that cultivate an aligned, connected and enriching experience in the here and now! She looks forward in working with those whom feel called to her energy! → The Lotus Pond (https://www.thelotuspond.org/) ============= Find Y2 podcast at following platforms: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Y2 Foundation for Future Education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9 Apr 2022【想聊 EP.48】從兒童邁向青少年 ft. 蒙特梭利中學導師 Susan Chen00:52:58
少子女化的時代,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或大家庭中的寶貝,被捧在手心,爸媽恨不得孩子永遠在身邊,不要離開。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開始需要建立自己的獨立性與對社會更深的融入時,爸媽的不放手,有時可能讓孩子陷入永恆的青春期,影響孩子成年後的伴侶關係、職場關係,甚至成為啃老族。 這一集中,我們邀請到一位蒙特梭利中學老師,來聊聊蒙特梭利教育如何看從兒童邁向青少年這個階段,爸爸媽媽又該如何放手! ============= 🧘‍♀️ 想聊來賓 Susan Chen 過去生活曾經歷美國、台灣、馬來西亞與歐洲等多元文化,15 年前回到台灣,最初只計畫教 3 年英文,但因愛上教育現場而在台灣待了下來,並熱切地想探尋能滿足下一代孩子需求的教育系統。直到接觸蒙特梭利教育,發現那是心中一直在尋找的答案,後續並取得教育碩士、AMI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 6-12 歲認證導師與 12-18 歲青少年階段前導課程培訓。現擔任毅宇蒙特梭利青少年群學導師。 → 毅宇蒙特梭利青少年群學 https://www.y2edu.org/zh/y2ms ============= Y2MAC【開創精神獎學金】 專屬小六女生,即日起開放申請! 您期望您的女兒,能在青春期得到充分支持, 茁壯為堅定、自信、共好的人, 相信只要有心,便能為世界帶來改變嗎? 即將於 111 學年度啟動的毅宇蒙特梭利青少年群學 (Y2MAC), 正式推出小六女生限定的「開創精神獎學金」 即日起開放申請! 申請截止日:2022 年 6 月 30 日 了解更多申請細節 → https://www.y2edu.org/zh/latest-news/2022/5/25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5 Sep 2023【蒙特梭利小短篇 EP.35】孕期與胎教00:14:48
蒙特梭利提到:從出生到 3 歲的人類,他的身心也需要是和諧與整合的,而這個整合,必須發生在生命的一開始,因為發展是堆疊在先前的發展之上。有一本重要的蒙特梭利書籍叫「生命重要的前三年」(Understanding the Human Be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First Three Years of Life),就在探討這個階段。 這本書的作者是 Silvana Montanaro,她是一位精神科醫師、教授,以及 AMI 蒙特梭利 0-3 歲的培訓師。書中提到從孕期到出生至 3 歲的發展,受到自然的法則在引導,人都具備自我調節與自律的能力。可是,它們卻經常因為成人的干擾而無法正常運作。 我將透過今天與接下來的幾集小短篇,與大家聊聊這本書,希望能幫助計畫懷孕、準備懷孕、或正在孕期中的家長,帶來一些參考。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現在,讓你不只用聽的,還能用看的!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 → 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 → 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本集參考資料: Ackerman, S. (1992). The Development and Shaping of the brain. In Discovering the Brain.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US).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234146/ Fetal Recall? Memory in utero. (n.d.). Retrieved June 12, 2023, from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recall-in-utero/ Pre- and perinatal psychology. (n.d.). Retrieved June 12, 2023, from https://www.wikidoc.org/index.php/Pre-_and_perinatal_psychology Pregnancy. (n.d.). Ucsfhealth.Org. Retrieved June 12, 2023, from https://www.ucsfhealth.org/Conditions/Pregnancy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2 Mar 2024【聊關係 EP.18】為婚姻立界線:毫無保留的愛情,反而難走得遠(下)00:07:37
上一集的【聊關係】中,我們提到在一段親密關係裡,如果伴侶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不健康的,那對關係來說將會很有挑戰。如果你常覺得在關係裡面迷失了自我、常感受到不被尊重,那或許是很好的契機,來為我們的親密關係做一次健檢,重新建立關係的界限。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 → 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 → 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9 Apr 2021【想聊極短篇】在蒙特梭利教育中,學習的步調是跟著孩子走的00:01:22
#預告 👉👉 完整內容,4/21 週三,準時上線 👈👈 EP.20 我的孩子適合蒙特梭利小學嗎【ft.啟心蒙特梭利創辦人錢思敏】(上)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想聊極短篇 #實驗小學 #實驗教育 #啟心蒙特梭利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y2podcast #y2edu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8 Nov 2022【想聊 EP.65】為青少年預備面對未來的能力 ft. 實驗教育辦學者家緁01:09:15
許多聽眾可能知道,我們基金會籌備多年的蒙特梭利實驗教育機構,在今年 9 月正式設立了!這是一所為國中孩子打造的住宿型蒙特梭利學校。學校的第一個學季在 11 月剛結束,這群 12、13 歲的孩子們,9 月帶著第一次離家生活的緊張與懵懂,揹著行李來到宿舍安頓,至今兩個月,似乎漸漸顯露出對自己更多的責任感與自信。見證這個過程,也讓身為母親的我忍不住想思考,我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幫助他們擁有面對未來的能力與勇氣! 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其中一位學生的家長,她同時也是一位蒙特梭利辦學者——家緁,來到《媽很想聊》,與大家分享她的觀察與發現! ============= 🧘‍♀️ 想聊來賓 劉家緁 實驗教育辦學者,一個孩子的母親 因熱愛孩子,把養育陪伴孩子當成生命中美好的實踐;與孩子生活陪伴照顧的愛,是我熱情面對生活的動力來源。 自 2012 年,因自己孩子幼兒階段,而開啟接觸蒙特梭利教育領域迄今,持續引導並陪伴孩子成長。目前移居花蓮,在東部推動蒙特梭利教育實踐。希望與所有的父母與師長,一同用雙手與真誠的心意,打造一個美好並安心的環境,在溫潤而澤的引導陪伴下,培養出豐富的自己與孩子。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6 Dec 2021【想聊極短篇】好好愛自己 (self-care) 是一種自私的行為嗎?00:02:02
#預告 👉 完整內容,12/8 週三,準時上線 【想聊 EP.36】再忙,都別忘了好好愛自己! ★ 追蹤〈媽很想聊〉IG,獲得更多育兒、自我成長、蒙特梭利相關資訊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 收聽平台 → 搜尋 #媽很想聊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4 Mar 2021【想聊極短篇】成人問題中,所有的"感覺"都是事出有因00:01:02
#新集數預告 👉👉 完整內容,2021/3/17 準時上線 👈👈 ▌EP.15 #給大人的蒙特梭利:家庭與婚姻問題用蒙特梭利也有解? ▌ Diane 從關係經營的觀點,來聊聊蒙特梭利可以為家庭、婚姻、親子關係遭遇的困難,提供什麼協助!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 上線以來,我們收到許多聽眾的迴響與鼓勵!感謝大家的支持,也希望透過這個問卷,讓我們更加了解你們,未來製作更符合大家期待的內容! 填寫問卷➡https://www.surveycake.com/s/4KKwQ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0 Dec 2024【蒙特梭利小短篇 EP.44】照顧者,你還好嗎?00:14:11
每當大家在討論「蒙特梭利」時,主要照顧者採用什麼方式來教育與對待孩子,因為這確實對孩子有重要的影響。 研究指出,父母的心理健康與孩子的發展結果之間存在著複雜的雙向影響:父母的心理健康會影響孩子的發展,而孩子的情況也會反過來影響父母的心理健康。而成人會採用什麼教育或應對方式,與成人的狀態有極大的關係。 成人的身心狀態必須是好的,才有機會成為自己心中的「稱職照顧者」,但照顧者,你還好嗎? ※ 參考資料: APA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n.d.). Retrieved November 14, 2024, from https://dictionary.apa.org/ Health and well-being. (n.d.). Retrieved November 14, 2024, from https://www.who.int/data/gho/data/major-themes/health-and-well-being Office of the Surgeon General. (2006, July 13). About the office of the Surgeon General [Page]. https://www.hhs.gov/surgeongeneral/about/index.html Office of the Surgeon General. (2024a). Parents under pressure: The U.S. Surgeon General’s advisory on the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parents. Office of the Surgeon General. (2024b, August 14). Parental mental health & well-being [Page]. https://www.hhs.gov/surgeongeneral/priorities/parents/index.html ============= 🎁2024《媽很想聊 》聽眾大調查~填問卷,送好禮! 《媽很想聊》自 2020 年 12 月上線至今,感謝許多聽眾好朋友的支持!我們想透過這份問卷,了解您聽 podcast 的習慣、想知道的議題,幫助我們未來,持續製作貼近您需求的內容。 2025 年 1 月 17 日前填寫問卷,就有機會獲得好禮四選一,好禮有:幼兒圍裙,學齡前餐具組、親子共學課程、帆布購物包! 問卷傳送門→https://www.surveycake.com/s/bgDRv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 Dec 2022【想聊 EP.71】怎麼當伴侶+父母+創業夥伴?feat. 詹宇夫妻00:53:35
這次要跟我一起聊的是一對夫妻檔——詹宇夫妻,他們是在家蒙特梭利梭利還有正向教養的實踐家,為許多爸爸媽媽提供無數實用與療癒資訊!今天,「媽很想聊」要跟他們聊聊,他們成為「詹宇夫妻」的人生歷程,他們是如何從夫妻、變爸媽、變工作夥伴,以及這中間身分轉換的挑戰,他們又是如何克服! ———————— 🧘‍♀️想聊來賓 詹宇夫妻 夫妻.父母.蒙特梭利實踐家 詹宇先生本身是 AMI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 0-3 助教以及美國正向教養協會認證家長講師;詹宇太太是國際認證鼓勵諮詢師。 最一開始他們就像平凡的父母,為育兒傷透了腦筋,直到某次的因緣際會,蒙特梭利出現在他們的生命中。夫妻兩人為了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努力上課、學習、改變,不只見證了蒙特梭利教育的神奇,連夫妻關係都因此而更緊密。期待能透過自身的學習與育兒經驗,讓更多爸媽了解到正向教養與蒙特梭利的神奇與魅力。 ● FB《詹宇夫妻》:https://www.facebook.com/zhancouple ● IG《詹宇夫妻》:https://www.instagram.com/zhancouple/ ● YouTube《詹宇夫妻》:https://reurl.cc/zrNvjk ● 《正向教養1000天真實生活》購書連結:https://reurl.cc/lZeqxQ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現在,讓你不只用聽的,還能用看的!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 → 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https://www.facebook.com/y2edu">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5 Oct 2021【想聊 EP.32】我不愛我的小孩!?00:36:16
「媽媽都會愛自己的小孩嗎?」這是最近一位媽媽問我的問題。 其實我當下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事後這個問題不時會出現在我的腦中。這位媽媽問我這個問題的時候,讓我想到最近我跟 Diane 在看的一本新書《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作者朴又蘭,是一位韓國的精神分析諮商專家,她以多年的諮商經驗,以及自己與個案的經歷,將母親與女兒的關係,做了真實的闡述與剖析。 書中提到:「『母親必須無條件的愛孩子』的想法,是這個社會與世界建構的幻想,也是一種母性神話。其實親子之間的愛是有條件的,在父母的犧牲中,隱藏著獲得同等報酬的期待。」所以母愛不是人人自然都有?母愛不是無條件的嗎? ============= 🔥 媽又要 #抽獎囉!  我們準備了 2 本《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要送給愛聽〈媽很想聊〉的朋友們! 怎麼獲得呢↓↓↓ https://www.y2edu.org/zh/y2podcast-/2021/10/06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 想問?快告訴我們! 有想了解的議題,或任何關於育兒、教育、生活的煩惱、困惑,歡迎來信告訴我們!可以寄到 podcast@y2edu.org,或在 Y2 臉書粉絲頁 留言。也歡迎追蹤我們,給我們五星評價!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0 Feb 2024【蒙特梭利小短篇 EP.39】邁向獨立的離乳期(下)00:20:15
在上一集的【蒙特梭利小短篇】,我們聊了離乳的過程對發展以及獨立的重要性以及離乳敏感期的徵兆。我們也聊到預備離乳期的 4 個部份中的「預備實體環境」與「預備心理層面」。今天我們就繼續來分享離乳的不同階段,包括間接預備,以及要如何預備美味、營養均衡並屬於孩子文化的離乳餐點。 【蒙特梭利小短篇 EP.38】邁向獨立的離乳期 (上) → https://reurl.cc/09apMk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現在,讓你不只用聽的,還能用看的!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 → 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 → 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7 Mar 2022【Just Pause EP.5】Are You Too Hard On Yourself?00:10:12
In the first few episodes of Y2 Podcast's [Just Pause] series, we invite Jessica, a Columbia University Spiritual Psychology MA and Maternal Wellbeing Educator, Certified Meditation Coach, Intuitive Guide, and Mindful Mama to two boys! Through guided meditations, she shares easy and practical methods of bringing more ease and calm in the everyday life of women, mothers, parents, and educators. Jessica specializes in uplifting women and mothers in living their most aligned and authentic life through private and group mind-body and spiritual support. Visit her at www.thelotuspond.org. ============= 【Just Pause EP.5】Are You Too Hard On Yourself? How many of you ask extremely highly of yourself? Even more so after you’ve become a parent? You have meals to prep, house to clean, work to get done, kids to take care of, all while finding time to make sure you look the part. So, when things do not go the way you’ve carefully planned, it can feel extra frustrating. This perfectionism mentality can be exhausting, as well as common. On the extreme level, perfectionism have been linked to depression, anxiety, OCD, and other mental, emotional, physical health problems. Fortunately, we can all ease back a little bit and really look at how well we are truly doing. In this meditation, Jessica invites you to restructure this mindset and examine its validity. With the same type of love and care we give our children, are we willing to share some of that nurturing to ourselves? 00:01 intro 01:36 begin the guided meditation ★ There is also a "no background music" version of this episode, you can choose the best way for you to begin a journey of meditation. If you are interested, please visit our website → https://www.y2edu.org/en/y2podcast/2022/03/21 ============= Jessica Kay Lee Certified Meditation Coach Jessica is a Columbia University-trained spiritual psychology and maternal wellbeing educator, certified meditation coach, an intuitive guide, and mindful mama to two spirited boys! As a global citizen and Asian American, Jessica combines her Eastern roots and Western academic training, founded The Lotus Pond, to offer culturally-sensitive meditation programs for individuals and groups. As a modern woman and a mother, she implements a feminine and intuitive approach in her healing and teachings. As a fellow human being, she shares practical yet powerful science-based tools that cultivate an aligned, connected and enriching experience in the here and now! She looks forward in working with those whom feel called to her energy! → The Lotus Pond (https://www.thelotuspond.org/) ============= Find Y2 podcast at following platforms: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Y2 Foundation for Future Education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15 Oct 2024【想聊 EP.137】希望有一天我們都能告訴自己:身為媽媽,妳做得不錯 feat. 波特蘭媽媽 Michelle00:40:54
今天來跟我聊的在新竹市長大,曾經歷台灣、美國加州灣區、芝加哥、波特蘭大遷徙,目前跟先生與兩個孩子住在波特蘭的 Michelle。畢業於史丹佛大學管理科學碩士、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的她,是曾受過扎實理工腦訓練的科技人,但她也是一位女性主義者、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也是一位天馬行空的詩人。她將日常育兒的各種挑戰與心情,化為幽默的文字,在她的臉書「Michelle is good」上療育無數人。 她 2019 年在臉書上一篇「跪求媽媽心理陰影面積」發文,幽默生動地講述兒子吃了一隻青蛙的經歷,引起無數爸爸媽媽共鳴,當育兒路上遇到未曾經歷過的非典型事態,除了洩氣難過,或許自我幽默也是一種應對方式。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剛出版新書《機智幸福小指南》的 Michelle 來聊聊,她如何從理工人,成為一位作家媽媽的人生轉折! ============= 🎁媽要送書囉! 這次我們準備了 2 本 Michelle 的新書《機智幸福小指南》,要送給媽很想聊的聽眾! 如何獲得?快前往節目 IG 查看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 🎤 **想聊來賓 ** 波特蘭媽媽 Michelle Lin 畢業於史丹佛大學管理科學碩士、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是熱愛文學的寫作者,也是長年接受工程訓練的理性思考者;是深藏不露的女性主義者,也是無可救藥的羅曼史專家;是天馬行空的詩人,也是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技人。著有《人家有傘,我有美國》。 FB:https://www.facebook.com/good.writer.michelle/?locale=zh_TW 出版《機智幸福小指南》:https://reurl.cc/ZV4K96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07 Nov 2023【聊關係 EP.15】7 種不同的愛情,你是哪一種00:11:03
在上一集【聊關係】中,我們提到美國心理學家 Dr. Robert Sternberg 教授提出的「愛情三角理論」,他提出愛情的重要三個成分,分別是親密、激情與承諾,這三個成分在愛情當中的比例關係,又可以區分成七種不同的愛情,我們這次就來聊聊,是哪七種不同的愛情模式,而你的又是哪一種呢? ※參考資料: 最新研究:68%愛情是從朋友變情人,關鍵期在第22個月|天下雜誌 (cw.com.tw) 愛情其實分成 7 種,最後一種是最完美的|親子天下 (parenting.com.tw) ============= 🎧 其他收聽連結 Apple Podcasts:https://rb.gy/6ckvlx Google Podcasts:https://rb.gy/6vkxep SoundOn:https://rb.gy/dkcmd5 Spotify:https://rb.gy/xl5xr3 KKBOX:https://rb.gy/6y0yi6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21 May 2024【想聊 EP.120】你也 FOPO 嗎?00:44:51
上次我們在想聊第 106 集聊「為什麼讀越多,越焦慮多」中,分享了 FOMO (Fear of Missing Out)「錯失恐懼」這個現象,意思是時常害怕自己錯失了什麼重要的事。像是漏看了一則新聞、沒跟上最新的娛樂時事、或去拜訪最新的旅行或美食景點等。FOMO 會降低我們的自尊心,使我們充滿壓力,讓生活不快樂。可說是網路時代下,社交焦慮的副產品。 現在又有一個新的詞叫 FOPO,「Fear of Other People’s Opinions」,是「對他人意見的恐懼」。這些流行語反映的是現代生活中的許多焦慮,但說到底,這些情緒可能都來自我們內心對認同的渴望……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Améliorez votre compréhension de 媽很想聊 avec My Podcast Data

Chez My Podcast Data, nous nous efforçons de fournir des analyses approfondies et basées sur des données tangibles. Que vous soyez auditeur passionné, créateur de podcast ou un annonceur, les statistiques et analyses détaillées que nous proposons peuvent vous aider à mieux comprendre les performances et les tendances de 媽很想聊. De la fréquence des épisodes aux liens partagés en passant par la santé des flux RSS, notre objectif est de vous fournir les connaissances dont vous avez besoin pour vous tenir à jour. Explorez plus d'émissions et découvrez les données qui font avancer l'industrie du podcast.
© My Podcast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