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

Explorez tous les épisodes de 独树不成林

Plongez dans la liste complète des épisodes de 独树不成林. Chaque épisode est catalogué accompagné de descriptions détaillées, ce qui facilite la recherche et l'exploration de sujets spécifiques. Suivez tous les épisodes de votre podcast préféré et ne manquez aucun contenu pertinent.

Rows per page:

1–50 of 168

DateTitreDurée
18 Jul 20230-播客介绍00:07:28

欢迎来到我的个人唠嗑节目,说说做这个播客的原因吧!

18 Jul 20231-我的政治启蒙:参加秘鲁总统宣誓典礼和亲身经历他的被弹劾、倒台和软禁00:38:01

回忆2016年至2017年我的政治启蒙:参加秘鲁总统宣誓典礼和亲身经历他的被弹劾、倒台和软禁。

收听提示:

1. 从客观视角了解一段历史,和从小人物的主观视角了解历史,有什么区别?后者有意义吗?

2. 本老百姓面对总统家里和出门层层的安保、随身跟着的军医之类特权的不适

3. 如果你可以和一国之首坐在同一张早餐桌的两头,你会说些什么呢?

4. 2年后总统被弹劾和狼狈下台:权力的反噬和权力带来的好处成正比吗?

5. 一个普通人要如何以一种审慎的态度活在一个时代的变动之中呢?

28 Jul 20232- 哲学家可以结婚生小孩吗?从芭比聊到尼采和苏格拉底00:39:59

播客简介:结婚生子会不会阻碍想把一生奉献给智慧啊奉献给哲学的追求智慧的人?哲学家可以同时是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好爸爸好妈妈吗?本期播客一开始先讨论了最近上映的电影《芭比》描绘的究竟是一个单一的理想女性形态,还是对单一价值体系的完全拒绝?播客接下来讨论了哪怕已经结婚成家的人,仍然应该反思自己对伴侣是否过于依赖,而失去了独立性。尼采会怎么回答哲学家能不能结婚生子这个问题?苏格拉底是一个丈夫和父亲,他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吗?我们看看与他同时代的古希腊人怎么描绘苏格拉底和他老婆儿子的关系。播客最后讨论了为什么哲学生活和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本身是一个哲学问题。

1:30 今天当我们说我们想成为芭比,是想成为身材窈窕的模特,还是能做俯卧撑的腹肌健身女,还是丰腴风姿的肉肉女生,还是….?

9:00 哪怕已经结婚,仍然需要思考能不能、该不该把男人甩了😬

16:25 尼采怎么回答哲学家能不能结婚生子这个问题

18:04 让我们从苏格拉底的同时代人看看古希腊人怎么描述苏格拉底的婚姻

28:55 为什么哲学生活和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本身是一个哲学问题

35:28 再来谈谈尼采

Bgm:巴赫小提琴协奏曲

参考书目

蒙田《随笔录》

尼采《论道德的谱系》第三篇第七节

第欧根尼·拉尔修《哲人言行录》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柏拉图《会饮篇》

萧红《生死场》

Bgm:巴赫小提琴协奏曲

04 Aug 20233- 成年人如何继续保持阅读和思考?我和犯人、军人和农民一起读哲学的经历00:43:24

0:00 学校有教我们读闲书的习惯吗?

- 在这一段有一个口误:我竟然说我们有十二年义务制教育 😅 哈哈哈抱歉我以为高中也算是义务制教育中的一部分!

7:00一边坐牢一边自学古希腊语拉丁语的犯人

26:58我教美国农民、海军军人、退休家庭煮夫读亚里士多德

bgm:巴赫小提琴协奏曲

参考书目

阿奎那的《神学大全》

色诺芬《长征记》

托尔金《魔戒》

C.S. 刘易斯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17 Aug 20234- 哲人与猫:猫咪在哲学思想中的意义00:41:08

为什么人渴望哲学思考,而猫不渴望哲学思考?人的渴望是否揭露了人性的不完整,而猫性是完整自洽的?本期播客讨论猫咪在笛卡尔、叔本华和蒙田的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为什么笛卡尔认为猫和机器没有区别?为什么叔本华认为全世界的猫只有一个灵魂,他这辈子拥有的所有猫都是同一只猫?为什么蒙田不确定他在逗猫的时候,究竟是他在陪猫玩,还是猫在陪他玩?

封面插画:章鱼钙片

5:20 猫不需要哲学,只有人需要哲学

8:15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认为猫有「猫性」,但是人没有「人性」

10:29 现代哲学的开创者 笛卡尔:猫和机器没有区别!?

16:31 现代人文主义的开创者 蒙田:究竟是我在陪猫玩,还是猫在陪我玩?

29:19 史上最离谱铲屎官叔本华:我一辈子拥有的所有猫猫,其实都是同一只!

(叔本华的猫叫做Atma,狗叫Butz)

36:08 猫性和人性:人类为什么要虐猫?

播客提到书目:

约翰·葛雷《猫哲学:猫与生命意义》,陈信宏译,春山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5月出版

史蒂文·B·史密斯《现代性及其不满》《耶鲁大学公开课:政治哲学》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

蒙田随笔录《雷蒙塞邦赞》还有他为好友拉波艾希写的悼文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播客bgm:巴赫小提琴协奏曲

31 Aug 20235-现在还适合出国留学吗?00:40:15

1:18 美国、英国、德国留学最大的区别

5:07 为什么要留学?1. 接受不同的教育

18:07 2a. 接受教育后可以获得海外的就业机会

23:42 2b.接受海外教育后可以增加回国找工作的竞争力

27:22 过去十年出国留学最大的变化是越来越严重的阶级分化。

声明: 我分享的都是我的亲身经历以及我可以核实的我身边朋友的亲身经历,我尽量保持客观,从我身边所及的小世界窥探时代的变化,但是我肯定无法在短短40分钟窥探几十万留学生活的冰山一角。

27 Sep 20236-用钱能砸出怎样的艺术?本人在卡塔尔博物馆打工的经历00:51:06

2:00如何找到在卡塔尔艺术博物馆的工作

14:00 我在贝聿铭设计的卡塔尔艺术博物馆策展部具体在做什么工作

21:51卡塔尔“勤奋”的外国人在过怎样的生活(上等人版)

29:52 一位“富得流油”本地卡塔尔小姐妹剪影

34:06卡塔尔“做牛做马”的外国人在过怎样的生活(下等人版)

46:52资源诅咒论

09 Oct 20237-一个优秀的哲学播客应该是什么样的?00:22:40

0:00 一个优秀的「硬核哲学播客」应该是什么样?

14:52 为什么我拒绝做一个哲学播客?思想对我的意义是什么?

22 Oct 20238-简奥斯丁难道不是土味言情小说吗?!00:31:33

4:01 为什么我们现在读简奥斯丁经常有人抱怨这不就是言情小说吗?!

19:31 俺从零备一门大学研讨课背后的忐忑心路历程

28:24 为什么(总体来说)看电影无法代替读小说?

27 Oct 20239-简奥斯丁和张爱玲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处?00:44:48

2:05 为什么审美有高低好坏之分?

13:08 19世纪的简奥斯丁和20世纪的张爱玲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处?

24:24 为什么简奥斯丁和张爱玲小说中都没有真正的反派?

34:17 启蒙时期东西方男作家写的爱情小说vs女作家写的爱情小说有没有一个大体的区别?


最后十秒出现的那个娇滴滴的“嗯~”的声音不是我发出来的,是我的小猫跳到了话筒旁。

配乐:巴赫小提琴协奏曲

02 Nov 202310- 为什么越来越多当代年轻人选择发疯00:27:40

00:05 为什么探索年轻人发疯这个问题

(浅谈一下后现代主义然后快速跳过)

6:10 想法一:发疯是弱者的个体反抗

11:15 问题:发疯是不是一种集体现象?

15:43 想法二:我们社会缺乏一些可供年轻人实现自我、释放发疯冲动的真正社群

21:08 想法三:个体性的理智缺失是系统性的理智缺失带来的吗?

09 Nov 202311-为什么年轻人想要找搭子,不再渴望友谊00:32:52

5:01搭子和朋友的区别:自我性

12:18 中途打岔小课堂:亚里士多德式友谊

22:55 现代年轻人看似拒绝了爱和关心,他们真的不需要不渴望爱和关心吗

17 Nov 202312-为什么上大学?大学教育应该是怎样的教育?00:35:59

1:00大学生知道大学教育的意义在哪吗?

8:23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就业吗?看看尼采怎么说

23:23 什么是真正的大学教育?什么是Bildung?

05 Dec 202313-海岛阳光下的阴影:谈一谈我认识的巴厘岛人00:35:34

4:02 我和巴厘岛的渊源

10:31 巴厘岛的种姓制度有多么森严?

27:55 巴厘岛的殖民史和西方世界对它的压迫究竟是多少?

32:45 结语

11 Dec 202314-哈耶克的政治思想对于我们的意义00:36:41

00:00 简介

9:02《通往奴役之路》

22:00 ”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

13 Dec 202315-跳脱衣舞自由算是自由吗?00:28:37

2:06 两种自由的定义:积极还是消极?古代还是现代?

(提到的两篇文章分别是:Isiah Berlin, two concepts of liberty 1958 和Bejamin Constant, The Liberty of Ancients Compared with that of Moderns, 1819)

14:31 卖身自由和戴头巾蒙面自由是同一种自由吗?

22:48 啤酒肚中年男人是否可以被剥夺夏天拍肚皮的自由

19 Dec 202316-年轻人为什么一边作死一边养生00:40:44

0:00 一个观点:这种割裂感的源头在哪里?

09:05 插一个动物话题

15:18 孟德斯鸠如何评价年轻人一边作死一边怕死这个话题:2个价值观的碰撞

31:48 另一个观点:一方面节奏太快,一方面落脚太难

22 Dec 202317-我们为什么向往小岛阳光?一次自我批评(巴厘岛下集)00:41:40

2:14 消极自由到了一个极端就是有点虚无主义

23:57 从romanticized nihilism 到spiritual narcissism

30 Dec 202318-苏格拉底会如何反驳哲学无用论?00:43:37

5:50 简单介绍一下《高尔吉亚》这篇对话

16:26 小老哥的「尼采」正义观

25:48 苏格拉底如何反驳哲学无用论

36:41 苏格拉底如何反驳享乐主义

12 Jan 202419-服从性训练是什么00:33:51

提要:

一些无法被翻译成外语的中国人精神状态

服从性训练和亚里士多德对理性行为的定义

服从性训练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14 Jan 202420-历史宿命压到个人身上是怎样的感觉?(一个家族的故事)00:43:50

洛布科维茨家族的故事

口误:太爷爷是1888年出生,不是1988年。

24 Jan 202421-言论自由是什么?学术自由是什么?美国有吗?00:39:19

谈论议题:

- 从言论自由到表达自由是一种虚无主义?

- 美国为什么变成一个政治正确的社会?

- 学术自由和言论自由为什么是完全不同?

26 Jan 202422-如何学习和维持外语?00:44:16

本期提要:

  • 前1分钟:学习外语的唯一秘诀
  • 发牢骚,对《鸣龙少年》的评价
  • 对于嘲笑别人说外语有口音的人的嘲笑
  • 抱怨美国人快乐学习法
  • 如何学德语?德国人需要维护德语的主体性。
  • 能够使用古希腊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2016年我写的知乎回答
04 Feb 202423-如何面对至亲的背叛?01:07:28

今天这期播客我们会通过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谈一谈,如何通过研读历史的智慧来直面面对惨痛的背叛和人性的邪恶。认识我的听众朋友们可能知道我最近正在面临两场令人瞠目结舌彻头彻尾的背叛。哦不对,我现在已经学会保护我自己了,我接下来要讲的是是我虚构的一个角色小木墩老师,她如何通过阅读史书,如何直面背叛、如何面对人性的阴暗和邪恶,如何继续对这个惨淡的世界保持希望。

05 Feb 202424-现代社会为什么要惩罚坏人?00:44:14

现代社会为什么要惩罚坏人?是为了预防、威慑,还是因为坏人罪有应得?这期播客谈一谈古典自由主义和德国自由主义的分歧,也谈一谈苏格拉底对惩罚的奇葩见解。

09 Feb 202425-直播这个现象在人类文明中代表了怎样的大趋势?00:40:08

当现代社会逐渐把直播作为一种相对主流的娱乐消遣模式之后,它会对我们整个社会带来怎么样的改变?我们从人类文明史和思想史的角度,把直播这个娱乐消遣的模式和我们之前用来娱乐消遣的模式相互比较,来思考一下,一个通过观看直播来消遣娱乐的社会。他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古希腊的娱乐消遣是去酒神节观看古希腊喜剧和悲剧;早期现代欧洲也去剧院里看戏剧;在17世纪,小说作为一种全新的休闲模式出现在了人类历史舞台上,阅读小说是一种适合住在郊区中产阶级的娱乐消遣;报纸逐渐在19世纪代替了小说。在20世纪,科技给我们带来了电视和智能手机,逐渐成为了我们现在主流的娱乐消遣。这是一种怎样的改变?

播客中提到的作品: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

孟德斯鸠《波斯信札》

卢梭《新爱洛伊斯》

尼采《论悲剧的诞生》

巴赫《马太受难曲》

11 Feb 202426-对未来失去希望的年轻人要怎么平静地过好每一天?00:28:45

我身边很多年轻人对未来都感到非常迷茫、怅然若失和焦虑。这期播客讨论对未来失去希望的年轻人如何平静地过好每一天。我们对伏尔泰讽刺小说《Candide》里最后一句话"我们必须耕种我们的花园"进行了解析,也从马基雅维利给他朋友写的一封信中获得一些慰藉。

第一个口误:这期播客里有一个非常傻的口误,是我嘴里讲中文脑子里想着外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的嘴瓢(╥╯^╰╥),我不断地把康德的“永久和平”这篇文章说成了“永久平衡”。康德那篇文章是“论永久和平”!和平!和平!和平!不是平衡。

第二个口误:10:11 Candide坎迪德的出版日期是1759年!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说成1975年?真的很莫名其妙的一个错误。

15 Feb 202427-旅行有意义吗啊?00:35:27

重新上传之前因为口误出现一个小错误,而被我一怒之下删掉的一期播客(“旅行是意义是什么?谈一谈那些憎恶旅行的哲学家”) 。几乎每一个人都说自己喜欢旅行,旅行对于我们来说是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我们向往的究竟是什么?旅行的目的究竟是为了改变自己,还是维持自己?旅游究竟可不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更有趣的人?旅游是不是更像一个回旋镖,我们其实在发射出那个回旋镖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最终会回到同样的那个地方。旅游真的可以在本质上改变我们吗?我们喜欢赋予旅行巨大的意义,但是在我们说出我喜欢旅行这句话的时候,我也想扪心自问一下,我为什么要赋予旅行巨大的意义呢?这是这期播客想要探讨的话题。

本期播客收到芝大哲学教授Agnes Callard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The Case Against Travel”启发,欢迎大家到这个链接阅读:https://www.newyorker.com/culture/the-weekend-essay/the-case-against-travel

16 Feb 202428-如何面对和身边最亲密的人有些格格不入的失落感?00:38:44

这期播客回复一位听众的来信,这位听众说:我的父母辈很爱我,但至亲无法和我在精神层面沟通,爱人工作属于服务行业,她天天繁忙精神疲惫,只想简单热闹平安过一生,这些可爱的亲人无一人读书,或喜欢读书,无法理解我的读书爱好,觉得我和身边人和周围同事都是格格不入,我无法给他们讲解,他们也理解不了人是分精神层次的。身边充斥着低头族,吃喝玩乐的同事朋友,读书在我的身边的社会阶层是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这位听众很精确地描绘了一种我最近也在思考的感受,借此花30分钟反思一下我和身边的人的关系,播客最后分享巴赫的《马太受难曲》Erbarme dich, mein Gott

18 Feb 202429-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分别会如何去减肥00:46:52

今天这期博客我们会谈一谈如何减肥、运动和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我觉得所有五花八门的减肥方式背后的逻辑都可以被归为两种,这两种态度分别是古人的态度和现代人的态度,也可以说是亚里士多德式减肥和康德式减肥,最终我们讨论的不仅仅是两种减肥逻辑,而是两种古代人和现代人对美德的理解,也可以说是古希腊哲学和现代德国哲学对美德理解的不同。这期播客也是我自吹自擂的一期播客,谈谈我是如何获得六块腹肌,毕竟好不容易获得了这个曼妙苗条的身材,总是要找个机会孔雀开屏一下下。

口误:榜眼哥是第二名的意思,不是第三名。以及他说他瘦了20斤,不是10斤。叫我更正一下。

相关播客:

109-运动如何帮我在低谷笑对生活往脸上呼的一个个大耳瓜子?

93-运动习惯如何帮我克服焦虑?

83-锻炼如何帮助我思考?

65-身体健康和灵魂健康有何相似之处?

61-美国人为什么这么胖?糖尿病减肥药Ozempic真是神药吗?

40-如何像猫一样运动?

37-懒惰的人如何找到天天锻炼的动力?曼德维尔悖

29-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分别会如何去减肥

24 Feb 202430-陈佩斯喜剧反映出怎样的古典自由主义内核?00:39:25

这期播客我们从古典自由主义的视角去观察陈佩斯喜剧,为什么我认为陈佩斯代表了中国喜剧的巅峰?喜剧的内核是什么?喜剧的目的是为了描绘现实、还是超越现实、甚至创造现实?为什么春晚这个中央舞台代表了不公平市场竞争?为什么我觉得喜剧的意义不仅仅是给观众带来笑声、也是一种现代人在这个社会尊严和自由的载体?播客一开始我也谈论了为什么现在春晚小品不好笑了,追忆一下陪我成长的赵本山小品,并把当代小品和陈佩斯小品进行比较。

这期播客会直接引用一些哈耶克的思想,感兴趣的听众朋友可以去听一听第十四期播客:哈耶克的政治思想对于我们的意义。

请苹果播客的听众们帮我打分,评论,帮我造成一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的气势!

24 Feb 202431-有文化又不能当饭吃,为什么要接受人文教育?00:37:53

这期播客讨论人文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演变,也是对一位听众朋友来信的思考。这位听众朋友说:「我从农村20年前考上普通大学毕业进入国企稳定工作,撑不死饿不着,已经在我的阶层算一个小小的跃升了,你可以想像以后寒门出贵子将会多难,即使农村出来考上国内好大学,但囿于眼界的封闭,无人指点,无贵人,出了校门又能有多大作为呢。应了一句俗话“井底的蛤蟆只能见到巴掌大的天”。不读书又绝对不行,总得成为受教育的公民见见天地,见见众生,见见自己吧。」

03 Mar 202432-怎么停止焦虑的攀比?00:40:07

我感到现代年轻人的矛盾来自于,我们一方面想要拒绝攀比,所以我们疯狂推崇“松弛感”、“不要精神内耗”、“发疯”、“做自己”,另一方面又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去攀比,时不时破防、焦虑、自卑——因为自己的失败固然令我伤心,但是别人的成功会让我更加难受。这期播客观察并描述了这种矛盾感,并且观察了东方社会和西方社会对攀比的拒绝有什么不同,我认为东方社会对攀比的拒绝来自个人式的自救,而西方社会对攀比的拒绝来自系统性的价值观。本期播客还介绍了伟大的日内瓦哲学家卢梭在《埃米尔》中对现代人为什么会焦虑不开心的观察,并且分享了一个如何用不攀比的态度去由衷欣赏别人的态度。播客的最后我的小猫也发表了一下他的意见。

补充:录到一半发现我把「荼毒」的荼tú念成了shé,但是因为我不知道如何编辑音轨,以及我很坦白我的普通话水平真的不太好,所以懒得改了,请大家以我为戒,不要把荼读错,这就是没接受高中语文教育的代价。

05 Mar 202433-中美主旋律正剧如何体现两国不同的政治生态?00:39:52

这期播客讨论我最爱看的两部中美主旋律正剧《人民的名义》和《白宫风云The West Wing》,如何定义「主旋律正剧」?美国这么分崩离析两极分化的政治,能有「主旋律」吗?我还介绍了我通过看美剧获得的政治教育,我对《纸牌屋》理解。播客最后,我解释了我是如何通过托克维尔在1835年对美国社会的观察和批评,观察这两部正剧反映出怎样不同的政治生态。

07 Mar 202434-《红与黑》解析1-心比天高的凤凰男可能拥有爱的能力吗?00:39:19

这期播客由小木墩带大家一起解读19世纪经典小说《红与黑》,作者是来自法国的Stendhal(司汤达),小木墩解释了为什么她会成为这个播客的常驻文学分析员。小木墩对「出轨」为何成为现代欧洲文学如此重要的主题感到费解,现代婚姻为什么在西方沦为了一个笑话?忠贞在婚姻中还有可能吗?小木墩带着这些困惑解读文学作品。

在听完小木墩被前夫背叛的故事后,很多人问小木墩(也有些人嘲笑小木墩)为什么如此盲目,在婚内自以为陷入甜蜜幻想的爱河、勾勒出一个看似美好的灵魂伴侣,现实里确实却是这样不堪道德低劣之人,小木墩也想借着解读文学的方式,反省自己的愚昧和可笑,所以这个系列也是小木墩的自我批评。

在《红与黑》解析第一集里,小木墩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心比天高的男主角JulienSorel(于连)可能拥有爱的能力吗?小木墩试图给大家揭露于连身上的两个矛盾,一方面他既仇恨贵族、又认为自己属于贵族,另一方面他虽然披着牧师的黑袍、心中却穿着拿破仑的红色戎装,这双重的矛盾,使于连失去了爱的能力,他以为的爱欲只是他心中政治欲望的投射。

09 Mar 202435-底层草根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时代结束了吗?00:36:25

底层草根还能通过努力改变命运吗?毫无背景和家世的农村子弟是否还能考读书胜天半子?凭借个人能力逆天改命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吗?在之前第五期播客「现在还适合出国留学吗?」的最后,我的观察是过去十几年出国留学最大的变化是越来越严重的阶级分化。今天我们从农村子弟的视角思考同一个问题。留守儿童一步一脚印,从村里走到乡里,从乡里考到县里,从县里考到首都最好的大学,从首都来到美国读博。这样的人生需要依靠什么个体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农村教育在过去十几年有怎样的变迁,未来又面临怎样的困境?这期播客虽然揭露了令人惊叹的社会不平等,但是我认为这期播客包含的友谊和对话本身是一份超越阶级的、揭露思想能够企及的无垠宽广,这反而揭露了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平等,是思想的深邃和光辉。在这里感谢我的朋友老乡哥。

听完这期播客,有听众朋友很好奇老乡哥为什么会选择政治哲学作为专业?在我们的刻板印象里,农村出身的孩子选择理工或码农比较多,比政治哲学更好找工作和有更高的收入,单纯比较好奇这个选择的原因。

老乡哥的回答是:从高中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也秉持庸俗的社会化观点:上大学的目的是找工作赚钱。大一的课程也让我很失望,基本没学到什么东西。但在读到自由/博雅教育后,我明白了读大学的目的是把自己培养成自由博雅的人,我从此走上了自由教育之路。博雅教育确实不能当饭吃,但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否则大学和技校没有区别,虽然绝大多数大学都是技校。我也想通过我的例子证明自由教育不是富人的专利,农家子弟同样可以阅读古今中西经典,同样可以学习古希腊语古拉丁语这些无用的学问,出身不能定义我们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穷人学理工科当码农当然是最快最稳实现阶层跃升的渠道,但码农本质上还是农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枯燥无味的工作,还没有农民的工作有意思。我也可以和马基雅维利一样通过阅读古人和古人对话,虽然代价是不好找工作。教育使人自由,虽然自由不能当饭吃,但是人活着不仅仅是来吃喝玩乐的。我们应该思考人生的意义,思考人之为人的价值,思考对文明的担当。而思想自由是最宝贵的自由,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意义。

13 Mar 202436-女性议题在和谐管控之下还是在放任自由之下才可以得到更好的讨论?推特vs.小红书00:39:36

自由主义哲学家密尔(John StuartMill)在《论自由》中说,社会应该允许所有的观点,哪怕错误的观点,进行自由的表达,只有在文明的碰撞中和激烈辩论之后,社会才能无限接近真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被马斯克收购后的推特,几乎解除了对言论的一切限制,以女性议题为案例,为什么女性议题没有得到任何茁壮成长,反而是政治不正确的厌女恐女反女的男权社群在马斯克收购后的推特上变得越来越兴盛?这个播客一开始讨论了为什么完全的放纵自由并不会增加文明讨论的空间,反而会让不文明、野蛮的声音淹没文明的声音。播客还讨论了近期小红书对女性主义议题的审核和管制,小红书的审核机制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审核女性议题,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被筛选后的友善,和没有被筛选的不文明,哪一个才是更好的文明讨论空间?

P.S. 播客提到微信号叫做祛魅魍魉。

16 Mar 202437-懒惰的人如何找到天天锻炼的动力?曼德维尔悖论00:35:03

肤浅、懒惰、爱慕虚荣、抠门、善妒的人(我),能如何把这些恶习转换成动力,并且借此达到天天锻炼、天天进步的目的?这期播客的一开始描绘了一下古典美德式运动法在我身边美国人身上的体现,为什么我认为美国上流社会的运动习惯无法在我们身上复制。播客接下来描绘了我对英国早期现代哲学家霍布斯的理解、对曼德维尔《Fable of the Bees蜜蜂的寓言》的解读,并且运用在我自己身上,把这些恶习转换成天天运动的动力。这是我作为一个道德败坏、软弱腐败的现代人,自我进步的一种方式和反思。

更正1:不好意思我发现我把《蜜蜂的寓言》,读成了《蜂蜜的寓言》。这种乌龙在书名上经常出现,因为我是用英文读的原著,有时候在脑子里用中文念书名,会出现大脑卡机的情况。

更正2:那位跑柏林马拉松的女朋友的成绩是2小时48分,我不小心说成2小时48秒了,这都快破人类记录了,是我嘴瓢。

相关播客:

109-运动如何帮我在低谷笑对生活往脸上呼的一个个大耳瓜子?

93-运动习惯如何帮我克服焦虑?

83-锻炼如何帮助我思考?

65-身体健康和灵魂健康有何相似之处?

61-美国人为什么这么胖?糖尿病减肥药Ozempic真是神药吗?

40-如何像猫一样运动?

37-懒惰的人如何找到天天锻炼的动力?曼德维尔悖

29-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分别会如何去减肥

21 Mar 202438-西方人有可能真正理解中国问题吗?00:44:08

西方人有可能理解中国文明吗?西方人有资格去研究中国问题吗?跨文明交流可能存在吗?还是说我们本质上只能自说自话?这是一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但它最终是一个哲学问题。这期播客的一开头描绘了现代西方主流学界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以及这个态度背后的理论基础。播客介绍了萨义德于1978年出版的《Orientalism东方主义》这本书对福柯的应用,西方霸权主义的自我批评,以及这本书对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我想问的问题是:不带偏见的知识有可能存在吗?自我认识还有可能吗?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自我、还是控制别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视野永恒的局限性、还是为了帮助我们超越我们视野的局限性?一套理论可以解释一切吗?

播客的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拒绝跳出自己的偏见和狭隘,这是一种闭塞;但是用一套最近发明的理论去解释现代世界上的全部规律,拒绝考虑这一套理论本身的局限性,这是另外一种闭塞,这是一种受过教育的人的闭塞,这是一种思想上的狂妄和自大。至少目前没有任何一套理论可以解释世界上的全部规律,与其相信一套理论,我宁愿相信我可以通过不断地谦虚的学习和阅读,超越我与生俱来的狭隘和偏见,让我触摸人性。这是我目前相信的偏见,至少我还没有遇到过一套理论可以彻底地反驳我的这个偏见。

播客中引用的张之洞《劝学篇》,我读得也太差了,哈哈哈太丢脸了吧,抱歉抱歉,毕竟我只有初中文凭,在这里给大家贴上原文:君主、民主之国略同。西国君与臣民相去甚近,威仪简略,堂廉不远,好恶易通,其尊严君上不如中国,而亲爱过之,万里之外,令行威立,不悖不欺,每见旅华西人遇其国有吉凶事,贺吊忧乐,视如切身,是西国固有君臣之伦也。《摩西十戒》敬天之外,以孝父母为先,西人父母丧亦有服,服以黑色为缘,虽无祠庙、木主,而室内案上,必供奉其祖父母、父母、兄弟之照像;虽不墓祭,而常有省墓之举,以插花冢上为敬,是西国固有父子之伦也。

22 Mar 202439-《红与黑》解析2 为什么市长夫人要和穷小子出轨偷情?00:39:52

这期播客由常驻文学分析员小木墩继续带大家一起解读19世纪经典小说《红与黑》,作者是来自法国的Stendhal(司汤达),小木墩对「出轨」为何成为现代欧洲文学如此重要的主题感到费解,现代婚姻为什么在西方沦为了一个笑话?忠贞在婚姻中还有可能吗?小木墩带着这些困惑解读红与黑6-12章。

本期播客小木墩观察到于连在市长家里做家庭教师的时候,市长和市长夫人都误解了于连。于连被市长夫人误解成一个心无旁骛追求知识的品德高洁之人,同时他也被市长误解成一个粗鄙低贱的乡下仆人。第一种误解让市长夫人义无反顾的忘记了世俗道德,爱上了他。第二种误解让于连想要用偷情的方式去征服市长夫人。这两种误解促成了于连和市长夫人的第一次出轨偷情。

24 Mar 202440-如何像猫一样运动?00:33:32

追求身体的真善美和追求灵魂的真善美有相似之处吗?什么是狗系运动?什么是猫系运动?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如何和自己玩耍?这期播客还讨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比如:如何学会倒立,以及我对阿斯汤加瑜伽的看法。

插画:海盗园丁(小红书:海盗园丁)

相关播客:

109-运动如何帮我在低谷笑对生活往脸上呼的一个个大耳瓜子?

93-运动习惯如何帮我克服焦虑?

83-锻炼如何帮助我思考?

65-身体健康和灵魂健康有何相似之处?

61-美国人为什么这么胖?糖尿病减肥药Ozempic真是神药吗?

40-如何像猫一样运动?

37-懒惰的人如何找到天天锻炼的动力?曼德维尔悖

29-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分别会如何去减肥

27 Mar 202441-精英大学为什么变得越来越高中化?00:38:03

本期播客以澎湃思想市场3月14日发表的甘阳教授演讲《大学应否以及能否克制内卷化》作为契机,观察中国大学为什么变得越来越高中化,美国大学为什么变得越来越小学化。如今的国内顶尖大学和美国顶尖大学,相比于10年前,有什么变化?我分享了我和我两位博士候选人朋友老乡哥和保姆哥的对话。我感觉中美大学在过去10年都面临了成绩通胀,只不过美国大学拿好绩点变得越来越简单,中国大学拿好绩点变得越来越难。大学的目的是培养思想独立有责任有担当的成年人、好公民,中美大学好像距离这个目标都越来越远,这两种不同的困境有出路吗?

播客中提到的英文书中译本:《娇惯的心灵: “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作者: [美] 格雷格·卢金诺夫 / [美] 乔纳森·海特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8 Mar 202442-对世界祛魅是长大成熟的体现吗00:36:22

最近中文互联网上大家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祛魅,那么对世界祛魅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期播客解析马克思韦伯在1917年演讲《学术作为一种志业Wissenschaft als Beruf》里提出的对世界祛魅Entzauberung der Welt 这个概念,这个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是韦伯对现代社会最犀利最深刻的总结。已经祛魅的世界是一个启蒙成功的世界吗?现代的理性科学瓦解了一切鬼神天命风水,现代科学可以用实验精神解释世间万物,给予我们越来越多的真相,这个真相有意义吗?这个真相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吗?生活在完全祛魅世界里的现代人为什么失去了活下去的意义?

虽然我生活在一个被祛魅的世界,但是我认为这个世界还是存在“魔法”的,这个魔法就是人性的光辉,人类文明的光辉使我仍然深深地对这个世界入迷,播客的最后我分享了3分钟人性令我感到着迷的原因之一,巴赫《赋格的艺术die Kunst der Fugue 》,一个能够拥有巴赫的世界,是一个还值得我活着迎接明天的世界。

31 Mar 202443-真正的精英有资格鄙视人民吗?莎士比亚《大将军寇流兰》解析00:45:22

精英的傲慢为什么使我们感到厌恶和愤怒?我认为绝大多数时候精英的傲慢,一方面源自于他们的无知,他们不知道自己引以为豪的高贵身份其实在审视下是站不住脚的,反而反应了他们狭隘视野之下对身边人的鄙视,这是一种“假精英”的优越,另一方面源自精英有意或者无意的忽视了他们的优越性不仅仅是靠努力获得,而是因为机遇、出身、运气、时代等等个体以外的因素。但是,莎士比亚戏剧《科利奥莱纳斯Coriolanus》(又译:《大将军寇流兰》)描绘了一个真正的罗马“精英”,他是一位真正骁勇无比气势冲天的国家英雄,他虽然真的值得令人敬佩,他的精英地位建立在他无与伦比的英勇之上,但是这位英雄却不可一世无比傲慢,对人民群众充满了鄙视。这个人狂妄到哪怕他为他的傲慢付出了被放逐的代价,他也坚决不放弃他对人民群众的鄙视。一个真正的精英、一个国家大英雄有资格鄙视人民吗?我认为莎士比亚揭露的真相是,一个真正英雄的傲慢也是建立在他的无知和盲目之上,他以为自己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但实际上他仍然需要依附于他最鄙视的人民,所以哪怕是“真正的精英”也没有资格鄙视人民。本期播客分析莎士比亚对于精英的傲慢最深刻的反省和批评。

01 Apr 202444-智能手机如何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00:34:37

本期播客分析介绍美国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在5天前(2024年3月26号)刚刚出版的新书《焦虑的一代The Anxious Generation》,试图解释许多国家同时发生的青少年精神疾病流行的事实。经过十多年的稳定或改善,美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在 2010 年代初急剧下降。抑郁、焦虑、自残和自杀率急剧上升,许多指标都翻了一番多。海特认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堪忧和智能手机对童年的“重构“直接挂钩,他利用大量数据解释了为什么社交媒体对女孩的伤害比对男孩的伤害更大,为什么对穷人家的小孩比对富人家的小孩危险更大,科技公司做出的产品比烟草公司生产的香烟还要危险。

本期播客参考书籍:The Anxious Generation: how the great rewiring of childhood is causing an epidemic of mental illness by Jonathan Haidt,以及Bari Weiss在2024年3月25日对Jonathan Haidt的采访。

04 Apr 202445-年轻人为什么失去了失败的勇气?00:38:39

年轻人为什么越来越不愿意冒险?变得越来越脆弱?为什么年轻人普遍失去了失败的勇气,失去了越挫越勇的活力?为什么我们很少在这代年轻人中看到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跃跃欲试的渴望?之前很多期播客谈论了大环境如何导致当代年轻人的困境,这期播客换一个视角来思考同一个问题,这种活力和勇气的缺失和童年教育的改变是否有关系?美国和中国在90年代末开始的教育理念的转变给千禧时代的童年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自由玩耍的缺失是否使得儿童失去了和同龄人和成人产生矛盾的机会?越来越安全的社会环境是否带来了脆弱的心理环境?断胳膊断腿的青少年越来越少和自残自杀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这两者之间是否有联系?

播客中参考的书:

The Anxious Generation,Jonathan Haidt,2024

Bad Therapy, Abigail Shrier,2024

反脆弱,NassimNicholas Taleb, 2012

Grit, Angela Duckworth,2016

06 Apr 202446-为何当今美国左派右派都嫌弃自由主义?00:41:59

身在中文语境的我们可能会理所应当地把自由主义和西方划等号,认为自由主义是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美国的主流左派和主流右派思想现在都在排斥自由主义,他们都认为美国社会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归咎为自由主义。左派认为自由主义带来了系统性的压迫、结构性的不公,右派认为自由主义带来了社会凝聚力的瓦解、价值体系的缺失、虚无主义的泛滥、全球主义对国家主体的侵蚀。作为一位多年的美国政治深度观察者,我在这期播客结合我自己跟他们打交道的经历介绍美国左派和右派最有影响力的声音对于自由主义的批评。

道歉环节:

1. 好像把洛克和霍布斯说成了18世纪哲学家,其实他俩都是17世纪。

2. 把拥趸dun(3)读成了拥簇。我真的不知道趸字怎么读,感谢评论区指正。

本期播客提到的书名:

左派对自由主义的攻击(随便举一个最有影响力的当代案例):

Ibraham X Kendi: how to be an anti-racist, 2019

右派对自由主义的攻击(最有影响力的当代案例):

民粹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攻击:Patrick Deneen, why liberalism failed,2016*

  • (本书已有中译本,详见我好友保姆哥运营的公众号“政治哲学研究”推送:《自由主义为什么会失败》)

天主教一体论对自由主义的攻击:Adrian Vermule, common good constitutionalism, 2022

极端右派对自由主义:bronze age pervert (BAP), bronze age mindset 2018

08 Apr 202447-遗弃小孩的狗男人怎么能写出现代最有哲学性的教育小说?卢梭《爱弥儿》00:39:32

本期播客介绍如何开始读卢梭的《爱弥儿》,播客开头分享了一下我介绍哲学书本的用心和目的,为什么介绍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代替读书本身。播客接着讨论了这个把女仆生下的五个私生子全部丢在孤儿院门口的卢梭怎么可能写出现代最有哲学性的教育小说?我分享了为什么《爱弥儿》是卢梭对柏拉图《理想国》的挑战和回应,以及卢梭对现代教育史的意义。播客最后谈了谈康德对卢梭这本书的读后感。

道歉环节:

1. 在播客第15-17分钟我对卢梭在欧洲学术界发疯、质疑休谟故意给他画了一副很丑的肖像画、写《忏悔录》自爆黑历史等等行径,调侃他是一个疯婆娘,经小宇宙评论区指出,把一个男人做的坏事形容成“疯婆娘”包含了潜在的厌女意义,割裂女性群体。这个指正说得有道理,把发疯和女性长期关联确实是传统社会对女性忽视的体现,使用这个形容确实不妥,我为此形容道歉。

2. 我把卢梭的书名《卢梭审判让·雅克》说成了《让·雅克审判卢梭》,而且这本书不是卢梭写的最后一本书,而是倒数第二本。卢梭的最后一本书是《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感谢卢梭狂热爱好者榜眼哥指出。

3. 洛克《教育漫话》是1693年出版的,我口误成1963年了,感谢老乡哥指出。

11 Apr 202448-如何面对语言上的冒犯?00:40:20

现代社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容易被冒犯,互联网让我们越来越无法消化和面对冒犯。我们要如何面对语言上的冒犯?语言冒犯不仅仅来自生活中无法避免的没素质的人,也可能来自书本思想上落后闭塞的前人。我们读书的时候,经常碰到一些观念,使我们感到很不舒服,受到了冒犯,怎么办?我认为互联网只教给我们一种面对冒犯的方式,那就是认可并且强化我们的忿忿不平,并且告诉我们必须立刻反击惩罚冒犯者。然而,我们生活的最高目的不是为了惩罚冒犯者,而是为了让自己过一个更好的生活。在很多情况下,直面冒犯可以给予我们一种教育,不仅仅让我们在心理上变得更加强大,也可以让我们在思想上更加强大。这期播客观察了美国年轻人为什么面对语言冒犯越来越脆弱,卢梭在《爱弥儿》中教育儿童面对冒犯的建议,苏格拉底对冒犯的态度。我认为真正的教育需要一种直面冒犯的勇气,而文明社会也需要公民面对冒犯尽可能温情的理解、不立刻升温到情绪沸腾的道德谴责。这两种现象都在不断减少。

12 Apr 202449-如何面对命运的不公?00:46:54

本期播客是第23期播客“如何面对至亲背叛”的姐妹篇。播客一开始,我讨论美国大学生如何理所应当认为正义的定义是社会正义(social justice),而我认为在社会正义之前还有一个更基础的对正义的理解,不是社会性的,而是个人性的。播客第二段,我描绘了我之前和我两个博士同学吃饭谈论「不公」,她们对不公的理解使我惊愕。博客的第三段,我分享了我和老乡哥的对话,我们对贫富差距的思考,以及老乡哥面对真正不公令人赞叹的坚强。播客的最后,我分析了我对心理治疗的看法,离婚事件对我的影响,以及我对旧约中约伯故事的看法。

我认为如果把所有命运的不公都归结为是系统性的不公,这是一种盲目,这使人性变得黯然无光,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唯一一种可以拥有神性和兽性的动物,前夫卡尔和闺蜜的品性之卑劣也让我发现了我生命中其他朋友熠熠生辉的美德,照亮了一段黑暗的人生。

(图片里是老乡哥的村庄,他家就在照片最中间,一排排的都是茶树,他八十多岁的爷爷奶奶和九十来岁的外婆现在天天都在采茶)

18 Apr 202451-为什么工作不再给予我们责任感和满足感?00:34:43

为什么工作失去了意义?工作为什么曾经能够给予人们满足感和责任感吗?这期播客谈论我的朋友杨医生三十年的基层从业经历,她抵抗过一波又一波流行病,上班如上战场,杨医生对于职业责任感朴素的理解。播客还介绍了杨医生这份对于工作的理解,黑格尔在《法哲学》认为这是文明社会的公民超越个体性、接触永恒自由的唯一途径;马克思对于资本社会最核心的批评之一就是,资本社会让工作失去了意义,人们越来越难意识到自己的劳动有什么价值,也就失去了这个实现自我人性的渠道。

19 Apr 202452-当代美国语境下的自由派究竟代表了什么00:29:37

在当代美国语境下,当美国人说一个人是自由派的时候,究竟代表了什么?我认识很多中国高校同学反对美国自由派,对自由主义价值观嗤之以鼻,但是他们知不知道“美国自由派”究竟是什么意思?这期播客介绍了当代美国语境中四种自由派,第一种是进步派(progressive),第二种是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第三种是古典自由主义(libertarianism/classical liberalism),第四种是反对“后自由主义”浪潮的自由派(anti-post-liberalism)。攻击自由派的声音总是让我感到有些好笑,因为当今美国自由派根本不存在,上面四种“自由派”立场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针锋相对,既可以是进步的,也可以是保守的,既可以支持政府干预经济,也可以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既可以拒绝启蒙主义,也可以拥护启蒙主义。这也说明,西方自由主义的自我批评,要远深刻于很多站在中国视角对自由主义的嗤之以鼻。

21 Apr 202453-弹好莫扎特和读懂柏拉图有什么相似之处?00:38:12

弹好莫扎特和读懂柏拉图有什么相似之处?这期播客分享了我和我的朋友日安关于弹琴和读书的理解。在日安因为新冠脑雾,在国际钢琴比赛丢人现眼后,遇到了一位改变了他弹琴十八年后对音乐理解的传统德奥学派导师,弹古典钢琴曲和学习古希腊语有什么区别?什么是德奥古典钢琴学派眼中的理性练琴:用清醒的大脑和警惕的双眼练琴,而不是用情绪主宰双手?理解莫扎特和理解荷马笔下的奥德赛有什么相似之处?在颠覆和批判一件音乐或者哲学作品前,需要怎样去理解和尊重这件作品?

播客介绍了古典钢琴俄罗斯学派和欧洲学派的区别,为何俄罗斯学派在美国占据了半壁江山,在欧洲学派中,德奥学派和法国学派有何区别,为什么德奥学派的钢琴家们认为,只有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加入个人感情。这种刻板严苛的训练,让我想到了我大学时期对于西方人文教育的不满,恰恰来自于这种训练的确实,反而专注于未经理解的道德批判。什么是用理性理解一首曲子?为什么我朋友以前练琴1小时的目标是练会一整首莫扎特,而现在只能练3行?为什么我本科时期可以1小时读30页柏拉图,而现在1小时只能读1行?如何理解现代派音乐对于古典音乐的颠覆和传承?如何理解尼采说出”上帝死了“这句话时对一整个宗教传统和古典哲学的颠覆和传承?

在这里附上我朋友日安的介绍,满足一下他的虚荣心:

被WQXR古典音乐电台誉为“One of today’s most promising youngpianists”青年钢琴家日安已经在纽约国际钢琴比赛、普林斯顿国际音乐节与迈阿密Josef Gingold室内乐音乐节上带来精彩的演出,他的舞台足迹遍及纽约卡内基大厅、Merkin Hall、北京中山音乐堂与香港文化中心的舞台。

出生于福州,成长于北京,日安九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于钢琴系主任张欣宁教授;十四岁获得Constance Keene钢琴奖学金赴美就读曼哈顿音乐学院预科,受到美国钢琴家Jeffrey Cohen、羽管键琴专家JocelynStewart、小提琴家Mark Steinberg与LucieRobert的悉心栽培,赢得了曼哈顿音乐学院协奏曲比赛与室内乐比赛双料冠军。之后收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Peabody音乐学院的全额奖学金橄榄枝,跟随传奇大师WilhelmKempff与傅聪的得意门生---韩国钢琴家Yong-Hi Moon深造。

除了在音乐上的成就,其摄影作品在高中时期就获得了2018年美国Scholastic国家艺术与文学金奖,进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Uris教育中心的永久收藏。英国资深时装撰稿人Susie Bubble与V杂志美妆总监StellaPak是他的重要伯乐,自2019年纽约春夏时装周的密切合作后受到许多时尚品牌的青睐并邀其拍摄广告大片。

22 Apr 202454-如何面对父母的死亡01:06:28

在2024年3月20日我收到了展同学的私信,她说:树老师,您好,希望这条私信不会打扰到您,我一直在听您的播客,对于我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时有很大帮助,但我现在的生活,有一件事一直让我很难过,我的妈妈,22年10月去世,突发疾病,当时因为疫情管控,我只是短暂地看了我妈妈一眼,就回到我上班的地方,所以对于我妈妈去世这件事,我一直有点逃避,没有过多参与,没有一种真实的感觉,我以为我会慢慢好起来,慢慢接受这件事,有时候也会用“妈妈希望我很好的生活的话”自我鼓励,但是偶然一件事联想到妈妈,或者看到妈妈的微信聊天界面,或者看到妈妈的抖音,我发现内心的悲伤会被释放出来,特别难过,我已经28岁,却好像还是不懂怎么去理解死亡这件事,不知道有没有哲学的观点,能让我去平和的看待死亡这件事呢?

这期播客是我的朋友老乡哥回复展同学的一封长信,老乡哥托我代读,他的父亲也和展同学母亲一样猝然离世,没有机会真正告别。老乡哥从哲学、神学和虚无主义的态度反思了如何面对死亡,同时还追忆了在2020年接连去世三位亲人的人生如何和国运变迁相互交融。

老乡哥即将博士毕业,开始在大学任教。他告诉我,他准备在闲暇时期写一本书,叫做《清溪 (1900-2020):一部自我民族志》。本书将讲述二十世纪以来一百二十年间浙江山区农村一家族四代人的命运沉浮,揭示个人、家族与国家的爱恨情仇。本书将基于口述史、信件、日记、回忆录勾勒出四代人的家族史和心灵史。清溪是故乡的母亲河,发源于东阳金钟岩头,汇入长乐江,再汇入曹娥江,最后汇入钱塘江,奔流到东海不复回。相比于二十世纪中国的巨变,一个家族的命运微不足道。但我将致力于从家族史中以小见大,反思二十世纪中国的百年革命历程,思考改革开放如何改变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命运,记录个人在时代洪流里的挣扎和漂流。

播客末尾音乐:

Maria Callas, Ave Maria

老乡哥的联系方式:ythruc@gmail.com

26 Apr 202455-女权主义在美国发展成了什么鬼样子?00:41:24

左派进步女权和右派保守女权在美国究竟发展成了什么形态?谈论女权运动很容易陷入各种各样的术语,这期播客没有术语,只有大白话。我认为美国左派女权已经放弃了女权中的女这个字,而右派女权放弃了女权中的权这个字。我介绍了美国左派女权对自由主义的拒绝,和对女人这个定义的瓦解。还介绍了美国右派保守女权的诉求,包括JK罗琳认为变性人为什么不是女性,Louise Perry播客Maiden Mother Matriarch(女族长妈妈)以及她为什么认为性解放运动并没有给贫穷女性带来更多权益,以及Mary Harrington的reactionary feminism(反进步女权主义),最后我还介绍了美国保守女权为什么开始歌颂传统妻子母亲角色。

播客前奏:莫扎特F大调奏鸣曲K. 332

演奏者:日安(小红书:日不安)

插画师:海盗园丁(小红书:海盗园丁)

02 May 202456-巴以问题有解吗?00:46:34

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最近美国五十多所大学的游行,我将用两期播客对此事件做出评论。这期播客讨论巴以问题为何看似无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巴以问题的态度在过去五十年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美国对于巴以问题的态度绝对不是漠不关心,在一些历史节点甚至可以说过于关心,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下一期播客我讲讨论为何美国大学生忽然选择为巴勒斯坦发声,今年游行和68年反越战游行有何区别,会给今年美国大选带来怎样的影响。

本期播客介绍了从10年前的我为何就开始关注巴以事件,2016-2017年我去西岸的经历,站在加沙的城墙外看着卡车驶入加沙。本期播客还介绍了以色列建国以来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1967年以色列从埃及手中搞到了加沙,1988年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义导致了哈马斯的崛起,90年代奥斯陆和平进程为何失败,两国方案为什么在2000-2005年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之后就失去了可行性,2007年巴勒斯坦内战如何导致了哈马斯占领加沙,2007-2023年哈马斯和以色列接连不断的火箭弹袭击,以及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以色列反击致死的大量巴勒斯坦平民。我认为了解历史可以给予我们对政局复杂性的智慧和坚定的温和,这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而不是狂热的理想主义和对暴力革命的盲信。我的出发点是在政治局限下,我们要怎么样能够给巴勒斯坦人带来真正的出路,什么样的安排对于他们来说是更好的安排,完美的安排是不可能的,我认为任何颠覆性的革命立场都是对真正民生的漠视和忽略。

片首曲:Solfeggio in C Minor by C.P.E.Bach

弹奏者:日安

03 May 202457-今年美国大学生游行会带来什么后果?00:44:56

相信大家都看到了最近美国五十多所大学的游行,我将用两期播客对此事件做出评论。上期播客讨论了巴以问题为何看似无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巴以问题的态度在过去五十年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美国对于巴以问题的态度绝对不是漠不关心,在一些历史节点甚至可以说过于关心,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本期播客讨论美国大学生为什么在今年忽然选择为巴勒斯坦振臂高呼,为什么大学校园忽然成为巴以问题在道义层面的角斗场。这些抗议组织者的诉求是什么?背后的理论究竟是什么?采用了什么叙事框架?为什么这个议题能够成功地说服如此大幅的学生游行?解放巴勒斯坦运动如何在美国主流左派运动崛起,“抵制、撤资、制裁”运动的来源以及我和这个运动创始人见面的经历,以及今年大学生抗议活动和1968年大学生抗议活动的区别和相似之处。我还讨论了大学生诉求是否有可能成功,成功的话会带来怎样的政治后果,以及对今年美国大选带来怎样的影响。

片首曲:Solfeggio in C Minor by C.P.E.Bach

弹奏者:日安

08 May 202458-企业应该在政治问题上表态吗?00:43:33

这期播客一开始讨论了我对托克维尔的理解,美国社会对他来说是一面法国人可以照的镜子,美国社会的怪相对我来说也是一面可以照亮我们的镜子。为什么2020年以来越来越多美国企业开始在政治问题上站队表态,企业应该有政治立场吗?我讨论了2020年黑人人权运动「BlackLivesMatter黑命贵」给美国社会风气带来的改变,是商业行为的政治化(politicization of the market)。我分析了60年代黑人运动和当代黑人运动的区别,黑命贵运动的理论基础,60年代黑人运动组织者企图调动底层黑人男性的愤怒和恐惧,而今天黑人运动组织者企图调动白人精英的内疚和羞愧。2020年「黑命贵运动」让原先非政治化的商业行为变得政治化,瓦解了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边界。在「黑命贵运动」爆发以后,美国企业也越来越频繁地在其他进步话题上发声站队,比如变性人话题和巴以问题。我也分享了这些站队行为遭到左派和右派反感排斥的案例。不管怎样,这种变化代表了美国社会逐渐抛弃了自由主义最重要的对私人自由的保障。

前奏曲:莫扎特F大调奏鸣曲K. 332

演奏者:日安

10 May 202459-社交平台风气因何变差?审核、盈利还是用户下沉00:50:46

本期播客无差别攻击小红书、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以及我和各类平台运营打交道的经历。我观察到在当代社会风气里,很多年轻人认为通过读书工作的努力获得回报,不如通过轻轻松松做网红获得回报来得轻松。在我自己对博主的观察里,这种努力带来的回报可能更困难,因为这是完全随机的,依赖于并不公平的平台机制。我也分析了知乎平台风气为何在过去10年变差,风气变差如何和平台为了盈利、用户下沉和审核直接挂钩。最后我提出我的观察:托克维尔认为现代王权的集中是国王从贵族手中偷偷夺走了话语权,发放到了民众手中,民主化带来了王权的集中。这个发展途径和绝大多数中文社交媒体的发展途径很类似,小宇宙话语权的集中也是为什么小宇宙是中文语境中目前最自由、观点碰撞最激烈,审核最宽松的社交媒体。

相关播客:

59-社交平台风气因何变差?审核、盈利还是用户下沉

78-如何哗众取宠?

85-男知识分子容易出现什么贻笑大方的态度?

91-知识分子吵架喜欢使用什么下三滥的套路?

94-如何在这个泥沼一样的公共环境里进行文明对话?

98-如何抵抗互联网上越来越重的戾气和恶意?

片首曲:拉莫,母鸡曲

弹奏者:日安

15 May 202461-美国人为什么这么胖?糖尿病减肥药Ozempic真是神药吗?00:50:39

本期播客对美国人为什么肥胖的探究视角结合了一位国内儿科医生和一位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肥胖症专家对肥胖症儿童的观察。我谈论了肥胖的危害,以及肥胖为什么忽然出现在现代人类社会里,它的成因是什么。自2022年以来美国出现了新减肥药Ozempic,原本是一种治疗二型糖尿病的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发现它的副作用是抑制食欲,在短短两年之内席卷美国,现在成为了价值六十亿美元的新产业,它的全球市场预计会在未来十年内增长16倍,达到一千亿美元。本期播客结合了上个星期刚出版的新书Johann Hari写的Magic Pill里的最新医学数据,谈论了这个减肥药的作用和危害。我还讨论了我认识的正在注射这个减肥药的美国人对我的反馈,以及我对这种减肥方式最大的担忧。

相关播客:

109-运动如何帮我在低谷笑对生活往脸上呼的一个个大耳瓜子?

93-运动习惯如何帮我克服焦虑?

83-锻炼如何帮助我思考?

65-身体健康和灵魂健康有何相似之处?

61-美国人为什么这么胖?糖尿病减肥药Ozempic真是神药吗?

40-如何像猫一样运动?

37-懒惰的人如何找到天天锻炼的动力?曼德维尔悖

29-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分别会如何去减肥

播客前奏: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 K. 466

演奏者:日安

19 May 202462-大声思考的意义是什么00:43:09

本期播客探讨大声思考的意义,以及如何走出思想的回音室。公共空间除了插科打诨、科普知识、宣传立场,还能有怎样的讨论模式?现在中文语境里公共空间里的探讨,在我看来是对抗性的,而不是对话性的。我认为公共对话中对于“立场纯洁性”的要求,和“污名化”的指控,都是出自于讨论的对抗性。播客还讨论了我湾仔码头的外号,我和一位男权主义者的友谊,以及我朋友状元姐对陈嘉映纪录片《解释鸿沟》的评论。

片头曲: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 K. 466

弹奏者:日安

21 May 202463-美国左派是不是铁板一块?00:38:11

本期播客描绘美国左派从建国以来一整个演变史。美国左派为什么从一开始就和世界其他左派格格不入?我介绍了美国左派最重要的三位总统(杰弗逊、杰克逊和威尔逊)对美国左派政治诉求的塑造。美国左派为什么从来不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美国左派什么时候从反对大政府变成了支持大政府?美国左派什么时候从反对马克思主义变成了拥趸马克思主义?美国托派领袖Irving Kristol和Noman Podhoretz为什么一扭头成为了新保守主义的创始人?美国左派的大本营什么时候从美国农村变成了美国大学校园?60年代黑人民运给美国左派带来的改变是什么?

前奏:肖斯塔科维奇第一钢琴协奏曲

弹奏者:日安

24 May 202464-特朗普选民都是什么人啊?00:47:26

究竟是什么人会给特朗普投票啊?为什么掌握话语权的美国精英阶层(学术机构、主流媒体)面对老百姓对他狂热的支持都患上了特朗普精神错乱综合症(Trump Derangement Syndrome),根本无法理解共情支持特朗普的选民?本期播客结合我自己在美国文化精英社群的成长观察试图解释以上两个问题。为什么普遍反对特朗普的学者和媒体认为给特朗普投票的都是种族主义者、为什么他们认为种族是美国最根深蒂固的社会矛盾?民主党何时不再是工人的党派,而是受过大学教育的精英党派?特朗普的支持者全都是愤怒的无脑农民工人吗?民主党什么时候抛弃了劳动阶级的选票?移民问题为什么是如今劳动阶级心中最重要的问题?为什么社会福利无法给工人阶级提供尊严?

播客中提到的两本书都是今年刚刚出版的新书:

《白人农民的愤怒》White Rural Rage: The Threat toAmerican Democracy 作者:Paul Waldman and Tom Schaller

《二等公民》Second Class: How the ElitesBetrayed America's Working Men and Women作者:Batya Ungar-Sargon

前奏:莫扎特K545

演奏者:日安

26 May 202465-身体健康和灵魂健康有何相似之处?00:37:42

现代社会对于身体健康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宽容的多元化(每一个身材都很美!),另一种是自律即自由(管住嘴!迈开腿!)。这两种看法看似针锋相对,但是我们怎么又觉得这两种看法都正确呢?这两种看法也都有可能进入极端,比如说持有第一种看法的人想要拒绝一切标准,甚至是健康的标准,她们可能把崇尚健康的人都看做是病态的压迫者。持有第二种看法的人也可能过度节食、过度运动,把一切欲望都看做坏事。本期播客追溯这两种针锋相对的现代道德观的思想起源,这是从17世纪就开始的现代自由主义价值观(宽容)对于基督教价值观(禁欲主义)的围剿和瓦解。我介绍了第三种可能性,一种古典美德的理解,这是我自己对于肉体真善美和大脑真善美的理解。我认为每个人都需要追求美德,不光光因为我们向往真善美,也是为了面对死亡、衰老和意外,而身体和灵魂上的美德可以帮助我们有尊严地面对死亡和意外。

相关播客:

109-运动如何帮我在低谷笑对生活往脸上呼的一个个大耳瓜子?

93-运动习惯如何帮我克服焦虑?

83-锻炼如何帮助我思考?

65-身体健康和灵魂健康有何相似之处?

61-美国人为什么这么胖?糖尿病减肥药Ozempic真是神药吗?

40-如何像猫一样运动?

37-懒惰的人如何找到天天锻炼的动力?曼德维尔悖

29-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分别会如何去减肥

片首曲:Solfeggio in C Minor by C.P.E.Bach

弹奏者:日安

28 May 202466-特朗普如何重塑美国政党布局?00:43:45

特朗普如何重新组装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权力分布?本期播客介绍了2016年当选以来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改变。在共和党这边:为什么有些共和党人从一开始就发誓永远不支持特朗普?那群跟特朗普对着干的共和党人做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有些共和党人在2021年1月6日国会大厦事件后跟特朗普决裂?今年的三次共和党初选辩论为什么是一个荒唐的笑话?为什么绝大多数共和党人选择夹着尾巴围在特朗普旁边?在民主党这边:特朗普当选后如何导致了50万妇女上街大游行?民主党支持者如何在特朗普当选初期用尽各种办法想让他下台?为什么大量从未从政的民主党人选择进入政坛反抗特朗普?民主党内如何也迅速出现了”特朗普式“的民粹政客?让特朗普下台失败后,左翼活动人士如何在特朗普执政期间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民间机构,并开启了长达四年的立场纯洁性大清洗?这种大清洗如何造成了一些温和左翼的解雇和出走?总结:特朗普瓦解了共和党和民主党里精英守门人的权力,让两个党派都变得更加民主,更加极端,更加在乎立场绝对和立场纯洁,更加不容忍质疑和批评的声音。

播客中出现的人名,按需检索:

共和党部分提到的人名

  • 特朗普加入战局前共和党2016大选的领跑人:Jeb Bush,Scott Walker,Marco Rubio,
  • Irving Kristol的儿子Bill Kristol ;Norman Podhoretz的儿子John Podhoretz
  • Liz Cheney, Mitch McConnell, Rick Scott
  • Tucker Carlson
  • Chris Christie,Nikki Haley,Vivek Ramaswamy,JD Vance,Ron DeSantis

民主党部分提到的人名

  • Alexandria Ocasio-Cortez of New York, Ilhan Omar of Minnesota, Ayanna Pressley of Massachusetts, and Rashida Tlaib of Michigan
  • Robert Muller
  • Donald McNeil,David Shor,Emmanuel Cafferty
  • Ryan Grim
  • Bari Weiss,Nellie Bowles
31 May 202467-为何极端右翼喜欢把尼采视为精神偶像?00:44:17

我们经常听说极端右翼喜欢把尼采视为精神偶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本期播客一开始解释了左翼和右翼的区别,极端右翼和右翼的区别,极端右翼和极端左翼的区别。极端右翼分子被尼采吸引,是因为尼采对于现代社会中平等主义、自由主义、绩效主义的批评,以及尼采对高贵社会hochkultur的推崇,对强者的倾慕,和对自我牺牲式的高尚道德观的描绘。尼采是现代社会最犀利的诊断师,极端右翼分子和尼采一样,他们都认为充满了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的的末人社会是一个有病的社会。但是和尼采不同的是,我认为极端右翼分子在现实生活中是精神上的弱者,思想上的懦夫,他们停止了思考,转而将愤怒的铁锤挥向了自己所讨厌的社会,他们并没有变成思想独立精神自由高贵的有美德的有力量的重现人类文明光辉的伟大勇士,因为霸凌弱者的人自己也是弱者,嘲笑病人的人自己也是病人,歧视别人人格低劣的人自己的人格也很低劣。

下期我们将继续探索:为什么进步左翼也喜欢把尼采视为精神偶像?!

片头曲:拉莫,母鸡曲

演奏人:日安

02 Jun 202468-为何进步左翼(如鲁迅)喜欢把尼采视为精神偶像?00:41:49

崇拜尼采的左翼分子有两种:反进步的西方后现代新左翼分子,和进步的中国左翼分子。本期播客对这两种左翼为何崇拜尼采进行分析。播客一开始介绍了20世纪中叶出现的法国新左翼分子,他们通过对尼采全新的阐释,开发了后现代主义,这群新左翼反对启蒙、反对真理、反对普世革命、反对科学进步。对这种新左翼来说,世界上不存在真理不存在进步,一切都是权力斗争。这种新左翼思维在7-80年代从法国传播到了美国,是现在美国大学的主流,基本上留学生带回来的那套先进理论都属于这种后现代新左翼思维。除了这群西方新左翼,在20世纪初的中国,五四进步左翼也把尼采视为精神偶像,这又是为什么?为什么五四运动中的文学家也被尼采吸引?本期播客详细分析鲁迅《狂人日记》和各种散文集里对尼采的理解和误解,还介绍了郁达夫《沉沦》和冰心《超人》中对尼采的引用。

播客中提到的其他鲁迅作品:

《热风集》:随感录四十一、四十六、拿来主义

1933年12月20日致徐懋庸的信

《朝花夕拾》琐记

播客前奏:拉莫,母鸡曲

弹奏人:日安

03 Jun 202469-如何放下对父母的怨恨?00:27:21

现在网上的主流情绪是讨论原生家庭给我们造成的伤害,批评和剖析糟糕的父母,直视我们对不负责任父母的怨恨。怨恨是一种怎么样的情绪呢?怨恨(ressentiment)是尼采哲学中最核心的一个概念,尼采在《道德谱系》中说怨恨是弱者面对不公的方式,怨恨会不断酝酿,被内化、合理化、道德化。什么人会选择放下怨恨?为什么会有人选择放下怨恨?本期播客还分享了我朋友妹宝男的故事,妹宝男拥有着非常不靠谱的父母,为什么他选择不怨恨?

播客前奏:伟大的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人类艺术的巅峰)

弹奏者:日安

06 Jun 202471-美国左派右派谁更厌女?00:39:45

当今美国左派右派都把手指向对方,说另一方是厌女者。究竟是哪一派更厌女?本期播客我们来罗列一下双方最有道理、最逻辑自洽、最能说服我的论点。播客一开始我讨论了我在中文语境中观察到的教条主义(doctrinarism),我认为不管是什么政治立场的持有者,都不应该把自己的立场视为不容置疑的真理,教条主义者是一种智识上的闭塞,这种闭塞会带来过度的自信,智识上过度自信不但反智,而且还很危险,因为过度自信会让人轻易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自己假象的敌人进行嘲讽或者是道德谴责。播客介绍了美国左派认为右派对传统女性角色(妻子、母亲和性感女郎)的推崇是在打压独立女性,右派还在剥夺女性的生育自由。播客还介绍了美国右派认为左派拒绝定义女性,女性这个群体已经在左派进步议程中被抹杀、用器官来指代,女性空间和女性议题正在被其他进步群体代替。

片头曲:门德尔松无词歌Op. 67

弹奏者:日安

10 Jun 202472-遵守规则和服从强权的区别在哪里?00:37:13

我们从儿童教育这个方向来谈论遵守规则和服从强权的区别。本期播客含有大量主观个人案例,借用一位儿科医生的观察,讨论为什么卢梭认为想要培养好的公民,必须要从儿童教育抓起?有很多家长选择用哄骗和引诱的方式来使儿童服从,为什么卢梭认为这是失败的教育?儿童时期的不设规则的溺爱式教育,为什么会很容易在青少年期转变成强权式教育?这种强权式教育会给年轻人带来怎样的对权力的理解?为什么现在很多很多年轻人认为一切的权威都是值得摆脱的压迫,自由就等于逃离一切规则?我认为,没有办法区分规矩和强权的人,无法成为任何一个文明社会的公民。一个社会必须以儿童教育为起点,开始思考公民教育的问题。

片头曲:门德尔松无词歌Op. 67

弹奏者:日安

12 Jun 202473-特朗普定罪会如何影响美国大选?00:37:13

5 月 30 日,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被判犯有 34 项重罪,他的宣判将在7月11日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四天进行。这是正义的伸张,还是民主的终结?本期播客从法律流程层面(is it a fair trial?)、法律基础层面(does it have a strong legal foundation?)和司法审慎(is it a prudent case?) 分析这个定罪事件。播客最后还讨论了特朗普定罪会如何影响美国大选。

片头曲:门德尔松无词歌Op. 67

弹奏者:日安

14 Jun 202474-现代年轻人尊重什么?00:32:33

本期播客回归「诊断年轻人脉搏」专题。我发现现代年轻人最常见的两种态度是自发的崇拜和被迫的服从,我们崇拜痴迷于各种各样的偶像,服从听命于各种各样的权威,但是社会中值得我们尊重的对象却越来越缺失。尊重是一种怎样的态度?什么样的对象才值得我们尊重?尊重相比于崇拜和服从,为什么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理性?为什么康德认为尊重是人人平等现代社会一切道德准则的基础?尊重的缺失是否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身边出现越来越多自恋得无边无际的自我崇拜者,和厌恶自己到深不可测的自我憎恨者?

片头曲:门德尔松无词歌Op. 67

弹奏者:日安

16 Jun 202475-严肃敏感的年轻人为何终日思考死亡?00:34:58

为什么这么多严肃的年轻人会在思考人生意义的基础上,开始幻想死亡?为什么对生命最严肃的探索经常会变成对计划自己的死亡?本期播客讨论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为什么在18世纪的德国引发了模仿性自杀热潮,少年维特的烦恼和痛苦究竟是什么?少年维特和歌德的区别又在哪里?海德格尔为什么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死亡?向死而生的意思是什么?人经历死亡的意义在哪里?我认为思考死亡是人能够做的最严肃的事情,但是选择死亡是人能做的最不严肃的事情。

片头曲:巴赫,马太受难曲

弹奏者:日安

18 Jun 202476-硅谷科技佬信奉什么哲学?00:46:31

七八十年代美国硅谷逐渐成型时,有三本书深深地影响了硅谷科技创始人世界观:安兰德的《阿特拉斯耸耸肩》,诺奇可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和波西格《禅与摩托车修车艺术》。我们认识的乔布斯、马斯克、扎克伯格、贝佐斯在青少年时期,都读过这些书。我们去看今天这些硅谷精英试图传播的几乎所有哲学理念都可以或多或少地追溯到这三本书里。这三本书为什么会风靡硅谷?可以说我们把这三本书背后信奉的理论加起来,就差不多可以得出一个硅谷科技佬的价值观、善恶观、信仰、以及对政府正当性的理解。我认为安兰德给科技精英提供了一种道德观,诺奇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正当政府的框架,而《禅与摩托车修车艺术》则是一种心灵慰藉。

片首曲:Solfeggio in C Minor by C.P.E.Bach

弹奏者:日安

23 Jun 202477-为何越来越多相信科学的年轻人开始热衷玄学?00:34:50

本期播客讨论科学和玄学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作为现代人,我们一方面理所应当地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就意味着接受科学方法论规范过的学科真理,学习现代科学,学习客观的普适的有明确界定标准的能够被论证的科学规范,在智识上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做贡献意味着我们要发掘更多的“科学”真理,只有科学方法论才可以规范我们对真理的严肃探索。另一方面,有越来越多接受过科学教育甚至从事科学工作的年轻人怎么开始信奉玄学,面向受过高等教育知识分子的玄学播客怎么越来越多,人们怎么开始普遍地想要从科学之外的领域来获得生活上的指点和方向。为什么科学真理无法满足人类对于人生真理的渴望?本期播客还讨论了中国人对现代科学的信仰背后的历史原因,我认为这可以追溯到中国现代化进程和西方现代化进程的不同。现代科学的道德观为什么一种抹平人性高低的平等主义,这种平等主义有时候会让我们得出一些反常识的结论。播客最后还分享了腰果老师和我昨晚讨论的1920年代学术界的科学大战玄学,胡适带领的科学派大战张君劢的玄学派,张君劢的玄学派为什么会失败。我认为人性渴望伟大,渴望璀璨,渴望永恒,而现代科学无法告诉我们什么是伟大、什么是璀璨、什么是永恒,现代科学只能进行事实判断,无法进行价值判断,所以它企图把不同的渴望解释成是主观的平等的选择。拒绝承认人生选择的好坏高低,也是为什么现代人的世界如此混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越来越看不见选择的意义,逐渐走向虚无和绝望。

片头曲: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
演奏者:日安

25 Jun 202478-如何哗众取宠?00:31:14

本期播客谈论我对如何哗众取宠的认知和思考,以及我自己的身体力行地在小红书、知乎、播客上哗众取宠的经验分享。播客后半段讨论知识分子能否哗众取宠。

相关播客:

59-社交平台风气因何变差?审核、盈利还是用户下沉

78-如何哗众取宠?

85-男知识分子容易出现什么贻笑大方的态度?

91-知识分子吵架喜欢使用什么下三滥的套路?

94-如何在这个泥沼一样的公共环境里进行文明对话?

98-如何抵抗互联网上越来越重的戾气和恶意?

片头曲:巴赫半音阶幻想曲

弹奏者:日安

27 Jun 202479-权利越多美国老百姓是不是越幸福?00:57:33

1776年美国宪法和权利法案里给美国人保障的权利为什么这么少?2024年美国政府给美国人保障的权利为什么这么多?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美国政府给美国人保障的权利越来越多,美国政府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慷慨、越来越忙碌,却变得越来越不受欢迎和不负责任?本期播客讨论1930年代的罗斯福的新政改革(the new deal) 和1960年代约翰逊的伟大社会改革(great society) 是如何开启了美国的大政府时代,给美国带来了农村基建、社会保障养老金(social security),农业上的计划经济;民权法案(civil rights act)、平权行动(affirmative action)、反贫困大战(war on poverty) 、医疗保障(medicaid)。在这个过程中,这两位总统重新定义了美国人对“权利”(rights)的理解,这种重新定义,完全改变了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关系。我认为,把福利包装成权利,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政府逐渐在财政上变得如此不负责任,而且政府的职责从政治上的统治变成了行政上的管理。

前奏:门德尔松回旋随想曲

弹奏者:日安

02 Jul 202481-中国人的左右之分为何如此乱七八糟?00:39:13

我发现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认为,左右这个标签没有意义,或者说左右是相对的,或者说左右之分是要一事一议的。我认为这不是左右标签的问题,这是中文语境独有的混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混乱?是因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在过去100年,只有过不断左倾的势力,从来没有过真正的右派势力参与现代化进程的辩论。三股左派思潮,不断地摧毁传统,旨在成为新的传统,但是实际上这种传统不是真正的传统,所以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传统。本期播客首先讨论了法国大革命这个跨时代事件如何开启了政治光谱上的左右之分,欧陆的左右之分和英美的左右之分有什么微妙的差别。播客最后讨论了为什么中国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当代中文语境中左右之分的乱七八糟。

片头曲:门德尔松回旋随想曲

弹奏人:日安

04 Jul 202482-人人质疑的在位总统应该放弃参选第二任吗?00:52:08

一个民主党总统,在位期间给美国的经济带来了重大经济改革。与此同时美国社会也很动荡,种族冲突激烈,还有很多年轻大学生在街上游行,呼吁这位总统在支持海外战争就等于谋杀手无缚鸡之力的被压迫人民。在第二次大大选即将来临之际,越来越多的人怀疑他的身体健康是否能让他再统治美国四年,但是共和党的候选人又让很多人感到厌恶至极。面对一片质疑,这位总统应该硬着头皮参选吗?本期播客描绘的不是2024年拜登总统面临的处境,而是1968年约翰逊总统面临的局面。本期播客以史为镜,我们看一下约翰逊总统在68年大选面临的处境,他是应该梗着头皮继续竞选,还是把自己的候选人名额拱手让人?本期播客还介绍了68年大选后民主化了美国总统竞选,民主化的选举流程也开启了美国总统竞选的烧钱时代。

本期播客提到的大家可能不知道是谁的人名:约翰逊总统(Lyndon B Johnson) ; David Axelrod;Tom Friedman;Jerry Rubin; Eugene McCarthy;Walter Kronkite;Bobby Kennedy;Stokely Carmichael; Hubert Humphrey;George McGovern;Lee Weiner;McGovern-FraserCommittee

片头曲:门德尔松无词歌Op. 67 No. 2

演奏人:日安

06 Jul 202483-锻炼如何帮助我思考?00:36:48

这是一期闲聊播客,谈论我最近挑战叶问蹲时的思考。播客一开始讨论了为什么我认为培养运动习惯是帮助小孩青少年逃避各种各样现代社会的不健康诱惑最有效的方式,卢梭的自由教育为什么是需要肉体锻炼,以及每天保持高强度锻炼给我带来的三种心态上的改变:正视痛苦;通过目标建立欲望的秩序和高低;以及和同样追求身体真善美的人建立一种平等的友谊。

相关播客:

109-运动如何帮我在低谷笑对生活往脸上呼的一个个大耳瓜子?

93-运动习惯如何帮我克服焦虑?

83-锻炼如何帮助我思考?

65-身体健康和灵魂健康有何相似之处?

61-美国人为什么这么胖?糖尿病减肥药Ozempic真是神药吗?

40-如何像猫一样运动?

37-懒惰的人如何找到天天锻炼的动力?曼德维尔悖

29-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分别会如何去减肥

08 Jul 202484-英国大选选了个啥?00:41:15

本期播客分析2024年7月4日出来的英国大选结果,工党大获全胜,保守党将遭遇历史性惨败。这意味着啥?为什么一整个西方都在右转,英国却选上来一个左派工党?为什么保守党在英国这么不受欢迎?脱欧问题为什么没有在此次英国大选中出现?为什么工党赢得压倒性胜利,但是却没什么英国人真正热情地支持工党?为什么这个新首相没什么铁粉?播客最后我痛骂英国政治在过去三百年的逐渐衰败,并把当代英国描绘成是美国的文化殖民地。

前奏曲: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

弹奏人:日安

08 Jul 202485-男知识分子容易出现什么贻笑大方的态度?00:33:49

聊了好几期女知识分子的女权主义,本期播客扭转狙击炮,对准男知识分子,讨论一下知识分子身上容易出现的拧巴、迂腐和戏谑这三种态度,为什么我认为这些态度会阻碍他们对于真理的追求。

相关播客:

59-社交平台风气因何变差?审核、盈利还是用户下沉

78-如何哗众取宠?

85-男知识分子容易出现什么贻笑大方的态度?

91-知识分子吵架喜欢使用什么下三滥的套路?

94-如何在这个泥沼一样的公共环境里进行文明对话?

98-如何抵抗互联网上越来越重的戾气和恶意?

播客前奏:巴赫c小调平均律

播客演奏人:日安

15 Jul 202486-特朗普会成为下一个里根吗?01:00:34

一个有钱的好莱坞二线明星,有过好几个漂亮的老婆,非常了解好莱坞政治,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个积极的民主党左派人士,但是在老年的时候成为了右派共和党的候选人,并且还真的成为了美国总统,而且当选总统时是当时最年长的美国总统,而且也连任了。在这个总统任期里经历了一次席卷美国的流行病,差点跟俄罗斯闹僵,还躲过了一次并未成功的暗杀。他只在这次暗杀中受了小伤,而且也因为这次暗杀变得更加受欢迎了。这位总统不是特朗普,而是共和党历史上最成功的总统里根。本期播客讨论了里根的政治生涯,里根和特朗普有什么相似之处,外国人(欧洲人和中国人)对里根所代表的美国政治的误解,里根和同样代表了新保守主义的撒切尔夫人有什么不同。播客最后我讨论了2点里根和特朗普根深蒂固的区别。

给对里根感兴趣的朋友推荐我朋友美国政治学教授主播的英文播客the Constitutionalist 有关里根的一期播客。

片头曲:门德尔松回旋随想曲

演奏人:日安

相关播客:

82-人人质疑的在位总统应该放弃参选第二任吗?

79-权利越多美国老百姓是不是越幸福?

73-特朗普定罪会如何影响美国大选?

71-美国左派右派谁更厌女?

66-特朗普如何重塑美国政党布局?

64-特朗普选民都是什么人啊?

63-美国左派是不是铁板一块?

58-企业应该在政治问题上表态吗?

57-今年美国大学生游行会带来什么后果?

55-女性主义在美国发展成了什么鬼样子?

52-当代美国语境下的自由派究竟代表了什么

46-为何当今美国左派右派都嫌弃自由主义?

19 Jul 202487-美国新右派的政治诉求是什么?00:49:12

美国共和党内的民粹新右派和建制老右派有什么区别?这两派在哪些政策上争锋相对?特朗普的竞选搭档万斯JD Vance如何以极快的速度在共和党内崛起,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了新右派的领军人物?新右派的核心主张是什么?新右派的这套政治理念和特朗普高度重合,但是他们为什么独立于特朗普?为什么他们在美国被称为智识特朗普主义(intellectual Trumpism)?这些新右派会给美国外交和经济政策带来怎样的改变?本期播客把这些话题讲清楚。

24 Jul 202488-如何给美国总统撰写演讲稿?00:36:56

这几天我在Jack Miller Center跟里根和老布什的演讲撰稿人讨论了如何给美国总统撰写演讲稿,什么是说话的艺术?什么是说服的艺术?为什么有些伟大的政治演讲能够被我们铭记?过去几届美国总统的演讲风格是怎样的?如何在政治演讲中使用幽默?如何看待媒体只报道政治演讲中的爆款金句,而不在乎政治演讲的核心内容?民主共和政治的艺术不光是妥协的艺术和调节各路利益的艺术,它也是说服的艺术。说服的艺术和宣传洗脑的区别在哪里?这期播客讨论这些话题。

给对里根感兴趣的朋友推荐我朋友美国政治学教授主播的英文播客the Constitutionalist 有关里根的一期播客。

片头曲:门德尔松无词歌Op. 67 No. 2

27 Jul 202489-零零后抽象文化如何影响美国政治?00:37:17

咱们借着拜登退选、哈里斯成为民主党候选人的契机,讨论一下零零后抽象文化如何影响了美国政治。我先为我的中年听众朋友解释了“抽象文化”是什么意思,我再描绘了美国互联网抽象文化如何在短短一周内通过抖音玩梗重塑了哈里斯的形象,并且把哈里斯和今年西方年轻人最流行的文化连接在一起,以及民主党政客对这种年轻人文化的迎合。播客的最后我分析了我对这个趋势的看法,我认为这代表了政治的娱乐化和政治的幼稚化。

片头曲:rameau ,les sauvages

演奏人:日安

01 Aug 202491-知识分子吵架喜欢使用什么下三滥的套路?00:41:51

在公共空间我们不仅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我们还希望听到这些不同声音可以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进行成熟的、文明的、有理有据的碰撞。为什么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呢?我认为责任出在知识分子身上,他们吵架太喜欢使用下三滥的套路。本期播客讨论知识分子吵架喜欢使用什么下三滥的套路,我把这些套路总结为攻击对方立场、质疑对方拥有精英偏见、假装自己客观中立。如果我们想要听到有理有据的反击,我们必须要警醒哪些套路是没有善意的、不谦卑的、仅仅以吵赢为目的。

相关播客:

59-社交平台风气因何变差?审核、盈利还是用户下沉

78-如何哗众取宠?

85-男知识分子容易出现什么贻笑大方的态度?

91-知识分子吵架喜欢使用什么下三滥的套路?

94-如何在这个泥沼一样的公共环境里进行文明对话?

98-如何抵抗互联网上越来越重的戾气和恶意?

片头曲:巴赫c小调平均律

弹奏者:日安

02 Aug 202492-非洲人看待奴隶贸易和美国人有何不同?(回忆塞内加尔奴隶岛)00:38:56

本期播客讨论我在西非国家塞内加尔做研究的经历,播客上半段介绍我通过什么渠道去塞内加尔,播客后半段介绍我在非洲奴隶贸易港口的感悟,以及非洲学者、美国黑人和美国学者面对如何正视奴隶贸易的一些学术争议。

前奏:巴赫c小调平均律

弹奏人:日安

04 Aug 202493-运动习惯如何帮我克服焦虑?00:35:29

本期播客讨论运动习惯如何帮助我反思三种现代社会最常见的焦虑:嫉妒带来的焦虑,怯懦带来的焦虑,和容貌焦虑。播客讨论了嫉妒和见贤思齐的区别,能力如何克服怯懦,还讨论了我自己如何在不放弃追求美的前提之下还不陷入荼毒很多年轻女孩的容貌焦虑。

片头曲:拉莫(被卢梭疯狂嫉妒的法国作曲家),野人

弹奏人:日安

相关播客:

109-运动如何帮我在低谷笑对生活往脸上呼的一个个大耳瓜子?

93-运动习惯如何帮我克服焦虑?

83-锻炼如何帮助我思考?

65-身体健康和灵魂健康有何相似之处?

61-美国人为什么这么胖?糖尿病减肥药Ozempic真是神药吗?

40-如何像猫一样运动?

37-懒惰的人如何找到天天锻炼的动力?曼德维尔悖

29-亚里士多德和康德分别会如何去减肥

08 Aug 202494-如何在这个泥沼一样的公共环境里进行文明对话?00:36:24

很多听众对越来越糟糕的公共环境感到忧心忡忡,认为网络里充满了恶意的冲突和低智的辩论,文明对话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本期播客讨论一些我的想法,18世纪知识分子选择的启蒙运动和文化沙龙这两种文明对话分别是什么情况。我对文明对话的3点自我要求:克制的判断,更高的善意,以及和想法自由玩耍。

相关播客:

59-社交平台风气因何变差?审核、盈利还是用户下沉

78-如何哗众取宠?

85-男知识分子容易出现什么贻笑大方的态度?

91-知识分子吵架喜欢使用什么下三滥的套路?

94-如何在这个泥沼一样的公共环境里进行文明对话?

98-如何抵抗互联网上越来越重的戾气和恶意?

前奏:拉莫Rameau,野人

弹奏者:日安

11 Aug 202495-胡适崇拜的杜威实验主义如何屠杀了当代美国的古典人文教育?00:33:55

本人认为中国20世纪我所了解过的所有思想家对于西方文化的吸收和引用都是狭隘的胡乱吸收,从而要么带来了一些他们自己都无法预知的后果,要么导致了一些他们无法自圆其说的中西对比。我将有理有据地阐述我的炸裂论点。我们先从胡适开始。第68期播客浅浅介绍了鲁迅对尼采的误解,本期播客介绍胡适崇拜的老师杜威(John Dewey)这套实验主义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杜威的实验主义如何摧毁了美国古典人文教育。

口误声明:播客中无数次嘴瓢把“实验主义”说成了“实用主义”,请大家在脑海中自行更正。

前奏: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

演奏人:日安

封面:karasubonn

14 Aug 202496-为何法国文化如此进步、法国政治却如此保守?00:38:16

本期播客提供了一副当代法国政治的鸟瞰图:我介绍了当代法国政体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由来,自戴高乐以来的所有总统为何绝大多数都是温和右翼,而同时期的法国文化知识分子却几乎全都是马克思主义左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割裂?法国总统这一角色和英国首相、美国总统又有何不同?

口误声明:因为我不知道de Gaulle的中文译名是戴高乐,所以我按照法语翻译理所应当地直译成了“戴高儿”,抱歉,请大家在脑海中自行更正。

前奏:拉莫(法),母鸡

演奏人:日安

15 Aug 202497-三国演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有何相似之处00:37:15

本期播客对比我最喜欢的两本政治历史小说,为什么他们在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中占据差不多的地位,政治历史的魅力究竟在什么地方。

前奏:门德尔松回旋随想曲

弹奏人:日安

20 Aug 202498-如何抵抗互联网上越来越重的戾气和恶意?00:45:38

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越来越多原来我们喜爱尊敬的对象可以在一夜之间变成过街老鼠,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的公共讨论环境变得越来越残忍,我们以越来越残忍的方式想要审判他人身上的虚伪和傲慢。我认为虚伪、傲慢和残忍都是平常的恶习,我们忘了虚伪是人性的一部分,傲慢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人有点虚伪和傲慢,认识到了这一点可以帮我们对他人的虚伪和傲慢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残忍。顺便给大家推荐20世纪政治哲学思想家Judith Shklar写的《平常的恶》,我认为施克莱是一位比写出了平庸之恶的阿伦特更为深刻的20世纪女性政治哲学家。

更正:根据腰果老师指出,实践智慧是phronesis ,被我口误说成sophrosune。

相关播客:

59-社交平台风气因何变差?审核、盈利还是用户下沉

78-如何哗众取宠?

85-男知识分子容易出现什么贻笑大方的态度?

91-知识分子吵架喜欢使用什么下三滥的套路?

94-如何在这个泥沼一样的公共环境里进行文明对话?

98-如何抵抗互联网上越来越重的戾气和恶意?

片首曲:Mozart K545

弹奏者:日安

21 Aug 202499-现代文明如何改变了中国古典书画?00:33:37

本期播客讨论中国近现代书画(1840-1949),中国古典书画如何被现代文明改变。古典书画如何从中国文化传统的外向化,变成了蔡元培推崇的那一套现代西方哲学对于美学的理解;文人如何变成了画家艺术家;评判标准如何从宫廷变成了市场。评判标准的市场化也带来3个改变,那就是审美的小市民化、审美的多元化和审美的开放性。

前奏: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 K. 466

演奏人:日安

26 Aug 2024101-法国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国家?00:42:32

本期播客了解一下1968年5月发生的法国学运和工运,戴高乐的倒台,以及为什么法国新左翼知识分子背叛了法国旧左翼知识分子。

相关播客:

147-德国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国家

137-美国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国家

101-法国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国家

96-为何法国文化如此进步、法国政治却如此保守?

82-人人质疑的在位总统应该放弃参选第二任吗?

前奏:门德尔松无词歌Op. 67 No. 2

演奏人:日安

28 Aug 2024102-自由主义咋在赢了冷战后迅速变成了人人嫌的过街老鼠?00:32:15

为什么“自由主义”在打赢了冷战,成为了西方主流意识形态之后的短短三十年内,会迅速地在美国和中国成为人人嫌弃的过街老鼠?本期播客讨论自由主义在冷战时期的自我阉割为何导致了这个意识形态的断子绝孙,还讨论了当今中美保守派和进步派对自由主义的围剿。

最直接详细解释这个观点的学术著作是思想史学家Samuel Moyn今年出版的新书:Liberalism against Itself,欢迎感兴趣的听众自行查阅。

相关播客:

81-中国人的左右之分为何如此乱七八糟?

46-为何当今美国左派右派都嫌弃自由主义?

52-当代美国语境下的自由派究竟代表了什么

前奏:门德尔松无词歌Op. 67 No. 2

演奏者:日安

01 Sep 2024103-黑格尔如何成为了集权专制的背锅侠?00:37:31

二战后,政治抑郁的欧洲思想家急需给德国集权主义找一个背锅侠,黑格尔不幸成为了那个背锅侠,导致至今在很多懒得读黑格尔的人心中,黑格尔的政治思想体系仍然和德国集权专制联系在一起。这是拜谁所赐呢?本期播客把这些泼脏水的人都给揪出来!我们讨论三盆20世纪思想家给黑格尔泼的脏水:首先是想要干掉最厉害的前辈从而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给黑格尔泼了一盆最有深度、最有野心、最有哲学性的脏水;其次是管把自己叫做新黑格尔主义者但抱着弑父目的的法兰克福学派之流(阿多诺,霍克海默写的《启蒙辩证法》)和以及他们的法国新左翼同胞(福柯、德里达)把黑格尔心爱的现代自由社会污名成了自我摧毁自我奴役的压迫体;最后是罗素、波普这种英国自由派在没怎么读过黑格尔的情况下,写了几本学术不严谨的超级畅销书(《西方哲学史》,《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直接粗暴把黑格尔政治哲学和德国纳粹集权划了一个等号。

前奏:日安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

弹奏人:日安

封面插画:南瓜之

02 Sep 2024104-孟德斯鸠会如何评价中国老年人没苦硬吃?00:36:46

借着孟德斯鸠之口,对中年人和年轻人吐槽老年人没苦硬吃这一现象进行一些评价和观察。我的第一个观察是:现代商业社会运营的逻辑是解决麻烦,而传统社会的逻辑是接受麻烦,接受麻烦就是承担责任。第二个观察是现代商业社会的原则是计算,而传统社会的原则是美德。第三个观察是:商业社会使我们更加文明而柔软,也使我们更加腐败。

前奏:门德尔松回旋随想曲

演奏人:日安

03 Sep 2024105-DEI理论背后的新左翼如何颠覆并改造了当今美国大学?00:37:25

本期播客介绍马尔库塞的那套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如何在60年代在政治和社会层面全面落败以后,悄悄潜入了美国大学校园,彻底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面貌。以及DEI(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这个概念的起源在哪里?是什么时候,通过怎样的契机从美国大学校园蔓延到美国社会?以及他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怎样的颠覆性改变?

前奏:拉莫,母鸡

弹奏人:日安

Améliorez votre compréhension de 独树不成林 avec My Podcast Data

Chez My Podcast Data, nous nous efforçons de fournir des analyses approfondies et basées sur des données tangibles. Que vous soyez auditeur passionné, créateur de podcast ou un annonceur, les statistiques et analyses détaillées que nous proposons peuvent vous aider à mieux comprendre les performances et les tendances de 独树不成林. De la fréquence des épisodes aux liens partagés en passant par la santé des flux RSS, notre objectif est de vous fournir les connaissances dont vous avez besoin pour vous tenir à jour. Explorez plus d'émissions et découvrez les données qui font avancer l'industrie du podcast.
© My Podcast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