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

Explore every episode of 哲學新媒體 Philosophy Medium

Dive into the complete episode list for 哲學新媒體 Philosophy Medium. Each episode is cataloged with detailed descriptions, making it easy to find and explore specific topics. Keep track of all episodes from your favorite podcast and never miss a moment of insightful content.

Rows per page:

1–50 of 135

Pub. DateTitleDuration
19 Oct 2020你的煩惱很哲學 EP06:愛的自我形象篇00:17:57

訂閱哲學新媒體,可收聽會員專屬的特製專集:https://bit.ly/343AXED

本集出場哲學家:盧梭 https://bit.ly/2T1Taff

今天要討論的主題是個我一直不太有勇氣面對的煩惱,大概也是我眾多煩惱的根源,更是一個每次都可以成功激發我最厭惡自己那一面的煩惱。所以沒錯,我今天要鼓起勇氣來跟大家坦白從寬,聊一聊愛自己又是怎麼樣的一個煩惱深淵。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8 Oct 2021【超驚嚇中國哲學】S01E06 慧能的「本來無一物」原來才是條活路00:04:55

本集為哲媒訂閱會員限定集,會員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FVZWud

這一集我們來談禪宗六祖慧能的名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禪宗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據了重要地位,屬於八大宗派之一,唐宋以後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禪宗講求頓悟慧根,最主要是他們以「機鋒」為教學引導法。慧能這個不識字的掃地童子可以隔空橫插,繼承禪宗五祖弘忍的衣缽,就是因為他做了這首非常具有「機鋒」的偈。

弘忍為避免爭議,叫慧能帶著自己的衣缽離開寺院,受命南歸。此後禪宗分為南頓北漸兩派。在這「繼承之戰」野史故事中,帶著《金剛經》與衣缽往南逃的慧能,被不服氣的師兄一路追殺,情節可比武俠小說。

這個戲劇化的發展,讓小英想到經典的密室逃脫類型恐怖片《異次元殺陣》(Cube,   1997)。這部帶有濃厚科幻風格的電影中,主角們在一個房間醒來,完全不曉得自己怎麼會在這裡,並試圖逃出這個變幻莫測、佈滿殺人機關的立方體矩陣。充滿血肉橫飛的故事情節不在話下,但最令人感嘆的還是其中人性的醜惡與理智的作繭自縛——這就跟慧能的偈有關係了!

9/14 起,愛看恐怖片的小英將推出新的 podcast 節目《超驚嚇中國哲學》,用各種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中國哲學家的生平與思想。

保證讓你嚇到吃手手!

本季單數集開放收聽。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https://bit.ly/30AP9Wm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5 Jan 2021【儒花儒花幾月開】你是鍵盤俠還是嘴砲王?00:40:33

儒之呼吸肆之型:你是鍵盤俠還是嘴砲王?

你的口袋裡有一個小機器,可以用來查閱世界上所有的資訊。但你最常用它來做什麼呢?上網看貓咪影片,還有用酸言酸語和陌生人打筆戰!古有公園榕樹下嘴砲王,今有網路論壇裡鍵盤俠——你是哪一種?

《儒花儒花幾月開》第四集要從網路酸民現象談起,講講酸民的幾種類型(還可以分類啊?),藉此探討一個重要的如學概念:知行合一。

網路時代,人人可以輕易獲得各種資料,在螢幕前面裝作是口若懸河的知識巨人,但真的說到要言行一致、要改變自己與世界,卻常常變成大頭寶寶般的行動侏儒——為什麼會這樣呢?小英和阿飽這次要請出儒學大咖王陽明(不是那個藝人喔),來說說「知」與「行」之間為什麼會有落差、又要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最搖滾的主題,最爆笑的對談!台灣菲律賓跨海連線製作,你從來沒聽過的中國哲學 podcast 節目(真的!)

花小英和吃太飽這對「花吃二人組」將從生活議題出發,引領你進入中哲的奇妙世界。準備好了嗎?眼閉上、耳打開,按下播放器,一起來收聽這史上最牛逼的聲音節目吧!

哲學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2LZgDxR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5 Jul 2022【冰的哲學】S03E07-B 萊布尼茲與第一套形式邏輯00:06:01

👤 本集為會員集,敬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AnPLOX

🅱️ 上一集我們介紹了萊布尼茲在什麼意義上開啟了現代邏輯,這一集我們要更進一步來討論,萊布尼茲的邏輯系統確切來說如何掌握他所謂的「思想法則」。對他來說,在實在這一端、存在物的特定關係,可以完全對應到思想內部的概念關係。所以只要找出思想內部的法則,就可以理解世界的原理。

萊布尼茲一方面建立起,以否定 negation 和連言 conjunction 為基礎的形式邏輯,取代亞里斯多德的詞項邏輯,另一方面提出了有別於阿維森納時間性條件句的模態邏輯,來理解真理的偶然和必然性質——就是他的可能世界理論。

學者們發現,萊布尼茲在十七世紀發展出來的邏輯系統,和布爾在 1847 年發展的形式邏輯高度相似。但這個早了快兩百年的超前佈署,在哲學史上卻沒有太大的影響——這又是為什麼呢?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s://bit.ly/3P5YZDF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8 Sep 2020你的煩惱很哲學 EP03:愛的相遇篇00:16:53

愛的熱情不再後,還有可能激起兩人相遇時的熱情嗎?我們今天要來談一談:相遇。

本集用三個二十世紀的法國哲學家來跟大家談相遇,這三位哲學家對相遇有三種不太一樣的討論,可能是因為他們每個人對相遇的人生體驗稍微有些差別,這三個哲學家分別是沙特 (https://bit.ly/346WISC)、列維納斯 (https://bit.ly/3kW2Zrk) 與梅洛龐蒂 (https://bit.ly/36bLoHF)。

訂閱哲學新媒體,可收聽會員專屬的特製專集:https://bit.ly/3kR0ExG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3 May 2022【冰的哲學】S03E03-B 柏拉圖:關係形式化的第一步00:04:35

👤 本集為會員集,敬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LF15Jg

🅱️ 本集是第三集副線 3-B,對主線〈柏拉圖:觀念的秩序與關係的秩序〉裡面的內容做一些延伸、補充與案例說明,適合初學邏輯的朋友收聽。

邏輯要能夠出現,第一個就是要把語言藉由內部語意上的指涉所建構出來的事物秩序,跟實際上不依賴任何人的事物秩序分開來。柏拉圖的貢獻就在於他注意到這樣的區分,並發現不僅是觀念本身有秩序,秩序本身也有秩序,讓我們初次以形式的方式來理解關係本身,踏出了邏輯史上關鍵的一步。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https://bit.ly/3OWcTZx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4 May 2021【儒學流言終結者】S01E06 儒學是一種不切實際的道德主義,人性怎麼可能本善啦!?00:05:10

本集為會員集,請登入哲學新媒體網站,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fcDtOb

「人之初,性本善」小時候你背過嗎?是否你年紀愈大,就覺得這句話愈不對——世上這麼多傷天害理、違法亂紀的事情,人性如果本善,怎麼會這樣呢?

又或者,捫心自問,自己能稱的上是個好人嗎?私底下做過多少不好意思說出口的小奸小惡呢?所以說,儒家的性善想法根本就是一廂情願、不接地氣的幻想吧!

碰到這種指責,小英和阿飽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了。到底儒家怎麼談人性呢?孟子談善端,荀子論性惡,無不在論證人何以可能從事道德行為。

兩位終結者在本集嘗試回答「人性為何」這個千年大問,但他們不從抽象的理論去談,而是從韓國電影《白頭山:半島浩劫》以及《屍速列車》講起。人在面對私慾與道德兩者衝突時,才最能彰顯出人心的純良與美善?一起來聽聽。

儒學流言你聽過多少?喜愛儒學的小英與阿飽受夠了這些片面誤解,一起組成了〈儒學留言終結者〉大隊,要用堅定的意志與十足的火力來終結這些流言蜚語!

最有趣的對談,超爆笑的組合,你一定要聽的神奇中哲 Podcast 節目。Ready? We will be back!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2SpxYCM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4 Jan 2022【哲學漫遊】S01E02 我在法國念哲學:索邦第一大學00:27:52

哲學新媒體的新節目「哲學漫遊」,每集會邀請一位正在或曾經攻讀國外哲學學位的朋友,分享他們的就讀經驗,為大家介紹世界各地哲學所的概況,讓有興趣親自研究哲學的聽眾朋友對這些學校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第二集為大家介紹的是法國巴黎的索邦第一大學 (Université de Paris I /Panthéon-Sorbonne) 哲學研究所,訪問已經取得博、碩士學位,目前正在該校教哲學的哲媒作家有蓉。用一句話來描述法國的話,有蓉選了「法國人就像貓」這一句。為啥法國人會像貓?在法國花都念哲學,是在演《愛蜜莉的異想世界》,還是重重挑戰不斷?法國的哲學訓練又和你想像中的法國哲學是多麼不一樣呢?

歡迎一起來收聽,和我們一起哲學漫遊!

訂閱哲學新媒體,在網站上收聽會員限定集:https://bit.ly/3Asvaqv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7 Mar 2022【哲學漫遊】S01E07 我在中國念哲學:北京大學00:29:05

第七集為大家介紹中國的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曾在該系研究美學並取得碩士的哲媒作家許昊仁。用一句話來總結他的學習感想,昊仁幽默地說「去北京之前其實我是很喜歡中國的,我很感謝那幾年讓我看到了中國的真實面貌。我這樣說夠含蓄嗎?」。在台灣人眼裡看來,中國的真實面貌是什麼樣子?昊仁當初為什麼選擇去北大而且是在中文系學哲學呢?北大的學風有什麼特色?留學中國又要注意什麼事情呢?

「哲學漫遊」每集會邀請一位在曾在國外大學研讀哲學的朋友,分享他們的就讀經驗,為大家介紹世界各地哲學所的概況,讓有興趣親自研究哲學的聽眾朋友對這些學校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歡迎一起來收聽,和我們一起哲學漫遊!

訂閱哲學新媒體,在網站上收聽會員限定集:https://bit.ly/3J1o5AE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9 Jan 2024【超驚嚇臺灣儒學】新一季預告00:32:48

😱 超驚嚇系列又來了!讓你在新的一年繼續擁抱哲學知識!擁抱恐怖片!

開創《超驚嚇中國哲學》、超越《超驚嚇新儒家》,哲媒 podcast 主播小媖用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十位臺灣儒學學者的生平與思想,一定讓你嚇到冷汗直流!臺灣有哲學嗎?什麼是臺灣儒學?有哪些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與恐怖片的關係又是...?

預計要介紹的十位臺灣儒學學者是:

  1. 李春生 (1838年-1924年)
  2. 吳德功 (1850年-1924年)
  3. 洪棄生 (1866年-1928年)
  4. 連橫 (1878年-1936年)
  5. 林茂生 (1887年-1947年)
  6. 張純甫 (1888年-1941年)
  7. 周定山 (1898-1976年)
  8. 林履信 (1899年-1954年)
  9. 廖文奎 (1905年-1952年)
  10. 張深切(1904年-1965年)

👏 訂閱哲學新媒體,讓我們製作更多哲學內容與 podcast 👏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4 Mar 2022【哲學漫遊】S01E08 我在德國念哲學:哥廷根大學00:36:00

第八集、也是〈哲學漫遊〉本季最後一集,為大家介紹德國的哥廷根大學哲學系,訪問在該系取得哲學碩士、目前在申請博士班的哲媒作家江伯瑩。用一句話來推薦到德國念哲學,伯瑩說「有志來德國讀書的朋友們,除了考慮如柏林、慕尼黑、法蘭克福等大城市外,我也很推薦來這個生機蓬勃的大學城,國際化程度、方便性甚至超越大城市的哥廷根」。

伯瑩當初為什麼選擇去哥廷根大學念哲學呢?哥廷根大學的學風有什麼特色?留學德國除了租房和食物之外,又要注意什麼事情呢?

〈哲學漫遊〉每集會邀請一位在曾在國外大學研讀哲學的朋友,分享他們的就讀經驗,為大家介紹世界各地哲學所的概況,讓有興趣親自研究哲學的聽眾朋友對這些學校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歡迎一起來收聽,和我們一起哲學漫遊!

訂閱哲學新媒體,在網站上收聽會員限定集:https://bit.ly/3CFJoFD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8 Feb 2021【儒花儒花幾月開】年夜飯——媳婦的年度考評!?00:05:04

儒之呼吸陸之型:年夜飯——媳婦的年度考評!?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哲學新媒體網站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qfNZrn

年關將至,大家準備過年,忙得不可開交。因為疫情而無法回台的阿飽只能和家人視訊過年;而身為媳婦的小英則是全力備戰,使出渾身解數去準備一年最重要的一餐:年夜飯。

啊,問題是,小英其實不會煮飯!(哪泥?)在台灣傳統家庭中,年夜飯可說是「媳婦的年度考評」,不會煮的小英要怎麼在每年的年夜飯大戰中存活下來呢?

本集阿飽與小英將從年夜飯談起,從儒學的角度思考家庭的意義,同時反省傳統性別角色在現代社會中的轉變與新意。

最搖滾的主題,最爆笑的對談!台灣菲律賓跨海連線製作,你從來沒聽過的中國哲學 podcast 節目(真的!)

花小英和吃太飽這對「花吃二人組」將從生活議題出發,引領你進入中哲的奇妙世界。準備好了嗎?眼閉上、耳打開,按下播放器,一起來收聽這史上最牛逼的聲音節目吧!

哲學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2NU48nW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7 May 2024【解構哲學系】S01E04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暨研究所00:47:05

認識哲學,就從認識臺灣哲學系開始!

第四集節目帶大家認識位在宜蘭的⁠佛光大學佛教學系,訪談郭朝順院長與陳一標教授,為大家介紹系上的課程規劃與研究方向。

⁠⁠⁠⁠佛光佛教學系的學風以漢傳佛教為中心,重視古漢語的訓練,先看懂文獻再談哲學的思辯。另一方面也重視梵文、藏文、巴利文、日文等多語言的訓練,讓學生有閱讀原典的能力,對佛教哲學才能有更深刻的掌握。除了與歐陸哲學、現象學以及心理學有各種合作之外,近期英美出現的「分析佛學」學派,也顯示出佛學吸引到分析哲學家投入研究的風潮。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限定 Podcast: ⁠⁠⁠https://philomedium.com/suppor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9 Apr 2021【儒學流言終結者】S01E01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儒學是歧視女性的思想?00:37:29

孔子說過「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所以儒學就是一種歧視女性的思想?儒家強調「夫婦有別」,限制了女性的家庭角色與事業發展?這麼政治不正確的思想,怎麼還可以在義務教育裡頭傳授!

欸,等一下,身為女性與儒學研究者的小英認為話不能講的這麼快。在本集中,她與阿飽深入探討到底為什麼孔子會認為小人與女子兩種人不好相處,而又為什麼「儒學歧視女性」這種說法是一個忽視歷史背景與環境脈絡的過度簡化之詞。

儒學流言你聽過多少?喜愛儒學的小英與阿飽受夠了這些片面誤解,一起組成了〈儒學留言終結者〉大隊,要用堅定的意志與十足的火力來終結這些流言蜚語!

最有趣的對談,超爆笑的組合,你一定要聽的神奇中哲 Podcast 節目。Ready? We will be back!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amcEUV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9 Apr 2022【冰的哲學】S03E02-B 詭辯才是王道?人是萬物的尺度?00:28:23

👍 本集播放完整內容,感謝文化部贊助播出。

🅱️ 本集是第二集〈神邏輯時代:詭辯學派與邏輯的誕生〉副線,對主線裡面的內容做一些延伸、補充與案例說明。

前一集 2-A 講到智者出現的歷史契機:人們開始注意到語言有它的獨立自主性,可以透過種種使用技巧去說服人相信一個自圓其說、但脫離現實的世界。本集介紹第一個以「智者」自稱的普達哥拉斯 (Protagoras),還有他的名言「人是萬物的量尺」是怎麼推論出來的。

透過詳細說明普達哥拉斯提出的詭辯論證,以及柏拉圖如何回應與拆解這樣的詭辯,希望可以讓聽眾們更具體了解到,在這個神邏輯時代,智者和哲學家的工作有什麼不一樣?為什麼都是在做推理,一個是詭辯、另一個是有效論證?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https://bit.ly/3JU7Bu1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7 Feb 2024【超驚嚇臺灣儒學】S03E07 周定山的儒學提問與《異星智慧》00:40:58

《超驚嚇臺灣儒學》第七集介紹寫下〈「儒」是什麼?〉一文、對儒家提出坦率質問與批評的周定山 (1898 - 1975)。周定山一生艱辛,靠著自學與創作成為文人,詩文作品多反應民間疾苦,也因此看不慣當時許多假儒家之名的偽君子,更直言批判儒者根本就是「國渣」。對比周定山對儒家的批評,主播小媖在本集討論與回應了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洪子偉發表的〈為何東亞獨裁者都愛儒家?〉一文,指出現代儒學者該有什麼樣的反思與自我定位。

搭配周定山對「儒」的考察與批評,本集要講的恐怖片是 2017 年由美國跟英國聯合製作的《異星智慧》(Life)。太空團隊在火星表面上執行完土壤採集,意外發現一個生物。科學家們懷著興奮的心情復育著這外星生命體,還給它取了個叫「凱文」的名字,怎知一連串意外讓原本可愛的外星小生物變成了恐怖大怪物?!

開創⁠《超驚嚇中國哲學》⁠、超越⁠《超驚嚇新儒家》⁠,哲媒 podcast 主播小媖用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十位臺灣儒學學者的生平與思想,一定讓你嚇到冷汗直流!臺灣有哲學嗎?什麼是臺灣儒學?有哪些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與恐怖片的關係又是...?

本季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philomedium.com/suppor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5 Nov 2022【一口哲學書】S01E01 為什麼《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00:36:11

📘 一口哲學書,帶你認識哲學書。

想看點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卻不知道從何下手?覺得某本哲學書有點有趣,卻不是很清楚該書的論述主旨或重點?除了書籍內容,想知道更多有關哲學家和成書背景的知識?

本節目介紹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希望透過哲學人對書籍的相關介紹,讓聽眾因此認識這些哲學書、哲學家與哲學事,我們期待本節目能讓你開始閱讀哲學、充實你的哲學知識。

本系列第一集跟大家介紹哲學新媒體最近出版的《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2022),請主筆作者孫有蓉和大家聊一聊這本書的 podcast 起源,為何以「翻桌」這種另類的方式來撰寫自然哲學到自然科學的歷史發展,還有它能給讀者/聽眾帶來什麼樣的收穫。

歡迎愛書成痴、愛智成癮的朋友訂閱追蹤,收聽最新集數。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s://bit.ly/3hNjaeg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3 Apr 2024【解構哲學系】S01E02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00:41:08

認識哲學,就從認識臺灣哲學系開始!

第二集節目帶大家認識位在高雄西子灣的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訪談所長楊婉儀教授,為大家介紹研究所的師資與課程規劃。

中山哲研所的學風以歐陸哲學與跨領域應用為主,也付出許多心力推行哲學普及與在地化的工作。多年來只有碩士班,但這點將在今年度有些變化!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限定 Podcast: ⁠https://philomedium.com/suppor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2 Apr 2022【冰的哲學】S03E02-A 神邏輯時代:詭辯學派與邏輯的誕生00:04:46

👤 本集為會員集,敬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KFUBti

🅰️ 我們今天一下要回到一個遍地都是神邏輯、詭辯學派 (sophist) 橫行的時代。大家可能會懷疑,明明要講邏輯,為什麼還要從神邏輯的時代開始,為什麼還要去介紹那些詭辯嘴砲的人,為什麼還要認真討論像是「白馬非馬」這種莫名其妙又感覺自找麻煩的說法?

邏輯系統為什麼會出現?為什麼有沒有邏輯會變成一個問題?甚至到了今天我們不會去懷疑為什麼要有邏輯。為什麼不能說:「這個世界就是結果論!贏的人永遠是對的」?這一切要從西元前六世紀的土地糾紛訴訟,產生出一批專業遊說者的故事開始說起。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s://bit.ly/3Kzer9r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8 May 2024【解構哲學系】S01E07 東吳大學哲學系暨研究所00:37:53

認識哲學,就從認識臺灣哲學系開始!

第七集節目帶大家認識位在台北的⁠⁠⁠⁠東吳大學哲學系暨研究所⁠⁠⁠,訪談任教該系、身兼推理小說作家與哲普推廣者的⁠林斯諺⁠教授,為大家介紹系上的課程規劃與研究方向。

⁠東吳哲學系的學風偏向英美哲學以及中國哲學。發展目標是培養具備哲學思維與跨領域能力的人才,在學制上將哲學的核心訓練濃縮為 9 門課,同時開放 37 個系外選修自由學分,鼓勵並支持同學進行雙主修、輔系、教育學程與第二專長等跨領域的職涯發展。同時有豐碩的國際合作成果,如國際大師講座、國際迷你課程等,有利於學生拓展國際視野與國際交流經驗。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限定 Podcast: ⁠⁠⁠⁠⁠⁠https://philomedium.com/suppor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9 Mar 2021冰的哲學 S01E09 康德:老闆,來碗先驗綜合判斷,要純的才科學!00:04:42

上一集跟大家介紹德國哲學家康德是如何讓「現象」成為科學研究的對象,而且為此提供一套形上學基礎。而康德對於「現象」所提出的討論基礎,就在於哲學裡的哥白尼轉向:人的所有認知反映出的不是外在世界如何,而是我們的認知能力到底做了甚麼加工,在這個加工結構上能不能找到足以建立科學的基礎。

康德綜合了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嘗試終結到底是先有經驗才抽象,還是先有理性的分析原則才能拿來經驗的問題。講這一堆到底跟自然科學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有關係!因為康德想要建立的不僅僅是任何認知的基礎,更是要找到普世為真——也就是科學知識——的基礎。確認了科學到底是什麼之後,才能夠進一步界定自然科學是什麼。

《冰的哲學》是哲學新媒體訂閱會員限定的哲學史 podcast 節目,由主播有蓉主講,以哲學家意見不合的爭論來當作主軸,來看看哲學家們怎麼互相冰的(翻桌)拆台。

想了解西方科學與哲學幾千年來的愛恨情仇、哲學家之間的恩怨糾葛,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課程節目: https://bit.ly/39pDtXX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1 Jun 2022【冰的哲學】S03E06-B 若P則Q,正方形、菱形、三角形?00:25:01

👍 本集播放完整內容,感謝文化部贊助播出。

延續上次介紹的假設性三段論和模態邏輯,本集專注在大家一定都有聽過的邏輯式子上,若P則Q,讓我們來一探究竟,邏輯式子的規則到底是怎麼出現的,為什麼它的真值表看來會這麼難以理解。

從亞里斯多德的範疇邏輯三段論到阿維森那的條件性命題三段論,邏輯史上的這個轉折非常重要。加上模態邏輯處理的偶然、必然、可能、永遠不可能等關係,邏輯系統的使用範圍變得非常寬廣,邏輯也變得非常複雜,逐漸好像可以把所有可以描述的事情都放進邏輯系統裡面來處理。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https://bit.ly/3bfDilG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2 Sep 2020你的煩惱很哲學 EP02:愛的日常煩惱篇00:17:38

更多人想知道的是相處久了之後熱情總會凋零、衝動會被生活忙碌給消磨殆盡,為什麼我們的愛與熱情總是敵不過日常生活無情地摧殘?為什麼本來炙熱的熱情與生命力,在日常生活中都會慢慢變得黯淡無光?這一集想跟大家討論日常生活如何影響我們,最後回來討論如何影響愛情關係。

推薦閱讀:《茶水間遇上海德格》 https://bit.ly/33ISyAg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特製專輯:https://bit.ly/2FUk4CK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5 Oct 2020你的煩惱很哲學 EP04:愛的死性不改篇00:16:15

訂閱哲學新媒體,可收聽會員專屬的特製專集:https://bit.ly/2S9vUvi

本集出場哲學家:柏拉圖 (https://bit.ly/36cf9rE)、亞里斯多德 (https://bit.ly/3mUUCxQ)

今天這一集要來聊一聊「愛上什麼人、愛出什麼樣的人生」。第三集談到愛為什麼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會從倆看相不厭變成愈看愈討厭,當時我跟大家說我會在另外一集裡面處理愛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形塑一個人。在前面三集裡,愛的討論都限縮在愛情,今天我們要稍微把愛的概念放大一點來談,來聊聊愛對我們的人生選擇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3 May 2021【儒學流言終結者】S01E03 儒學是一種宗教,只有信仰而沒有知識?00:06:01

本集為會員集,請登入哲學新媒體網站,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3afyrZ

國家替孔子蓋孔廟,每年都要行古禮祭孔,儒家經典動不動就要「天人合一」、「成聖成賢」。教主、教規、教義都有了,還有將儒釋道並稱「三教」的歷史事實,儒學不是個宗教,那還會是什麼?講什麼儒學,應該只有「儒教」吧?

朋友啊,不要看到影子就開槍哪!聽到這種流言,小英和阿飽拳頭都硬了!

兩位終結者在本集先說清楚「宗教」到底是什麼,然後引證多位學者的看法,破解「沒有儒學只有儒教」這個流言。到底儒學是一種含有宗教精神的實踐知識、或是注重內在修養的無神宗教,還是超越迷信比宗教還完備的信仰體系?欲知詳情,請聽本集。

儒學流言你聽過多少?喜愛儒學的小英與阿飽受夠了這些片面誤解,一起組成了〈儒學留言終結者〉大隊,要用堅定的意志與十足的火力來終結這些流言蜚語!

最有趣的對談,超爆笑的組合,你一定要聽的神奇中哲 Podcast 節目。Ready? We will be back!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3bLn3C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1 Feb 2022【哲學漫遊】S01E05 我在日本念哲學:京都大學00:32:55

「哲學漫遊」每集會邀請一位在曾在國外大學研讀哲學的朋友,分享他們的就讀經驗,為大家介紹世界各地哲學所的概況,讓有興趣親自研究哲學的聽眾朋友對這些學校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第五集為大家介紹日本的京都大學哲學系,訪問曾在該校做博士後研究的哲媒作家吉宴。用一句話來描述京都,吉宴說「四季分明、節慶不斷的京都,是座便利又不失悠閒的古都。」當初一句日文都不會說的吉宴,怎麼會選擇去京都做研究?在台灣念分析哲學的他,到了日本卻是研究...佛學?留學日本又要注意什麼事情呢?

歡迎一起來收聽,和我們一起哲學漫遊!

訂閱哲學新媒體,在網站上收聽會員限定集:https://bit.ly/3sNMFy4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5 Oct 2022【超驚嚇新儒家】S02E08 《鬼片: 即將上映》與蔡仁厚說牟宗三00:05:09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DsEaix

《超驚嚇新儒家》第八集要介紹新儒家第三代。大部分的人都認為這一代的重要任務是開拓海外市場,也就是使儒學進入漢文化圈以外的全球世界,與以西方文明為代表的各種文明進行對話與溝通。例如牟宗三大弟子之一的蔡仁厚,主要溝通地區在亞洲,指導相當多韓國學生,也間接促成很多中韓學術交流。

蔡仁厚的學術貢獻在於準確地詮釋牟宗三的著作,而這樣的研究方向切合於他那個時代、全世界都想理解新儒家的渴望。他自己個人的研究特色則都融在詮釋牟宗三先生的著作內,而且喜歡以自製表格的方式表達義理脈絡與系統架構,有助學習者理解。

師承蔡仁厚的小英用韓國 2019 年上映的《鬼片: 即將上映》(Amjeon)   來說明他順著牟宗三學理闡發的學術風格。新銳女導演想拍一部好的恐怖片想瘋了,在得知一部在八年前被禁播的片子後,女導演決定看片子找出過去發生的事情原委,希望能給自己的創作帶來一些靈感。到底是什麼樣的電影可以讓觀眾看到一半就衝出戲院、甚至還有人因此心臟病發呢?

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播出新集,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gy8wa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9 Jul 2021【冰的哲學】S02E04 恭喜老爺,賀喜夫人,是人文科學!哲學家狄爾泰00:05:27

※ 本集為會員集,哲學新媒體訂閱會員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riGVeN

上集談霍布斯時提到,他認為政治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科學具有相同意義:相同判準、相同模型。換句話說只有一種科學當研究對象是自然的時候就是自然科學,當研究對象是政治時就是政治科學。

然而這一點在歷史上被推翻又復辟、又推翻又復辟非常非常多次。德國哲學家狄爾泰就認為了人文科學跟自然科學完全不是同一種知識,沒有相同的判準、沒有相同的模型或真理界定——人文科學自己是一種有自己定義的科學,而自然科學又是另一種科學!

本集介紹法國理性主義和德國歷史主義大車拼,怎麼撞出了狄爾泰的人文科學。

歡迎跟我們一起來收聽主播有蓉製作的哲學史大型翻桌 Podcast!

6/29 起,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大家訂閱收聽!訂閱哲媒,可收聽會員限定集數: https://bit.ly/2TktWfY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4 May 2024【解構哲學系】S01E05 文化大學哲學系暨研究所00:47:28

認識哲學,就從認識臺灣哲學系開始!

第五集節目帶大家認識位在台北的⁠⁠⁠⁠⁠文化大學哲學系暨研究所⁠,訪談曾任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對哲學普及推廣不遺餘力的吳豐維教授,為大家介紹系上的課程規劃與研究方向。

⁠⁠⁠⁠⁠文大哲學系歷史悠久,師資豐富多元,特別有全台哲學系最高比例的女性哲學教師。學風是中西哲學並重,你能想到的各種哲學學派都找得到,特色是設有中西美學研究中心,研究中國美學、柏拉圖、康德到當代美學。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限定 Podcast: ⁠⁠⁠⁠https://philomedium.com/suppor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30 Oct 2023【一口哲學書】S01E08 受傷與失去所導致的《危脆生命》00:32:46

📘 一口哲學書,帶你認識哲學書。

本集邀請到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譯者申昀晏,為我們介紹美國哲學家巴特勒 (Judith Butler) 所寫的《危脆生命》,探討「受傷與失去」議題。

世界不平靜,恐攻與侵略導致戰爭四起,越演越烈。面對美國 911 事件與隨後的反恐戰爭,巴特勒對「受傷與復仇」的反應展開一系列分析,並提出更深一層反思:受傷可以正當化復仇的作為嗎?該如何理解受傷與失去?受傷與失去象徵什麼?為何會有受傷與失去?該如何回應受傷與失去才能避免更多的受傷與失去?

透過動漫作品《咒術迴戰》的情節來闡述巴特勒探問的「反擊之外的可能」,我們或能更深入地思索當前俄羅斯與烏克蘭、以色列與哈馬斯之間的戰爭衝突,並進一步反省戰爭與和平的糾結關係。

想看點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卻不知道從何下手?覺得某本哲學書有點有趣,卻不是很清楚該書的論述主旨或重點?除了書籍內容,想知道更多有關哲學家和成書背景的知識?

本節目介紹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希望透過哲學人對書籍的相關介紹,讓聽眾因此認識這些哲學書、哲學家與哲學事,我們期待本節目能讓你開始閱讀哲學、充實你的哲學知識。

歡迎愛書成痴、愛智成癮的朋友訂閱追蹤,收聽最新集數。

👏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1 Feb 2023【一口哲學書】S01E04《論自由》為什麼我們應該保障言論自由?00:34:37

📘 一口哲學書,帶你認識哲學書。

本集邀請到正在德國弗萊堡大學讀哲學博士的夏逸平,為我們介紹哲學家彌爾所寫的《論自由》

言論自由在今日社會中稀鬆平常,就像空氣和水一樣自然。然而在彌爾所處的十九世紀英國,講錯話寫錯文可是會吃牢飯的!彌爾在 1859 年出版了《論自由》,成為自由主義的經典之作。究竟彌爾為何敢於爭取言論自由?當時的英國已是民主社會,他論爭的對象又是誰呢?言論自由的根據為何?又是否絕對沒有限制呢?

想看點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卻不知道從何下手?覺得某本哲學書有點有趣,卻不是很清楚該書的論述主旨或重點?除了書籍內容,想知道更多有關哲學家和成書背景的知識?

本節目介紹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希望透過哲學人對書籍的相關介紹,讓聽眾因此認識這些哲學書、哲學家與哲學事,我們期待本節目能讓你開始閱讀哲學、充實你的哲學知識。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s://bit.ly/3SicCSJ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6 Sep 2022【超驚嚇新儒家】S02E01《聲命線索》與熊十力的體用不二00:04:43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KSCqS4

《超驚嚇新儒家》第一集要介紹新儒家第一代最重要人物,熊十力。熊十力的《新唯識論》建立起「體用不二」的重要概念,這「體用不二」主要是要破除二分理解事物的錯誤認知。他認為所謂的本體並沒有超脫萬物,而是存在萬物自體中,沒有抽象、實體的二分。

要理解「體用不二」這個概念,小英選擇的恐怖片是韓國電影《聲命線索》(Call,  2020)。故事是女主角無意在舊家老宅接到一通求救電話,剛開始以為是惡作劇,但後來發現對方是20  年前住在這棟舊宅的女孩。這女孩被母親認為是殺人魔鬼,所以預計在她作惡前先將她「處理掉」。這通穿越時空、連結到 20  年後的求救電話,在女主角出於善意的回饋後,改變了歷史。

這個改變造成了什麼樣的恐怖後果?兩個人的命運會以什麼方式彼此交織在一起?這部恐怖片如何幫助我們理解「體用不二」呢?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https://bit.ly/3THYhiW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9 Nov 2020你的煩惱很哲學 EP09:愛的家人篇00:17:57

今天要談的主題,應該是絕大多數人都有的煩惱,那就是家人,以及對家人糾結混雜了義務、無奈、不情願但又有倚賴、寄託的情感。今天想要借一點黑格爾在《法哲學原理》這本書裡面的想法,來跟大家聊一聊這種對家人又愛又煩,拉扯撕裂的矛盾情感。

訂閱哲學新媒體,可收聽會員專屬的特製專集:https://bit.ly/3eHLwB2

本集出場哲學家:黑格爾 https://bit.ly/36oTUSe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30 Jan 2024【超驚嚇臺灣儒學】S03E03 洪棄生的議事觀點與《藍色項圈》00:37:00

《超驚嚇臺灣儒學》第三集介紹與吳德功生卒年相近的洪棄生。洪棄生 1866 年出生於彰化鹿港,在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後以遺民的心情來抗日,拒絕剪辮子,在文字上表現出對於日本殖民的犀利批判。在教育方面,他寫過一篇〈子產不毀鄉校說〉的小文章,主張學校必須有能夠保障自由議事,展現明末儒家經世致用的精神。

本集就以 2018 年上映的台灣恐怖片《藍色項圈》來呼應洪棄生對教育與自由的看法。升學導向的教學制度到底是為學生鋪往璀燦人生了紅毯?還是扼殺自由奔放心靈的項圈?

開創⁠⁠《超驚嚇中國哲學》⁠⁠、超越⁠⁠《超驚嚇新儒家》⁠⁠,哲媒 podcast 主播小媖用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十位臺灣儒學學者的生平與思想,一定讓你嚇到冷汗直流!臺灣有哲學嗎?什麼是臺灣儒學?有哪些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與恐怖片的關係又是...?

本季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2 Jul 2021【冰的哲學】S02E03 邁向政治科學:霍布斯、巨靈與牠們的產地00:30:17

上一集,也就是第二集,跟大家說到在亞里斯多德的時候,人事哲學,就是以人的事物 human affaire 為對象的哲學這個概念開始浮現,這個概念的出現基本上跟哲學家把人性視為獨立研究對象緊緊相連,把人性衍伸出來的事務對立於自然孕育的事物。

我們今天要一跳兩千年,透過哲學家霍布斯來跟大家介紹政治學邁向政治科學的一個關鍵翻轉。

霍布斯反對亞里斯多德用理想與目標來定義人性——其實不用那麼複雜,把人看作一個有特殊設定的機器就可以了。了解人性就在了解這個機器的因果機制與運作原理——人類怕死又怕痛,同時會追求可以滿足欲望與自我保存的任何東西。

在沒有道德、沒有法律的自然狀態下,這樣的自動機器聚在一起生活,會發生什麼事?霍布斯提出一套力學演繹系統來說明社會與國家主權——也就是利維坦巨靈——如何出現,讓政治學成為像自然科學一樣嚴謹的科學。

6/29 起,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大家訂閱收聽!訂閱哲媒,可在網站上收聽會員限定集數: https://bit.ly/3yPSkFd

※ 感謝文化部贊助經費,本季節目將開放單數集公開收聽。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5 Oct 2021【超驚嚇中國哲學】S01E07 邵雍的數學解謎00:26:01

本季單數集開放收聽。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https://bit.ly/3pBWy22

上一集講禪宗六組慧能時,提到了電影《異次元殺陣》,小英感慨說人生最好認識一位數學不錯或是數學系的朋友,包你一生平安順遂。這一集我們就來見證數學的強大!

今天這位跟數學有關的哲學家是北宋初期的邵雍。邵雍是誰?後世稱他邵康節,一位古代超協槓哲學家——他是術士、道士、儒士、儒學家、易學家、思想家、詩人。跟周敦頤、張載、程顥與程頤合稱「北宋五子」。邵雍數學可好了,對易經極有研究,開拓了「象數」學的領域,將易學象數的理論融合儒家經學之道德價值觀。

與他相關的恐怖片是 2007 年西班牙拍攝的《極限空間》,這部片只有四位主角,也剛好四位都是數學天才,整部恐怖片就在看他們四位互尬腦力,看完你會發現數學真的很重要。影片主要講述了四位數學家在密室裡靠解開數學難題來逃生的故事,而在他們解謎的倒數計時,他們所在的密室會一寸一寸的往內縮——可想而知,如果解不出來,這四個人就會被四面內縮的牆壓成肉餅!

邵雍如果來到《極限空間》,他能逃得出去嗎?數學不好或有密室恐懼症的朋友,請不要聽這集,保證嚇死你!

9/14 起,愛看恐怖片的小英將推出新的 podcast 節目《超驚嚇中國哲學》,用各種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中國哲學家的生平與思想。

保證讓你嚇到吃手手!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6 Apr 2021【儒學流言終結者】S01E02 儒學是權威政府的統治工具,易於洗腦與統治人民!?00:38:55

古有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今有中國大陸洗腦的「孔子學院」,台灣在威權時代要讀「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而這個教材裡頭卻只有儒家的四書,沒有別家——真的全家就是儒家。

說「儒學是權威政府的統治工具」應該很合理了吧?

冤枉啊大人!小英與阿飽真替儒學感到超冤——會下六月雪的那種冤。本集他們火力全開,一路從漢武帝講到孔子學院,再講到《楚門的世界》(嗯啊?),告訴你儒學與威權根本就沒關係,倒是你有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比較要緊!

儒學流言你聽過多少?喜愛儒學的小英與阿飽受夠了這些片面誤解,一起組成了〈儒學留言終結者〉大隊,要用堅定的意志與十足的火力來終結這些流言蜚語!

最有趣的對談,超爆笑的組合,你一定要聽的神奇中哲 Podcast 節目。Ready? We will be back!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ez1Lk8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2 Aug 2022【冰的哲學】S03E09-B 現任法國國王是個禿頭!維根斯坦與羅素的描述理論00:05:38

👤 本集為會員集,敬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oSiX9y

🅱️ 上一集講到羅素如何找到弗列格邏輯系統裡面的一個 bug,也就是我們上次講的羅素悖論。這一集換成羅素被批評,之後提出了修正自己邏輯理論的描述理論。到底是誰這麼大膽,居然敢批評羅素呢?就是他的學生維根斯坦

羅素早期的時候主張一種真理對應理論,就是說一個命題「天空是藍色的」之所以有意義而且為真,因為這個命題對應到了一個 fact  事實,而這個事實就像是數字一樣,是一種抽象的存有物。那如果命題為假的時候,「天空是綠色的」對應到什麼東西呢?羅素主張假命題對應的是  fiction「虛實」這樣的東西。

呃,那如果是對命題的否定「天空不是藍色的」又對應到什麼呢?這問題可就愈來愈複雜、存在的東西也愈來愈多了。維根斯坦就是針對這一點提出批評,讓羅素修改了理論,來處理「現任法國國王是個禿頭」這種假命題。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s://bit.ly/3JpjVUr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7 Feb 2022【哲學漫遊】S01E03 我在德國念哲學:弗萊堡大學00:23:48

「哲學漫遊」每集會邀請一位正在或曾經攻讀國外哲學學位的朋友,分享他們的就讀經驗,為大家介紹世界各地哲學所的概況,讓有興趣親自研究哲學的聽眾朋友對這些學校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第三集為大家介紹的是德國的弗萊堡大學哲學研究所,訪問目前正在該校攻讀博士學位的哲媒作家逸平。用一句話來描述德國的話,逸平說「我雖然會推薦來德國讀哲學,但我可能不一定會推薦德國這個國家」。去德國讀哲學 OK,但在德國生活卻不容易,是怎麼一回事?到黑森林地區念哲學,是會海德格上身,還是深夜加油站遇見胡塞爾?到德國留學唸書,最需要注意的事情又是什麼呢?

歡迎一起來收聽,和我們一起哲學漫遊!

訂閱哲學新媒體,在網站上收聽會員限定集:https://bit.ly/3HOfTn7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4 Sep 2020你的煩惱很哲學:Trailer00:01:52

〈你的煩惱很哲學〉是哲學新媒體 2020 推出的全新 podcast 節目,第一季的主題談「愛」,每集 15 分鐘,9/15 起定期每週二晨間播出。歡迎喜愛思考的你訂閱收聽。

訂閱哲學新媒體,將可收聽「會員限定特集」喔:https://bit.ly/32IWL7A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8 Jan 2022【哲學漫遊】S01E01 我在愛沙尼亞念哲學:塔圖大學00:50:39

哲學新媒體的新節目「哲學漫遊」,每集會邀請一位正在或曾經攻讀國外哲學學位的朋友,分享他們的就讀經驗,為大家介紹世界各地哲學所的概況,讓有興趣親自研究哲學的聽眾朋友對這些學校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今天第一集為大家介紹的是愛沙尼亞塔圖大學的哲學研究所 (university of Tartu),訪問目前正在當地研讀哲學博士課程的哲媒作家烈文。用一句話來描述愛沙尼亞的話,烈文選了「愛沙尼亞人沒有愛沙尼亞天氣冷」這一句。到底愛沙尼亞有多冷?要去北歐國家讀哲學,很難嗎?在塔圖大學哲學所唸書與生活,又會碰到什麼挑戰與趣事呢?

歡迎一起來收聽,和我們一起哲學漫遊!

訂閱哲學新媒體,在網站上收聽會員限定集:https://bit.ly/3qE1ELs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8 Nov 2021【超驚嚇中國哲學】S01E09 王陽明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00:23:35

本季單數集開放收聽。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https://bit.ly/2ZXTgvg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解釋良知、回應「天下無心外之物」的疑問時,有一個經典的說明:「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意思是你相信一個東西存在,它就存在。

這樣的主張讓小英想到一個蠻有正面啟示的恐怖片《在黑暗中說的鬼故事》(Scary Stories to Tell in the Dark),是 2019 年美國和加拿大合拍的恐怖片。故事中的女主角探險偷了一本故事書,然後發現故事書寫到她同學名字,並且講了這位同學發生的鬼故事。女主角第一天唸故事不以為意,直到隔天發現同學失蹤,接著其他同學也一個個消失......。

當你的念想會成真、相信就會存在時,為什麼不是心想事成好開心,而是我的媽呀嚇死人呢?不敢亂想的人不要聽這集喔!

9/14 起,愛看恐怖片的小英將推出新的 podcast 節目《超驚嚇中國哲學》,用各種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中國哲學家的生平與思想。

保證讓你嚇到吃手手!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4 Sep 2020你的煩惱很哲學 EP01:愛的欲望篇00:19:18

你的煩惱很哲學的第一季選了愛為主題,畢竟我們的煩惱總是多多少少環繞著愛情、自愛、熱愛生命、可望與追求。第一集就以什麼是愛,以及愛情所帶來的困擾為題來聊一聊我們為何為愛所苦惱。

推薦閱讀:《論美論愛:柏拉圖《費德羅篇》譯註》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特製專輯!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4 Sep 2021【超驚嚇中國哲學】S01E01 商鞅的殺戮實境秀00:25:27

《超驚嚇中國哲學》的第一集,要從戰國時代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談起。為什麼是商鞅?因為他是先秦諸子中死法最慘的人。大家都聽過「商鞅變法」讓秦國變得富國強兵的故事,但為什麼主導政治改革的商鞅最後會落到死後被「車裂」的下場?

「車裂」是什麼樣一種酷刑?小英在本集搭配實境類型恐怖片《殺戮實境秀》(Funhouse, 2019) 的劇情,向大家具體說明這種死法有多恐怖——膽小的人不要聽喔!

9/14 起,愛看恐怖片的小英將推出新的 podcast 節目《超驚嚇中國哲學》,用各種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十位中國哲學家的生平與思想。

保證讓你嚇到吃手手!

本季單數集開放收聽。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2XoQHBx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2 Mar 2021冰的哲學 S01E08 康德:自然現象到底真的假的?00:20:07

本集節目由文化部贊助播出。

今天我們要來拜訪一下哲學史上有名的宅男,康德。

時代推進到到了連牛頓和萊布尼茲誰先發現微積分都已經吵完的十八世紀,康德面對的哲學戰場是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兩派人開打了幾代的爭論:知識的基礎是什麼?另一方面,康德發現自然科學知識的發展離哲學愈來愈遠,他試圖提出一個新的架構,讓哲學能夠再次為自然科學知識提供一個穩固有效的基礎。

簡單來說就是想要 make philosophy great again!

《冰的哲學》是哲學新媒體訂閱會員限定的哲學史 podcast 節目,由主播有蓉主講,以哲學家意見不合的爭論來當作主軸,來看看哲學家們怎麼互相冰的(翻桌)拆台。

想了解西方科學與哲學幾千年來的愛恨情仇、哲學家之間的恩怨糾葛,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課程節目: https://bit.ly/3s8VnWo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2 Nov 2022【一口哲學書】S01E02 班雅明的《單行道》通往何處?00:32:37

📘 一口哲學書,帶你認識哲學書。

本集介紹德國哲學家班雅明《單行道》(Einbahnstraße),請到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蕭育和擔任來賓,為我們介紹這本號稱是班雅明的「路上觀察學院」作品集,帶我們一起瀏覽這條充滿張力與火花的哲學街景。

班雅明的寫作風格如此獨特,沒有哲學背景的讀者該如何入手?《單行道》所要表現的哲學思想又是什麼呢?歡迎收聽本集,和我們一探究竟。

想看點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卻不知道從何下手?覺得某本哲學書有點有趣,卻不是很清楚該書的論述主旨或重點?除了書籍內容,想知道更多有關哲學家和成書背景的知識?

本節目介紹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希望透過哲學人對書籍的相關介紹,讓聽眾因此認識這些哲學書、哲學家與哲學事,我們期待本節目能讓你開始閱讀哲學、充實你的哲學知識。

📣 感謝出版社方舟文化贊助本集播出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s://bit.ly/3GyBfab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8 Sep 2021【超驚嚇中國哲學】S01E03 當夢蝶成真時00:20:07

有聽過〈齊物論〉中的「莊周夢蝶」故事嗎?

過去莊周夢見自己變成蝴蝶,很生動逼真的一隻蝴蝶,感到多麼愉快和愜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莊周。突然間醒過來,驚惶不定之間方知原來我是莊周。不知是莊周夢中變成蝴蝶呢,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莊周呢?莊周與蝴蝶那必定是有區別的。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與變化(物化)。

「莊周夢蝶」的故事優美動人,大概很少人會覺得恐怖。然而小英在本集指出,其實這種夢境與真實交錯難分的情況,認真想起來是很嚇人的!她舉出《穆荷蘭大道》(Mulholland  Drive, 2001) 與《全面啟動》(Inception, 2010)  兩部令人腦洞大開的電影,讓你具體感覺到「莊周夢蝶」也可以被看成是東方版的《變形記》

早上起床變成蟲,還分不清是真是假,很恐怖的啊!

9/14 起,愛看恐怖片的小英將推出新的 podcast 節目《超驚嚇中國哲學》,用各種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中國哲學家的生平與思想。

保證讓你嚇到吃手手!

本季單數集開放收聽。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https://bit.ly/3ujeCyr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1 May 2024【解構哲學系】S01E06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暨研究所00:38:21

認識哲學,就從認識臺灣哲學系開始!

第六集節目帶大家認識位在嘉義的⁠⁠⁠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暨研究所⁠⁠,訪談系主任張忠宏教授,為大家介紹系上的課程規劃與研究方向。

⁠中正哲學系的學風屬於英美分析哲學,研究取向以議題為主。師資專長分為法政與倫理、知識與形上學群、邏輯與科學三個學群。學制上的特色是必修學分不多,並鼓勵學生進行跨學科的學習。近期開設許多回應社會議題的課程,以哲學思考諸如疫情、戰爭,以及科技發展等具體問題。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限定 Podcast: ⁠⁠⁠⁠⁠https://philomedium.com/suppor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0 Sep 2021【超驚嚇中國哲學】S01E02 孟母搬家與鬼鄰居00:05:06

本集為哲媒訂閱會員限定集,會員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nSA5wK

我們有時會用搬家這件事情來轉換心情,特別在遇到人生重大轉折的時候。可能是藉由搬家來離開傷心地,也有可能藉由搬家來離開某個人,甚至是藉由搬家來轉運。搬家往往有一種搭配新開始、好開端的心情鼓舞,彷彿藉由來到新的住所告訴自己:「我可以揮別過去,好運就跟剛買的佈置的新處所一樣,一切充滿希望。」

中國哲學戰神之一孟子的媽媽——人稱孟母——則是為了孩子的教育環境搬家。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大家都應該很欽佩孟母栽培小孩的決心,當然大概也很羨慕孟母那時候的房地產沒那麼貴,可以搬那麼多次家。

不過,搬家若沒注意到一些細節,麻煩就大了——不只是房子裏面要注意,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我們,房子外面的環境與鄰居更重要。碰到惡鄰居,那就恐怖囉~~!

小英在本集搭配陰宅類型的香港恐怖片《鬼網》(Ghost Net, 2017) 中〈鬼鄰居〉的劇情,讓大家生動體會「惡鄰」作惡的極限是什麼——選錯對象當鄰居,比搬進兇宅還嚴重哪!怕鬼的不要聽這集,超嚇人。

9/14 起,愛看恐怖片的小英將推出新的 podcast 節目《超驚嚇中國哲學》,用各種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中國哲學家的生平與思想。

保證讓你嚇到吃手手!

本季單數集開放收聽。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https://bit.ly/3lIHY55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3 Sep 2022【超驚嚇新儒家】S02E02 《高草魅聲》與梁漱溟的究元決疑00:05:06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povmTj

《超驚嚇新儒家》第二集要介紹新儒家第一代中的梁漱溟。梁漱溟致力於中國大陸農村改革,在改革的過程中無處不展現他儒學研究者的風骨。在中國文化大革命的時代,熊十力是直接絕食抗議,而有機會離開卻選擇不走的梁漱溟,則是因為堅拒參與「批林批孔運動」而遭批鬥。

梁漱溟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是大家公認的代表著作,但他自稱一生歸宿於佛法,本集選擇他早期佛學作品《究元決疑論》,說明他「超越感官現量、理解宇宙本質」的主張。

小英選了《高草魅聲》(In the Tall Grass, 2019) 這部恐怖電影來解說這個主張。一名懷孕的女子和她哥哥聽到一位男孩的求救聲,兩人隨即踏進一片廣大的高草地中,卻發現可能再也走出不來了。他們要如何才能看破遮蔽視線的高草、了解這片草地的詭異本質,走出迷魂陣呢?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播出新集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https://bit.ly/3eFfB8d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1 Mar 2022【哲學漫遊】S01E06 我在紐西蘭念哲學:奧克蘭大學00:26:58

第六集為大家介紹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哲學系,訪問曾在該校取得哲學博士的哲媒特約作家林斯諺。用一句話來描述紐西蘭,斯諺說「綿羊很多的地方」。目前在東吳大學教哲學的斯諺,當初為什麼想去綿羊很多的地方學哲學呢?奧克蘭大學哲學系有什麼特色?留學紐西蘭又要注意什麼事情呢?

「哲學漫遊」每集會邀請一位在曾在國外大學研讀哲學的朋友,分享他們的就讀經驗,為大家介紹世界各地哲學所的概況,讓有興趣親自研究哲學的聽眾朋友對這些學校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歡迎一起來收聽,和我們一起哲學漫遊!

訂閱哲學新媒體,在網站上收聽會員限定集:https://bit.ly/3HzmP6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1 Mar 2021【儒花儒花幾月開】面對網購不動心,等待才是真勇者00:07:07

儒之呼吸玖之型:面對網購不動心,等待才是真勇者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哲學新媒體網站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uGBeIQ

你喜歡網路購物嗎?你也曾被「每日 66 折,新書 79 折」的折扣戰迷了心智亂了情,買了一堆沒看的書結果當裝飾品?人說網購時手一滑就跌入萬丈深淵——而當你看著深淵的時候,深淵也正在看著你!

在第九集中,小英和阿飽從自己日常的「網購失心瘋」談起,講到孟子在〈公孫丑〉中對「不動心」的說明。面對欲望的誘惑或等待時的不耐,不動心居然是一種「勇」的表現?

最搖滾的主題,最爆笑的對談!台灣菲律賓跨海連線製作,你從來沒聽過的中國哲學 podcast 節目(真的!)

花小英和吃太飽這對「花吃二人組」將從生活議題出發,引領你進入中哲的奇妙世界。準備好了嗎?眼閉上、耳打開,按下播放器,一起來收聽這史上最牛逼的聲音節目吧!

哲學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2NU48nW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4 Feb 2022【哲學漫遊】S01E04 我在中國念哲學:北京清華大學00:41:25

「哲學漫遊」每集會邀請一位正在或曾經攻讀國外哲學學位的朋友,分享他們的就讀經驗,為大家介紹世界各地哲學所的概況,讓有興趣親自研究哲學的聽眾朋友對這些學校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第四集為大家介紹的是中國的北京清華大學哲學系,訪問曾在該校取得碩士學位的哲媒作家小媖。用一句話來總結當年的求學收穫,小媖說是讓她「理解中國大陸研究中國哲學的能耐、資源、以及生活中一些中國大陸人的真實樣貌,而認識後也就不存在幻想了。」身為首批前往中國留學的哲學人之一,小媖為什麼這麼說?在北京清大的生活是什麼光景?留學中國又要注意什麼事情呢?

歡迎一起來收聽,和我們一起哲學漫遊!

訂閱哲學新媒體,在網站上收聽會員限定集:https://bit.ly/3HQSmBI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2 Jul 2022【冰的哲學】S03E08-A 弗列格的邏輯夢遊記00:06:56

👤 本集為會員集,敬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c3Hfug

🅰️ 本集要介紹的就是邏輯史上舉足輕重,更是當代分析語言哲學的始祖弗列格 (Gottlob Frege)。有聽說過哲學史上「語言轉向」這個詞的人會知道說,由於弗列格對羅素維根斯坦的影響,使得這位數學家兼邏輯學家被認為是開創當代數理邏輯與分析哲學的奠基者。

弗列格的邏輯系統是以算數 (arithmetics) 作為模型,最大的特色是以論證為單位,所以關鍵在於把邏輯關係當作數學意義上的函數  (function) 來看待。他希望按照算數的方式,建立起邏輯上的公理,並建立整個邏輯的推論形式,最終的是希望讓邏輯成為數學的基礎。

他這個夢想是否能達成呢?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s://bit.ly/3yxXAyV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1 Oct 2021【超驚嚇中國哲學】S01E05 何晏的驚嚇五石散00:20:13

何晏是東漢末年大將軍何進的孫子、曹操的女婿,跨三國時期與魏晉的玄學家。他天資聰穎,又是美男子,提出的「貴無」學說更帶起魏晉玄談的學術風潮。當時的知識份子不談民生、政治,不品評朝廷人物事件,只談些三玄(莊、老、周易)中的無、道觀念——在戰亂頻仍的時代,這樣才能避免被當權者找理由迫害。

何晏將醫學家張仲景調配的五石散改了配方,引領時人在清談時服藥的風氣。五十散服用後會有皮膚白皙、身體發熱的效果,符合當時的審美觀。但長期服用會有嚴重副作用,導致何晏的外貌最後像吸毒過量者一樣,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談到與吸毒有關的恐怖片,小英用泰國鬼片《倒數夜驚魂》(Countdown, 2012) ,談三個良心不安、逃避現實的年輕人在跨年夜想吸毒嗨一下,但發覺上門的藥頭怪怪的,不只帶了藥來,還帶來了一連串凌虐跟驚嚇!

不過想想,到底是哪個比較恐怖呢?是良心不安碰到鬼比較嚇人,還是政治勢力的壓迫,讓一整個時代的知識份子不敢批評政治、只能吸毒清談玄學,更讓人感到毛骨悚然?

9/14 起,愛看恐怖片的小英將推出新的 podcast 節目《超驚嚇中國哲學》,用各種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中國哲學家的生平與思想。

保證讓你嚇到吃手手!

本季單數集開放收聽。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https://bit.ly/3iPKg1R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0 May 2021【儒學流言終結者】S01E04 儒學是種落伍的思想,跟科學民主背道而馳?00:38:38

儒家強調「三綱五常」,重視權威傳統,是一種對個人、年輕人及女性的壓制,這種思想過時落伍,跟科學與民主兩大現代思潮背道而馳?

等一下!儒學流言終結者一號與二號大喊。要說儒學不科學、不民主之前,是不是先得搞清楚「科學」、「民主」是指什麼呢?

他們認為,要分別從「精神」與「行動」兩個層面來檢視儒學,看看它在哪些方面可以說是支持科學、也符合民主的。

儒學流言你聽過多少?喜愛儒學的小英與阿飽受夠了這些片面誤解,一起組成了〈儒學留言終結者〉大隊,要用堅定的意志與十足的火力來終結這些流言蜚語!

最有趣的對談,超爆笑的組合,你一定要聽的神奇中哲 Podcast 節目。Ready? We will be back!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bepEMZ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1 Jan 2021【儒花儒花幾月開】買房何必打臉充胖子00:37:29

儒之呼吸貳之型:買房何必打臉充胖子

《儒花儒花幾月開》第二集從儒家的核心理念——誠——來討論買房置產這件事 (What The......?)。買房子是多數人一生中必定會碰到的重大抉擇,下決定的時候,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是什麼呢?儒學能夠給你什麼幫助?而這一切跟香港的驚悚恐怖片《維多利亞壹號》又有什麼關係?

最搖滾的主題,最爆笑的對談!你從來沒聽過的中國哲學 podcast 節目(真的!)

花小英和吃太飽這對「花吃二人組」將從生活議題出發,引領你進入中哲的奇妙世界。準備好了嗎?眼閉上、耳打開,按下播放器,一起來收聽這史上最牛逼的聲音節目吧!

敬請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專屬的哲學 podcast 節目:https://bit.ly/35vjN2W

哲學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bunVnK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2 Feb 2021【儒花儒花幾月開】成績換禮物,上下交相利,行不行?00:46:19

儒之呼吸捌之型:成績換禮物,上下交相利,不行嗎?

在家裡,小孩用考試成績要求父母發零用錢,可以嗎?年節時,孩子用表演換取長輩的紅包或禮物,行不行?

家裡有兩個小朋友的小英對這個問題頗為困擾,因為講求「義利之辨」的儒學主張「義大利」,如果用金錢或禮物來「利誘」孩子求取好成績,似乎就違背了這個教誨。然而,阿飽卻認為求利不見得就不對——要看交換的雙方到底要的是什麼東西!

教養很難,符合儒學精神的教養更不容易,讓我們聽聽小英與阿飽如何處理「上下交相利」的難題。

最搖滾的主題,最爆笑的對談!台灣菲律賓跨海連線製作,你從來沒聽過的中國哲學 podcast 節目(真的!)

花小英和吃太飽這對「花吃二人組」將從生活議題出發,引領你進入中哲的奇妙世界。準備好了嗎?眼閉上、耳打開,按下播放器,一起來收聽這史上最牛逼的聲音節目吧!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集: https://bit.ly/2NuuXz9

哲學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2NU48nW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6 Feb 2024【超驚嚇臺灣儒學】S03E04 連橫的國族書寫與《薩滿》00:06:21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UBSTR8

《超驚嚇臺灣儒學》第四集要介紹運用歷史書寫作為一種「經世致用  」表現的連橫 (1878—1936)。連橫的《臺灣通史》為台灣留下重要且珍貴的史料紀錄,此外,他有鑑於當時日本人禁用台語的同化政策,於是潛心研究文字學與臺灣話,編成《臺灣語典》,以保存臺語文化。除了以地方論史的特色外,連橫亦有多篇關於思想自由的言論,可讓人聯想到牟宗三的「新外王」學說。

😱 本集搭配 2021 年的韓國與泰國合作製作的偽記錄恐怖片《薩滿》來介紹連橫。這部在各項指標上被小媖評為完美滿分的恐怖電影,和連橫的歷史書寫有什麼關係呢?

開創⁠⁠《超驚嚇中國哲學》⁠⁠、超越⁠⁠《超驚嚇新儒家》⁠⁠,哲媒 podcast 主播小媖用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十位臺灣儒學學者的生平與思想,一定讓你嚇到冷汗直流!臺灣有哲學嗎?什麼是臺灣儒學?有哪些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與恐怖片的關係又是...?

👏 本季每週二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philomedium.com/suppor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8 Mar 2021【儒花儒花幾月開】爸媽 Line 一下,進擊的長輩圖00:34:05

儒之呼吸拾之型:爸媽 Line 一下,進擊的長輩圖

數位時代下,你的生活方式有什麼改變嗎?對年輕人來說,最大的改變之一大概就是電子支付愈來愈普遍;而對長輩們來說,或許是他們跳過了電腦與鍵盤的學習階段,直接開始用手機來經營自己的家庭與社交生活。

世代的碰撞之下,一個最能體現這種社會變遷的產物應運而生,那就是令年輕人冏到不行的「長輩圖」!蓮花配早安、佛像配安安,你收過哪幾種?

在本季的最後一集中,小英和阿飽從各自的數位生活開始談起,討論儒學關懷的親子關係如何適應新時代的轉變——長輩圖背後蘊含的意義是什麼?而儒學本身是否也該像長輩們一樣,在內容與呈現手法上跟著與時俱進一下呢?

最搖滾的主題,最爆笑的對談!台灣菲律賓跨海連線製作,你從來沒聽過的中國哲學 podcast 節目(真的!)

花小英和吃太飽這對「花吃二人組」將從生活議題出發,引領你進入中哲的奇妙世界。準備好了嗎?眼閉上、耳打開,按下播放器,一起來收聽這史上最牛逼的聲音節目吧!

哲學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2NU48nW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集: https://bit.ly/3qsdqFl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0 Apr 2024【解構哲學系】S01E00 預告00:10:53

認識哲學,就從認識臺灣哲學系開始!

〈解構哲學系〉每集訪問一個哲學系所,讓大家了解臺灣的哲學體制教育在教什麼、學什麼、玩什麼。這些校系包括:

  • 東海大學哲學系
  •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 輔仁大學哲學系
  •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
  •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
  •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
  • 東吳大學哲學系
  •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
  • 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

我們邀請到這些系所的代表,可能是系主任、任教老師或是在學學生,來跟哲學新媒體的聽眾們介紹他們所在哲學系所的學制、學習環境、規劃的課程內容或就學經驗,讓聽眾可以藉由這些分享,認識臺灣哲學系所的人才培養規劃與各個哲學系所的哲學研究特色,同時我們也會跟來賓聊到他們自己對哲學教育在臺灣社會中扮演了什麼角色的一些想法。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8 Oct 2022【超驚嚇新儒家】S02E07 《國定殺戮日》與徐復觀的倫理與政治不可分00:05:07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Tv3Joz

《超驚嚇新儒家》第七集要來談新儒家第二代的最後一位學者徐復觀。徐復觀 24 歲時到日本留學,透過日本翻譯書接觸到很多西方的文獻。後來他與同學抗議日本侵華而被驅逐出境,回國後經友人介紹到部隊任職,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徐復觀一直持續著軍旅生活。跟宋代王守仁類似,都曾透過軍旅接近過政治核心。

徐復觀認為知識分子與政治一直存在著摩擦狀態:一種在專制體制下要輔佐上位者的實際狀況與讀書人道德感的摩擦。他 47 歲時就提出「倫理與政治不可分」的想法,而且曾非常接近蔣介石,但他在權力核心旁當幕僚時,也沒能真正的實現他所謂的「消解上位者與人民的矛盾」。

倫理與政治不可分是什麼意思呢?小英用美國恐怖電影《國定殺戮日》系列中的第四集《殺戮元年》(The First Purge, 2018) 來說明。假設你是總統幕僚,總統請你想個方法來降低國家犯罪率,在知識分子有「透過政治實踐倫理觀點的責任」的這個前提下,你會提出什麼樣的建議?心理學家想實驗看看釋放暴力的效果,於是建議總統實施「一日謀殺無罪化」,結果......。

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播出新集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MzuVQJ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1 Jun 2024【解構哲學系】S01E09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00:43:53

認識哲學,就從認識臺灣哲學系開始!

第九集節目帶大家認識位在台北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訪談所長嚴如玉⁠教授,為大家介紹所上的課程規劃與研究方向。

陽明交大心哲所是台灣最年輕的哲學所,研究方向集中在心智與認知哲學的核心問題,包括意識、人工智能哲學以及認知科學哲學,以及多項跨領域研究。學制規劃上主要讓學生從研究問題出發,針對該特定問題進行研究,直接進入最前沿的文獻探索與跨領域的經驗成果。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限定 Podcast: ⁠⁠⁠⁠⁠⁠⁠https://philomedium.com/suppor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1 Dec 2020冰的哲學 S01E04 亞里斯多德:天然欸尚好,那個創立生物學的男人00:04:04

上次跟大家說到,這個西方哲學的開始呢,就有三個師徒互相殘殺。柏拉圖還很客氣,偷偷地藉著老師的名字開了自己的學校;亞里斯多德呢,就很直接了當說出這句名言: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大家如果哪一天想不開去讀亞里斯多德,就會發現他的作品裡面,明裏暗裏常常在罵柏拉圖。

談到自然研究變成一門科學的問題,那真的是沒有任何可能跳過第一個畢生都在建立自然科學的亞里斯多德。這一集我們就要來看這個男人如何讓自然研究突破這個難題,建立自然科學,還順手創立了生物學。 

哲學新媒體訂閱會員限定的哲學史 podcast 節目,由主播有蓉主講,以哲學家意見不合的爭論來當作主軸,來看看哲學家們怎麼互相冰的(翻桌)拆台。

想了解西方科學與哲學幾千年來的愛恨情仇、哲學家之間的恩怨糾葛,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課程節目: https://bit.ly/3mGT8pw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2 Oct 2020你的煩惱很哲學 EP05:愛的迷戀穩定篇00:06:12

本集為哲媒訂閱會員限定集,會員請至哲學新媒體網站上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2SBgfp3

如何成為會員:https://bit.ly/2SzVlXe

今天這一集,從結婚這件事談起,不過並沒有談婚姻。原因是在訂婚之後,身邊的朋友自然少不了祝賀,在大家的祝賀當中某一次有人開玩笑的說:你們這些人,都是在最後一秒變成人生勝利組。說的人只是隨口一說,卻讓我開始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就是為什麼我們都很渴望趕快得到某個過程完結的標章

本集出場哲學家:沙特 (https://bit.ly/3d3xb0S)、尼采 (https://bit.ly/3d608cl)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4 Jun 2021【冰的哲學】S02 Trailer 第二季〈人文科學〉預告00:05:16

來了來了,千呼萬喚的【冰的哲學】第二季來了!

由哲學新媒體主編孫有蓉主講的哲學史 Podcast 節目【冰的哲學】,在第一季講完〈自然科學〉之後,第二季的主題要跟大家談談〈人文科學〉這個主題。

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有什麼不一樣?哪些人文領域的學門會自稱「人文科學」呢?從兩千年前的古希臘到今天,這些學科是怎麼一步步地「科學化」呢?

6/29 起,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大家訂閱收聽!訂閱哲媒,可收聽會員限定集數: https://bit.ly/3wW5vUA

※ 感謝文化部贊助經費,本季節目將開放單數集公開收聽。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4 Apr 2022【冰的哲學】S03E01-B 學邏輯會變聰明?00:05:24

👤 本集為會員集,敬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u6Nwfg

🅱️ 本集是第一集副線 1-B,對主線裡面的內容做一些延伸、補充與案例說明,適合初學邏輯的朋友收聽。希望透過教邏輯,讓大家更有能力過濾各種假新聞或者成見,甚至有能力生產出自己的判斷來。

學邏輯最難入手的地方就是,通常學生覺得邏輯和數學一樣,很抽象——但說一個東西很抽象是什麼意思?邏輯到底運用到什麼狀況裏面?這麼多人每天都在說邏輯很重要,那邏輯到底是有多重要,是運用在什麼方面讓它這麼重要?

本集透過許多案例讓大家理解,掌握了邏輯與形式的概念,再紛雜的現象也能用「一句話」來掌握、快速判斷語句的真假值,讓你一眼看穿話術與真理的差別!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s://bit.ly/3K3fCxw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4 May 2022【冰的哲學】S03E05-A 亞里斯多德的十三種邏輯謬誤00:26:56

🗓️ 2022/6/7 台北時間晚上8點【線上座談】與主播面對面:為什麼哲學是冰的?https://bit.ly/38OAprb

歡迎聽眾報名參加,線上來問主播有蓉哲學問題!

👍 本集播放完整內容,感謝文化部贊助播出。

🅰️ 今天要介紹的是很常出現在邏輯課程,或者給非哲學系的思辨課程裡面的題目:謬誤。大家一般會把英文 fallacy 當作「謬誤」的同義詞,但亞里斯多德一開始的命名則是 paralogism,有別於三段論 syllogism。這三個詞彙有什麼差別呢?且聽主播道來。

亞里斯多德總共整理了 13 種不同的謬誤,又分為兩大類:因語言而形成的謬誤和語言之外的謬誤。本集先介紹 6 個因語言而形成的謬誤。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https://bit.ly/3MMb0NF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7 May 2022【冰的哲學】S03E04-B 三段論證和一個分類樹世界00:29:55

👍 本集播放完整內容,感謝文化部贊助播出。

🅱️ 本集是第四集內容副線,舉出更多例子來說明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以及他的邏輯系統。適合邏輯初學者收聽。

亞里斯多德認為存在結構跟三段論詞項之間的關係結構完全相符,每一個存在物都是一個樹狀分類圖下最後一個類裡面的個體,所以存在物分類範疇的關係秩序就是邏輯關係的基礎——注意,是基礎,而不是邏輯本身。

這兩者有什麼分別呢?差別可大了。亞里斯多德將三段論的推論形式根據肯定與否定、全稱與特稱等不同排列組合,整理成十四個可以得出有效推論的邏輯公式,還分別取了不同的名字。我們今天就來看看他當初是怎麼找出像芭芭拉  (Barbara) 、瑟拉倫 (Celarent) 這些邏輯形式。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https://bit.ly/3PqdZgr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9 Aug 2021【冰的哲學】S02E07 李維‧史陀的人類科學夢00:28:32

上一集介紹了社會學的建立,以及社會學如何用類比自然科學的方式建立自己的方法論。聽過冰的哲學第一季的人就知道,自然科學的科學定義從以邏輯演繹系統為模範到後來的實證科學講求經驗驗證,在人文科學的發展歷史中有著相似但非線性的發展。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人文科學中,讓結構主義興起的重要關鍵人物:李維‧史陀。雖然索緒爾是第一個在語言學內建構出結構主義研究取徑的人,但史特勞斯的結構人類學才是奠定了結構主義作為人文研究科學性來源的關鍵。

史特勞斯的結構主義對整個思想是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結構主義也變成許多學科的研究方法,甚至影響到了傅柯早期對知識型的考古學研究。這個結構為何能讓人文研究搖身一變,成為普世客觀的科學呢?

訂閱哲媒,可在哲學新媒體網站上收聽會員限定集數:https://bit.ly/3AvloD5 

※ 感謝文化部贊助經費,本季節目將開放單數集公開收聽。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5 Jun 2021【儒學流言終結者】S01E09 儒學自以為是要學做聖人,但其實是偽君子和假聖人!?00:06:29

本集為會員集,請登入哲學新媒體網站,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5oLWIB

儒家讀書人一天到晚在那邊要成聖成賢,結果都只是談什麼修身養性、自以為道德清高,對社會一點貢獻也沒有,應該說是「成剩成閒」。說什麼要學做聖人,但多的是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和假聖人吧!?

講到儒學標舉的聖人典範,小英和阿飽在本集認真討論了孔子和孟子心目中的聖人形象。在儒學的歷史發展中,「學做聖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有,而是從宋朝才流行起來。要做到什麼事情,才算是成聖成賢呢?

「內聖外王」有聽過嗎?儒學講的學做聖人,並不是只求個人道德修養高潔,也要求知識份子要負起社會責任,改善社會環境。然而,時勢所逼,「外王」這個目標往往因為沒有獲得君王的政治支持而做不到。漸漸的,儒學學者不再一味追求「得君行道」,而轉向「覺民行道」,把道德教化從勸諫執政者,轉成教育老百姓,走出外王的一條新路。

儒學流言你聽過多少?喜愛儒學的小英與阿飽受夠了這些片面誤解,一起組成了〈儒學留言終結者〉大隊,要用堅定的意志與十足的火力來終結這些流言蜚語!

最有趣的對談,超爆笑的組合,你一定要聽的神奇中哲 Podcast 節目。Ready? We will be back!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https://bit.ly/3woQWIY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7 Sep 2022【超驚嚇新儒家】S02E04 《無間煉獄》與方東美的生生之德00:05:41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dO1ptt

《超驚嚇新儒家》第四集要介紹介於新儒家第一代與第二代交界的方東美。方東美在 1921 年赴美國威斯康新州大學留學,回中國後任國立東南大學哲學系教授。1948 年任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系主任。在思想上,他認為原始儒家的孔孟荀已被後代稱儒家的人誤解,而對於原始儒家的掌握,須回到《尚書》洪範篇的「九疇」與《周易》這兩本書。

方東美主張《易》是真正理解原始儒學的重要書籍外,他其實認為《易》所展現的有機體的宇宙觀,是最高的智慧。在《生生之德》一書中,他提到《易》描述了有機體的宇宙觀,展示了天地間的萬事萬物皆在一個有機網絡下,密切來往,並在時間上是生生不已的創化。

「生生之德」這種有機創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很恐怖呢?小英挑了恐怖片《無間煉獄》(Gehenna: Where Death Lives, 2016) 來說明。女主角到塞班島對飯店的預定地展開探勘,跟夥伴們進入一個防空洞,然而這防空洞怪怪的,彷彿時間倒著走?而永生不死對於無德之人到底是祝福還是詛咒呢?

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Ce7mco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5 Apr 2024【解構哲學系】S01E01 東海大學哲學系暨研究所00:35:34

認識哲學,就從認識臺灣哲學系開始!

第一集節目帶大家認識位在台中的東海大學哲學系,訪談系主任姜文斌教授,為大家介紹系上的師資與課程規劃。東海哲學是個正在從傳統哲學系轉型迎向新時代的哲學系,為此他們為大學部學生的修業規劃做出不少變革,讓人感到非常活潑有趣。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限定 Podcast: https://philomedium.com/suppor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0 Sep 2022【超驚嚇新儒家】S02E03 《絕命終結站》與馮友蘭的共相論00:05:19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R1q1fQ

《超驚嚇新儒家》第三集要介紹留學美國、學習西方哲學的馮友蘭。在當時崇尚「中西匯通」的時代氛圍中,他卻認為面對西方文化,不需要中國哲學/文化的短處,只要快速學習西方學問的長處,把它融貫吸收,讓自己學問的短處慢慢變少、長處越來越堅實即可。這讓他選擇了跟梁漱溟不一樣的路,對傳統提出批判。

馮友蘭的學問貢獻在提出「共相」(universal) 的概念,延續著宋明理學家、特別是朱熹的「理一分殊」所揭示的存有論往下發展,將「理」、「氣」、「道體」、「大全」、「心性」等全收到「共相」的架構下。

要怎麼理解這個大概念呢?小英這次選了心目中超厲害的恐怖電影《絕命終結站》(Final Destination, 2000 - 2011)  來說明。五部系列電影的一個大原則就是:意外逃過死亡的人,死神一定會——以各種更嚇人的方式——找到你!這種情節和共相有什麼關係呢?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

👏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DD54Vr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9 Aug 2022【冰的哲學】S03E10A 邏輯、邏輯實證論00:26:55

👍 本集播放完整內容,感謝文化部贊助播出。

🅰️ 從西元前四世紀一直到十八世紀,其實邏輯發展的基礎模型一直都沒有太大的變化。但進入二十世紀後,大家一路聽了十八集下來,應該會發現十九、二十世紀邏輯的發展比起之前變動的非常劇烈而且快速,邏輯、數學和語言哲學三者緊緊糾纏在一起。

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接在佛列格、羅素與維根斯坦之後,二十世紀邏輯實證論的出現。以石里克與卡納普為首的維也納學圈,主張反形上學,以及邏輯和經驗的密切結合,希望建立起一套理論架構,根據被經驗印證與否來判別一個命題是形上學命提還是科學命題。波普後來提出否證論,主張科學命題要有否證性,也就是被經驗否證的可能性。

本集還要特別要講一個波普和維根斯坦兩人發生過的一個暴力八卦故事:著名的維根斯坦撥火鉗事件!(警語:請勿拿撥火鉗對著任何人揮舞。)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https://bit.ly/3povmTj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7 Dec 2020冰的哲學 S01E02 蘇格拉底:自然知識干我何事?00:23:22

冰的哲學,哲學冰的!

哲學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就是蘇格拉底的人文主義轉向,很多人以為西方哲學從他開始就不討論自然的問題,而開始討論人的問題——但這是錯的、錯的、錯的。很重要,所以講三次。

如果蘇格拉底的人文主義轉向不是撇自然,轉文化,那到底是轉去哪裡呢?這傢伙又和《功夫》裡頭的火雲邪神有什麼關係呢?

收聽前面第一集〈泰利斯:自然就是水啦!〉,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專屬的課程節目: https://bit.ly/37CtooU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9 Mar 2024【超驚嚇臺灣儒學】S03E10 張深切的孔子評論與《往生拯救計畫》00:05:42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48VtKog

《超驚嚇臺灣儒學》最後一集要介紹搞革命對抗日本帝國主義、還因此坐過牢的張深切 (1904-1956)。張深切在獄中大量閱讀,對自己的思想進行再釐清。出獄後組織「台灣演劇研究會」,運用戲劇來從事文化啟蒙工作。1954 年,出版《孔子哲學評論》,一出版即因內容遭禁。後來投入影劇事業,拍過包括《邱罔舍》等多部台語片,甚至因此片得過金馬獎。

張深切對於民族的、革命的、社會的反思貫穿於他的作品中。他以充滿了辯證性的思維與書寫方式,在《孔子哲學評論》裡頭質疑與論析孔子的思想,並且批判後世儒學成為「干祿之學」、官方儒學成為壓迫異己的政治威權。

😱 談到質疑與論析這種自我辯證的特質,本集搭配的電影是 2013 年加拿大的恐怖電影《往生拯救計畫》(Haunter),探討亡靈如何透過懷疑與反思,擺脫不斷重複體驗死亡的無限輪迴,勇敢面對真相以撥開時間的迷霧。

開創⁠⁠⁠《超驚嚇中國哲學》⁠⁠⁠、超越⁠⁠⁠《超驚嚇新儒家》⁠⁠⁠,哲媒 podcast 主播小媖用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十位臺灣儒學學者的生平與思想,一定讓你嚇到冷汗直流!臺灣有哲學嗎?什麼是臺灣儒學?有哪些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與恐怖片的關係又是...?

本季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philomedium.com/suppor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2 Nov 2020你的煩惱很哲學 EP08:愛的熱愛命運篇00:16:18

訂閱哲學新媒體,可收聽會員專屬的特製專集:https://bit.ly/2TMiuGw

大家的生命中有什麼令你後悔的事情嗎?你會一遍又一遍在腦海裡面譴責自己當初應該如何如何,早知當初就不會做什麼決定了嗎?我們到底為什麼會後悔?為什麼還會活在悔恨當中?今天這一集我們要來聊一聊「後悔」與「熱愛命運」。

本集出場哲學家:尼采 https://bit.ly/3l2o57u 史賓諾沙 https://bit.ly/34PplVX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2 Mar 2024【超驚嚇臺灣儒學】S03E09 廖文奎的道德行動因與《突變實錄》00:43:45

《超驚嚇臺灣儒學》第九集介紹拿到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系博士學位、有「戰後台獨思想之父」之稱的廖文奎(1905 - 1952)。他將剛健的精神融入於論文中,對於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關係有非常卓越的反思。

在其博士論文改寫後出版的論文中,他將朱熹王陽明黃宗羲、孫中山四人並列討論,認為他們共同的特質是:「重建本土思潮以對抗外來思想。」而在探討個體與社群的互動時,廖文奎指出,雖然大多數人仍然受環境(像法律、道德)支配,但是還是有少數人能夠看到社會形式中的偶然性「機會」,並以此提出社會進步的可能性,使得「自我決定」成為重要可貴的因素,展現自由。

本集搭配 2013 年的加拿大恐怖片《突變實錄》(Afflicted)。這部片以第一視角紀錄主角變成吸血鬼的過程,情節相當「重口味」。然而為什麼主播小媖會說這個故事非常具有廖文奎強調以道德來作為「自我決定」的行動因概念呢?

開創⁠⁠《超驚嚇中國哲學》⁠⁠、超越⁠⁠《超驚嚇新儒家》⁠⁠,哲媒 podcast 主播小媖用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十位臺灣儒學學者的生平與思想,一定讓你嚇到冷汗直流!臺灣有哲學嗎?什麼是臺灣儒學?有哪些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與恐怖片的關係又是...?

本季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philomedium.com/suppor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0 Feb 2024【超驚嚇臺灣儒學】S03E06 張純甫的儒學觀點與《深入絕地》00:06:09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42Pqedx

《超驚嚇臺灣儒學》第六集要介紹畢生致力宣揚儒學、有「北臺大儒」之稱的張純甫 (1888 - 1941),以及他在 1930 年參與的「儒墨論戰」。當時連橫等文人認為應該打破「以儒為尊」的窠臼、開發墨學新內涵,而張純甫等人則主張固守孔門儒學、反對孔墨並尊,雙方在報紙上激烈論辯長達半年之久。張純甫連續發表了十篇文章批評墨家,後來集結成《非墨十說》一書。

😱 本集搭配 2005 年英國恐怖片《深入絕地》(The Descent) 來介紹張純甫。這部被小媖評為完美滿分、值得一看再看的地洞探險恐怖電影,和張純甫與「儒墨論戰」有什麼關係呢?

開創⁠⁠⁠《超驚嚇中國哲學》⁠⁠⁠、超越⁠⁠⁠《超驚嚇新儒家》⁠⁠⁠,哲媒 podcast 主播小媖用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十位臺灣儒學學者的生平與思想,一定讓你嚇到冷汗直流!臺灣有哲學嗎?什麼是臺灣儒學?有哪些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與恐怖片的關係又是...?

👏 本季每週二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philomedium.com/suppor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31 May 2021【儒學流言終結者】S01E07 儒學造成只談情不談理的社會,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的弊病?00:06:02

本集為會員集,請登入哲學新媒體網站,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fDO2ua

葉公對孔子說:「我家鄉有正直的人,父親偷羊,兒子告發了他。」孔子說:「我家鄉正直的人不同:父為子隱瞞,子為父隱瞞,正直就在其中了。」

乍看原文時你一定覺得很母湯,孔子怎麼會覺得爸爸偷羊,兒子不告發他還幫他隱瞞,怎麼可能會是「正直」的表現呢?說儒學造成只談情不談理的社會,應該很合理的吧!

啊,等等哪!兩位儒學流言終結者對這種說法頻頻搖頭。儒家重視家庭與親情,但不代表儒家不在意法律與公理!

反過來說,為什麼你會以為法律就可以完全代表正義與道德呢?人生中有沒有什麼部份,是法律無法涵蓋的模糊地帶?小英與阿飽在這集,透過電影《法外情》、《他不笨,他是我爸爸》,以及《陽光普照》,討論法律與親情之間的糾葛,指出儒學並沒有只談情不談理,而是在追求情理法的一致與和諧。

儒學流言你聽過多少?喜愛儒學的小英與阿飽受夠了這些片面誤解,一起組成了〈儒學留言終結者〉大隊,要用堅定的意志與十足的火力來終結這些流言蜚語!

最有趣的對談,超爆笑的組合,你一定要聽的神奇中哲 Podcast 節目。Ready? We will be back!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vEwK5F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4 Oct 2022【超驚嚇新儒家】S02E05 《蒙上你的眼》與牟宗三智的直覺00:05:34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fFkkXO

《超驚嚇新儒家》第五集介紹新儒家的巨星扛霸子,牟宗三。新儒家歷經三代,第二代的牟宗三集大成,其後弟子基本上都在他的學理上做更深刻的闡釋。與很多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不同,牟宗三喜歡邏輯,而這點協助了他對於康德作品的理解。

牟宗三有幾個非常重要的觀點,以集其學說之大成的《圓善論》為要,可以同時窺見他融會康德、佛學、中國哲學的智慧,更加入自己對於人生的理性解析。而其中「智的直覺」是《圓善論》重要的起始點。

什麼是「智的直覺」?小英用美國末日驚悚片《蒙上你的眼》(Bird Box, 2018) 來說明。本片敘述一個母親要帶著雙胞胎孩子逃往避難所——為什麼要逃往避難所呢?因為五年前開始,人們只要看見「沒有形體的某物」後,就會被某種力量驅使而自殺。要安全的抵達避難所,你就必須蒙上眼睛,摸黑前進......。

😱 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播出新集,

👏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UVR7Z2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6 Apr 2022【冰的哲學】S03E03-A 柏拉圖:觀念的秩序與關係的秩序00:26:05

👍 本集播放完整內容,感謝文化部贊助播出。

🅰️ 前面第二集說完了詭辯論證橫行的神邏輯時代,這一集要從在邏輯誕生的準備過程當中有著非常關鍵貢獻的柏拉圖說起。柏拉圖沒有建立自己的邏輯系統,但對於智者們可以自圓其說的鬼扯,他找出了一套破解之法,分為以下三個主張:判斷之間是有關聯讓真假值有連帶性、連帶是觀念上的關係而不是物理上的關係,還有矛盾不可能作為組織實在的秩序。

要怎麼用這三個主張去對付智者的詭辯呢?來聽主播有蓉在本集介紹柏拉圖與智者塞拉西馬柯 (Thrasymachus) 針對「何謂正義?」的辯論,說明哲學家如何破解神邏輯。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s://bit.ly/3OCE8r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8 Dec 2020冰的哲學 S01E05 中世紀:自然科學就是解讀上帝寫的程式碼00:04:26

中世紀是基督教稱霸的時代,整個知識的發展都在教會的影響之下,有科學家因為說地球不是宇宙中心被燒死,就連到了十六世紀哥白尼和伽利略都收過教會的死亡通緝。

我們這個哲學史一跳就跳了一千八百年,昨天還在愛在西元前的亞里斯多德,今天已經一跳就到了十六世紀笛卡兒出現之前的哲學境況了。

這整整十六個世紀並不是哲學沒後人。其中也有奧古斯丁、著名的奧坎和他手上拿著的剃刀,不過因為整體來說因為所有學科為神學服務,所以我們今天就很少仔細介紹這些哲學家。我們今天只著重影響整個中世紀科學最為重要的一脈思想:亞里斯多德學派之士林哲學。

不了解士林哲學的話,我們就很難知道下一集要出場的笛卡兒在做什麼。為了笛卡兒,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中世紀的上帝和自然科學的關係吧!

《冰的哲學》是哲學新媒體訂閱會員限定的哲學史 podcast 節目,由主播有蓉主講,以哲學家意見不合的爭論來當作主軸,來看看哲學家們怎麼互相冰的(翻桌)拆台。

想了解西方科學與哲學幾千年來的愛恨情仇、哲學家之間的恩怨糾葛,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課程節目: https://bit.ly/3rxI3L9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9 Nov 2022【一口哲學書】S01E03 《少即是多》為什麼我們該放棄成長來拯救世界?00:32:59

📘 一口哲學書,帶你認識哲學書。

本集要談談與現代人類密切相關的「氣候變遷」議題,邀請到中研院歐美所的博士級研究員林恩志,為我們介紹經濟人類學家傑森.希克爾 (Jason Hickel) 所寫的《少即是多:棄成長如何拯救世界》。

一般人都會把「氣候變遷」當成是科學問題或政治問題,哲學家可以從什麼樣的角度來處理這個問題的呢?希克爾要我們放棄資本主義的運作方式、也就是放棄對「成長」的追求,來解決這個全球性的議題,這真的有可能實現嗎?人類可以用「綠色成長」或者「碳紅利普發」來抵銷經濟成長所需付出的代價嗎?

想看點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卻不知道從何下手?覺得某本哲學書有點有趣,卻不是很清楚該書的論述主旨或重點?除了書籍內容,想知道更多有關哲學家和成書背景的知識?

本節目介紹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希望透過哲學人對書籍的相關介紹,讓聽眾因此認識這些哲學書、哲學家與哲學事,我們期待本節目能讓你開始閱讀哲學、充實你的哲學知識。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s://bit.ly/3ETmGM2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8 Jan 2021【儒花儒花幾月開】念哲學就是要當算命仙嗎?00:07:06

儒之呼吸參之型:念哲學就是要當算命仙嗎?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欲收聽完整內容,敬請登入哲學新媒體網站收聽:https://bit.ly/3ilNk4t
  • 還不是會員嗎?敬請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我們做出更多哲普作品: https://bit.ly/38QgC81

《儒花儒花幾月開》第三集要來談談哲學系學生常常會碰到的職業疑問小劇場:「你念哲學的喔?以後要做什麼?算命嗎?」(然後哲學人眼神死)

念西方哲學的朋友不會被問「那你會占星術嗎?」,為什麼念中國哲學的人就會被問會不會算命呢?這個緣由來自何方?

你相信命中註定嗎?如果一切都注定,那我們的人生選擇還有意義嗎?談到算命這個主題,小英和阿飽從《易經》談到求籤與改變運勢的可能。算命的目的就是為了趨吉避兇,這似乎就蘊含了未來有一部份掌握在自己手裡。然而「好人未必有好報」,如果積德行善、審慎選擇也不保證會有好運與幸福,那我們幹嘛還要有道德呢?牟宗三的《圓善論》能幫我們回答這個難題嗎?

最搖滾的主題,最爆笑的對談!台灣菲律賓跨海連線製作,你從來沒聽過的中國哲學 podcast 節目(真的!)

花小英和吃太飽這對「花吃二人組」將從生活議題出發,引領你進入中哲的奇妙世界。準備好了嗎?眼閉上、耳打開,按下播放器,一起來收聽這史上最牛逼的聲音節目吧!

哲學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2XPPkbF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2 Apr 2021冰的哲學 S01E11 三十分鐘上下兩千年,時空大翻轉00:05:07

《冰的哲學》完結篇用來總結的切入點,就是科學裡面非常關鍵的概念:時間和空間。講到時空大翻轉,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大概是愛因斯坦《相對論》對物理學的影響,不過其實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並不是第一次對時空概念的翻轉。

整個思想史事實上存在三種不同的時空構想,分別開展出了不同型態的自然科學發展。從亞里斯多德笛卡兒再到康德,每一次的時空翻轉也伴隨了自然科學知識的翻轉。所以我們今天的內容,又要再一次帶大家回到古希臘,而且要在短短三十分鐘之內再從古希臘回到二十世紀!

《冰的哲學》是哲學新媒體訂閱會員限定的哲學史 podcast 節目,由主播有蓉主講,以哲學家意見不合的爭論來當作主軸,來看看哲學家們怎麼互相冰的(翻桌)拆台。

想了解西方科學與哲學幾千年來的愛恨情仇、哲學家之間的恩怨糾葛,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課程節目: https://bit.ly/3dbbXj7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6 Aug 2022【冰的哲學】S03E10-B 哲學問題就是邏輯解謎嗎?00:05:45

👤 本集為會員集,敬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Ap01pN

🅱️ 《冰的哲學》第三季最後一集,我們同樣要用一個上下兩千年的問題來作為整季的結論——邏輯不好,哲學就沒法做了嗎?

打從詭辯學派興起的時代開始,人們逐漸意識到語言有其相對的自主性,甚至可以影響人對於現實的認知。亞里斯多德建立三段論邏輯系統,試圖在語言推論中找出對應於現實存在的形式化結構,確保真實與確定知識的可能性。邏輯一路從兩千多年發展到二十世紀前,數學化程度與自主性愈來愈高,但對哲學論辯與書寫的規範都還相對寬鬆。

一直到現在,原本只是一種論證方式的邏輯,反過來變成規定如何書寫哲學論證的規範——這個從英美分析哲學嫌歐陸哲學晦澀沒邏輯、歐陸哲學覺得分析哲學僵硬機械化的相互「叫囂」可知一二。我們要問:哲學問題就是邏輯解謎嗎?定義不清楚、沒有明確的邏輯論證,就不是在做哲學嗎?來聽《冰的哲學》第三季最後一集怎麼說!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https://bit.ly/3QMudj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30 May 2022【冰的哲學】S03E05-B 丐題謬誤、稻草人謬誤,有不倒翁謬誤嗎?00:05:56

👤 本集為會員集,敬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MZ5Ca7

🅱️ 作為〈5-A 亞里斯多德的十三種邏輯謬誤〉的副線集,本集要介紹屬於亞里斯多德歸類在語言之外的謬誤,簡單來說就是那些不是因為自然語言在使用上本身的含糊性質而產生的錯誤推論。內容包括:丐題謬誤、錯誤歸因、偶然謬誤、肯定後件謬誤、侷限謬誤、複合問題謬誤。

同時也介紹高中生命教育裡面教的九個謬誤:人身攻擊謬誤、以偏概全謬誤、輕下斷言謬誤、非黑即白謬誤、歧義謬誤、稻草人謬誤、滑坡謬誤、形式邏輯謬誤、訴諸群眾謬誤。高中老師同學們,這麼優質的課程不聽一下嗎?

🗓️ 2022/6/7 台北時間晚上8點【線上座談】與主播面對面:為什麼哲學是冰的?為什麼邏輯有歷史?https://bit.ly/38OAprb

歡迎聽眾報名參加,線上來問主播有蓉哲學問題!

👂 聽起來!練練你的邏輯力!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https://bit.ly/3Mdm6ud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5 Mar 2024【超驚嚇臺灣儒學】S03E08 林履信的社會經世學與《仲夏魘》00:06:11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49XVF7N

《超驚嚇臺灣儒學》第八集要介紹台灣第一個社會學家、同時也是位講求「經世致用」的儒學者林履信 (1899 - 1954)。林履信年輕時在東京帝都大學文學部學習,專攻社會學,後來將所學到的社會學理論充分運用於探索中國傳統典籍,開創出一種有別於當時學者的嶄新觀點,以詮釋〈洪範〉中的「皇極」概念、《易經》等。

😱 探討古代的社會制度,本集搭配的電影是 2019 年美國及瑞典聯合製作的鄉村恐怖片《仲夏魘》(Midsommar)。主要的問題是:看似完美的社會結構到底打造的是天堂?還是地獄呢?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3 Feb 2024【超驚嚇臺灣儒學】S03E05 林茂生的陽明觀點與《深海擴散》00:30:27

《超驚嚇臺灣儒學》第五集臺灣歷史上第一位取得東京帝大文學士、第二位取得哲學博士,以及第一位留美博士的林茂生 (1887 - 1947)。林茂生在日本讀書時將康德陽明學放在一起研究,回台後則推展教育哲學理念。

與林茂生陽明學相搭配的是2019年由跨國團隊拍攝的《深海擴散》。面對不明感染而導致的死亡與擴散風險,雖然人人都有良知,但有多少人能夠義無反顧地自我犧牲以避免感染他人呢?

開創⁠⁠⁠《超驚嚇中國哲學》⁠⁠⁠、超越⁠⁠⁠《超驚嚇新儒家》⁠⁠⁠,哲媒 podcast 主播小媖用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十位臺灣儒學學者的生平與思想,一定讓你嚇到冷汗直流!臺灣有哲學嗎?什麼是臺灣儒學?有哪些代表人物?他們的思想與恐怖片的關係又是...?

本季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1 Nov 2022【超驚嚇新儒家】S02E09 《忌日快樂》與劉述先的「兩行之理」00:05:49

👤 本集為會員限定集,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 https://bit.ly/3Wmri4U

《超驚嚇新儒家》第九集要介紹新儒家第三代、從學於方東美的劉述先。新儒家第三代的是目標是 : 使儒學進入漢文化圈以外的全球世界,與以西方文明為代表的各種文明進行對話與溝通。劉述先在他一生的學術事業上,很努力地在達到這目標,並自覺地與第二代的唐、牟做出區別。

劉述先的學術貢獻有三項重要觀點 : 理一分殊、兩行之理,與迴環的必要性。「兩行」是劉述先對於儒、釋、道三家關於「超越」與「內在」的詮釋,他認為儒家沒有在現世與他世之間劃下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所體現的是一既內在又超越之旨。

小英用 2017 年的美國恐怖片《忌日快樂》(Happy  Death Day)  這部片來說明人內在小惡魔跟小天使並存、但最終選擇當小天使的「兩行」之說。一名在生日被謀殺的女大學生,竟遭遇到時間循環而重新回到那一天。生日時被殺已經很悲慘,讓人崩潰的是無法脫離這種「死而復生」的輪迴。女主角每次都奮力地想逃離兇手,並且想要在前面的線索中找出兇手......。

膽小的人不要聽唷!

恐怖片×新儒家!本季每週二播出新集,

👏 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 https://bit.ly/3FGspqa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5 Mar 2021冰的哲學 S01E07 霍布斯大戰波以耳:實驗如何成為科學方法的?00:04:42

在笛卡兒的時代,物理學還建立在形上學解釋上,因此其實還沒有偏離亞里斯多德學派傳統一直以來「自然科學等同自然哲學」的立場。

到了小他一輩的波以耳時代,英國皇家學會以他為代表,開始倡導「由實驗建立的事實本身就是科學知識」這個觀點,而霍布斯當時拼了老命在批評這種將實驗視為科學的新定義。

這一集我們就來談談霍布斯如何大戰波以耳,看看這段「實驗成為科學方法」的思想史論辯。

《冰的哲學》是哲學新媒體訂閱會員限定的哲學史 podcast 節目,由主播有蓉主講,以哲學家意見不合的爭論來當作主軸,來看看哲學家們怎麼互相冰的(翻桌)拆台。

想了解西方科學與哲學幾千年來的愛恨情仇、哲學家之間的恩怨糾葛,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課程節目: https://bit.ly/3rMZs25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4 Jun 2024【解構哲學系】S01E08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暨研究所00:53:51

認識哲學,就從認識臺灣哲學系開始!

第八集節目帶大家認識位在台北的⁠⁠⁠⁠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暨研究所⁠⁠⁠,訪談系主任王華教授,以及就讀博士班的向富緯、大學部的林郁竣兩位同學,為大家介紹系上的課程規劃與研究方向。

政大哲學系向來是台灣歐陸哲學的重鎮,也具備英美分析哲學與中國哲學專長的師資。學制上有很多跨領域對話、跨科系學習機會。而這種多元與互相對話的哲學場域,以及對哲學實踐面向的重視,也展現在他們目前推動的照顧哲學、東亞實踐哲學等兩大研究與教學重點方向,以及相應特色學制與課程規劃上面。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限定 Podcast: ⁠⁠⁠⁠⁠⁠https://philomedium.com/suppor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6 Aug 2021【冰的哲學】S02E08 心理學在你心裡:從起源到佛洛伊德與榮格之爭00:04:51

※ 本集為會員集,哲學新媒體訂閱會員請登入哲媒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sn4KT7

上一集我們講到李維‧史陀如何希望將人類學打造成一門嚴謹意義的人文科學,而且還希望讓人類學成為統整所有跟人非自然面向相關科學的統整,變成人的科學。這一集要討論心理學是怎麼成為人文科學的。

一來今天這一集會從古典心理學的討論出發,二來會著重用提問的方式來討論,心理學想要作為一門科學必須面臨哪些挑戰,三來不是來跟大家介紹特定心理學者的理論。我們會著重討論柏拉圖如何談靈魂(心理學),講到佛洛伊德榮格兩人的爭論,以及法國哲學家阿圖塞針對佛洛依德和拉岡兩位的思想,討論心理學如何成為人文科學的這個問題。

心理學到底在研究什麼?心理到底在哪裡?心理學究竟是自然科學還是人文科學?

6/29 起,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大家訂閱收聽!訂閱哲媒,可收聽會員限定集數: https://bit.ly/2VRJSY1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9 Sep 2023【一口哲學書】S01E07 什麼是臺灣哲學?《啟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00:28:42

📘 一口哲學書,帶你認識哲學書。

本集再次邀請到中研院歐美所的博士後研究員林恩志,為我們介紹洪子偉與鄧敦民合編的書籍《啟蒙與反叛:臺灣哲學的百年浪潮》,探討「什麼是臺灣哲學?」這個議題。

臺灣有哲學嗎?如果有的話,或者說,可以有的話,臺灣哲學是什麼呢?臺灣的歷史與文化原本就與許多不同的文化有相當複雜的交纏關係,像是南島文化、日本文化、中國文化、再加上歐美文化等等,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要如何界定臺灣哲學呢?

想看點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卻不知道從何下手?覺得某本哲學書有點有趣,卻不是很清楚該書的論述主旨或重點?除了書籍內容,想知道更多有關哲學家和成書背景的知識?

本節目介紹跟哲學有關的書籍,希望透過哲學人對書籍的相關介紹,讓聽眾因此認識這些哲學書、哲學家與哲學事,我們期待本節目能讓你開始閱讀哲學、充實你的哲學知識。

👏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限定內容: https://philomedium.com/support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8 Jun 2021【冰的哲學】S02E01 人文社會科學是哪門子科學?00:21:21

哲學史大型翻桌現場直播 podcast〈冰的哲學〉第二季來囉!

上一季談完「自然科學」之後,主播有蓉將在這一季談「人文科學」。你沒看錯,是「人文科學」,不是「人文學科」。

第一集主要討論人文科學 (human science) 這個概念本身如何出現,而某些學科為什麼可以自稱科學,又是如何取得了自稱科學的正當性。

人文要走到科學可真是不容易,一下要被自然科學家白眼,一下又被自己人補刀,這一路上會碰到什麼挑戰與困難呢?

歡迎跟我們一起來收聽!

6/29 起,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大家訂閱收聽!訂閱哲媒,可收聽會員限定集數: https://bit.ly/3A8JT9s

※ 感謝文化部贊助經費,本季節目將開放單數集公開收聽。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15 Apr 2021儒學留言終結者:第一季預告00:06:57

聽到「儒學」兩個字,你想到什麼東西?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儒學就是性別歧視,厭女無上限?

儒學跟科學/民主背道而馳,是權威政府的統治工具,用來洗腦人民的思想?

讀了儒家經典,人就會滿腦子想學做聖人,最後成了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

這樣的流言,你聽過多少?

喜愛儒學的小英與阿飽受夠了這些片面誤解,一起組成了〈儒學留言終結者〉大隊,要用堅定的意志與十足的火力來終結這些流言蜚語!

最有趣的對談,超爆笑的組合,你一定要聽的神奇中哲 Podcast 節目!

4/20 起,每週二播出。We will be back!

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更多會員限定節目: https://bit.ly/3skcUdo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29 Nov 2021【冰的哲學】第三季前導集預告:邏輯00:18:50

有沒有好奇過為什麼說話要有邏輯?為什麼許多人嘲笑的「神邏輯」會是個問題?為什麼我不能神邏輯?為什麼不是我想怎麼想就怎麼想?我就是認為白馬不是馬,或好學生就是要聽話,有什麼問題嗎?

邏輯是什麼?是一堆看起來像數學一樣,抽象難懂的符號演算?是福爾摩斯破案用的推理工具?是防止別人用話術和心理偏誤讓你掉入思考陷阱的救命繩?

談過了自然科學史與人文科學史,《冰的哲學》第三季的主題要來挑戰「邏輯」。不過我們不是要教大家形式邏輯或分析哲學,而是要從哲學史的角度去探究為什麼會出現邏輯系統,為什麼某些系統會被淘汰、哪些系統又為什麼可以取代別人。

這一季內容預計一樣從古希臘講到現代,由神邏輯大亂鬥的詭辯學派開始,談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歐幾里德、中世紀、康德黑格爾的邏輯學,一直到當代形式邏輯的出現以及面臨的挑戰。

由於內容豐富,每一集預計會區分主線與副線兩部份。主線部份談哲學史,副線則對主線裡面的內容做一些延伸、補充與案例說明。108課綱讓高中生開始學邏輯與哲學思考,也希望這一季的節目能幫助到為邏輯教學所苦的高中老師與學生。

訂閱哲學新媒體,節目正式開播後,將能收聽會員限定內容喔!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 https://bit.ly/3lhxDO9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01 Nov 2021【超驚嚇中國哲學】S01E08 張載說,看不見的才是你該看見的00:04:48

本集為哲媒訂閱會員限定集,會員請登入網站後收聽完整內容:https://bit.ly/31eJeGB

這一集要談恐怖片是《巴黎地下城》(As Above, So Below, 2014),Netflix 翻譯成《忐忑》。這是一部 2014 年美國恐怖片。女主角是個優秀的探險家兼考古學家,她決定要去巴黎的地下尋找煉金術的石頭。她手邊多項證據都指出這石頭就在巴黎地底的墓穴中,於是帶了一批人勇闖地下城。結果.......。

等一下,小英先 call out 我們人在巴黎的有蓉主編,問一下巴黎真的有地下城嗎?

與《忐忑》連結的中國哲學家是誰呢?答案是北宋五子之一的張載。張載寫了很多經典好文,其中「見聞之知」與「德性之知」就是一個重要的思想。這兩種知有什麼差別?又和《忐忑》有什麼關係?

當一群人勇闖地下城後,死的死、傷的傷,女主角也終於理解煉金術的真正意義後,他們要撤退,以理性腦分析,應該是要往上爬,畢竟他們在地下城。但只有女主角說「往下」——為什麼?這邊就跟張載區分的兩種「知」超有關係。

9/14 起,愛看恐怖片的小英將推出新的 podcast 節目《超驚嚇中國哲學》,用各種恐怖電影的情節來介紹中國哲學家的生平與思想。

保證讓你嚇到吃手手!

本季單數集開放收聽。每週二早上播出新集,歡迎訂閱哲學新媒體,收聽會員專屬的 podcast 節目:https://bit.ly/3jVnPJ9

--- Support this podcast: https://podcasters.spotify.com/pod/show/philomedium/support

Enhance your understanding of 哲學新媒體 Philosophy Medium with My Podcast Data

At My Podcast Data, we strive to provide in-depth, data-driven insights into the world of podcasts. Whether you're an avid listener, a podcast creator, or a researcher, the detailed statistics and analyses we offer can help you better understand the performance and trends of 哲學新媒體 Philosophy Medium. From episode frequency and shared links to RSS feed health, our goal is to empower you with the knowledge you need to stay informed and make the most of your podcasting experience. Explore more shows and discover the data that drives the podcast industry.
© My Podcast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