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老師聊自然】小故事,談生態 (小虎老師)
Explore every episode of 【生物老師聊自然】小故事,談生態
Pub. Date | Title | Duration | |
---|---|---|---|
23 Nov 2022 | 小故事談生態01-孫叔敖打雙頭蛇(野外遇到蛇該怎麼辦?) | 00:09:53 | |
孫叔敖打雙頭蛇的故事,傳達了「我為人人的大我精神」,但在注重生態保育的今天,不但不應該對蛇類趕盡殺絕,更應該多多保育這群特別的動物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9 Nov 2022 | 小故事談生態02-城市老鼠與鄉下老鼠(城市與山林的動物種類不一樣) | 00:11:20 | |
這是一則出自伊索寓言的小故事,故事中的鄉下老鼠與城市老鼠,因為環境不一樣,所以各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都市的繁華忙碌和鄉下安寧清苦都各有優缺點,故事告訴我們:由於每個人的需求與選擇都不一樣,我們是無法強迫要求別人跟自己一樣的。現實中生活中,因為生長環境不同,老鼠的種類也不同,的確有城市種類與鄉下種類之別。鄉下種類的老鼠大多是原生種的在地老鼠。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4 Dec 2022 | 小故事談生態03-只羨鴛鴦不羨仙(鴛鴦真的恩愛嗎?) | 00:11:15 | |
鴛鴦在中國人心中一直是愛情堅真的象徵,不過其實鴛鴦並沒有想像中恩愛。鴛鴦夫妻只有繁殖季時才會在一起,而且每年都會換不同的伴侶。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8 Dec 2022 | 小故事談生態04-好鼻師變螞蟻(螞蟻的鼻子在哪裡呢?) | 00:10:48 | |
螞蟻是甜食「好鼻師」,牠搜尋食物不靠鼻子,而是靠觸角和身上分泌的費洛蒙呵!而且螞蟻不是只吃人類的甜食,不同種的螞蟻食性也不太相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2 Dec 2022 | 小故事談生態05-朝生暮死的蜉蝣(昆蟲的壽命多長?) | 00:09:32 | |
「朝生暮死」是指生命極為短暫的意思。雖然蜉蝣成蟲的生命真的很短暫,不過,以蜉蝣的整個生活史來說,其實還是很長壽的。而且蜉蝣小時候還是溪流中很重要的環境指標生物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5 Dec 2022 | 小故事談生態06-好心的浦島太郎(放生還是放死?) | 00:10:55 | |
浦島太郎的故事告訴我們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對於動物不當的放生,不但害了這些動物,而且不符合生態概念呵!養動物一定要有飼主責任,事前做好功課,要養就要對寵物負責一輩子,不可任意棄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9 Dec 2022 | 小故事談生態07-愛唱歌的蚱蜢(昆蟲怎麼過冬?) | 00:09:31 | |
愛唱歌的蚱蜢故事告訴我們,平日就要好好的努力,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在突發情況來臨時,或者是機會來臨時,從容的面對。螞蟻是具有社會性的昆蟲。而蚱蜢是蝗蟲的俗名,蝗蟲會用後腳摩擦翅膀發出聲音。比起用兩片翅膀相互摩擦發聲的螽蟴和蟋蟀,蝗蟲的鳴叫聲其實並不好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6 Dec 2022 | 小故事談生態09-蝙蝠是鳥還是獸?(校園養蝙蝠!?) | 00:09:48 | |
蝙蝠的故事主要在警惕人們別當牆頭草,最終不會有好下場。蝙蝠雖然有翅膀又能飛,但在動物分類上,屬哺乳動物中的翼手目,是老鼠的親戚,也就是蝙蝠不是鳥類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9 Dec 2022 | 小故事談生態10-男爵的鳥巢箱(學校居然可以養貓頭鷹?) | 00:09:16 | |
男爵的鳥巢箱(文:金晃、圖:李承源、譯:李相美、小天下出版)描述十九世紀末的德國男爵發明人工鳥巢箱的經過,男爵愛護動物的舉動,無疑是對身處經濟開發快速的現代社會中的我們,一記溫柔的提醒。學校是都市中天然的綠地,甚至許多學校就直接位於淺山環境中,提供了野生動植物良好的棲地,而這些生物也是課堂中最好的教學教具,更是環境教育與生命教育的極佳素材,今天介紹的是小虎老師學校的貓頭鷹巢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2 Dec 2022 | 小故事談生態08-聖誕樹是什麼樹?(聖誕節特別篇) | 00:11:44 | |
歡樂的聖誕節中,聖誕樹是很重要的象徵,聖誕樹主要的品種是松杉柏等不會開花的裸子植物,不過現在大多是人工的樹。而幫聖誕老公公拉雪橇的鹿是馴鹿而非麋鹿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5 Jan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11-校園諾亞方舟計畫(校園五星級獨居蜂旅館) | 00:11:56 | |
諾亞方舟的故事出自《聖經‧創世紀》。諾亞有一顆單純誠實的心,且堅信上帝,無條件地順服神,哪怕再困難,他都就聽從完成。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2 Jan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12-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螳螂為什麼會打拳?) | 00:08:59 | |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比喻眼光短淺,只貪圖眼前利益而不顧後患。而現實中的螳螂,視力卻很好,並藉由鐮刀般的前腳和一身隱藏效果極佳的保護色來捕捉獵物。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6 Jan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14-怕熱的樹蛙(認識不怕冷的台北樹蛙) | 00:11:34 | |
城邦印書館出版繪本故事《怕熱的樹蛙》,喚醒人們對環境的重視,引領孩童關心地球生態,認知保護環境珍愛地球的重要性。青蛙是兩生類動物,無法長久離開水生活,因此怕熱又怕乾。另外,小虎老師還介紹了不怕冷的台北樹蛙,冬天正是他們活動的季節,小朋友有空可以去山上拜訪他們喔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3 Feb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18-小水母交朋友 ( 可愛的果凍魚:水母 ) | 00:11:21 | |
小水母交朋友(文:郭玫禎、圖:許銘仁、修訂:胡曉英、大好書屋出版)告訴我們別害羞,才能認識新的朋友喔!水母英文是Jellyfish(果凍魚),但果凍魚其實不是真的魚喔,而是因為水母就像果凍一樣晶瑩剔透才得名。水母是無脊椎動物,分類上屬於刺絲胞動物門,是一種大型浮游生物,其實水母真的不太好交朋友呢!因為水母許多都有毒,看到他們還是小心為妙。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9 Jan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13-成語故事「守株待兔」(兔兔會吃自己的便便!) | 00:12:58 | |
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存有僥倖心理,總想著不勞而獲,如果不付出努力,結果只會一場空。兔子是哺乳綱中兔形目兔科的動物,一般寵物兔是已經被人類馴化的兔子,用以陪伴實驗或是食用等。兔子大大的耳朵讓兔子聽力很好,但因為有血管神經不適合用力拉扯,而台灣野外也有一種兔子喔叫做台灣野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9 Feb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16-拇指姑娘(鼴鼠與田鼠是親戚嗎?) | 00:12:24 | |
拇指姑娘的故事中,田鼠婆婆想把拇指姑娘嫁給親戚鼴鼠先生。其實鼴鼠不是老鼠,所以與田鼠沒有親戚關係呵!鼴鼠是一種住在地底會挖地道的小型哺乳動物,分類上與鼩鼱較接近(以前是食蟲目現在是真盲缺目,而老鼠為嚙齒目),並特化出許多適應地下生活的構造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2 Feb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15-袋鼠為什麼叫「kangaroo」(袋鼠與澳洲有袋類動物) | 00:12:45 | |
袋鼠的英文名「kangaroo」傳說源自於澳洲原住民「不知道」的意思,但現在經語言學家確認,原住民稱袋鼠即為「ganguro」,並非「不知道」的意思。袋鼠是屬於袋鼠目的有袋哺乳動物,是澳洲的象徵。有袋類的動物主要分佈於澳洲,因胎盤較不完善,生出的都是早產兒,需在育兒袋中喝媽媽的奶水長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6 Feb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17-桃花源記(先開花再長葉的櫻花) | 00:13:07 | |
落英繽紛形容落花紛紛飄落的美麗情景,出自《桃花源記》中形容桃花茂盛,現在則最常用來形容櫻花。《桃花源記》是晉朝陶淵明對當時的社會不滿,透過文字追求一個平靜和諧的社會。櫻花會先開花再長葉,而臺灣的保育類昆蟲霧社血斑天牛以櫻花樹為食。現在到處都種植櫻花,也有學者呼籲重新思考,廣種櫻花是否對生態造成衝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9 Mar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20-多多什麼都愛吃(狗兒汪汪立大功) | 00:13:12 | |
不知不覺就來到第20集了,感謝大家的收聽,本集來聊聊小朋友最愛的狗狗汪汪隊,還有神秘小小嘉賓現身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2 Mar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19-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昆蟲擬態,躲避天敵) | 00:13:10 |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不只是人類,也是其他動物本能的防衛心理。許多生物就利用這種防衛心理,模擬有毒或是不好吃的另一種生物外形,是躲避天敵的一種生存策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3 Mar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21-小貓熊與大貓熊不一樣(是貓熊還是熊貓呢?) | 00:13:11 | |
今天講的故事是「小貓熊與大貓熊不一樣」,小貓熊體色主要為紅色,分類上與浣熊親源關係較接近,而大貓熊是特別的黑色白色相間,屬熊科大貓熊屬,與熊的關係較近。我們一般會說「貓熊」或「熊貓」,但因為大貓熊是一種熊,因此稱呼「貓熊」比較正確。台北市立動物園有大貓熊也有小貓熊,小朋友不妨趁假日去拜訪一下牠們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30 Mar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22-全民狒騰,狒狒脫逃逛大街! ( 狒狒、猴子跟猩猩有什麼不同?) | 00:13:06 | |
狒狒其實就是一種比較大型的猴子,而與猿類的猩猩關係較遠。狒狒是較具攻擊性的物種,因此引起廣大關注。外來種形成的來源之一就是寵物,包含飼主刻意的棄養或是無意的逃逸。因此問題核心還是在於飼主責任,養動物前需要做好功課,要養就要對寵物負責一輩子,不可任意棄養。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4 Apr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23-紫斑蝶的旅行(國道讓蝶道) | 00:12:32 | |
每年清明節前後是南部過冬紫斑蝶北返的季節,蝴蝶會長途遷徙在全世界是一種很特殊,很稀罕的景象。在臺灣,美麗紫斑蝶會群聚越冬,長途遷徙,可說是臺灣的驕傲。我們應該好好的保護牠們,讓牠們可以在這片土地上繼續安心的飛舞與繁衍。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3 Apr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24-成語故事「一窩蜂」(蜜蜂-蜂蜜真好吃!) | 00:13:28 | |
「一窩蜂」用來比喻人多勢眾一擁而上的情形。蜜蜂是一種社會性昆蟲,從古代至今,蜜蜂一直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好伙伴。人們除了食用蜜蜂採集的花蜜所製成的蜂蜜等食品外,蜜蜂也幫助農作物如水果等授粉,因此蜜蜂不論在經濟或農業上都具有相當大的貢獻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0 Apr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25-囊螢真的可以照書嗎?(春天賞螢火蟲何處去?) | 00:13:23 | |
囊螢照書故事重要的是那份精神,而不是其行為;小朋友應學習的是刻苦勵志,孜孜不倦的勤學態度,並非抓螢火蟲的舉動。以後小朋友若能在野外幸運地看到飛舞的螢火蟲,除了讚嘆,請不要有其他捕捉舉動;只要將感動帶回就好,就讓螢火蟲留在牠們原來的家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4 May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26-周處除三害之老虎篇(為什麼是舞龍舞獅,不是舞龍舞「虎」?) | 00:13:40 | |
周處除三害的故事中,老虎是三害之一,但老虎在真實世界中,因為需要廣大的森林棲息地,與人類生活高度重疊,再加上環境破壞,已經瀕臨絕種急需保護。老虎屬於貓科動物,而臺灣是沒有野生老虎的,臺灣的原生貓科動物則為石虎跟雲豹,而根據學者的研究指出,台灣史前時代可是曾經存活劍齒虎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1 May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27-成語故事「孟母三遷」(動物媽媽真偉大-母親節特別篇) | 00:14:35 | |
成語「孟母三遷」形容家長為教育子女,選擇良好的學習環境所花的苦心,而這個故事也表現了母愛的偉大。母愛不是只有人類專屬,動物的媽媽們也是一樣為了自己的孩子犠牲奉獻,今天一起來認識辛苦而偉大的動物媽媽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8 May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28-成語故事「羽化登仙」(有變態!昆蟲羽化,迎向新生) | 00:14:20 | |
羽化是昆蟲最關鍵而脆弱的一個時期,當牠們成功從若蟲或蛹蛻皮成為具有生殖能力,而且有翅膀可以飛翔的成蟲後,彷彿獲得新的生命。因此昆蟲的羽化在古人心中象徵重生。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5 May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29-會害羞的含羞草(什麼!植物也會運動嗎?) | 00:14:29 | |
植物雖然不會像動物會跑跳等明顯的運動,但對於環境的刺激也會有向性或是少部分的運動喔!像是今天介紹的含羞草,就會因為觸摸葉片讓水分流失而快速閉合。含羞草雖然好玩,但是莖上密佈細刺,因此小朋友在觸摸時還是要小心,另外含羞草還是一種入侵外來種,也不要因為覺得好玩而到處散播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1 Jun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30-成語故事談友善雞蛋(台北動物園的快樂雞莊與小浣熊) | 00:14:41 | |
「殺雞取卵」用來比喻為貪圖眼前的好處而斷絕了長遠的利益的意思。全球重視經濟動物福利意識逐漸高漲,歐盟率先於2012年起禁止以「格子籠」方式飼養蛋雞,各國也陸續響應對蛋雞更友善的飼養模式,包含「平飼」與「放牧」的飼養方式。小虎老師也鼓勵大家買蛋時多多選擇友善雞蛋,不但支持動物福利,而且品質也更好。臺北市立動物園在兒童動物區設立符合動物福祉的「快樂雞莊」,作為教育展示的場域,有空可以去參觀看看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5 Jun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31-成語故事談昆蟲的趨光性(夏季抓甲蟲秘訣大公開) | 00:13:10 | |
「飛蛾撲火」這句成語是源自昆蟲的趨光行為。這種行為其實是昆蟲的生存策略,並不是自取滅亡的不歸路。而「夜間燈光誘集」法,普遍使用於蛾類和甲蟲的採集上。不過這些設備對於小朋友來說不容易取得,不妨直接利用山上的水銀路燈,或許也可以在路燈下發現許多特別的蛾類或是甲蟲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2 Jun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32-挖呀挖呀挖的蚯蚓(為什麼大雨後會有很多蚯蚓地上爬?) | 00:14:48 | |
蚯蚓分類上屬於環節動物門的動物,蚯蚓身上有一段顏色較淺稍膨大的區域稱為「環帶」是重要的特徵之一。蚯蚓是很重要的土壤的動物,可使鬆土增加透氣性,並幫忙分解土中有機質,而蚯蚓糞富含氮、磷、鉀等養分及微生物,使土壤保持健康狀態。但也不是所有的蚯蚓農夫都喜歡,少數種類會傳播病害、啃食農作物甚至使土壤硬化。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9 Jun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33-昆蟲界的鐵甲大力士(哪裡找得到獨角仙呢?) | 00:14:19 | |
獨角仙是台灣低海拔相當常見的一種甲蟲,每年六七月是獨角仙成蟲最容易觀察到的季節。獨角仙除了可以在夜間的路燈下找到趨光的個體外,只要找到「光臘樹」,往往可以找到很多正專心在吸食樹液的獨角仙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3 Jul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34-認識俗稱雞母蟲的蠐螬(獨角仙成功飼養密笈) | 00:14:57 | |
「蠐螬」就是俗稱的「雞母蟲」,是金龜子科與鍬形蟲科的幼蟲,在家裡陽台或是盆栽找到的雞母蟲,多半是花潛金龜的雞母蟲。獨角仙成蟲容易取得,飼養時要有底材避免在光滑的飼養箱中一直掙扎,而導致體力耗盡死亡。要繁殖獨角仙,飼養箱就必須大一點。獨角仙的幼蟲吃腐植土,在花市或是專業蟲店可以買到,記得土壤要保持溼潤,但是不能太溼,用手大力捏緊時不會滴出水珠來也不會散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0 Jul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35-海洋女神媽祖在台灣的第一間廟(澎湖的仙人掌冰淇淋) | 00:14:55 | |
媽祖,是中國民間信仰中的海洋女神,主要信仰中心是福建沿海,隨移民傳至於臺灣和其他地區。台灣第一間的媽祖廟就在澎湖馬公,大約有400多年的歷史呢!仙人掌葉成針狀,根淺而廣加上肥厚能儲水的莖,具有耐旱耐鹽的強韌生命力,澎湖還有好吃的仙人掌冰等著大家品嚐看看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7 Jul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36-海邊的貝殼可以撿回家嗎?(認識潮間帶生態) | 00:14:04 | |
故事中的男孩和女孩撿拾海灘上美麗的貝殼當作信物,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每人都從海邊撿走貝殼,那麼,寄居蟹將無家可換了!所以,除了回憶,什麼也別帶走,除了腳印,什麼也別留下,這才是親近大自然最好的態度。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3 Aug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37-動物界的模範好爸爸(Podcast節目緣起與甘苦談) | 00:15:06 | |
在動物界中,大部分的爸爸跟雌性交配完後就會拍拍屁股離開,只留下媽媽單獨生育以及養兒育女,但也有些動物爸爸很盡責值得敬佩,像是今天介紹到的狨猴、國王企鵝跟負子蟲等。在父親節的日子,記得跟爸爸說聲父親節快樂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0 Aug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38-台灣居然出現了海豹(海豹海獅海象海牛儒艮有什麼不同?) | 00:14:59 | |
鰭腳類動物是指四肢演化成鰭狀的海洋哺乳類,共分成海獅、海豹和海象,分類上都是屬哺乳綱食肉目。海象雌雄都有犬齒,故稱海象;海獅和海豹比較容易搞混:海獅有外耳,而且後鰭可以往前彎曲,因此能在陸上行走,用於動物表演的鰭腳類就是海獅;海豹則無外耳,而且後鰭無法彎曲,因此在陸上只能靠前肢爬行。海豹主要分布在溫帶和寒帶地區,只有偶而才會在台灣出現。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7 Aug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39-生態繪本燕子遷徙日記(夏日饗「燕」與被風吹到台灣的大燕蛾) | 00:15:17 | |
燕子遷徙日記-一段飛越地球的旅程(文:帕維˙卡瓦塔諾夫、圖:奧嘉˙普塔世尼、譯:張東君、水滴文化出版)。家燕是台灣民眾最常見且熟悉的鳥類之一,其實牠們是長距離遷徙的候鳥。燕子有優異的飛行能力,可以在飛行中急轉彎捕食昆蟲,台灣同時有「夏候鳥」「冬候鳥」「過境鳥」與少部份「留鳥」,因此一年四季都可見到家燕身影。另一位遠方來的貴賓是夏季出現的「大燕蛾」,是一種大型的美麗蛾類,由於台灣沒有寄主植物供大燕蛾繁殖,推測是因西南氣流或颱風從東南亞如中南半島飄洋過海來台的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31 Aug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40-秋季鋼鐵戰士紅圓翅鍬形蟲(開學抓蟲趣) | 00:14:37 | |
鍬形蟲屬鞘翅目中的鍬形蟲科,全台灣總共有五六十種,分佈在不同的海拔及不同類型的樹林中。幼蟲是以朽木為主食,是大自然的清道夫之一。秋天有種很特別的鍬形蟲-紅圓翅鍬形蟲,是日行性的鍬形蟲,在八到十一月的山上,常可看到白天在步道和馬路上爬來爬去,小朋友在秋天郊外踏青時不妨注意看看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4 Sep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42-蜻蜓為什麼要點水?(空中小飛龍 Dragonfly ) | 00:13:17 | |
蜻蜓點水可不是指蜻蜓很懶惰且膚淺喔,而是雌蜻蜓在產卵!蜻蜓的稚蟲叫做水蠆,下唇有個特殊的捕食構造。蜻蜓飛行能力非常好,因此英文俗名叫做「dragonfly」,台灣有一種屬於保育類昆蟲的蜻蜓,叫做無霸勾蜓。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9 Sep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41-鷸蚌相爭,漁翁救命(鷸鳥與蚌的關係是競爭嗎?) | 00:15:08 | |
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是比喻雙方爭執不相讓,造成兩敗俱傷,讓第三者獲得利益。國小教師葉志偉老師在彰化海邊觀察到真實版的鷸蚌相爭,不過這次的「鷸蚌相爭」中,雙方沒有兩敗俱傷,漁翁沒有得利反救兩條生命,真是個不錯結局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1 Sep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43-「秋老虎」秋天的虎頭蜂(怎樣避免虎頭蜂叮咬?) | 00:15:19 | |
虎頭蜂族群在秋天數量到達高峰,勢力範圍加大,加上進入繁殖季節,便容易產生攻擊行為。是否擦香水與吸引虎頭蜂較無關係,但一般觀念「穿深色衣服而避免鮮豔衣服」則是完全錯誤,虎頭蜂偏好攻擊黑色,秋天上山記得穿淺色衣服。遇到警戒蜂巡邏代表可能靠近蜂巢,輕聲往原來的方向慢慢離開即可。被虎頭蜂攻擊,則應該用衣帽護住頭部,快步原路跑離現場並就醫。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7 Sep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44-「柚」見八里農情(小虎老師學校裡居然有教柚子課!?) | 00:17:44 | |
柚子屬柑橘中柚類的一個栽培品種,在台灣已有近三百年歷史,柚子樹喜高溫及雨水日照充足的氣候,在台灣以中南部地區如台南麻豆栽培較多,而新北市則以八里一帶最多,小虎老師的學校位在八里,學校裡面就有一片十多棵產量可達上千顆的柚子園,所以我們將食農教育結合校本課程,發展出獨一無二的柚子課,讓學生能認識家鄉的文旦柚,對土地產生認同感。最後,小虎老師也在這邊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2 Oct 2023 | 小虎老師的教學分享01-里中柚香窯(學校的窯烤PIZZA課) | 00:12:00 | |
*本集節目由八年級學生小潘潘、叡叡、FISH和鹹魚製作播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5 Oct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45-唐朝詩人杜牧《秋夕》(秋螢出來了~) | 00:16:41 | |
天氣漸漸轉涼,許多昆蟲如小朋友最愛的獨角仙或鍬形蟲,也都慢慢在山林中消失身影,不過有些昆蟲才正要開始活動呢! 也許小朋友會問:螢火蟲不是春天出來的嗎?其實,除了四五月有螢火蟲外,每當季節邁入十月十一月的秋天,還會有另一些不同品種的螢火蟲可以觀賞呢!而唐朝詩人杜牧著名的詩句「秋夕」:「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也直接點名了秋天是有螢火蟲的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9 Oct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46-《鯨奇之旅》鯨魚是魚嗎?(從捕鯨到賞鯨) | 00:16:33 | |
本周Ian生日,自己選了虎鯨玩偶當作生日禮物,所以正好來聊聊鯨豚。鯨魚和魚類沒有關係,而是一種海洋哺乳動物,為體內受精胎生,鯨魚媽媽會以乳汁哺育小鯨魚。鯨魚和海豚因為人類捕捉、漁業與航運衝突、各種污染等原因而瀕臨絕種。一些國家的捕鯨漁業,也嚴重威脅牠們的生存,所幸大多數國家都已經禁捕,而觀光賞鯨活動也蓬勃發展,促使鯨魚與海豚的永續生存。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6 Oct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47-「丹山草欲燃」郁永河遊台灣(秋天的顏色-芒花與楓葉) | 00:14:17 | |
清朝探險家郁永河,看到陽明山的整片火紅芒花海,就以「丹山草欲燃」來盛讚他所看到的美麗秋景。芒草具有強韌生命力,因此在土壤貧瘠環境惡劣的地區,形成整片的芒草景致相當壯觀,秋天時每當東北季風開始增強,芒草便會開出紅色花絮再結穗轉為白色。變紅的楓葉是秋天另一個美麗的顏色。是因為葉子中葉綠素隨著溫度降低逐漸分解,同時澱粉也轉化為黃紅色的花青素,葉子就由綠色慢慢變成黃色或是紅色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2 Nov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48-河童可能是什麼生物?(冰河孑遺生物-山椒魚) | 00:15:13 | |
河童是日本傳統文化中家喻盧曉的妖怪,所有的一切跡象都表明,日本大鯢就是河童的原型。大鯢在中國大陸俗稱「娃娃魚」,台灣雖然沒有大鯢,但有較小型,且有些接近的山椒魚,山椒魚是一種冰河孑遺生物,分類上屬於兩生類的稱小鯢科或稱山椒魚科,生活在氣溫比較冷的高海拔山區溪澗附近和森林底層潮溼處。目前臺灣已知的五種山椒魚,都是保育類動物。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6 Nov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49-梁山伯與祝英台(蝴蝶的終身大事與昆蟲求偶行為) | 00:14:05 | |
梁山伯與祝英台可說是中國最有家喻戶曉的故事了,淒美的愛情故事至今仍感動許多人。小朋友有沒有想過,故事中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為什麼最後化身為蝴蝶,而不是其他昆蟲呢?原因除了蝴蝶本身就美麗討喜,應該也與牠們的求偶行為有關。求偶是昆蟲羽化後的大事,透過求偶才能夠覓得最佳伴侶以交配繁衍下一代。而不同的昆蟲也都具有不同的求偶方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30 Nov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50-《小紅帽》大野狼真的壞壞嗎?(食物吃進肚子後去哪裡了呢?) | 00:16:09 | |
食物吃進去後,從嘴巴、食道進入胃和小腸,食物的養分也就慢慢消化分解,小分子養分在小腸吸收後,經過大腸變成便便排出。「狼」在生物學上與狗為同一物種,野狼其實並不壞,只是在狩獵時的習性以及智慧,在農耕文化中妖魔化及汙名化,其實因為棲地破壞與人為捕殺,大野狼數量越來越少,也急需大家保護。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4 Dec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51-什麼是龍眼雞?(從在地時事談國家大事) | 00:16:03 | |
龍眼雞並不是一種雞,而是一種蠟蟬科昆蟲,在本草綱目中稱蠟蟬這類的生物為「樗雞」,加上寄主植物為龍眼,所以我們便稱牠為龍眼雞。雖然龍眼雞外觀美麗,但是牠在原生地可是龍眼的農業害蟲之一,也可能對原生種造成危害。小虎老師以「龍眼雞」做為主題式議題進行教學,教學生使用望遠鏡並走出學校進行實地觀察,最後以國家大事作為課程總結,從身邊環境出發,最後反思環境保育的意義,向學生傳達不隨便攜帶動植物等管制生物與產品是公民最基本的義務與責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8 Dec 2023 | 小故事談生態52-《醜小鴨》天鵝與天蛾(什麼是黑天鵝事件?) | 00:15:42 | |
天鵝通常生活在溫帶環境中,台灣並沒有野生的天鵝,在池塘看到的天鵝大多都是觀賞寵物,但偶而還是會有迷鳥出現在台灣。北半球的天鵝都是白色,因此長時間人們把天鵝作為純潔的象徵。後來人們在澳洲發現了黑天鵝,完全顛覆了大家的想像,也因此有黑天鵝事件的說法。另外,有一種昆蟲也叫做天蛾,分類上屬於鱗翅目中的天蛾科,是一種中大型的蛾類,是飛行界一等一的高手,大部分的天蛾是夜行性,少數種類屬日行性還常被誤認是蜂鳥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1 Jan 2024 | 小虎老師的教學分享02-鳥類友善校園1/2(許領角鴞一個家) | 00:06:44 | |
領角鴞是一種中小型的貓頭鷹,活動範圍與人類生活環境重疊。校園偶然發現了一對領角鴞,平常白天棲息於隱密的樹叢休息,入夜才出來覓食活動。因為每年2~5月繁殖季時需要樹洞築巢育幼,因此師生在校園架設起貓頭鷹巢箱,藉由實地觀察認識領角鴞的生態。由於領角鴞屬保育類動物,一般民眾是千萬不能飼養與接觸的,所以我們也向農委會提出領角鴞校園觀察計畫,而領角鴞媽媽也很捧場,連續幾年都來巢箱下蛋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8 Jan 2024 | 小虎老師的教學分享03-鳥類友善校園2/2(鳥類的隱形殺手) | 00:10:58 | |
校園環境暗藏著鳥類的隱形殺手-透明玻璃窗戶。因為人類建築使用了大量的玻璃窗戶,鏡像反射出天空與樹林,鳥類誤以為可以飛越通行而撞擊窗戶。八里國中位處觀音山,生態資源豐富,時常有野鳥撞玻璃,不但使學生無法安心上課,也造成許多無辜生命的消逝。除了全校行動外,我們也發起鳥類友善校園的倡議,聯繫社區的多所國小,到校指導學弟妹們進行窗戶改善,並推廣至社區,更走入人群進行社會參與。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1 Feb 2024 | 小故事談生態53-《十二生肖》龍年聊恐龍(原來我們都吃過恐龍!) | 00:16:18 | |
龍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虛構的動物,世界上有一種龍確實曾活躍在地球上,那就是恐龍。根據科學證據,鳥類就是唯一存活並演化至今的恐龍,更簡單來說恐龍並沒有絕種,鳥類就是一種恐龍,而我們以往熟悉的霸王龍、迅猛龍、三角龍與劍龍等古代大型恐龍則統稱為非鳥類恐龍,台灣島因為太年輕,所以是沒有非鳥類恐龍的。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8 Feb 2024 | 小故事談生態54-「鯉躍龍門」龍是什麼生物?(綠水龍與小虎老師的兩棲爬蟲收容教育中心) | 00:15:26 | |
自古華人世界對龍崇拜,不過龍到底是怎樣的生物呢?龍有可能是以鱷魚、巨蜥或是蛇為原型再加上人們的想像而成,但也有說法是龍源自於古人對於自然現象而產生的意象。小虎老師偶然發現校園附近的溪流出現大型的外來種蜥蜴-亞洲水龍又稱綠水龍,經過野外調查與實驗室觀察實驗後,我們做成科展主題發表,也順勢成立「兩棲爬蟲收容教育中心」,將水龍飼養並作為教學用途,推廣生命教育與環境保護等重要概念。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5 Feb 2024 | 小故事談生態55-《守護黑面琵鷺》台江國家公園的黑面舞者(嘉義台南博物館巡禮) | 00:17:03 | |
台江國家公園區是國際級與國家級濕地。除了河口生態系常見的紅樹林植物與魚蝦貝類等生物,更因為位在候鳥遷徙路徑上,提供良好棲地和豐富食物,每年秋冬都有數以萬隻的水鳥來這裡過境或過冬。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黑面琵鷺了!優雅的黑面舞者黑面琵鷺屬全球瀕危的物種之一。近三十年來,牠們從全球不到300隻,到現在全球的6000隻,是無數人努力的成果。小朋友假日有空時,不妨來此走走,來趟充滿自然與人文的台江國家公園知性之旅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9 Feb 2024 | 小故事談生態56-可以餵野生動物嗎?(人猴衝突 - 愛牠,就不要餵牠!) | 00:15:54 | |
故事中的桃太郎餵食野生動物而成為好朋友,在現實生活中,野生動物不宜餵食,如果愛牠們,請記得,別餵牠們。不過小朋友還是可以體驗餵食動物的樂趣的,像是有些人為飼養的動物,但前提必須是經過管理員的允許,甚至園方還會提供特別的飼料,像是餵食綿羊或是錦鯉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4 Mar 2024 | 小故事談生態57-遇到黑熊該怎麼辦呢?人熊相處之道(熊的國度-洛磯山脈) | 00:16:49 | |
黑熊在分類上屬於食肉目熊科,但其實是雜食性的動物,而且吃菜菜遠多於吃肉。黑熊會爬樹也會吃屍體,不過小朋友可以放心,一般人在台灣幾乎是不可能遇到黑熊的,因為台灣黑熊數量少且主要出沒於中央山脈的中海拔森林,難以遇到。也因為黑熊的活動範圍很大,土地開發導致棲息地喪失,臺灣黑熊的數量正在下降中,需要大家一起來保護牠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8 Mar 2024 | 小故事談生態58-原來地瓜葉不會結地瓜(馬鈴薯發芽不能吃,地瓜發芽可以吃嗎?) | 00:15:35 | |
地瓜又稱蕃薯或甘薯,是台灣早期的重要食物來源,因台灣外型有點像地瓜,台灣人常以地瓜做為象徵,但其實地瓜不是本土作物喔!一般地瓜大多以營養器官繁殖的扦插法或是塊根種植,屬一種無性生殖。一般所吃的地瓜葉品種也與結地瓜的品種不同。馬鈴薯跟地瓜很像,但其實是塊莖而且發芽有毒不能吃。地瓜營養好吃又幫助腸胃蠕動,所以小朋友記得要多吃地瓜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1 Apr 2024 | 小故事談生態59-「狐狸娶親」發光生物:螢光蕈與螢火蟲(為什麼我們沒看過螢光香菇?) | 00:15:45 | |
「狐狸娶親」是日本的一則古老傳說,說起會發光的生物,大部分的人首先會想到螢火蟲,臺灣山林除了螢火蟲之外,還有一種會發光的生物就是螢光蕈。螢光蕈是一種菇類,和螢火蟲都是自然界夜晚的美麗小燈籠,但是它們發光的目的卻不大一樣。螢火蟲季節又到了,小朋友賞螢時請攜帶「小」手電筒,要有大人陪同,螢火蟲活動時間多為傍晚,此外也千萬不能抓螢火蟲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5 Apr 2024 | 小故事談生態60-野外的香菇可以吃嗎?(香菇是植物嗎?認識生物五界) | 00:15:46 | |
「真菌」包含了菇類、黴菌與酵母菌等,雖然它們根植物一樣不會動,但是真菌並不是植物,這是因為它們細胞壁成分與植物並不相同,加上又缺乏葉綠體不能行光合作用,所以在生物學分類上,真菌便自成一界稱為菌物界或是真菌界。真菌對人類來說可是又恨又愛,而在自然界中常扮演分解者的角色,在大自然的地位非常重要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6 Jun 2024 | 小故事談生態63-一個海龜比野狗多的島嶼(小琉球的海灘貨幣與琉行杯) | 00:17:29 | |
小琉球是位於屏東外海的小島,是台灣所有島嶼中,唯一的珊瑚礁島。小琉球的潮間帶生機盎然,是全世界最多綠蠵龜的島嶼之一,許多遊客都是慕海龜之名而來。不過據研究人員觀察,海龜胃裡幾乎都有塑膠垃圾,甚至在牠們的糞便中也能發現這些人為垃圾,我們隨手的一丟,就可能造成許多海龜的痛苦,因此有許多人覺醒,自發的去淨灘,希望大家能多為牠們著想,並從源頭減量隨手做環保。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9 May 2024 | 小故事談生態61-美國週期蟬大發生!13年蟬與17年蟬的秘密(草叢中的草蟬?吵蟬?) | 00:17:58 | |
2024年四到六月美國周期蟬迎來相隔221年的大發生,一些地區的13年蟬與17年蟬同時破土而出,為什麼牠們要在地下待這麼久?這是因為13和17是一個很大的質數,因數只有1和自己,因此當牠們每13或17年才出現一次時,就可以大大降低與其他生命週期的天敵或競爭者相遇的機會,使族群的生存機率提高。而牠們數量如此之高則是「捕食者飽食效應」的生存策略,餵飽了所有的天敵,還是有大量的個體可以繁衍下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7 Jun 2024 | 國旗裡的生物秘密01-瓜地馬拉(「阿茲特克神鳥」鳳尾綠咬鵑) | 00:10:02 | |
四年一次的奧運2024年在法國巴黎舉辦,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優秀的運動員競賽,同時我們也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國旗在大會中現身,今天起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國旗裡的生物秘密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1 May 2024 | 小故事談生態62-什麼是生物多樣性?(生物越多樣,世界越豐富-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00:17:06 | |
每年的5月22日為聯合國訂定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目的在於提高大眾對於生物多樣性的認識,並促進對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努力。什麼是生物多樣性呢?生物多樣性包含了三個層面: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與生態系多樣性,更簡單的說:隨著環境條件的不同,生物的特徵、習性、種類和棲地等,會有許多差異,就稱為生物多樣性。我們的食物、醫藥、科技、工業、美學、休閒上,也都必須仰賴各式各樣的生物,這些都屬於生物多樣性的範疇。而今年2024的主題為「你我共參與」,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改變飲食、消費等日常習慣做起,謹慎選擇友善環境的商品,並減少資源的浪費。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3 Jun 2024 | 小虎老師的教學分享04-八里國中生態課,邀您一起來作客(校園開放日活動開跑囉~) | 00:08:56 | |
八里國中位處觀音山山腳,校園生態豐富,學校有一間很特別的教室「八里國中兩棲爬蟲收容教育中心」,裡面收容了許多動物,除了作為課堂教材外,更是學校與社區的環境教育與生命教育基地。今年整理後重新開張,特此舉辦校園開放日活動,分享八里國中的環境教育成果,不但提升民眾的環境保護意識,也促進學校與社區的交流合作。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4 Jul 2024 | 國旗裡的生物秘密02-祕魯(「印加萌獸」羊駝與紅鶴-為什麼羊駝叫草泥馬?) | 00:12:11 | |
秘魯的國旗中出現了兩種動物,一個是沒有直接出現,但隱含意象的紅鶴。第二種動物則是羊駝,羊駝只分布於南美洲西部的安地斯山脈一帶,羊駝與秘魯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不但是秘魯的國獸,也是國家與民族的象徵。因為羊駝超萌的模樣與逗趣的表情,被網友戲稱「草泥馬」,但其諧音不太好聽,其實是網路上惡搞的結果,小虎老師還是喜歡叫牠「羊駝」。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1 Jul 2024 | 國旗裡的生物秘密03-墨西哥(「仙人掌的故鄉」-仙人掌與響尾蛇) | 00:13:11 | |
墨西哥國旗中有一隻叼著蛇的老鷹站在仙人掌上,這是源自墨西哥人祖先建立首都墨西哥城的歷史傳說。國旗上的蛇是一種響尾蛇,可以從蛇尾部的響環構造辨識出來。除了蛇與老鷹外,國旗上還有仙人掌,因為墨西哥仙人掌種類和數量都很多,有「仙人掌王國」或「仙人掌的故鄉」之稱,仙人掌也是國家與民族的代表,象徵著頑強的適應能力與奮鬥精神。仙人掌多半生長於沙漠等乾燥環境中,因此根莖葉都演化出克服缺水的環境的特殊適應方法,像是仙人掌的葉演化成針狀,以減少水分散失,並作為防止被動物吞食的防禦武器。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8 Jul 2024 | 國旗裡的生物秘密04-黎巴嫩(「上帝之樹」黎巴嫩雪松-結毬果不開花的裸子植物) | 00:11:52 | |
黎巴嫩國旗中間的圖案有棵綠色大樹,它是黎巴嫩的國樹-黎巴嫩雪松。古代的腓尼基人傳說黎巴嫩雪松是上帝親手所栽植,因此它又被稱為「上帝之樹」。黎巴嫩雪松的木質堅固,是建造船隻與宮殿的絕佳木材,此外還具有香氣,是人類最早使用的芳香物之一。它的松脂還是埃及人製作木乃伊的原料之一呢!而黎巴嫩雪松這類裸子植物如松杉柏紅檜蘇鐵銀杏等是不會開花的喔!而是會結「毬果」。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5 Jul 2024 | 國旗裡的生物秘密05-吉里巴斯(「海盜鳥」之稱的軍艦鳥-世界上飛最快的鳥類) | 00:12:58 | |
吉里巴斯位於太平洋正中央的群島國家,因為有國際換日線通過,因此是全世界看到第一道曙光的國家,吉里巴斯國旗生動表現出這個意象。金色的大太陽從藍色的海浪上緩緩從升起,國旗中最上方還有一隻海鳥遨翔飛過,是吉里巴斯的國鳥-軍艦鳥。軍艦鳥是一種大型海鳥,主要生活在熱帶的海洋中,飛行能力非常厲害,不但技巧高而且速度驚人,是世界上飛行最快的鳥類!軍艦鳥不太會游泳,以搶奪其他海鳥所捕捉到的魚為食,也因此有著「海盜鳥」的稱呼。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8 Aug 2024 | 國旗裡的生物秘密06-斐濟(熱帶島國的農作物-副熱帶的台灣也有寒帶生物?!) | 00:16:03 | |
由於斐濟曾是英國的殖民地,國旗中許多地方都可以看的出來斐濟與英國的關係匪淺。斐濟是熱帶島嶼國家,國旗中也出現斐濟的重要熱帶農業作物如甘蔗、可可樹、香蕉與椰子,這些熱帶農作物的生長條件需要全年的高溫多雨,因此主要集中在南北回歸線中間的熱帶地區。臺灣有北回歸線通過,因此屬副熱帶氣候,不過因為台灣有高山所以也有一些溫帶接近寒帶的生物存在,如冰河孑遺生物的山椒魚、中林氏埋葬蟲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2 Aug 2024 | 國旗裡的生物秘密07-厄瓜多(「南美神鷹」安地斯禿鷹-天擇說與加拉巴哥群島) | 00:14:35 | |
厄瓜多的國旗上有一隻兇猛的安地斯禿鷹,展開雙翅,象徵主權和獨立。禿鷹是一種大型猛禽,主要以腐肉為食,是自然界的清道夫,因此在生態系統上稱之為「清除者」。安地斯禿鷹在馬雅文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南美洲的傳說和神話中常常出現,禿鷹也現身在玻利維亞的國旗中,而阿根廷、智利、哥倫比亞和秘魯一樣都將禿鷹視為國鳥或國家象徵呢!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5 Sep 2024 | 國旗裡的生物秘密08-烏干達(帶著皇冠的灰頸冠鶴;仙鶴與黑豹) | 00:14:35 | |
烏干達的國鳥灰頸冠鶴,在分類上屬於鶴形目的鶴科,最大的特徵是頭部有一撮好似皇冠般的金色羽毛,看起來非常可愛。鶴是鳥類中很知名且體型較大的一群,台北市立動物園不但有灰頸冠鶴,也有丹頂鶴喔!丹頂鶴分布於中國東北、韓國及日本等,在東亞文化中有長壽與吉祥之鳥的象徵,被稱為仙鶴。另外,雖然烏干達與電影中黑豹的瓦干達名字雖然很像,但其實沒有關係,而黑豹是花豹或美洲豹的黑化個體,並非是一個特定的物種。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2 Oct 2024 | 國旗裡的生物秘密09-不丹(上古四大神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 00:14:45 | |
不丹國旗中有一條莊嚴的白龍,而華人世界自古也對龍崇拜,龍有可能是以鱷魚、巨蜥或是蛇為原型再加上人們的想像而成,但也有說法是龍源自於古人對於自然現象而產生的意象。世界上有一種龍確實曾活躍在地球上,那就是恐龍,而鳥類就是唯一存活並演化至今的恐龍。此外,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合稱四象,為上古四大神獸。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31 Oct 2024 | 國旗裡的生物秘密10-巴布新幾內亞(「極樂天堂鳥」-華麗鳥類的性擇秘密) | 00:14:05 | |
天堂鳥的雄性個體,有著非常華麗的羽毛,並會在頭部、胸部、翅膀或尾部等身體部位長出各式奇形怪狀的飾羽,並且還會因為角度而產生不同色澤。這些羽毛的主要功能是求偶,雄鳥會彼此炫耀以求獲得雌性的青睞,而雌性個體則黯淡許多並無豔麗的羽毛,這是天堂鳥性擇的結果。全世界大部分的天堂鳥都僅分布於新幾內亞島,所以天堂鳥是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國鳥。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4 Nov 2024 | 國旗裡的生物秘密11 [END]-加拿大(美麗的楓葉-楓糖與光合作用) | 00:16:29 | |
加拿大國旗中央有一片非常明顯的紅色楓葉,因此有人稱呼加拿大為楓葉國。楓葉是加拿大的國樹,人民認為是民族的象徵,並視為國寶,楓樹還可以生產楓糖,具有經濟價值。楓葉秋天會由綠色變成美麗的紅色,這是因為葉子中葉綠素隨著溫度降低逐漸分解,同時澱粉也轉化為黃紅色的花青素,葉子就慢慢變成黃色或是紅色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9 Sep 2024 | 小虎老師的教學分享05-中秋後賣不去的柚子怎麼辦?(八里國中文旦柚滯銷解決方案) | 00:14:32 | |
我們利用校園文旦柚開發多元農產的運用,把滯銷的文旦柚作成一年當中都能吃到或用到的東西,這樣就能提高柚子的產值,產少糧食浪費,同時也為柚農帶來更高收益。最後我們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 12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提出了文旦柚滯銷解決方案,希望鼓勵柚農估算供銷後,將多餘的果園,轉型為有機或是友善農法,以便進行後端的柚子加工品,如此不但能達到產銷平衡解決過盛問題,物盡其用不浪費,更可以友善環境保護生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8 Nov 2024 | 小故事談生態65-《三隻小豬》豬豬聰明又愛乾淨(家豬、迷你豬、蘭嶼豬、野豬) | 00:17:23 | |
我們吃的家豬是距今約九千年前從華南野豬馴化而來的,在分類上屬偶蹄目豬科與台灣野豬同種。許多人有豬又笨又髒的刻板印象,但事實上,豬不但很聰明而且愛乾淨。小豬的鼻子從外觀看非常顯眼,因此嗅覺非常厲害,可以聞到地下深處的食物。台灣山林裡也有特有亞種的台灣野豬,全島中低海拔都有分布,台灣野豬為黑色,不過幼豬是黃褐色條紋,具良好保護作用。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7 Oct 2024 | 小故事談生態64-小一國語課文《河馬和河狸》(河狸與水獺有什麼不同?) | 00:17:05 | |
小一課文中河馬與河狸其實因為分布的地方不同,是不會見面變成好朋友的:河狸主要分布在美洲北部,河馬則分布在非洲。河狸其實就是一種大老鼠,是僅次於水豚世界第二大的囓齒動物。河狸還是自然界的水壩工程師,建造水壩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範天敵。而河狸為生態系統中的關鍵物種,它們所創造的濕地為其它生物提供了理想的居住環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6 Dec 2024 | 小故事談生態66-蜘蛛網上的蝴蝶該救嗎?(蜘蛛人為什麼不用屁股吐絲?) | 00:16:59 | |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弱肉強食本來就是自然界不變的定律,人類「小小」的舉手之勞,卻可能對許多生物產生「大大」的影響,這時候扮演一個旁觀者遠比扮演一個干擾者來的恰當,況且生物以及生命的價值,不應該只根據外表就由我們人類片面決定生死,所以面對在不熟悉的事情或人物,也別因外觀美醜就給予評斷喔~應該多了結人事物的本質在下結論。另外,蜘蛛在分類上屬於節肢動物門中蛛形綱,所以蜘蛛並不是昆蟲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2 Dec 2024 | 小虎老師的教學分享06-動物「新」球(廢球新生命,關懷動物福利) | 00:17:10 | |
根據統計全台校園每年有將近3公噸的廢球,這些廢棄球類無法回收。因此師生思考讓廢球擁有新生命。於是,我們想到了結合「資源永續利用」與「動物福利」議題,動筆寫信給臺北市立動物園,希望將這些廢球具進行捐贈,能夠做為動物們的玩具豐富牠們的生活,減少刻板行為,保持身心健康。我們也號召了社區的國小一起募集舊球,甚至也擺攤向民眾進行宣導,希望大家一起關注「資源永續利用」及「動物福利」的議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6 Jan 2025 | 小故事聊蛇麼01-《白蛇傳》蛇蛇不可怕(野外遇到蛇其實很幸運!) | 00:17:07 | |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人都會害怕蛇,原因不外乎是蛇類有毒會咬人,或是覺得蛇既邪惡又醜陋,這些刻板印象,大都來自對蛇類的誤解和偏見。其實蛇類並沒有大家想像中可怕,牠們大多都沒有毒,而且不會主動攻擊人。儘管有少數蛇有毒,但牠們在遇到人類時,通常不是逃跑就是原地警戒,很少主動攻擊。下次在野外看到蛇時,不妨遠距離的觀察,不過還是要提醒小朋友,不管蛇類有沒有毒,野生動物都是不能觸摸的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7 Jan 2025 | 小故事聊蛇麼02-《貪心不足蛇吞象》人的食量竟然比蛇大?!(原來蛇不能叫「冷血動物」) | 00:17:40 | |
蛇分類上屬於爬蟲類,爬蟲類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鱗片,是第一個成功登陸的生物,因此仔細觀察蛇類,不難看到身體上排列整齊的鱗片。蛇類是多量少餐的代表,一頓餐雖然吃得很多,但是吃一次卻可以撐好幾週。蛇以吞食的方式進食,上下顎可以將嘴巴張得很大很開,吞進比自己嘴巴大很多的生物。另外我們從前習慣稱爬蟲類為冷血動物,其實爬蟲類會隨著環境改變體溫,體溫有可能比人還高,因此現在稱為外溫動物比較合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3 Feb 2025 | 小故事聊蛇麼03-《小蛇找腳》畫蛇添足?球蟒居然有小腳!(蛇為什麼要吐舌頭?) | 00:16:18 | |
畫蛇添足告訴我們做事如果多此一舉,反而會弄巧成拙。蛇類的祖先是一種底棲的蜥蜴,因為要適應地穴的生活,於是不利於鑽洞的四肢便慢慢消失,只剩下少數原始的蛇類如球蟒,還保有退化的後肢痕跡,另外,蛇的眼睛跟耳朵容易跑進沙土, 於是眼瞼與外耳孔也漸漸消失。蛇類還有一個很特別的行為「吐信」,吐信並非是準備攻擊或挑釁對方,而是在聞東聞西,蛇類雖然具有鼻孔與鼻腔,但是主要還是靠著分叉的舌尖來聞空氣中的氣味分子。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6 Mar 2025 | 小故事聊蛇麼04-《農夫與蛇》蛇有什麼天敵呢?(蛇類的生存秘訣六絕招!) | 00:16:13 | |
蛇類的天敵還不少,包含了一些無脊椎動物、大型蛙類、爬蟲類、猛禽、哺乳動物。蛇類為了躲避天敵,演化出許多不同策略的禦敵方式,包含招式一隱身術-保護色;招式二臭死你-氣味;招式三裝兇恐嚇-威嚇;招式四有毒小心-毒牙;招式五一看就知道我有毒-警戒色;招式六狐假虎威-擬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20 Mar 2025 | 小故事聊蛇麼05-《巨蛇拉頓》台灣的巨蛇傳說(最大與最小的蛇類) | 00:17:07 | |
在電影中,常可以看到電影特效的超大蛇怪,在真實世界中,大部分的蛇身體全長都在一兩公尺之內,只有少數的蛇如網紋和蟒森蚺等可以長到很大,但也很少超過五公尺;而世界最小的蛇則是盲蛇。蛇大約都在出生一兩年後達到性成熟,此後生長速度便會減緩,而不會再長大,就像是人類的身高一樣,青春期後就會停止生長。所以蛇類的長度是根據不同的種類而異,每種蛇都有自己長度的限制,不會無限制的長大。台灣也有一些大型蛇類可以輕易長到兩公尺左右,例如過山刀、臭青公、錦蛇與南蛇等,牠們都沒有毒性以一些小動物為食,在野外有機會看到牠們的話可不要嚇壞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03 Apr 2025 | 小故事聊蛇麼06-《埃及豔后》不是「蛇蠍美人」的台灣美蛇(蛇蛇最佳服裝獎,得獎的是….) | 00:16:55 | |
今天頒發的是蛇蛇最佳服裝獎,得獎的是:人氣紅不讓獎「紅竹蛇」;最有氣質獎「金絲蛇」;最佳造型獎「高砂蛇」。是小虎老師覺得台灣最美麗的3種蛇,牠們都屬於保育類生物,雖然外表亮麗,卻不像成語說的「蛇蠍美人」,而是不具毒性的。蛇的外觀有各種特殊的顏色及花紋,可以做為保護色、警戒色及模糊輪廓等功能。蛇類的外皮,好像人類的衣服,所以當牠們長大或外皮磨損了,就需要換一件新的,我們稱為「蛻皮」。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7 Apr 2025 | 小故事聊蛇麼07-《亞當與夏娃》蛇沒有腳卻可以到很多地方!(台灣的高山蛇) | 00:17:28 | |
蛇蛇沒有腳,但是可以去很多地方,能存活在許多特殊環境中,例如有的蛇住在海中,有的蛇住在水裡,有的住在沙漠,也有的住在樹上,甚至有的住在地底下,而生活在不同環境的蛇吃的東西當然也不盡相同。台灣有許多只出現在中高海拔山區的稀有蛇類喔!例如高砂蛇、臺灣赤煉蛇、菊池氏龜殼花、臺灣標蛇與標蛇等。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
19 Feb 2025 | 小虎老師的教學分享07-廢油變農皂(廢棄物再利用、清潔不卡油、害蟲「農」總「皂」) | 00:16:23 | |
我們學校是八里區營養午餐的中心學校,據廚房統計資料,每個月廚房的回收食用油剩餘多達400公升。我們想將廚房回收油再利用,減少資源浪費。實作過程中的食用油屬於事業廢棄物,而柚皮為硬質果皮屬於一般廢棄物,我們將這2種不同的廢棄物回收再利用,將食用油皂化,同時加入萃取的文旦柚精油,調製而成為洗手液、去污液及農皂,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友善的種植方式,除了減少對環境及人類身體健康的危害,並終止土地的劣化與揭止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