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xodus 反向逃离 (Exodus)
Explore every episode of Exodus 反向逃离
Pub. Date | Title | Duration | |
---|---|---|---|
07 Feb 2023 | 09.《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丹麦童话是否能拯救大林三佐子 | 01:02:30 | |
谁都难逃终极一问,你幸福吗? 如果每周上班工作不足28小时,你是生活水准可以不低于本国90%的人口,如果失业,可以享受90%原薪水的经济救助几年时间,人人和善,以至于电视台要去测试在城市中心故意丢掉钱包看返还比例的实验近乎失败,因为钱包还没落到地上,就被好心人提醒,你东西掉了。 如果个人的实际纳税率达到58%-72%,气候恶劣难耐,文化单一,人们害怕特立独行的人,每个人都必须参加社团,尤其是合唱团,不然会缺乏社会活动。 如果有一个地方兼具上述两个属性,你会喜欢那里吗? 这就是北欧五国之一,常年霸榜的丹麦。 这一期,我们跟随英国作者迈克尔·布斯踏上一场对幸福的祛魅之旅,他处心积虑耗时四年,采访诸多当地居民和政府官员,教授等就为了证明,北欧,不幸福,但是结果如何呢? 留给你自己思考。 《经济学人》说“如果你必得在世界的某个地方重生,而你的才能和收入属于一般人,你会愿意做个维京人”。 本期书籍 《北欧,冰与火之地的寻真之旅》 迈克尔·布斯 《丹麥一年: 我的快樂調查報告》 Helen`Russell 电影 《在公交车站直到黎明》 | |||
05 Jun 2024 | 24. 春天不是读书天:随机阅读保持灵魂清醒 | 01:28:48 | |
这是一期春季特辑+加更,是我们两人在《反向逃离》之外的各自阅读分享。 其实在制作前有讨论了一阵子,要不要做这一期节目,这样私人化无主题的阅读分享是否合适,既然没有答案,不妨权且一试,如果你喜欢这样的节目,欢迎给我们互动留言,或者提出建议意见,也欢迎安利书籍电影或者配乐,配乐真的是一大苦恼。 两周后见! 题目里的6个名词涵盖了我们本期讨论的7本书的关键词。 分别是: 《超速学习》斯考特·杨 方智出版社 2020/ 《超级学习者》斯科特·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2 《运动改造大脑》 [美] 约翰•瑞迪(John Ratey) / 埃里克•哈格曼(Eric Hagerman)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控糖革命》[法]杰西·安佐斯佩(Jessie Inchauspé) / 2024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秋园》杨本芬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20 《奥本海默传 : 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美] 凯·伯德 / [美] 马丁·J.舍温 / 汪冰 / 中信出版集团 / 2023 《维特根斯坦传 : 天才之为责任》[英] 瑞·蒙克 / 王宇光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1 《鱼翅与花椒》[英] 扶霞·邓洛普 / 何雨珈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8 配乐 Fellowship by Stellarnaut 时间线: 00:01:03 《超速学习》 ,对快速学习方法感兴趣,进入这里 00:16:30 《运动改造大脑》,有氧还是无氧?运动真的可以抗衰老?在这里 00:34:00 《控糖革命》,现在是饮食调节部分 00:51:09 《秋园》,妈妈写外婆的故事 01:05:00《奥本海默传》和《维特根斯坦传》可爱的学者,虽然情商不一定高 01:15:00 《鱼翅与花椒》我们来研究一下中华美食
| |||
16 Jul 2024 | 30.玛丽·雪莱用科幻为科学敲响警钟,《弗兰肯斯坦》唱给所有黑夜中独行者的悲歌 | 01:16:12 | |
科学怪人诞生于玛丽·雪莱的小说中,至今,仍旧以各种不同的形式继续活跃在各种文艺作品中,200年来仍旧生机勃勃,也带来了关于科学哲学,身份认同,宗教和科学等诸多议题的讨论, 在虚构领域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议题和内容,而现实中的弗兰肯斯坦至今仍旧禁锢在日内瓦,破碎,痛苦,充满挣扎,一如玛丽·雪莱在小说里敲响的关于科学道德的困境和人与人之间无法理解死局仍旧在现实困扰着人类。
书籍 《弗兰肯斯坦》,[英]玛丽·雪莱 时间线 00:02:50 《弗兰肯斯坦》故事介绍 00:06:00 玛丽·雪莱的父母及父母感情故事 00:18:00 《弗兰肯斯坦》灵感故事 00:22:00 为什么说《弗兰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说 - 科学道德or科学寓言 - 科学家所面临的困境 - 什么是生命,能否创造出生命? 00:40:00 我即怪物,复仇的两段论 我是怪物 还是弗兰肯斯坦 “异类”的窘境,永远无法彼此信任 01:09:00 女性作家的作品是否一定带着女性标签
| |||
08 Oct 2024 | 34.死刑/同婚/堕胎,为什么值得争论不休?《空谈》背后的上帝之手 | 01:27:20 | |
新闻里欧美地区社会公共议题的讨论,总是热闹的很,然而热闹是他们的,我却不时产生疑惑,这问题为什么值得如此兴师动众? 死刑,同婚,堕胎,东西方社会规范为何如此不同? 借着林垚的《空谈》,我们一起讨论下西方社会时下的热门话题,捋捋这背后的上帝之手。 对我来说,这本书多少有点距离感,一是中西方的距离,一是精英阶级和普通人的距离,中西方的距离,我们正好读来了解,至于精英和普通人的距离嘛?我如果读不懂,就是他写的不够好,就这么决定了。 本期书籍 《空谈》,林垚,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 相关节目 08 《彻悟:印度朝圣之旅》当扫地机器人旅居印度,会需要信仰吗? 时间线 00:03:00 中美的巨大差异(1)社会制度(2)基督教 00:06:30 废死:死刑,犯罪和正义 为什么这件事情如此重要 死刑的威慑力:边际效益递减 现性社会法律并不是基于同态报复 死刑判决的正义和道德性 这背后的世界观大不同 00:33:30 道德滑坡论证:为什么赞同同性婚姻不会导致赞同人可以和鼠标结婚 滑坡谬论 同意权 并且,本质问题是,滑坡谬论对异性恋婚姻也是可行的 1v1的婚姻还是比较容易处理的契约 00:49:00 堕胎为何在美国可以因此如此大的讨论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v.s 生命来源于上帝 00:54:00 罪恶问题 :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 托马斯·阿奎纳,“五个证明的方法”(quinquae viae) 伊比鸠鲁悖论,~300 BCE 01:10:00 为了社会变得更好,我们需要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公共生活中去 老年人的主动医疗&被动医疗 01:14:00 《空谈》的写法的学术性 01:18:00 论抬杠的必要性 没有在公共空间中好好讨论过的问题,会造成运动式的进步和穿越式的退后 | |||
07 Jan 2023 | 08 《彻悟:印度朝圣之旅》当扫地机器人旅居印度,会需要信仰吗? | 01:08:57 | |
印度是孙燕姿歌曲里有特殊”咖喱“气味的神奇国度,是唐玄奘经历就九九八十一难方才抵达的西方净土,是宝莱坞的歌舞升平,也是《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的诞生之地。 但是在澳大利亚女记者萨拉·麦克唐纳(Sarah Macdonald)的笔下,印度是绝望和希望之地,印度将她狠狠打倒,精神和肉体双重打倒,又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她。 Sarah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现了印度不同阶层的女性生活,从国民度最高的女明星到无法承担8澳分每天学费的贫民,从游学海外归来的印裔到出身一般努力逃离本土局限的印度女孩,相对于男性作者,Sarah更加细致,更加坚定,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皆内化成她的一部分,伴随着她一生。 此外,Sarah还带领我们在印度来了一场”宗教领域的仓储超市“深度体验游,这是本书最让我不舒服的地方,却也是让我收获最大的地方。作为一个被讽刺为”扫地机器人“的理工科毕业生,我很难理解宗教的意义,但却在伴随着Sarah的行程中逐步领悟到宗教是如何讲问题内化,以及,对宗教的理解,就是对人性的理解。 如果是扫地机器人旅居印度,会信仰宗教吗? 我还不知道答案 但是我知道,如果到了印度,又有足够的时间,不去体验一下宗教是很可惜的,佛教可以让我们体悟到个体在宇宙中的渺小和无知,而印度教是我们理解印度民俗的基本知识。 我很佩服Sarah,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可以保持情感正确(emotional correctness)对待各色人等,并完成自我升华。 我们还顺便讨论了一下关于信息茧房的必要性和局限性 本期书籍: 本期参考内容 飞天神面教 《三体》黑暗森林 | |||
07 Nov 2022 | 05. 遭遇职场倦怠期,索性一起《走过兴都库什山》 | 01:15:05 | |
充满异域想象的中亚,神秘的阿富汗,远在天边,近到接壤。带着对陌生世界好奇,翻开《走过兴都库什山》,然后—— 深入的了解了英国人。 两个英国人的故事。时间来到1956年,阿富汗近现代历史上难得喘息的和平年代。 短短一个多月的旅程乍看荒诞充满意外,细看却是做足了准备和功课。一边享受英国人万物皆可吐槽的幽默,一边沉浸式体验徒步自驾和攀岩的乐趣,造就了本书独特的阅读经验。这一期,我们聊了不少不吐槽会死星人纽比和一本正经生编乱造高手休的探险趣事。 配乐:波斯市场 00:02:00 《走过兴都库什山》简介,以及兴都库什山简介 00:05:00 我们对这本书的评价,如何在一本阿富汗为主题的游记中,更了解了英国人 - 英式幽默 - 故事性 00:16:30 几个阶段的简介 00:17:05 37岁时装行业从业人员裸辞,休初登场,以及不靠谱团队登山团队组成的故事,菜鸟通过3天训练快速成长 00:24:30 抵达中亚,陆地旅程开始,被碰瓷,恶劣的条件以及其他倒霉故事 00:30:00 抱着一窥阿富汗的心情来,更了解了英国人 00:37:05 徒步路程的第一天,19公斤的行李在43摄氏度里跋涉1.8公里造成的战损,以及,英式文法 00:41:20 登山之旅终结 00:45:30 如何在登山途中学习当地语言 01:03:30 关于业余主义 | |||
07 Nov 2022 | 01. 应对PUA,MBTI有用吗?附赠甄嬛传案例分析 | 01:12:27 | |
听了那么多正经聊MBTI的podcast,我们来说点不一样的。 如果你对这期的话题感兴趣, 欢迎给我们留言互动 00:01:15 介绍MBTI,如果你不了解MBTI,可以从这里听起 内向(I)和外向(E) 直觉(N)和感觉(S) 思考(T)和情感(F) 判断(J)和接受(P),有计划的P?是的! 00:13:00 为什么MBTI忽然大火,九型人格就不行呢? 因为从200块降价到了9块9? 什么是九型人格测试? 为什么九型不够爆火? deadline对大J和大P都不是问题 康德是大J?不,他是表本表。 00:21:00 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MBTI可以抵抗内卷吗? MBTI认可了每个人天赋中不讨喜的部分,同时赋予其积极的意义。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 INFP可以坦然的继续摆烂,INTJ可以肆意中二了. 00:30:50 用MBTI抵御社会对自我的大型PUA MBTI指导下, 用田忌赛马的技巧去卷. 00:32:48 MBTI 可以应对对个体的PUA吗? 00:32:58 PUA是什么意思? 父母子女, 亲密关系, 上下级关系, 是PUA常发生的三类关系 为什么PUA会发生在这三种关系中? 00:35:50 父母会PUA 子女? 请问, 你妈让你穿秋裤 算 PUA吗? 拜托! 父母为什么要pua子女啊? 是观点问题,还是要掌握你的人生? 00:46:30 来,让我们用甄嬛传拆解一个PUA典型案例 看腹黑INFJ甄嬛如何PUA ENFP果郡王的 怎样? 是要介绍PUA技巧吗?!!! 00:52:00 不不不, 我们是用MBTI来拆解PUA 反抗PUA 拖延是我的P的类型错误,是我的影分身,不是我的错哦 注意,PUA/情感勒索第一步 打消你的自我意识 用MBTI打败它吧 以及,惊奇的发现, 外向人格在宫斗戏活不过3集 01:02:04 实用主义的角度聊聊MBTI的正经用途 在工作中 01:09:49 用MBTI磕CP可以,但是如果用MBTI找对象,那可能找到的是个合作对象。商业恋人。 爱情还是要有盲目性的, 考虑一下星座? 配乐: 五月天/蔡依林 玫瑰少年 张国荣 我 提及的书 <情感勒索> 作者: [美] 苏珊·福沃德 / 唐娜·弗雷泽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35060/ | |||
12 Jun 2024 | 25. 《大象的国度》穿越斯里兰卡,颠覆良知的混沌天堂 | 01:34:49 | |
斯里兰卡有一种颠覆良知的奇怪方式,我有时候会想,是不是有一台巨型情感应答机深埋在这座岛上,扰乱了所有的信号。 斯里兰卡是物产丰饶的人间天堂,也是久未走出内战阴霾的苦难岛屿 拥有着长年盘踞旅游榜单前排的胜地美景,也被标记为“暴力骚乱可能在短时间发生”的危险地带, 这里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名女性总理,也生存着大量失去故乡被社会忽视的“茶农泰米尔”女工 也许是上天所有的恩赐都有一份报价单,而斯里兰卡人收货却尚未偿清欠款 又或者这颗印度洋上的珍珠有自己的想法 一如岛上大象,遵循着自古以来的“道”,固执的坚持着起点和终点 这一期,我们来跟随英国旅游文学作家吉姆雷特奔赴印度洋岛国斯里兰卡进行一场时空之旅,也许遥远南亚的远古记忆我们日常并无关联,但是,万一你正好想去开启一场旅行呢?抑或,就为这个即将到来的假期增加一份异域色彩也不错。 请教大家: 请问僧伽罗的正确发音应该是伽利略的Jia,还是伽蓝寺的qie,或者社是伽马射线的ga? 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研究,但是遗憾都不是相关专业,所以缺乏判断可信度的知识储备,如果念错,会在这里进行更正。 本期书籍 《大象的国度》【英】约翰·吉姆雷特,商务印书馆,2023 参考: 一个关于斯里兰卡的vlog 油管@bensadventure 作者的网站 www.johngimlette.com/index.html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小宇宙,网易云音乐,Spotify,豆瓣 或者运气好的话,这里也有 apple podcast Podnotes 00:00:00 一些废话 00:00:51 本期书籍和作者简介 吉姆雷特:(擅长民事诉讼的)大律师/(偏爱历史悠久的欠发达国家的)旅行文学作家 00:06:35 斯里兰卡 一些简单的历史介绍,僧伽罗&泰米尔 00:13:00 此处求助:僧伽罗Jia 还是 qie 00:15:00 大概开始聊阅读这本书的整体感受 可以参考的一些视频资料在这里 百度地图斯里兰卡 00:20:00 旅行写作的次序 00:23:00 正文介绍 之 从英国图庭出发 斯里兰卡的内战在英国伦敦的图庭仿佛仍旧没有结束? 大象之路 00:30:12 科伦坡的大象- 一本针对斯里兰卡的“菜谱” SWRD 班达拉奈克家族 00:36:00 黄金时代 00:39:40 传说故事1,斯里兰卡人的缘起 传说故事2,佛教的兴起,斯里兰卡版赵氏孤儿 传说故事3 狮子岩 00:50:00 殖民时期-葡萄牙 肉桂和珍珠 00:55:00 殖民时期- 荷兰 礼物拉拢 & 喝酒误事的典故 00:59:12 殖民时期- 英国 这里私心请问,真的可以去华清池洗手吗? 康提! 01:09:20 茶园茶叶 01:18:00 内战阶段 | |||
26 Jun 2024 | 27. 《嫉妒与社会》在隐秘与孤独中,塑造世界的嫉妒之眼 | 01:31:36 | |
我们每个人都在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做以回应,出版于1966年的《嫉妒与社会》是舍克对20中期世界的回答。 舍克认为,嫉妒感和被嫉妒感是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之一,嫉妒充满破坏性却无法消除,嫉妒者是孤独而隐秘的存在,却影响着世界的形态。 为了对嫉妒对社会的影响一探究竟,他在古今中外搜寻嫉妒的尾巴,给嫉妒对社会的影响这样一个宏观抽象的问题找到了一个围观的具体的切口。 这本《嫉妒与社会》可以看作是针对“嫉妒”的一本百科全书,嫉妒招来灾祸,即便在如此强调自我的世代,面对嫉妒的目光,大部分人仍旧会感觉到不适和恐惧,了解嫉妒,识别嫉妒,可以让我们远离嫉妒造成的破坏,更加自在的成为自我。 虽然舍克对乌托邦的激烈反对具有极强的时代因素,在当下,重新阅读这本半个世纪前的大部头,对某些社会议题会产生一些不同的视角的观察和反思,也许可以在我们这个“水多了加面”的时代去借鉴“面多了加水”的时代经验。 此外,我们还讨论了一下,如何阅读一本自己不熟悉领域的大部头 本期书籍: 《嫉妒与社会》,[德] 赫尔穆特·舍克,上海三联书店,2024-3 参考书籍: 《嫉妒与社会》,[奥地利] 赫·舍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 时间线: 00:01:07 作者简介和版本介绍 00:02:31书籍介绍 00:04:04 如何读这本书 00:10:05 本书逻辑框架 00:15:37 如何阅读一本不熟悉的书籍 00:18:59 对嫉妒的定义和嫉妒的三个特征 00:25:55 为什么嫉妒狠可怕 通过嫉妒了解他人和自己 00:36:15 在宗教概念之前,“内疚”是对嫉妒的防御机制 00:43:00 之后,‘嫉妒’开始得以被演说和对嫉妒的应对 - 政治家对嫉妒的利用,民粹,追星,代际关系及其他 - 为什么绝对平等的乌托邦无法持续 01:11:43 是从乌托邦到嫉妒,还是从嫉妒到乌托邦 好像,舍克说的没错,嫉妒可以解释一些无法理解的敌意 01:21:30 对本书的一些疑问 讲所有复杂的情绪都归因到嫉妒,是否合适? 能否量化嫉妒和嫉妒的研究? 对平等的渴求是否仅仅来⾃于害怕被嫉妒造就的恐怖平衡 人无法抵抗对乌托邦的向往,在全民竞争和平等社会中间,大概就是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过程
| |||
07 Nov 2022 | 06.《夜航西飞》一个不做第二性的女性样本 | 01:20:03 | |
从英国起飞一路向西,历时21小时25分到达美洲大陆,柏瑞尔•马卡姆成为独自驾驶飞机从东向西横跨大西洋第一人。《夜航西飞》记录了这一飞行壮举,但也更多的记录了马卡姆早年的非洲成长片段以及她成为驯马师和飞行员的职业经历。 本期书籍: 《夜航西飞》,book.douban.com 《第二性》,book.douban.com 配乐,Hakuna Matata | |||
19 Jun 2024 | 26.《北欧向左,美国向右》躺不平的美国,卷不动的芬兰 | 01:20:22 | |
Anu Partanen的家庭迁徙,仿佛是一次仰卧起坐,躺平,卷起,再躺平 从芬兰移民到美国,再举家搬回芬兰。 当佛系维京人遭遇内卷美国,面对市场化的医疗,社保和教育,从措手不及到惊恐万分 甚至,在美国星巴克点单都比芬兰报税要复杂 美国的生活对芬兰人可谓艰难险阻,困难重重 为什么生活不能简单一点? 在个体,雇主和国家的三角关系里,美国选择高度依赖雇主和国家对抗,而芬兰人则坚信国家会保护个体独立不受雇主和家庭的捆绑,如果存在选择,你会更赞同哪一种社会契约呢? 收听地址: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Apple podcast, Spotify 联系我们:exodus_podcast@163.com 本期书籍 《北欧向左,美国向右》,作者: [芬] 阿努·帕塔宁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参考书籍 The Swedish Theory of Love,Henrik Berggren / Lars Trägårdh,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 |||
07 Nov 2024 | 35.《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越过“有用”的执念,在无用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 01:11:10 | |
学习文科是否真的无用? 如果没有文科世界会变得更加简单吗? 从一则乌龙新闻开始,东京大学副校长吉见俊哉在《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这本书里提出了自己关于大学,人生,文科的种种看法。 不管是时间维度的有用和无用区分,还是一生三次入大学的建议,还是对“大学”的意义的非常理想主义的阐述,都展示出吉见对高等教育的意义和发展的关心和思考。 文科可以有用,理科也可能无用,我们穷其一生,所追求的是成为自己,而非一件顺手的工具。做一只快乐的猴子好过一根威武的金箍棒。 希望在冬至这一天上架的本期节目,可以伴随你的晚餐,不管是汤圆,饺子还是米线,馒头,或者小牛肉干(主播叛逆) 本期书籍 《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日]吉见俊哉,上海译文出版社 一个偷工减料的时间线: 我们讨论了 (1)《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这本书的大概框架,如何由一则乌龙的消息衍生出日本社会的集体讨论 (2)大学生真的过剩了吗?从中日韩三国数据对比了解 (3)有用or 无用 a. 也许不是文科理科差异,而是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差异 b. 大学的目的和意义 c. 文科是不是真的无用,没有文科,世界就会变得率真简单吗? (4)把大学当作自己人生的一个阶段 一生三次入大学 (5)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用,但是没人希望自己只是有用而已 (6)我们人生中意识到文科有用的时刻 | |||
03 Jul 2024 | 28. 《带上查理去旅行》当葡萄不再愤怒,你要如何原谅时光遗失的过程 | 01:12:50 | |
并不是我们规划旅行,而是旅行主导我们 为了应对写作和人生的瓶颈,58岁的斯坦贝克踏上了一场再次发现美国的旅程,在75天的中,驾车行驶16,000多公里,跨越美国34个州。这本《带上查理去旅行》就是对一行程的记录,其中查理,是作者养的一只法国贵宾犬,也是本次旅行里房车中唯一的旅伴。 斯坦贝克和沿途遇到的军人,政客,警察,农场主,各色人等对话,旅途中小事故频发,笑声不断,通过这样一组“独幕剧”串联出一副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纪实”。 优秀的作家一定敏锐,却未必诚实,作为虚构作品高手,斯坦贝克大概用了一些桥接,糅合的手法,虚构并没有损害它的真实性,反而增加了几分故事性,可以看作是一段斯坦贝克滤镜下的美国影像。 这也是斯坦贝克的一趟生命之旅,他试图用这趟旅程重建自己和这个不再愤怒的世界的联系,他观察,思考,必要的时刻也和查理进行深刻的对话,在旅行接近尾声,他逐渐意识到,我们对旅行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自己可以主导旅行 ,尤其是生命这趟旅程。 时代变幻,当加州边境上的一家农民欢乐的开着马铃薯派对,属于愤怒的葡萄的时代结束了,虽然悲哀,却是对愤怒最美好的回应。 在新奥尔良,斯坦贝克破坏了坚持了一路的绅士形象,将种族主义者赶下驽骍难得,即便这个国家的农民不再愤怒,可是还有其他的葡萄,被压榨,在愤怒的边缘。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流行情绪日新月异,摆烂,卷,emo,焦虑……让人应接不暇,倒是不如轻松一点,不再掩盖自己身上来自过去时代的印记,whatever. 本期书籍 《带上查理去旅行》,【美】约翰·斯坦贝克,商务印书馆,2024 时间线: 00:02:08 斯坦贝克,斯坦贝克家族的一些八卦 00:09:00 斯坦贝克的出发路线简介&装备介绍,关心定制房车等设备党来这里 00:15:40 写作风格和我们最喜欢的段落 - 旅馆小剧场,虚构作家的炫技 - 黄石公园的查理大战熊,以及斯坦贝克落荒而逃 - 虚构的真实性,真相是一定是建立在事实之上吗? 00:43:00 在欢快故事下隐藏的一点不和谐的音符 长日将尽 时代物换星移, 葡萄不再愤怒,这是一个好的结局,也是对斯坦贝克残忍的结局 衰老已至 回不去的故乡 01:00:00 德州,新奥尔良群像 不好招惹的老头,i人社交全靠狗 | |||
07 Dec 2024 | 37.撕裂的社会争论中还能有共识么?从雅斯贝斯的“罪责”讨论到热播综艺的道德争议 | 01:26:13 | |
如果背弃了妻子,我的全部哲学都毫无意义 专业性上说,雅斯贝斯算不得一流的哲学家,但是如果按照人品和言行一致的程度排名,雅斯贝斯是第一流。 可以说,雅斯贝斯的为人增加了他哲学的可信度。 从1933年纳粹成为德国的执政党,到1945年纳粹下台的12年间,雅斯贝斯上来就因为妻子是犹太人丢了大学的教职,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在最终解决方案里,雅斯贝斯和妻子被安排在4月14号送去集中营,4月1号,盟军攻占了海德堡,才算是解决了这一危机。 战后的雅斯贝斯致力于重建“德意志”,他试图通过对罪责的讨论来清算纳粹思想,拔出德意志民族中的毒瘤重塑一个统一的德国。 所以,现在呢, 雅斯贝斯提出的分析问题的方法论和他对德国某些人的讽刺,是否可以拿来用在我们的某些日常讨论中,比如针对真人秀综艺《再见爱人》引起的轩然大波,相较于节目里的任何一位嘉宾,似乎躲藏在后面的平台以及观察室才是最应被探讨的过错方。 希望这一本看上去比较严肃的小书能带来一些启发。 本期书籍 《罪责论》【德】雅斯贝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 时间线: 00:00:30 雅斯贝斯《罪责论》介绍 通过讨论罪责来区分民众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和纳粹清算,构建一个新的德意志 四种罪责:法律罪责,政治罪责,道德罪责,灵魂罪责 00:13:30 雅斯贝斯介绍 奥尔登堡的望门,从医转哲学 汉娜阿伦特的博士导师 00:24:05 历史背景 纽伦堡审判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平庸之恶” 《朗读者》里的道德 00:50:00 当下时代阅读雅斯贝斯还有用吗? 社会讨论的必要性 深化对社会冲突的理解 用雅斯贝斯的方法论讨论真人秀的道德问题 《再见爱人》的讨论中隐身的平台&观察室 一些可以参考的金句,吵架的时候参考哲学家是顶好的。 | |||
13 May 2024 | 21. 还韩炳哲以哲学:《沉思的生活》,我们如何能心安理得"无所事事" | 01:12:23 | |
这一期,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讨论韩炳哲和这本《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 以及,真的可以心安理得的不行动吗? 在春节假期之前,让我们一起重温传统假日的休闲本意,度过属于自己的神圣的休闲。 书籍:《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德]韩炳哲 / 2023 / 中信出版集团 配乐:愉快的摸鱼 by Joyque 提到的其他书籍: 《倦怠社会》,[德]韩炳哲 / 2019 / 中信出版集团 我们的节目在小宇宙,苹果播客,网易云,喜马拉雅都有上架。 欢迎订阅,和我们互动。 | |||
20 May 2024 | 22. 《巴别塔》语言魔法,殖民主义和未完成的天才写作者 | 01:02:46 | |
新春伊始,Let’s推塔Let's魔法。刚刚过去的春节里,我们酣畅淋漓的读了最近风很大的《巴别塔》,欲罢不能。 最后要提示一句:本书有林则徐! 配乐:Magic in the Air by geoffharvey 书籍:《巴别塔》[美] 匡灵秀,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 | |||
05 Dec 2022 | 07.《在中国大地上》1986和2022 | 01:11:58 | |
1986年,美国作家兼火车爱好者保罗·索鲁第二次来到中国,他期待看见新的中国,并享受默默无闻的乐趣。然而,从一开始,他就错了,报名旅行团以图清净,却仿佛把自己丢到了许多性格各异的“远房亲戚”身边。 本期我们讨论的书籍是 《在中国大地上》,保罗·索鲁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148942/ 《騎乘鐵公雞》,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716284/ 我们提到了 | |||
29 May 2024 | 23.《荷兰人为什么不一样》, 严谨的市民生活和稀缺的集体意识 | 01:25:45 | |
荷兰,每个人都知道一点,但是没有人知道全部的地方。 如果非要给荷兰下一个标签,可能是风车之国,可能是郁金香产地,也可能是极度自由的欧洲国家,毕竟,如果一个国家连大麻和性交易都被允许,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历史上的荷兰有辉煌的黄金时代,也有被纳粹统治下的阴暗时光,荷兰的自由源自于历史上长期的拉锯和融合,而时代进入到当下,当源自欧洲之外的文化逐步侵入荷兰社会,包容一切的荷兰也被迫重新反思,在被允许的事情之外,什么是应当被禁止。 荷兰,究竟哪儿不一样,带着这样的疑惑,跟随来自英国的荷兰赘婿Ben Coats踏上一趟荷兰体验之旅,会逐渐发现在一切皆可的之外,荷兰社会也存在着不可,不可闯红灯,不可不整齐,不可…… 本期书籍: Why Dutch are different, by Ben Coats/ 2015 / 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 《荷兰共和国》 作者: (英) 乔纳森·伊斯雷尔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2023. 配乐 British Folk Song- The Low Low Lands of Holland by Nesrality 时间线: 00:01:30 书籍介绍和作者介绍,顺便补充关于中国人在荷兰的数据 00:07:30 水,水,水,海洋对荷兰的影响 景点介绍,马士郎大坝,金德代克和风车 景点不介绍,ark 00:23:00 宗教,荷兰的南北分割线 嘉年华 柱形社会 00:36:00 17世纪,荷兰的黄金时代 第一任 日不落帝国 航海发展和贸易 17世纪的金拱门:东印度公司 荷兰的皇帝签署的英国权力法案? 荷兰人对橙色热爱的原因? 00:46:00 纳粹占据时代 为什么荷兰新警察在当时乐意给纳粹工作? 他们还有自行车军团,没错,一战之后呢! 01:25:00 现代荷兰 足球,移民来考察国民性 以及我们为什么阅读旅游文学 | |||
28 Aug 2024 | 32.《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在历史的任何一种时间里,做自己的英雄 | 01:22:15 | |
93年出生的金草叶已经成为韩国科幻文学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这本短篇小说集,通过7篇短文,给我们展示了7个金草叶严重未来的切面。 这里面有, 孤身一人,在宇宙的某个未知角落 偶遇的智慧生命,使用一种无法解读的语言文字系统 回到地球之后,你会如何讲述这一场境遇? ---《光谱》 也有, 柳德米拉·马尔科夫有一段记忆,关于一个她从未去过的地方。 她创作的作品,也提醒着人们某种久远而渺茫的东西,关于放弃,关于离别。 ---《共生假说》 这一期,我们就借此来讨论一下一些未来的日常切片,以及模模糊糊的韩国印象。 本期书籍: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韩] 金草叶 时间线: 00:00:00 金草叶介绍 00:07:38 《光谱》以他者的视角观察主体意识的延续 (剧透预警) 意识的同一性?昨天之我和今日之我? 意识的延续 如果无法通过语言沟通理解,是否就不能判断为生命? 00:27:30 《共生假说》自持的客居共生体 (剧透预警) 含蓄的东亚美感,当爱已经逝去 00:39:10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最后的理想旅行 00:49:50 《情绪实体》 新奇的商品 《我的太空英雄》任性的姨妈 《馆内遗失》消失的母亲 01:06:00 金草叶,韩国,科幻,女性 如果必须选择一个标签?
| |||
10 Jul 2024 | 29. 夏日阅读,唯有书籍和运动可抵御酷暑 | 01:09:51 | |
这是一期夏季特辑,是我们两人在《反向逃离》之外的各自阅读分享。 今年的北方天气热到爆炸,唯有依靠书籍和运动来抵御瞌睡侵袭。 本期书籍: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韩] 金草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06 《地球尽头的温室》[韩] 金草叶,花城出版社,2023.06 《跑步穿过阴云密布》[英]菲尔·休伊特,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 《时间贫穷》[英]凯茜·霍姆斯, 中信出版社, 2023 《苦命天子》茅海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 时间线: 00:01:50 《当我们不能以光速前行》&《地球尽头的温室》 让人惊喜的女性科幻作者,终于女性不再是符号化的功能化的存在;温柔的书写者,一个允许英雄同时也是有可以被接受的瑕疵的凡人的故事。 另外一种乌托邦的构想,如果没人要成为领袖,世界会怎样 00:16:00 《跑步穿过阴云密布》 当倒霉蛋如何通过跑步重启人生 如果你在夏天实在动不起来,可以来听听别人的故事 我和这本书之间,只差一个马拉松 00:24:00 《时间贫穷》 究竟是一本福泽众人的自我管理新指南还是一本充满了特权和歧视的书籍? 如果你只用1小时,那就还好。 评价很高,但是为什么说它有受众局限? 我贫穷的不只是时间…… 另外,为什么老板都喜欢讨论“幸福” 00:47:00 《苦命天子》 一本写给普通人的历史书, 言语犀利,直击要害的有趣的历史书 为什么说咸丰是一个窝囊废皇帝,并且留下了怎样的遗产(老婆),如何害死自己,也断送了国家命运 一些野史八卦也可以给你的阅读增加调料 最后,是否要因为作者私德问题而放弃阅读?
| |||
16 Jan 2024 | 20.《上野千鹤子的午后时光》独自一人,滑雪,飙车,追逐夕阳,如果我来采访上野老师 | 01:20:54 | |
“人到中年,好似夜里远眺,成熟的桃。” 作为一个独身未婚未育的东亚女性,进入人生的第六个十年之后的人生在衰老,独身,女性身份三重buff叠加下过着怎样的生活? 上野千鹤子老师的这一本自传体散文可能会带给你一些画面的启发。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了解一个B面的上野千鹤子,关于她和原生家庭,她的爱好兴趣,以及她当下和即将的生活。 作为一名社会学者,上野千鹤子不只是研究女性主义,对老年和老后生活也是她研究的内容之一,也是我们想关注的新话题。 藉由这本书,我们也讨论了,母女,父女关系,成长中的对立与和解;什么才是最好的年纪,如果人生重来,你会怎样选择;还有老年人在社会中的失声等现象。希望从这里开始,让我们更加关注老年人和老年时段,毕竟,如果顺利的话,你我都将步入自己的老年和晚年,为了别人也为了自己。 最后,由于某种原因,这一期节目变成了无厘头贱货认真版的“我要问上野千鹤子” 于是我们也提出了一些,蛮有趣的问题质量参差的问题,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问题,不妨来评论区一战。 虽然有些戏谑,提问是真的,所以,希望有机会,可以提问上野老师。 书籍: 《上野千鹤子的午后时光》,[日]上野千鹤子 / 2023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配乐: 《温暖的摸鱼时光》by joyque Podnotes 00:00:00 关于上野千鹤子的介绍 & 和我们对这一本书的理解 00:13:00 上野千鹤子的童年时光 母女,注定的敌人,和解 父亲和原生家庭 00:30:00 从小的爱好,一部分永远年轻的上野千鹤子 40岁开始滑雪 追逐夕阳 书架和个人隐私 00:36:00 我要问上野老师(一) 老师,要听KPOP吗 请问,什么是“人到中年,仿佛夜里远眺,成熟的桃” 请问,如果有机会,再次和母亲交流,会和解吗?或者,会继续吵架吗? 00:44:00 20岁是最糟糕的年纪? 01:01:00 我要问上野千鹤子(二) 根据老师的观察,如果丧偶,在30岁,40岁,50岁,60岁丧偶有什么不同吗 如果可以《重启人生》会选择做人吗? 00:06:00 一个人的老后 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过去的我才早就了现在的我,老年人不是过去的躯壳 殡仪馆最大的震撼 01:14:00 我要问上野千鹤子(三) 上野老师是如何看待容貌焦虑?自己在75岁的时候仍旧会染发,并且很美,是为了什么吗? 老年人在参与社会争取自己的权利方面有没有可以突破的空间? 上野老师如何看待北欧五国,这种高福利的国家? 如果重生,会选择成为日本人吗?还是其他国家的? 01:20:00 老年人也很重要,这也是一种世代平等,以及为什么重要 | |||
07 Nov 2022 | 02. 如果鲁滨逊是哲学家,会感觉到孤独吗?礼拜五和没有他者的世界 | 01:21:49 | |
英国作家笛福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里讲述了一位海难幸存者鲁滨逊通过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在太平洋上的荒岛独自谋生28年的故事。礼拜五,是鲁滨逊从食人族手中救下的一个被俘掳的土著。 法国作家图尼埃借用了笛福的故事,重新撰写了一本小说——《礼拜五》,这本书是图尼埃的第一本小说创作,发表当年就获得了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引起巨大的轰动。 本期节目,我们借由图尼埃《礼拜五》的故事框架,从哲学的角度来讨论什么是孤独,孤独的表现,长期孤独对人的影响,以及他者在人的意识形成中的重要性。 对于自我来说,究竟是萨特的“他人即地狱” 还是 如图尼埃描述的,完全缺乏他者的陪伴个体讲无所依从呢? 深刻的思考往往产生于孤独之中,深刻真的一定是好的吗?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讨论了如何克服孤独,以及阅读过程中几个有趣的小故事。 在因为信息茧房和社会问题日渐复杂的当下,我们希望可以通过阅读来理解孤独和拆解孤独,帮助到偶尔觉得不被理解的每一个孤独的个人。 对于理工科的我来说,图尼埃的《礼拜五》并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但是,在阅读和之后的讨论中,我获得了一次哲学入门的体验课,也希望各位可以获得一点点受益。 本期节目出现的书籍和概念 《礼拜五》,米歇尔·图尼埃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728411/ 《裸阳》,阿西莫夫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391509/ 《挽救计划》,安迪·威尔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494160/ 《密室》萨特 私人语言论证,维特根斯坦 配乐 Loneliness of the winter 00:05:00 《礼拜五》故事梗概介绍 00:12:00 为什么自由职业者哪怕独处也不会感觉到巨大的孤独? 00:14:30 孤独的体验之一,时间是静止的 00:18:00 孤独对人的理智的损伤,深刻而窄小 00:21:20 孤独造成的人性的堕落,什么?在排泄物上打滚 00:23:00 死亡 or 疯狂? 孤独最后的终局 00:26:30 为什么科幻小说中的英雄都可以孤独而优雅的生活呢? 00:33:00 萨特为什么说“他人即地狱”,图尼埃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他人,也不一定会好,他者对理性的重要性 00:38:10 非生物的东西也可以作为他者 维特根斯坦的私人语言论证 00:49:50 鲁滨逊人生中的几次上升和更快的下坠,人岛共生物的形成? 00:54:25 几个有趣的小故事 狗维持了基本的人性,猫呢? 烘焙拯救心灵? 如果一个人独处一个岛屿,是否可以随地大小便? 1:02:35 礼拜五和鲁滨逊的相爱相杀,人都需要挑战性的事情。 1:08:00 考虑时代属性来聊聊这本书,代表了欧洲在二战之后对资深文明衰落的创伤 | |||
04 Jan 2024 | 10. 《进步知识分子的死与生》石里克,维特根斯坦和维也纳学派 | 01:10:44 | |
不完全统计,《进步知识分子的死与生》这本书在我豆瓣时间线上出现了不下10次,至今还高挂在非虚构类热门榜的前排。也取得了8.6分的不错战绩。 但是内心深深的感觉,这是一本注定只能在豆瓣排行榜上火的书籍。 一看题目,内容,就会多看两眼,然后点点想看,但是……也就如此了。 等真的翻开,非哲学爱好者如我,怕不是两页不到就要昏昏睡去,这助眠效果是顶得上脑白金的。 我不是黑它,是作为一本哲学入门读物,它的阅读曲线真的有点颇陡,得狠下心来,啃掉几块硬骨头,比如在几十个人物中知晓核心人物,了解他们的哲学基本思想,之后就可以读的顺畅,有如在看八卦了。 巧了,我身边正好有人顶顶了解这一波人物了,所以,我们做了这一期节目,算是给我自己的导读和总结。 以下是正式介绍: 谁身边没有几个杠精呢? 他们日常的“抬杠”技术,是如何使他们成为纳粹狂热思想的眼中钉,肉中刺,最终导致了石里克的遇害和学圈的四散, 书籍: 《进步知识分子的死与生》,作者: 大卫·埃德蒙兹 2023-1-1 上海三联书店 《维也纳学派》,作者:克拉夫特,1999年,商务印书馆 时间线: 00:00:30 书籍介绍和作者介绍 00:11:00 维也纳的黄金时代和一些出场人物介绍 00:15:00 维也纳学圈介绍和核心思想 00:39:00 哲学家抬杠日常以及维亚纳学派为何不见容于纳粹 逻辑实证主义 求真 01:03:00 一些其他的历史人物,辛普森小姐 | |||
07 Nov 2022 | 04.《行走的柠檬》,你知道的黑手党和你不知道的意大利 | 01:39:00 | |
三年没出门旅游,想出去看看世界什么样了么? 42度烤人的天气,想来一杯柠檬冰饮消暑么? 这一期我们来聊一本夏日的书——《行走的柠檬》,跟着作者一起领略一段意大利柑橘种植园的风光。 你知道拥有4000多品种庞大的柑橘家族其实是只有三个共同的祖先么? 你知道意大利黑手党其实是起源于西西里岛的柠檬种植产业么? 你听说过酸橙汁调味陆龟馅饼这种小清新混搭重口味的黑暗料理么? 《行走的柠檬》通通给你答案。这里有文艺复兴柑橘收藏的历史,有种柠檬的灌溉嫁接采摘相关农业知识,有古龙香水引发的商战故事,也有橙子汽水现代化的产业历程。这里可以看到因柠檬而生的意大利风土人情,也能拥有现在就能在家一试的食谱酒水方子。 总之读完《行走的柠檬》,两位主播大开眼界,大为震惊,大有收获,于是我们忍不住继续畅想了一下,中国有没有像柠檬一样穿起整个宇宙的作物。 不知道听完这期的你,会有什么想法?留言告诉我们。 书籍信息 《行走的柠檬——意大利的柑橘园之旅:[英] 海伦娜•阿特利著,张洁译,商务印书馆,2021年。 《帝国之裘》:[美]谢健(JonathanSchlesinger)著,关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作者信息 https://www.rlf.org.uk/fellowships/helena-attlee/ 作者有关本书访谈 RLF Episode 85 (2016-09-15) https://www.rlf.org.uk/showcase/wa_episode85/ RLF Episode 89 (2016-10-13) https://www.rlf.org.uk/showcase/wa_episode89/ 配乐: 开场:维瓦尔弟 四季 春(Vivaldi: Four Seasons-Spring) 美第奇:维瓦尔第 四季 夏 00:02 《行走的柠檬》简介和我们各自的阅读体验 00:22 我们印象深刻的几个部分, 美第奇家族和柠檬- 文艺复兴 00:30 黑手党和柠檬不得不说的故事 00:38 来自中国的橙子?奇诺托橙 00:49 精油?!柠檬的味道 00:59 意大利+柠檬=菜谱? 1:05 中国有没有类似柠檬的物品呢? | |||
06 Aug 2024 | 31.没有什么权利是与生俱来,从吉尔曼的《她乡》幻想到桑格的节育现实 | 01:06:33 | |
无论是吉尔曼还是这一本《她乡》都算得上是冷门,甚至,说是从图书馆的灰尘里发掘出来也不算过分。 更何况,这本科幻小说时代感浓重,甚至可以归类为历史读物。 但是,在试图探究为何这一本由上世纪初期的女性主义先锋作家吉尔曼带来的作品会出现莫名的落后的感觉,比如对母职的重视,对生育的强调的过程中,一副百年前美国女性生活困境逐渐跃然眼前,没有职业,没有社交,完全的困囿在家庭之内, 那些对今天的我们属于与生俱来的“初始设定”,是几代人奋力拼搏的结果。 从科幻读到历史,又从历史回到现实,前人努力获得的,需要后人努力坚守,希望听完这一期的你,不要轻易放弃。 朱迪思·罗丁 “我们这代人曾奋力抗争,以求给你们有选择一切的自由。我们也相信你们的选择,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选择了离职" 本期书籍 《她乡》/《她的国》[美] 夏绿蒂·柏金斯·吉尔曼 本期提到的书籍 《黄色墙纸》夏绿蒂·柏金斯·吉尔曼 《正义论》约翰·罗尔斯 《向前一步》谢丽尔•桑德伯格 《使女的故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人物介绍: 夏绿蒂·柏金斯·吉尔曼,第一波女权主义运动浪潮中的重要作家、理论家和社会学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有影响力的女权主义者之一。吉尔曼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包括被妇女运动视为“圣经”的《妇女与经济》,“乌托邦三部曲”等。 图:1929年中文版《妇女与经济》 玛格丽特·桑格(1879-1966),早年从事护士工作。在工作中,她看到很多妇女因多生子女而造成自身的痛苦,多子女家庭负担过重而生活艰难和有的妇女因私自打胎而造成种种不幸。生活现实使玛格丽特·桑格深有感触,她终身致力于倡导计划生育,1950年,70多岁的桑格向平卡斯提供研发基金,资助了世界上第一款口服避孕药的研发。 她是美国计划生育运动创始人,计划生育运动的国际领袖。作品有《母亲须知》等。 时间线 00:00:15 如果一个国家只有女性,会怎样? 00:03:17 全女乌托邦科幻《她乡》和故事简介 00:05:47 作者简介和我们对这本书的初印象 时代感,缺乏科技感? 对故事情节的缺失和对男性角色的形象描述 00:15:45 什么?只生5个是时代的进步? 在1915年,一口气生20个孩子也不够上新闻 桑格和她艰难的推动女性健康活动 反派:居然是美国邮政 00:30:15 当我们谈论生育,我们在谈论什么 生育,鼓励生育,节育,要的其实只是女性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权 都自主了,那人口数据谁来负责? 00:35:12 总有人还幻想着回到过去 讨论人口问题的人,多一半没生过孩子呀! 握在手里的权利从没有那么天然,一些精神"辜鸿铭“ 00:39:30 “那我就晚一天再做女士国的国王吧” 当男人进入女儿国 本书写的最惟妙惟肖的人物特写 00:48:00 为什么在“她国”母职如此重要? 构建社会的必须 & 作者的时代局限性 00:52:33 在这之后,主播自我放飞,男性勿入 01:00:00 为什么读这本“落后”的小说 | |||
07 Dec 2024 | 36. 懂王防治指南:保持愤怒保持批判 | 01:00:14 | |
这是一期讨论阅读能否(划掉)如何能帮助我们不被“懂王病毒”植入的一期播客,随着热播综艺《再见爱人4》的火爆,有些话不吐不快。也许有一天,谈论过《再见爱人》会成为本播客的赛博案底。但是不谈呢,又极其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就有了这么一期节目。 懂王让人厌烦的是爹味十足的外壳,但是内核的价值观的不一致,和对他人的工具化,可能才是让人本能反感的原因。 如何,通过方法论和实践让自己识别懂王,并且远离懂王? 方法论来自古希腊的柏拉图,不经考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不经思考锻炼的大脑也轻易会被懂王欺骗; 案例一则,一种是如何炫富但是不令人生厌,真诚是必杀技,而我们理应保持愤怒保持批判,才能原理懂王病毒侵入 实操两种,既然都喜欢聊古典文化,我们就真的聊聊正经历史,中华起源。 最后一种,让我们熟悉下感知,在人工智能越发接近人类的今天,我们和AI的最大区别,也许就来自于感官和复杂的感官体验。 欢迎在评论区和我们互动,交流,也欢迎加入听友群,添加微信号ExodusPodcast添加小助理拉群。 本期书籍: 《不经考察的生活不值得过》,[美]理查德•克劳特,中信出版社,2015 《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商务印书馆,2020 《克拉克森的农场 : 田园生活从开始到放弃(划掉)》[英]杰里米·克拉克森 ,台海出版社 ,2023 《克拉克森的农场2:我的牛又不见了》[英]杰里米·克拉克森 ,译林出版社,2024 《克拉克森的农场3:我的猪会飞》[英]杰里米·克拉克森 ,译林出版社,2024 《美术、神话与祭祀》张光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 《世界之门》[英]阿什利·沃德,九州出版社 , 2024 时间线: 00:00:44 这是一期试图用阅读去防止懂王病毒植入的节目 懂王价值观的内核为何令人厌烦:工具化个体和虚无化的价值观 懂王是对外展示的皮肤 00:04:25 方法论:道理应该怎么讲? 道理的一致性&原则的一致性 如何区分杠精和哲学家? 00:18:48 如何正确凡尔赛但不油腻? 兰博基尼拖拉机vs加长悍马 自我嘲讽是炫耀的最佳伴侣 保持愤怒,保持批判,真诚才是必杀技 00:35:30 考古不识张光直,基本功有问题? 什么是真正的古代中国 中国文明起源,靠技术拓展的文明和靠关系拓展的文明 00:47:00 讲点科学 当科学家开始讲段子…… 某一种为了孩子(孢子)努力奋斗的(真菌) 不喜欢香菜?这是基因决定的 体味,狐臭?别说,男女大不同 | |||
17 Sep 2024 | 33.《不恋爱的年轻人》针对“恋爱”的市场分析和缺陷汇总 | 01:24:46 | |
如果把“恋爱”当作一件商品,近20年,这一商品在人群中的渗透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年轻人群,这一期,我们就针对“恋爱”,以日本市场为例,研究下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恋爱了? 牛窪惠在10年前的调查是否和当下中国的情况符合,为什么东亚文化圈在单身数据上均在世界前列? 这一期节目,就让我们轻松的讨论这个不轻松的话题 你可以在以下平台收听订阅《反向逃离》 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Apple Podcast,Spotify,豆瓣 本期书籍: 《不谈恋爱的年轻人》,[日] 牛窪惠,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06 参考书籍: 《愛無能的世代》,[德] 米夏埃爾‧納斯特,天下雜誌,2017
00:00:30 单身时代来临,从结婚率谈起 结婚率确实下降了,《2023中国婚姻家庭报告》显示,2013年的9.9‰,随后逐年下降,2022年结婚率下降到4.8‰。 相对于日本,我=国普婚特征较为明显。 2020 年,中国男性的终身不婚率为 3.25%,女性的终身不婚率为 0.24%。 2015年,德国专栏作家Michael Nast一篇博文爱无能的世代,上线当晚被点爆 日本年轻人确实进入了恋爱冷感 不只是日本,近年中国的调查也呈现类似趋势 00:14:30 不恋爱的理由No. 1 超信息化社会 恋爱不再是不可或缺的的必需品,恋爱的可替代性变强了,社交平台和偶像都是恋爱的竞品。 信息世代的“时保联”挤压私人时间 00:29:00 不恋爱的理由No.2 男女平等社会 与 男女不平等恋爱间的差距和困境 心理年龄差距&婚姻年龄的差距 恋爱中期待的男子气概? 00:41:00 不恋爱的理由No. 3 东亚原罪,超恋父母 宽松世代和父母关系 两代人的恋爱观:勇者斗恶龙 和 精灵宝可梦 00:54:00 不谈恋爱的理由No.4 恋爱的风险 跟踪狂,偷窥,性骚扰等等危险 不良负债:离婚&贫穷 01:03:00不谈恋爱的理由No.5 泡沫经济崩坏和长期萧条导致的恋爱格差社会 低欲望社会 就业和财产对恋爱的影响 在萧条时期,人的风险偏好降低,所以婚恋对象也需要保证自己的社会地位不下滑 01:18:00 作为舶来品的恋爱尚未能融入传统的儒家文化,也是东亚婚恋问题的一个直接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