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

Explore every episode of 子非鱼

Dive into the complete episode list for 子非鱼. Each episode is cataloged with detailed descriptions, making it easy to find and explore specific topics. Keep track of all episodes from your favorite podcast and never miss a moment of insightful content.

Rows per page:

1–50 of 117

Pub. DateTitleDuration
29 May 2020E04 | 还想入海?后浪可以洗洗睡了01:06:53

传递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而非讲授;了解经济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听课,而是体验。欢迎收听子非鱼。






 Introduction

 

每一次危机都是重新洗牌的机会。洗牌之中,谁上谁下?

 

《后浪》作为一个B站商业广告,为何翻车翻得如此凶猛,引起的讨论如此广泛?

 

如果后浪们不甘于洗洗睡了,那又能做些什么?

 

“说服”与“天启”,哪一种教育方式更加有力?

 


 

Speaker

 

雾月大人,男,北大光华本科,清华经管MBA。前央企投资经理,现私募基金投资经理。最近尝试在B站创作财经视频,刚刚经历了大型翻车事件。

 

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雾月大人

 


 

Highlights

 

* 01:57 目前是寒冬,春天终将来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春天,因为很多人在冬天便已倒下。

 

* 20:00 用人文社科的理论框架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可能永远是在60分以下寻找一个59分的答案。

 

* 21:04 二代学金融,操纵牛与熊。如果你没有这样的社会禀赋,自然是很难出头。

 

* 33:08 跟着微博上的炒股大师参与资本市场,实质等于在烧香。人们总要以某种形式去寻求心理慰藉。

 

* 52:40 坑是永远避不开的,但学习可以让你跌进浅一点的坑,并能尽快从坑里爬出来。

 

* 61:46 对爱豆而言,从来不是越努力越幸运,而是越好看越幸运。要分清楚什么是驱动力,什么是放大器。

 


 

References

 

*陈雨露、杨忠恕(著)《中国是部金融史》

*陈雨露、杨栋(著)《世界是部金融史》

*郭帆(导演)《流浪地球》

*Bilibili(出品)《后浪》

 


 

BGM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Ukiyo - Calling

*future james - pure imagination

*ROOK1E,J'san - pure imagination

*Andrew Applepie - Pokemon in NYC




22 May 2020E03 | 实践派对话学院派:经济学离“炒房”有多遥远?00:55:57


传递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而非讲授;了解经济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听课,而是体验。欢迎收听子非鱼。


#-----Introduction-----#

经济学家、金融学家最怕被问到:该买什么股票,今年该不该买房?因为他们也不知道。

从没受过经济学金融学教育,学习经历和专业知识都与房地产无关,凭借什么在房市里冲浪?

通往地狱的路上,总是铺满人类的善良。房地产政策的初衷是“房住不炒”,政策效果为什么每每事与愿违?

实践派对话学院派,不同的思考方法让我们收获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Speaker-----#

邦懿,男,体育生大学下海,房地产行业的关注者、爱好者和资深参与者,从大一开始在房市里面冲浪,时至今日小有所得。

#-----Highlights-----#

投资房地产的过程如同大海捞针:从偌大的中国地图出发,最后落脚到某个县城里的具体某一套房,而后出资买下它。

深圳是房市的风向标,然而以深圳为信号的系列套利活动,却始终存在。

政策设计如果缺少了“激励相容”的思考,最后的结果就是事与愿违。越要避免什么,越会发生什么;越想引导什么,就越扭曲什么。

从炒房来看,你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勇气。我们的差异不在于技能,而在于风险偏好。

经济学的思考方法有其抽象和深刻的一面,同时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能够用来分析国家发展的框架,并不能指导你挑出升值前景最好的房。

#-----Music and Books-----#

音乐: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08 May 2020从经济学角度剖析《庆余年》为什么好看00:55:44



传递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而非讲授;了解经济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听课,而是体验。欢迎收听子非鱼。


【子非鱼E01:《庆余年》成也穿越,败也穿越?经济学vs文学的刷剧思路】

#--------------------------Introduction--------------------------#

看小说和电视剧的时候,经常感到“不明觉厉”:《庆余年》比别的穿越剧要好;《琅琊榜》的权谋很精彩;《北平无战事》和《大明王朝》似乎很深刻。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好在哪?精彩在哪?深刻在哪?作者如何想出来的?如果换我们来写,为什么想不出来?

同样一部作品,从文学创作技法的角度去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解构,结论会是相同的吗?

通过本期与文学创作者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到:后验的规律总结可以帮助我们认知自我,却无助于解释天才的创作。当文学创作技法发挥到极致的时候,输出的洞见与学术研究的成果其实殊途同归。

当我们谈论“《庆余年》为什么精彩”时,不仅要思考作者做了什么,还要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Speaker----------------------------#

羊毛笔,男,北大毕业生。本科专业是中国文学,研究生研究外语文学。书读得多,也自己动笔写。爱好兴趣广泛,乐于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喜欢一本正经地扯淡。

涉足过餐饮连锁,搞过风险投资。最近在做一件很神奇的事情:研究和还原古籍里的各种食谱。比如乾隆吃的“黄焖鸡”,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知乎:羊毛笔

微信公众号:羊毛笔

#---------------------------Highlights---------------------------#

《庆余年》《琅琊榜》解构之后,共同母题是骨肉报复。前者是儿子报复父亲,后者是外甥报复舅舅。

但即便给我们一本“母题大全”,我们也写不出《庆余年》。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大明王朝1566》比《庆余年》强在哪?《庆余年》比其他穿越文又强在哪?

只有范闲知道自己是穿越而来,只有梅长苏知道自己是林殊——主角开上帝视角给观众带来的“爽感”,与喊麦没有本质区别。

刘和平并不是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历史学家,但是他的作品所传达的核心洞见,与严谨学术研究的观点别无二致。

#------------------Music and Books------------------#

音乐: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书目之小说:

烽火戏诸侯《剑来》《雪中悍刀行》《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黄易《寻秦记》《大唐双龙传》

林耀华《金翼》(即“社会学家写的小说”)

鲁迅《祝福》

罗贯中《三国演义》

海宴《琅琊榜》

猫腻《庆余年》

刘和平《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北平无战事》

书目之文学理论与创作技法:

艾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

布莱克·斯奈德《救猫咪123

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乔治·普罗蒂《36剧》

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

书目之餐饮:

乔小静《中国八大菜系的复杂网络研究》

清宫御膳档案《苏造底档》

15 May 2020E02 | 与读了八年本科的人谈教育:大学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01:01:25

传递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而非讲授;了解经济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听课,而是体验。欢迎收听子非鱼。



 

子非鱼E02】与读了八年本科的人谈教育:大学到底带给了我们什么?

 

#-----Introduction-----#

张华考进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他们是否都有光明的未来?

教育的价值是什么?我们该如何评估教育的价值?收入,技能,社会地位,抑或其他的指标?

教育是否可以改变人、塑造人?还是只能启发人、引导人?教育到底是有力的工具,还是无的陪衬?

大学教育传递了“道理之知”,那谁来传递“身体之知”?

我们在当下讨论教育,不仅要看向未来,更要回溯过去。

 

#-----Speaker-----#

晓宁,女,八年读了两个本科的教育体验者,互联网大学Minerva的首届学生。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

晓宁现在是Viva la Vida创始人兼CEO。Viva la Vida是一个在全球超过50个国家具有影响力的创作社区, 启发每一个普通人通过创作进行真正的自我探索与自我表达,并通过创作与他人建立深层次连接。

 

微信公众号:晓宁CarmelitaVIVA画出生命

 

 

#-----Highlights-----#

要分析教育的价值,不能比较一本和职高的学生,因为二者本身就不可比。应该比较的,是同一个人上一本或者上职高,会有什么不同。但很遗憾,人生无法重来,所以教育的价值很难判断。

我们在大学里升级打怪的努力,可能同时也是一种麻痹。对GPA和实习的竞逐让我们“充实”,但其实也给了我们借口,回避了更底层的问题。

什么是“身体之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中心的一个花园里面,躺在草地上看星星,我忽然感受到自己与宇宙的联系。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自发形成的同理心,和强行培养的同理心,可能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技能。一种让人温暖,一种让人恐惧。

我们以为自己在优化选择,可是我们可能连自己的目标是什么都不知道。

 

#-----Music and Books-----#

音乐: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Aimer - Viva la vida

 

书目:

庄周《庄子》

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08 May 2020发刊词 |《子非鱼》:以经济学把盏言欢00:04:33



《子非鱼》是一档在喜马拉雅和播客“巨有文化”账号上线的播客节目,主播是来自北大的经济学博士生Gareth。


在Gareth眼中,经济学是看待生活的一种眼光和方式,而不是如大家所想讳莫如深的古板学科。

他认为传递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而非讲授;了解经济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听课,而是体验。

他希望可以做一档播客,通过和不同行业里具有深度思考能力的有意思的人对谈,来讨论经济学和生活的关系。

他也希望这档播客能像一档综艺,一台相声一样,在轻松愉快中把盏言欢。

欢迎在喜马拉雅中搜索“子非鱼”,每个星期五,一起听经济学吧。



11 Sep 2020E19 | 为什么大家不喜欢蓝盈莹:聊聊存量时代里的奋斗逼们01:10:19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听友群




E19 | 为什么大家不喜欢蓝盈莹:聊聊存量时代里的奋斗逼们

Introduction


本期节目邀请到了老朋友雾月大人,一起聊聊奋斗、划水、要不要躺平。

 

奋斗逼与划水怪,职场中两种异化形态。奋斗曾经是完全褒义的词,为什么逐渐衍生出了各种负面含义?姐姐当中绑沙袋的蓝盈莹,在微软强行加班的前阿里员工,他们的奋斗错了吗?抑或是围观群众太懒惰?

 

大家如果不是在嘲笑奋斗,那宣泄的是怎样的情绪?对财富的贪婪,对贫穷的恐惧,看似相同的动机会导致怎样的行为差异?为什么说“消费不会让人变得贫穷,投资才会让人变得贫穷”?我们这一代人是否还有属于自己的奋斗与自由?

 


Speaker

 

雾月大人,北大光华本科,清华经管MBA。前央企投资经理,现私募基金投资经理。B站财经视频up主。

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雾月大人

 


Highlights

 

*01:38 为什么微博网友批评蓝盈莹的努力,而不是批评她队友的倦怠?

 

*08:39 努力是不可观测的。非要把一个不可观测的东西证明给大家看,最后的结局一定是翻车。反过来说,蓝盈莹的努力人设如果真立住了,那她值得一个诺贝经济学奖。

 

*14:06 所谓内卷化,就是把自己的血泪全都堆在曾经的血泪上,还得不停地往上堆。

 

*29:21 工作本来的目的是到达目的地,可是大家逐渐发现只要过程舒服就够了。于是就会出现,大家喜欢上了摸石头,最终却最终不一定要过河。

 

*35:24 奋斗逼为什么被嘲笑?其实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大家并非在批判奋斗,而只是把奋斗作为了一个稻草人或者标的物。

 

*40:47 如果你想让一个人废掉,就让他忙到无法思考。

 

*47:40 东三环的灯火辉煌,晚上的星巴克咖啡……这种朋友圈是带着表演性质的奋斗形象,底层是一种无奈。

 

*54:36 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学,大学保研、实习、找工作,工作中不断跳槽……这个过程中我们都吊着一口往上冲的气。但这口气一旦松下来,很多人的学习曲线就到了尽头。

 

*01:06:45 消费不会让人变得贫穷,而投资才会让人变得贫穷。

 

 


Reference

 

书目: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

 

影视:

*「乘风破浪的姐姐」

*「二十不惑」

*「三十而已」

 


BGM

 

*Cannonball Adderley - Mercy Mercy

*The Hit Crew - For the Love Of Money

*Teddy Wilson & His Orchestra,Billie Holiday - Easy Living

*Eartha Kitt - Cest Si Bon

*Buddy Guy,Tracy Chapman - Ain't No Sunshine

*Antonio Carlos Jobim - Desafinado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

 

17 Jul 2020E11 | 北大学生的求职焦虑:“我就像是一只没有跌过的股票”00:53:04



传递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而非讲授;了解经济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听课,而是体验。欢迎收听子非鱼。


 

Introduction

从高考保送到本科毕业保研,一路行驶在“快车道”上怎样的体验?

寻找和体验是有代价的,有些选项一旦错过就不再。我们该在何时停止寻找?

从落后到反超直至最后胜利,黑马的经历是否一定是种幸福?

如果在认知上无法接受,是否可能在行动上做出改变?

我们该如何悦纳自己的“变态”?


Speaker

Yini,女,北大西班牙语本科、金融硕士。正在被象牙塔驱逐,半只身子被踢进社会的女大学生一个。曾在中外媒体、风险投资行业实习。

微信公众号:碎片筐

微博:Yini所见的Yin


Highlights

*10:45 一路行驶在快车道上是幸福的,但也有无尽的焦虑。焦虑的原因在于,自己不敢想象,一旦失去快车道后,生活会变成怎样。

*16:06 黑马的经历并不一定让人感到幸运,也有可能是一种噩梦。因为它会让你深刻地认识到,从落后到反超再到最终胜利,后半程加速跑到底有多么痛苦。

*25:54 过往选择都收获了最优结果,会让人产生恐惧。好像一支股票从上市以来就没有下跌过,那一旦崩盘会是怎样?

*40:09 我们需要亲近的人构成“安全网”,但并不是真需要它发挥作用。而是因为有了它之后,我们可以更大胆地走出舒适区。

*50:07 “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互为正反面的问题,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善于剖析森林,但对个体的指导或许有限。



References

*Priest《有翡》

*项飚、吴琦《把自己作为方法》


BGM

*Freddie Joachim,Choice 37 - Reflection

*手嶌葵,菅野よう子 - Because

*Nujabes - Mystline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Lester Young - (Back Home Again In) Indiana

Norah Jones - Sunrise



26 Jun 2020E08 | 本科毕业那年,有人白送我们120万00:45:30


传递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而非讲授;了解经济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听课,而是体验。欢迎收听子非鱼。



Introduction

如果你本科毕业之后,接下来每个月有人送你1万元,你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

每个月收到一笔飞来横财,除了是一份额外收入,还会怎样改变你的行为?

一群企业家出于什么动机,愿意一掷几千万,做一个没有任何实质产出的活动?

当你眼睁睁地看着几千万在眼前被挥霍,你会怎样认识金钱?




Speaker

Xenia,北大基础医学和经济学双学位。

目前在一家美股上市的科技公司的资本战略部工作,发掘优秀创业项目,以及做集团的资本战略整合。



Highlights

*01:43 面对天降横财的机会,大家第一反应都是“这是骗子”。“二鸟在手不如一鸟在林”,60万的奖金并不足以说服人们参与,近在眼前的iPhone才是最实在的奖励。

*14:31 理性和思辨是优点,但不要被他们绑架。要敢于解放思绪,去想想“我是谁”之类的玄学问题,而且要持之以恒地想。

*22:29 每月得到一笔钱,看起来是很好的事情,但它会扭曲我们关于工作和成功的认知。如果说天降横财有什么负面效果,那就是让我们在初入职场时,产生了“成功来得很容易”的幻觉。

*28:50 大多数人一路走到大学,始终都在“考试-升学”当中循环。经历一些荒诞的事情对人很有帮助,让你的认知范围得到拓展。

*40:52 我们很多时候只是被裹挟着前进,并不理解自己在做的事情,不知道自己在为何前行。同样是学术,可以为了名、为了钱、为了真理、为了生活,要想清楚是为了什么。



References

*亚当·斯密《国富论》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

*路遥《平凡的世界》

*余秋雨《余秋雨人生格言》



BGM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Glass Animals - Young And Beautiful

*手嶌葵 - Young and Beautiful




04 Sep 2020E18 | 素质教育唯一的遗憾,是不教我们高考01:15:22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与Gareth同样毕业于青岛二中的张琳和曹柠,一起讨论一个问题:素质教育vs县中模式,高中教育到底该走怎样的路?

 

本期节目的缘起是今年高考后发生的的“南京一中事件”:南京一中不加课、不刷题,直接后果就是当年中考数一数二的生源,三年后在高考中一败涂地。

 

Gareth、张琳和曹柠的母校青岛二中也同样是一所以素质教育闻名的学校,而他们三个人却分别走入了北大、清华和复旦。所以素质教育还是有希望的吗?素质教育的亲历者和受益者,又是怎样看待素质教育与县中模式的对决的?

 


Speaker

 

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

播客「读书DJ」主播,巨有文化公司创始人

旗下综艺“你次饭没”已实现亿级播放。

 

曹柠,复旦大学新闻专业毕业

播客「咸柠七」主播

修和书院联合创始人

南风窗记者。

 


Highlights

 

*03:56 在县中非常开心地度过了初中三年,毕业后却想到素质教育的高中看看。这种觉悟只能叫做“天启”。

 

*09:01 小镇做题家并不是一无是处。高考的成功表明,他们至少拥有“经过学习和训练去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

 

*11:01 阿里为什么不愿意招北大清华的学生?

 

*20:30 工具性强并不可悲。难点在于,一个人如果工具性很强,有具备自反性,那就容易进入中年危机。

 

*25:23 如果要讲变革,中国的教育应该倒过来:小时候尽可能宽松,长大了再严格约束。现状恰恰相反,小时候管得严,长大了开始素质教育。

 

*30:39 要警惕“幸存者偏误”。素质教育里面当然也有胜出者,因为总有人可以考上北大清华。但不要因为这些人的光芒,忽略了在素质教育中陨落的人们。

 

*35:38 做个思想实验:一个中学分成两个学部,分别是素质教育分部和县中模式分部。

 

*43:31 教师素质当然重要,但教师素质的提升无助于教育走出囚徒困境。

 

*49:38 传递1:1的真实世界的信息是不可能的。

 

*01:00:27 我们是自由的受益者,但我们不敢成为自由的倡议者。

 

 


BGM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EGO-WRAPPIN' - 色彩のブルース

*Sekai no Owari - 花鳥風月

*桥本和昌 - メインテーマ a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

 

 



24 Jul 2020E12 | 选专业的诅咒:为什么我总是干一行恨一行?00:56:10


传递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而非讲授;了解经济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听课,而是体验。欢迎收听子非鱼。


 Introduction

踏实、执着、自律,除了是优秀品质,会有什么负面作用吗?

我们都在追求成长,究竟什么是成长?

除了自己的亲身体验之外,我们还有什么方法去获取信息、进而做出职业选择?

都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走过怎样的道路,才能到达光明?

“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某种状态,那这种状态还会终结吗?


Speaker

陶晨毅,女,互联网产品新人,风险投资新人,业余公众号写手。曾投身于K12在线教育创业和互联网产品策划。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本科,其间gap一年。

微信公众号:陶晨毅

知乎:陶晨毅


Highlights

*08:48 “选择”的必要步骤是舍弃,但却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如何舍弃。要丢掉赛道A,有的人只需要尝试A1就可以,但有的人却需要遍历所有选项。

*15:27 “过犹不及”的规则对所谓的优秀品质也同样成立,过度的踏实,过度的执着,过度的自律……最终会造就“正面品质的反面典型”。

*23:09 什么可信,什么不可信?如果我们只相信1:1的地图,那世上除了亲身经历之外,就没有其他可信的信息。哪怕是王兴介绍美团、张一鸣介绍字节都不行。

*43:36 与自己和解或许很难,但我们可以先从行动上改变。为了生活,我们要学会“揣着地雷上路”。

*52:58 我们能否找到一个场景,让自己所谓的“缺点”在其中变成“生产力”,于是所有“问题”都变成了“产能”?


References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


BGM

*Freddie Joachim,Choice 37 - Reflection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Lester Young - (Back Home Again In) Indiana

*ZaZaZsu - 春游

*伏仪 - 余生相

*Nai Br.XX,Celeina Ann - The Loneliest Girl

14 Aug 2020E15 | 张玉环跟陈春秀应该被补偿多少钱?——聊聊经济学不能做什么00:30:35

传递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而非讲授;了解经济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听课,而是体验。欢迎收听子非鱼。


Introduction

经济学有什么短板?经济学不能回答什么?

张玉环被关押27年,陈春秀被顶替没上成大学。国家该如何对他们进行补偿?

诺贝尔奖如果进行拍卖、价高者得,还是诺贝尔奖吗?

经济学能否告诉我,明天该买哪只股票?能否告诉企业家,这款新产品该定价多少钱?


Highlights

*0143 反向思考带来的本期主题

*0643 经济学短板首先在于价值判断

*1311 客观中立其实也是一种价值判断

*1531 经济学无法定义目标函数:我是谁,我想要什么

*2039 经济学在制定实际方案上也有其短板

*2432 该给张玉环陈春秀什么样的补偿才合适

*2607 经济学用武之地在规律性的趋势的判断上

*2915 无论哪个学科,都要对自己的边界保持警惕


References

*迈克尔·桑德尔「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


BGM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ROOK1E,J'san - pure imagination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


10 Jul 2020E10 | 命理学battle:同时出生的所有人,难道命运都相同?00:44:40



传递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而非讲授;了解经济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听课,而是体验。欢迎收听子非鱼。


 提示:本期播客会涉及若干佛学、命理学词汇,包括但不限于命盘、流日、着相、机缘、妄念、动心起念……

 


Introduction

 

紫薇斗数排命盘时,所需信息包括出生的年月日时和性别。那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的性别相同的人,命运都是一样的吗?

 

命理学所谓“大师”和“新手”的区别在哪里,同样的信息,前者能够解读得更加精准?

 

如果命运不能被改变,算命的结论是否会消解斗志?

 

下周有血光之灾,就七天不出门;今年有破财征兆,就全都存银行定期……如果命运可以被改变,那是否可以故意与算命的结论对着干?

 

理性主义、科学精神,究竟是否可以与命理学兼容? 


 Speaker

 

瑜鸿,女,紫薇斗数研习者。


Highlights

 

*07:44 同时出生的人,或许会有类似的“纲”,但依然会有各自的“运”。

 

*10:12 以公式、编程的话语体系去概括命理学,已经过于“着相”。更好的理解方式,是放下原有的知识架构,用身体之知的方式去体会。

 

*18:44 命理学不是推理学或预测学,不以“准确猜测你的过去”或“准确预测你的未来”为目的。命理学的爱好者也没有“我知晓一切的”狂妄心态。

 

*27:27 命理学修为更深的人,并不是看得更“准”,而是看得更“深”。

 

*33:00 “命”无所谓好坏。我们眼中的“命不好”,都是在以自己的价值体系去解读别人的生活轨迹。我们认定的失败与挫折,可能恰恰是别人的自身使命之所在。

 

*38:13 不要总是试图以某个框架为基准,把其他所有东西都装进来。而是应该让自己抽离出来,同时体会多种思考方式的差异之所在。

 

总之,习知命理不是为了活得更成功,而是活得更自然。

 


 References

 

*迈克•A. 辛格《臣服实验》

*金庸《倚天屠龙记》


 

BGM

 

*ZaZaZsu - 谁怪谁依旧

*ZaZaZsu - 流年

*DJ Vital Force - Counting Stars

*Nujabes - Mystline

*saib. - Battlecry (saib. Mix)

*王以太 - Liquor Whisper

*Lester Young - (Back Home Again In) Indiana

*Raashan Ahamad - Easy On Back

*Freddie Joachim,Choice 37 - Reflection

 

 

 


03 Jul 2020E09 | 从山东高考状元到小学数学老师:十八岁是他的人生巅峰吗?01:02:28



传递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而非讲授;了解经济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听课,而是体验。欢迎收听子非鱼。


Introduction

 

高考大省的文科状元,为什么兜兜转转若许年之后,选择了小学数学老师这一职业?

 

从高考状元到大学里的普通人,如何悦纳这种“落差感”,又该如何继续前行?

 

“不要让高考成为你人生的巅峰”,是不是每一个高考状元内心的梦魇?八年之后再回首,当时的光环意味着什么?

 

疫情中在线教育狂飙突进,富孩子和穷孩子各自得到了什么?在线教育究竟是提升了教育公平,还是扩大了教育不平等?

 



Speaker

 

侯志腾,男,山东省2012年高考文科状元,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后前往青海支教一年,硕士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在读期间有过几段创业经历,负责增长与市场。现从事在线教育行业,担任小学数学主讲老师。

 

微博:侯志腾

抖音:机智的侯老师

 



Highlights

 

*0648 很多人的人生轨迹都在两个条线之间摇摆:自己的心之所向,以及家人、周边和社会的期许。大部分情况下,这两条路径并不一致,于是个体就走向纠结、摇摆、迷茫、反复、自我怀疑。

 

*1203 要把“落差感”当做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打击。坦然接受落差的同时,依然具有前行的勇气,是走出状元光环的重要一步。

 

*1845 曾经说走就走,去了朝鲜旅游。为什么要这样?因为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则不足以矫枉。

 

*2943 心态从“我要拯救世界”到“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可以将自己从无能为力的挫败感中解放出来,然后脚踏实地地做一些事情。

 

*3816 现在回头看“高考状元”,心里的感受不是失落,而是感激。感激18岁的自己那么努力,让自己得以看到现在这片天地。

 

*4546  学生之所以不喜欢问问题,是因为提问的隐含前提是“我不知道”,是一种示弱的表现;然而人一般更喜欢表扬、赞美和夸耀。

 

*5347 引入在线教育之前,教育城乡差距是90分和60分的关系。有了在线教育,二者的差距变成了95分和62分。差距从10分扩大到了13分,但60分也提升了两分。这算促进了教育公平吗?没有答案,因为我们还没有准确定义“公平”。

 



References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王安石《伤仲永》

*吴呈杰《奥数天才坠落之后》

*游安《一个北大高考状元的抗抑郁史》

 

 


 BGM

 

*石林 - 青年教师

*Freddie Joachim - Breeze

*Love - Always See Your Face

*Jony J - 迷宫

*DEAN - instagram

*Nai Br.XX,Celeina Ann - Someday I'll Find My Way Home

*Freddie Joachim - Strawberries

*陈婧霏 - 积极向下




21 Aug 2020E16 | 跟知乎大V一起怒斥知乎:结论是迟早药丸(feat. 社会人科技评论)01:13:16

传递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而非讲授;了解经济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听课,而是体验。欢迎收听子非鱼。 






 Introduction

 

本期节目由「子非鱼」和「社会人科技评论」联合出品。

 

汉洋是知乎老用户了,本期我们将和汉洋一起探究一下为什么知乎开始加速水化,为什么一批又一批用户开始「逃离知乎」?

 

如何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知乎结构性冲突和各种「学」?

 

以及知乎是否「迟早药丸」。

 



Speaker

 

汉洋,昨天晚上梦见和范伟一起录播客。

 

播客:《社会人科技评论》

视频:《怪物尚志MonsLog

知乎:@MasterPa

 



Highlights

 

*00:01:17 为什么知乎开始加速水化,很多人「逃离」知乎了?

 

*00:03:36 知乎的产品设计包含了一种它早晚要完的悲剧命运?

 

*00:10:23 知乎为什么每次改版都是帕累托倒退?

 

*00:17:41 知乎答主的反馈渠道是什么样的

 

*00:21:36 赞、喜欢的模式在经济学上看是有底层问题的,和知乎无关

 

*00:24:55 如果知乎上链

 

*00:35:49 阿里一定要有饿了么,但不一定要有知乎?

 

*00:44:16 如果我是 MCN,我该如何营造知乎的某种「学」?

 

*01:07:09 如果我们重新设计知乎

 

*01:09:37 如果知乎上市,你会买它股票吗?

  


References

 

*Matters」:https://matters.news/

*Quora」:https://www.quora.com/

 


BGM

 

*Mocky - ALBA CITY BEATS

*Mocky - A.I. LABO

*Sam Ock - Rollercoaster

*Mocky - WARM GROOVE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汉洋、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

08 Jun 2020E05 | 咨询业的视角:为什么有些国家不抄作业?01:06:27

传递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而非讲授;了解经济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听课,而是体验。欢迎收听子非鱼。


  

#-----Introduction-----#

 咨询行业的从业者以逻辑能力和理性分析见长。与普通大众相比,他们分析问题会有什么不同?

 

从业五年回头看,从经济学到咨询行业,变与不变的分别是什么?

 



#-----Speaker-----#

生菜,女,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毕业后从事咨询行业。五年来住了北京、上海、深圳、台北、伦敦、首尔六个城市。不会说韩语,但目前正在韩国努力活着。

 



#-----Highlights-----#

 人们之所以想办法保护自己,不仅仅是因为政府倡导或者自我防护,也是为了避免给其他人添麻烦。社交网络形成的压力,深刻塑造了个体行为。

 

咨询行业的从业者,工作中培养的技能往往在生活中被忽视,咨询工作的从业者在工作中以逻辑能力和理性分析见长,但并不代表他们在分析生活问题时能同样有效施用。

 

咨询工作的方法论与经济学的方法论,在底层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如果片面强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忽视了方法,那是一种遗憾的错过。

 



#-----Music and Books-----#

音乐: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Ukiyo - Calling

Pariis Opera House – Hearts

DEAN – Instagram

LINKIN PARK – Battle Symphony

 

书目:

·梯若尔 《公共利益经济学》

31 Jul 2020E13 | 经济学家也聊「盗墓笔记」,「极海听雷」为何终于翻身00:37:41


传递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而非讲授;了解经济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听课,而是体验。欢迎收听子非鱼。


Introduction

同样是盗墓小说,《盗墓笔记》和《鬼吹灯》有什么区别?

《盗墓笔记》的所有影视化作品,为什么一路扑街?

《重启之极海听雷》能幸免于难吗?如果可以,它凭借的是什么?

书粉如何评价南派三叔的IP变现之路?

韩寒和郭敬明,《盗墓笔记》和《鬼吹灯》,双峰对峙是偶然还是必然?




Speaker

羊毛笔,又称追发际线的人,沉沦在低级趣味里的僵尸学者。

曾未来,又称数月亮的人,一个什么都看什么都吃的丧尸型迷影选手。

播客:「僵尸有文化」


Highlights

*05:54 《鬼吹灯》可以看作盗墓文学的基础设施建设者。现有盗墓文学的种种基础设定,几乎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发端。

*16:30 南派三叔在文学IP影视化上的失败,让书粉感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深度介入IP影视化的过程,以强关联的合作方式换来了一路扑街。

*24:15 “十年之约”引发长白山的拥挤,一个文学IP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我们或许不应该把《盗墓笔记》看作盗墓小说,而是一部言情小说。

*29:48 市场很容易走向垄断,市场也很容易走向混战。但是在文娱IP领域当中,却频频出现双峰对峙的景观。与其说这是时代造星的偶然,不如说是消费者选择的必然。



References

*南派三叔《盗墓笔记》系列小说及影视作品

*天下霸唱《鬼吹灯》系列小说及影视作品



BGM

*Afro-Cuban Jazz Project - Campina

*Lester Young - Just You, Just Me

*Burt Bacharach - (They Long To Be) Close To You

*Omara Portuondo - Amor de Mis Amores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



07 Aug 2020E14 | 名校国政毕业生做艺术:想不开还是富二代?01:01:11


传递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而非讲授;了解经济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听课,而是体验。欢迎收听子非鱼。


 

 Introduction

 

一个中规中矩的理科生,为什么会走上艺术之路?

 

假如毕加索本人把同一幅画先后画了五遍,还值钱吗?

 

说白了,耐克的标志就是个对号,贝聿铭的金字塔也是一堆玻璃,杜尚的《泉》不过是一个小便池……那艺术应该如何理解?

 

“我喜爱的”与“能赚钱的”,是否一定是同一件事情?

 

穷人家的孩子能搞艺术吗?

 

 


 Speaker

 

尚泽,男,非典型设计师,非常规艺术家,自我定义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本科,艺术学双学位。自由职业1年,创业2年,做过大公司的平面和品牌设计,也做过自创品牌的大理石工艺品,还尝试过装置艺术创作。

 

微信公众号:无效输出

 

个人网站:shangzewu.com

 


 Highlights

 

*01:49 能赚钱的是“打法”,自己喜爱的是“活法”。如何让两者归一,或者让二者兼容,很多时候都来自于偶然。

 

*09:00  自己买自己的作品,“左右互搏”把价格炒上去,艺术家也是可以这么“造”出来的。

 

*17:57 杜尚摆了一个小便池去参展,是因为他将当时艺术界固有的“体面”按在地上摩擦,这是现成品之外的艺术价值。

 

*22:15 艺术的价值最终还是留给时间评判。几百年之后,杜尚的小便池或许成了那一代人眼中的《蒙娜丽莎》。

 

*26:12 艺术流派的演变,背后也是有规律的。技术发展和社会思潮变化可能是艺术流派演变的原因。

 

*43:54 艺术家的特立独行不一定是自我表达,也可能是一种表演,甚至可能是一种逃离。

 


 References

 

*「英」威尔·贡培兹:《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法」雅各·拉康:《镜像阶段》,载Hazard Adams and Leroy Searl Critical Theory Si-nce 1965 1985,P.734

*贝聿铭,玻璃金字塔

*达芬奇,蒙娜丽莎

*杜尚,泉

*蒙德里安,红、黄、蓝

 


 BGM

 

*Lester Young - (Back Home Again In) Indiana

*路嘉欣,王肇阳 - 你有在美术馆哭过吗

*朱育宏,赖盈萤 - 梁山伯呛声祝英台

*「梁祝的继承者们」 - 我是一颗艺术屎

*「梁祝的继承者们」 - 为艺术牺牲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



13 Jun 2020E06 | 嫌贫爱富有错吗?——换个思路看美国正在发生的事00:36:47


传递经济学的最好方法是应用,而非讲授;了解经济学的最好方法不是听课,而是体验。欢迎收听子非鱼。  


Introduction

既然大家都认为歧视是不对的,那歧视又为什么始终存在?

在弗洛伊德事件中,除了控诉警察之外,我们还能谈论些什么?

你愿意把钱借给马云,还是借给穷人?如果答案是前者,你是不是在歧视穷人?

立法为什么不能消除歧视?为了应对歧视,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Highlights

* 0057 个人愿意把钱借给马云而不是穷人,银行愿意把钱借给国企而不是中小企业。这看起来像歧视,其实是常态,因为金融的本质就是“嫌贫爱富”。

*0545 同样是掏口袋的动作,警察对白人可能多一分宽容,却会认为黑人想拔枪。这可以说是警察的歧视,但同样也是警察的自保。

*0852 美国有些州尝试用立法限制就业中的种族歧视,最终的结果是黑人更难找到工作。设计政策的时候不能像“打地鼠”一样直线思考,必须想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1934 不给廉租房设计独立卫浴、只提供公共卫生间,并不是歧视穷人。恰恰相反,这可以避免富人来骗廉租房。不要将“歧视”污名化,差异对待有时是为了保护。

*2710 我们该如何处理理性思考和情绪表达之间的关系?经济学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将二者严格地区分开。讨论事实的时候要麻木不仁,表达情绪的时候尽管肆无忌惮。


BGM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Billie Marten - Cursive

*Louis Mattrs - Dont Lose Your Cool

*ROOK1E,J'san - pure imagination

*Andrew Applepie - Pokemon in NYC





04 Dec 2020E31 | 富有并没有带给人们快乐——一个反常识的经济学结论(feat. Naive咖啡馆)00:46:36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加入听友群

 


 

 


 

 

Introduction

 

什么是“马尔萨斯陷阱”,人类又该如何走出马尔萨斯陷阱?

 

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别的国家,为什么发生在1800年前后而不是别的时间?

 

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为何出现“大分流”,为什么有的国家贫穷、有的国家富裕?

 

经济史学家格里高利·克拉克试图在新作《告别施舍》中,用近年来流行的“大历史”叙述方式,解答这三个彼此相关的命题。应播客“Naive咖啡馆”的邀请,Gareth和汉洋一起从这本书说开去,讨论了这本书的内容、它对当下的启示,以及我们要如何看待、阅读“大历史”类书籍?

 



 

Speaker

 

郝汉,理想国旗下播客Naive咖啡馆主持人。

 

汉洋,泛化智能CEO播客社会人科技评论」、「怪物尚志MonsLog」主播

(微博@MasterPa)

 



 

Highlights

 

#2:45《告别施舍》和其他讲述经济“大历史”的书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7:20  为什么说在1800年与公元前十万年,人的生活境况其实没有太大区别

 

#13:47  怎样通过小农经济中的“内卷化”现象,来理解如今就业市场上的过度竞争?

 

#15:03  什么叫“马尔萨斯陷阱”?从文化、观念上,理解人类从前工业经济到工业经济的巨变

 

#24:03  工业革命发生之谜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解释:英国中产阶级文化透过生物机制传播到社会各个角落?

 

#34:55  我们误解了工业革命,它是否和一时的技术创新关系不大

 

#39:13  穷国与富国的差异真的在于其人口劳动力素质的高下吗?

 

#43:39  批判性地看待所谓“大历史”叙述:社会世界存在多重变量,其中没有因果,只有相关

 



 

References

 

*格里高利·克拉克告别施舍

*彭慕兰大分流

*德隆·阿西莫格鲁、詹姆斯·罗宾逊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严飞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叫魂叫魂:1768年的中国妖术大恐慌

 



 

BGM

 

*Scott Orr - By the Way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kevatta - flirt

*KEITH - All Yours

*future james - pure imagination (dotan negrin x prismatic mantis flip)

*His Name Is Alive - Happy Blues

*Hidetake Takayama - Welcome to You & Me (feat. Sam Ock)

*E e v e e - Everything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17 Jul 2021E55 | 记一场情绪浩荡的离职:被推翻的假设,意料外的收获00:47:08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这是晓宁与Gareth在子非鱼的第三次对谈。此前他们聊过教育,聊过生命,聊过各种天马行空的构想和出人意料的经历。如果听众们还有印象,对这位嘉宾的关键词可能是独立,自由,勇敢,感性……

正如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荣耀与辉煌,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的不舍与迷茫。晓宁最近刚刚结束了一段职场经历,而这段经历从情感上给她以巨大的冲击。她因何而进入这段关系,又因何而离开?当自由职业者进入职场,她收获的是什么,失去的又是什么?

如果你也正在职场中挣扎,特别是饱受人际关系与工作社交的困扰,那么希望这期播客可以给你一个拥抱。


Speaker

晓宁,女,八年读了两个本科的创新教育体验者,互联网大学Minerva School的首届学生,德国总理奖获得者。

晓宁创立了全球公益项目VIVA画出生命,旨在通过生命教育,启发更多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我的探索,成为了一个在50+国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文化公益品牌。

微信公众号:晓宁Carmelita


Highlights

01:05 独立、自由而勇敢的品质,并不能阻碍一个人跳进坑里。

04:06 一位60岁的成功企业家给你演示,一件事情是如何从无到有做起来的。

04:48 两个感性的人相逢,会有一段虚假繁荣的蜜月期,然后就是无尽的冲撞。

06:19 负能量如果无法从心灵上消化,就会物理上留在身体里。

07:40 职场关系到底是一种感性关系,还是一种理性关系?

08:34 我在开始这段工作之前,不知道什么是“职场关系”。

11:08 你开除过人吗?

14:49 当我们使用“利用”这个词的时候,就对市场交易赋予了价值判断。

17:27 我们该如何甄别,对特立独行的向往,对于竞争的恐惧?

20:54 是对方的钓鱼执法,还是自己的选择性忽视?

25:21 处理信息不对称的两种方式:screening和signaling。

28:30 “要面子”无所谓好与不好,但我们需要知道自己要面子。

35:14 所谓“经历与体验”,可能是一种廉价的借口。

38:06 我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BGM

*Yuvi Gerstein - Sun-Kissed Skin

*Vern Matz - Lethe

*Haruka Nakamura - Arne

*Tahiti 80 - Crush!

*illion - HIRUNO HOSHI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27 Nov 2020E30 | 郑勇气:我从深圳来北京,就为骂醒学傻了的北大合伙人00:49:30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Introduction

 

几周前当Gareth决定启动这个系列的对谈时,恰好在朋友圈看到了一篇推送,作者逐年回顾了过去的5年。其中有故事,有感受,有人物,有事业……虽然在“复盘”这个维度上有共鸣,但在内容上却非常陌生:那是Gareth从来没有体验过的一种生活。

 

深圳是勇气的家。她生于斯,长于斯,言谈举止之间有着深深的烙印。创业与做生意有什么区别?互联网公司“赔钱赚吆喝”的行为该怎样理解?教育作为行业,有怎样独特的感召力?

 

又是什么促使她走出舒适区,从深圳北上,来到朔风如刀的北京?北大的CEO与深大的联合创始人,是如何互补,又有怎样的碰撞?

 

欢迎收听这期播客,希望我们都能收获勇气。

 



 

Speaker

 

郑勇气,连续创业者,麻雀语文联合创始人。

 

公众号:正勇气

 



 

Highlights

 

#我之所以开始在意逻辑,是因为要和CEO进行PK。没有逻辑不足以说服他。

 

#为什么要遵循对方的行为模式,而不是批评教育对方,让他遵循自己的行为模式?

 

#做生意就是要“赚钱”,那如何看待“烧钱”?

 

#回看5年前的自己,对“商业”的认识非常低级。

 

#无论是商业上的尝试,还是对教育行业的关注,源头都在于,深圳的中学教育形成了一种很深刻的塑造。

 

#教育应该由更好的人去做。真正好的教育,是把一代人的认知作为基础,让新一代人实现更好的发展;而不是把过去10年东西换一个形式换一个样子,然后灌输给这一代人。

 

#以小学语文为例,我们该如何教授“比喻”?本体、喻体、明喻、暗喻……除了这种堆叠,还有什么方法?

 

#真实的概率分布,我们都不知道。但在起点上,我们可以选择一种善意的预期。

 

#聪明的底层是一种谦逊。

 

#从“知道”到“做到”,之间的gap越来越小。

 

#高考教会了我们很多事情,但大家没有真正理解高考,将其内化为生活中的方法论。

 

#提升沟通能力,是一件边际成本低、边际收益高的事情。

 

 


 

BGM

 

*Scott Orr - By the Way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kevatta - flirt

*KEITH - All Yours

*future james - pure imagination (dotan negrin x prismatic mantis flip)

*His Name Is Alive - Happy Blues

*Hidetake Takayama - Welcome to You & Me (feat. Sam Ock)

*E e v e e - Everything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28 Mar 2021E46 | 论合并——与友台主播的一次漫谈 (feat. 咸柠七)00:55:59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46 | 与友台主播的一次漫谈

 


 

Speaker

 

曹柠,毕业于复旦新闻学院,南风窗记者,播客「咸柠七」主播。


B站/微博:边缘人小曹


 

 



 

BGM

 

*luvbird - february

*徳永英明- Rainy Blue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02 Oct 2020E22 |「人为什么会问为什么?」:博士们的迷茫也有点让人迷茫00:52:11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博士”与“科研”或许是离大多数人都非常遥远的字眼,或者说多数人对其认识都主要来自于一些刻板印象。犹如在讨论企业家时大家总会先想到马云、马化腾,在谈及科学家时人们也总是先想到很多熠熠生辉的名字。


但对学术研究而言,同样有一个“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故事。诺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无数光环之下,是诸多仍在拼搏、奋斗、挣扎的硕士、博士、青年教师,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困难、迷茫、挣扎。


为什么要读博士?是不是要继续读完博士?博士毕业之后做什么?我当初对科研工作怀有的愿景,是被现实击碎,还是因现实而丰满?




Speaker


李知未,也不是很懂大脑的神经科学PhD在读,想突破认知的认知科学研究者


微信公众号自我与人类观察站

播客迷惘青年寻路记




Highlights


*02:20 对每一个读博的人而言,迷茫是必由之路


*04:57 我的迷茫不在于要不要继续读博士,而是在于我现在所研究的学科——认知科学——不能满足我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

 

*07:34 人为什么会主动学习,学习为什么会给人带来快乐?

 

*10:39 夸大是认知科学的一种传统?

 

*13:12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们之所以要这样做,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你知道现在脚踏实地,最后能让你走向星空。

 

*21:46 效率至上的方式并不能够让我幸福;有时候很没有效率的一些事情,也会让我很开心。

 

*23:22 如果一个运动员注定与奥运冠军无缘,他为何还要从事这项运动?

 

*26:42 作为一名跑步运动员,不仅要思考金牌,还要思考自己如何看待跑步,思考自己为什么要跑步。

 

*36:18 当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知道你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你还愿意去研究它,这就是真的喜欢。

 

*41:40 所谓“穿透力”,就是用更少的基础原则去推导出更多的理论。




Reference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

*郭帆流浪地球




 

BGM

 

*菅野よう子-宇宙船はマヒマヒの夢をみる

*Madison McFerrin - Gravity Bounce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Mocky - A.I. LABO

*Mocky - WARM GROOVE

*Shortwire - Reconfig

*UNKLE,Richard Ashcroft - Lonely Soul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12 Sep 2021E60 | 截屏转发聊天记录,算不算侵犯了个人隐私?01:00:05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有两条主线。

第一,什么是跨学科研究?如何开展跨学科研究?本期嘉宾从法学和传播学的合作经验出发,给我们演示了不同学科研究思路的差异与互补之处。

第二,不同社会科学当中,事实判断与价值因素,分别处于怎样的地位?研究者如何回应或回避二者之间的关系与潜在冲突?法学与经济学在这方面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

把聊天记录截屏转发,是对隐私的侵犯吗?我们在平台留下的数据,又该被如何评估价值?欢迎大家来感受一场法学、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的思维碰撞。


Speaker

李欢,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台湾政治大学访问学者


Highlights

02:15 抛开数学与模型,如何写一篇文章?

05:53 所谓法学与传播学的跨学科研究,不是简单地用法学视角去研究传播学问题。


09:21 我们该如何看待“截屏转发”?


10:22 利益保护的两种模式:权利保护vs行为规制。


14:19 套娃警告:截图转来的别人对这篇关于截图的文章的夸赞。


15:04 要讨论截图行为与隐私保护,就要先厘清转发这个行为的底层机制。


19:33 法学论文天然面临价值观上的挑战。


21:02 平台上的“数字劳动”。


27:50 个人隐私保护的滞后,可能是这些年数字经济腾飞的基础之一。


34:20 经济学的克制感,法学的价值判断。


43:50 博士科研训练可以培养研究技法,但价值观却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被塑造。


51:10 写博士毕业论文时,心态的动态变化。


51:44 一位日夜颠倒的博士,在凌晨写完毕业论文时,看日出的感受。




BGM

*Joey Pecoraro - Play It Again

*Ruben Wan - Fleeting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Eddie Higgins - Like Someon in Love

References

[1]李欢.重思网络社交平台的内容监管责任[J].新闻界,2021(03):63-72.

[2]李欢,徐偲骕.隔“屏”有耳?——聊天记录“二次传播”的控制权边界研究[J].新闻记者,2020(09):74-84.

[3]徐偲骕,李欢.平台v.s.用户:谁该向付费 谁该向付费——数字平台与用户之间基于据的经济关系探讨[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05 ).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出品:巨有文化

29 May 2021E52 | 拍电影,卖普洱,缅甸追凶:他怎么就这样念北大?01:26:52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52 | 拍电影,卖普洱,缅甸追凶:他怎么就这样念北大?


 

Introduction

 

这是一期内容出乎意料的播客。这是「子非鱼」开播以来,Gareth录制过程中最感动的一期播客。在邀请思涵当对谈嘉宾时,Gareth设想过很多问题和要点,但最后却彻底沉浸在了思涵的讲述当中。

 

如果你愿意静下心来听听思涵的故事,或许也会收获同样的感动。青年电影导演的澄澈,青年经济学者的感动……应当总有一些情感,也会让你的心弦为之颤动。当情绪退去,当我们回到现实之中,不如再回问自己:我与我的当下,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Speaker

 

王思涵,出生于云南,毕业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年12月从北京大学休学一年参加Semester At Sea环球游学项目,乘船两万海里到访十多个国家地区,足迹从洛杉矶开始一直到叙利亚边境结束。后赴美攻读查普曼道奇电影学院MFA,目前在国内从事影视创作和普洱茶生意。电影《时光慢递》编剧、导演。

 

自媒体账号都叫:梅林的末班车

 



 

Highlights

 

02:20 我大二下结束后休学了,去坐船环游世界一圈。

 

04:33 对电影的热爱让我足以把它拍出来,却躲不过发行过程中的坑。

 

13:13 我在北京雾霾的丁达尔效应里,写出了《风帆》。

 

17:16 说走就走,去了西藏,原来其他人的生活是这样。

 

19:51 旅行无非就最终告诉你一件事情:生活可能是任何样子,但唯独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

 

31:08 我的奇幻漂流:缅甸警察驱车上百公里,帮我追手机。

 

39:33 时空的交错感:我在缅甸警车上追手机,同学们在微信群里聊高数作业。

 

42:24 奇幻故事之二:英国,雨夜,乡村,摩洛哥石油工人。

 

50:44 我们有很多美好的瞬间,但我们没法告诉任何人。

 

57:02 曾经沧海之后,对现实会感到矛盾:更难以接纳了,也更能够接纳了。

 

01:01:51 我热爱的其实不是电影,而是表达。

 

01:06:04 轻易不敢回看自己的作品。

 

01:12:32 学生和社会人,给三年后的自己写信,差别在哪里?

 

01:23:30 冥冥之中的纠错机制,会让我们回到自己应该走的路上。

 



 

BGM

 

*Oui Lele -hope to find my way home

*ROOK1E,J'san - pure imagination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kevatta - flirt

*elijah who - winter coat

*ampoff - Janet

*aimless - long distance

*落日飞车- I Know You Know I Love You

*王思涵-风帆

*929 -渺小

 

MOVIE

 

*时光慢递2019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22 Oct 2021E62 | 怎么和投资人讲剧本杀的故事?学学立暴论够不够?00:57:59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剧本杀已经成为了当下年轻人的“社交新宠”,而剧本杀创业者,似乎也成为了风口上的新职业。

作为剧本杀消费者,你知道八成的剧本杀消费者都和陌生人拼盘玩吗?你知道剧本杀是单身妈妈的最爱吗?你知道北京最好的剧本杀店都在高碑店吗?

剧本杀创业者是如何解构剧本杀的?剧本杀行业是风口还是坑口?剧本杀创业者该怎么和投资人讲故事?

和投资人讲故事的时候怎么立暴论,Gareth课堂开课了。

本期后,子非鱼该周更还是双周还是月更,评论区说出你的答案。

#-----Speaker-----#

严澄峰

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盒子空间创始人兼CEO,剧本杀创业者

#-----Highlights-----#

01:20 剧本杀的底层是电影内容消费

03:00 剧本杀和三国杀狼人杀有什么区别

05:20 剧本杀是游戏吗

08:30 陌生人社交是剧本杀的本质吗?

11:40 10年后00后是喝茅台还是玩剧本杀

12:30  KTV被剧本杀替代了

17:04  再次大胆预测!(内容不宜展示)

21:30  八成的消费者和陌生人玩剧本杀

27:00  好的剧本杀店都在高碑店

29:40  剧本杀的剧本都是从哪来的?

33:14  说了这么久,做剧本杀从哪赚钱

35:00  警惕偷懒的立论方式

44:30  单身妈妈也爱玩剧本杀

50:30  灵魂拷问:子非鱼真的有预言属性吗?

51:30  从“不吃饭会饿死”开始讲故事


#-----Reference-----#

音乐:

Erik Satie-Je Te Veux

JoséGonzález-El Invento

29 May 2021子非鱼E52 | 拍电影,卖普洱,缅甸追凶:他怎么就这样念北大?01:26:58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52 | 拍电影,卖普洱,缅甸追凶:他怎么就这样念北大?

 


 

Introduction

 

这是一期内容出乎意料的播客。这是「子非鱼」开播以来,Gareth录制过程中最感动的一期播客。在邀请思涵当对谈嘉宾时,Gareth设想过很多问题和要点,但最后却彻底沉浸在了思涵的讲述当中。

 

如果你愿意静下心来听听思涵的故事,或许也会收获同样的感动。青年电影导演的澄澈,青年经济学者的感动……应当总有一些情感,也会让你的心弦为之颤动。当情绪退去,当我们回到现实之中,不如再回问自己:我与我的当下,究竟有怎样的关系?

 



 

Speaker

 

王思涵,出生于云南,毕业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5年12月从北京大学休学一年参加Semester At Sea环球游学项目,乘船两万海里到访十多个国家地区,足迹从洛杉矶开始一直到叙利亚边境结束。后赴美攻读查普曼道奇电影学院MFA,目前在国内从事影视创作和普洱茶生意。电影《时光慢递》编剧、导演。

 

自媒体账号都叫:梅林的末班车

 



 

Highlights

 

02:20 我大二下结束后休学了,去坐船环游世界一圈。

 

04:33 对电影的热爱让我足以把它拍出来,却躲不过发行过程中的坑。

 

13:13 我在北京雾霾的丁达尔效应里,写出了《风帆》。

 

17:16 说走就走,去了西藏,原来其他人的生活是这样。

 

19:51 旅行无非就最终告诉你一件事情:生活可能是任何样子,但唯独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样子。

 

31:08 我的奇幻漂流:缅甸警察驱车上百公里,帮我追手机。

 

39:33 时空的交错感:我在缅甸警车上追手机,同学们在微信群里聊高数作业。

 

42:24 奇幻故事之二:英国,雨夜,乡村,摩洛哥石油工人。

 

50:44 我们有很多美好的瞬间,但我们没法告诉任何人。

 

57:02 曾经沧海之后,对现实会感到矛盾:更难以接纳了,也更能够接纳了。

 

01:01:51 我热爱的其实不是电影,而是表达。

 

01:06:04 轻易不敢回看自己的作品。

 

01:12:32 学生和社会人,给三年后的自己写信,差别在哪里?

 

01:23:30 冥冥之中的纠错机制,会让我们回到自己应该走的路上。

 



 

BGM

 

*Oui Lele -hope to find my way home

*ROOK1E,J'san - pure imagination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kevatta - flirt

*elijah who - winter coat

*ampoff - Janet

*aimless - long distance

*落日飞车- I Know You Know I Love You

*王思涵-风帆

*929 -渺小

*五月天-知足

 

MOVIE

 

*时光慢递2019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25 Jul 2021E56 | 主播变身回答者,第一个问题是子非鱼为什么叫子非鱼?00:48:41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56 | 主播变身回答者,第一个问题是子非鱼为什么叫子非鱼?(feat. 知行小酒馆)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是一次串台,由“子非鱼”与“知行小酒馆”联合推出。在录制之前,双方并没有预设对话过程中的角色和任务;但从后验的视角来看,Gareth从平时的提问者转变成了输出者。

雨白和Gareth从“子非鱼”名字的由来谈开去,涉及到了诸多此前很少提及的问题。比如作为主播,Gareth如何看待评论区的差评,是否会有battle的冲动?作为表达者,是否接受被误读的宿命?其隐藏的作为投资人的一面,与科研主业之间有怎样的关联?

期待大家听完这期播客,也能完成一次自己的采风。


Speaker

雨白,有知有行App主编,「知行小酒馆」播客主播

当过文化旅游记者,制作过读书电视节目,现在在为普通投资者富起来做一些微小的努力

知行小酒馆: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013f9f58e2f7ee375cf4216?s=eyJ1IjogIjVlYTY5YWRjNjhhMTY4MmY2N2QwYTcxZiJ9



Highlights

02:33 “子非鱼”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03:59 很多所谓的“讨论”,从开始就注定了无法正常进行。

04:30 主播的表达自由,听众的评论自由。

05:50 戒烟的最大诀窍:从现在开始。

07:42 如何区分这两组概念:优质偶像vs立人设,双箭头的爱vs媚粉?

09:23 互联网冲浪多年的大V,依然可能被评论牵动情绪。

10:23 表达者与表达,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2:04 不同行业的从业者,最近从不同的现象出发,都感受到了当代白领的孤独。

15:33 学术是崇高的,但科研工作者就是普罗大众。

16:23 学术的体验:没有对手,没有前方,没有后方。

18:05 我只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大家却将其解读为“坚持”。

19:23 “躺平”“内卷”等词汇,容易让人陷入“文字障”。

22:41 经济学如何研究微博?

28:43 大厂运营负责人想的问题:这个事情如何让1万个人做好?

31:23 《资治通鉴》里的经济学洞见。

33:21 学术式吃瓜的方法。

34:20 饭圈并不一定低智,大家也可以是在消费。

36:11 刷微博的时候,有没有那种昆山日落、沧海月明的平衡感。

37:12 对学者而言,很多行为是在采风。

38:33 一倍好与十倍好的事情。

40:45 朋友帮我体验了自己所没走的路的风景。

43:52 历史不能帮你预测未来,但可以帮你验证方法。


BGM

*Josh Leake - A Quiet Departure

*E e v e e - Everything

*Justin Hurwitz - Herman’s Habit (From"La La Land"Soundtrack)

*kevatta - flirt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13 Nov 2020E28 | 寒冬中的北大创业者: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要懂得把钱当做钱00:42:22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

加入听友群

 






 

Introduction

 

最近时值岁末,大家陆陆续续都开始进入了年终状态:总结,复盘,反思……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大家想必也会有别样的思考与收获。同时2020年也是Gareth本科毕业五周年,他的同学和朋友中,有很多人已经经历过工作的更替,事业的浮沉。

 

所以Gareth决定启动一个系列对谈,核心主题就是谈谈过去这一年、谈谈过去这几年。以一种抽离的视角,用今天的自己去回看往日的自己。一路走来,我们都见到了什么,又错过了什么。

 

本期播客的嘉宾对此应该很有话语权。他从2017年开始投身本轮创业的浪潮,时至今日经历过行业周期的几度冷暖。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短板分别是什么?创业这些年最深刻的教训又是什么?

 

 


 

Speaker

 

严澄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盒子空间创始人兼CEO。

盒子空间是大学生校外第三空间品牌

 

 


 

Highlights

 

#当初创业的一大动力,是看到了ofo的辉煌,感觉创业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

 

#竞争太过激烈可能导致的问题时,双方一起偏离了最优决策,在错误的路线上共同沉沦。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你以为对方是竞争对手,其实在对方眼中你什么都不是。

 

#定义自己的企业,要基于自身比较优势,而非跟着别人起舞、喊一些虚妄的口号。

 

#疫情让人充分认识到,世界的大部分东西,你都不可控;不要把自己想象得那么无所不能。

 

#疫情期间公司没有业务,只好把自己变得健康一点:我减掉了40斤。

 

#打牌时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忽略了事实上的风险,总是认为“自己能行”。

 

#要把钱当钱,但又不能眼睛里只有钱。

 

#顶级商人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其实是真诚。

 

#不要妄图在事后总结一些似是而非的规律和论断,因为对于事实如何,我们都一无所知。

 

#商业团队第一性的,是要让大家能够挣到钱。

 

#过去几年最深刻的变化之一,就是对“事实”的关注和强调。

 

 


 

 

BGM

 

*大和田慧- A Part of Me

*山根麻以- Blue

*EGO-WRAPPIN' - That's What I Need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His Name Is Alive - Happy Blues.mp3

*kevatta - flirt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30 Oct 2020E26 | 经济学博士去银行存定期,于是被嘲讽【理财特辑(上):可转债、基金】00:37:58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

加入听友群

 




 


 

Introduction

 

作为一名金融学学士、经济学博士,Gareth对股市、理财却基本上一无所知。日前去银行办手续时,柜员的一番话引发了他的思考:定期利率低于通胀率,存钱就是亏钱,理财已经成一种必备技能。

 

与此同时,我们身边从来不缺财经知识,微博、知乎、抖音上有铺天盖地的股神、牛散、深度好文。但具体到如何操作,我们却好像依然很茫然。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阿潘老师,实打实的资深股民,同时也是财经内容创作者。Gareth把抽象的理财问题变成了一个简单提问,抛给了他:此时此刻,我的银行卡里有500元,我下一步该做什么?

 



 

Speaker

 

阿潘,男,北京大学金融学学士、会计学硕士。

资深股民。

 

公众号:阿潘谈股市

视频号:阿潘谈股市

抖音/快手/小红书:北大阿潘财经笔记

 



 

Highlights

 

*对个体而言,定期存款是一种已经落伍的理财手段。

 

*专业知识与理财实践之间有巨大的鸿沟,学金融、学会计的人,往往对理财一无所知。

 

*钱应该分成不同的账户,分别对应不同的需求。比如,一部分钱的核心使命在于保持流动性,此时其收益并不重要,赚点利息只是聊胜于无。

 

*市场机制会让套利机会趋近于零。反过来,如果想套利,就要找非市场机制运作的局部——比如可转债的抽签机制。

 

*对监管机构而言,1个人操作12个账户,和12个人各操作1个账户,有什么区别呢?

 

*ETF基金既然追踪的是大盘指数,为什么不同基金的表现还会不同呢?

 



 

BGM

 

*Sam Ock - Here I Go

*Sam Ock - Rest Easy

*Nappy Roots - Good Day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kevatta - flirt

*E e v e e - Everything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20 Mar 2021E45 | 博士跟博士一起聊天为什么容易不说人话00:46:54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45 |博士跟博士一起聊天为什么容易不说人话


Introduction

“子非鱼”作为一档泛文化类播客,其实很少邀请做科研的同行。原因之一在于,博士与博士对话,就很容易不说人话。本期播客的嘉宾是例外。Gareth最早认识声巧是通过微博,他经常分享各类论文,并以大部分人能看懂的语言将其表述出来。

Gareth对于这种乐意提供公共品的同行一直怀有敬意,这期播客也可以说是“蓄谋已久”。欢迎大家走进一段不说人话的对话,听听经济学和政治学博士唠嗑的时候,都在关注些什么。


Speaker

林声巧,政治学博士在读,学习理解中国的人和事,热爱吃饭和学习,和拯救世界保持距离。

微博:林声巧



Highlights

#做研究为什么要调研?

#我做研究的习惯,是首先要确认“这个事情是真的”。

#量化研究与案例分析如何融合?

#有别于量化方法的培训模式,调研和案例写作有什么方法论?

#定量的论文写起来像说明书。

#研究偏好转向:从漂亮的研究,到重要的问题。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不是这个学科最顶尖的人。

#大部分人读博的使命感不是来自于拿诺奖,而是为自己学习。

#以一篇论文为例:什么是开了一个好头?

#国内顶尖博士项目与海外高效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政治学研究非常强调context。

#学者的意识形态,研究的意识形态。

#在英文语境下写的论文贡献,在中文语境下可能就是个常识。

#政治学的包容性。

#经济学关注效果,政治学在意原因。


BGM

*Pages - If I Saw You Again

*Mr.KiD - Improvisation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kevatta - flirt

*韩雨佳,吴三畏-春逝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16 May 2021E51 | 创业、投资到学术,没有哪段是弯路00:50:13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大家或许听说过很多人从选择学术到放弃学术的历程,以至于现在读博的第一课都是“劝退学”。然而本期播客的嘉宾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于香港求学,而后投身创业,几经尝试后投身投资,而后决心考研、投身政治学研究。

 

这种从实业到学术的逆向路径,底层的动力是什么,关键的转折点又是什么?本期嘉宾给我们展示了人生的另一种理解:没有一段旅途是弯路,没有一段经历是虚度。它们最终都是一种给养。

 



 

Speaker

 

Will,前创业者、投资行业从业者,今年八月入学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

 



 

Highlights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内卷的浪潮里,依然可以有不卷的小圈子。

 

#意识到问题却没找到答案,比没有意识到问题更痛苦。

 

#有时候看似走上了另一条路,其实只是在为心里的路做铺垫。

 

#等我有钱了,再去做艺术。现实却是,他们有钱了之后,并没有回到艺术。

 

#创业,投资,科研,艺术,都需要人或多或少的“变态”。

 

#我天然地喜欢后海,不喜欢三里屯和SKP。

 

#我既往经历的一大特点就是高开低走。

 

#我想为别人做一些事情。

 

#有工作经历后再投身学术研究的学者,这段经历会投射在其学术品味里。

 



 

BGM

 

*asokah. - relief

*LAKEY INSPIRED - Find A Way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22 Dec 2020E34 | 【请回答2020】财富新密码:盲盒是00后的茅台?00:55:56

本条声音为喜马拉雅年度播客对谈活动“请回答2020”特别节目,一起回顾这纷繁复杂的一年,也感恩听友们的一路相伴。关注主播并在此条声音下评论,即有机会获得AirPods。

主播将在12月23日20点在评论区抽取一位获奖听众,奖品由@喜马播客圈统一发放,获奖后会私信告知奖品领取方式~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在今年的最后一期子非鱼里Gareth将和老朋友雾月大人一起2020年做一次年终盘点我们将从2020年一整年的感受谈开去聊聊经济复苏暴雷互联网反垄断跟泡泡玛特

我们将听到金融市场和现实生活的割裂为什么导致了金融从业者情绪上的割裂为什么今年大家再也听不了互联网鸡汤了泡泡玛特的上市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说“富贵逼人不自由”而富贵名声到底又是怎么把人裹挟住的

2020年诸多不易也在此祝大家新年快乐我们明年再见

 



 

Speaker

 

雾月大人北大光华本科,清华经管MBA。前央企投资经理,现私募基金投资经理。B站财经视频up主。

 

微信公众号、抖音、B站:雾月大人

 



 

Highlights

 

#01:55 今年的两个关键感受躺赢跟FOMO

 

#12:42 数字上经济仿佛已经腾飞了生活似乎还没有变得更好

 

#25:16 近期大家还是要警惕债务风险

 

#27:!7 目前大家包括反垄断在内的对于互联网企业的这一轮争议,其实是处在一个巨大的反思浪潮之中。

 

#30:53 我们狭义的认为去研究卫星或者发射火箭的创新是一种更高尚的创新,其实是我们对创新的认识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上。

 

#39:44 一个基本的判断技术的突破目前正处在酝酿期

 

#45:42 世代的消费能力已经悄悄超过了人们的一般认知

 

#48:30 “如何找到下一个茅台”的潜在要求是我们在看待现象时要怀有一种开放的态度,去把握事情背后的逻辑。

 

#51:58 一个人如果不施加额外的能量去学习,那么这个人的认知域先天就会逐渐的收窄。

 



 

BGM

 

*Background Corporate Tech Loop

*Maroon 5 - Happy Christmas (War Is Over)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加入听友群


 

06 Nov 2020E27 | 买入卖出时请自省一下,自己是不是疯了【理财特辑(下):股票与区块链】00:56:37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

加入听友群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是阿潘老师与Gareth对话的下半期。在本期当中,阿潘老师以举例的方法,介绍了自己在炒股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分析思路和判断方法。

 

而Gareth的问题则指向其反面:这套方法是否可以习得?如果可以习得,为什么证券分析师们没有这样做?推广开去,当我们在讨论选股票、选基金的时候,值得被讨论的内容有哪些?判断与误判,信息与谣言,究竟该如何甄别?

 

对话的最后再次谈到了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和成本分别是什么?如果我们要应用区块链,其应用范围又是由什么设定的?


 


 

Speaker

 

阿潘,男,北京大学金融学学士、会计学硕士。

资深股民。

 

公众号/视频号:阿潘谈股市

抖音/快手/小红书:北大阿潘财经笔记

 



 

Highlights

 

*选股票的思路之一,就是环顾四周:大家在吃什么,喝什么,开什么品牌的车?

 

*从元气森林到代糖,从共享单车到凤凰,从口罩到熔喷布。当疫苗问世的时候,涨的不仅有医疗板块,还有冷链物流和医用玻璃。

 

*短期波动会干扰大家对于长期趋势的信念。比如油价一路走低的时候,大家会误判新能源汽车的未来。

 

*所谓“判断”“信念”,其实就是你对未来的想象。比如当你看到第一代iPhone时,是否会认为,这在未来将走进千家万户?

 

*上述涉及的内容和方法,证券分析师难道不掌握吗?

 

*有分歧才有机会。当大家观点非常一致的时候,利好空间就基本走到了尽头。

 

*各种非市场化机制的存在,使得资本市场的“一碗水”并没有端平。

 

*跌了我认为它能涨回来,涨了我认为它能涨得更多。行为金融学早就发现,人们在股票市场的操作极为昏聩。

 

*阿潘操作失误的一个案例,归根结底还是时机的把握。

 

*区块链的应用场景非常稀缺。它确实是去中心化的,但代价是低效和能耗。反过来说,区块链发挥作用的场景应该具备如下特征:在该场景中,去中心化如此重要,以至于人们愿意忍受它的低效。

 

 


 

BGM

 

*Julia Sheer,Jon D. - Little Talks

*Lone Catalysts - Two's Company and Three's a Crowd

*His Name Is Alive - Happy Blues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E e v e e - Everything

*His Name Is Alive - Happy Blues

*清浦夏実- Over The Rainbow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13 Mar 2021E44 | 如果你也挣扎于生计,没有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情00:42:22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44 | 如果你也挣扎于生计,没有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情

 


 

Introduction

 

不知从何时起,流行着一种唏嘘和感慨:我一点也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如果当初遵从自己的兴趣,做了XXX,那现在就会快乐得多。

 

本期播客Gareth邀请了李朴涵,一位硅谷的工程师(俗称“码农”),同时也是一位访古爱好者。希望他能够给大家呈现一种状态,即工作与生活如何在一致的框架下展开。

 

在今年年初的线下活动中,有位听众提问时,对“我挣扎于生计,没有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情”而苦恼。Gareth想借此机会再次回答她的问题:谋生和爱好,绝大多数时候都是两码事;不要因为虚构的理想状态,给自己平添烦恼。

 

 


 

Speaker

 

李朴涵,访古爱好者,硅谷工程师。

 

 

Highlights

 

#对访古感兴趣的起源:想捡几片上个世纪的瓦。

 

#参观古建筑时的一道光,瞬间可以营造出神圣与庄严。

 

#本来去年要去黄州cosplay《赤壁赋》。

 

#“潭中鱼可百许头”现在依然是能看到的。

 

#对某些古建筑,我其实感觉不修为好。虽然这只是圈地自萌的一种想法。

 

#破坏性修缮,保护性拆除。

 

#我可以从理性上认知梵高、莫奈,但难以从感性上充分共鸣。

 

#经济学、法学都是总体性视角,而考古则有鲜明的属地特色。

 

#访古爱好者的集邮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越是永爱发电的事情,越需要激励设计。

 

#谁说工作内容与个人爱好必须是一致的?

 

#工作就是为了赚工资而忍受disutility的过程。

 

#“打法”与“活法”到底是一张皮还是两张皮,没有高下之别。

 

#不要构造虚幻的美好,而让自己多了莫名其妙的悲伤。

 

 


 

BGM

 

*細野晴臣- I Love How You Love Me

*Emily and the Woods - Never Play

*Joe Pass - My Romance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Mr.KiD - Improvisation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20 Nov 2020E29 | 张琳:“暴得大名都留给你们,我只想要时代的加更券”00:44:48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

加入听友群

 






  


Introduction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了「子非鱼」的“始作俑者”张琳。在疫情期间,张琳给Gareth打电话,邀请其在“有文化电台”录制一期播客,由此开启了Gareth每周被催更的打工人岁月。

 

播客是张琳一直想做、却又迟迟没有做的事情。为什么她在疫情之中痛下决心,决意启动这个项目?回看过去的一年,疫情除了带来困难,是否也给人以勇气?

 

再进一步回溯,作为一名清华学生,张琳为什么从来不按清华的套路出牌?她的这种“成全他人”的爱好又是从何而来?

 


 


Speaker

 

张琳一个巨有文化的董事长

 

微博/B站:@张小年本人

 


 


Highlights

 

#之前一直感觉自己不配做这件事,疫情却让我发现其实大家都在闲着。那为什么不试试呢?

 

#我从没被谁知道,所以也没被谁忘记。在别人的回忆里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

 

#张琳为什么会这样想?我们当然可以说“命里带来的”,但从经济学视角来看,这是一种廉价的解释。

 

#从初中到高中,发现自己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于是只好转换角色、去做一个搭台的人。

 

#“好处”可能只是副产物,而不是源动力。

 

#有人喜欢“赛马”,有人喜欢“相马”。

 

#播客是一种平等、平和、生活化的视角。

 

#当我看到我的朋友暴得大名、上热搜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一种悲凉感。

 

#人们对两种论述情有独钟:用一个框架来解释一切的宏大叙事;对大事件细节叙述所营造的在场感。

 

 


 


Books

 

图书:

梁文道常识

高阳粉墨春秋

施展枢纽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诗歌:

顾城早发的种子

 




 

BGM

 

*Susan Wong - Killing Me Softly

*Noah - Airport Bar

*谭咏麟-朋友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future james - pure imagination (dotan negrin x prismatic mantis flip)

*kevatta - flirt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18 Jun 2021E54 | 我与教育:热爱、拓荒、保持距离00:55:29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54 | 我与教育:热爱、拓荒、保持距离


Introduction

陶晨毅在年初时发了一条朋友圈,对整个教育培训行业做出了非常悲观的预测。彼时疫情所带来的线上教育红利还在发酵,巨头与资本的布局如火如荼。Gareth一直很好奇,她为什么敢于预测,为什么这样预测,为什么要将其发在朋友圈?

这期播客从教育谈起,但内容远不止教育。拓荒与造反的差异是什么?为什么要与热爱的事情保持距离?自我积累与自我消耗的差异是什么?希望大家都能感受到一种共鸣:群山正在召唤,而我必须出发。


Speaker

陶晨毅互联网产品新人,风险投资新人,业余公众号写手。曾投身于K12在线教育创业和互联网产品策划。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本科,其间gap一年。

微信公众号:陶晨毅

知乎:陶晨毅

即刻陶晨毅目前在杭州


Highlights

02:12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发了一条朋友圈,对整个教辅培训行业做出了极为悲观的预测。

03:37 我可以为了教育本身的价值,在某些商业化做法上妥协。但有些公司已经超出了我的底线。

04:54 为什么敢于预测?因为教育背离了它的本质。

05:56 读书——高考——大学——当中学老师,我认为这个循环不合理。

07:59 教育成本是阻碍生育的重要原因。

09:55 现在的政策有用吗?教育行业历来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11 越减负越增负,如何走出怪圈?

12:17 教育对于社会的目的,是提供合格的公民。

17:24 我预判了这场风暴,但是没有做空。

18:17 很多课程并不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是给学生灌输一套理念。

22:22 让企业去承担公共品职能,是不现实的。

27:16 什么是教育中的coach?

32:16 我热爱教育,但在择业上我希望适度远离教育。

34:50 当一件事意义很大,却又少有人做,我会感受到使命感。

38:55 我喜欢拓荒,不喜欢造反。

44:25 我对探月学院的看法为什么有变化?

47:05 我很幸运,自己在历史之中。

47:56 我们在自我积累,还是自我消耗。


BGM

*Joe Pass - Everything Happens to Me

*David Bowie -"Heroes"

*Alternative Jazz Lounge,New York Lounge Quartett,New York Jazz Lounge - Sunday Jazz

*Lovisa - Blue In Green

*Red Garland - I Know Why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24 Nov 2021E65 | 随机游走x子非鱼 关于因果推断——从诺奖谈开去01:33:41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2021年10月11日,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经济学家David Card,以“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性的贡献”、经济学家Joshua D. Angrist和Guido W. Imbens,以“在因果关系分析方面的方法论贡献”共同获得这一奖项。

虽然诺奖评委会专门区分了三位获奖者的贡献以及获奖比例,事实上三位学者的研究有很多交叉,因此,也有人把此次诺奖称为“因果推断的胜利”。

作为一种计量方法,因果推断究竟对经济学有什么重要意义?此次获得诺奖的三位经济学家究竟在因果推断领域作出了哪些贡献,又会对社会科学研究未来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政治经济学和统计方法的学者又是如何看待此次诺奖的呢?

对于这些问题,Gareth、老徐、王也在本期客中聊了聊他们的看法。

#-----Speaker-----#

@Gareth

《子非鱼》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

@王也

纽约大学政治学博士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后

@徐轶青

《随机游走》主播

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

#-----Highlights-----#

01:02 2021诺贝尔经济学奖回顾

04:00 为什么政治学很容易接受了因果推断

09:57 社科研究方法的“民主化”

23:42 经济学研究的转变

26:52 Reduced form方法面临的危机

44:15 社会科学与业界的合作与联系

57:46 还会出现重大的方法论突破吗?

01:14:52 最近一项关于工具变量的研究

01:23:40 因果机制的研究

01:29:24 经济学诺奖对政治学的影响

注:16:29 提到的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应为2019

#-----Reference-----#

音乐:

* But Beautiful-Bill Evans

*Gymnopedia-NTH Combo

*Je te veux-Satie


23 Oct 2020E25 | 社会学视角下的泰坦尼克号与无处安身的中国话剧01:08:28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加入听友群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的嘉宾是清华大学社会学专业在读博士生梦梦。相比于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比较容易“顾名思义”的学科,社会学给人的感觉却是“不明觉厉”: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吗?社会学专业出身的人以后可以做什么?

 

Gareth和梦梦的对话就从这里出发。他们以泰坦尼克号为例,向大家展示了什么是社会学的分析框架,什么是社会学中所谓的“结构”视角,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又该如何融合。

 

梦梦被自己导师称为主修戏剧学,辅修社会学。作为一名社会学博士,为何对戏剧如此着迷?为戏剧而行遍天涯的她,如何看待当前中国戏剧发展的现状,又准备如何从社会学视角出发,对中国戏剧的未来做出回答?

 



 

Speaker

 

梦梦清华大学社会学专业在读博士生

 



 

Highlights

 

*开学第一课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不要先试图搞清楚社会学是什么。我做了那么多年的社会学研究,大家问我什么是社会学,我都很难用一句两句去解释清楚。”

 

*从社会学的角度去看《泰坦尼克号》,冰冷的伤亡数字值得进一步解构:男性和女性、老人和孩子……不同群体的人为何伤亡率有所不同?

 

*在灾难发生的时刻,社会学的视角让我们具备一种视角,区观察到人性的光亮。

 

*泰坦尼克号上坐的不是原子化的个体,而是有明确阶级差异的鲜活的人。

 

*费孝通“差序格局”的理论之所以有意义,在于他既回应了历史,开启了未来

 

*城市居民离开了土地、不再务农,但“乡土中国”的逻辑却依然在发挥作用。

 

*如果一定要解释我为什么喜欢戏剧,那最好的解释只能是“偶然”。

 

*当你走进剧场时,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都是陌生人,却在那个空间、那个时间拥有了共同的情感表达。

 

*戏剧在中国所面临的发展瓶颈,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产业问题,而是牵扯到中国人如何对公共关怀进行表达。

 

*当你在慕尼黑看话剧看睡着了,旁边的观众会很关切地问:你刚刚为何睡着?

 

*人人网倒下之后,中国的社交软件似乎一直存在一个空洞,没有被填补。微信和微博并不足以填补原来人人网的空白。

 

*当下发生的一切,其底层驱动力可能早已被前人描述过,只是我们没有察觉。

 

*定性和定量研究之间没有壁垒,我们要做的是融合。导师会鼓励我,不要浪费现有的数据资源。

 

 


 

BOOKS

 

*费孝通乡土中国

*严飞社会学的想象力」

 

 

BGM

 

*石塚徹- Spark

*Cujo (Amon Tobin) - Fatass Joint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Thomas Hanreich - Rooftop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18 Dec 2020E33 | 赵英男:现在还在看选秀的韭菜真的要反思一下自己了01:02:28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

加入听友群

 



 

 


 

Introduction

 

丁真火了。我们该如何理解丁真,如何理解丁真的走红?对丁真的怀疑与否定,是否来自于“男权”的顽固?但如果年轻人都以丁真为榜样,结论是否会指向“读书无用论”?

 

丁真作为一个个体,是简单和纯粹的。但如何看待丁真、如何解读丁真现象,则蕴含着深刻的价值取向。我们该如何理解网红经济、流量变现、个人IP?这究竟是一种稳健的谋生手段,还是特定年代、特定时期的昙花一现?

 

再推广开去,当我们翻看微博热搜榜单时,有没有想过热搜内容为何是现在这样?练习生质量一路走低,选秀类节目为什么依然大行其道?《奇葩说》走到第七季,是一种成功,还是一种悲哀?

 

欢迎收听本期子非鱼,Gareth对话赵英男,圈外人和圈内人从丁真谈开去,思考中国的文娱综艺究竟走在怎样的路上,接下来又将走向何

 



 

Speaker

 

赵英男奇葩说辩手巨有文化的创始人

 

微博@赵英男真好




 

Highlights

 

#丁真的走红折射出的产业结构变化究竟是不是一种产业进步这还需要打一个问号

 

#网红成为一个职业发展选择或者是迅速获取财富的途径有哪些可能性是需要考虑跟担心的

 

#现在有太多把素人变成KOL的渠道了上一次有这种繁荣景象时很快行业就凋零了

 

#某种程度上梦想的泡沫对人的潜在伤害会比经济的泡沫更大一些

 

#也许随着行业的自我演进,再加上政府的规范,两者合起来是会让行业向好发展

 

#奇葩说之后已经好多年没有令人激动的综艺节目出现了

 

#希望我的合伙人能成为下一个马东背后的女人

 

 


 

BGM

 

*m6ke,Shiloh - in your imagination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kevatta - flirt

*Maroon 5 - Happy Christmas (War Is Over).mp3

*wünsche - Birds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30 Aug 2021E59 | 我请来一位流量操盘手,让他翻译翻译什么叫增长00:48:54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Gareth一直很抗拒抖音,虽然手机上安装了APP,但一直没有注册账户。直到为了与大令聊这期播客,Gareth深度体验了抖音,还专门学习了以郭老师为代表的亚文化。

这期播客从流量、增长和焦虑谈开去,但实质内容并非关于这些名词。Gareth和大令的讨论核心在于:我们与我们所从事的事情,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种关系又是如何动态演进的?

经过这期播客的讨论,Gareth最大的收获在于:批判看起来理直气壮,实则是一种理解不能的愤怒。所以无论面对何种亚文化现象,最好的出发点是尝试着去理解。







Speaker

大令,社交创业公司合伙人

增长黑客

B站:大令Daling






Highlights


00:20 为了录这期播客,Gareth专门去学习了郭老师现象。

01:05 抖音有何NB之处?

06:11 做增长是让人成瘾的。

07:19 大令的成功经验:一起拉X。

09:52 有了爆发式增长的体验,回到基准线之后,就会焦虑。

11:46 我们该如何理解蜜雪冰城?

16:17 焦虑的来源:很重要,但又没有方法论。

19:14 广告内容化vs内容广告化。

21:48 我的员工离职率特别高。

24:28 与实体消费品相比,社交APP推广格外难。

25:00 我的手机有一个APP分类,叫“竞品的墓园”。

26:26 浅谈元宇宙。

28:11 水总要汇聚到洼地,钱总要被拿去炒一个标的。

29:56 在这份工作之前,我与流量和增长毫无关联。

33:48 如何把《子非鱼》播客炒一炒?

37:51 抖音的实质是发挥算法的杠杆作用。

38:07 快手与抖音的差别何在?

43:24 郭老师何以成为亚文化?

43:13 批判看起来理直气壮,其实是一种理解不能的愤怒。

47:06 我变得没有梗了。





BGM


*Bladverk Band - Foliage

*Hara Noda - Anew

*Hara Noda - Night Falls

*Joey Pecoraro - Play It Again

*Wendy Marcini - Late Summer Winds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出品:巨有文化


11 Dec 2020E32 | 东北!北国的香港?00:59:50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

加入听友群

 


 

 


 

 

Introduction

 

从“共和国长子”到“经济增长失速”,东北何以发生此种巨变?东北曾经领先,而后被超越。如果历史可以重演,那东北反超的机遇在哪里?

 

东北此前的辉煌是不是一种偶然?东北的现状是一种理性回调,还是一种终极陨落?当我们讨论东北振兴时,“振兴”一词蕴含了怎样的底层假设?

 

回到问题的起点,当我们在讨论东北时,东北究竟指什么?当被问及家乡时,很少有人会说自己是华南人、华北人、西北人,但很多人会说自己是东北人。

 

本期播客,Gareth邀请了子非鱼的老朋友、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汉洋,跟我们一起聊聊东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Speaker

 

汉洋,泛化智能CEO,播客「社会人科技评论」、「怪物尚志MonsLog」主播

 

微博@MasterPa

 



 

Highlights

 

#松花江从哪座城市穿流而过?沈阳、长春、哈尔滨哪个更靠北?

 

#当我们讨论“东北”时,“东北”指代的区域究竟是哪里?当我们讨论北方与南方的时候,是否把东北从北方排除了出去?

 

#东北是一个很晚才形成的地缘概念。

 

#东北作为一个整体,其细分的程度远不及江浙沪。狗肉馆子可能开在西餐厅边上。

 

#东北的开发很晚,但东北的工业化很早。

 

#要讨论东北的现在和未来,必须先明确东北的过去。

 

#东北的核心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东北的年轻人不想在东北呆着了。

 

#所谓陨落、塌陷与振兴,需要先明确一个问题:东北的应然状态是怎样的?

 

#如果昨日的辉煌是异常状态,那今天的“下行”就是一种正常的回调。

 

#政策研究者总是希望能够做些什么,于是就会忽略很多硬约束,执意提出自己的方案。

 

#共享单车在广州能骑一年,在东北只能骑八个月。这就是自然环境的硬约束。

 

#把“投资不过山海关”归结于“东北营商环境就是不行”,是一种廉价的讨论。

 

#东北人首先要活用东北的文化,野狼Disco是很好的例子。

 

#很多问题被表述出来的时候,已经隐含了很强的预设。文字表达总是充满了陷阱。

 

#对于东北问题,其他区域的中国人不应该置身事外。东北问题如何解决,决定了之后中国如何解决类似问题。

 

#“满铁”资料是一份难得的东北历史日记。

 

 


 

BGM

 

*m6ke,Shiloh - in your imagination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kevatta - flirt

*future james - pure imagination (dotan negrin x prismatic mantis flip)

*Sleevenotes - Intro (The Pain of Nostalgia)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11 Jun 2021E53 | 建筑师靠什么走红,土豪砸钱可以吗?00:49:43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53 | 建筑师靠什么走红,土豪砸钱可以吗?


Introduction

本期嘉宾来自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行业:建筑设计。这个行当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别耀眼的巨星,占据了多数重要舞台;第二,我们的生活与建筑息息相关,但背后的建筑师却通常湮没无闻。

在这期播客里,Gareth希望和嘉宾一起探索:建筑师的成长之路上,助力是什么,阻碍是什么?输入是什么,产出是什么?过程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直到最后,建筑是什么,建筑师是什么?


Speaker

王淼鑫,加州州立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学学士,前某外国私人事务所建筑师助理。


Highlights

01:21 虽然我时至今日依然热爱建筑设计,但回头看当时的决策依然有些鲁莽。

03:17 在封建时代,建筑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05:03 一个好的建筑设计师,必须要有“定位”。

07:04 当我们不知道路径时,要习惯性地去看既有成功案例。

09:34 建筑师的成长需要实践、经验和年份。

21:11 耐心是我的建筑师生涯的第一课。

24:02 机会不容易找,但其实我也没想去找。

25:30 “中国建筑”为什么一定要看过去和历史?为什么不能着眼当下和未来?

27:09 外卖员的图书馆。

32:25 建筑师的成长与学者类似,但却并不总是能找到好的导师。

37:30 时间让我从愤怒走向了平和,从情绪走向了动作。

41:59 建筑是一种对生活的优化。


BGM

*FKJ - Ylang Ylang

*Casey Abrams,Haley Reinhart,Morgan James - All About That Bass(Postmodern Jukebox European Tour Version)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22 Jan 2021E38 | 跟UP主可妈可吗一起聊代孕以及骂薛兆丰00:46:14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38 | UP主可妈可吗一起聊代孕以及骂薛兆丰

 


 

Introduction

 

在邀请B站著名UP主可妈可吗坐客本节目之后,郑爽代孕弃养事件被曝光了。

于是我们以代孕为切入点开启了此次对谈,一起聊了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下,代孕意味着什么?代孕合法化是不是合理?明星目前的社会经济地位到底是不是一种泡沫?我们总是说马克思主义很脱离实践,我们讨论的很多设想是否过于理想化

当然在对谈尾声,我们也就可妈在B站发布的一条批评「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的视频,聊了聊UP主、平台跟恰饭的相关话题。

 



 

Speaker

 

可妈,清华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经济学在读博士、知名up主

 

B站可妈可吗

 



 

Highlights

 

#代孕不应该投入到市场和商业使用当中,应该在实验室里就止步了

 

#当初之所以要找一块地,就是为了精神逃亡,为了自我流放。

 

#绝对的自由一定会带来绝对的剥削和绝对的不自由

 

#明星可能就是一个真正的行走的资本,人和资本已经完全绑定,

 

#明星所获得的一切工资和利润来源都是在分割生产部门的剩余价值。

 

#我们总是说马克思主义很脱离实践,是因为我们的很多设想过于理想化

 

#市场经济就像一个撒出去的网泼出去的水,你很难再把它收回来。

 

#美国也要反垄断,中国也在说反垄断,其实从底层上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

 

#薛兆丰的那本书里,他的逻辑和严谨程度也太差了

 

#很多平台都在侵占普通劳动者的无偿劳动。

 



 

BGM

 

*ROOK1E,J'san - pure imagination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future james - pure imagination (dotan negrin x prismatic mantis flip)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加入听友群


05 Apr 2021E47 | 学新闻传播如进养老院?——介绍一下传播学的“硬核”00:49:40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47 |学新传如进养老院?——介绍一下“硬核”的传播学


Introduction

很多人、包括Gareth自己在内,或许对一些学科存在偏见,例如认为“新闻传播是养老院”。本期播客的嘉宾用自己的研究经历来诠释,一个学科、一个研究领域是如何“硬核”起来的。面对同样的研究问题,一种新兴的研究技法,能够带来怎样的新发现与新洞见?欢迎收听本期播客,一起走进“计算传播学”研究者的世界。



Speaker

樱丹,斯坦福大学传播系博士候选人,研究政治传播和计算传播,努力科研,也用心生活。

微博:樱花妹子睡不醒

公众号:计传岛COMputation




Highlights

#“计算传播学”是什么,计算+传播的“+”该如何理解?

#为什么不叫“量化传播学”或者“计量传播学”?

#假新闻比真新闻传播得更快、更远。

#文字和文本也是一种数据。

#我的博士生涯从学习编程起步。

#做研究时最大的担忧,是从真数据里得出了假结果。

#我们对研究的真实性,怀有一种强烈的偏好和自我反省意识。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中国?

#如何抑制假新闻的泛滥,“辟谣”有用吗?

#传播学里的“微观基础”。

#国内和国际传播学研究的差异与趋势:收敛还是发散?

#如果你曾经感受到做研究的快乐,那你价值感的阈值就会提高很多。

#读博过程中的每一次挣扎,也都是一次进阶。

#享受自己的成长,也见证导师的变化。师生关系也是一种双向成就。

分割线

BGM

*a l e x - rookie

*Joe Bae - studybreak

*johto. - welcome.back

*kevatta - flirt

*手嶌葵- Blue Moon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16 Oct 2020E24 | 科研这条路充满了艰难跟挣扎,而此时我们只想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01:07:22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加入我们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是Gareth与李知味对话的下半篇。在这期播客录制时,还没有发生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的事件;当这期播客播出时,科研的痛苦与研究生的挣扎已经为更多人所熟知,但是以一种非常悲怆的方式。

 

知味在这两期博客中一以贯之的特质是坦诚。她对神经科学曾经有过好奇,当下则深怀不满,因为这个学科无法满足她的求知欲和“野心”。当她基本决定要离开科研之路时,却愿意坦然面对自己的选择,并以对话的方式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记录了下来。

 

博士和科研工作者或许是人群中的少数,但挣扎、迷茫和自我怀疑则是人的普遍情感。Gareth和知味希望,能够将博士和科研人员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特别是给处于迷茫期的同行们以慰藉。

 


 


Speaker



 

李知味,也不是很懂大脑的神经科学PhD在读,想突破认知的认知科学研究者。

 

公众号:自我与人类观察站

播客:迷惘青年寻路记 

 



 

Highlights

 

*02:15 我基本放弃要继续做科研了,但在离开学术世界之前,还想再看一眼

 

*05:50 科研工作者的生活特征不是有规律、讲自律,而是“大起大落”。

 

*13:16 关于心理学的一个经典嘲讽是“大二学生心理学”,因为被试的主体都是大二学生。

 

*18:26 经济学研究者始终提醒自己要谦卑,因为自己只能看到事情的一个侧面。

 

*22:14 我们该如何认识竞争?ofo和Mobike除了你死我活之外,有没有积极的协同效应?

 

*40:33学术争论的关键在于,双方要对于争议的具体内容达成一致:我们究竟在吵什么?

 

*43:04凡是一个人自称自己是“XX经济学派”的,那一定是民科。

 

*48:57科研工作者要有一种贯穿始终的警惕:不要被自己的学科绑架。

 

*58:18 读paper的难点不在于读懂paper本身,而在于确定paper与现实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1:04:40“人不吃饭就会死”,这个研究结论当然正确。但这种研究做来何用?

 

*1:06:06 “网红”这个行当,听起来就很不自由。

 


 


BGM

 

*渡邊崇-端書き

*Leola - I & I

 


 

相关节目:子非鱼E22 |「人为什么会问为什么?」:博士们的迷茫也有点让人迷茫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09 Oct 2020E23 | 前Facebook产品经理曲晓音:做一款产品,让妈妈也能参加国际会议00:48:37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







Introduction

 

“产品经理”是一个神奇的工作岗位:广泛存在于各类企业当中,却没有任何与之对应的专业。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产品经理?具备怎样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做产品经理?以后大学里会出现“产品学”专业吗?

 

在互联网行业的圣地——硅谷,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能与国内相比又有何不同?在Facebook,产品经理与工程师之间是否也会吵架?作为一个中国人,如何跨越各种文化壁垒,在Facebook担任产品经理?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前Facebook产品经理、Run the World创始人曲晓音,一起聊聊产品经理和硅谷创业的故事。

 



 

Speaker

 

曲晓音,美国波莫纳大学计算机、经济学双学士。前Facebook产品经理,Run the World创始人,畅销书《硅谷产品》作者。

 



 


Highlights

 

*疫情固然是挑战,但却激发了更多的思考。如果没有在线大会,一位医生很少有机会跟海外的同行交流。

 

*“会议”和“活动”是不同的。Run the World做的是线上活动而非会议,所以不在乎zoom的潜在威胁。

 

*在职业选择上,我对于事情本身没有偏好,但对于事情的结果有偏好:要能够改变人类社会。

 

*自身不具备硬技能没关系,你可以把具备相关技能的人组织起来,进而让他们发挥出来。

 

*为了达成目标产出,在激励团队这方面就是要“无所不用其极”,比如给团队成员介绍对象。

 

*产品经理没有对应的大学专业。如果一定要深挖其定义,核心特征在于“聪明人”。

 

*产品经理的工作就是玄学。比如“调性”,没人能说清楚,它却客观存在。

 

*经济学的具体知识对工作没有任何用处,但它的思考方法确实可以让人变聪明。

 

*Run the World并非要把线下活动搬到线上,而是要前瞻性地去想:在未来,“活动”的形态应该是怎样的?

 

*很多产品喜欢在启动界面展示很多功能,表现自己的强大。Run the World反其道而行之,希望让用户快速明白,这个产品在干嘛。

 

*硅谷和国内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的差异,底层驱动因素在于工程师的素质和水平。

 



 

BGM

 

*Cotton Jones Basket Ride - I Am the Changer

*His Name Is Alive - Happy Blues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19 Jun 2020E07 | 从李宇春到刘雨昕,是选秀新番还是轮回00:38:01



Introduction


从超女快男到偶青创团,十几年来,选秀节目变与不变的分别是什么?

粉丝给爱豆打投、氪金,是交智商税,还是权力兑现?

《青春有你2》和《创造营》作为同期对撞的女团节目,为何选手热度如此天壤之别?

练习生团体能否打破“出道即巅峰”的尴尬,我们文化娱乐方面的“基础设施”还缺少哪些要素?

让我们大胆地做个预测:《少年之名》会火还是会糊?



Speaker


片片,北大中文本、南大戏文硕。互联网文娱内容领域3年,体验了长短视频两个赛道,持续在明星和影视综的海洋里冲浪。

 微博:@6片片



Highlights


*01:10 从《超级女声》到《青春有你2》,最鲜明的对比可以从主题曲上看出来。从《想唱就唱》到《YES! OK!》,粉丝的目光从仰望走向平视。

*0739 粉丝对明星的态度,从“我崇拜”到“我喜爱”。当艺人需要对粉丝的需求做出回应时,这就是娱乐圈的“供给侧改革”。

*11:53 就像文艺片与商业片的取舍一样,《青春有你2》和《创造营》都是在回答一个问题:可观赏性和选手实力,究竟要取得怎样的平衡?二者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市场也给出了明确的评价。

*26:03 练习生选秀节目的红利正在逐渐褪去,“出道即巅峰”的宿命依然很难扭转。纯粹理性来看,《少年之名》的前景或许不乐观;但我们依然可以为每一个人怀有最好的期待。

*29:16 将粉丝的各种行为简单解读为“脑残”“非理性”,是一种廉价的批判。粉丝在为爱豆打投、氪金、做数据时,理性程度和自控能力都是在高位运转。



Music and Books


音乐:

Freddie Joachim - Strawberries

Sam Ock - Made For More

小颜 - YES!OK!(抒情版)(cover 青春有你2

khai dreams,lanie - When I Look Into Your Eyes


08 Jan 2021E36 | 二百亩,三百里:父辈的精神逃亡与自我流放00:49:57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2021年的第一期播客,我们想将目光投向未来。时间上的未来必然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于是Gareth邀请了迄今为止“子非鱼”最年长的嘉宾: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的老凌老师。

 

Gareth在本科毕业、博士入学那年认识了老凌,从此打开了人生的另一扇窗:原来真的有人会豪掷千金去做社会实验,营造一个自己心中的边缘空间。

 

老凌过去十年一直潜居于距离北京300里的河北小镇——虎什哈,先后营建了200多亩的空间,Gareth也曾多次到访。在这一期博客中,我们不谈就业、学术、内卷、竞争、投资、成长,而是单纯地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老凌在做什么?当我们到了他的年龄,是否还会有同样的好奇心与勇气?

 

本期的主旨不在于为虎什哈打广告;但如果你愿意,欢迎你去看看。

 



 

Speaker

 

老凌,北大校友。先执教于北大讲坛,教授诸多学子;后投身商业浪潮,辗转多个行业之中。有感于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于不惑之年与好友共同启动自我流放,于2010年起扎根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虎什哈镇,投资于逾200亩的土地上营建“边缘空间”。历经十载,初具规模,然其定义、用途、特质、未来皆待考。

 

公众号:虎十哈

 



 

Highlights

 

#跨年为什么要办“夜谈”,为什么要让大家在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跨年,而不是一起倒数?

 

#当初之所以要找一块地,就是为了精神逃亡,为了自我流放。

 

#在四十岁时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什么叫不惑之年?

 

#时至今日问题依然没有答案,但至少有了一个结果:搞出了虎什哈这么一个地方。

 

#种粮食有大学问:十年就可以让一种农作物消亡。

 

#我们都做过企业,但我们恰恰不想把这个事做成企业。

 

#要学会把自己作为观察对象。

 

#一个乡镇中学校长的远见:北大学生来支教,教什么不重要,关键在于播撒种子。

 

#虎什哈三大文物建筑:电影院,大烟囱,粮仓。

 

#我唯一的要求是中国知网。

 

#站在28岁回看18岁,与站在55岁回看45岁,有何不同?

 

#我一般不做回忆,因为怕老。

 

#如果一定要概括虎什哈的特质,其中之一就是“反传播”。

 



 

Books

 

*张五常《经济解释》

*费雪《利息理论》

 


 

BGM

 

*Background Corporate Tech Loop

*Maroon 5 - Happy Christmas (War Is Over)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

加入听友群

 

02 May 2021E50 | 问法学家:张三去民政局领了证,就算是结婚了吗?01:02:12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Gareth一直对法学院的同学有一种刻板印象,即他们精于逻辑、擅长辩论。直到某次旁听法学院的课程时,老师开宗明义引用了一句“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Gareth才知道自己一直都想错了。

 

法学的方法论是什么?法学家是如何开展研究的?法律既然如此重要,那究竟该如何制定法律,又该如何评估法律的效果?法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的是什么,法学是一种科学吗?……如果你对这些看似学术、实则生活的问题感兴趣,欢迎收听这期播客,听听来自北大的赵英男的答案。

 



 

Speaker

 

赵英男,既未去过“奇葩说”也没上过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院师资博士后研究人员。

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20)、北京大学法学学士(2014)、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社会学方向双学位,2014)。曾任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人文访问学者(2017—2018),《北大法律评论》主编(2016—2017)。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合著作品两部,合译及独译作品八部。

 

 



Highlights

 

#法学如何划分研究领域?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

 

#法律为何有效?是把人吓住了,还是把人关起来了?

 

#一个人决定自己的行为时,他到底在想什么?

 

#法学的“自然化”。

 

#不同的分析路径,结论可以殊途同归。

 

#法治的一大难处即在于,法官不是机器人。

 

#法学是科学吗?法学是社会科学吗?

 

#非正式制度算不算法律?

 

#法学的文章为什么一般只有一个作者?

 

#我们该如何看待罗翔老师?

 

 


 

BGM

 

*TEMPOREX - Nice Boys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Kayou. - birds and bees

*Billie Eilish - Your Power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格格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18 Apr 2021E49 | 如果你跟一个经济学研究者有仇,该跟他说什么00:38:34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49 | 如果你跟一个经济学研究者有仇,该跟他说什么?


Introduction


本期的子非鱼没有对谈嘉宾Gareth自己来给大家讲述

在之前每一次播客发布之后,都会有听众在后台留言,希望Gareth介绍一下所谓的做科研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经济学的研究者每天到底都在干

本期节目就精心整理了目前Gareth所能想到的跟经济学研究相关的各种有趣的素材,段子神奇的梗,以及所谓经济学内行说的一些黑话,希望大家听了之后,能够对经济学研究这个行当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和认识,同时也能感受到大家各自的挣扎,以及在这个挣扎的过程中大家是如何苦中作乐的



Speaker


BGM

*The Beatles - Hello Goodbye

*E e v e e - Everything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kevatta - flirt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 Chan Chan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28 Sep 2021E61 | 从er到鹅再到停用整改,这个小组到底经历了什么00:59:06


Introduction

一个偶然的机会,Gareth知道了豆瓣鹅组的存在。鹅组内容之丰富,以及组鹅们发帖时所秉持的考据精神以及严谨态度,超出了他心中对一个娱乐性小组的想象。

鹅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鹅组如此难进?每天住在鹅组的人都在关注些什么?在与一位热爱八卦、自称“鹅组中学生”的豆瓣资深用户对谈后,Gareth对鹅组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我们如何观察我们所处的世界?每天刷豆瓣看八卦是不务正业吗?明星八卦如何投射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知道的越多会越焦虑吗?

豆瓣为何“有点危险”,它知道自己在发挥着“非正式治理”的作用吗?

Speaker

@魏公村王宁

传播学硕士

资深豆瓣用户

互联网世界最爱凑热闹的人(自称)

Highlights

00:57 鹅组人的严谨程度值得相当多的科研工作者来学习

03:50到八卦的源头看一看

06:32 鹅组是个女性论坛吗?

10:28 把八卦写在基因里的人

12:26 八组为何改名为鹅组,原来是我想多了

19:52 鹅组神贴回顾:《月亮与六便士》怎么就是鹅组名著了?

26:48 一些与八卦无关的故事,鹅组人都有超强的行动力

30:13 每天用六分之一的时间在豆瓣冲浪

34:17 知道的越多,反而有一种反向恐惧

37:56 王菲不需要我为她做些什么

41:04 “我是互联网世界最爱凑热闹的人”

47:20 大胆预言!豆瓣有点危险

51:07 社交媒体的非正式治理作用

55:23 灵魂拷问:你会在社交网络上交朋友吗?

Reference


音乐:

*Sam Cooke—Wonderful World 

*Bill Evans— But Beautiful

图书:

*《月亮与六便士》

电影:

*《让子弹飞》

11 Apr 2021E48 | 小学里语文教得还不如英语,长此以往祖国的花朵怎么办?00:51:21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本期嘉宾在开场的时候特别强调,自己的名字后面要加上“老师”两个字。从“青年作家”到“小学语文教师”,是什么带来了这种职业变化?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自己学语文时,有没有过关于作文的噩梦?为什么如今的孩子英语写作能力甚至强过汉语?这是思路的问题,方法的问题,还是意识的问题?“小学语文”的内涵是什么,外延又是什么?

 



 

Speaker

 

刘派,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

 

微博/抖音/快手:北大派派学长

 





Highlights

 

#请大家称呼我“刘派老师”,因为我希望家长一看到我的名字,就知道我是老师。

 

#我曾经以为写小说是高尚的,但后来发现当老师才能影响更多的人。

 

#小孩子不知道什么好的,但你可以给他提供角度。

 

#考试没有原罪,错的是教授应试方法的人。

 

#我们的英语教学非常在意与生活的衔接性,母语教学却做得很差。

 

#孩子们的英语和语文能力出现“倒挂”。

 

#家长对语文的认识:我的孩子能背几首诗,认几个字,读多少书。

 

#我对小学教育的最深理解首先要解决动力热情问题,而不是知识技能问题。

 

#同样写“我的妈妈”,好的作文是怎样的?

 

#我的课的内容,就是给孩子提供角度。

 

#高考对技法非常依赖,远远没有到pk智商的地步。

 

#普惠与定制,教育产业的永恒矛盾。

 

#教育企业不需要都成为学而思,只需要占山为王。

 

 


 

BGM

 

*ampoff - Janet

*E e v e e - Everything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kevatta - flirt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14 Aug 2021E58 | 高嘉程:我让赵英男多读点书,结果遭受了人生第一次网暴00:50:51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58 | 高嘉程:我让赵英男多读点书,结果遭受了人生第一次网暴


Introduction


如果从主播和嘉宾的差异性出发,小高老师和Gareth可能在各个维度上都很不相同;为数不多的共性之一,可能就是他们都有一档播客。

如果从主播和嘉宾的聊天体验出发,这期播客可能是子非鱼系列中最开心的一期,听众们想必可以听出字里行间的欢乐。

从播客这个共同起点出发,他们聊综艺,聊流量,聊学术,聊恐惧,聊创作,聊交际……他们处处不同,却又每每共鸣。这些都是真实的苦乐悲欢,里短家常。本期播客里的每一个问题,他们虽然抛给了对方,但同时也邀请你来回答。





Speaker

高嘉程,播客「小高的岛」主播,作家,自媒体人,「送你一程」公众号号主。






Highlights

03:04 什么时候播客会断更?

04:23 主播听播客吗?

06:10 大家都在抢着上节目,为什么小高老师不想去?

09:15 我去录综艺和蔡徐坤去录综艺的区别。

09:41 那为什么不把自己炒成蔡徐坤?

10:49 聚光灯下的恐惧感,流量的反噬效应。

11:30 赵英男是清华的,你凭什么让人家多读点书?

12:53 我是如何侮辱了女性。

14:32 我已经不再朝着让自己红的方向努力。

16:52 恰饭和喜爱,我现在分得很开。

17:55 有一些永恒的博弈,不是自己想明白就可以幸免于难。

22:26 节目可以成就人,也可以摧毁人。

23:13 毁人的一种方式:让他看到,却不让他得到。

27:59 北大人如何看待羊毛月?

29:14 一次险些翻车的节目录制。

33:32 real和mean的分界点在哪?

39:12 有些问题很祸害人:问的人云淡风轻,被问的人战战兢兢。

41:42 “增加阅历”是一种过于廉价的借口。

44:52 曹柠和小高老师,谁更没有逻辑?






BGM

*Nestor Tomassini - Lagrimas y Sonrisas

*kevatta - flirt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Xavier Cugat - My Shawl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01 Jan 2021E35 | 2021年的新年献词:江艇应见夜渔归00:22:41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35 | 2021年的新年献词江艇应见夜渔归

 

 

Introduction

 

本期的播出时间是2021年的11

作为新一年的第一期节目我们没有邀请嘉宾你将听到的是Gareth在过去一年里在录制完35期播客后感受到的一些事情,以及由此推而广之所想到的一些或许有普遍性借鉴意义的想法。

感谢大家的收听也祝大家新年快乐

 



 

Highlights

 

#做播客的过程,能让人逐渐认识到了表达的另一个方面

 

#如果你感到焦虑的话,那你到底是为什么而焦虑

 

#我们真正能做的是与情绪和解,后把自己主要的精力放到解决事实性的问题上去

 

#当你建立了与事件的联系之后,你就不会置身事外的发表一些很轻浮的言论,很廉价的批判

 

#内卷的终极解决方案其实还是要大家跳出来,自己变成自己的命题人

 

#衷心祝愿大家把这一年我们所有经历过的事情都看做一种收获,一种体验,进而让我们在2021年过得更好

 

 


 

BGM

 

*IAN POST - Goodbyes.mp3

*Andrew Applepie - Back

*Chelsea McGough - Reminiscence

*Robert de Boron + Sam Ock-A New Day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21 Feb 2021E41 | 问:经济学家跟作家,到底是谁在下沉行业?00:48:08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41 | 问:经济学家跟作家,到底是谁在下沉行业?


 

Introduction

 

跟Sylvia约这期播客的发心,是想聊聊她的作品与创作。然而得到的第一个回应就是,之前的笔名已经弃置不用,此前的作品不希望再提。是什么让她做出了这种选择?读者的网暴与饭圈的狂热并无二致,从切身经历说开去,此刻回看去年的“227事件”,我们能看到什么?

 

作者可以屏蔽读者的意见吗?原作者能保证影视化作品不翻车吗?“资本的力量”在文娱行业到底该如何理解,又是什么赋予了资本以这种力量?

 

本期播客由Gareth对话小说作者Sylvia,一同走进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行业。

 



 

Speaker

 

Sylvia,北大毕业生,小说作者,转生之路上的探索者

 



 

Highlights

 

#我最近正处于转生阶段,所以既不想提及此前的笔名,也不想聊既往的作品。

 

#我在大学期间出版了七八本长篇小说,但并没有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事情。

 

#对创作者而言,读者是泱泱大众,芸芸众生,是一个抽象的人群。

 

#网文作者先要过了心态这一关,才好去进行自己的创作。

 

#我动笔之后就尽量不看小说,因为别人的世界会影响到我。

 

#我朋友说,如果我吐槽一本小说,那说明我非常爱它。因为我能把它看完。

 

#有一种阅读的快乐在于,作者观察到了一般人观察不到的细节。

 

#作家和经济学家,到底哪个是下沉行业?

 

#不是所有小说都可以IP化IP化的小说首先得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或者主题

 

#除了金庸、琼瑶这种咖位的作家,大部分原著作者对于影视化没有话语权。

 

#在文娱行业里,资本好像获得了超出它原有贡献之外的话语权。

 

#现在小说圈经常会有这样一种论调,说不要把饭圈那一套带到这里来;但饭圈其实已经带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时代,每个明星都应该人人自危,因为谁都有可能成为倒霉蛋。

 

#作者无法禁止读者读自己的书,明星无法禁止别人成为自己的粉丝。

 

#粉丝如果真的为了偶像好,不如把打投、集资、买代言的钱直接打到他个人账户上?

 

#我不会抵制肖战,因为你抵制了一个肖战,还会有王战、李战出来;问题没有解决。

 

#有意义的讨论是,当这个雷还没炸的时候,我们怎样化解掉这个雷。但大众和舆论还是更喜欢站在后验的视角上,看着雷炸在哪了,去踩一脚。

 

#讨论一个东西的时候,要想清楚他第一要义是什么。不要苛求你好,李焕英的艺术性,犹如不要批评愚公破坏生态环境。

 



 

Books

 

*崔曼莉浮沉

*海晏琅琊榜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BGM

 

*Thomas Hanreich - My one and only Love

*Nujabes - Kujaku

*Nujabes - Aruarian Dance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kevatta - flirt

*E e v e e - Everything

*菅野よう子- Mushroom Hunting

*方磊-依兰爱情故事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18 Sep 2020E20 | 从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聊起:我现在的幸福只需要十二块钱01:05:05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听友群



 



Introduction

 

本期节目邀请到了晓宁,她曾经与杨超越、魏大勋一道登上“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单。这是一个怎样的榜单?为什么天差地别的人汇总在一个榜单当中?榜单上的人彼此之间有互动吗?

 

然而即便杰出如晓宁,也曾面临过深刻的自我怀疑。我们生而为人,自我价值最终体现在什么地方?关于“我是谁”这个永恒的问题,我们该如何找到答案?你是否曾因自己的外貌感到不甘或沮丧?

 


Speaker

 

晓宁,女,八年读了两个本科的教育体验者,互联网大学Minerva的首届学生。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

 

晓宁现在是Viva la Vida创始人兼CEOViva la Vida是一个在全球超过50个国家具有影响力的创作社区, 启发每一个普通人通过创作进行真正的自我探索与自我表达,并通过创作与他人建立深层次连接。

 

微信公众号:晓宁Carmelita

 


Highlights

 

*02:07 为什么你跟杨超越、魏大勋会登上同一个榜单?

 

*11:18 之所以升级打怪、考试竞赛上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最亲近的人、特别是我们的父母,对于我们的价值观形成深刻的塑造。

 

*22:25 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经历过战争与饥荒,很少直面生离死别。所以情感上的剧烈冲击一旦发生,通常会带来深刻的改变。

 

*25:48 我们面临很多潜在的约束条件,但大部分时间自己却没有意识。

 

*38:43 不要对人的动机做过度揣测。你的任何行为,别人只要说一句这是装的,你就无法自证清白。

 

*43:45 我身上确实有一种要出家的气息,但我又斩不断与城市的联系。

 

*57:20 我们都在盲人摸象,这没有关系吗,只要我们自己清楚就可以。要克制一种狂妄:认为自己看到的全部,而别人都在盲人摸象。

 


Reference

 

书目:

*亚当·斯密「国富论」

 

影视:

*「寻梦环游记」

 


BGM

 

*三宅純 - Lillies of the valley

*手嶌葵 - Blue Moon

*Elliot Goldenthal - Still Life

*Elliot Goldenthal - The Journey

*Germano Rocha - Os meus Olhos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Owain Phyfe - La prima vez

*Trio Marimberos - Viva la vida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

 

15 Jan 2021E37 | 「以前我不懂,只知道追大家都喜欢的那个女生」——Andy的大理石生意经00:46:04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37 | Andy的大理石生意经:以前我不懂,只知道追大家都喜欢的那个女生


 

Introduction

 

本期节目我们将继续我们的「五年回顾」系列。

我们邀请到了Gareth的本科好朋友Andy,他在几年之前从国外留学回来,做了一个以大理石为主要原料的消费品项目,后来转型转向了ToB的石材销售。Gareth希望和他聊一聊,过去的几年,所谓的「学会用算账的视角去看问题」是一种怎么样的成长,而从学生身份到到toB销售,这几年的心理感受和主要变化又是什么样的。

 



 

Speaker

 

Andy,北京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石材行业资浅从业人员。

 



 

Highlights

 

#02:38 一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想象,会让人错过一些本来适合自己的机会。

 

#11:36 大部分北大的创业者,思维上或多或少都受到了OFO的影响

 

#13:52 明确自己的技能点之所在的过程跟明确自己的商业模式的过程是同步的。

 

#16:11 转型的经历验证了一个经典论断:留有退路,就一定会走上退路

 

#18:48 赛道转换之后,掌控力更强了,环节上也能更聚焦

 

#21:11 与其活在虚妄的未来,不如学会怎样活在当下。

 

#22:54 要学会把自己作为观察对象。

 

#24:38 疫情不光给个人带来了整块的个人思考时间,还给了小玩家们通过行业洗牌上位的机会

 

#28:29 学会算账」是学做生意以来非常核心的一个收获

 

#39:04 学会把一些比较虚幻的或者感受性的目标,具体落成了一些很实实在在自己能抓得住的东西。

 

 


 

BGM

 

*Henry Mancini - Dear Heart

*E e v e e - Everything

*kevatta - flirt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Soupandreas - Over You

*The Walters - Life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

加入听友群

  

25 Sep 2020E21 | 绩点为王?一起吐槽一下清北学生的现状:有困境,但不至于是囚徒01:05:53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如果说北大清华是内卷化领域的代表性高校,那北大光华和清华计算机或许可以算两所学校的“卷中卷”。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来自清华计算机系的李晓涵,与北大光华的Gareth一道,聊聊现在大学生的生活与枷锁。

 

本期节目的缘起之一是三联刊发的「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一文。作为兼具科研人员和辅导员双重身份的人,晓涵和Gareth不约而同地对这篇文章怀有批判态度。

 

作者写出了什么,遗漏了什么?在一个公共问题的讨论中,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放下什么?这篇文章何处值得肯定,哪里值得批判?除了情绪的宣泄,我们还可以表达什么?

 


Speaker

 

李晓涵,一个努力毕业的前本科生辅导员&前团委书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士研究生。

 

微信公众号:有关风月

知乎:李晓涵

 


Highlights

 

*02:09 三联《绩点为王》一文虽然写得很差,但还是比较准确地捕捉到了一个趋势,即近年来北大清华“卷”的程度是在提升的。

 

*11:40 “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能是意识问题,因为之前压根没想过;也有可能是能力问题,即便尝试去想,也找不到答案。

 

*12:30 大部分人在考虑职业选择时,拥有的只是概念,却不了解事实。

 

*15:30 内卷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在于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高速流传。于是大家手头总有做不完的事情。

 

*16:52 对“内卷化”的批评不是否定努力,而是反思过度努力。“努力”与“过度努力”的边界,在于边际投入产出比。

 

*21:02 大家在锦标赛当中过于精神紧绷,于是忘记了一个重要事实:自己是可以从锦标赛中离场的,自己是具有退出选项的。

 

*24:25 三联文章之所以让人不喜欢,一个原因在于表演式的“共情”:我看到你流了这么多眼泪,我还非要跟着嚎啕哭泣以表现我对你的共情,然后把我的眼泪全堆到你身上去。

 

*25:50 我们至少要承认一些前提:北大清华校领导不傻,各大用人单位也不傻。所以“绩点为王”是有底层原因和内在合理性的。

 

*32:25 我们要警惕一种虚假的教育改革:从原有的大饼当中分出来一个小而美的部分,这个小赛道上的竞争确实变得小了一些,然后得意洋洋地宣告成功。然而整体问题并没有得到丝毫改善。

 

*42:08 名校的文凭给大家提供了兜底选项,按道理来说大家应该更安心、从容。结果恰恰相反,因为有了兜底选项,大家更加肆无忌惮地去竞争,不夺全胜誓不收兵。

 

*56:48 宏观、抽象一点说,虽然我们处于一个增速减缓的转型期,但改革红利还远远没有释放完毕。技术、增长上的天花板,依然是远处的约束;有大量近在咫尺的问题有待解决。

 


Reference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德隆·阿西莫格鲁、詹姆斯·罗宾逊「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BGM

 

*Adam Green - Jessica

*Belle & Sebastian - Little Lou, Ugly Jack, Prophet John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


28 Aug 2020E17 | 当年跟韩寒拿同一个奖,清华毕业后她过的怎样01:01:44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作家不都是很自由的吗,为什么还要找工作?


写小说会陷入到作品中而无法自拔吗?


很多人看不懂「百年孤独」。为什么大家只会感到“不明觉厉”,而不会认为“一派胡言”?


如果「平凡的世界」采用网文模式连载,书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如何区分“创新”与“胡扯”?


写小说与做科研,底层上的共通之处是什么?



Speaker


修新羽,清华大学哲学系学士、硕士。一位学哲学的青年编辑,一位坚持写小说的青年作家。


微信公众号:修不好

知乎:修新羽



Highlights


*01:30 对构成要素进行提炼,是一个作家创作过程的缩影


*06:36 文学编辑的工作


*14:53 「百年孤独」为什么是名著


*18:48 为什么不去当记者


*28:41写作固然需要沉浸式体验。但有一些作家“总是在往自己的肚脐眼看”,于是看到的只有自己与身边的犄角旮旯。


*36:07 网文的核心不在于网络这个发布渠道,而在于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式创作。


*42:23 写作和科研的工作状态极为相似,底层原因在于二者都是自己当自己的老板。


*49:52 “勤奋”是观众施加给当事人的一种描写和判断;对本人而言,这其实只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



References

 

*《巴黎评论》

*《左传》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曹雪芹《红楼梦》

*刘慈欣《三体》

*路遥《平凡的世界》

*猫腻《庆余年》

*唐诺《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熊逸《春秋大义》

*刘勋《称霸:春秋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杨超越变形记:这不是我的世界》(采访、撰文:洪蔚琳、何瑫,编辑:何瑫)

*《ofo的终场战事》(采访:卫诗婕、戴敏洁、张炜铖,撰文:卫诗婕,编辑:何瑫)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 修新羽:文艺青年成长史》清华大学职业发展中心


*《美丽心灵》



BGM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Mac Demarco - Young Coconut

*Mocky - PRE OPENING

*Mocky - TWO OF US

*Rogue Valley - The Wolves & The Ravens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


28 Feb 2021E42 | 肖战“227事件”一周年,跟饭圈女孩一起回顾去年此时00:34:55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42 | 肖战“227事件”一周年,跟饭圈女孩一起回顾去年此时

 


 

Introduction

 

上期播客的结尾,Sylvia简单聊到了227事件与饭圈文化,在评论区却引发了热烈的讨论。站在227事件一周年之际回头看,我们到底该如何分析这件事情?Gareth此前与经济学界、法学界、传媒界的诸多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却总是感觉缺少一种代入式的视角。可是一旦具有代入感,讨论又该如何理性地延展开去?

 

本期播客代表了两个维度的尝试。第一,这是“子非鱼”播客第一次邀请听众作为对谈嘉宾;第二,本期播客尝试用一种沉浸式的叙事来回顾一项公共议题。Gareth尽可能克制和收敛自己的提问,以免打断嘉宾的叙事线条与情绪。

 

让我们一起聆听饭圈女孩Laura的声音。

 



 

Speaker

 

Laura,某流量明星的佛系粉丝。

 



 

Highlights

 

#现在饭圈的很多现象,我感觉是新浪微博的阴谋。

 

#粉丝们撕得死去活来的事情,在微博看来只是一个生意。

 

#有没有可能引入“粉丝登记注册制”?

 

#追星除了花钱,有可能挣钱吗?

 

#卷款跑路的大粉是“流寇”,细水长流的大粉是“坐寇”。

 

#明星的照片作为一种“公共品”,为什么会有人愿意专门付费?

 

#看起来艺人对粉丝的控制力有限,但粉圈自有其运行机制,想引导当然是可以实现的。

 

#“每家都有问题、只是雷炸在肖战身上”vs“虽然每家都有问题,但肖战家问题最大”。

 

#饭圈的有罪推定逻辑: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Sylvia vs Laura:同样一个事件,我们各自看到了什么面向?

 

#我们以为大家在讨论同一件事情,其实我们各自的信息集完全不同。

 

#诸多学者关于227事件的讨论,没有把握住粉圈的行为逻辑和特征事实。

 

#“新浪微博”作为一个总体性的背景和载体,却在很多讨论中神隐了。

 



 

BGM

 

*Francois Parisi - Ballad du Paris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James Blunt - 2005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29 Oct 2021E63 | 重读金庸,发现“金庸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01:10:27

#-----Introduction-----#

1030日,是金庸先生逝世三周年的纪念日。

大侠笔落,江湖犹在。

数读金庸的Gareth不仅能背诵《倚天屠龙记》的四十回回目名,还曾用“记笔记”的办法整理过金庸的作品中所有“一招制敌”的武功。

若干年后,重读金庸时,Gareth又发现了一些过去从未注意的细节。或许,我们读金庸时最喜欢的人物身上既有我们的期望,也有我们的遗憾。而我们读金庸作品的切入角度,也许就是我们回答人生问题的切入点。

谈及金庸,我们这一代人总会想起书架上一本本的小说原文,或是电视上反复播放的电视剧,又或是一首又一首的影视金曲。

曾经昼夜不分读金庸的日子已经过去,今日重读,我们也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热泪盈眶的瞬间。

我们读过的金庸作品如何影响了我们?

当我们聚在一起,我们又将如何谈起金庸,回忆那些与金庸有关的日子。

#-----Speaker-----#

@思遐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

美国查普曼道奇电影学院电影制片MBA/MFA

影视制作人

@张琳

巨有文化董事长

微博/B站:@张小年本人

#-----Highlights-----#

00:02:05许知远的上联是什么

00:05:37在家庭内部发起韦小宝学习的号召

00:08:00《倚天屠龙记》四十回回目大背诵(不听错亿)

00:10:33 官配CP之外的部分,才是《神雕侠侣》最精彩的地方

00:16:43 BE美学爱好者怎么读金庸

00:19:29 金庸的叙事效率真的很高

00:22:52重读让我们遇到让我们热泪盈眶的细节

00:27:28 现在的翻拍金庸的影视剧少了“尘土感”

00:29:10所有一招制敌的武功都是不奏效的

00:35:54那些没那么热门的金庸作品

00:42:06 Gareth:我最想成为黄药师

00:42:32喜欢赵敏和喜欢黄药师有什么不同

01:00:26年轻人还会看金庸吗

01:03:56听友福利:合唱环节在此

#-----Reference-----#

音乐:

笑傲江湖-刘欢、王菲

难念的经-周华健

笑红尘-谢少华

图书:

鹿鼎记》

《倚天屠龙记》

天龙八部》

《笑傲江湖》

《雪山飞狐》

《飞狐外传》

《重读经典》

《三体》

哈利波特》

影视剧:

《射雕英雄传》(主演:张智霖、朱茵,1994

鹿鼎记》(主演:张卫健、谭耀文,2000

笑傲江湖》(主演:李亚鹏、许晴、巍子,2001

神雕侠侣》(主演:黄晓明、刘亦菲,2006

小欢喜》(主演:黄磊、海清,2019

公众号:

六神磊磊读金庸


12 Nov 2021E64 | 三人聊《三体》:影视剧,历史书,博弈论?01:06:41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本期子非鱼迎来了老友返场,思遐和汉洋重回子非鱼和Gareth聊了聊让大家欲罢不能的《三体》。

大家聊了聊:

除了学黑话、对暗号,读《三体》能读出什么?

备受瞩目《三体》的影视化改编有何困境?

科幻小说如何为我们构建一个新的世界

当科幻小说改变成电影的时候,飞船飞不起来和吃蚯蚓干哪个更让观众出戏?

《三体》真是一本博弈论好教材

#-----Speaker-----#

@思遐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

美国查普曼道奇电影学院电影制片MBA/MFA

影视制作人

@汉洋

怪物尚志主播

科技行业创业者

播客:社会人科技评论

视频:怪物尚志MonsLog

知乎:MasterPa

#-----Highlights-----#

03:52只读三体就埋没了大刘的才华

07:23 迎面一股浓郁的学术气息

09:08三体: 博弈论必读教材

11:23刘慈欣不擅长写儿女情长

18:19 构建世界是影视化最难的过程

19:35 一个冒犯的观点

23:51现实的引力真是太沉重了

30:10 科幻电影里的飞船真的能飞起来吗

29:26 蚯蚓干满汉全席谁更合理

32:09 出戏瞬间:一个细节就能毁了一个科幻片

34:09三体就像在读历史书

42:22科幻小说与宏大叙事

51:37《三体》黑话学展示时间

59:47大型安利现场

#-----Reference-----#

音乐:

章北海登上自然选择号-祝乾亮

二向箔降维打击-祝乾亮

科幻-许嵩

图书:

三体》

《球形闪电》

全频带阻塞干扰》

《雪国列车》

《乡村教师》

红楼梦》

B站视频:

BV1qs41117Po


07 Mar 2021E43 | 一座被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如何一点点坍塌00:53:11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43 | 一座被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如何一点点坍塌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Gareth邀请了可达,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古建筑研究者。

 

这是一期充满惊喜的播客,大家处处可以听到经济学与考古学的神奇碰撞:经济学家如何利用太阳高度角做研究,古建筑学者又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历史遗址和经济学模型结合,如何预测了古城遗址所在地?在讨论古建筑保护时,考古学在纠结什么,经济学又点明了什么?

 

这同样是一期关于思考与成长的播客。欢迎大家沿着对话的脉络去体会,可达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思考了什么,改变了什么,习得了什么?

 

 


 

Speaker

 

可达,自愿去北大学考古的上海男人,古建筑研究者。目前正在苏州搞田野调研,筹备暑假的古建筑展览。

 



 

Highlights

 

#建筑作为一种文物,最大的特点是不能移动。

 

#除了让大家看建筑,我们还想让建筑讲故事。

 

#太阳高度角既是一个建筑要素,也是一个经济学研究变量。

 

#经济学家根据历史遗迹,加上贸易模型,推断出来某地应该有一座贸易古城。

 

#假如你知道iphone4和11长什么样;现在给你另一款iphone,你能猜出来是第几代吗?

 

#学者的脑洞:如何评估一个区域的平均文化水平?

 

#如何用Python判断,《红楼梦》后四十回是不是曹雪芹写的?

 

#气象学家一开始拒绝用机器学习进行气象预测,因为这缺少物理基础。

 

#技术的车轮并不是碾压所有地方,总是要有利可图。

 

#古建筑被挂牌之后,保护得反而更差了。因为非持牌人员无法修缮。

 

#产权保护不一定总是积极的;产权有可能是垄断的另一个名字。

 

#很多文物保护工作者会说一句话:不如不修。

 

#健身房办月卡不一定比次卡合算,因为去的不够多。但如果不办卡,可能一次都不去了。

 

#时间让我逐渐接受了冷酷的讨论。

 

 


 

BGM

 

*陈建骐-一日重似一日

*Carpenters - Top Of The World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Mr.KiD - Improvisation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22 Dec 2021E66 | 放弃996后中国企业该追求些什么:环境、社会责任、企业治理01:14:07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E66| 放弃996后中国企业该追求些什么:环境、社会责任、企业治理



Introduction

欢迎大家收听子非鱼年终“看清气象,抓住新光”系列节目的第一期。

此刻站在2021年末,我们循惯例回顾全年。不难发现,在后疫情时代,整体经济处于相对复杂的状态。在今年,我们目睹了教培行业新规出台、互联网大厂裁员屡现、娱乐圈风波迭起,同时也见证了“双碳”、乡村、“成渝”等一系列新增长点的诞生。

时值一年将尽,天眼查发布了2021年度产业洞察报告——《时代微光 大国气象》。本系列节目希望以天眼查提供的客观数据为基准,邀请若干位专家学者来一起讨论:在过去一年中,中国经济到底经历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在未来的一年乃至几年,中国经济又将向何处去?

这是本系列节目的第一期,我们请到了聂辉华教授,与我们共话整体经济形势、区域协同、政商关系、新经济下企业组织等议题。


Speaker

聂辉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企业与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Highlights

02:37 2021年经济形势判断

06:23 双碳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2:13 一波三折”的光伏产业

15:11 双碳对企业的影响

21:29 多重政策下我国乡村的发展

28:13 我国的区域协同政策

33:46 如何看待成渝成为区域经济“第四极

38:22 当政府参与投融资活动

49:15 作为案例:合肥市政府与蔚来汽车

52:26 新经济下的新型企业形态

01:00:27 案例:丁真李佳琦


BGM

*Beegie Adair - It's Been a Long, Long Time

*Red Garland Trio - 'Tis Autumn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Eddie Higgins - Like Someon in Love

*Oscar Peterson - Jingle Bells.mp3


Books

聂辉华《一切皆契约》

兰小欢《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路风《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




欢迎大家戳链接领取天眼查VIP试用,让决策更放心,更多报告详细内容,也可以登陆天眼查app进一步查看 

https://m.tianyancha.com/h5/huodong/try_vip?uuid=63ce93ab-401e-4c61-a1f9-ee3beb758eff

我们还将从喜马拉雅评论区抽取一位听众,赠送天眼查全年VIP一份,欢迎大家留下你对2021的看法。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出品:巨有文化

24 Dec 2021E67 | 新产业漫谈:十年内,电动汽车能够全面铺开吗?01:00:44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E67 |新产业漫谈:十年内,电动汽车能够全面铺开吗?


Introduction

欢迎大家收听子非鱼年终“看清气象,抓住新光”系列节目的第期。

此刻站在2021年末,我们循惯例回顾全年。不难发现,在后疫情时代,整体经济处于相对复杂的状态。在今年,我们目睹了教培行业新规出台、互联网大厂裁员屡现、娱乐圈风波迭起,同时也见证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一系列新增长点的诞生。

时值一年将尽,天眼查发布了2021年度产业洞察报告——《时代微光 大国气象》。本系列节目希望以天眼查提供的客观数据为基准,邀请若干位专家学者来一起讨论:在过去一年中,中国经济到底经历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在未来的一年乃至几年,中国经济又将向何处去?

这是本系列节目的第二期,我们请到了徐轶青老师与包特老师,与我们共话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国潮等议题,也非常欢迎于洋老师友情参与我们的讨论。


Speaker

 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长聘副教授

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


友情助播

于洋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


Highlights

01:29 开场

02:54 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吗?

04:58 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年面临的挑战

08:23 特斯拉与马斯克

15:04 电动汽车在美国

17:56 地方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

20:52 金融市场新能源汽车

32:10 智能家居:老徐的好物推荐

39:55 咖啡漫谈

50:26 国货在新加坡

56:28 新经济下品牌


BGM

*Beegie Adair - It's Been a Long, Long Time

*Red Garland Trio - 'Tis Autumn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Eddie Higgins - Like Someon in Love

*Helmut Lotti - Fly Me To The Moon

*Tony Bennett - Silver Bells

*Michael Buble - HollyJollyChristmas


Books

马克·彭德格拉斯特《左手咖啡,右手世界》

兰小欢《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欢迎大家戳链接领取天眼查VIP试用,让决策更放心,更多报告详细内容,也可以登陆天眼查app进一步查看 

https://m.tianyancha.com/h5/huodong/try_vip?uuid=63ce93ab-401e-4c61-a1f9-ee3beb758eff

我们还将从喜马拉雅评论区抽取一位听众,赠送天眼查全年VIP一份,欢迎大家留下你对2021的看法。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出品:巨有文化

28 Dec 2021E68 | 城市的虹吸:要是半小时就能到上海,大多数苏州人会选择去上海上班?00:53:27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E68 | 城市的虹吸:要是半小时就能到上海,大多数苏州人会选择去上海上班?




Introduction

欢迎大家收听子非鱼年终“看清气象,抓住新光”系列节目的第三期。

此刻站在2021年末,我们循惯例回顾全年。不难发现,在后疫情时代,整体经济处于相对复杂的状态。在今年,我们目睹了教培行业新规出台、互联网大厂裁员屡现、娱乐圈风波迭起,同时也见证了“双碳”、乡村、“成渝”等一系列新增长点的诞生。

时值一年将尽,天眼查发布了《2021年度产业洞察报告》。本系列节目希望以天眼查提供的客观数据为基准,邀请若干位专家学者来一起讨论:在过去一年中,中国经济到底经历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在未来的一年乃至几年,中国经济又将向何处去?

本期也是本系列节目的最后一期,我们请到了全球城市实验室(纽约)首席研究员王晓阳老师,与我们共话整体区域一体化、城市群发展、都市圈建设等议题。




Speaker

王晓阳,全球城市实验室(纽约)首席研究员,牛津大学经济城市地理学博士,哈佛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博士后。

微博:@牛津小裁缝




Highlights

02:39 什么是城市群、都市圈: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19:27 新经济下的网红城市

23:50 京津冀地区

29:23 冬奥经济

30:36 东北地区

36:10 作为“第四极”的成渝地区

39:49 案例:佛山及其制造业

43:46 案例:北部湾





BGM

*Beegie Adair - It's Been a Long, Long Time

*Bill Evans,Stan Getz - But Beautiful

*Ken Peplowski - Pretend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Mocky - LAZY MOON

*Stacey Kent - This Happy Madness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出品:巨有文化


11 Jan 2022E69 | 花130万造了一个“毛坯房”,建筑学与经济学学者分别怎么看01:02:13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69 | 《梦想改造家》花130万造了一个“毛坯房”,建筑学与经济学学者分别怎么看


Introduction

从一个“毛坯房”谈开去,Gareth与王春彧共同展示了,学科视角会导致怎样的思维差异。而回归到辩论赛的经历,他们又分别阐述了,“辩论”作为一种表达形式,曾经带给自己什么。

当建筑学遇到经济学,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欢迎收听《子非鱼》与《空间》联名合作播客,倾听两位青年研究者的对话。


Speaker

王春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Highlights

01:59《梦想改造家》花130万造了一个“毛坯房”事件,经济学研究者有很多疑惑。

15:10 建筑设计可谓“软科学”,充满主观意志。

21:53 经济学拿着研究方法找研究对象,建筑学更多基于研究对象匹配研究方法。

26:52 经济学与建筑学研究在工作流上充满差异。

33:22 学者的坐标定位依据:经济学靠“方法”差异,建筑学更靠“领域”差异。

39:40 Gareth录播客热衷“抬杠”的理由。

43:25 Gareth放弃辩论后,“抬杠”少多了。

44:38 上一档节目,可以改变许多底层的自我认识。

50:25 如果要办“阴阳怪气大赏”,Gareth一定参加。

53:12两位学者就彼此当年打辩论时“辩风”的高下之分,又开展了一场辩论。


BGM

*Anthony Lazaro - Sunday Breakfast

*Mike Lazarev - Shimmer

*Xavier Cugat - My Shawl

*kevatta - flirt

References

Ulrich, & R. (1984). View through a window may influence recovery from surgery. Science, 224(4647), 420-421. DOI: 10.1126/science.6143402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出品:巨有文化



16 Jan 2022E70 | 学政经哲的文科生何以创办一家AI公司?00:46:35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E70 | 下一代工业革命结束的标志:AI能够生产AI?


Introduction

本期嘉宾深势科技联合创始人与 CEO 孙伟杰是我在北京大学的同学,也是我的老朋友。

深势科技是一家专注于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等方面的科技类公司,而在校期间,伟杰学习的是政经哲专业。作为一个学政经哲出身的人,是如何搞懂关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要素,他是怎样建立这种理解的带着这些问题,我邀请他来录这期播客既是为我自己答疑解惑,同时也是想给大家特别是所谓学文科的文科生们提供人生职业规划的另一种可能性的路径的展示。

祝大家收听愉快。


Speaker

孙伟杰,深势科技联合创始人/CEO。


Highlights

02:55 医疗健康行业天生具有一些反周期的特点。

04:17 “深科技”究竟是什么?

05:07 简而言之,深势科技是在“运用人工智能和分子模拟算法,结合先进计算手段求解重要科学问题。”

10:30 研究的发展、技术的成熟能够使“问题”本身变得更明确,从而反过来让技术力量能够有的放矢。

14:17 现在大多数的AI公司本质是行业公司,主要是利用AI技术来解决行业问题。

21:19 上一代工业革命结束的标志是“机器能够生产机器”,而下一代可能是“AI生产AI”。

32:29 科技行业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当翻译的能力。

35:38 自驱力与主动性是企业招聘科研工作者时优先考虑的两个品质。


BGM

*Bucky Pizzarelli - Whispering

*Les Paul,Mary Ford - Am I Blue

*Ricky Nelson - Lonesome Town

*Yomoti - Before Chill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出品:巨有文化


27 Jan 2022E71 | 一封邀请信:有没有北大清华学生,愿意来餐饮店洗碗?00:49:45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首先声明,本期播客没收钱,不是付费推广。

本期播客的起源,是Gareth听到一个脑洞大开的活动:重庆餐饮品牌“李子坝梁山鸡”希望在寒假期间邀请4位北大、清华的学生,去店里做10天实习店长,全流程体验一下刷碗、洗菜、点单、传菜、结账、送客等餐饮服务微观环节,同时也从自己的角度参与到门店管理、品牌运营、线上宣发等管理活动中去。

很久之前,Gareth曾经去李子坝梁山鸡做过一次方法论培训,由此与艾总和这家企业结缘。听说这个活动后,Gareth主动邀请艾总来录这期播客,希望请艾总聊聊:北大、清华的实习店长,他期待获得的是什么,希望改变的是什么?进一步回溯,从媒体到餐饮,艾总自己又是怎样看待这个行业和这份事业的?




Speaker

杨艾祥,李子坝餐饮联合创始人/CEO




Highlights

04:21 穿透一二三产:餐饮业比大家想象的更复杂

07:16 从传统媒体跨界做餐饮,身份认同的过程其实很曲折

11:19 业余做餐饮店的最后基本都垮掉了

15:18 不理解年轻管理层要把店装修成赛博朋克风,但是接受

17:31 一句“缺斤少两死全家”蕴含了品牌精神

22:56 梁山鸡只卖鸡这种商品,底层其实是传统媒体的“编辑推荐”

27:38 观念的转变:从“开好门店”到“把梁山鸡卖到全球去”

32:37 名校生做餐饮,前景比想象的要好很多

40:20 Gareth曾经的担忧:经济学理念在一线是否能适用?



BGM

*Four 80 East - Table For Two

*ZaZaZsu - 梁山鸡与祝英芋




附报名海报与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将简历发送至海报上的企业邮箱(likaijie@liziba.com)进行报名

·可通过海报上的电话(17823705161)、微信号(鸡哥号)进行咨询

·报名截止时间:2022年1月31日

·面试通知时间:待定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出品:巨有文化

31 Jan 2022E72 | “双减”后的2021:在线教育该学会如何“活着”00:48:51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是「子非鱼新春特辑」——三期企业家对谈系列节目的最后一期。前两期中,我们分别邀请了来自AI领域的深势科技CEO孙伟杰和来自餐饮行业的李子坝梁山鸡CEO艾总,一起谈了他们企业经营者的角度所感知到的2021。

系列节目的最后一期、同样也是春节前的最后一期,我们邀请到了来自在线教育行业的派派。面临“双减”等一系列政策变化与冲击的过程中,他习得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又学到了什么?

这也是派派第二次来到「子非鱼」,上次做客是在第48期。感兴趣的听众可以对比收听,一起讨论彼此的变化与成长。


Speaker

刘派,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微博/抖音/快手:北大派派学长



Highlights

00:04 三年来,在线教育公司首次在年底有了利润


01:51  “双减”前,潜意识里只会做VC会认可的事

08:26 在抖音上,要学会顺着常识说话

16:48 与半年前相比,不同之处是找到了市场验证过的理论方式。

23:33 乐观让我在“双减”后迅速找打法

31:19 一线城市也好四线也罢,让孩子学会高效学习并提分的需求是共通的

37:22 抖音带给人们巨大的利润,因此人们会不厌其详地研究它

38:30 我们现在像是给抖音打工,做得好了抖音就给我们“发工资”

41:53 不确定性极强的年代,反而要做好短期的事儿


相关节目

子非鱼E48 |小学里语文教得还不如英语,长此以往祖国的花朵怎么办?

BGM

*Anthony Lazaro - Kisses and Heartbeats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出品:巨有文化


01 Feb 2022E73 | 壬寅年新春献词:江山还似旧温柔00:11:21
09 Feb 2022E74 | 对话反垄断律师:如何判断“垄断”,大厂囤积程序员也算吗?00:50:48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本期子非鱼播客非常高兴邀请到了来自红圈律师事务所的反垄断律师David,一起聊一聊Gareth非常感兴趣的“反垄断”及其相关话题

在“反垄断”的法律和专业实务角度是如果做相关市场界定的?我国的“反垄断”行政处罚在公开透明上程度如何?有些互联网公司囤积大量程序员人才,算不算垄断的一种?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收听本期节目。


Speaker

David,某红圈律师事务所反垄断律师


Highlights

02:04  反垄断属于法律和经济学联系密切的领域之一

09:51 在进行相关市场界定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以电商平台和网约车等领域为例)

16:48 我国行政法规定需要听证,但企业可以申请由于保密原因不予公开

23:33 反垄断这两年的从严收紧其实已有很长时间的铺垫

25:54 通过高薪把市场上所有优秀程序员都招走了是不是一种新的垄断

29:28 企业合并后不满足“反垄断”的要求,执法机关有权利将其剥离的

38:30 对于平台型互联网企业的一系列执法,现在还缺少全局的、跨学科的视角

41:53 是不是所有手机App都必须同意它的隐私政策也可以正常使用的


BGM

*Chet Baker,Bill Evans - It Never Entered My Mind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John Popper & The Duskray Troubadours - Champipple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出品:巨有文化

09 Mar 2022E75 | 从LSE毕业到重庆卖鸡:上岗第一天,我把茶水倒进了酒杯00:51:29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首先说明,本期依然非恰饭节目。

在第71期节目中,Gareth和重庆餐饮品牌“李子坝梁山鸡”的联合创始人艾总聊了一个活动,即在寒假期间邀请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生,去店里做10天实习店长体验一下刷碗、洗菜、点单、传菜、结账、送客等餐饮服务环节,参与到门店管理的过程中去

当时看起来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活动,如今已经圆满落幕。为了践行该期播客中订立的约定,Gareth次邀请艾总二次做客子非鱼,还邀请了活动参与者代表刘伯众同学,一起来对这次“实习店长”的经历进行复盘。

名校大学生刷碗,到底刷出了什么?大学生习得了什么,企业收获了什么?“通过刷碗测算门店营收”的作业,初衷是什么,结果是什么?欢迎一起收听这期播客。 


Speaker

杨艾祥,李子坝餐饮联合创始人/CEO

刘伯众,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Highlights

01:49 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让人印象深刻,两到三天就可以直接面对顾客了

06:49 洗碗时遇到最大的挑战:洗碗池太矮导致腰不舒服

09:07 服务生涯犯错合集:把茶水倒进酒杯、推荐了当前时段不可用的优惠券……

11:15 在服务工作中养成条件反射一般的服务意识

15:03 如何根据洗碗量预估当日的营业额

21:06 抖音直播带货的经历颠覆了以往的认知

24:57 从天猫直播到抖音直播:由靠粉丝变成靠算法

32:26 一个预测:时代发展会促使许多高素质人才进入餐饮行业

40:11 二期活动展望:下一批实习店长在哪里?


BGM

*Herb Alpert & the Tijuana Brass - Ladyfingers

*ZaZaZsu -梁山鸡与祝英芋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出品:巨有文化


26 Mar 2022E76 | 从Web2到Web3,“抖音”们会最终被取代吗?01:01:47

Introduction

各位听众朋友们好久不见了!

本期播客邀请到了Gareth的朋友Lucky 和大家一起聊一聊Web 3.0。这一期播客录制之前对于 Web 3.0 区块链元宇宙等概念,Gareth一直只有一些夹生的、粗浅的理解因此在本期播客中,Gareth采用一种比较小白和傻瓜的角度,从很多基础的概念开始问起希望从最底层和最便于理解的角度对一些当下很时髦但依旧有很多人不知所云的概念进行一些阐发。

如果在这方面有一些知识积累,或者平时有很多行业研究经验的听众朋友,或许这期播客对你并没有太多帮助。但如果有对这些时髦概念还抱有困惑的听众朋友们,欢迎收听这期播客

Speaker

Lucky出海创业者,web3新住民

Highlights

02:06 到底什么是Web3.0?

07:57 关于最近时髦的“上链”:一个实体物品跟区块链怎么发生联系?

10:48 Web3.0推动了什么?又会怎样影响生产关系?

18:30 Web3.0下,新的内容平台能够取代像抖音这样的平台吗?

32:23 区块链所谓的“去中心化”会带来人人平等吗?

41:27 区块链会在什么场景下具备比较强的穿透力?

44:54 区块链的概念与实操有着巨大的鸿沟

BGM

*Bucky Pizzarelli - Whispering

*Anson Seabra - Welcome to Wonderland



08 Apr 2022E77 | 拒绝自我感动,主动走下神坛:有效公益背后的学术思维和方法论01:09:06

Introduction

为了帮助视障人士,应该资助导盲犬还是白内障手术?向老年人宣传少吃盐,原来是一种收益很高的公益活动?公益应该怎么算账?不算账似乎是善款的浪费,算账在有些情境下又显得残忍……带着这些问题,Gareth和公益盒子的两位创始人一起讨论了“有效公益”的理念和实践。

这期播客是子非鱼少有的“翻转”对话:两位嘉宾将效率、成本收益分析等工具用于公益事业,而Gareth则仿佛站到了经济学的对立面,抛出了各种问题与困惑。我们该如何理解公益、参与公益?公益作为事业而非爱好时,会有何种不同的呈现?


Speaker

何流,公益盒子CEO,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牛津大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PPE)学士。

李治霖,公益盒子研究总监,香港大学政治科学与经济学专业,赛马会学者

公益盒子微信公众号:thecharitybox


Highlights

03:06 什么是公益盒子?

05:04 付出同样的时间和成本,如何核算哪种公益是更有效的公益?

08:09 用20万去培养1条导盲犬,还是去做100台白内障手术?

19:28 现代的公益慈善,应该是在有尊严的基础上去帮助别人。

29:11 越早进行干预,越可以避免未来的成本。这条经验并不止于公益领域。

47:17 公益的两项挑战:避免沉溺自我感动,积极主动走下神坛。

54:35 从政治经济哲学,到双双选择公益,政经哲教育在此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Book

彼得·辛格《饥荒、富裕与道德》

瑞·蒙克《罗素传》

瑞·蒙克《维特根斯坦传》


BGM

*我的好大歌 - 程锦远

感谢ZaZaZsu乐队的程锦远老师为《子非鱼》创作的专属BGM


04 May 2022E78 | 中国汽车会比中国足球更早翻身吗?02:36:37

Introduction

作为一个没有驾照的人,Gareth长期以来对汽车行业怀有很多困惑:中国境内总共有多少种奥迪?为什么iPhone不会按产地区分,汽车的产地却如此重要?红旗有没有可能走向世界?为什么手动挡至今依然存在,却主要出现在出租车和豪华跑车两类天差地别的车型?

 本期播客的嘉宾是资深汽车发烧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助理教授陆风鸣老师。Gareth和他从一些常识性问题聊开去,期待能够解开一些更深层的谜题:一路走来,中国的汽车行业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还要做什么?特斯拉、蔚小理、传统车企、跨界巨头,新能源赛道未来会是谁的天下?在不远的未来,中国汽车行业会给大家带来惊喜吗?


Speaker

陆风鸣,杜克大学政治学博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助理教授.


Highlights

08:00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础是卡车,民用车的大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

13:31什么是“流水线”,什么叫“引进流水线”?

21:22之所以汽车工业早期跨国并购较少,核心在于买不起。

30:28轿车生产目录里的编号7。

45:00作为标准化工业产品,为什么不同产地的同品牌汽车会有差别?

57:35“巨头跨界”在汽车行业为什么行不通?

1:09:06中国车企的出海布局:从物美价廉开始。

1:19:33蔚小理的用户思维:中国家庭需要怎样的新能源车?

1:46:04电动车不一定卖给消费者,也可以卖给网约车公司。

1:51:19五菱宏光的异军突起。

2:16:10钱学森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议发展电动车。

2:22:32电动车没有变速箱和发动机,而这两项恰恰是中国车企的短板。

2:27:00世间尚有手动挡?


Reference


对谈涉及书目:

路风《光变》

陈祖涛《我的汽车生涯》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

嘉宾补充书目:

李安定《家庭轿车诱惑中国》《车记:亲历·轿车中国30年》。李安定退休前是新华社高级记者,自八十年代以来就开始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是在中国公开呼吁轿车进入家庭的第一人。这两本书内容有一定重复。《家庭轿车诱惑中国》出版于1997年,披露了中国汽车企业合资历程的诸多秘闻,也记载了轿车进入家庭的观念是如何被上层和社会接受,有一些内容具有明显的时代色彩。《车记》补充了一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夕及之后的新情况。

卡尔·H·哈恩《我在大众汽车40年》;马丁·波斯特《上海1000天》。哈恩博士是八十年代大众集团的董事长,波斯特是上海大众的德方第一任总经理。这两本书为我们回顾中国汽车产业合资之路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外方视角。

Jim Mann: ``Beijing Jeep: A Case Study Of Western Business In China''。相比于比较成功的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北京吉普是一个北汽和AMC(后来是克莱斯勒)弱弱联合的失败案例。Beijing Jeep这本书从美国人的视角,解释了双方诸多文化和理念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北京吉普的失败。

王自亮《风云纪:吉利收购沃尔沃全记录》;王千马、梁冬梅《新制造时代:李书福与吉利、沃尔沃的超级制造》。吉利收购和整合沃尔沃的历程惊心动魄,但并没有很好的纪实作品作总结。这两本书可以提供一些一手资料。

吴晓波《大败局》。《大败局》中关于仰融和华晨汽车的章节很值得一读:在三大三小的限制中一度异军突起的华晨汽车如何依托有限的资源取得了自主研发的阶段性成果,又如何因为与地方政府的矛盾最终走向了悲剧性的结局。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15 May 2022E79 | 子非鱼×随机游走:与陈志武老师谈《文明的逻辑》01:28:48

Introduction

香港大学的陈志武教授刚刚出版了两卷本著作《文明的逻辑——人类与风险的博弈》。应中信出版社的提议,Gareth与「随机游走」主播、斯坦福大学徐轶青教授一道,与陈志武教授录制了这期播客。

在本期播客中大家将听到:在生产率相对停滞的时代里,人类文明以何种形式取得进步?除了生产率之外,还有哪些指标可以刻画人类文明发展水平?如何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理解婚姻、宗族和儒家文化?环球贸易和金融市场的蓬勃发展,是否有共同的底色?

在著作内容之外,陈志武教授还分享了自己的治学心得:写作历程横跨十余年,全书内容如何生长和演进?研究领域从金融学到经济史,变与不变的又是什么?欢迎大家收听本期播客。


Speaker

陈志武,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徐轶青,斯坦福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播客《随机游走》主播


Highlights

01:45 书名的由来:有没有“史”字的背后考量。

05:30 如果以生产率作为文明发展的唯一测度,那人类历史值得研究的只有一件事——工业革命。

10:08 从周朝开始,中国就已经选择重点解决风险挑战问题。

25:08  “风险”的定义是什么,“规避风险”的主体又是谁?

37:57 对于区域发展差异的追问,最终是否都归于地理或气候要素?

49:19 落后制度的锁定效应,在“避险能力”这一话题中是否依然存在?

59:05 儒家文化发挥的作用与儒家文化演进的逻辑,二者是一体化的吗?

01:06:45 核武与全球变暖这两项新型风险,人类文明是否可以应对?

01:17:27 十余年的写作历程中,本书如何生长和演进?

01:23:30 从金融学到经济史,归根结底是以自身的研究兴趣为指引。


Reference

陈志武《文明的逻辑》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11 Jun 2022E80 | 刘亦菲、西游记、金庸武侠:哪个是你童年的元宇宙?01:04:30

Introduction

07快男到王心凌,近期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似乎正在经历一次“文艺复兴”。还有长盛不衰的《甄嬛传》,每个假期都要上线的《武林外传》,永远的童年回忆《西游记》……

 这些文化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是什么因素,使得某些经典呈现出“万物皆可”的百变形态?童年看过的影视剧,是不是每个人最初的元宇宙?

 这是一期喝大茶嗑瓜子式的对谈。请大家带着愉悦的心情,一起出发。 


Speaker

张琳,巨有文化老板,有文化电台主理人

小杨哥,污水处理从业者,巨有文化老板的男朋友


Highlights

02:57 Gareth最喜欢的女明星是刘亦菲?

12:40 王心凌现象背后的行为逻辑

19:38 童年电视剧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36:52 如果把文艺作品看作股票

47:30 当文字变成影视的时候,变与不变的是什么

54:16 综艺编剧的工作内容

59:40 翻唱什么时候会输给原唱


Reference

对谈涉及剧目:

《西游记》

《西游记后传》

《甄嬛传》

《武林外传》

《射雕英雄传》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大明王朝1566》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22 Jun 2022E81 | 缅怀kindle的人们,已经多久没用过kindle了?00:57:58

Introduction

“泡面神器”kindle终于在中国走向终局。作为风靡一时的电子书阅读器和供应商,kindle在中国市场因何而曾经辉煌,又因何而走向落寞?

 本期播客邀请到了kindle深度用户汉洋。在Gareth印象中,他曾不止一次表达过对kindle的执著与偏爱,并曾在Amazon暂停中国区电商业务时,专门确认过kindle将继续坚持。


 此情此景,作为资深用户和硬件公司CEO的汉洋,有何感想?垂直细分领域的硬件设备出路何在,我国的电子书行业是否会迎来一个春天?




Speaker

汉洋,泛化智能CEO,播客社会人科技评论怪物尚志MonsLog主播。


Highlights

02:44 不用kindle读网络小说,因为kindle给人以严肃的感觉。

07:00 kindle曾经辉煌过。

13:47 kindle何以走到今天?

15:40 电子书定价的逻辑,中国和海外市场有本质不同。

18:23 kindle除了硬件,也有APP。

20:05 我们既希望电子书和纸质书一样,也希望电子书和纸质书不一样。

24:19kindle是kindle,电子书是电子书。

27:14 专业赢得胜利vs高频打败低频。

33:54 微信读书何以战胜kindle,微视何以败给抖音?

37:26 要不断地在自我精神结构中设定非自我的东西

45:10 当当为什么还没黄?

52:14 缅怀kindle的人们,上次打开kindle是什么时候?


BGM


Glee Cast - All You Need Is Love (Glee Cast Version)


08 Jul 2022E82|曾经沧海难为水:新的音乐综艺何时能超越《歌手》?01:45:39

Introduction

“音乐综艺”,顾名思义,具有“音乐”和“综艺”两个要件。站在音乐人的视角,决定是否参加综艺节目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而从综艺嘉宾的视角出发,决定音乐综艺成败的,除了音乐本身还有什么?

作为一个五音不全却格外喜欢看音综的人,Gareth终于有机会聊聊这个又熟悉又陌生的领域。欢迎大家收听这期播客,听听三位主播的围炉夜话。

友情提示:本期结尾有彩蛋!王春彧与Gareth各自提名了自己心中的《歌手》最佳榜单~


Speaker

马懿,ZaZaZsu乐队主唱,播客「城市颈椎病理疗中心」主播。

王春彧,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播客「空间」主播。


Highlights

09:00 《中国好声音》的导师“四转”规律

14:15 歌手vs音乐人

17:17 不会创作,是周深的短板吗?

20:37 假如出现一款“学术综艺”

32:28 真人秀之于音乐综艺,意味着什么?

49:19 《我是歌手》vs《天赐的声音》

55:11 理想中的音乐综艺

结尾彩蛋:王教授和Gareth各自心中的《歌手》封神榜。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25 Jul 2022E83上|对谈方汉明老师:磨刀误不误砍柴工?【子非鱼×随机游走】00:51:34

Introduction

Gareth与随机游走主播、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徐轶青老师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生邓欢同学一道,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方汉明老师进行了一次“马拉松”式的对话。大家一起聊方法、聊训练、聊选题、聊成长、聊医疗、聊歧视、聊中国经济……几乎涉及了研究和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

虽然本期播客参与对话的四个人都是科研工作者,但其内容却并非局限于狭义的“学术”。例如,无论在什么学科、什么行业,大家都可能面临一种困惑:不学习方法,则无以开展工作;但方法又永远学不完。磨刀到了什么阶段,就可以砍柴?方汉明老师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给出了细致而耐心的解答。他还以自己关于奥巴马医改的研究为例,尝试回答:理论与经验之间、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之间,联系是什么,差别又是什么?

本期播客共分为上下两集。当前大家听到的是上集,下集会随后释出。


Speaker

方汉明,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系教授

徐轶青,随机游走主播、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

邓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系博士生


Highlights

01:46 求学与科研经历

14:29 结构估计与化约估计

25:07 探索新课题的过程以奥巴马医改为例

42:20 建设性的批评是提出新模型/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


Reference

“Eat, drink, firms and government: an investigation of corruption from entertainment expenditures of Chinese firms”H Cai, H Fang, L Xu.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54 (1), 55-78

“Equilibrium Labor Market Search and Health Insurance Reform.”2020. N. Aizawa, H Fa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November 2020.

方汉明老师个人网站:https://web.sas.upenn.edu/hfang。本期播客涉及的所有研究,均在其个人网站有对应的详细信息。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26 Jul 2022E83下|对谈方汉明老师:千万不要把当前这篇文章,想象成你这辈子最好的文章01:00:50

Introduction

Gareth与随机游走主播、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徐轶青老师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生邓欢同学一道,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方汉明老师进行了一次“马拉松”式的对话。大家一起聊方法、聊训练、聊选题、聊成长、聊医疗、聊歧视、聊中国经济……几乎涉及了研究和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

当前大家收听的是本期播客的下集,大家的对话围绕以下两个主轴展开。

第一是以具体研究为情境,展示研究方法的运用。为此,方汉明老师以他在歧视和中国经济两个领域的研究为例,生动地展示了什么叫研究、如何做研究、怎样做好研究。

第二是从博士生和青年研究者面临的困惑出发,方老师真诚地分享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和感受。他提到了两句振聋发聩的话,Gareth特意在这里摘编出来,与大家共勉:其一,you have to stop reading;其二,千万不要把当前这篇文章,想象成你这辈子最好的文章

希望来自经济学领域最优秀学者的切身经历,能够给大家以启发或慰藉。


Speaker

方汉明,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教授

徐轶青,随机游走主播、斯坦福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

邓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系博士生


Highlights

08:00 统计歧视与偏见/政策初衷与政策效果

13:28 哈佛与美国亚裔协会的诉讼

15:30 商业间谍起诉中的歧视

25:45 研究中国经济

30:26 构造中国房地产指数

32:50 提高退休年龄为什么难?

40:00 对经济学博士生的建议


Reference

“An alternative test of racial prejudice in motor vehicle searches: Theory and evidence.”2006. S Anwar, H Fa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6 (1), 127-151

“Does affirmative action lead to mismatch? A new test and evidence.”2011. P Arcidiacono, EM Aucejo, H Fang, KI Spenner. Quantitative Economics 2 (3), 303-333

“Red Scare? A Study of Ethnic Prejudice in the Prosecutions under the Economic Espionage Act.”2021. H Fang, M Li.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Demystifying the Chinese housing boom.”2016. H Fang, Q Gu, W Xiong, LA Zhou.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30 (1), 105-166

“Golden Ages: A Tale of the Labor Market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2021. H Fang, X Qiu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方汉明老师个人网站:https://web.sas.upenn.edu/hfang。本期播客涉及的所有研究,均在其个人网站有对应的详细信息。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18 Aug 2022E84上 | 谈保险:除了亲人的爱,我们靠什么自我保护?01:02:59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非恰饭节目,大家可放心食用。

因为个人经历的原因,Gareth一直对保险怀有深深的成见,将其视为与安利保健品一样的“类传销”。去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Gareth开始了解保险、购买保险,才意识到此前自己的保险知识是多么匮乏,而且错过了很多机会。

Gareth邀请了自己的保险咨询顾问孙婷婷老师,请她来为大家介绍:什么是保险,有哪些保险,怎么买保险。衷心祝愿听众们可以避免踩坑,为自己编织好保险保护伞。

本期播客将分为上下两个半期释出,本期主要讨论内容为保险的分类、内涵和保费设计。


Speaker

孙婷婷,明亚保险经纪资深经纪人。

微信公众号:婷婷探险记。


Highlights

01:42 童年噩梦:保险和安利保健品的销售员

05:30 与生俱来的保险:亲人的爱

10:04 重疾险:核心意义在于“收入补偿”

22:23 医疗险:跟“看病”最相关的险种

33:16 未雨绸缪:今天住院了、明天买保险是行不通的

36:27 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公司如何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

42:06 意外险:猫抓狗咬也算意外,铲屎官们的福音

51:08 寿险:大爱的险种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18 Aug 2022E84下 | 编织自己的保护伞:从过生日之前开始00:56:27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非恰饭节目,大家可放心食用。

因为个人经历的原因,Gareth一直对保险怀有深深的成见,将其视为与安利保健品一样的“类传销”。去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Gareth开始了解保险、购买保险,才意识到此前自己的保险知识是多么匮乏,而且错过了很多机会。

Gareth邀请了自己的保险咨询顾问孙婷婷老师,请她来为大家介绍:什么是保险,有哪些保险,怎么买保险。衷心祝愿听众们可以避免踩坑,为自己编织好保险保护伞。

本期为此次对谈的下半期,主要讨论内容为年金险、保险销售行业和一些具体的tips


Speaker

孙婷婷,明亚保险经纪资深经纪人。

微信公众号:婷婷探险记。


Highlights

01:32 年金险:具有理财性质的保险

05:38 养老金:财富的存量会被花光,而流量则源源不绝

11:20 保险与婚姻变故

12:31 保险公司的销售vs经纪公司的销售:保险有几种卖法

26:06 案例分享:买保险不一定要追,但理赔要追

37:01 经纪公司如何管理道德风险:推荐不同的产品,佣金是一样的

43:15 五险一金与自购保险

49:32 从现在开始:简单易行的tips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06 Sep 2022E85 | 两代青椒话大学: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00:55:05

Introduction

新学期伊始,教师节将至,Gareth邀请南洋理工大学的包特老师,一起聊关于大学的回忆。2002年入学的包特老师,2011年入学的Gareth,以及2022年入学的新生……时空变换,世殊时异,每代人的大学各自有怎样的印记?


Speaker

包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副教授(终身教职)。


Highlights

01:51 你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大学?

03:42 02级的包特老师 vs 11级的Gareth vs 22级的新生

11:58 Gareth的作家梦是如何破灭的?

15:11 包特老师的专业选择:中国入世与世界经济

22:42 学生为什么要找老师聊天?

25:39 非竞技性的兴趣和爱好

38:32 奥赛班奇遇


Reference

希克斯《经济史理论》

汤因比《历史研究》

刘慈欣《三体》

曹雪芹《红楼梦》

新垣平《剑桥倚天屠龙史》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20 Sep 2022E86 | 对话中文系博士:文学评论家比莫言本人更了解莫言吗?00:55:35

Introduction

“人文社科”虽然经常被统称为“文科”,但是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实则千差万别。

文学的研究是怎样的,文学博士的日常是怎样的?既然作者本人是最了解自己的,为什么还要旁人去解读其作品?为什么不会写小说的人,却可以做小说评论家?

这些朴素而又略带冒犯的问题,本期嘉宾将一一为我们回答。


Speaker

刘东,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左翼文学研究。


Highlights

02:23 现当代文学的三件事

04:37 对于莫言的作品解读,是否应该以莫言的观点为准

13:25 经济学论文要写得“麻木不仁”

27:30 文学史研究中的“求真”

35:57 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经济学系不培养企业家?

45:35 每天从睁开眼睛开始,中文系博士在做什么


Reference

图书:

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

莫言《丰乳肥臀》《生死疲劳》


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悠游小说林》

电影:

《黄金时代》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13 Oct 2022E87|一封信让别人给我18万?这场文字版“鱿鱼游戏”怎么玩01:04:23

Introduction

今年暑假Gareth去参加了一项神奇的活动。该项目计划从20位选手中遴选6人,每人获得18万元的奖学金。Gareth作为其中一组选手的助教,深度参与了此项活动。本期博客为Gareth和组内两位选手的复盘。

如果你曾经想过,天上是不是真会掉馅饼?欢迎收听本期播客。


Speaker

贺小鹅,某北方理工科名校里的人文专业本科生。

童胜楠,某南方985社会学专业研究生。


Highlights

03:12 这到底是个什么活动

07:08 如何面对从未经历过的评价机制

21:34平分奖金的计划,缘何破产

38:37 关乎“团结”“金钱”与“光荣”

42:08 这是一个“金钱腐蚀了人的灵魂”的故事

51:27 拿到奖金之后……

1:00:59 因为我们熟了



Reference

《白老虎》阿拉文德·阿迪加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19 Oct 2022E88|选书、买书、看书、卖书00:50:15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围绕“书”而展开,涉及到选书、买书、看书、卖书。

读书up主在讲书时,究竟在讲什么?等你有钱了,会愿意开一家独立书店吗?

天堂的模样,是不是会像图书馆那样?

本期节目参与喜马拉雅声动好物节话题活动。10月24日晚8点至31日,前往首页搜索“喜马双11”,参与话题互动,即有机会赢取iphone14、戴森吹风机等好礼。



Speaker

张琳,有文化电台主理人。

曹柠,《咸柠七》主播。



Highlights

01:09 把看过的书卖掉,还是不看的书卖掉?

05:40 从“哪里没读懂”到“哪里很有用”

12:06 读书up主的视频,到底在说什么

23:25 要把事情“拉通”来看

29:43 我们如何确定买什么书

42:23 等有钱了,会开独立书店吗



Reference

张五常《经济解释》

唐诺《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黄平《出东北记:从东北书写到算法时代的文学》

鲁西奇《喜:一个秦吏和他的世界》

罗新《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巴托·J.埃尔莫尔《可口可乐帝国:一部资源掠夺史》

熊逸《周易江湖》

罗莎莎《张艺谋的2008》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07 Dec 2022E89|“读大学最好的方式就是退学”00:50:34

Introduction

时值一年将近,Gareth向一大批朋友发出了邀请,希望大家来聊聊2022年的所思所想。

在收到的回复中,Brandon的答案,让Gareth决定一定要以之作为年终复盘系列的第一期。因为他说,希望来聊聊,自己最近有多么快乐。

世事如棋局局新。与本期播客录制时相比,此刻的世事境况已经大不相同。但初心不改,希望大家都能分享这份快乐。


Speaker

Brandon,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休学创业中,刚从国外回来。


Highlights

01:49 不是所有人都像中国的人一样活着

06:38 你不会感到着急吗

10:53 怎么保证团队跟自己的追求相同

13:05 这笔钱花完了怎么办

17:11 你假设自己是最终的赢家

25:47 什么是忽悠

32:29  “我不敢偏离多数人的选择

37:52 线上vs线下:两种大学的读法

42:25 为什么对复学有拒斥?

45:14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16 Jan 2023E90 | 现代考上博士是否约等于古代中举?01:03:56

Speaker

包特,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学副教授(终身教职)。

张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尚未入学)。


Highlights

02:13 博士对应古代科举体系里的什么title

07:12 “硕士”一词有出处吗?

12:27 刘备曾经推荐过袁绍的儿子

18:06 《觉醒年代》与北大

22:59 讨论如何与学生相处,首先要回答“什么是大学”

43:16 《天下长河》:主人公团灭的结局

47:02 谥号:文襄与文正

52:50 每一个人的不得不(have to

56:45 状元、榜眼、探花当中,探花一般是长得最好看的

60:00 新年愿望


Reference

图书:

何怀宏《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

《五代史》“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

影视:

《觉醒年代》《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天下长河》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21 Jan 2023E91 | 癸卯年新春献词:轻舟已过万重山00:09:01
01 Feb 2023E92 | 我们能否走出“积极主义的暴政”?00:52:37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Gareth邀请了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的严飞老师,一同聊聊中信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反励志哲学”三部曲之一:《清醒》。

该书作者用古希腊斯多葛哲学对症下药,提出了7种原则,以期帮助读者推翻“积极主义的暴政”、摆脱“越努力越焦虑”的怪圈。这本书不仅是“反励志”的,甚至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反子非鱼”的。Gareth与朋友们在播客中经常提及的“自我反省”“尊重直觉”,在该书当中遭到了严厉的批判。

欢迎大家收听本期播客,感受“反励志”的逻辑。


Speaker

严飞,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Highlights

02:14 理想主义 vs 存在主义 vs 斯多葛主义

06:32 广告是资本主义的诗歌

20:16 如果抛开职场这个前提,自我反省值得被鼓励吗

22:04 读博的心情: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

29:26 积极主义的暴政

34:33 最易操作的一条原则:阅读小说

35:46 如果没有研究社会学,我可能会成为作家

41:04 钟摆而非静态

42:40 豆瓣的推辞学小组

46:22 人的情绪可以被控制吗


Reference

斯文·布林克曼《清醒:摆脱工具主义,活出真实自我》《生命的立场:如何活出人生的意义》《自在人生》

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

严飞《穿透:像社会学家一样思考》《悬浮:异乡人的都市生存》

王小波《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

葛亮《燕食记》

班宇《缓步》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08 Feb 2023E93 | “珊珊”不是“姗姗”,我家不做核酸01:03:11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的嘉宾是Gareth的好朋友珊珊。邀请她来做客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一个偶然事件,她在2022年经历了上亿浏览量的网络舆情;第二,在许多人选择求稳为上的2022年,她却坚决地从大厂离职、选择创业。

既往不恋,纵情向前。站在新年的起点,珊珊怎样看自己的2022,又如何期待自己的2023?这是一期很真实的对话记录。除了口误之外,整期播客几乎没有任何剪辑。开头的“我没进入状态”是一项意外的收获,让我们有机会得以审视自己的表达。


Speaker

张珊珊,润悦咨询创始人,曾经的满格打工人,当下不肯苟住的创业者,以体验为名反复横跳。


Highlights

03:45 “我还没有进入状态

07:58 你是来表达的,你不是来表演的

10:58 职场行为对个人生活的侵入

16:08 那是很久以前的Gareth

20:41 事情在开端时,可能没有意义

26:41 破障与照见

36:03 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41:24 哪些是真实的理由,哪些是事后的解释

46:38 记录当下

51:42 张珊珊与张姗姗

60:28 为什么不把流量转为道用?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10 Mar 2023E94|从公益到创业,我的变与不变00:52:47

Introduction

这是晓宁第四次来子非鱼做客。她的公益项目viva正在进行商业化尝试,晓宁也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为其融资。感兴趣的听众可以与E02、E20、E55进行对比。相比于此前三次聊天的内容,此次对话的前半段呈现了一个迥然不同的她。

我们会因何而改变?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改变?我们到底需不需要改变?希望这期播客能够给大家一些线索。本期播客录制时,晓宁正在意大利的某个湖畔休息。如果能听到背景音中的风声、水声,希望大家也能分享一分惬意。


Speaker

晓宁,VIVA AI创始人,德国总理奖获得者,公众号“晓宁Carmelita”。VIVA AI专注于用艺术+AIGC提升职场员工体验,入选欧洲最大的创业孵化器Station F,客户包括可口可乐在内遍布德法意等欧洲国家的跨国企业


Highlights

04:45 在欧洲,企业开除员工非常困难

08:53 刚刚这番话是不是最近说了很多遍?

14:30 企业员工可以通过画画干什么?

17:55 AI辅助作画,是否会消解画画本身的意义?

21:57 什么是employee engagement

25:42 欧洲的投资人有何不同

32:23 在欧洲要验证一个创业项目的逻辑,门槛很高

39:24 让我们每周一起练英语

40:45 你的情绪变得更加积极

50:58 长达9小时的聊天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19 Mar 2023E95 | 休息一年后,我发现了自信心与创造力的秘密01:07:36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邀请了正在做艺术教育的朋友Sammy。

艺术和教育是怎样的关系,我们曾经历过怎样的艺术教育? 

休息一年是怎样的感受,人如何从过往中走出来?

线下教育为什么不可替代,我们如何理解空间?

欢迎大家收听本期播客,为过去,为现在,为将来。


Speaker


小红书 @一粒三米



三米在2020年时创立了一粒儿童空间,专注于幼儿早期艺术思维启蒙与创作的美育学院,覆盖2-8岁学生年龄。开创了实景艺术教育理念,主张以引导式的独创教学方式,让兴趣成为孩子们的创作第一动力,尊重孩子们的创作权利。

一粒的教育目标是发展孩子们的原创能力以及帮助孩子们创造出他们的原创形象,建立个体审美风格。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帮助竖立个人自信,建立多元世界观。

原创课程内容板块涉及自然类,人文类,科技类,感知类等。教室里没有桌子椅子,每次根据主题去布置和策展,课程里设计了艺术互动装置,艺术游戏,探索实验环节。这一切设计都是为了传递给孩子们:艺术形式是多元的,相信自己的感觉,肯定自己的审美。

三米深信孩子们对环境天生敏感,能清晰抓到空间里给予的信号,所以他们需要在完全放松的氛围里和被宽容理解的态度下才能健康成长,而他们本就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开始释放。艺术没有美丑,没有对错,只是真实的把每个人五官接收到的信息化成线条,色彩,舞步,旋律。我们为这样自由而原始的本能去努力着。



Highlights

00:31 反客为主:主播对嘉宾的印象是什么?

03:35 什么叫传统?

09:13 新加坡房东的鼓励

15:26 独特没有任何过错

19:40 幼教的真正挑战是成教

30:06 我们的三十不一定要而立

36:14 疫情中成长的孩子有什么特质?

39:29 线下教育都没有关注空间

51:35 人可以休息一年?

58:19 转身需要机缘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10 Apr 2023E96|马尔萨斯理论究竟可以解释人类历史的百分之几?01:13:50

Introduction

直到工业革命的前夜,人类的物质生活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这引出了两个谜题:第一,以前为什么穷,即所谓“马尔萨斯陷阱之谜”;第二,后来为什么富,即所谓“现代增长起源之谜”。


吴乐旻老师的《富种起源》一书希望为以上两个谜题提供全新的理论解释:增长之所以启动,是因为“生存”与“文明”这对长期矛盾的目标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取得了暂时的统一。


凝视未来,我们无法将这种统一视为天经地义。增长纪元随时可能终结于下一次黑暗时代。


Speaker 

吴乐旻,清华大学经济学学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博士。曾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任教,讲授宏观经济学与世界经济史,研究方向为理论经济史。目前在Theia Insights担任董事和首席经济学家。



Highlights

01:27 从博士论文到出版图书


06:51 读者的总结,作者的确认


20:37 秦以强亡


30:16 “孔雀开屏”作为一种信号


34:28 平行宇宙里的《富种起源》


38:17 知乎悬赏活动,诚邀大家参与


41:00 还有哪些理论可能被推翻?


48:09 什么叫做理论上“往前走”


57:26 张五常与《经济解释》


62:29 以生物学验证经济学


67:13 屠龙的少年如何避免变成恶龙




Reference

吴乐旻《富种起源:人类是怎么变富的》


张五常《经济解释》


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EDITOR

王怡然





17 May 2023E97|用ChatGPT省下来的时间,用于休息还是加班?00:48:41

Introduction 

2022年底以来,ChatGPT引发了人们的持续关注。放眼于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浪潮,ChatGPT又仅是其中的应用之一。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如何理解数字经济中的平台、数据、人工智能等现象或概念;从法律实务的角度出发,数字经济又带来了哪些挑战?

本期播客Gareth邀请了「机智的律师生活」主播David,一起讨论与数字经济发展和监管相关的若干前沿问题:数据的所有权问题该如何处理,GPT技术是否会导致版权制度的崩塌?

面对日新月异的产业实践和行业动态,我们可能也要做到“往前看,别回头”。


Speaker

David,「机智的律师生活」播客主播,法律从业者。


Highlights

00:59 从“数据二十条”谈开去

04:22 如果法学界无法取得一致意见,实务操作怎么办?

08:33 知情同意+收集必要性:欧、美政策对比

15:49 管数据,则必然要管算法

21:56 什么是算法合谋

28:00 消费需求不仅被满足,还可以被创造

30:21 未来可能不再有版权

39:12 ChatGPT的追赶之路:大力出奇迹?

42:06 ChatGPT是否会导致教育的灾难?

45:31 ChatGPT解放了你的时间,然后呢?


Reference

《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EDITOR

张丁萱



25 May 2023E98 | 618将至,“购物笨蛋”与消费品投资人对谈01:00:09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的起点是“命题作文”,但最终的收获却远超预期之外。


面对“京东618”这个选题,Gareth最初希望邀请身边的购物达人来帮忙种草,但朋友们出于专业性不足的担忧,纷纷回绝。而后Gareth尝试邀请某消费品牌的创始人,却又考虑到讨论的商品过于单一,无法形成多样化的“一篮子商品”。


最后Gareth突然想到,Daniel作为消费赛道的投资人,应该是录制这期播客的最佳人选。对话的过程证实了这一点。他们谈投资、谈逻辑、谈对消费品的消费体验,也谈玄学、谈体感、谈消费品成功与否的偶然。




Speaker

Daniel,某创投创始合伙人。曾供职于多家全球知名的消费品公司、营销公司,并曾自己创立品牌咨询公司。



Highlights

03:45如何判断一个消费品创业项目能不能成?


08:19 创始人要对自己的产品有喜爱、但不能有执念。


09:39 什么不是真实的需求?


11:24 企业不成为庞然大物,也可以舒适自在。


17:39 所投项目的产品,投资人自己都用吗?


18:13 种草之1:肤见(Cistto)


20:56 什么叫“功能性护肤”,难道有非功能性的吗?


25:00 种草之2:卤味觉醒


27:25 投资人与创业者的组合:天雷勾动地火。


29:08 大主播让品牌方变成供应链。


34:38 种草之3:森美(SEIMEI)


36:06 保健品vs智商税。


54:52 公司如何核算广告投放的收益?


55:30 为什么其他品牌无法复刻KFC“疯狂星期四”?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Editor

王怡然


18 Jul 2023E99|《长安三万里》失之堆砌,愚公移山破坏了环境01:05:01

Introduction

盛唐气象,诗仙风骨。


安史之乱,几多悲歌。


“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


看《长安三万里》的时候,大家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推而广之,我们该如何评价文学艺术作品?




Speaker

曹柠,播客《咸柠七》主播。




Highlights

05:25 对电影批评进行批评


14:29 所有故事都可以被概括为爽文,然后加以批判


22:54 成为李白还是高适:我们未必有选择


31:21 欢迎听众留言:为何被长安三万里打动


39:25 情境(context)对于表达很重要


45:48 美中不足:没有引用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54:29 观影与交友



Reference

追光动画《青蛇》《长安三万里》


余光中 《独白》“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九州一色还是李白的霜”


余光中 《寻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月光,余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河图 《不见长安》


刘义庆 《世说新语》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EDITOR

杨钧杰





Enhance your understanding of 子非鱼 with My Podcast Data

At My Podcast Data, we strive to provide in-depth, data-driven insights into the world of podcasts. Whether you're an avid listener, a podcast creator, or a researcher, the detailed statistics and analyses we offer can help you better understand the performance and trends of 子非鱼. From episode frequency and shared links to RSS feed health, our goal is to empower you with the knowledge you need to stay informed and make the most of your podcasting experience. Explore more shows and discover the data that drives the podcast industry.
© My Podcast Data